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流域有什么历史遗迹和出土文物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10-12浏览:3收藏

黄河流域有什么历史遗迹和出土文物,第1张

秦始皇陵、大雁塔、龙门石窟、殷墟、西安城墙等。

1、秦始皇陵

秦始皇陵,中国历史上第一位皇帝嬴政(前259—前210年)的陵寝,中国第一批世界文化遗产、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第一批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位于陕西省西安市临潼区城东5千米处的骊山北麓。

秦始皇陵建于秦王政元年(前247年)至秦二世二年(前208年),历时39年,是中国历史上第一座规模庞大,设计完善的帝王陵寝。有内外两重夯土城垣,象征着帝都咸阳的皇城和宫城。

陵冢位于内城南部,呈覆斗形,现高51米,底边周长1700余米。据史料记载,秦陵中还建有各式宫殿,陈列着许多奇异珍宝。

秦陵四周分布着大量形制不同、内涵各异的陪葬坑和墓葬,现已探明的有400多个,其中包括举世闻名的“世界第八大奇迹”兵马俑坑。

秦始皇陵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结构最奇特、内涵最丰富的帝王陵墓之一。充分表现了2000多年前中国古代汉族劳动人民的艺术才能,是中华民族的骄傲和宝贵财富。 

2、大雁塔

大雁塔位于唐长安城晋昌坊(今陕西省西安市南)的大慈恩寺内,又名“慈恩寺塔”。唐永徽三年(652年),玄奘为保存由天竺经丝绸之路带回长安的经卷佛像主持修建了大雁塔。

最初五层,后加盖至九层,再后层数和高度又有数次变更,最后固定为今天所看到的七层塔身,通高64517米,底层边长255米。

大雁塔作为现存最早、规模最大的唐代四方楼阁式砖塔,是佛塔这种古印度佛寺的建筑形式随佛教传入中原地区,并融入华夏文化的典型物证,是凝聚了中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结晶的标志性建筑。

3、龙门石窟

龙门石窟是中国石刻艺术宝库之一,现为世界文化遗产、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位于河南省洛阳市洛龙区伊河两岸的龙门山与香山上。龙门石窟与莫高窟、云冈石窟、麦积山石窟并称中国四大石窟。

龙门石窟开凿于北魏孝文帝年间,之后历经东魏、西魏、北齐、隋、唐、五代、宋等朝代连续大规模营造达400余年之久,南北长达1公里,今存有窟龛2345个,造像10万余尊,碑刻题记2800余品。

其中“龙门二十品”是书法魏碑精华,褚遂良所书的“伊阙佛龛之碑”则是初唐楷书艺术的典范。

龙门石窟延续时间长,跨越朝代多,以大量的实物形象和文字资料从不同侧面反映了中国古代政治、经济、宗教、文化等许多领域的发展变化,对中国石窟艺术的创新与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4、殷墟

殷墟,原称“北蒙” ,是中国商朝后期都城遗址,位于河南省安阳市。盘庚十四年,商朝第19位君主盘庚迁都于北蒙(今河南安阳),改“北蒙”名为“殷”。

盘庚十五年,开始营建殷都。自盘庚迁殷,到公元前1046年帝辛亡国,经历了盘庚、小辛、小乙、武丁、祖庚、祖甲、廪辛、康丁、武乙、文丁、帝乙、帝辛共8代12位国王273年的统治 ,殷一直是中国商代后期的政治、经济、文化、军事中心。 

20世纪初,殷墟因发掘甲骨文而闻名于世,1928年殷墟正式开始考古发掘,出土了大量都城建筑遗址和以甲骨文、青铜器为代表的丰富的文化遗存,系统地展现了中国商代晚期辉煌灿烂的青铜文明,确立了殷商社会作为信史的科学地位。被评为20世纪中国“100项重大考古发现”之首。

5、西安城墙

西安城墙又称西安明城墙,是中国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古代城垣,是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广义的西安城墙包括西安唐城墙和西安明城墙,但一般特指狭义上的西安明城墙。 

西安明城墙位于陕西省西安市中心区,墙高12米,顶宽12—14米,底宽15—18米,轮廓呈封闭的长方形,周长1374千米。城墙内人们习惯称为古城区,面积1132平方千米,著名的西安钟鼓楼就位于古城区中心。 

西安城墙主城门有四座:长乐门(东门),永宁门(南门),安定门(西门),安远门(北门),这四座城门也是古城墙的原有城门。从民国开始为方便出入古城区,先后新辟了多座城门,至今西安城墙已有城门18座。

——秦始皇陵

——大雁塔

——龙门石窟

——殷墟

——西安城墙

意大利古罗马竞技场罗马斗兽场(Colosseum) 罗马斗兽场是在公元72年,罗马皇帝为庆祝征服耶路撒冷的胜利,由强迫沦为奴隶的八万犹太和阿拉伯俘虏修建而成的。 还有一种说法是,将俘虏来的奴隶卖给当地的罗马人,获得了巨大的收入,从而得以支持斗兽场建造的庞大支出。而真正建造这座建筑的人,更多是拥有相当技艺的建筑师和有专业知识的工人。地理坐标41°53'2538"N 12°29'3247"E 围墙共分四层,前三层均有柱式装饰,依次为多立克柱式、爱奥尼柱式、科林斯柱式,也就是上周在古代雅典看到的三种柱式。科洛西姆斗兽场以宏伟、独特的造型闻名于世。 罗马斗兽场是古罗马时期最大的圆形角斗场,建于公元72至82年间由4万名战俘用8年时间建造起来的,现仅存遗迹。 斗兽场专为野蛮的奴隶主和流氓们看角斗而造。 从功能、规模、技术和艺术风格各方面来看,罗马斗兽场是古罗马建筑的代表作之一。它的施工速度之快也是一个奇迹。 斗兽场平面式长圆形的,相当于两个古罗马剧场的观众席相对合一。斗兽场长轴188m,短轴156m,中央的“表演区”长轴86m,短轴54m。观众席大约有60排座位,逐排升起,分为五区。前面一区是荣誉席,最后两区是下层群众的席位,中间是骑士等地位比较高的公民坐的。荣誉席比“表演区”高5m多,下层观众席位和骑士席位之间也有6m多的高差,社会上层的安全措施很严密。最上一层观众席背靠着外立面的墙。观众席总的升起坡度接近62℅,观览条件很好。 罗马斗兽场由弗拉维安王朝的三个皇帝建造,它的建造是这个新王朝的家族为提高自身在公众中的地位而发起的一系列运动的一部分。韦斯帕西恩(公元69—79年)是这个王朝的缔造者,他的出身并不高贵;在尼禄自杀后的一年中,罗马又经历了三个短命皇帝的失败的统治,韦斯帕西恩随后坐上了皇位。那时尼禄并未被遗忘;他所吞噬的广袤的土地和其他的奢侈物已经激起民愤。因此,当韦斯帕西恩决定填平那属于尼禄的豪华金色宫殿的人工湖.将其变成公共娱乐场所的时候,几乎没有任何人提出异议。 这个用石头建起的罗马斗兽场(长188米;宽156米;高57米),由石灰华(10万立方米,采自提维里附近的采石场,通过一条特殊的马路运至罗马)构成,它是罗马最大的环形竞技场了。人们相信大约300吨的铁被用来制造将石头连接起来的抓钩。 从外部看,这座罗马斗兽场由一系列3层的环形拱廊组成,最高的第4层是顶阁。这3层拱廊中的石柱根据经典的标准分别设计(由地面开始,多利安式样,爱奥尼亚式样和科林斯式样)。在第4层的房檐下面排列着240个中空的突出部分,它们是用来安插木棍以支撑“Velarium”的,Velarium是露天剧场的遮阳帆布,皇家舰队的水兵们负责把它撑起以帮助观众避暑,避雨和防寒,这样一来大斗兽场便成为一座1世纪的透明园顶竞技场。 罗马斗兽场能容纳的观众大约八万余人。共有3层座

