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纪录片《帝陵》看西汉帝王之汉武帝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10-12浏览:3收藏

从纪录片《帝陵》看西汉帝王之汉武帝,第1张

汉武帝刘彻,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帝王之一,世人多知武帝雄才大略,抗击匈奴、夺取河西走廊、开疆拓土,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安排张謇两次出使西域,打通丝绸之路。少有人知武帝后期,在霍去病和卫青相继去世后,穷兵黩武,却负多胜少,造成百姓疲敝,国力受损;信奉神怪,造成巫蛊之祸,太子刘据自缢身亡,撼动国本,险些造成后继无人的窘境。所幸武帝晚年醒悟,成为历史上第一个发布“罪己诏”的皇帝,并为后人奠定休养生息的政策。

武帝茂陵地处咸阳原南部,在西汉帝陵中规模最大,建造时间最长,随葬品最丰富,然而如此奢华的陵园中却没有一座符合规范的后陵,只有一座规模较小的李夫人墓陪伴左右。

难道武帝没有皇后吗?

武帝册立了两位皇后,前有青梅竹马,金屋藏娇的陈阿娇陈皇后,后有被司马迁称赞为“嘉夫德若斯”的卫子夫卫皇后,而这两个人都没有葬入茂陵。是什么让这位雄才伟略的帝王在身后孤身一人,矗立在历史长河中两千余年。

陈阿娇十多年恃宠而骄,不曾生子,被废黜后居于长门宫中,去世后最终葬于她的祖父汉文帝霸陵邑境内郎官亭东边,守望着疼爱自己的外祖母窦太后和母亲馆陶长公主。

卫子夫则受巫蛊之祸牵连,自尽身亡,葬于覆盎门外五里的桐柏亭。巫蛊之祸不仅使得卫子夫“扇而不终”,太子刘据自缢身亡,卫子夫的女儿诸邑公主,阳石公主,卫青之子长平侯卫伉都受到牵连入内被杀。太子刘据三子一女皆因巫蛊之祸而遇难,只剩一孙刘病已,后为汉宣帝,也算是帝位没有旁落。晚年汉武帝悔悟,知太子确为无辜被陷害,却只能对着高台寄托思念。至于卫皇后为何在武帝悔悟之后也未葬于茂陵,恐怕只有武帝一人知道了。

那最终能葬于茂陵的李夫人是何许人,竟然享受到了两任皇后都没有享受到的尊荣?

李夫人风姿绝世,倾国倾城,深受武帝宠爱,却红颜薄命。病重之时,自知容颜不再,拒绝武帝的亲自探望。李夫人因此受到家人责难,为何不趁机为父兄家人获得庇护,而李夫人却说我就是为了兄弟才如此做,我受到宠爱就是因为容貌好,以美色侍人,色衰而爱弛,爱弛则恩绝,如果陛下见到我现在这副模样,一定会厌恶我,还谈什么庇护我的兄弟呢?

事实证明李夫人果然有先见之明,她始终在武帝心里留下最美好的记忆,令武帝念念不忘,甚至“招魂”相见,当然也在李夫人去世后封赏了她的家族。

如此看来,李夫人能够最终葬于茂陵,也是她智慧的结果吧。

秦:陕西临潼附近。

西汉:陕西咸阳西汉王陵群。

东汉:除献帝葬于河南修武外,其余集中在河南洛阳东汉王陵群。

三国:蜀昭烈帝刘备 —— 四川成都 蜀后主刘禅——河南洛阳

魏太武帝曹操——河北临漳 魏文帝曹丕——河南洛阳

魏明帝曹睿——河南孟津 高贵乡公曹髦——河南洛阳

吴武烈帝孙坚——江苏丹阳 吴大帝孙权——江苏南京

吴景帝孙休——安徽当涂 吴末帝孙皓——河南洛阳

西晋:河南洛阳

东晋:江苏南京

五胡十六国王陵多不可考

南朝多葬于江苏丹阳,北朝多葬于山西大同和河南洛阳

隋:隋文献帝杨坚——陕西武功 隋炀帝杨广——江苏扬州

唐:分葬于陕西境内。

五代:河南开封洛阳附近

十国:多不可考,在当时各国首都附近。

北宋:河南巩义(洛阳附近)七帝八陵,南宋:浙江绍兴 七陵

辽:因其习俗多不可考。散居在内蒙巴林左旗内。

金:北京房山,后为河南登封

元:因其习俗多不可考。

明:太祖为江苏南京,世祖后为北京市昌平共13陵

清:太祖太宗葬于辽宁沈阳附近,福临后葬于于河北遵化及河北易县清东西陵

帝王陵集中分布在

1河洛地区(包括洛阳 巩义 登封 郑州 开封等地)

