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商周时期古籍中关于天气、气象的记载有哪些?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10-12浏览:3收藏

夏商周时期古籍中关于天气、气象的记载有哪些?,第1张

我国的这个记录,当时在世界上处于领先水平。我国历代古籍中还有天气、气象的记载。夏代已经推断出春分、秋分、夏至、冬至。东夷石刻连云港将军崖岩画中有与社石相关的正南北线。商代关注不同天气的不同现象。甲骨文中有关于风、云、虹、雨、雪、雷等天气现象的记载和描述。西周时期用土圭定方位,并且知道各种气象状况反常与否,均会对农牧业生产造成影响。《诗经•幽风•七月》,记载了天气和气候谚语,有关于物候的现象和知识;《夏小正》是我国最早的物候学著作。

洛阳是中国古代重要的城市,号称十三朝古都,在古代的很长一段时间里,人们都认为洛阳是天下的中心,并由此衍生出“洛阳无影”的政治学说,是说夏至这一天,洛阳测不到影子。这明显与我们熟知的地理知识不符。这种学说是怎么出现的呢又象征着什么

一、建都洛邑与天下之中

中国古人认为“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全天下都是天子的领土。天子应该居天下之中,商代就有“天邑商”的说法,并将自己的国都称作“中商”,汉朝人说殷商的制度是“王者必居土中”。周朝建立后,继承了这种思想,选定国都时十分谨慎。

影视剧中的周天子

根据《史记》、《逸周书》等古籍的说法,周武王曾考察了北到太行山、恒山之地,南到三涂(今河南嵩县)一带。经过道路里数的勘察,到周公辅佐成王时,最终确定在天下之中的洛邑建都。

惊人的是,出土的文物何尊上面的铭文,印证了这一说法。何尊上记载,周成王在建都城时在祭典上对宗室大臣们说,“宅兹中国,自之乂民”。这里的“中国”,不是今天的中国,而是指天下之中。

何尊

国都必须居于天下之中。可是哪里才是天下之中呢这需要测量。《周礼》的核心思想就是“惟王建国,辨正方位,体国经野,设官分职,以为民极”。是说王者建立都城,要辨别方位,确定国都所处的位置。在《周礼》的《地官·大司徒》中,详细记载了测量天下之中的方法,那就是“以土圭之法测土深,正日影,以求地中”。

注意,注意,注意!这里测量地中时,还是可以看到影子的。

二、洛阳无影

但到了唐代,有些人却由以上学说,衍生出“洛阳无影”的说法。唐代僧人义净曾走海路前往印度求法,后来将这段经历写成《南海寄归内法传》。里面写道,今印度尼西亚一带到8月的时候,就算人站在太阳底下,也看不到影子。这很好理解,因为当地位于赤道附近。

问题是,他在书中写到中国时,也有“洛州无影”的字样,是说夏至这天,洛阳测影之处看不到影子。只要学过地理的肯定都知道这不可能,因为洛阳位于北回归线以北,夏至这天,怎么可能没有影子呢

义净雕塑

当代学者王邦维在参观洛阳市的“周公测影台”时,感觉凭借这些建筑可以解答这个谜题。于是他特意在河南登封的一个古观星台进行观测。他发现,在北京时间13点零8分(当地时间正午),在这个观星台上完全看不到任何石表和石台的影子,持续时间2分钟左右。

当然,这个观星台经过了精心的设计,石台摆放的位置和石表的倾斜度都是设计者的有意为之。那问题是,到了唐代,为什么如此强调“洛阳无影”的说法,还精心设计这种仪器呢

周公测影台

三、武则天的洛阳情节

中国古代十分重视天人感应学说,“视日影”就是其中一种。日影的长短关系到白天的长短,被视作是判断一个皇帝好坏的标准。如隋文帝改立太子,就曾“取日长之意”改元仁寿,并说“景长之庆,天之佑也”。古人并没有今天的地理知识,他们认为上古圣君帝尧的时代,太阳距离北极很近。影短日长,就意味着帝王的统治十分接近圣君的标准,那没有影子,自然就是最贤明的圣王了。