位;下层,中层及上层,顶层还有一个只能站着的看台,这是给地位最低下的社会成员准备的:女人,奴隶和穷人。但即使在其他层,座位也是按照社会地位和职业状况安排的:皇室成员和守望圣火的贞女们拥有的、特殊的包厢。身着白色红边长袍的元老们坐在同一层的“唱诗席”中;然后依此是武士和平民。不同职业的人也有特殊的席位,例如士兵、作家、学者和教师,以及国外的高僧等。观众们从第一层的80个拱门入口处进入罗马斗兽场,另有160个出口遍布于每一层的各级座位,被称为吐口,观众可以通过它们涌进和涌出,混乱和失控的人群因此能够被快速的疏散(据说这里只需十分钟就可以被清空)。 角斗是斗兽场的主要节目,是一天中娱乐的高峰。当时还出现了专门培训角斗士的角斗学校。由斗兽场来为4所角斗学校提供资金,这4所学校可以容纳2000名角斗士,实际上这些角斗学校不过是训练营和监狱的组合体,因为绝大多数的角斗士都是来自罗马帝国各个地方的奴隶和俘虏,他们没有任何自由和权力,生活在社会的最底层。 对于罗马贵族来说,最残酷的格斗毫无疑问也是他们最为激动的。打斗者带有戟或短剑。大部分斗士都是奴隶和犯人。也有为了挣钱而自愿前来格斗的,他们都受过专门训练。格斗分许多种:最有名的是决斗,这种决斗的一方是持三叉戟和网的角斗士,对手是带刀和盾的罗马武士,带网的角斗士要用网缠住对手再用三叉戟把他杀死,另一角斗土带着头盔,手持短剑盾牌,拼命追赶想战胜他的对手。最后,失败的一方要恳求看台上的人大发慈悲,这些观众们决定着他的命运,假如他们挥舞着手巾,他就能被免死;假如这些人手掌向下,那就意味着要他死。 许多世纪前,这个竞技场由于地震部分倒塌了,但如今仍可看到当时斗士们格斗所用的场地。 另外,它也是在《刺客信条》当中‘金苹果’的所在地。

编辑本段建造背景

  斗兽场由维斯西巴安(Vespasian)皇帝下令修建,是古罗马当时为取悦凯旋而归的将领士兵和赞美伟大的古罗马帝国而建造的。在其儿子图密善在位期间建成,是古罗马帝国标志性的建筑物之一。斗兽场建在另一个罗马皇帝尼禄的“金宫”(Domus Aurea)原址之上,这个宫殿在公元64年发生的罗马大火中被烧毁。斗兽场是古罗马举行人兽表演的地方,参加的角斗士要与一只野兽搏斗直到一方死亡为止,也有人与人之间的搏斗。根据罗马史学家狄奥·卡西乌斯(Dio Cassius)的记载,斗兽场建成时罗马人举行了为期100天的庆祝活动,宰杀了9000只牲畜。 斗兽场这种建筑形态起源于古希腊时期的剧场,当时的剧场都傍山而建,呈半圆形,观众席就在山坡上层层升起。但是到了古罗马时期,例如埃庇道努剧场(Epidauros Theater,约公元前330年,设计师:皮力克雷托斯Polykleitos the Younger)人们开始利用拱券结构将观众席架起来,并将两个半圆形的剧场对接起来,因此形成了所谓的圆形剧场(amphitheatrum),并且不再需要靠山而建了。而罗马斗兽场就是罗马帝国内规模最大的一个椭圆形角斗场,它长轴187米,短轴155米,周长527米,中央为表演区,长轴86米,短轴54米,地面铺上地板,外面围着层层看台。看台约有60排,分为五个区,最下面前排是贵宾(如元老、长官、祭司等)区,第二层供贵族使用,第三区是给富人使用的,第四区由普通公民使用,最后一区则是给底层妇女使用,全部是站席。在观众席上还有用悬索吊挂的天篷,这是用来遮阳的;而且天篷向中间倾斜,便于通风。这些天篷由站在最上层柱廊的水手们像控制风帆那样操控。

编辑本段建筑特点

  斗兽场的看台用三层混凝土制的筒形拱上,每层80个拱,形成三圈不同高度的环形券廊(即拱券支撑起来的走廊),最上层则是50米高的实墙。看台逐层向后退,形成阶梯式坡度。每层的80个拱形成了80个开口,最上面两层则有80个窗洞,观众们入场时就按照自己座位的编号,首先找到自己应从哪个底层拱门入场,然后再沿着楼梯找到自己所在的区域,最后找到自己的位子。整个斗兽场最多可容纳9万人,却因入场设计周到而不会出现拥堵混乱,这种入场的设计即使是今天的大型体育场依然沿用。 斗兽场表演区地底下隐藏着很多洞口和管道,这里可以储存道具和牲畜,以及角斗士,表演开始时再将他们吊起到地面上。斗兽场甚至可以利用输水道引水。公元248年在斗兽场就曾这样将水引入表演区,形成一个湖,表演海战的场面,来庆祝罗马建成1000年。

编辑本段维护

  公元217年斗兽场遭雷击引起大火,受到部分毁坏,但是很快在238年又修复,继续举行人与兽或人与人之间的搏斗表演,这样的活动一直到公元523年才被完全禁止。公元442年和508年发生的两次强烈地震对斗兽场结构本身造成了严重的损坏,在中世纪时期该建筑物并没有受到任何保护,因此损坏进一步加剧,后来干脆被用来当作碉堡。15世纪时教廷为了建造教堂和枢密院,竟然拆除了斗兽场的部分石料。1749年罗马教廷以早年有基督徒在此殉难为由才宣布其为圣地,并对其进行保护。约翰·保罗二世教皇生前每年都会在此举行仪式纪念这些殉难的烈士,但是却没有历史证据显示确曾有基督徒在此殉道。