2关中地区(包括西安 咸阳 等地)

3江南地区(包括南京 丹阳 绍兴等地)

4燕山地区(包括北京 遵化 易县等地)

5河东地区(包括安阳 临漳等地)

历代皇帝的陵墓:

秦代帝陵

帝号及姓氏 在位时间 陵名 埋葬地址 陪葬情况

秦始皇蠃政 前221--前210年 始皇陵 陕西临潼 发现兵马俑

秦二世胡亥 前209--前207年 陕西临潼北

帝号及姓氏 在位时间 陵名 埋葬地址 备注

西汉帝陵

帝号及姓氏 在位时间 陵名 埋葬地址 陪葬情况

汉高祖刘邦 前206--前195年 长陵 陕西咸阳市窑店

汉惠帝刘盈 前194--前188年 安陵 咸阳市韩家湾 惠孝张皇后

汉高后吕雉 前187--前180 吕后陵 咸阳长陵东

汉文帝刘恒 前179--前157年 霸陵 西安市东郊 孝文窦皇后

汉景帝刘启 前156--前141年 阳陵 咸阳市张家湾 孝景王皇后

汉武帝刘彻 前140--前87年 茂陵 兴平县南位 李夫人

汉昭帝刘弗陵 前86--前74年 平陵 咸阳市大王 孝昭上官皇后

汉宣帝刘询 前73--前49年 杜陵 长安县东少陵原上 孝宣王皇后

汉元帝刘奭 前48--前33年 渭陵 咸阳市周陵南 孝元王皇后

汉成帝刘骜 前32--前7年 延陵 咸阳市周陵西南 孝成班婕妤

汉哀帝刘欣 前6--前1年 义陵 咸阳市周陵东

汉平帝刘 公元1--5年 康陵 咸阳市周陵西南

孺子婴 6--8年

[新]王 莽 8--23年

淮阳王刘玄 23--25年

东汉帝陵

帝号及姓氏 在位时间 陵名 埋葬地址 陪葬情况

光武帝刘秀 25--57年 原陵 河南孟津 阴皇后

明帝刘庄 58--75年 显节陵 河南洛阳 马皇后

章帝刘炟 76--88年 敬陵 河南洛阳 窦皇后

和帝刘肇 89--105年 慎(顺)陵 河南洛阳 熹皇后

殇帝刘隆 106年 康陵 河南洛阳

安帝刘祜 107--125年 恭陵 河南洛阳 阎皇后

顺帝刘保 126--144年 宪陵 河南洛阳 梁皇后

冲帝刘炳 145年 怀陵 河南洛阳

质帝刘缵 146年 静陵 河南洛阳

桓帝刘志 147--167年 宣陵 河南洛阳 郑皇后

灵帝刘宏 168--189年 文陵 河南洛阳 何皇后 王皇后

少帝刘辩 189年

献帝刘协 190--220年 禅陵 河南修武 曹皇后

三国帝陵

帝号及姓氏 在位时间 陵名 埋葬地址 陪葬情况

蜀昭烈帝刘备 221--223年 惠陵 四川成都 照烈皇后甘氏 穆皇后吴氏

蜀后主刘禅 223--264年 河南洛阳

魏太武帝曹操 后追封 高陵 河北临漳 武宣卞皇后

魏文帝曹丕 220--226年 首阳陵 河南洛阳 文德郭皇后

魏明帝曹睿 227--254年 高平陵 河南孟津 明元郭皇后

高贵乡公曹髦 255--260年 河南洛阳

