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有烟花吗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10-12浏览:3收藏

古代有烟花吗,第1张

古代有烟花。

相传烟花始于隋唐,盛于宋代。北宋时烟花制作已很精致,有了显现戏曲人物形象的“药发傀儡”。南宋时节日盛行放烟花,当时的景象从《武林旧事》中可窥一斑:“宫漏既深,始宣放烟花百余架。于是乐声四起,烛影纵横,而驾始还矣。”

烟花造型

现代烟花可分为低空烟花、高空烟花、地面烟花、水面烟花、手持烟花、吊线烟花、造型烟花等八大类,令人眼花缭乱。绚丽多彩的烟花与声声爆竹相辉映,将节日的夜空装点得热闹非凡。

烟花的兴盛

在1400年前,南川河两岸时闻有人被山魈所害,唐太宗李世民被惊扰得龙体不安,遂下诏全国求医。出生于湖南浏阳南乡大瑶的李畋费尽苦心研制出爆竹,它不仅用来驱祟避邪,保护一方平安,更为太宗驱镇邪魅。李畋救驾有功,因此被唐太宗敕封为“爆竹祖师”。

民间传说反映中国人民美好善良的愿望。但据史书及相关的文学书籍记载,在唐朝已有了烟花的发明,在北宋宣和年间,我国以火药为原料的真正烟花发展成熟,已有大规模的成架烟火。

烟火在古代不仅用来欣赏娱乐,还被用作表演的工具。

从宋代起,幻术演出开始使用烟火来烘托气氛,有的杂技艺人在烟火缭绕中扮鬼神,还有的节目烟火涌出,人却消失不见了。

 

宋代著名的幻术表演“七圣刀”也利用烟火做伪装,爆仗一响,从烟火中冒出来七个人,拿着真刀,互相格斗击刺。还有一些杂技表演在烟火散处出现数十个戴着面具、穿着奇装异服的神鬼塑像。从上面可以看出,宋代的幻术艺人很善于利用烟火制造奇妙的气氛,同时烟火也便于他们隐藏。

宋明时期出现了一种叫做“药发傀儡”的烟火节目,是将折叠的纸质人物放在花炮里,由火药引线点燃花炮,将它们射向天空,借助火药的爆炸力量,纸做的人物在空中旋转起来。火光中人仿佛从天而降,十分好看。

 

为了使烟火燃放的效果更好,宋代人发明了“成架烟火”,成架烟火就是将多种烟火串联在一起,放在一个高架上燃放。

宋代的成架烟火后来发展成了“烟火戏”。南宋宫廷燃放的成架烟火做成屏风模样,外面画着钟馗捉鬼之类的形象,内藏药线,一一点燃,就可以连贯成一幅幅画面。这表明此类烟火表演已有连续性,有故事情节,有人物形象,这不就是用烟火演戏嘛!烟火戏非常精彩,古人对此的记载是“无论什么八仙过海,二仙传道……可喜的张仙打狗,可笑的和尚变驴,记也记不清,说也说不完”。

“龟儿吐火,鹤儿衔火,药线上、轮儿走火。……梨花数朵,杏花数朵。又开放牡丹数朵”这些描述让我们现代人也向往不已,可惜古人精彩的烟火表演到现在已经很少能见到了。

古代的烟花丝毫不逊于现代烟花,“花筒”、“花盆”、“地老鼠”等等。

 

一、古代的烟花发展史

在唐朝已有了烟花的发明,而其真正大量出现在市民的生活里是在北宋年间,南宋著名词人辛弃疾有一首千百年来堪称经典的词,最后一句这样写道:“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这首词描写了元宵节晚上满天的烟花纷纷如雨下的画面。

这首词描写了元宵节晚上一幅热闹的画面,街上花灯如千百朵花绽放,满天的烟花纷纷如雨下。诗人在人群中寻找了她千百遍,却在一回头间,发现她正静静地站在那烟火稀少的地方。诗人这里看到的烟花就是宋代的“流星”烟花。

 

流星烟花是将火药装入纸筒,用药线点燃火药后,纸筒内的铁粉等发色剂在空中发出亮光,如点点繁星。

宋代时已经有很多“五色烟火”的记载,比起我们现在燃放的烟花,也丝毫不逊色。放烟火还可以和观海潮一起进行,宋孝宗淳熙十率领众人前往浙江观钱塘江大潮。

二、古代烟花多种多样

先是五队士兵迎着潮水弄旗舞刀,然后开始燃放五色烟火,等到烟火燃放完毕,江上的船都藏到了水里。宋理宗曾在元宵节请太后一起观看烟花表演,没想到一个“地老鼠”烟花径直跑到了太后的座位下面,惊吓了太后,宴会也匆匆结束。

明代的烟花已经有了相当高的制作水平,品种有数百种之多:用泥包裹的叫“砂锅儿”,用纸包裹的叫“花筒”,用筐装的叫“花盆”,能飞上天空的叫“起火”,在地上旋转的叫“地老鼠”等等。明人张时辙在一首诗中,对空中盛放的烟花作了生动地描绘:“空中捧出百丝灯,神女新妆五彩明。真有斩蛟动长剑,狂客吹箫过洞庭。”