编辑本段总体风格

  位于罗 罗马斗兽场的内部结构

马中心的壮观的斗兽场是古罗马当时为取悦凯旋而归的将领士兵和赞美伟大的古罗马帝国而建造的。斗兽场的建筑设计并不落后于现代的美学观点,而事实上,大约2000年后的今天,每一个现代化的大型体育场都或多或少的烙上了一些古罗马斗兽场的设计风格。如今,通过**和历史书籍等媒介,我们能更深切地感受到当时在这里发生的人与兽之间的残酷格斗和搏杀,而这一切,只是为了给作壁上观的观众带来一些原始而又野蛮的快感。 斗兽场在建筑史上堪称典范的杰作和奇迹,以庞大、雄伟、壮观著称于世。现在虽只剩下大半个骨架,但其雄伟之气魄、磅礴之气势犹存。斗兽场平面呈椭圆形,占地约2万平方米,外围墙高57米,相当于现代19层楼房的高度。该建筑为4层结构,外部全由大理石包裹,下面3层分别有80个圆拱,其柱形极具特色,按照多立克式、爱奥尼式和科林斯式的标准顺序排列,第4层则以小窗和壁柱装饰。场中间为角斗台,长86米,宽63米,仍为椭圆形,相当于一个足球场那么大。角斗台下是地窖,关押猛兽和角斗士。角斗台周围的看台分为3个区。底层的第一区是皇帝和贵族的座席,第二层为罗马高阶层市民席,第三层则为一般平民席,再往上就是大阳台,一般观众只能在此处站着观看表演了。场内看台共可容纳观众5万多人,底层地面有80个出入口,可确保在15分钟至30分钟内把场内5万观众全部疏散离场。斗兽场的建筑师究为何人,现在还是个未知数。有人认为可能是后来建筑多米斯亚诺宫的建筑师拉比利奥,但已无从查考。 公元80年斗兽场工程竣工之时,举行了长达100天的庆祝典礼。古罗马斗兽场位于意大利首都罗马市中心威尼斯广场的东南面,是古罗马帝国和罗马城的象征,是罗马古迹中最卓越、最著名的代表,是当今世界八大名胜之一。 斗兽场又名竞技场,也有人称它为露天大剧场。称它为斗兽场,是因为这里曾是古罗马角斗士与猛兽搏斗、厮杀以博取皇帝、王公、贵族一笑的地方。称之为竞技场,是因为场中可以竞技、比赛、歌舞和阅兵。斗兽场的全称叫“科洛塞奥大斗兽场”。“科洛塞奥”,语出意大利文,为“高大”、“巨大”之意。当年这里是罗马帝国暴君尼禄的御花园,斗兽场建在一个小湖之中,因为湖边建有高120英尺的尼禄镀金铜像,罗马人叫它巨大金像,斗兽场因此而得名“科洛塞奥”。当年的花园、草坪和小湖早已踪迹渺然,但我们还可从周围的萋萋芳草、行行绿树和低洼地势之中寻觅和察知一些历史遗迹。 从建筑时间来看,罗马斗兽场历史悠久,它是欧洲也是全世界保存至今的最古老、最宏伟的斗兽场、竞技场。斗兽场建于古罗马佛拉维奥王朝。公元72年,维斯巴西安皇帝为庆祝征服耶路撒冷的胜利,强迫8万名犹太俘虏修建,由他的儿子蒂托利揭幕。公元80年落成,工程历时8年。公元3世纪和5世纪重新修缮。在文艺复兴时期,罗马大兴土木,斗兽场的许多石块被挖去建造宫殿和教堂。此后又经过多次修整,才使这座古老而雄伟的建筑得以保留至今。斗兽场从始建至如今,已有近2000年的历史了。 斗兽场在建筑史上堪称典范的杰作和奇迹,以庞大、雄伟、壮观著称于世。现在虽只剩下大半个骨架,但其雄伟之气魄、磅礴之气势犹存。斗兽场平面呈椭圆形,占地约2万平方米,外围墙高57米,相当于现代19层楼房的高度。该建筑为4层结构,外部全由大理石包裹,下面3层分别有80个圆拱,其柱形极具特色,按照多立克式、爱奥尼式和科林斯式的标准顺序排列,第4层则以小窗和壁柱装饰。场中间为角斗台,长86米,宽63米,仍为椭圆形,相当于一个足球场那么大。角斗台下是地窖,关押猛兽和角斗士。角斗台周围的看台分为3个区。底层的第一区是皇帝和贵族的座席,第二层为罗马高阶层市民席,第三层则为一般平民席,再往上就是大阳台,一般观众只能在此处站着观看表演了。场内看台共可容纳观众5万多人,底层地面有80个出入口,可确保在15分钟至30分钟内把场内5万观众全部疏散离场。斗兽场的建筑师究为何人,现在还是个未知数。有人认为可能是后来建筑多米斯亚诺宫的建筑师拉比利奥,但已无从查考。 公元80年斗兽场工程竣工之时,举行了为期100天的庆祝典礼。古罗马统治者组织、驱使5000头猛兽与3000名奴隶、战俘、罪犯上场“表演”、殴斗,这种人与兽、人与人的血腥大厮杀居然持续了100天,直到这5000头猛兽和3000条人命自相残杀、同归于尽。无怪乎有人说,只要你在角斗台上随便抓一把泥土,放在手中一捏,就可以看到印在掌上的斑斑血迹。当年,古罗马著名的奴隶起义首领斯巴达克就是一名角斗士,他最初率领78个角斗士起义,很快发展到 10多万人,在罗马各地坚持战斗达2年之久。这次奴隶起义给了罗马奴隶制沉重的打击,马克思曾赞誉斯巴达克是“整个古代史中最辉煌的人物”。 位于斗兽场西侧的君士坦丁凯旋门,是古罗马凯旋门中最大、最著名、也是保存最完好的一座,法国巴黎的凯旋门就是以它为蓝本加以设计、构建的。这座凯旋门是在公元315年,为了庆祝君士坦丁大帝在城北米尔维奥桥击败暴君马克森提而建立。凯旋门为三拱式,门高21米,宽度超过25米,中拱高而大,侧拱矮而小,均以哥林多式石柱作为框饰,同时还将以前古罗马纪念门上的雕像和浅浮雕装饰在此门上。在靠近拱门的路基上可以看到一个圆圈,据说这里曾有一个建于公元1世纪的名叫麦达苏丹特的锥形喷泉。于今旧迹犹存,但喷泉早已干涸 2罗马斗兽场(Colosseum),亦译作罗马大角斗场、罗马竞技场、罗马圆形竞技场、科洛西姆、哥罗塞姆,原名弗莱文圆形剧场(Amphitheatrum Flavium),位于今天的意大利罗马市中心,是古罗马时期最大的圆形角斗场,建于公元72至82年间,现仅存遗迹。 斗兽场由维斯西巴安(Vespasian)皇帝下令修建,在其儿子图密善在位期间建成,是古罗马帝国标志性的建筑物之一。斗兽场建在另一个罗马皇帝尼禄的“金宫”(Domus Aurea)原址之上,这个宫殿在公元64年发生的罗马大火中被毁。斗兽场是古罗马举行人兽表演的地方,参加的角斗士要与一只牲畜搏斗直到一方死亡为止,也有人与人之间的搏斗。根据罗马史学家狄奥·卡西乌斯(Dio Cassius)的记载,斗兽场建成时罗马人举行了为期100天的庆祝活动,宰杀了9,000只牲畜。 斗兽场这种建筑形态起源于古希腊时期的剧场,当时的剧场都傍山而建,呈半圆形,观众席就在山坡上层层升起。但是到了古罗马时期,人们开始利用拱券结构将观众席架起来,并将两个半圆形的剧场对接起来,因此形成了所谓的圆形剧场(amphitheatrum),并且不再需要靠山而建了。而罗马斗兽场就是罗马帝国内规模最大的一个椭圆形角斗场,它长轴187米,短轴155米,周长527米,中央为表演区,长轴86米,短轴54米,地面铺上地板,外面围着层层看台。看台约有60排,分为五个区,最下面前排是贵宾(如元老、长官、祭司等)区,第二层供贵族使用,第三区是给富人使用的,第四区由普通公民使用,最后一区则是给底层妇女使用,全部是站席。在观众席上还有用悬索吊挂的天篷,这是用来遮阳的;而且天篷向中间倾斜,便于通风。这些天篷由站在最上层柱廊的水手们像控制风帆那样操控。 斗兽场的看台用三层混凝土制的筒形拱上,每层80个拱,形成三圈不同高度的环形券廊(即拱券支撑起来的走廊),最上层则是50米高的实墙。看台逐层向后退,形成阶梯式坡度。每层的80个拱形成了80个开口,最上面两层则有80个窗洞,观众们入场时就按照自己座位的编号,首先找到自己应从哪个底层拱门入场,然后再沿着楼梯找到自己所在的区域,最后找到自己的位子。整个斗兽场最多可容纳5万人,却因入场设计周到而不会出现拥堵混乱,这种入场的设计即使是今天的大型体育场依然沿用。 斗兽场表演区地底下隐藏着很多洞口和管道,这里可以储存道具和牲畜,以及角斗士,表演开始时再将他们吊起到地面上。斗兽场甚至可以利用输水道引水。公元248年在斗兽场就曾这样将水引入表演区,形成一个湖,表演海战的场面,来庆祝罗马建成1000年。公元217年斗兽场遭雷击引起大火,受到部分毁坏,但是很快在237年又修复,继续举行人与兽或人与人之间的搏斗表演,这样的活动一直到公元523年才被完全禁止。公元442年和508年发生的两次强烈地震对斗兽场结构本身造成了严重的损坏,在中世纪时期该建筑物并没有受到任何保护,因此损坏进一步加剧,后来干脆被用来当作碉堡。15世纪时教廷为了建造教堂和枢密院,竟然拆除了斗兽场的部分石料。1749年罗马教廷以早年有基督徒在此殉难为由才宣布其为圣地,并对其进行保护。约翰·保罗二世教皇生前每年都会在此举行仪式纪念这些殉难的烈士,但是却没有历史证据显示确曾有基督徒在此殉难。

