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的历史散文继《尚书》《春秋》之后,主要有那三部典籍?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10-12浏览:1收藏

先秦的历史散文继《尚书》《春秋》之后,主要有那三部典籍?,第1张

  先秦的历史散文继《尚书》《春秋》之后,主要有《左传》、《国语》、《战国策》三部典籍。

  《左传》全称《春秋左氏传》,儒家十三经之一。《左传》既是古代汉族史学名著,也是文学名著。《左传》是中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编年史著作,相传是春秋末年鲁国史官左丘明根据鲁国国史《春秋》编成, 记叙范围起自鲁隐公元年(前722年),迄于鲁哀公二十七年(前468年),主要记载了东周前期二百五十四年间各国政治、经济、军事、外交和文化方面的重要事件和重要人物,是研究中国先秦历史很有价值的文献,也是优秀的散文著作。

  《国语》是中国最早的一部国别体著作。记录范围为上起周穆王十二年(前990)西征犬戎(约前947年),下至智伯被灭(前453年)。包括各国贵族间朝聘、宴飨、讽谏、辩说、应对之辞以及部分历史事件与传说。

  《战国策》是一部国别体史学著作,又称《国策》。记载了西周、东周及秦、齐、楚、赵、魏、韩、燕、宋、卫、中山各国之事,记事年代起于战国初年,止于秦灭六国,约有240年的历史。分为12策,33卷,共497篇,主要记述了战国时期的游说之士的政治主张和言行策略,也可说是游说之士的实战演习手册。

《战国纵横家书》等《马王堆出土帛书》系列

《居延汉简甲乙编》

《睡虎地秦简》《云梦秦简》

《尔雅》《中庸》等十三经

《司马法》[战国]司马穰苴

《全上古三代文》十六卷[清]严可均校辑

中国是有悠久史官文化传统的国家。司马迁是汉代伟大的史学家,也是继承了先代史官文化的传统而成就为一个伟大的史学家的。

一、《尚书》。它的意思就是上古的书。《尚书》原本有很多篇。孔夫子就是通过《尚书》来教导他的弟子们的。但是经过秦焚书坑儒以后,《尚书》大量的丧失。到了汉代初年,有一个叫XX的人,凭借自己的记忆,用隶书写出了《尚书》的本子。这个《尚书》留存下来篇目不多,只有二十八篇。这里面三代以前的书有两篇,就是《虞书》。传说是尧舜在位期间的历史事件。

《尚书》里边最主要的部分是西周之书。《尚书》这本历史典籍很特别,它主要是指上古时期政令的汇编。从文体我们可以看出来,《尚书》里边所有的文体特点是,典,谟,誓,训,诰,命……这些以政令形式出现的文本。命,在今天的公文种之中,还保留着,是常用的。其它的公文文种虽然不常见,但是在古代社会中是重要的政令性的文件。它主要是有关国家政令文件的一个汇编。

《尚书》从语源训估学角度来说,它的语言比较深奥。

二、《春秋》。《春秋》是我国古代留下来最早的一部编年体史书,以鲁国的事件为主的。但是也不只是说鲁国事件独有的。传说是由孔夫子编订的。公元前722年到公元前481年,时间跨度四百二十二年。是以鲁国的十二公(春秋时期),鲁国的十二个国王的先后顺序为依据来编纂的鲁国的历史。同时也涉及到了其他的诸侯国。但是其他国的《春秋》没有能够流传下来。

它是以时间先后为序的,所以叫编年体史书。这种编年体史书对后代的史书体例起到一个示范的作用。但是同时我们也看到这种编年体史书具有几个方面的特征。值得我们关关注。

第一,这部史书喜欢记载一些奇闻异事,带有一种传奇性特征。比如说《庄公七年》记载,星陨如雨。这是一个重要的天象。比如《僖公十六年》,六只水鸟退着飞过了宋国的都城。《文公十四年》,光芒四射的彗星,这个记录是世界天文史上最早的对哈雷彗星的记录。从科技史上来说,这条非常重要。这使《春秋》这部史书充满了传奇性的特征。这就是他所具有的文学性。第二,春秋时期,诸侯国不断争霸国,国与国之间战争非常频繁。所以《春秋》记载战争的事情特别多。在记录这个事件的过程中,他所选用的词语特别讲究,遣词造句特别严格。

《春秋》这部书在遣词造句上对后代的文学也有很大的影响。《春秋》,这部书记载历史的时候,往往就是先记在一个时间,再用一两句话来记载某些历史事件,只一两句话就把重大事件描述出来。后人认为如果想了解历史事件的过程、原因等,那么单看《春秋》的话是不行的。所以,后来又出现了许多对《春秋》的语言文字进行补充的著作,就有了《春秋三传》。

