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高三学生,想在大学的时候,研究老庄、论语等一系列国学典籍,不知道报哪一个专业比较好?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10-12浏览:5收藏

我是高三学生,想在大学的时候,研究老庄、论语等一系列国学典籍,不知道报哪一个专业比较好?,第1张

老庄、论语等,都属于国学范畴。

目前,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武汉大学、厦门大学、山东大学、西南大学、江西师范大学、南昌大学等都开设有国学(试验)班的招生,你可以重点考虑。

此外,老庄、论语等同时是古代汉语范畴,浙江大学、山东大学、武汉大学、西北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南开大学、陕西师范大学、首都师范大学、中山大学等拥有中国古代文学方面的国家重点学科,可以从中考虑。

1 古文中什么是偏义复词

古文中,两个意义相关或相反的词连起来,当作一个词使用,在特定语境中,实际只取其中一个词的意义,另一个只起作陪衬音节的作用,这类词就叫偏义复词。

文言实词绝大多部分具有多义性,有些实词古今意义已发生变化,古字通假,与现代汉语最大的不同是现代汉语双音词占优势,再有的就是复词偏义现象。偏义复词由两个字组成,只有一个字表示意义,另一个字只作陪衬。

狭义的古文是指古代散文,一般不包括骈文。

在1954年以前的古代文言文的统称(一般不包括“骈文”)。

与骈文相对而言的,奇句单行、讲对偶声律的散体文。魏晋以后的骈俪文已经盛行于世,其文讲究对偶,句法整齐而文词华丽。北朝后周苏绰反对骈体浮华,仿《尚书》文体作《大诰》,以作为文章的标准体裁,时称“古文”,即以先秦散文语言写作文章。其后,至唐代韩愈﹑柳宗元等人,主张恢复先秦和汉代散文内容充实、长短自由、朴质流畅的传统﹐即称这样的散体文为古文。韩愈《题欧阳生哀辞后》说:“愈之为古文﹐岂独取其句读不类於今者邪?思古人而不得见,学古道则欲兼通其辞。”《师说》说:“李氏子蟠,……好古文,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学于余。”都正式提出了古文的名称,并为后世所沿用。唐代优秀的古文家﹐虽以复古为号召﹐却富有革新精神。明代倡导“文必秦汉”的何景明说。

2 文言文中什么叫复词偏义

复词偏义,即把两个含义不同而有关联的词用在一起,只取 其中的一个词的含义。

如: ① 昼夜勤作息。(《古诗为焦仲卿妻作》)(日曰夜夜辛勤 劳作。)

② 便可白公姥。(同上)(就可去告诉婆婆。)

③ 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诸葛亮《出师表》)(升迁、惩 罚、表扬、批评,不应该有差异。)

④ 多人不能无生得失。(《史记•刺客列传》)(人多了,不 可能不发生失误。)

例①,“作”的含义是操作、劳作,“息”的含义是休息,但 在这个例句中“作息”只取“作”的含义,指曰夜辛勤地劳动, 而不取“息”的含义;例②“公姥”本来是“公公和婆婆”,但只 取“婆婆(姥)”的含义,“白公姥”是“告诉婆婆”的意思;例 ③的意思是,“升迁(陟)、惩罚(罚)、表彰(臧)、批评(否),都 不宜于有不同的标准”,只取了 “异”的含义,没有取“同”的含 义;例④是说“人多了不可能不发生失误”,“得失”只取“失” 的含义,没有取“得”的含义。 在白话文中,这种现象也是存在的。

不过,在白话文中,与 其说是两个词,不如说是一个偏义复合词(即两个词素只取其中一 个词素的含义)。如我们平时讲“兄弟”只有“弟”的意思,没 有“兄”的意思;讲“妻子”只有“妻”的意思,没有“子”的意 思;讲“窗户”只有“窗”的意思,没有“户(小门)”的意思; 讲“干净”只有“洁净”的意思,没有“干燥”的意思;说“他万 一有个好歹,怎么办?”“好歹”只取歹(坏)的方面,并没有好的 方面。

因此,就发生了两个应该注意的问题:①读文言文时,不要 把复词偏义当成全义,否则就解释不通,或者钻牛角尖。②反 之,不要把文言中不是偏义的两个词当成现代汉语中的偏义复合 词。