影视剧中的隋文帝

到了武周时期,这种倾向更加严重。武则天改国号为周,追宗周代,代表着她是周代的继承者。所以无论是意识形态,还是国家礼仪,她都想模仿周代的制度。最具代表性的是她在垂拱四年(688年)修建的明堂。

范冰冰饰演的武则天

这是《周礼》中王者所居的宫殿,且上面的装饰也极力模仿周代的规制。武则天迁都洛阳,一方面带着模仿周制的意味;另一方面则是为了建都于天下之中,否定李唐的地位。

明堂还原图

从汉代开始,长安与洛阳的都城之争就有重要的政治意义。洛阳一直被儒家视作圣城,是天下之中的理想首都。而长安,人们更多地是考虑它的战略位置。最初刘邦也有意将西汉都城定在洛阳,但考虑到为了像秦一样,制关中而压制东方地区,最终决定定都长安。

《楚汉传奇》中的刘邦

但对于长安、洛阳优劣的争论,从来就没有消失。东汉班固的《东都赋》和张衡《东京赋》,都从天下之中的角度来肯定洛阳的圣城地位。如张衡所言:“土圭策景,不缩不盈,总风雨之所交。”就在强调洛阳独特的测影现象。武则天为了宣扬自己的统治,极力抬高洛阳而贬低长安,所以在唐代出现“洛阳无影”的说法,就很好理解了。

四、义净与洛阳无影

高僧义净是最早记录“洛阳无影”的人。而这个僧人为武则天的政治造势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李唐皇室自称老子李耳后代,十分崇道。而武则天与之抗衡的办法,就是大肆崇佛。

武则天曾一度出家

在武则天的政治运作中,僧人起了很大的作用。义净作为一代名僧,自然受到武则天的重视。而佛教为了巩固自己的地位,与皇权合作便是极好的办法。

义净创造性地提出了“洛阳无影”说,主张洛阳为天下的中心。作为一个僧人,这种思想其实是违背佛教典籍的,因为在源于印度的佛教典籍中,坚持天竺中心说。在魏晋南北朝佛教初传时期,经常因为中国是中心还是天竺是中心引发僧人与士人的争论。义净说洛阳是天下的中心,实际上也是佛教世俗化、本土化的一种体现,目的就是谋生存、求发展。

义净雕塑

义净先将自己作的《南海寄归内法传》和翻译的经文进献给武则天,武则天看到其中“洛阳无影”的字眼后十分开心,下令召见义净。武则天对义净的到来十分重视,“亲迎于上东门外”,给了他前所未有的礼遇。当年武则天就加封尊号“天册金轮圣神皇帝”。

夏建立于公元前约2070年,建立者禹,建都阳城。约公元前1600年在桀的手中灭亡。公元前1046年在

商建立于公元前约1600年,建立者汤,建都殷盘庚迁殷。公元前1046年在商纣王时期灭亡。重要人物伊尹。

西周建立于公元前1046年,建立者周武王,建都镐京。公元前771年在周幽王时期灭亡。重要人物姜尚。

1伏天的有关常识

秦汉时盛行“五行相生相克”的说法,认为最热的夏天日子属火,而庚属金,金怕火烧熔(火克金),所以到庚日,金必伏藏。

于是规定从夏至后的第三个庚日起为初伏(有10天),从夏至后的第四个庚日起为中伏(有的年是10天,有的年是20天),立秋后的第一个庚日起为末伏,也称终伏(有10天),总称为三伏。当夏至与立秋之间出现4个庚日时中伏为10天,出现5个庚日则为20天,所以中伏到末伏有时十天,有时是二十天,而“初伏”和“末伏”都是10天。