魏元帝曹奂 261--265年

吴武烈帝孙坚 后追封 吴陵 江苏丹阳 吴夫人

吴大帝孙权 222--252年 蒋 陵 江苏南京 步皇后 潘夫人

吴会稽王孙亮 253--258年

吴景帝孙休 259--264年 定陵 安徽当涂 朱夫人

吴末帝孙皓 265--280年 河南洛阳 滕夫人

西晋帝陵

帝号及姓氏 在位时间 陵名 埋葬地址 陪葬情况

晋高祖(晋世祖追崇) 宣帝 司马懿 河南洛阳

晋世宗(晋世祖追崇) 景帝 司马师 河南洛阳

晋太祖(晋世祖追崇) 文帝 司马昭 河南洛阳

晋武帝司马炎 265--290年 峻阳陵 河南洛阳 武元杨皇后

晋惠帝司马衷 291--306年 太阳陵 河南洛阳

晋怀帝司马炽 307--313年 河南洛阳

晋愍帝司马邺 314--316年 河南洛阳

东晋帝陵

帝号及姓氏 在位时间 陵名 埋葬地址 陪葬情况

晋元帝司马睿 317--323年 建平陵 江苏南京 元敬虞皇后

晋明帝司马绍 324--326年 武平陵 江苏南京 明穆庾皇后

晋成帝司马衍 327--342年 兴平陵 江苏南京 成恭杜皇后

晋康帝司马岳 343--344年 崇平陵 江苏南京 康献褚皇后

晋穆帝司马聃 345--361年 永平陵 江苏南京 穆章何皇后

晋哀帝司马丕 362--365年 安平陵 江苏南京 哀靖王皇后

晋废帝司马奕 366--371年 吴陵 江苏吴县 孝庾皇后

晋简文帝司马昱 372年 高平陵 江苏南京 简文顺王皇后

晋孝武帝司马曜 373--396年 隆平陵 江苏南京 孝武定王皇后

晋安帝司马德宗 397--418年 休平陵 江苏南京

晋恭帝司马德文 419--420年 冲平陵 江苏南京 恭思褚皇后

隋代帝陵

帝号及姓氏 在位时间 陵名 埋葬地址 培葬情况

隋文献帝杨坚 581--604年 太陵 陕西武功 文皇后独孤氏

隋炀帝杨广 605--618年 炀帝陵 江苏扬州

唐代帝陵

帝号及姓氏 在位时间 陵名 埋葬地址 陪葬情况

唐太祖李虎 后追封 永康陵 三原县陵前

唐世祖李昺 后追封 兴宁陵 咸阳市窑店东

唐高祖李渊 618--626年 献陵 三原县徐木永合村

唐太宗李世民 627--649年 昭陵 礼泉县九 山

唐高宗李治 650--683年 乾陵 乾县梁山

武则天女皇 684--704年 乾陵 乾县梁山 夫妇合葬

唐中宗李显 684(710)--712年 定陵 兴平县龙泉山

唐睿宗李旦 684(710)--712年 挢陵 蒲城县丰山

唐玄宗李隆基 712--756年 泰陵 蒲城县金粟山

唐肃宗李亨 756--761年 建陵 礼泉县武将山

唐代宗李豫 762--779年 元陵 富平县檀山

唐德宗李适 780--805年 崇陵 泾阳县嵯峨山

唐顺宗李诵 805年 丰陵 富平县金瓮山