如:“爷娘妻子走相送”(杜甫《兵车行》),“妻子”就是 两个词,g卩“老婆”和“孩子”;“云髻半偏新睡觉”(白居易 《长恨歌》),“睡觉”在白话文中是睡的意思,而在这里“觉” 是醒来的意思,“新睡觉”是指刚刚睡醒。 复词偏义现象中,有一部分实际上是古人写文章时出了语法 毛病。

如: 大夫不得造车马。(《礼记•玉藻》) “马”怎么可以造呢?显然是顾此(车)而失彼(马),动宾配 搭不当。

从前,有些学者迷信古籍,不敢说这是语病,也把它叫 “复词偏义”,或者叫“连类而及”,甚至认为这是一个优点。 现在我们应破除这种迷信观点。

3 偏义复词 知识讲解 什么是“偏义复词”

偏义复词就是两个意义相关或相反的词连起来当作一个单词使用,实际只取其中一个词的含义,另一个词作陪衬。如口语中:“有个好歹”(“好”“歹”相反,偏在“歹”),“吉凶未卜”(偏在“凶”),“不计得失”(偏在“失”),“听听动静”(偏在“动”)。

在语文课本中出现很多,如:

“昼夜勤作息”(偏在“作”)(《孔雀东南飞》)

“勤心养公姥”(偏在“姥”)(同上)

“我有亲父兄”(偏在“兄”)(同上)

“其日牛马嘶”(偏在“马”)(同上)

“世上有饥穰,天之行也,禹汤被之矣。”(偏在“饥”)(《论积贮疏》)

“则山下皆石穴罅,不知其浅深。”(偏在“深”)(《石钟山记》)

“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偏在“入”)(《鸿门宴》)

“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偏在“存”)(《出师表》)

“陟罚臧否,不宜异同”(偏在“异”)(同上)

“但欲求死,不复顾利害”(偏在“害”(《〈指南录〉后序》)

判断是否是偏义复词以及偏向哪一个词。要联系上下文来分析。如“勤心养公姥”,课文中只提到阿母,便是偏向“姥”;“我有亲父兄”,课文中写到刘兄逼婚,而只字未提其父,便是偏向“兄”。

再看下面两例:

“夫击饔叩缶,弹筝搏髀,而歌呼呜呜快耳目者,真秦之声也。”(《史记?李斯列传》)

“是芙蕖也者,无一时一刻不适耳目之观。”(《芙蕖》)

两句中的“耳目”都是偏义复词。前一偏在“耳”上,后一偏在“目”上。

值得注意的是,并不是一切意义相关或相反的词都是偏义复词。有时即使是同样的两个词,用在这里是偏义复词,用在别的地方也许就不是。如:

“冀缓急或可救助”(《谭嗣同》)

“故盐铁均输,可以通委财而调缓急。”(《盐铁论?本义》)两例中都有“缓急”,但前一是偏义复词,指危急的时候;而后一却是一并列词组,指物资的过剩和紧缺,即有无

4 我急需要古现代的偏义复词,越多越好

我来说几个:好歹、动静、缓急、死活(“不顾别人死活”,其实语义侧重于“死”)、出入(账目有出入。出,支出;入,收入。侧重于“出”。)

1语义相对的偏义复词。

①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藏否,不宜异同。 异同:偏义复词,不同。

②昼夜勤作息 作息:偏义复词,劳作。

③去来江口守空船 去来:偏义复词,离去。

语义相近的偏义复词。

①今有一人入园圃,窃其桃李 园圃:偏义复词,果园。

②勤心事公姥,夜夜不能寐 公姥:偏义复词,婆婆。

③我有亲父兄,性行暴如雷 父兄:偏义复词,指兄长。

①从此道至吾军不过二十里耳 不过:不超过,现为转折连词。

②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 从而:跟随而且,现在是承接连词。

③枝枝相覆盖,叶叶相交通 交通:交错相通,现在指运输、邮政等部门。

④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 祖父:祖辈和父辈,现指父亲的父亲。

⑤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出入:偏义复词,进入。 非常:不寻常,意外,现指很、极,程度副词。

⑥属余作文以记之 作文:写文章,现指学生的写作练习。

、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崩殂:“崩”指皇帝死,“殂”指平民死,偏义在“崩”,“殂”是衬字。

2、沛公则置车骑,脱身独骑 偏义在“骑”,“车”是衬字。

3、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偏义在“入”,“出”是衬字。句意为:防备别的强盗进来和意外的变故。