1、悬空寺:位于山西省大同市浑源县恒山金龙峡西侧翠屏峰峭壁间,原叫“玄空阁”,“玄”取自于中国道教教理,“空”则来源于佛教的教理,后改名为“悬空寺”,是因为整座寺院就像悬挂在悬崖上,在汉语中,“悬”与“玄”同音,因此得名。

2、云冈石窟:云冈石窟位于中国北部山西省大同市城西约16公里的武州(周)山南麓、武州川的北岸,石窟依山开凿,东西绵延约1公里。存有主要洞窟45个,大小窟龛252个,石雕造像51000余躯,为中国规模最大的古代石窟群之一,与敦煌莫高窟、洛阳龙门石窟和天水麦积山石窟并称为中国四大石窟艺术宝库。

3、平遥古城:平遥古城位于山西省中部,始建于周宣王时期,明洪武三年(1370年)扩建,距今已有2700多年的历史。还较为完好地保留着明清时期县城的基本风貌,是中国汉民族地区现存最为完整的古城。

4、五台山:五台山,位于山西省忻州市,介于北纬38°55'—39°66'、东经113°29'—113°39'之间,景区规划面积607平方千米,行政管辖面积436平方千米。五台山是中国佛教四大名山之一。

5、雁门关:位于中国山西省忻州市代县县城以北约20公里处的雁门山中,是长城上的重要关隘,以“险”著称,被誉为“中华第一关”,有“天下九塞,雁门为首”之说。与宁武关、偏关合称为“外三关”。

Hallo大家好,在历史的长河中,每座城市都有属于自己的独特故事,襄阳也不例外。

在这个古老而又充满活力的城市,我深深被那些历史底蕴浓厚的古建筑所吸引,于是我踏上了一段探寻之旅,与历史的灵魂亲密接触。

1襄阳古城墙:沉浸于历史厚重

襄阳古城墙,真是让我瞬间穿越回了过去!那一刻,我彷佛成了时间的旅人,融入了历史的长河。

我踏上古城墙,脚下的石板略微凹陷,仿佛被多少脚步踏蚀。

我不禁想象着几百年前的人们,在这里来来往往,有欢笑也有泪水,留下无数故事。

站在城墙上,我仿佛能听见那些岁月的叹息,感受到历史的沧桑。

这儿的石头,早已被时间打磨得光滑,但依然透露出一股坚韧。

我走在城墙上,几乎能感受到曾经守卫者的目光,警觉地环顾四周,守护着家园。这份责任感和使命感,深深地触动了我。

历史底蕴:

襄阳古城墙,仿佛是历史的守护者,镌刻着岁月的记忆。这道古老的城墙见证了无数风雨,承载了襄阳悠久的历史底蕴。

历史的记忆如微风拂过,渐渐呈现在我眼前。这道城墙建于战国时期,经过数百年的风雨洗礼,依然屹立不倒。

曾经的战火硝烟,如今已经消散,而城墙却将那段历史深深地镌刻在石头上。我漫步其间,仿佛能够感受到过去的荣辱兴衰,历史的呼吸在耳边回响。

城墙石砌的质感,每一块石头都承载着岁月的沉淀,仿佛在讲述着一个个动人的故事。它曾是军事要塞,曾是民生安宁的守护者,而今是历史的见证,成为城市发展的活教材。

站在城墙上,我仿佛能够穿越时空,与过去的人们对视,感受着他们的情感与信仰。

襄阳古城墙不仅仅是一道城防工程,更是一座穿越历史的桥梁。它将我们连接到过去,让我们能够理解和珍视历史的传承。

站在这里,我不禁想起诗人辛弃疾的那句名言:“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这道城墙,就像广厦一样,容纳着千百年来的人们,也见证着他们的梦想和坚韧。

襄阳古城墙,如同一本打开的历史巨著,让我们能够深刻地体验历史的厚重与人类的情感。每一块石头,都是历史的一页,每一段历史,都是城墙的篇章。

在这里,我们汲取着历史的智慧,也在历史的镜头下思考未来的方向。

推荐理由:

推荐大家一定要来这里看看,不只是为了满足一下旅游的兴致。

襄阳古城墙,是一本沉浸式的历史教科书。在这里,你能亲身感受到那段段战火与和平的交替,品味着历史的厚重。

它不是静态的石头,而是一个活生生的见证者,让我们明白了过去的种种,也更好地看清了未来的方向。

襄阳古城墙,对我而言,不仅仅是一堵石头墙,更是一段心灵的历程。

在这里,我与历史亲密接触,与守护者心灵相通。

如果你像我一样热爱历史,热衷于探寻过去的足迹,那这片古城墙绝对是你不能错过的宝藏!

地址:湖北省襄阳市襄城区北街128号

票价:70元/人

2襄阳谷城楼:重温荆楚风云

襄阳谷城楼,简直就是一扇穿越时光的窗户!我去的那一天,天空湛蓝,仿佛在与历史共舞。

站在谷城楼上,我不禁被这座古老的建筑深深吸引,仿佛能听见曾经的荆楚风云在耳边呼啸。

楼下的汉水,波光粼粼,仿佛把我带入了古代的画卷。

我凝视着汉水,想象着曾经这里的纷争和战火,那些战士们英勇无畏的身影仿佛还在眼前。

站在这里,我感受到了历史的流转,更感受到了荆楚民族的坚韧与不屈。

历史底蕴:

谷城楼建于明朝,是襄阳古城的象征之一。每一块砖瓦,都蕴藏着岁月的沧桑。登上楼顶,我仿佛能穿越回那个战火纷飞的时代。

楼下的汉水,曾见证了无数次的征战,而今却平静流淌,如同历史的宁静眼波。

站在楼上眺望,我仿佛看到了荆楚大地的历史画卷。这里曾是汉水之滨的战场,争夺之地,而今却是人们休憩和思索的胜地。

每一块石头,都似乎承载着那个时代的荣辱。我不禁思考,这座楼曾是历史的见证者,承载着荆楚人民的希望与坚持。

襄阳谷城楼,让我更深刻地理解了荆楚的历史。这里的每一个砖块,都像是一个个时间的节点,串联起了古往今来的故事。

它不仅仅是一座建筑,更是一座历史的灵魂。在这里,我不仅重温了荆楚的风云历程,也更加珍视了历史的传承。

推荐理由:

推荐大家一定要亲自体验一下,这不仅仅是游览名胜古迹,更是一次心灵的洗礼。

襄阳谷城楼,不只是一座建筑,更是历史的见证。在这里,你可以跟随历史的脚步,感受到曾经的荣光与荒凉。

这里不是一片静谧的景色,而是一个可以倾听历史声音的地方。

襄阳谷城楼,对我来说,不仅仅是一次旅行,更是一次灵魂的触碰。

站在这里,我仿佛能与曾经的荆楚英雄对话,共同品味着荣辱的历程。

如果你也像我一样,热爱历史,喜欢探寻过去的风云,那襄阳谷城楼一定会让你感到震撼,一定要来一次!