我国农历中“九”是习惯用的杂节,有“冬九九”和“夏九九”。其中“冬九九”流传较广,它是以冬至日为起点,每九天为一个九,每年九个九共八十一天。

三九、四九是全年最寒冷的时候。 “夏九九”是以夏至日为起点,每九天为一九,每年九个九共八十一天。

同样,三九、四九是全年最炎热的季节。它与“冬九九”形成鲜明的对照,遗憾的是它不广为流传,其实“夏九九”确实生动形象地反映日期与物候的关系。

如最能反映我国大部分地区气候特点的是最近在湖北省老河市一座禹王庙正厅的榆木大梁上的《夏至九九歌》,其全文是:夏至入头九,羽扇握在手;二九一十八,脱冠着罗纱;三九二十七,出门汗欲滴;四九三十六,卷席露天宿;五九四十五,炎秋似老虎;六九五十四,乘凉进庙祠;七九六十三,床头摸被单;八九七十二,子夜寻棉被;九九八十一,开柜拿棉衣。北京有句俗话:冷在三九,热在三伏。

7月7日节气是小暑,古籍《群芳谱》中说:“暑期之此尚未极也。”因为小暑过后,全年最热的三伏就到了。

伏天是雨水集中,全年最热的日子,又是阴起阳降的时候。《汉书·郊祀志注》中说:“伏者,谓阴气将起,迫于残阳而未得升。

故为藏伏,因名伏日。”夏至这天白昼长,太阳角度最高,但不是一年中天气最热的时候,因为接近地表的热量这时还在继续积蓄,并没有达到最多的时候。

夏至后日照时间一天比一天少了,气温却一天比一天持续升高,夏至后的第三个庚日的时候开始入伏,俗话说:“小暑大暑紧相连,气温升高热炎炎”。这段时间叫数伏天。

数伏天气要一个多月,古人把这段时间叫“三伏”,由初伏、中伏、末伏组成。夏至后的第三个庚日入伏,是初伏的第一天,10天后是第四个庚日叫中伏,如果第五个庚日在立秋之前,那么中伏就需20天,俗称两个中伏;若在立秋之后,中伏就是10天;立秋后的第一个庚日叫末伏。

2007年初伏第一天是庚子日,时间是7月15日、中伏庚申日,7月25日、末伏庚辰日,8月14日。8月23日是末伏第十天,以后就出伏了,随着日照时间缩短,天气也一天比一天凉爽了。

由于夏至后的第五庚日(庚午)是8月4日,而立秋是8月6日,所以今年中伏是20天。 “伏”,乃是藏阴气于炽热之中的意思,具有警示作用。

庚,在天干中排列第七,在与五行搭配中属金。金怕火,在数伏天气中逐日消减,因此古人以庚日来计“伏”。

入伏以后,暴雨易形成洪水,称为“伏汛”。农谚说:“小暑大暑淹死老鼠”、“福雨淋淋农民喜,小暑防洪别忘记”。

因此,数伏天气既要防暑,又要防汛。我国用十个天干和十二个地支相互搭配,六十天为一周期的纪日方法,已有两千七百多年的历史了,据甲骨文研究是在春秋时期鲁隐公三年(公元前722年)元月二日已巳日开始,至今从未错记,是中国历法史上的一个奇迹。

由于干支纪日与农历各月无一定对应规律可循,除推算个人生辰八字有用外,在其他领域目前很少使用,只有在推算“伏日”、“出梅入梅”、“分龙”等杂节气时才使用。在夏至后气温骤升,形成灼热的暑天。

把最热的暑天称为“伏天”,是起源于春秋时期的秦国,《史记·秦纪六》中云:“秦德公二年(公元前676年)初伏。”唐人张守节曰:“六月三伏之节,起秦德公为之,故云初伏,伏者,隐伏避盛暑也。”

古代伏天时跟其他节令一样,民间传承着很多食俗。老北京民间有句俗语:“头伏饺子二伏面,三伏烙饼摊鸡蛋。”

就说的是旧京数伏天家家信守的饮食民俗。为什么有这个食俗和俗语呢?据说与节气和那时菜农生产技艺有关:农业落后,也没有暖棚设施,没有更多夏令青菜供应百姓,夏至数伏时正是蔬菜青黄不接断档之时,也因老北京伏天时特炎热,汗流浃背的人们都愿在此时弄些简单少油又清淡爽口的饭食,所以就衍生出伏天吃饺子、面条、烙饼的食俗。

