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奇珍异宝
1、紫檀
紫檀
紫檀是一种稀有木材,一般分为大叶檀、小叶檀两种。小叶檀为紫檀中精品,通常也简称“紫檀”(以下所述“紫檀”为小叶檀)。紫檀密度较大,棕眼较小,多产于热带、亚热带原始森林,以印度紫檀最优。常言十檀九空,最大的紫檀木直径仅为二十公分左右,其珍贵程度可想而知。紫檀最早是在印度热带森林和岛屿上发现的,分布于亚洲热带,印度、印尼、泰国、缅甸、越南、菲律宾、非洲、南美洲等都生长紫檀。我国南方也有栽培。
紫檀质地坚硬,色泽从深黑到紫红,变幻多样,纹理细密。紫檀奇重,比重几乎是水的两倍。紫檀有许多种类,如金星紫檀、鸡血紫檀、牛角紫檀、花梨紫檀、黑檀木、红檀木等等。
2、 坦桑蓝
人造坦桑蓝(宝石)
坦桑蓝属于贵重的材质,其天然的成分的价值昂贵,只有少数人才能够佩戴着,这就造就着人造坦桑蓝的形成,颜色有浅色,中色,深色三种色系,颜色的淳朴,被首饰佩戴者选购。独特的坦桑蓝石,其镶嵌的方法与一般的宝石类似,运用于各种是镶嵌产品中。
3、 祖母绿
古希腊人称祖母绿是“发光”的“宝石”。祖母绿的英文名称为Emerald,起源于古波斯语,后演化成拉丁语Smaragdus,大约在公元16世纪左右,成为今天英文名称。祖母绿又叫“吕宋绿”、“绿宝石”。
祖母绿是一种含铍铝的硅酸盐,属于绿柱石家族中最“高贵”的一员,属六方晶系。晶体单形为六方柱、六方双锥,多呈长方柱状。集合体呈粒状、块状等。一般为翠绿色,玻璃光泽,透明至半透明,折光率1564~1602,双折射率0005~0009,多色性不明显。祖母绿一般为非均质体,硬度75,密度263~290克/立方厘米。X射线照射下,祖母绿发很弱的纯红色荧光。
4、和田玉
和田玉是中华民族的瑰宝,是中国的“国石”。早在新石器时代,昆仑山下的先民们就发现了和田玉,并作为瑰宝和友谊媒介向东西方运送和交流,形成了我国最古老的和田玉运输通道“玉石之路”,即后来的“丝绸之路”的前身。
和田玉分布于新疆莎车——喀什库尔干、和田——于阗、且末县绵延1500公里的昆仑山北坡,共有9个产地。和田玉夹生在海拔3500米至5000米高的山岩中。经长期分化剥解为大小不等的碎块,崩落在山坡上,再经雨水冲刷流入河中。待秋季河水干涸,在河床中采集玉块称为籽玉,在岩层中开采的称山料。现已发现的用和田玉制作的时代最早的玉器,出自殷墟妇好墓。春秋战国以后,和田玉成为主要玉材,均为采集籽料,至清代始开采山料。清代乾隆时期琢制的大禹治水玉山,青玉材重5000余公斤,即采自弥勒塔山中。
5、羊脂白玉
羊脂白玉又称“白玉”、“羊脂玉”,为软玉中之上品,极为珍贵。
羊脂白玉是一种角闪玉,是白玉中最名贵的。从名字我们可以看出,羊脂白玉首先肯定是白色的。好似白色的羊脂(俗称羊油),如果带有别色,那就不是羊脂白玉了。白色略带粉红色者,有人称“羊脂玉”。但这一点并没有取得玉器专家、学者的认可。羊脂白玉中主要含有透闪石(95%)、阳起石和绿帘石。白玉非常洁白,质地细腻,光泽滋润,状如凝脂。古传“白璧无瑕”即指白玉。
6、 亚历山大变石
斯里兰卡和俄罗斯出产一种奇特的宝石,它的颜色似“白昼里的祖母绿,黑夜里的红宝石”,也就是说,它会在不同的光源下显现不同色彩。这种宝石就是金绿宝石中的优秀品种——变石。由于俄国沙皇亚历山大二世十分喜爱变石,故又命名为亚历山大石。