地址:湖北省襄阳市襄城区滨江大道北街128号

票价:免费

3襄阳文昌阁:汲取文化的营养

襄阳文昌阁,嗯,简直就是文化的瑰宝之地!我去的那天,仿佛进入了一个充满古代气息的宝库,我可以毫不夸张地说,那是一次心灵的盛宴。

一踏进文昌阁,古老的木香扑面而来,仿佛在告诉我,这里才是传统文化的真正殿堂。

每一幅书法、每一幅画作,都是一段历史的见证。

我走近,几乎能感受到曾经的文人雅士们在此挥毫泼墨的情景,他们的智慧和情感似乎还在空气中弥漫。

看着那些古籍古画,我不禁沉浸其中,仿佛与历史巨擘们展开了一场心灵对话。

我仿佛可以听到他们的声音,感受到他们的思考。这不仅仅是一次知识的积累,更是一次精神的升华。

在这里,我明白了文化的传承和延续,也更加珍视了我们的文化瑰宝。

历史底蕴:

襄阳文昌阁,宛如一座藏书满架的文化宝库,让人能够深刻汲取历史的滋养。这座阁楼的历史悠久,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底蕴,让我感受到了传统文化的珍贵。

建于明朝的文昌阁,曾是贡院的所在地,是一处重要的文化场所。每一块木板、每一块砖瓦,仿佛都在述说着历史的故事。

我走进阁内,仿佛踏入了一个古老的知识殿堂,文人雅士们在这里留下了无数智慧的足迹。

这里陈列的书法、字画、文房四宝,都是历史的见证。我仿佛能感受到历史名人们在这里挥毫泼墨的激情,他们的才情仿佛还在空气中挥之不去。

在这里,我能够亲身感受到传统文化的厚重,明白了文化的传承与发展的重要性。

襄阳文昌阁,不仅仅是一座古老的建筑,更是一座灵魂的寺庙。它汇聚了千百年来的智慧与情感,是历史的宝藏,也是我们文化的瑰宝。

在这里,我不仅汲取了文化的营养,更感受到了与历史大师们的心灵对话。

推荐理由:

推荐大家一定要来这里一探究竟,不仅仅是为了满足旅游的好奇心。

襄阳文昌阁,是一座心灵的修行殿堂。在这里,你不仅可以汲取文化的营养,还可以感受到文化的魅力。

它让我们明白,文化不仅仅是历史的遗迹,更是精神的根基,是我们前行的指南。

襄阳文昌阁,对我而言,不仅仅是一处旅游景点,更是一个让心灵得到滋养的地方。

在这里,我与历史大师们有了一次跨越时空的对话,与文化精髓融为一体。

如果你也热爱文化,渴望在历史的长河中汲取智慧,那襄阳文昌阁绝对是你不能错过的宝地!

地址:襄阳市谷城县

票价:联票:130元

贝贝有话说:

襄阳之行,历史底蕴浓厚的古建筑成为了我最难忘的记忆。

这些古老的建筑不仅仅是石头和木材的堆砌,更是承载着一座城市的灵魂。

站在这些古迹前,我感受到了历史的沉淀,也体会到了人类文明的传承。

襄阳的古建筑,如同一本古老的书,每一页都散发着诱人的香气,让我无法割舍。

或许,正是这些古建筑,让襄阳在历史的长河中闪烁着独特的光芒。

好心帮你找的,即便不用也要感谢我呀~

遗迹名称:黄崖山山寨

地点:山东长清县孝里镇境内大峰山东北侧2公里

由来:黄崖山山寨方圆07平方公里,距济南市59公里,海拔426米,因山崖呈**而得名黄崖山,清朝咸丰6年间(公元1856年)江苏仪征人张积中在山上建寨避兵讲学,遂张名为黄崖山寨 。 黄崖山东西南三面异峰突起,绝壁如削,唯西北向有一崎岖小径,蜿蜒通向山顶。自张积中来黄崖山后,砌墙成寨。并修筑叠涩式房屋一千二百余间,总建筑面积达六万平方米,主要建筑有“祭祀堂”、“咏归台”、“璇玑书屋”、“吴家宅子”等,山寨和房屋建筑遗址至今脉络清晰。现存的“一寨门”,寨墙厚16米,高25米,长五百余米,全部用青石砌成,建有排枪、箭孔;“二寨门”两侧建有哨楼,寨墙厚1米,高25米,长600米。山寨主建筑“祭祀堂”为凹字形锁皮厅,东西长211米,南北宽132米,现仅存35米高残墙。堂西南800米有一处院落,称“吴家宅子”,曾是济南知府吴载勋避兵之处,现存完整石屋4间。

遗迹名称:碧霞元君祠

地点:山东济南市章丘绣惠镇

由来:锦屏山兴盛于清初。章丘绣惠镇山头店村秀才韩阳成出家修道,于雍正七年(1729年)来此山修炼。他白天下山化缘,夜晚栖息山洞。在周边乡村村民的鼎力支持下,历经20多年筹集物资,大兴建筑,于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建成碧霞元君祠和老君堂两大建筑群,使锦屏山名声远扬。

遗迹名称:玫瑰翠屏山旅游区

地点:平阴县城西南10公里

由来:玫瑰翠屏山旅游区属季风型大陆气候,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136摄氏度。以翠屏山为中心的平阴玫瑰是中国玫瑰的代表,不仅栽培历史悠久,而且花大瓣厚,色艳味浓,品质优异而闻名中外,每逢花开季节,慕名而来的游客络绎不绝。坐落在玫瑰镇境内的翠屏山周围遍植玫瑰万余亩。翠屏山顶的“宝峰寺”建于北魏,院内的多佛塔建于唐贞观四年(公元630年),明嘉靖年重修。多佛塔雄伟壮观,青石筑成,十三层八棱状,高197米,现有88蹲立雕佛石镶嵌在四周的佛龛内;冠刹高19米,内分三级,宝瓶外文字清晰可辨,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山上有奇石怪树,迂回曲折的山间台阶,“水山叠翠”、“二郎劈石”等名胜山石,点缀着山峦。存有南北朝石刻、庙宇的遗址、道庵、摩崖造像(唐代)、碑刻多处,风格独特。玫瑰翠屏山风景区闻名中外,1985年济南市将翠屏山列入了市八大旅游区之一。

遗迹名称:济北王墓

地点:山东省长清县城西南15公里处

由来:济北王墓为西汉(公元前206年-公元8年)诸侯王墓,由双乳山汉墓、福禄山汉墓及东辛汉墓组成。

遗迹名称:洪范池

地点:山东平阴县城西南30公里的洪范池旅游区

由来:

景区东、西、南三面环山,山下多泉,长年不涸。属季风型大陆气候,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136摄氏度。旅游区内有大小泉水九处,山峰一百余个,有唐、宋、明以来的遗址建筑,名人文笔,碑文、石雕,茂密的山林和遍布境内的干鲜果园。“龙泉水”亦称“洪范浮金”,泉水长年不息,“汇泉水库”集水为湖,在此可远眺“云翠山”、“油篓寨”、“大寨山”和“天池山”。还有唐刻石佛、“阁老书屋”等景点。“云翠山”南天观山景集中区,又是古庙会旧址,峰顶东眺泰山,西观黄河,四周群山环抱,绿树常青。“大山监山”又名大寨山,有古庙、古坟于其上,自然景色更为别具一格。两峰相连之峭壁悬崖,壁长30多米,宽仅一米有余,谓之“仙人桥”、“昧心桥”,明代礼部尚书东阁大学士万历皇帝的老师于慎行过后回首提笔“阿弥陀佛”手迹尚存。东有透风崖,云自山崖夹缝中穿过。山景集中体现在“云翠山”、“大寨山”之中,“云翠山”的南天观有石结构的“蓬莱阁”、回阳洞、“日月泉”、古戏台亭阁,院内有于阁老的碑文等。于林,明代文学家、万历皇帝的老师于慎行的墓地,有44株国内稀有的白皮松,以及万历皇帝的亲笔提字和汉白玉石刻及部分石雕。