饺子,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了,饺子最初称“馄饨”。据史载:三国魏人张揖著的《广雅》一书中就记述一种馄饨食品:“今云馄饨,形如偃月,天下之通食也。”

近年在吐鲁番一个唐代古墓里出土的木碗中就发现了十多个饺子,其形状跟现在的饺子一模一样。到清代时吃饺子称为煮饽饽,《燕京岁时记》上云:“每届初一,无论贫富人家皆以白面做角食,谓云煮饽饽。”

以上可见老北京人吃饺子历史之悠久。北京人一年四季都爱吃饺子,在伏天饺子的品种及用馅也多种多样,有水煮饺子、烫面饺子、油煎饺子、锅贴饺子等。

馅有一个肉丸的,有肉拌南瓜倭瓜或西葫芦的,有一年四季吃不腻韭菜馅的,还有用鲜藕、木耳、鸡蛋、口蘑制成的藕馅饺子。小时候家里还喜欢制作瓜馅的。

2什么是三伏天,和有关的常识,谢谢

三伏天出现在小暑与大暑之间,是一年中气温最高且又潮湿、闷热的日子。

每年入伏的时间不固定,中伏的长短也不相同,需要查历书计算,简单地可以用“夏至三庚”这4字口诀来表示入伏的日期,即从夏至后第3个“庚”日算起,初伏为10天,中伏为10天或20天,末伏为10天。我国古代流行“干支纪日法”,用10个天干与12个地支相配而成的60组不同的名称来记日子,循环使用。

每逢有庚字的日子叫庚日。庚日的“庚”字是“ 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10个天干中的第7个字,庚日每10天重复一次。

从夏至开始,依照干支纪日的排列,第3个庚日为初伏,第4个庚日为中伏,立秋后第1个庚日为末伏。当夏至与立秋之间出现4个庚日时中伏为10天,出现5个庚日则为20天。

看来,庚日出现的早晚将影响中伏的长短,所以,出现了有些年份伏天30天,有些年份伏天40天的情况。

3夏季最热的三伏天养生常识

1、主要食品是选择:绿豆、赤豆、小米养生食谱等各种主食均可,适当食用粗粮和豆制品。

2、肉蛋奶的选择:

猪瘦肉、牛肉、鱼肉、鸡夏季养生食谱肉、鸭肉、动物肝脏等,奶及奶制品,咸鸭蛋、咸鸡蛋、松夏季有哪些食谱花蛋、蛋黄等蛋类。

3、蔬菜的选择:

苦瓜、丝瓜、南瓜、空心菜、马兰头、番茄、蒜苗、茄子、夏季有哪些营养食谱鲜藕、绿豆芽、黄瓜、冬瓜、菜瓜、香菇、紫菜、海带等。

4、水果的选择:

柑橘、葡萄、草莓、西瓜、梨、甜夏季有那些养生食谱瓜、桃、杨梅、乌梅、李、红枣等。 夏季养生饮食禁忌1、夏夏季有哪些养生菜谱天一定要少吃太热的食物,如羊肉、狗肉等。

2、切忌因贪夏季有哪些养身食谱凉而暴吃冷饮。如果过量,会引起疾病,使人胃胀难受,以致腹痛、腹泄。

3、夏季忌暴饮暴食。

4、不要大量补水,大量喝水不仅会冲淡夏天有哪些养生食谱胃液、影响消化功能,还会引起体内水分和夏季养生有哪些原则盐分进一步大量流失。夏季养生食谱一日参考早餐:小米、绿豆、夏季有哪些养生鸡蛋、芹菜、萝卜、圆白菜、海带、青椒等,如小米绿豆粥、煮鸡蛋养生食谱、花卷、多味蔬菜丝;

午餐:粳米、糙米、冬瓜、虾皮、夏季养生食谱鳝鱼、芹菜、鸡蛋、杏仁、豌豆等,如二米饭、杏仁拌豌豆、夏季有哪些食谱翠皮爆鳝丝、冬瓜虾仁汤;

加餐:西瓜适量;