唐宪宗李纯 806--820年 景陵 蒲城县金炽山

唐穆宗李恒 821--824年 光陵 蒲城县尧山

唐敬宗李湛 825--827年 陵 三原县陵前柴家窑

唐文宗李昂 827--840年 章陵 富平天乳山

唐武宗李炎 841--846年 端陵 三原县徐木桃沟村

唐宣宗李忱 847--859年 贞陵 泾阳县仲山

唐懿宗李凗 860--874年 简陵 富平县紫金山

唐僖宗李儇 874--888年 靖陵 乾县鸡子堆

唐昭宗李晔 889--904年 温陵 河南洛阳

唐哀帝李柷 905--907年 和陵 山东荷泽

让皇帝李宪 惠陵 蒲城县城西北

[附]孝明高皇后杨氏(武则天之母) 顺陵 咸阳市底张韩家村

五代十国帝陵

帝号及姓氏 在位时间 陵名 埋葬地址 陪葬情况

后梁太祖朱晃 907--912年 宣陵 河南洛阳 元贞皇后张氏

后梁末帝朱友贞 913--923年 河南洛阳 次妃郭氏

后唐庄宗李存勗 924--926年 伊陵 河南洛阳

后唐明宗李亶 927--933年 徽陵 河南洛阳

后唐末帝李从珂 935--936年 河南洛阳

后晋高祖石敬瑭 937--942年 显陵 河南洛阳

后晋出帝石重贵 943--946年

后汉高祖刘知远 947--948年 睿陵 河南登封

后汉隐帝刘承佑 949--950年 颖陵 河南开封

后周太祖郭威 951--954年 嵩陵 河南开封

后周世宗柴荣 955--959年 庆陵 河南郑州

后周恭帝柴宗训 960--961年 顺陵 河南郑州

吴杨渥 907--908年 绍陵

吴杨隆演 909--919年 肃陵

吴杨溥 921--?年 平陵

前蜀王建 907--918年 永陵 四川成都 顺德皇后周氏

前蜀王衍 919--925年

后蜀孟知祥 925--935年 和陵 河南洛阳 太后李氏

南唐李璟 937--942年 永陵 南京牛首山 元敬皇后宋氏

南唐李 943--960年 顺陵 南京牛首山 光穆皇后钟氏

南唐李煜 961--?年 金陵 河南洛阳

南汉刘隐 907--911年 德陵

南汉刘龑 911--942年 康陵

南汉刘玢 942年

南汉刘晟 943--957年 昭陵

北宋帝陵:河南巩义

北宋除徽、钦二帝被金所虏,囚死漠北外,七代帝陵都集中在河南省巩义。北宋帝王陵墓,从宋太祖赵匡胤父亲的永安陵起,至哲宗赵煦的永泰陵止,共计8陵,分布在巩义市(洛阳附近)洛河南岸的台地上的西村、芝田、市区、回郭镇4个镇区,陵区以芝田镇为中心,在相距不过十公里的范围内。

(二)南宋帝陵:浙江绍兴

南宋共有九个皇帝,除后三帝立于危难之中,仓皇间无法在此地建陵安葬外,有六个葬在绍兴,他们是高宗(赵构)永思陵、孝宗(赵眘)永阜陵、光宗(赵敦)永崇陵、宁宗(赵扩)永茂陵、理宗(赵昀)永穆陵、度宗(赵禥)永绍陵。称“宋六陵

明陵分布:

1 祖陵: 朱百六 德祖 玄皇帝 太祖高祖 不祥 胡氏 江苏省盱眙县管镇乡

朱四九 懿祖 恒皇帝 太祖曾祖 不祥 侯氏

朱初一 熙祖 裕皇帝 太祖祖父 不祥 王氏

2 皇陵: 朱世珍 仁祖 淳皇帝 太祖父亲 64 陈氏 安徽省凤阳县西南

3 孝陵: 朱元璋 洪武 太祖 高皇帝 1368-1398 71 马氏 南京钟山南麓

4 长陵: 朱棣 永乐 成祖 文皇帝 1402-1424 太祖长子 65 徐氏 北京昌平县天寿山下

5 献陵: 朱高炽 洪熙 仁宗 昭皇帝 1424-1425 成祖长子 48 张氏 北京昌平县天寿山黄山寺一岭下

6 景陵: 朱瞻基 宣德 宣宗 章皇帝 1425-1435 仁宗长子 37 孙氏 北京昌平县天寿山黑山下

7 裕陵: 朱祁镇 正统 英宗 睿皇帝 1435-1449 宣宗长子 38 钱氏 北京昌平县天寿山石门山下

天顺 1457-1464 周氏

8 景陵: 朱祁钰 景泰 代宗 景皇帝 1449-1457 宣宗次子 30 汪氏 北京西郊金山下

9 茂陵: 朱见深 成化 宪宗 纯皇帝 1464-1487 英宗长子 41 王氏、纪氏、邵氏 北京昌平县天寿山聚宝山下

10 泰陵: 朱佑樘 弘治 孝宗 敬皇帝 1487-1505 宪宗三子 36 张氏 北京昌平县天寿山笔架山下

11 显陵: 朱佑元 睿宗 献皇帝 世宗父亲 43 蒋氏 湖北钟祥县松林山(又名纯德山)下

12 康陵: 朱厚照 正德 武宗 毅皇帝 1505-1521 孝宗长子 31 夏氏 北京昌平县天寿山莲花山下

13 永陵: 朱厚囱 嘉靖 世宗 肃皇帝 1521-1566 宪宗孙 60 陈氏、方氏、杜氏 北京昌平县天寿山阳翠岭下

14 昭陵: 朱载垢 隆庆 穆宗 庄皇帝 1566-1572 世宗三字 36 李氏、陈氏、李氏 北京昌平县天寿山大峪山下

15 定陵: 朱钧翊 万历 神宗 显皇帝 1572-1620 穆宗三子 58 王氏、王氏 北京昌平县天寿山大峪山下

16 庆陵: 朱常洛 泰昌 光宗 贞皇帝 1620 神宗长子 39 郭氏、王氏、刘氏 北京昌平县天寿山黄山寺二岭下

17 德陵: 朱由校 天启 熹宗 折皇帝 1620-1627 光宗长子 23 张氏 北京昌平县天寿山潭峪岭下

18 思陵: 朱由检 宗祯 庄烈皇帝 1627-1644 光宗五子 35 皇后周氏、皇贵妃田氏 北京昌平县天寿山鹿山下

清陵分布:

努尔哈赤在沈阳的东陵 至沈阳旧城东五公里处原来是公园(清福陵)

皇太极在沈阳的北陵 皇姑区泰山路原来也是公园(清昭陵)

顺治的陵墓 孝陵在在今河北遵化昌瑞山的主峰下(清孝陵)

康熙的陵墓 清孝陵东侧1公里处(清景陵)

雍正的陵墓 泰陵距易县15公里的温州市永宁山下(清泰陵)

乾隆的陵墓 以顺治的孝陵为轴心,孝陵以西就是乾隆的裕陵(清裕陵)

嘉庆的陵墓 位于泰陵以西2里(清昌陵)

道光的陵墓 位于昌陵西南15公里处的龙泉峪(清慕陵)

咸丰的陵墓 位于裕陵之西 (清定陵)

同治的陵墓 在景陵的东南(清惠陵)

光绪的陵墓 泰陵东5公里 (清崇陵)

宣统就是溥仪 没陵墓骨灰在北京八宝山

  汉朝是一个很强盛的朝代,而且每个朝代的皇帝陵墓都会修建的很奢侈,汉朝的皇帝陵墓修建在哪里呢接下来就和我一起来了解一下关于汉朝皇帝的陵墓,欢迎阅读!

  汉朝皇帝的陵墓

 汉武帝从即位第二年起就开始为自己营建陵墓,前后长达53年,工程十分浩大。最终建成了一个在西汉帝陵中规模最大的陵墓,这就是举世闻名的茂陵。

 茂陵位于兴平县东北约9公里的茂陵村,东距西安市约4O公里,是汉陵中最西边的一个。因该地在西汉属槐里县茂乡,故名茂陵。

 西汉建立了一系列封建制度,包括皇帝陵寝制度。陵墓的形状、规格都有统一而严格的规定。其他皇帝墓冢都遵循制度,覆斗形墓冢高度均在3O米左右,唯独茂陵超出这一高度,这是汉武帝好大喜功性格的表现。

 皇帝美人

 茂陵底边东西231米,南北234米,封土顶东西395米,南北355米,陵高465米,坟丘四周有夯筑城垣,东西长430米,南北长414米,墙宽58米,陵园四面中央各开一门,门外置双阙,东、西、北夯筑土阙遗址尚存。在茂陵西北5O0米处是那位史书上称是“倾国倾城”的李夫人墓,坟丘约为茂陵的1/2。在坟丘外没有发现垣墙,坟丘中腰处向内平收形成二层台,这形式的覆斗状坟丘称为“莫陵”,平添了几分女性的妩媚。