遗迹名称:四门塔

地点:济南市历城区柳埠镇苏家庄

由来:四门塔景区位于济南市南部山区,为我国现在最古老的单顶石塔,景区地处柳埠国家森林公园。气候属季风气候,地形属山陵地形。该地历史悠久,文化灿烂,郎公和尚曾在神通寺做过主持,当时僧人达500余众(公元351年)。景区内有隋代的四门塔,唐代的千佛崖和龙虎塔,唐以后的主要遗迹有元、明、清代的碑刻、故墓、塔林、涌泉、瀑布、竹林;景区内的金牛山空中花园,每年夏季为夏令营基地和农业生态游基地。主要景点有神通寺大殿、四门塔、墓塔村、龙虎塔、千佛崖石窟造像、涌泉庵遗址、竹林、金牛山空中花园。唐南平长公主显庆三年为唐太宗李世民祈福增寿,于显庆三年在四门塔千佛崖刻坐佛一尊,丰满的面型,显得秀丽而安祥,现存千佛崖南第一尊即是。四门塔对面有一座金牛山,传说一个金牛居于山上,每年三月出来一天,一蛮人将其抓住,从此该山每年三月有一石洞滴水,据说是山神怀念金牛而流的眼泪。景区内有按三星级标准兴建的四季村宾馆,为游客吃、住提供优质服务;有22路公交车直达市区,还有很多个体大客车相通;有导游为游人提供服务,并设有旅游商品商店,出售木鱼石等旅游纪念品。景区东有跑马岭世界动物园、国家森林公园等景点。旅游的最佳季节为春夏秋三季,春天有漫山遍野的桃梨,芬芳怡人,夏季是避暑和品尝各种山珍野味的好去处,秋季为各种干鲜果品丰收的季节。著名的特产有糖酥煎饼、山楂、粟子、核桃、苹果等,景区内各种干鲜果品可供游人购买。

遗迹名称:双乳山汉墓

地点:济南市长清区西南15公里的归德镇双乳山山顶上

由来:

双乳山汉墓距济南市38公里。始建于西汉武帝天汉四年(公元前97年)。据考证该墓是济北王刘宽之墓。因该墓破坏严重,1995年10月至1996年7月,进行了抢救性发掘。墓群凿山为陵,为呈“甲”字形的竖穴石坑木椁墓,直接凿岩成穴,总面积约1500平方米。分墓室和墓道两部分,总长85米。墓室在南郊,基本呈正方形。墓室总深度达22米,面积约100平方米。总凿石室达8700平方米。墓内随葬铜器、玉器、漆器、铁器、陶器、金饼、车马器具和家禽等2400余件。出土玉器以玉覆面和玉枕最为精致,玉覆面由额、颐、腮、颊、颌、耳等部分组成,形象生动,对称协调,浑然一体,且十分独特。此外,墓内还随葬有双辕或单辕、结构各不相同马车5辆,所用车马器大多镏金或装饰金银的云雷纹、飞禽走兽纹等纹样,十分精致。该墓未经盗扰,保存完整,随葬品较丰富,增进了人们对汉代考古、历史等方面的认识。双乳山汉墓被评为1996年“全国十大考古发现”之一。为保护这一古迹,供国内外各界研究、参观游览,西汉济北王陵博物馆正在加紧建设。博物馆总占地面积9万平方米,由王墓、后墓、陵园、藏宝馆、王陵广场、博物馆配套用房6部分组成。建设济北王陵博物馆将为进一步进行学术考察研究提供良好环境。双乳山古汉墓属人文景观,现已进行开发。

遗迹名称:危山兵马俑

地点:济南章丘市圣井镇政府驻地南方附近的危山风景区半山腰上

由来:危山兵马俑是目前山东地区发现的第一座保存完好的兵马俑陪葬坑,是“我国继秦始皇兵马俑、陕西咸阳杨家洼兵马俑之后,发现的第三大兵马俑坑。”

1、迎江寺

安庆迎江寺位于安庆东门外,濒临长江,占地3万余平方米,始建于北宋开宝七年(974年),历代均有整修或修建。

据《安庆府志》和《怀宁县志》记载,迎江寺于明万历已未(公元1619年)由怀宁县士绅阮自华募捐重建、

明光宗曾亲书匾额“护国永昌禅寺”,清顺治七年(1650年)敕改“迎江禅寺”,乾隆帝赐“善狮子吼”额,光绪八年(1882年)题匾“迎江寺”,

整座寺院建筑在长江岸边的高地上,殿堂巍峨,从十里开外即能见其雄姿。

2、振风塔

振风塔,坐落于安徽省安庆市迎江寺内,原名万佛塔,又名迎江寺塔,后取名“振风”,有“以振文风”之意。振风塔位于安徽省安庆市迎江区沿江东路北侧,濒临长江。

安庆振风塔从明穆宗隆庆二年(1568年)开始兴建,于明隆庆四年(1570年)建成,是长江沿岸古塔之一。该塔除具有佛塔的功能外,还具有导航引渡的功能。

3、薛家岗遗址

薛家岗遗址,面积6万平方米,地处安徽省潜山县(安庆市代管县)王河镇永岗村和利华村交界处。它是新石器时代遗留下的古文化遗址。

现出土了大约3000件文物,主要是石器,陶瓷和玉器,并发现了百余座的墓穴。薛家岗遗址延续时间长,分布范围广,文化层堆积厚,遗迹遗物丰富和文化内涵深邃,成为长江中下游地区远古文化——薛家岗文化的典型代表。为第四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4、桐城文庙

桐城文庙为明清以来当地祭孔的礼制性建筑群,雄居县城中心,面临广场,正对繁华街区和平路,名人故居集中的老街三面环拥,如众星拱月。

据《安庆府志》、《桐城县志》,文庙原在县城东郊外,始建于元延祐初年(公元1314年),元末毁于火。明洪武初移建于今址。

后因屡遭兵火与风雨侵蚀,明清两代修葺19次。虽然迭经废兴,而今还其原貌,整修一新的文庙,仍然格局堂皇、古朴典雅。

5、六尺巷

六尺巷,位于安徽省桐城市(安庆代管县市级)的西南一隅,全长100米、宽2米,建成于清朝康熙年间,巷道两端立石牌坊,牌坊上刻着“礼让”二字。

“千里家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长城万里今犹存,不见当年秦始皇”。这首“让墙诗”就出自六尺巷一段历史典故。

史料记载:张文端公居宅旁有隙地,与吴氏邻,吴氏越用之。家人驰书于都,公批书于后寄归。家人得书,遂撤让三尺,故六尺巷遂以为名焉。

——六尺巷

——安庆桐城文庙

——振风塔

——迎江寺

——薛家岗遗址

1、历史沉淀

旬邑,是陕西省渭南市下辖的一个县级市,是一个历史相对悠久的古县城。从旬邑出土的大量文物和历史遗迹来看,旬邑在古代历史中曾经扮演了重要的角色。旬邑地处于黄河中下游地区,自古以来就是军事、政治、文化交通要地。旬邑是周朝时期周公旦镇守的郡邑之一,之后历史上先后隶属于秦、汉、唐、宋等朝代,同时也是汉文化、关中文化等多种文化的交融之地。

旬邑地区的发展历史有着深厚的历史基础,以及沉淀的文化遗产。这里曾经留下了许多充满历史气息的建筑和文物,例如铁骑河汉墓、三闾庙、孔庙等众多景点。在保护这些历史遗产的同时,旬邑也积极推广旅游文化,将历史文化融入到城市的建设之中,向世人展示一个充满魅力的历史古城。

旬邑的历史沉淀和文化传承,不仅为这里的人民注入了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也为世人展现出了中华文明的精髓之所在。

2、文化特色

旬邑素有“文风较盛”之称,这里自古以来就是文化繁荣的发祥地之一。旬邑是历代文人墨客游历创作的重要地点,其中李白、白居易等文学巨匠更是为旬邑留下了大量的笔墨。

旬邑的文化特色在于涵盖了多个历史时期的文化元素,包括了汉文化、魏晋文化、唐文化、宋文化等多种文化,从而形成了一种独特的关中文化。在这里可以感受到中国古代文化的魅力和历史沉淀。

为了弘扬本地的文化特色,旬邑加强文化建设,积极开展文化活动,争创“中国文化旅游名县”,并且成功举办了多届旅游文化节。这些活动不仅让外界更好地了解旬邑,也提升了旬邑的知名度和文化内涵。

3、自然美景

尽管旬邑历史文化底蕴丰厚,但这里也以其独特的自然景观吸引了众多游客的目光。旬邑地处黄河两岸,自然资源非常丰富。这里有壮美的黄河大峡谷、优美的铁骑河流域、神秘的大禹古井,还有壮观的黄河壶口瀑布。这些自然美景使旬邑拥有着独特的旅游资源,也为旬邑的发展提供了动力。