4、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偏义在“亡”,“存”是衬字。

5、其间衰老者或有代谢 偏义在“谢”,“代”是衬字。

6、我有亲父母,逼迫兼弟兄 偏义在“母”,“父”是衬字;偏义在“兄”,“弟”是衬字。指刘兰芝的兄长。

7、时一刻不适耳目之观 偏义在“目”,“耳”是衬字。只要注意到“耳目之观”的“观”字就可知道。另外,“芙蕖”即荷花。

8、有亲父兄,性行暴如雷 偏义在“兄”,“父”是衬字。

9、昼夜勤作息 偏义在“作”,“息”是衬字。状语“勤”只能修饰“作”,不能修饰“息”,因而“作息”偏指“作”,劳作;“息”无义,起陪衬作用。

10、便可白公姥,及时相遣归 偏义在“姥”,“公”是衬字。

11、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偏义在“国”,“家”是衬字。

12、冀缓急或可救助 偏义在“急”,“缓”是衬字。

13、世之有饥穰,天之行也 偏义在“饥”,“穰”是衬字。“饥”,灾年;“穰”,丰年。联系下文禹汤遭受连年水灾旱灾,故“饥穰”当偏指“饥”,

14、但欲求证煞费苦心,不复顾利害 偏义在“害”,“利”是衬字。

15、女子先有誓,老姥岂敢言 偏义在“女”,“子”是衬字。

16、去来江口守空船 偏义在“去”,“来”是衬字。

17、孰与君少长? 偏义在“长”,“少”是衬字。意谓“谁的年龄大”

18、山下皆石穴罅,不知其浅深 偏义在”深(深度)”,”浅”是衬字。

19、死生,昼夜事也 偏义在“死”,“生”是衬字。

20、奉使往来,无留北者 偏义在“往”,“来”是衬字。指宋朝的使者北往,不指元军的使者南来。

21、即具以北虚实告东西二阃 偏义在“实”,“虚”是衬字。

22、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偏义在“异”,“同”是衬字。

23、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 偏义在“巷”,“陌”是衬字。

24、缘溪行,忘路之远近 偏义在“远”,“近”是衬字。

25、今以钟罄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 偏义在“钟”,“罄”是衬字。

26、昼夜勤作息,伶俜萦苦辛 偏义在“作”,“息”是衬字。状语“勤”只能修饰“作”不能修饰“息”,因而“作息”偏指“作”,“息”无义起陪衬作用。

27、今有一人,入其园圃,窃其桃李 “园圃”在古代有区别,种树曰“园”,种菜曰“圃”。现代则泛指种植果树蔬菜的地方。在本句中,看句后有“窃其桃李”,可知“园圃”在此仅指种树的地方。

28、曾不吝情去留 “去”和 “留”意思相反,在这里只取“去”的意思。

29、去来江口守空船 去来:偏义在“去”,离去。

30、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出入:偏义在“入”,进入。

#高考# 导语水滴石穿,绳锯木断。备考,也需要一点点积累才能到达好的效果。 考 网为您提供高考作文历史典故素材,巩固所学知识并灵活运用,考试时会更得心应手。快来看看吧!

高考作文历史典故素材:欧阳修借阅典籍

 典故:

 北宋大文学家欧阳修,自幼天资过人,但是由于家境贫寒,家里无钱买纸买笔,欧阳修的母亲郑氏为了让儿子习文练字,想出了一个巧妙的办法,用荻草代替毛笔教小欧阳修写字。欧阳修勤奋刻苦,练成了一手好字,成为远近闻名的神童,而这种刻苦精神也影响了他的小伙伴李尧辅,将李尧辅带上好学之路。

 人物介绍:

 欧阳修

 (1007年-1072年),字永叔,号醉翁、六一居士,汉族,吉州永丰(今江西省吉安市永丰县)人,出生于绵州(今四川绵阳市)。北宋政治家、文学家,且在政治上负有盛名。因吉州原属庐陵郡,以“庐陵欧阳修”自居。官至翰林学士、枢密副使、参知政事,谥号文忠,世称欧阳文忠公。后人又将其与韩愈、柳宗元和苏轼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与韩愈、柳宗元、苏轼、苏洵、苏辙、王安石、曾巩被世人称为“唐宋散文八大家”。

 欧阳修是在宋代文学最早开创一代文风的文坛领袖。领导了北宋诗新运动,继承并发展了韩愈的古文理论。他的散文创作的高度成就与其正确的古文理论相辅相成,从而开创了一代文风。欧阳修在变革文风的同时,也对诗风词风进行了革新。在史学方面,也有较高成就。