 良将作伴

 茂陵东南约1公里处,有大面积的汉代建筑遗址,出土很多有四神图案的空心砖、青玉铺首和带有谷纹的琉璃壁、有字瓦当等,可能是茂陵的陵寝所在。茂陵的陵邑在陵园东南,现在尚有遗迹可寻。茂陵的陪葬墓在茂陵之东,今尚存13座,有卫青、霍去病、霍光、金日禅、阳信长公主 公孙弘 上官安 上官桀等的陪葬墓。卫青墓起冢象庐山,霍去病墓起冢象祁连山,冢上立石,置石人石兽,以表示生前的武功。霍去病墓位于茂陵东北I000米,其石刻有“人与熊斗” “马踏匈奴”等16件,作风朴素浑厚, 雕刻 简练传神,是中国现存最早而又保存完整的成组石刻,堪称中国古代雕刻艺术的珍品。今在霍去病墓建茂陵博物馆。

 地宫藏珍

 史载茂陵殉葬品 为丰富,陵内“金银财物,鸟兽鱼鳖,牛马虎豹生禽,凡百九十物,尽瘗藏之。又皆以后宫女置于园陵”,井将唐渠国王所赠玉箱、王杖以及武帝生前阅读杂经30卷,均盛入金箱,一并入墓。到武帝入葬时,墓中随葬品早以塞满,不复容物。茂陵地宫连同其中的珍贵文物又是一个千古之迷。

汉代陵墓分别叫什么

 西汉帝陵:陕西省西安市和咸阳市。包括西安市灞桥区的汉文帝霸陵和咸阳市黄土塬上的惠帝安陵、景帝阳陵、昭帝平陵、元帝渭陵、成帝延陵、平帝康陵、哀帝义陵。西汉帝陵,分布在陕西省咸阳市北原(亦称五陵原)上。西汉经历了11个皇帝,除文帝刘恒霸陵、宣帝刘询杜陵在西安效区外,其他9个帝王陵墓均在咸阳市北原上。

 东汉帝陵:除末代皇帝献帝刘协的禅陵在河南省修武县外,光武帝刘秀的原陵、明帝刘庄的显节陵、章帝刘的敬陵、和帝刘肇的慎陵、刘隆的康陵、安帝刘祜的恭陵、顺帝刘保的宪陵、冲帝刘炳的怀陵、质帝刘缵的静陵、醒傍刘志的宣陵、灵帝刘宏的方陵等11个帝陵,均分布于洛阳附近的邙山岭上与南北两侧。

 1、郪江汉墓

 位于四川三台县城南45公里的郪江镇。

 2、风篷岭汉墓

 长沙望城县风篷岭汉墓的墓主为某代刘姓长沙王后的墓葬。

 3、龟山汉墓

 龟山汉墓位于中国江苏徐州市九里经济开发区境内的龟山西麓,为西汉第六代楚王襄王刘注(即位于公元前128年-前116年)的夫妻合葬墓。

 4、大云山汉墓

 大云山汉墓位于盱眙县马坝镇云山村的大云山顶。

 5、狮子山汉墓

 狮子山汉墓是西汉早期分封在徐州的第三代楚王——刘戊的陵墓,它位于中国东部江苏省的徐州市三环路狮子山。

 6、西汉齐王墓

 西汉齐王墓地处临淄齐故城西南约13公里处的大武镇窝托村南侧,是山东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

 7、铜雀山汉墓

 铜雀山汉墓位于临沂市区东南银雀山。

 8、北寨汉墓

 北寨汉墓沂南县北寨汉代古画像石墓,俗称将军冢。位于山东省临沂市沂南县界湖镇北寨村,是目前全国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大型汉画像石墓。

 9、汝阴侯墓

 西汉汝阴侯墓又称双古堆汉墓。位于阜阳市区西南1公里阜阳飞机场西侧罗庄村内。

 10、雷台汉墓

 雷台汉墓属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武威市北关中路雷台公园内,是1969年由当地农民在雷台老槐树下发现的一处东汉晚期的大型砖石墓葬,因出土了文物珍宝、中国 旅游 标志铜奔马而著名。