为了充分挖掘自然资源的旅游价值,旬邑采取了多种措施,建设多个旅游景区,打造了一系列具有地方特色的旅游产品。例如,以黄河壶口瀑布为中心的大峡谷旅游区、以黄河峡谷为主题的铁骑河旅游区等等。这些景区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游客慕名前来旅游观光,也带动了旬邑的旅游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

4、人文风情

旬邑不仅有着独特的历史文化和自然美景,还有着丰富的人文风情。这里的居民热情好客、朴实淳厚,充满着浓郁的乡土气息。旬邑还是陕西省的人口普查重点镇之一,拥有着丰富的民俗文化,例如民间艺术、民间习俗等等。

在旬邑,可以品尝到最地道的陕西菜肴。这里的居民豢养着各种动物,吃喝用全都自给自足,各种美食和特产层出不穷,让游客流连忘返。

旬邑的人文风情和民俗文化,为这里的居民和游客带来了难能可贵的亲切感和归属感,也为旬邑的文化建设注入了新的动力。

总结:

旬邑作为一个历史和文化遗产丰富的古城,拥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文化元素。通过保护历史遗产、推广文化旅游、开展旅游活动等多种途径,旬邑成功展现了其历史文化和自然美景的魅力,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旅游观光。同时,旬邑的民俗文化和乡土风情也为这里的居民和游客注入了不同寻常的人文关怀和亲切感。我们相信,在旬邑这个古老而又充满活力的古城里,一定还有更多的惊喜等待着我们的到来。

1描写中国名胜古迹的作文

济南位于山东省西南部,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名胜古城,它以着名的三大名胜:千佛山、趵突泉和大明湖赢得了广大游客的认可它有“家家泉水、户户垂柳”的美称,这是泉城人民的骄傲今日的泉城儿女使这三大名胜变得更加美丽壮观美丽的济南素有“泉城”、“泉都”的美称,有着众多清冽甘美的泉水,这些清冽甘美的泉水形成了济南市一道美丽的风景线,为济南市增添了无限的色彩 在济南市最有名的七十二泉中,最着名的要属趵突泉了它昼夜不停地翻滚着,又为泉城带来了勃勃生机趵突泉公园位于济南市中心,它是以泉水为主的文化公园趵突泉是七十二泉之冠,是泉城济南的标志,它素有“游济南不游趵突泉不成游”之说趵突泉与附近的金线泉、漱玉泉、柳絮泉等二十多处名泉组成了趵突泉群,它是济南四大泉群之首趵突泉名胜古迹众多,文化底蕴深厚它以其悠久的文化历史,赢得了古今中处无数游客的称赞在趵突泉公园内像李清照纪念堂、易安旧居、万竹园、娥英祠等众多名泉碑刻,都是济南文化的重要发源地 今日的趵突泉由于人为地开采地下水已不比往日那么辉煌,但由于各级 的关注,相关领导的重视,严厉打击开采地下水的不法行为,泉城人民也行动起来,珍惜每一滴水,使济南各处的泉水又复活了 “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只要一听到这句诗,人们便会想起那美丽的大明湖美丽的大明湖位于济南市中心,旧城区北部在济南着名的八景中,大明湖就有三景,那便是:“明湖泛舟、历下秋风、汇波晚照”了大明湖是由众泉汇流而成的天然湖泊泉水由南岸游入湖内,当泉水满了的时候,泉水便会从宋代修建于北岸的北水门流出大明湖的湖底是由不透水的火成岩构成的,因而大明湖的湖水“恒而不涨,久旱不涸”,能保持固定的水位大明湖公园的面积有86公顷,其中它的湖面就占有46公顷湖上有着历下亭、汇泉堂、湖心岛等许多大小岛屿六处,公园的自然景观优美宜人湖面上的湖水波光粼粼,鸢飞鱼跃,游船穿行大明湖自古遍生荷莲,湖畔上垂柳依依,花木扶疏大明湖公园的人文景观也十分丰富,历下亭、铁公祠、南丰祠等十三余处名胜古迹掩映在这美丽的绿树繁花之中,向前来的游客们展现出了它们悠久的历史文化 济南三大名胜之一的千佛山最能体现出济南的名胜古迹众多,文化底蕴深厚千佛山公园,位于济南市区南邻在千佛山上,东西都横列着许多千姿百态的佛像,奇伟深秀站在远处望去,千佛山犹如一架巨大的锦屏在千佛山的山腰处建有“兴国禅寺”、“历山院”除此之外,在它们的周围还到处散落着“唐槐亭”、“齐烟九点”以及“云径禅关”等许多寺庙在近几年来,千佛山又建成了桃花园、万佛洞、弥勒胜苑、佛山书苑等等至此,千佛山这将要成为一个融山林、名胜古迹为一体的游览胜地 在这短短的几年中,济南有着巨大的变化,它向游客们倾诉了今日的泉城人民群众热爱泉城,勇于创新的精神,它向我们歌颂了济南悠久的历史文化,美丽的济南,我为你自豪。

2中国十大历史文化名城是哪十个

第一名北京:燕、蓟重镇,辽的陪都,金、元、明、清的故都,地上地下文物保存非常丰富,为世界闻名的历史文化古城。

第二名西安:位于关中平原渭河南岸,原名长安。周、秦、汉、西晋、前秦、赵秦、后秦、西魏、北周、隋、唐都建都于此,是世界闻名的历史古城。

第三名南京:建城史已有2471年。建都历史:东吴、东晋、和南朝的宋、齐、梁、陈(六朝)、南唐、明、太平天国、中华民国

第四名洛阳:为我国著名的九朝故都。名胜古迹以市南龙门石窟最有名。城东白马寺是我国第一座佛寺。还有汉魏故城遗址、西周王城、隋唐故城遗址、关林以及大量的古墓葬。

第五名苏州:苏州保存着许多著名的古代园林,集中了宋元明清的园林艺术精华,文物保护单位现共有489处,数量仅次于北京和西安,世界文化遗产共9处。名胜古迹遍布全城,如虎丘、拙政园、狮子林、留园、沧浪亭、寒山寺等。

第六名杭州:我国古都之一,秦置钱塘县,隋为杭州治,五代时是吴越国都,南宋时以此为行都,是世界著名的游览城市,西湖风景秀丽,名胜古迹很多,如灵隐寺、岳庙、六和塔等。

第七名开封开封:古称汴梁。五代后周、北宋均建都于此,称东京,为著名古都之一。

第八名大同:位于晋北大同盆地。古城平城,是北魏初期的国都,辽、金陪都,有公元四五三至四九五年北魏时期开凿的云冈石窟。古建筑很多,如上下华严寺、善化寺、九龙壁等。

第九名扬州:春秋吴王夫差开始在这里筑“邗城”,隋朝开凿大运河以后,更成为南北交通的要冲,工商业发达、文化繁荣,是历史上闻名的商业大都市和中外友好往来的港口。有唐城遗址、史公祠、平堂山、瘦西湖、何园、个园等文物古迹。

第十名成都:秦汉以后,一直是西南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

3历史名胜古迹都有哪些

长城

北京故宫、沈阳故宫

陕西秦始皇陵及兵马俑

甘肃敦煌莫高窟

北京周口店北京猿人遗址

山东泰山

安徽黄山

湖南武陵源国家级名胜区

四川九寨沟国家级名胜区

四川黄龙国家级名胜区

布达拉宫

河北承德避暑山庄及周围寺庙

山东曲阜的孔庙、孔府及孔林

湖北武当山古建筑群

江西庐山风景名胜区

四川峨眉山—乐山风景名胜区

云南丽江古城

山西平遥古城

江苏苏州古典园林

北京颐和园

北京天坛

重庆大足石刻

福建武夷山

四川青城山和都江堰

河南洛阳龙门石窟

明清皇家陵寝:明十三陵、明显陵(湖北钟祥)、清东陵(河北遵化)、清西陵(河北易县)、盛京三陵

安徽古村落:西递、宏村

山西大同云冈石窟

云南三江并流

高句丽王城、王陵及贵族墓葬

澳门历史城区

4自己家乡有哪些人文景观和名胜古迹

安阳如下:袁世凯墓 在安阳市洹河北岸。

俗称袁林。袁世凯(1859-1916),河南项城人。

1915年12月宣布复壁帝制,改次年为洪宪元年,1916年3月被迫取消帝制,仍称大总统,同年6月在全国人民声讨中忧惧而死。北洋军阀 按其遗嘱,费时2年,耗银150多万两,占地200余亩,在此修建茔墓。