 知识拓展:

 荻草:

 荻(Triarrhercasacchariflora)为禾本科,芒属,俗称荻草、荻子、霸土剑,巴茅,巴茅根,大白穗草,大茅根,岗柴,系多年生草本水陆两生植物。荻是一种多用途草类,可以用于环境保护、景观营造、生物质能源、制浆造纸、代替木材和塑料制品、纺织、药用。因此,荻是开发价值高的重要植物资源,在我国早已广泛栽培和利用。

延伸阅读:其他优秀素材两篇

高考作文历史典故素材:读破万卷书

 出处:

 唐·杜甫《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

 原文: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典故:

 明末清初的思想家顾炎武童年非常不幸,天花病差点夺走了他的生命。虽然他体弱多病,但是在母亲的教导和鼓励下,顾炎武勤奋苦读,以过人的毅力手抄《资治通鉴》,终于成为一代大学者。

 人物介绍:

 顾炎武(1613年—1682年),汉族,明朝南直隶苏州府昆山(今江苏省昆山市)人,思想家、史学家、语言学家,与黄宗羲、王夫之并称为明末清初三大儒。本名绛,字忠清;南都败后,因为仰慕文天祥学生王炎午的为人,所以改名炎武,字宁人,亦自署蒋山佣,学者尊为亭林先生。明季诸生,青年时发愤为经世致用之学,并参加昆山抗清义军,败后漫游南北,曾十谒明陵,晚岁卒于曲沃。学问渊博,于国家典制、郡邑掌故、天文仪象、河漕、兵农及经史百家、音韵训诂之学,都有研究。晚年治经重考证,开清代朴学风气。其学以博学于文,行己有耻为主,合学与行、治学与经世为一。诗多伤时感事之作。

 关于书籍的名言:

 1、书是我们时代的生命。——别林斯基

 2、书籍是巨大的力量。——列宁

 3、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高尔基

 4、书籍是人类知识的总统。——莎士比亚

 5、书籍是人类思想的宝库。——乌申斯基

高考作文历史典故素材:阎若璩口吃成大器

 典故:

 的考据学家阎若璩小时候是个口吃的孩子,常受到大家的嘲笑和欺负,在母亲和老师的鼓励下,阎若璩凭着勤能补拙的精神,刻苦读书,付出别人几倍的努力,赶上了正常的同学,此后,阎若璩仍旧凭着这股好学肯吃苦的精神,成为了的学者。

 人物介绍:

 阎若璩

 百诗,号潜丘,生于明崇祯十一年(1638年),卒于清康熙四十三年(1704年),山西太原人,侨居江苏淮安府山阳县。清初学者,清代汉学(或考据学)发轫之初最重要的代表人物之一。阎若璩出生于一个书香世家。祖父阎世科,是明万历三十二年(1604年)进士,官至辽东宁前兵备道参议,著有《敬刑录》、《计辽始末》诸书。

 父亲阎修龄,字再彭,号饮牛叟,明末贡生,以词章名,著有《眷西堂诗文》、《红鸥亭祠》行世。母亲丁氏亦能诗文。家学渊源,使阎若璩自幼就置身于一个良好的读书环境之中,受到家庭的文化熏陶。他幼年体弱多病,口吃,秉性迟钝,甚至“读书至千百遍,字字著意犹未熟”。但仍自强不息,勤勉不怠,“潜心钻研,扶精剔髓,思成一家之言”。每当同学日暮抱书归家之后,他仍“独吟不置,必背诵如翻水乃已”,甚至“发愤将书拆散,读一页辄用面糊粘几背,既熟即焚去”。水滴石穿,积思自悟,他终于在15岁的一个冬夜“心忽开朗,如门牖顿辟,屏障壁落”。从此颖悟绝人,读书过目不忘。顺治八年(公元1651年),15岁的阎若璩以商籍补山阳县学生员,此后更是钻研经史,深造自得。他立志博览群书,曾经集陶宏景、皇甫谧的名言“一物不知,以为深耻;遭人而问,少有宁日”题于柱上,以此来鞭策自己发奋学习。

 多年孜孜不倦的潜心研读,使他成为才富学赡的青年士子,为他日后卓然成家奠定了深厚的基础。时海内名流过淮,皆与之交接,当地的学者如李明睿、方文、阎尔梅等,亦折辈和他来往,一起讨考古今,切磋学问,使他获益匪浅。