 11、老山汉墓

 老山汉墓位于北京市石景山区老山驾校环型公路东南段路北山坡上,是公安部门在1999年底破获的一起盗掘古墓案中发现的。

 12、大葆台西汉墓

 大葆台西汉墓博物馆位于北京城南约15公里的丰台区花乡郭公庄南,是一座建立在汉代王陵遗址上的博物馆,1982年12月对社会开放。

 13、马王堆汉墓

 马王堆位于长沙市东郊浏阳河西岸、长浏公路北侧,距市中心约4公里,属长沙市芙蓉区马王堆乡(原属东屯渡乡)。

 14、满城汉墓

 满城汉墓位于保定城西北21公里处满城县陵山。是西汉中山靖王刘胜及其妻窦绾的墓葬。是中国目前保存最完整、规模最大的山洞宫殿。

 15、南越王墓

 西汉南越王墓位于广州解放北路的象岗山上,是西汉初年南越王国第二代王赵眜的陵墓。

汉武帝死后与谁合葬

 汉武帝作为一代贤君将西汉推上了一个新的高度,他在位时为国家为人民做出了很大的贡献,他的 政治 政策不仅惠及到当时的人民,更影响到了后世之人,他的功劳是千秋万代被人铭记于心的。汉武帝死后的陵墓也是汉朝皇帝中规格最高的,很多人都好奇汉武帝与谁合葬,是谁最后有这样高的荣誉与恩宠。

 汉武帝可以说是中国古代皇帝中唯一一个没有皇后陵合葬的皇帝,也就是说汉武帝没有跟任何人合葬,他的皇后墓地是空的。而李夫人是陪葬并非是合葬,合葬于陪葬这二者之间待遇相差太多。

 李夫人虽然是汉武帝这一生中最爱的女人,可是也没有能够与汉武帝合葬。李夫人是汉武帝在位时的第三位皇后孝武皇后,她因为哥哥的一首词:“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而被汉武帝认识。据说妓女出生的李夫人生的婀娜多姿、楚楚动人,那时候卫子夫已经老了,已经不能吸引汉武帝的目光了。汉武帝本就是一个喜新厌旧的人,这让他非常的宠爱李夫人,卫子夫死后立李夫人为后。而赵钩弋夫人是刘弗陵的生母,她最后被汉武帝处死了。

 汉武帝这一生爱过的四个女人似乎都没有得到好的下场,最后连他的皇后陵寝都是空的,哪怕是曾经挚爱的李夫人也仅仅是陪葬。不知道汉武帝临死前是什么打算,还是佳人已逝,回忆起来都是好的无从抉择还是处于政治因素,无论如何汉武帝最后没有和任何人合葬。

1 吴楚七国之乱的历史事件介绍

2 嘉靖皇帝陵墓

3 道光皇帝陵墓在哪里被盗过吗

4 乾隆皇帝的坟墓在哪里

5 汉墓深埋的富二代

汉文帝霸陵位置确认,竟是这样被发现的

 汉文帝霸陵位置确认,竟是这样被发现的,12月14日上午,国家文物局公布了在甘肃、河南、陕西的重要考古发现和研究成果,汉文帝霸陵位置确认,竟是这样被发现的。

汉文帝霸陵位置确认,竟是这样被发现的1

 12月14日上午,国家文物局在北京召开线上会议,公布一项重要考古成果:江村大墓墓主为汉文帝刘恒。

 这一成果颠覆了自元朝起700年来史学界的普遍认知,确认了汉文帝陵寝霸陵的真实位置。不过,令人遗憾的是,“推动”这项考古成果问世的,是千百年来令人不齿的一个群体:盗墓贼。

 霸陵(江村大墓)所在之处及周边,近年来屡遭“土夫子”(即盗墓者)侵扰。鉴于霸陵陵区文物近年来连续被盗的严峻形势,经国家文物局批准,陕西省考古研究院2017年开始对江村大墓外藏坑、南陵外藏坑进行抢救发掘。12月14日公布的便是四年来取得的考古成果。

 薄太后南陵外葬坑考古现场(摄于2020年11月)