亚历山大变石又称金绿变石,是五大名贵宝石之一,属于金绿玉的变色品种。与传统的红宝石、祖母绿及蓝宝石相比,亚历山大变石是宝石界的新人。19世纪 30年代首次发现与俄国沙皇时代的乌拉尔山区,靠近斯弗罗夫斯克的宝石中心。一群在乌尔山脉托卡瓦加祖母绿矿山工作的工人,发现有一些像祖母绿的宝石有奇特的变色现象,白天在阳光下呈绿色,晚上在烛光下则呈红色,于是将它们呈献给沙皇政府。由于发现时,正值王储亚历山大成年,为表示祝贺,以其名为此宝石命名。
7、 库利南
世界十大钻石之首是“非洲之星第1”,也叫做“库利南第1”。因为它是由世界上最大的宝石钻石“库利南”切割而来的。钻石“库利南”总重量3106克拉(公制),共被琢磨成105粒钻石,共重106365克拉,其中“非洲之星第1”最大,重5302克拉。
世界上最大的宝石金刚石名叫“库利南”,它的发现是相当偶然的。1905年1月25日,南非(阿扎尼亚)的普列米尔矿山,有一个名叫威尔士的经理人员,偶尔看见矿场的地上半露出一块闪闪发光的东西,他用小刀将它挖出来一看,是一块巨大的宝石金刚石。它的重量用当时的旧克拉单位(1克拉=205毫克)为 302475克拉。换算成现在通用的公制克拉(1克拉=200毫克)为3106克拉,即6212克。体积约为5×65×l0cm,相当于一个成年男子的拳头。它纯净透明,带有淡蓝色调,是最佳品级的宝石金刚石。一直到现在,它还是世界上发现的最大的宝石金刚石。
8、 夜明珠
自古以来,夜明珠深受中外人们的钟爱,文人墨客作为一种选写文章的妙笔,帝王将相将拥有夜明珠视为权贵的象征。夜明珠是自然界具有发光效应的矿物(主要是萤石)精雕细作而成。而今人们利用矿物的发光机理,采用高科技方法对天然萤石外部用能量激发方式处理,再对天然的外部形态进行艺术塑造,就可获得与天然萤石相媲美的人造夜明珠,还可获得发光的珠宝工艺品。
据史籍记载,早在史前炎帝神家时就已出现过夜明珠,如神农氏有石球之王号称“夜矿”。春秋战国时代,如“悬黎”和“垂棘之壁”,价值连城,可比和氏璧。当时只有大官家陶来公(范合)和价顿(战国时大商人)二人买得起。晋国曾以 “垂棘之壁”为诱饵“假首与虞以代编”。楚、秦、魏等国的大夫曾借夜明珠寓意哲理,讨论国家大事。秦始皇殉葬夜明珠,在陵墓中“以代膏烛”。汉光武皇后的弟弟郭况“悬明珠与四垂,昼视之如星,夜望之如月”以炫耀其富有。武则天赐与玄宗玉龙于夜明珠,玄宗又回子(世宗)一清珠,光照一室。唐有车时,一颗名为 “水珠”的夜明珠,售价亿万。宋元明时,皇室尤喜夜明珠,其中成吉思汗夜明珠,在台湾曾被偷盗,后被破案,物归原主。元明曾派官员到斯里兰卡买到红宝石夜明珠和石榴石夜明珠。明代内阁曾有数块祖母绿夜明珠,夜色有光明如烛。
有人视为珍宝,有人弃之如履。古代有人不识宝,曾将悬黎夜色明弃之湾泞。魏国一老农得到径尺大的明珠,见夜色光大怖,于是丢至远野。也有人把夜明珠当成“祸水”而“打之沙石间”。虽然有些只是传说,但夜明珠凭借其美丽、高贵及神秘在我国历史上已自成一种文化。
秦始皇陵
秦始皇陵是中国第一位皇帝秦始皇的陵墓,位于中国陕西省西安以东30公里的骊山。建于公元前246年至公元前208年,历时39年。现存陵冢高76米,陵园布置仿秦都咸阳,分内外两城,内城周长25公里,外城周长63公里。陵冢位于内城西南,坐西面东,放置棺椁和随葬器物的地方,为秦始皇陵建筑群的核心,目前尚未发掘。
据目前的考证,已发现的秦始皇兵马俑被普遍认为位于秦始皇陵的外围,有戍卫陵寝的含义,是秦始皇陵的有机组成部分。