 

好问题,我不请自来,我业余时候挺喜欢历史的书籍的,本人专业汉语言文学,又经常跟古代文学打交道,以后准备看古典文献学研究生,回答这个问题,我还是挺有发言权的。

关于文言文的价值,意义之类的问题,我现在能说一堆,但是卖个关子,我先说一点其他的。、

估计有些人回答这问题会从学会文言文会理解古籍,以此感受中国文化,提升文化认同感之类的。这点我不否认,但我不想从这个角度看。还有人说,这文言文是无用之用,搞得很像哲学。这说的玄虚,我也不想说。我就想说一点实在的。

先说一个故事,上写作技能训练课,老师让我们教作业(这几年最得意的文学作品,文体不限),我把以前写的绝句拿去了。结果,有一次老师说文学性的作品没有实用意义,然后,他拿我举例子,说某某某(我名字)写的诗,写诗会有实用意义吗?

我当时想反驳的,纯粹的文学创作没有意义吗?这牵扯到你怎么看待意义这个词了。如果看见文学作品以后,我能去用自己独特的感受去观察身边的东西,这也是意义啊!比如,我想写关于花花草草的作品,我会在学习过诗词平时路过植物的时候,多几分关注。

以前路上总是行色匆匆,现在看见诸如合欢花,我会想到古人关于合欢花的句子“合欢蠲忿,萱草忘忧”,然后想想古人怎么观察合欢花的,我自己又是怎样观察的。这条路还是我平时走的路,合欢花一直都在,但是我通过文言文,我想到了更多的东西。有时候,心情不好的时候,看看自己忽视的东西,烦躁不安的情绪就会暂时忘却,心情就会变好。还有的人心情不好就会写作或者阅读。这难道不是意义吗?

如果你觉得一个制造产品的机器上面的零件才是有用的,有意义的。那么润滑油呢?润滑油不能延长机器的使用年限吗?还有化学上的催化剂呢?催化剂不能改变化学反应的效率吗?古代文学意义很多,有时候对于普通人意义就如同催化剂和润滑油一样。我们每个人在知识的海洋里自己的见识都很短浅,认识不到很多东西的意义很正常,我们觉得这个世界就是一加一等于二,然而一加一可以等于十。(二进制嘛)其实,世界上选择答案是多样的,考虑不到很正常,但是别盲目否定其他事物意义。

孔子是中国政治思想史最伟大的人物,从孔子开始,中国政治思想进入了体系完备的时代。孔子对于中国政治思想贡献在于,他系统地整理,继承和丰富了以往的历史遗产,创立了以仁礼为核心的政治思想。

孔子的政治思想,主要反映在他与弟子的言论集《论语》一书中,另外、孔子编定的"六经"也反映了孔子的基本政治思想。孔子建立了系统而完整的理论体系,其中包括哲学、伦理、政治、教育、经济、历史、文学、美学等多方面的内容。他是通过"述"与"作"两方面的工作形成的,"述"是他把周以前的古籍文献作了系统的整理,编写删定出六经:《诗》、《书》、《礼》、《乐》、《易》、《春秋》。"作"是孔子自己的著述,主要是《论语》。

孔子的政治思想主体是仁礼学说,仁与礼是孔子政治思想的核心范畴

1、关于仁

仁的概念,孔子以前就有,春秋前期人们把尊亲敬长、爱及民众,忠于君主和仪文美德都称为仁。孔子继承了前人的观念,并且把它发展成为系统的仁说。

什么是仁?孔子在《论语》提到仁有一百余处,涵义甚广,但其基本涵义有二:一是爱人。他的弟子樊迟问孔子什么是仁,孔子问答说:"爱人"。《说文》有个解释:"仁,亲也,从二人",甚合孔子思想。仁,就是人与人的关系,要友善相亲,相互帮助。爱有差等。按孟子的说法是:"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是先爱自己的亲,然后普及到民,再推广到物;是先已后人,先内后外,既有次第又有厚薄。这是一种从人"自然本性"出发的"仁爱差别"。

2、关于礼

仁的第二个涵义是克己复礼。在答复弟子颜渊时,孔子说:"克己复礼为仁"(《颜渊》)。"克己"是自觉地约束自己。"复礼"是一切言行要纳于礼。这里强调的是人的道德自觉,人们通过克制自己,达到自觉守礼的境界,达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视听言动都合于礼,这也就是仁的境界。