《战国策》

《潜夫论》

《九章算术》

《周礼》

《周髀算经》

《竹书纪年》

《楚辞》

《庄子》

《春秋》及其三传

《春秋繁露》

《中论》

《尔雅》

《法言》

《风俗通义》

《汉纪》

《韩非子》

《韩诗外传》

《汉书》

《鹖冠子》

《孝经》

《新序》

《新论》

《新书》

《新语》

《荀子》

《淮南子》

《黄帝内经》

《易经》

《逸周书》

《仪礼》

《管子》

《公孙龙子》

《孔子家语》

《国语》

《老子》

《礼记》

《列子》

《论衡》

《论语》

《吕氏春秋》

《孟子》

《墨子》

《穆天子传》

《白虎通》

《山海经》

《商君书》

《尚书》

《申鉴》

《申子》

《慎子》

《史记》

《诗经》

《释名》

《说文解字》

《说苑》

《孙子兵法》

《大戴礼记》

《太玄经》

《独断》

《东观汉纪》

《吴越春秋》

《盐铁论》

《晏子春秋》

《越绝书》

附录一 篇目索引

附录二 主要西文杂志译名表

附录三 外国人名译名表

附录四 西文文献篇目索引

译者后记

太多啦,随便回忆一下就一大堆!

1诗经

2楚辞

3论语

4失传的乐经、礼经、书经等。

5春秋、吕氏春秋。

一、四书:论语、孟子、大学、中庸

论语

‧作者: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

‧语录体之祖。

‧孔子学说的代表文献。

‧秦火後汉有今文鲁论、齐论与古文古论。

‧其主旨以仁为中心。

‧今本论语乃张侯论共二十篇,分上下论各十,起於学而,终於尧曰,计五百零八章。

孟子

‧作者:孟子弟子笔记,孟子润饰而成

‧孟子七篇,分上下,计十四卷。

‧学说要旨:性善、尊王贱霸、贵民轻君,先富後教、重仁义轻功利、距杨墨放*辞。

 

大学

‧分为经一章,传十章。经是曾子作,传乃曾子弟子作。

‧八条目: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三纲:明明德、亲民、止於至善

‧六步骤:止、定、静、安、虑、得。

中庸

‧作者:相传孔子之孙子思所作。

‧讲儒家的人生哲学:性、情、中和、忠恕、智、仁、 勇、诚。

‧与大学本为礼记中之一篇。

‧共三十三章,孔门传授之心法。

学‧中庸之道是支配中华民族数千年主要的思想。

‧「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张群以为养慧之法。

二、五经:诗经、尚书、周易、礼经、春秋。

三、十三经:周易、尚书、毛诗正义、周礼注疏、仪礼注疏、礼记注疏、春秋左传正义、春秋公羊传注疏、春秋谷梁传注疏、论语注疏、孝经注疏、尔雅注疏、孟子注疏(十三经又称十三经疏,是用来解释四书跟五经内容的书) 。

《中华上下五千年》 我们伟大的祖国有非常悠久的历史。按照古代的传统说法,从传说中的黄帝到现在,大约有四千多年的历史,通常叫做“上下五千年”。期间流传有许多的神话,历史故事等。故有书《中华上下五千年》。 《史记》 《史记》是我国西汉著名史学家司马迁撰写的一部纪传体史书,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被列为二十四史之首。原名《太史公记》。该书是中国古代最著名的古典典籍之一,记载了上自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代,下至汉武帝元狩元年间共3000多年的历史。与后来的《汉书》、《后汉书》、《三国志》合称“前四史”。 《战国策》 《战国策》(Intrigues of the Warring States)是一部国别体史书。主要记述了战国时期的纵横家的政治主张和策略,展示了战国时代的历史特点和社会风貌,是研究战国历史的重要典籍。西汉末刘向编定为三十三篇,书名亦为刘向所拟定。宋时已有缺失,由曾巩作了订补。有东汉高诱注,今残缺。宋鲍彪改变原书次序,作新注。吴原师道作《校注》,近代人金正炜有《补释》,今人缪文远有《战国策注》。

中国先秦重要古籍《山海经》包含了古代神话、地理、物产、神话、巫术、宗教、古史、医药、民俗、民族等方面的内容。保存了包括夸父逐日、精卫填海、大禹治水等相关内容在内的不少脍炙人口的远古神话传说和寓言故事。

《山海经》版本复杂,传世版本共计18卷,包括《山经》5卷,《海经》13卷,各卷著作年代无从定论,其中14卷为战国时作品,4卷为西汉初年作品。现可见最早版本为晋郭璞《山海经传》。但《山海经》的书名《史记》便有提及,最早收录书目的是《汉书·艺文志》。至于其真正作者,前人有认为是禹、伯益,经西汉刘向、刘歆编校,才形成传世书籍,现多认为,具体成书年代及作者已无从确证。

《山海经》具有非凡的文献价值,对中国古代历史、地理、文化、中外交通、民俗、神话等的研究,均有参考。其中的矿物记录,更是世界上最早的有关文献。

先秦的历史散文继《尚书》《春秋》之后,主要有那三部典籍?

  先秦的历史散文继《尚书》《春秋》之后,主要有《左传》、《国语》、《战国策》三部典籍。  《左传》全称《春秋左氏传》,儒家十三经...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