据《史记》记载,当时修筑秦始皇陵的有七十余万人。凿地有三重泉水(对于换算成现代的长度仍有争论,不少人倾向认为此处是概数)那么深,填堵缝隙,灌注铜水,又修造宫殿,设置百官位置,放置奇珍异宝。用水银做成百川江河大海,用机器灌注输送,顶壁装有天文图象,下面置有地理图形,用娃娃鱼的油脂做成长明灯。地宫内机关重重,若有盗墓者靠近,必死于非命。秦二世又命未给秦始皇生下子女的嫔妃殉葬。为了防止泄密,在秦始皇入葬后,秦二世又下令先封闭中间的门,又封闭最外层的墓门,将工匠封闭在两重门之间。在墓外种上草木,看起来像一座山。
后世传说项羽曾经焚毁秦始皇陵,但目前尚未发现有力证据,也有学者认为秦始皇陵并未遭到大规模破坏。根据勘查,确实在秦始皇陵周围发现汞含量异常,初步证实了秦始皇陵内含大量水银的说法。
1987年,秦始皇陵及兵马俑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秦始皇兵马俑
概述
秦始皇兵马俑位于中国陕西省西安市临潼东5公里的下河村,1978年时任法国巴黎市长的雅克·希拉克称兵马俑的发现为“世界第八奇迹”。
秦始皇陵建于公元前246年至公元前208年,历时39年,是中国第一位皇帝秦始皇的陵墓,也是中国第一个规模比较大完善的帝王陵寝,现存陵冢高76米,陵园布置仿秦都咸阳,分内外两城,内城周长25公里,外城周长63公里。陵冢位于内城西南,坐西面东,放置棺椁和随葬器物的地方,为秦始皇陵建筑群的核心,目前尚未发掘。
据目前的考证,秦兵马俑坑位于秦始皇陵封土以东约15公里处,普遍认为秦始皇兵马俑位于秦始皇陵的外围,有戍卫陵寝的含义,是秦始皇陵有机组成部分。
营建
秦始皇赢政即位(时年13岁)后开始兴建自己的陵墓(公元前246年或前247年)。修建过程经其一生,历时39年。秦始皇陵墓总面积达到50平方公里,包括现在的秦兵马俑和秦始皇陵。
秦始皇陵墓是世界上绝无仅有的帝陵,与其说是陵墓,倒更像都邑。首先,各种原料来源要求严格,很多都是采自特定产地,由专门工匠,开采、加工。在建造过程中动用了大量人力物力,有看法认为最多时有70万人参加建设工程。
兵俑和所配武器
兵马俑采用陶俑作为随葬品,因而得名。陶俑真人大小,由工匠逐一加工烧制,全部为手工劳动,没有使用模具。所以我们现在看到的陶俑各有容貌,体态各不相同。所有陶俑的制作均按照秦军编制,包括各级军官,各兵种,战车马匹。在形状加工好之后,陶俑着色烧制。最后再加上真实的兵器,装备。各个加工完成后,按照秦军作战部署分兵种、级别,逐一安置位置。因此,我们看到的兵马俑,是秦军的精确复制。由于兵俑完美的再现了秦军的风范,军事学者可以通过兵俑增加对“强秦”的理解。由于陶俑的原形可能是真实的秦军将士,所以有研究者尝试通过他们的容貌了解秦代的风土人情。
在人们初次见到兵俑时,兵俑衣着、武器的颜色还是十分鲜艳,历经两千年威武不减,但是由于周围环境的影响,渐渐消失,只剩下现在我们看到的陶土色。
已经从兵俑和所配备武器的分析中得到的启示,秦军的弓箭部队配备多种箭矢,以应对复杂的战况。
自1860年以来,圆明园文物除了在“火烧圆明园”中被焚毁之外,还通过各种途径不断散失,据粗略统计约有150万件,其中的精华部分大都流失海外,尤以英国和法国等欧洲国家最多,分藏在各个博物馆和其他收藏机构。