晚餐:百合、粳米、玉夏季有哪些营养食谱米面、苦瓜、猪瘦肉等,如百合粥、玉米。

4数伏天的“冬九九”和“夏九九”

我国农历中“九”是习惯用的杂节,有“冬九九”和“夏九九”。

其中“冬九九”流传较广,它是以冬至日为起点,每九天为一个九,每年九个九共八十一天。三九、四九是全年最寒冷的时候。

“夏九九”是以夏至日为起点,每九天为一九,每年九个九共八十一天。同样,三九、四九是全年最炎热的季节。

它与“冬九九”形成鲜明的对照,遗憾的是它不广为流传,其实“夏九九”确实生动形象地反映日期与物候的关系。如最能反映我国大部分地区气候特点的是最近在湖北省老河市一座禹王庙正厅的榆木大梁上的《夏至九九歌》,其全文是: 夏至入头九,羽扇握在手; 二九一十八,脱冠着罗纱; 三九二十七,出门汗欲滴; 四九三十六,卷席露天宿; 五九四十五,炎秋似老虎; 六九五十四,乘凉进庙祠; 七九六十三,床头摸被单; 八九七十二,子夜寻棉被; 九九八十一,开柜拿棉衣。

老北京的伏天儿 老寂 进入农历六月就该到数伏天了,俗话云:“冷在三九,热在三伏。”北京的伏天里最热一般可到摄氏三十六七度,炎暑流金。

我国古代历法中既有对伏天的推算,“三伏”这种说法自秦代以来就有,查《汉书·郊祀志》有明确记载,注中说:“六月伏日也,周时无,至此(指秦)乃有之。” 有关伏天的说法在我国的大江南北是一致的,并无南北之分。

颜师古注说:“阴气将起,迫于残阳而未得升,故为藏伏,因名伏日也。” 在我们北京因气候高爽,虽没有江南的“黄梅天”,但在伏天里也常有连阴雨,过去北京的老屋老房子多不免潮湿,所以要定期晒晒衣物以防发霉。

《帝京景物略》上云:“六月六日晒銮驾,民间亦晒其衣物、老儒破书,贫女敝缊,反覆勤日光,脯乃收。”有意思的是“銮驾”皇帝的仪仗车驾与“老儒破书、贫女敝缊”混在一起叙述,十分的有趣好玩儿。

在有皇上的时候每到伏中国家史馆“皇史宬”(在南池子菖蒲河公园北边)要晒各朝的“实录”;北京城内各大寺庙要晒佛经,有的还举行“晒经法会”。 北京人居住的房屋在伏天也有一番特殊的情调,即便是那些简陋的小三合院的两三间“棋盘心”(四周是片瓦中间为灰棚)房子,每到夏日炎炎似火烧的伏天,木窗上也要糊上一些冷布,挂上竹帘子让屋里有点儿影绰绰的花阴凉,生出些许的惬意,站在屋中透过帘子看天上的朵朵白天,檐下那棵石榴树及窗台上的那一盆盆茉莉花指甲草。

伏天阴晴不定,片云可招雨,隔着竹帘听院中的雨声很有诗意。一会儿的工夫,天又放晴了,一抹斜阳照亮被雨冲洗过的墙头,再看看院中低洼处的积水,一只飞着的红蜻蜓擦着水面掠过,忽然一抬头又望见蓝天上有一道彩虹凌空架起…… 古语云:“春风风人,夏雨雨人。”

