古代人也会写错字吗?是故意写错还是有意为之?如何区别古人的真假错别字?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10-12浏览:6收藏

古代人也会写错字吗?是故意写错还是有意为之?如何区别古人的真假错别字?,第1张

在现实生活中,错别字并不少见,有些商家的店名更是故意写错,为了吸引顾客的注意力,例如“依依不舍”改为了“衣衣不舍”。在学生时代,错别字对某些人来说,那简直是“家常便饭”。有意思的是,写错了字,被老师罚抄几页的草稿纸的趣事。现代人会写错字,那么,古代人会写错字吗?答案是肯定的。古代的字是繁体的,以我们现代人难以理解的文言文,如此繁琐的形式表达出词语的现实意义。而在古代,写错字一般有以下三种情况。 

第一是为了避讳他人而故意写错的字词。这种情况下的事例就很多了,因为古代非常注重纲常伦理,长幼有序等社会规则,也是属于古代特有的一种封建文化礼仪。在古代,对于皇上和长辈的名是不可以直接书写的,因此,书写时,有的人改写同种含义的,有的人改同音的,而有的就直接缺笔画了,错别字就产生了。例如在古典四大名著之一的《红楼梦》中,女主角林黛玉书写“敏”时就去掉了最后一笔,故意不写。她就是为了避讳已经去世母亲的名字。除此之外,在很多书法作品中,我们也能见到错别字。例如在著名的《兰亭序》这部作品中,王羲之为了避讳曾祖父的名字,把“王览”写成了“王揽”,在原来的字上加了提手旁这个偏旁。在柳公权的书法作品《大唐回元观钟楼铭》中,“世”字写前了一笔,故意避开了唐朝皇帝唐太宗李世民的“世”字,这做法也是为了自己着想,是无奈之举。

第二是古代人为了炫耀自己的书法,故意写错字,使书法更具有磅礴气势或者是让文意更为舒畅。在书法家追求审美需要时,这种情况会出现得多一些。例如书法家傅山,在他的作品《啬庐妙翰》中,把“于”字书写成了三种形式。第三情况就是我们常见的原因了,一般都是粗心大意,或者是不会写。这种情况,在人的学生时代更为多见。失败是成功之母,学生在学习写字时,怎么可能全部不出错呢?所以,古代人也会写错别字。

古往今来,人们会写出错别字,也会跟随时代的发展,利用错别字妙处,去满足人们书写审美的需求。

原因有二:

一、为了尊重文化

关于通假字的争论其实一直就没有停止过。在上小学的时候,最大的疑问就是,“凭什么我写错了就是错了,古人写错了就是通假字?这不公平!”

对于这个疑问,我是经历过各种解答的。小学的老师说:“就你废话多。”

初中的老师说:“因为字是古人造的,所以他们说了算,有本事你也造字去。”

高中的老师说:“通假字就是通假字,不是错别字。好好学习即可,不要想些乱七八糟的。”

单纯地比较来看,其中就高中老师还算是给出了半个解答,至少他告诉了我“通假字就是通假字,而不是所谓的错别字”,至于这个说法是对是错,其实很难去断定。因为站在古人的立场来看,很有可能就是因为他们写错了,但又不承认,所以干脆就懒得改,反正大家都认识。传到了现代,人们觉得这种能够流传千年的“文化”不应该如此的随意,所以就给这些错别字上安了个“通假字”的名头。

也就是说,站在现代的立场,站在我们的立场上,为了尊重文化,所以古人那就叫“通假字”,而不叫“错别字”。

二、古时候书写困难

古时候写字有多难?自己拿着一把小刀,在竹片上去刻一下试试就知道了。所以很多时候古人在刻字的时候,不小心就刻错了一点,可是又不影响阅读,而且由于刻字的特殊性,想必那个时代刻的错字实在不少,所以人们就干脆“以错为正”,反正看到了字能够理解意思就好。如果不服气,那刻字的人会说“有本事你来刻,一本书不带错一个字的,否则砍头。”我觉得我刻不了,所以我承认通假字的说法。

独乐寺的观音阁和报恩院

独乐寺,也叫大佛寺,位于天津蓟州城内西大街。传说安禄山起兵叛唐,在此誓师,因他想做皇帝,“思独乐而不与民同乐”而得寺名。独乐寺寺名是著名的大奸臣严嵩题写的。

进山门有一座观音阁,阁上的匾额“观音之阁”是大诗人李白在52岁北游幽州时所题写。当时的李白喝得酩酊大醉,写了“观音之阁”四个大字,又题上“太白”的落款。等到匾悬挂起来以后,才发现之字少了一点。李白站在阁前,把笔蘸饱墨水,用力往上一甩,正好点在“之”上。这就叫作“飞笔点之字”。