1860年,英法联军洗劫圆明园后,侵华法军司令孟托邦把从圆明园抢劫来的所谓战利品进献给拿破仑三世和欧仁妮皇后。为了存在这些文物,拿破仑三世和欧仁妮皇后主持建造了中国馆,收藏的来自圆明园的金银首饰、瓷器、香炉、编钟、宝石和金银器等大约3万多件。
《圆明园四十景图咏》于清乾隆在位期间完成,圆明园四十景是指园内独成格局的40处园林景群。圆明园三园约有百余处景群,但昔日分景绘图仅此40景而已,这套彩图的历史价值自然凸显。1860年,英法联军劫掠圆明三园,《圆明园四十景图咏》被法军上校杜潘所得,杜潘回国后将所得进行了三次拍卖,其中就有《圆明园四十景图咏》。这套彩图的保留价被定为3万法郎,但最终却以4000法郎卖给了巴黎的一位书商。几天后,法国国家图书馆以4200法郎的价格从书商手中购得该套彩图。
被誉为“国家级的博物馆和私人艺术收藏的成功典范”的英国华莱士典藏博物馆收藏着一对“金瓯永固”杯,一铜一金。“金瓯永固”杯是清代皇帝每年元旦举行开笔仪式时专用的酒杯,寓意大清的疆土、政权永固。据记载,乾隆年间共制作了4件“金瓯永固”杯,华莱士典藏博物馆收藏的铜杯为乾隆四年所制,金杯为乾隆五年所制,为法军上校杜潘于1860年从圆明园获得,后来被华莱士爵士于1872年的伦敦拍卖会上购得。
《虞山林壑图》由元代画家倪瓒于1371年在常熟创作,是他与友人伯琬高士同游虞山后而作,故有有深的感情寓于其中。倪瓒在诗中将伯琬高士比作东汉太守陈蕃,将自己比作贫士徐稚,来感激伯琬对他的器重。1860年,圆明园被洗劫,《虞山林壑图》流落民间。上海解放前夕,大收藏家王季迁获得此图,而后经时任大都会亚洲艺术中心主任方闻介绍,美国迪隆基金会购得此图。后来,方闻说服迪隆基金会将此画卷捐赠给了大都会艺术博物馆。
同年流失的还有《柳荫牧归图》,后辗转流入美国,现藏于波士顿美术馆。该图为圆明园淳化轩旧藏,创作于宋元时期,为赏玩之用,画工精致细腻,色彩丰富,题材以日常生活常见的人物、动物为主。
同样原藏于圆明园淳化轩的《骏骨图》卷后辗转流落到了日本,被阿部房次郎家族所收藏。1937年5月,阿部房次郎因病去世,临终嘱托家人其收藏来于社会,当归之于社会,而后其长子将包括该图在内的160多件中国古代书画捐赠给大阪市立美术馆,因此被大阪市立美术馆保存至今。
日本东洋文库是目前世界上收藏亚洲地区国家图书、文献资料最大的书库,其中就有圆明园文源阁《四库全书》多本散本,这些散本上都盖有“文源阁宝”和“圆明园宝”印。
除了收藏于各地博物馆内,圆明园的遗物还被各大私人收藏家收藏以及流转于各大拍卖行。
汉武帝时期,张骞出使西域,途径大宛国,无意中发现出嫁的女子都会在嫁妆中放一斗亚麻籽。原来亚麻籽油可以保胎、促进生育,娘家人陪送亚麻籽,祝愿女儿多子多孙、人丁兴旺。在古代,生育乃是国家大计,有这么好的东西,怎能不带回泱泱汉朝。张骞把亚麻籽献给皇帝,恰巧汉武帝身患风疹,久治不愈,听说了这种宝物,坚持服用,两个月后皮肤病居然好了,头风症也大大减轻了,还长出许多黑发。皇帝大喜,下旨在长安皇家园林种植亚麻,就这样亚麻日渐在中国大地上推广开来。
张骞出使西域带回众多奇珍异宝,但据《史记》记载,只有汗血宝马和亚麻被誉为“大汉双宝”。
世界奇珍异宝
本文2023-10-12 08:00:59发表“古籍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yizhai.net/article/1234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