雨,从古至今都密切关系着人们的生活,北京伏天里的雨尤其惹人喜爱,特别是那种雨后有彩虹的雨。 小暑大暑话三伏 赵书 北京有句俗话:冷在三九,热在三伏。

7月7日节气是小暑,古籍《群芳谱》中说:“暑期之此尚未极也。”因为小暑过后,全年最热的三伏就到了。

伏天是雨水集中,全年最热的日子,又是阴起阳降的时候。《汉书·郊祀志注》中说:“伏者,谓阴气将起,迫于残阳而未得升。

故为藏伏,因名伏日。”夏至这天白昼长,太阳角度最高,但不是一年中天气最热的时候,因为接近地表的热量这时还在继续积蓄,并没有达到最多的时候。

夏至后日照时间一天比一天少了,气温却一天比一天持续升高,夏至后的第三个庚日的时候开始入伏,俗话说:“小暑大暑紧相连,气温升高热炎炎”。这段时间叫数伏天。

数伏天气要一个多月,古人把这段时间叫“三伏”,由初伏、中伏、末伏组成。夏至后的第三个庚日入伏,是初伏的第一天,10天后是第四个庚日叫中伏,如果第五个庚日在立秋之前,那么中伏就需20天,俗称两个中伏;若在立秋之后,中伏就是10天;立秋后的第一个庚日叫末伏。

2007年初伏第一天是庚子日,时间是7月15日、中伏庚申日,7月25日、末伏庚辰日,8月14日。8月23日是末伏第十天,以后就出伏了,随着日照时间缩短,天气也一天比一天凉爽了。

由于夏至后的第五庚日(庚午)是8月4日,而立秋是8月6日,所以今年中伏是20天。 “。

5有关数学的小知识

对于那些成绩较差的小学生来说,学习小学数学都有很大的难度,其实小学数学属于基础类的知识比较多,只要掌握一定的技巧还是比较容易掌握的在小学,是一个需要养成良好习惯的时期,注重培养孩子的习惯和学习能力是重要的一方面,那小学数学有哪些技巧?

一、重视课内听讲,课后及时进行复习

新知识的接受和数学能力的培养主要是在课堂上进行的,所以我们必须特别注意课堂学习的效率,寻找正确的学习方法在课堂上,我们必须遵循教师的思想,积极制定以下步骤,思考和预测解决问题的思想与教师之间的差异特别是,我们必须了解基本知识和基本学习技能,并及时审查它们以避免疑虑首先,在进行各种练习之前,我们必须记住教师的知识点,正确理解各种公式的推理过程,并试着记住而不是采用"不确定的书籍阅读"勤于思考,对于一些问题试着用大脑去思考,认真分析问题,尝试自己解决问题

二、多做习题,养成解决问题的好习惯

如果你想学好数学,你需要提出更多问题,熟悉各种问题的解决问题的想法首先,我们先从课本的题目为标准,反复练习基本知识,然后找一些课外活动,帮助开拓思路练习,提高自己的分析和掌握解决的规律对于一些易于查找的问题,您可以准备一个用于收集的错题本,编写自己的想法来解决问题,在日常养成解决问题的好习惯学会让自己高度集中精力,使大脑兴奋,快速思考,进入最佳状态并在考试中自由使用

三、调整心态并正确对待考试

首先,主要的重点应放在基础、基本技能、基本方法,因为大多数测试出于基本问题,较难的题目也是出自于基本所以只有调整学习的心态,尽量让自己用一个清楚的头脑去解决问题,就没有太难的题目考试前要多对习题进行演练,开阔思路,在保证真确的前提下提高做题的速度对于简单的基础题目要拿出二十分的把握去做;难得题目要尽量去做对,使自己的水平能正常或者超常发挥

由此可见小学数学的技巧就是多做练习题,掌握基本知识另外就是心态,不能见考试就胆怯,调整心态很重要所以大家可以遵循这些技巧,来提高自己的能力,使自己进入到数学的海洋中去

6数学趣味小知识 简短的 20到50字左右

趣味数学小知识

数论部分:

1、没有最大的质数。欧几里得给出了优美而简单的证明。

2、哥德巴赫来猜想:任何一个偶数都能表示成两个质数之和。陈景润的成果为:任何一个偶数都能表示成一自个质数和不多于两个质数的乘积之和。bai

3、费马大定理:x的n次方+y的n次方=z的n次方,n>2时没有整数解。欧拉证明了3和4,1995年被英国数学家 安德鲁怀尔斯 证明。

拓扑学部分:

1、多面体点面棱的关系:定点数+面数=棱数+2,笛卡尔提出,欧拉证明,也称du欧拉定理。zhi

2、欧拉定理推论:可能只有5种正多面体,正四面体,正八面体,正六面体,正二十面体,正十二面dao体。

3、把空间翻过来,左手系的物体就能变成右手系的,通过克莱因瓶模拟,一节很好的头脑体操,

摘自:/bbs2/ThreadDetailxid=31900

斗柄

象征

  3月21日春分,当晚23时,斗柄正指向东方,标志着天文春季的开始。不过,这一“东指”的时间会逐日提前4分钟。

指向与季节的关系

  《冠子·环流篇》:“斗柄东指,天下皆春;斗柄南指,天下皆夏;斗柄西指,天下皆秋;斗柄北指,天下皆冬。” 就是说:若把观测的时间固定于傍晚,则二月春分时斗柄指东,五月夏至时斗柄指南,八月秋分时斗柄指西,十一月冬至时斗柄指北。借助斗柄指向地面上的东西南北四个方位,可以确定四个季节的中间日期,二至二分的所在月确定之后,其他月份也就容易确定了。( 注:二至二分是指夏至、冬至、春分、秋分,以上月份为农历)

‍‍

《楚辞。天问》有“日安不到?烛龙何照?”明确提到烛龙所在之地没太阳。“烛龙”是上古人对北极光的认识。在北极附近,夏天有“白夜”,当时人不明白没有太阳为什么天还是亮的,就想象有烛龙神“其明乃晦,其视乃明”。随着国家的形成,人们的交流受到陷制,汉族人可能对自然进行更详细的观察和记录,但是,他们不可能到北极地区去;北方民族有可能直接看到“极昼”“极夜”现象,但他们认识能力低,没有文子记录;所以,烛龙的资料一直停止在那个水平上。每年南、北两极,“极昼”、“极夜”交替出现。一年内大致连续六个月是白昼(称极昼),六个月是黑夜(称极夜)。昼夜交替出现的时间是随着纬度的升高而改变的,纬度越高,极昼和极夜的时间就越长。极圈到极点之间,越靠近极点极昼极夜的时间长度越接近半年,越靠近极圈极昼极夜的时间长度越接近一天。也就是说,在极圈内的地区,根据纬度的不同,极昼和极夜的长度也不同。在南极地区,随着纬度降低,极昼和极夜出现的时间均变短,在极圈上,极昼与极夜均只出现一天。

‍‍

端午是中国传统的节日之一。它是我们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历史文献中很早就记录了端午的出处及由来。那你知道端午一词最早出现于哪个古籍吗?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端午一词最早出现于西晋名臣周处的《风土记》一书。“端”字即“开端”,“初始”的意思,因此“端五”就是“初五”。古人用天干地支纪年,农历的正月为寅月,按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顺序推算,第五个月正是“午月”,而午时又为“阳辰”,所以端午也叫“端阳”。

据考,许多流传至今的端午习俗也与屈原毫无关系。比如粽子,最早文字记载出自许慎的《说文解字》,食粽子习俗早于屈原去世400多年;西晋周处在《风土记》中称于五月五日及夏至啖之,可见古人夏至也吃粽子,非端午专利。据专家考古考证及学者闻一多先生的《端午考》、《端午的历史教育》列举的百余条古籍记载,端午的起源,是中国古代南方吴越民族举行图腾祭的节日,比屈原更早。所以纪念历史人物的说法,无论是伍子胥、介子推,或者曹娥、陈临、屈原等说,学术界大都认为是后世杜撰附会之辞。

中国端午节起源与习俗源自中国大陆南方江浙一带,主要习俗有赛龙舟、吃粽子、悬艾叶菖蒲等。南方地区端午节习俗保存较完善,也较北方地区气氛浓厚,各地纷纷举办各种规模的赛龙舟活动,家庭也都包粽子全家同吃,虽然不一定代表纪念屈原的意义,但这种习俗一直保留着。家人给孩子手腕缠绕五彩丝线,传说可以续命,祈盼长命多福。

夏商周时期古籍中关于天气、气象的记载有哪些?

我国的这个记录,当时在世界上处于领先水平。我国历代古籍中还有天气、气象的记载。夏代已经推断出春分、秋分、夏至、冬至。东夷石刻连云港...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