故事里是这么讲的,不过“观音之阁”四个字写得端庄周正,不太像李白喝醉时写的。笔法与大家公认的《上阳台》有所不同。“之”上一点的位置很明显是写上去的,估计是后人编写的小故事,为李白杜撰了一个错别字。

不过,独乐寺中确实留下了一个咸丰皇帝的错别字。

有一年,咸丰驾临独乐寺,当家的大和尚便请咸丰为寺内四合院题写个院名。

咸丰即兴写下了“报恩院”三个字。写好后,大家发现最后一个“院”少写了一横。但皇帝写的字谁也不敢说是错字啊。

咸丰说话了,人要知恩图报,佛家说要报四重恩:佛恩、父母恩、众生恩、国土恩。这恩一生是报不完的,所以“完”字的笔画不能写全。

恩欲报,怨欲忘。抱怨短,报恩长。貌似有点道理。

我觉得,会不会是年久失修,“院”字的一小横掉下来丢了呢?

孔家门前的对联

孔府大门前,有一副非常有名的对联。传说是清代著名大学士纪晓岚的杰作:

与国咸休安富尊荣公府第,

同天并老文章道德圣人家。

这幅对联写得大气磅礴,却有两个明显的错别字:上联的“富”字无故少了一点,而下联的“章”字最后一竖却破“日”而出。是纪晓岚写错了吗?作为当时的大才子,纪晓岚应该不会犯这种低级错误的。有人说:“富”字少了一点,代表着孔子“富贵无顶”;而下联的“章”字出头,则是代表孔子“文章通天”。

真的是这样吗?

在《宋四家书法字典》中记载的“富”字有15个写法,其中有8个“富”字没有加点。

至于“章”字,在唐代颜元孙的《干禄字书》之中也曾经标注,出头的“章”字是正体“章”的俗体字。

由此可见,当时纪晓岚写的对联并没有问题。是我们当代人用简体字的标准来衡量他,标准出了问题。

避暑山庄的牌匾

避暑山庄牌匾是康熙皇帝写的。匾额上的“避”字,右边的“辛”多写了一横。据说,这一笔是康熙特地加上去的,寓意“此是避暑之避,不是避难之避”。康熙忌讳〝避〞字有〝逃避〞的意思,不吉利,就在上面多加了一横。正因如此,这个错字被后世称为了“天下第一错字”。

其实,“避”字和多一笔的这个字自古有之,并不是康熙皇帝的首创。而且“避、辟、譬、擗、僻”通用,“避”字本身是异体字,在北魏《寇霄墓志》中,“避”也同样被写成“辟”,而且右边的“辛”也是多加一横。

这个所谓的错别字,应该也是后人杜撰出来的。

多一横的“明”字

名人题字中,有很多个“明”都写错了,左边的“日”字写成了“目”,是这样吗?当然不是,在古代的碑帖中,“明”字的左边就是一个“目”字。

唐代颜元孙《干禄字书》中只收入“眀”、“朙”两种写法,注曰“上通下正”,即“朙”为正字,“眀”为通字。《说文解字》释为:“朙,照也,从月囧。”

对于“囧”这个字,和现在的意思也有所不同。《说文解字》的解释是:“囧,窗牖丽廔,闿明也。”“囧”与“月”组合在一起,便成了“朙”。表示月光透过窗户照射进来,即光明之意。

也就说“明”字的正式写法其实是“朙”。

可能是“朙”字写起来太麻烦吧,很多人就写作了“眀”字。

颜真卿《多宝塔》中也是写成了“眀”字。

趵突泉的“突”字少了两点 

大明湖的“明”字没有多写一横,但趵突泉的“突”字却少了两点。古人这是怎么了,会这么不小心吗?

趵突泉三个字是明代胡缵宗所写。这是一个大才子,进士。问题是为什么要少写两个点呢?