  西方人初识火药

  中国火器扬威蒙古西征,波兰学者冒死偷画火器

  中国古代在战争中使用火器的最早记载,出现在唐朝末年。在当时的历史著作之中,有在战争中使用火药箭,或用抛石机投掷火药包,发射燃烧性兵器的记载。根据史籍记载,宋神宗年间,在边防军中已大量配备火器。

  早期的火器威力有限,尚不具备在战场上取代冷兵器的实力。但经过两宋和辽金等朝的不断改进,在南宋和金国并立时期,已出现了震天雷、飞火枪、突火枪等较为复杂的火器。到元、明之际,又出现用铜或铁铸造的实战管状火器——火铳。南宋初年,军事学家陈规发明了一种管形火器——火枪。火枪的结构在现在看起来实在是太简单了,将火药装进长竹竿,作战时由两人操作,点火后发射。但其意义十分重大,因为人们可以较准确地掌握和控制火药的起爆时间。这在人类使用火药的历史上,是一个巨大的飞跃。

  在古代希腊的古籍中,曾经出现过使用硫、松炭、沥青和麻屑制造成所谓“海火”(亦称“希腊火”)的记录。后来,拜占庭帝国和阿拉伯人也都曾在军事行动中出现过纵火作战的记录。虽然欧洲人曾经发明和改进过“希腊火”,但威力远远无法与中国火药相比。宋元时,来华的阿拉伯水手在中国人节庆之时释放的焰火和中国船舶装备的火器中,最早接触到了火药。公元1161年,宋金采石之战中,南宋军队使用“霹雳炮”对蒙古军作战时,也有阿拉伯水手在现场目睹。

  公元1234年蒙古灭金之后,将在开封等地虏获的工匠、作坊和火器全部掠走,还把金军中的火药工匠和火器手编入了蒙古军队。次年,蒙古大军发动了第二次西征,新编入蒙军的火器部队也随军远征。1236年秋,蒙古大军攻至伏尔加河沿岸,在这里击溃钦察部后,进入俄罗斯腹地。在随后的几年中,装备火器的蒙古大军横扫东欧平原。1241年4月9日,蒙古大军与3万波兰人和日尔曼人的联军在东欧华尔斯塔德大平原上展开了激战。根据波兰历史学家德鲁果斯《波兰史》一书的记述,蒙古大军在这场会战中使用了威力强大的火器。波兰火药史学家盖斯勒躲在战场附近的一座修道院内,偷偷描绘了蒙古士兵使用的火箭样式。根据盖斯勒的描绘,蒙古人从一种木筒中成束地发射火箭。因为在木筒上绘有龙头,因此被波兰人称作“中国喷火龙”。

  阿拉伯人急切打探火器情报,欧洲雇佣兵学会使用火器

  蒙古大军席卷东欧大地,让阿拉伯人也感受到了火药的巨大威力。由于担心会成为蒙古军队的下一个进攻目标,阿拉伯人迫切希望获得火药的情报,以提升阿拉伯军队的战斗力。但阿拉伯人缺乏制造火药最为关键的硝石(阿拉伯人称为“中国雪”)的提炼技术。于是,善于航海的阿拉伯人通过与东南亚各国贸易,间接从中国进口了大量硝石。但蒙古人没有给阿拉伯人足够的时间利用这些硝石。1258年2月15日,在唐朝名将郭子仪后裔郭侃率领的手持火器的蒙古大军进攻下,阿巴斯王朝的都城巴格达终于陷落。蒙古人灭亡阿拉伯帝国后,建立起了伊利汗国。这里迅速成为了火药等中国科学技术知识向西方传播的重要枢纽。而配备火药武器的蒙古军队在欧洲的长期驻扎,给欧洲人偷窥火药技术提供了机会。

  由于元朝政府不禁止火器出口,蒙古军队还在阿拉伯人和欧洲人中招募士兵,因此,欧洲人有了足够的机会掌握火药制造技术。希腊人马克在研究中国火器的基础上写了《焚敌火攻书》,记述了35个火攻方。该书在1804年由法国人杜泰尔奉拿破仑的皇命译为法文,随后又被译为德文和英文。

  意大利是获得中国火药知识较早的国家之一,欧洲人话语中的“火箭”一词就首先出现在意大利语中。1379年—1380年间,意大利两大强国威尼斯和热那亚为争夺海上贸易垄断权发生战争,双方在这场战役中都使用了火器,这是欧洲人制造使用火器的最早记录。火器在传到欧洲以后得到了革命性的发展,最终成为了欧洲人征服世界的利器。

古代有烟花吗

古代有烟花。相传烟花始于隋唐,盛于宋代。北宋时烟花制作已很精致,有了显现戏曲人物形象的“药发傀儡”。南宋时节日盛行放烟花,当时的景...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