"礼"也是一个古老的概念,周公就制定周礼。不过,孔子则是从多方面进行论述的第一人。什么是礼?礼的含义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属于根本政治制度方面的规定。《左传》隐公十一年载:"礼,务国家、定社稷,序人民,利后嗣者也。"这是说,礼是治理和安定国家,巩固国家的制度和维护社会所需要的秩序。孔子又说礼是"王之大经也"(《左传》昭公十五年),是进行统治的根本法规,治国之纲。因此,"坏国丧家亡人必失去其礼"(<礼记·礼运))。丢掉了礼,就要失去一切。可见孔子这里说的"礼"实际是"社会秩序和社会制度"。二是礼仪上的规定,就是有关朝廷的祭祀、出征、朝聘,以至婚丧嫁娶,侍人接物到生活细节,按不同等级、身分,都有不同的礼仪规定,这叫"仪"。这里的"仪"实际是"社会秩序和社会制度"的具体形式。

孔子认为:礼和仪又是统一的,礼是根本的,仪是从属的,仪是礼的"节文"或形式,或者说仪是用行动规范和礼节的形式来巩固和体现社会的秩序和制度。因此,礼的实现既靠强制的力量,又靠习俗力量,是内外结合,所以礼又和乐相连。孔子,"克已复礼"实际上是主张建立如周朝一样的"礼仪社会",即"秩序和制度社会"。

孔子主张礼仁结合,纳仁于礼,用仁来充实礼。这是孔子的创新。"关于礼仁关系,他认为,仁是礼的内在精神,礼是仁的表现形式。仁是礼的最高境界,礼是实现仁的途径。就仁和礼的本质来说,仁,归根到底,反映的是根源于血缘关系的人与人之间的仁爱关系;礼,主要是规范社会的政治秩序和制度。孔子的思想体系中,注重仁和礼的结合,实质上是注重了人道与政治的结合,从而对周礼作了重大的修改。仁与礼并不矛盾,因为仁是内容,礼是形式,二者的结合,才是一种制度的完善。

3、关于德治主张

同孔子的仁说和礼说相联系,在治国的方略上,他主张"为政以德",用道德和礼教来治理国家是最高尚的治国之道。这种治国方略也叫"德治"或"礼治"。这种方略把德、礼施之于民,实际上已打破了传统的礼不下庶人的信条,打破了贵族和庶民间原有的一条重要界限。

实行德治的具体办法:

1)重教化,轻刑罚。孔子认为要治理好一个国家,必须在满足百姓生活富裕的基础上,加强教化。在礼刑问题上,孔子主张礼教是根本的,不得已而用刑,必须慎用。认为宽猛相济,政事才会谐和。宽猛结合,就是文武两手并用,德治与刑治都要。

2)反对过度榨取,主张"使民也义"。义者,宜也,就是役使老百姓不要过分,要适宜。

孔子看到了当时两极分化、贫富悬殊过大的现实,认为这是造成社会不安、国家颠覆的基本因素,因而提出来平均主义的经济主张。他说:"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季氏》)

3)为政需正己。孔子认为要治国正人,必先正已,正己才能正人。他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子路》)所以孔子主张统治者一定要是德高望重、身体力行的"君子",这样,为政者起表率作用,就会上行下效,自然就会政通民和国家得治。孔子对为政者提出一定的道德水平要求。

4)举贤才。与孔子的德治思想相联系,他认为国君要治平天下,就必须举贤任能,发现和提拔优秀人才,参与国事。关于贤才的标准,孔子认为应该是"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述而》)就是要有政治理想和奋斗目标,要依据仁的精神和拥有高尚的品德,还要能善于悯熟地运用业务知识和技能。简言之,贤才就是要有理想、有道德、有知识和治国才能。这是一个德才兼备标准。

孔子的仁说,体现了人道精神,孔子的礼说,则体现了礼制精神,即现代意义上的秩序和制度。人道主义这是人类永恒的主题,对于任何社会,任何时代,任何一个政府都是适用的,而秩序和制度社会则是建立人类文明社会的基本要求。孔子的这种人道主义和秩序精神是中国古代社会政治思想的精华。

资料来源:摘自张永东《先秦儒家政治思想新评》

我是高三学生,想在大学的时候,研究老庄、论语等一系列国学典籍,不知道报哪一个专业比较好?

老庄、论语等,都属于国学范畴。目前,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武汉大学、厦门大学、山东大学、西南大学、江西师范大学、南...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