有人说,趵突泉的泉水太猛,把那两个点给冲跑了。

也有人说,胡缵宗为了引人注意,故意少写了两个点。

还有人说,突字如果再写上一个点,就成了四个点,上下各一个,中间两个,太难看,胡缵宗就故意少写了两个。

其实,古汉字中宝盖头和秃宝盖在很多时候都是通用的,第一个点完全可以这样理解。至于大上的一点,过去的异体字中有这种写法。另外,日本字中的突字,下面就是写成“大”字,没有那一个点的。

所以,我觉得,趵突泉的“突”字也不能算作错别字。

碑林的“碑”字少了一撇

走进西安碑林博物馆,能看到《石台孝经》碑亭上的“碑林”二字,此处的“碑”字少了上方的一撇。

传说这两个字是林则徐在1842年因虎门销烟被皇帝革职,充军发配到新疆伊犁,途经西安时写下的。后人猜测当时的林则徐丢了“乌纱帽”心情不好,所以故意少写了这一撇。

其实,只要认真的看看碑林中的石碑就会发现,唐宋时期很多“碑”字都是没有这一撇的,因此林则徐书写完全正确,并没有写错别字。

天下第一关中的错字

这是萧显的作品。这个大匾长5米多、高15米,每个字都有1米多,这几个字从东向西逐渐增大。关于这五个字,有很多传说。其中一个说镇守山海关的总兵请萧显写这五个大字,萧显答应了,却迟迟不动笔。好容易写完了,挂到城楼上一看,“下”却没有写点。找到萧显后,这位大书法家找了一块抹布,蘸了墨水,直接扔了上去,正好落在合适的位置,大功告成!我们现在看到的“下”字的那一个点,就是那块抹布的杰作。

很多人说这五个字,错了两个。首先是“第”字,竹字头变成了草字头的“苐”,

其实,这个字在古代和“第”字是通用的。《董美人墓志》中写到:“苐春秋一十有九,农皇上药,竟无救於秦医;老君灵醮,徒有望於山士怨此瑶华。忽焉雕悴,伤兹桂蘂。”

第二个是“天”。萧显处理成了上面的一横长,下面的一横短。很多人认为写错了。我觉得作为一名明朝的进士,不可能会写错这么简单的一个字,却找不到依据。后来,我发现太平天国的四个字中,有两个是洪秀全规定的写法,就是“天国”。这两个字的写法、用法,太平天国有严格规定:“天字必长其上划”,即“天”的上面一横要比下面一横长。“国”字规定从口从王,比较今天的“国”字,中间少了一“点”。

扬州的“风流宛在”错了两个字?

这块匾额是刘坤写给欧阳修的,欧阳修曾经在扬州做过官,他是文人领袖,名气大。才子风流,自然绯闻有不少。刘坤就书写了这样四个字“风流宛在”,这四个字中,“流”字少了一点,而“在”字多了一点。寓意为少点风流,多点实在。

这四个字是否写错了呢?其实这都是正常的写法,有书法出处。有书法常识的人都知道,这里不再细说。

花港观鱼的“鱼”字写错了?

西湖的著名景点花港观鱼是康熙皇帝写的。按他的意思,之所以写成三点,是因为灬在古代有火的意思,组合在一起变成鱼在火上烤,寓意不好,康熙皇帝信佛,不能杀生,所以就少写了一个点。这就是很低级的那种卖弄文采。因为他是皇上,没人会跟他计较。

这个字是真的写错了吗?其实也不然,古代的行书写法,鱼的下面就写成了三点。康熙皇帝的孙子乾隆,在北京颐和园的谐趣园里,有一座乾隆题字的知鱼桥。那“鱼”字下部也是三点。按照上面逻辑,乾隆也和他爷爷一样,不忍心让鱼在火上烧烤,故意少写了一点。

看了这么多所谓的古代“错别字”,其实都是以我们现代人用简体字的标准去衡量的。人家并没有写错,大都是有依据的,倒是我们少见多怪了。

历史上有不少诗人写错字而成好诗的例子。比如,辛弃疾的诗中“江城子•宋玉坠缆”就用错了一个字,“坠”应该写成“屐”,但整首诗凭借丰富的情节、细腻的描写和缠绵悱恻的千古哀怨而为人所熟知。另外还有刘禹锡着名的“赋得古原草送别”,诗中原本要写“男儿本自重横行”,却发错字写成了“男儿本自行竞行”,在理解上更能表达出豪迈的精神。以上便是历史上的一些以错字走红的例子,可见良莠不齐的正误,也有可能获得出色的文学成就。

古代人也会写错字吗?是故意写错还是有意为之?如何区别古人的真假错别字?

在现实生活中,错别字并不少见,有些商家的店名更是故意写错,为了吸引顾客的注意力,例如“依依不舍”改为了“衣衣不舍”。在学生时代,错...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