墓系中西建筑形式的结合体。 南端的望柱高大,雕刻精细的花纹和图案。

望柱北面有5对文武石像及石狮、石马、石虎,两行石雕仪仗中间有一座碑楼。再北是陵院大门,进门正中是大殿,两侧有配殿,全部建筑均仿清代风格,红墙绿瓦,交相辉映。

过大殿,就是大墓台基,前有三门,中间为一铁门,并挂有墓徽,其花纹图案与望柱相近。门内即是三层高台大墓,全用钢筋水泥浇铸。

整个陵区树木间植,林荫茂密,石刻、建筑成群。 殷墟 在安阳市西北约2公里。

以小屯村为中心,包括其北的洹河两岸地区,东西长约6公里,南北宽约4公里。公元前14世纪,盘庚迁都于此,称北蒙,亦称“殷”。

直到帝辛(纣)亡国,其历273年。周灭殷后,渐趋荒芜,故称殷墟。

清光绪二十五年(1899年),在小屯村出土的龟甲牛骨上发现文字,从而证实此地即文献中记载的殷墟。 解放前在此进行过15次重要的考古发掘,发现小屯村北有宫殿的遗迹,侯家庄一带有墟王族的陵墓,出土10多万片甲骨刻辞及大量青铜器和生产工具、生活用品等遗物。

著名的“司母戊”大方鼎,四周饰有夔龙纹和饕餮纹,通高133米,重达875公斤,为世界罕见的重器。建国后在此进行大规模勘查与发掘工作,基本上摸清了殷墟的范围及分布情况,发现武官村大墓和祭祀坑、妇好墓及铸铜作坊、制骨作坊遗址等,并出土数千片甲骨刻辞。

殷墟 小屯东北地建筑基址—1981年在安阳市小屯村东北地探出一处大型建建群,占地面积约5千平方米。1989-1991年进行发掘,揭出三座大斐心式建筑。

该建筑群北面与三十年代所发掘乙组基址中最南边的乙二十基址相距约80米。 司母戊方鼎 刻辞卜甲—宽168厘米,小屯南地出土。

1973年在此进行了两次发掘,最大收获是发现了代的刻辞甲骨5,335片,这是建国以来甲骨文发现最多的一次。 刻辞卜骨—长195厘米,小屯南地出土。

殷墟博物宛 在安阳市小屯村东北殷代宫殿宗庙遗址及其以西地段内。南北长500多米,东西宽170多米,占地210亩(其中水面106亩)。

大门是根据甲骨文中的“门”子设计的,梁柱上雕刻殷代图案,门两侧有仿殷浮雕夔龙。苑内西南角复原殷代建筑—“母辛宗-妇好墓享堂”享堂坐落在妇好墓上,台基略大于墓口,南北长56米,东西宽5米。

苑中部,在原“乙二十”基址上建仿殷建筑乙二十大殿。建筑有前廊,廊柱雕刻殷代图案。

坐北朝南,全部建筑为木结构,四坡顶,顶上用茅草铺盖。苑北部为仿殷建筑甲十二,坐西朝东,南北长24米,宽82米,为二层楼阁式。

妇好墓 妇好是商王武丁的妻子,曾统率一万三千多将士出征作战。1976年她的墓葬在殷墟遗址西南侧被偶然发现,出土文物一千六百余间,玉器就占了七百五十五件。

商玉鹤—两只屈颈展翅的立鹤,是妇好墓出土的玉雕精品。 玉人—高7厘米,妇好墓出土。

妇好爵,高38厘米。 妇好铖,长395厘米。

賨 供 嵌绿松石象牙杯 天宁寺塔 在安阳市区西北隅。又称文峰塔。

平面呈八角形,为五层楼阁式砖塔,高3865米。塔身下有莲瓣装饰的基座。

塔身内有盘旋梯道,可直登塔顶,鸟瞰全城。塔顶平台上有高约10米的喇嘛塔一座,作为塔刹较罕见。

此塔可能建于金元时期,其砖雕画像、图案和门窗装饰等可能为明代增建。 天宁寺塔 相州昼锦堂记碑 在安阳市区内韩琦庙内。

刻于北宋治平二年(1065年)。欧阳修撰文,蔡襄书,邵必题额。

碑文系欧阳修为韩琦所建昼锦堂写的一篇文章。书者蔡襄为北宋书法家。

此碑在各家金石古籍中均有著录。 府城隍庙 在安阳市老城内鼓楼东街路北。

坐北向南,建于明洪武二年(1369年)。庙南北长100米,东西宽50米,有大殿4间,廊房数十间。

前殿面阔3间,进深3间,重檐歇山绿色琉璃瓦顶。后三大殿均为单檐悬山顶,二殿、三殿均为面阔3间,进深3间;四殿面阔5间,进深3间。

两侧有廊房20余间。 相州窑遗址 在安阳市北郊、安阳桥南洹河滨。

窑址所在地原为一小土丘,北临洹河,隔河与安阳桥村相望。遗址南北长约350米,东西宽约260米,面积达9万多平方米。

堆积层一般大约1米,最厚处达15米。产品丰富多采,有生活用品、动物俑、人俑以及各种艺术装饰品。

胎质洁白,细腻坚硬,器表富于装饰。有刻花、划花、印花多种。

瓷器的胎壁一般较厚,釉为青色透明琉琉质,有光泽,透过釉层可以窥见胎面,釉厚处色浓,薄处色淡。还有青中带绿、青中带黄、青灰、青褐等色。

相州窑是隋唐以来我国北方的重要制瓷场地。 林州市 林虑山 在林州市区西南15公里。

地势险要,风景宜人,为林州胜景之一。五代著名山水画家荆浩曾隐居于此,自称“洪谷子”。

历代多在此创建寺院,成为佛教胜地。洪谷一带名胜甚多,有千佛洞、大缘禅师摩崖塔、《三尊真容支提龛铭》碑、洪谷寺塔等。

千佛洞 在林虑山洪谷北崖山腰上。始凿于北齐武平五年(574。

5祖国的名胜古迹泰山、大明湖、趵突泉、漓江、象鼻山、西湖、峨眉

泰山——五岳之首它东临波澜壮阔的大海,西靠源远流长的黄河,凌驾于齐鲁大地,几千年来一直是东方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也是佛、道两教兴盛之地,是历代帝王朝拜之山历代帝王所到之处,建庙塑像,刻石题字,留下了众多文物古迹泰山兼具古、丽、幽、妙,摩崖碑碣数不胜数,庙宇观堂满山遍布,山势壮丽,自然景观巍峨、雄奇、沉浑、峻秀全山有古建筑群20多处,历史文化遗迹2000多处,历代文人雅士吟咏题刻和碑记无数泰山的自然风光更是泰山引人之处,泰山高峰峻拔,雄伟多姿,既是“天然山岳公园”,又是“东方历史文化缩影”泰山具有极其美丽壮观的自然风景,其主要特点为雄、奇、险、秀、

黄河流域有什么历史遗迹和出土文物

秦始皇陵、大雁塔、龙门石窟、殷墟、西安城墙等。1、秦始皇陵秦始皇陵,中国历史上第一位皇帝嬴政(前259—前210年)的陵寝,中国第一批世...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