 汉文帝霸陵真实地点得以确认,与汉武帝刘彻之妃“钩弋夫人”墓被盗密不可分。“钩弋夫人”是汉武帝刘彻之妃、汉昭帝刘弗陵之母赵婕妤,其墓为汉云陵,是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陕西省咸阳市淳化县铁王镇大圪塔村西。

 2016年7月,汉云陵遭盗扰。淳化县公安局对此高度重视,立即成立专案组开展调查。鉴于案情重大,公安部将此案列为挂牌督办案件,直接组织指挥陕西省公安机关开展侦查工作。

 警方循线追踪,从一个盗墓团伙挖出其他盗墓团伙,再扩线、扩人,历时一年多,打掉8个盗掘古墓葬犯罪团伙,抓获犯罪嫌疑人91人,侦破盗窃、盗掘、倒卖等文物案件96起,扣押涉案车辆10台,追缴文物1100余件。

 相关裁判文书显示,这些盗墓贼所涉文保单位包括:杜陵(汉宣帝刘询墓)陪葬墓66号墓、汉云陵、江村大墓丛葬坑、甘肃镇原县殷家城乡古墓葬、甘肃武山县王家门村古墓葬、延安市宜川县丹州镇古墓葬等等。

 这一系列盗墓案,涉及西安市灞桥区狄寨(江村大墓所在地)一带的,最早可追溯至2001年,但主要集中在2010年以后。咸阳中院“(2018)陕04刑初46号”、陕西高院“(2019)陕刑终292号”等裁判文书显示,上述系列盗墓案基本已由咸阳中院、陕西高院于2018至2020年审理,并作出相应判决。

 江村大墓被盗文物(图自陕西省考古研究院)

 这些盗墓贼分工明确,有提供资金者、有组织实施者、有踩点探墓者、有打洞盗墓者,还有销赃变现者,不同团伙人员既有交叉合作,也有争斗内讧。所涉文物包括陶俑、陶制动物俑、陶制编钟、石罄、青铜编钟、玉器等等。

 其中,外号“孟老大”的孟经建,频繁出现在多起案件中,其不仅组织实施盗墓,还负责买赃销赃。

 咸阳中院一审查明,孟经建先后实施盗掘古墓葬四次,其中两次犯罪地点属于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古墓葬,其在共同犯罪中起组织作用,系主犯;其又参与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犯罪四次,且数额总计达十万元以上,属于情节严重,应依法予以惩处。

 2019年7月17日,咸阳中院一审判决被告人孟经建犯盗掘古墓葬罪,判处有期徒刑十二年,并处罚金100万元;犯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罪,判处有期徒刑四年,并处罚金40万元,决定执行有期徒刑十四年,并处罚金140万元;并对其违法所得283万元(已缴纳19895万元)予以追缴。孟经建不服一审判决,提起上诉,但被陕西高院驳回。

 这批盗墓贼中,获刑最重的为张小彦,法院审理查明,其先后实施盗掘古墓葬八次,其中两起犯罪盗掘地点属于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古墓葬,并在一起犯罪中盗掘出珍贵文物。其系盗墓团伙主犯,又系累犯(曾因盗窃获刑五年)应当从重处罚。

 最终,张小彦被判犯盗掘古墓葬罪,判处无期徒刑,并处没收个人财产200万元,对其违法所得4823万元(已缴纳1983万元)予以追缴。

 此外,汉文帝刘恒母亲薄太后的陵园也曾遭盗扰。不过,该案与上述系列盗墓案无关。

 2016年9月4日至9月6日期间,肖强、刘开明、杨彬、赵朋、段肖立携带洛阳铲、探杆、钢钎、铁锨等盗墓工具,乘坐薛国强驾驶的白色金杯面包车多次来到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薄太后陵陵园内,由肖强、刘开明、杨彬负责实施盗掘,由赵朋、段肖立负责望风,先后从薄太后陵的丛葬坑盗掘出彩绘男立俑、彩绘女立俑等文物108件,彩绘陶俑头、彩绘跽坐俑等文物49件。

 后肖强等人将上述盗掘的文物藏匿于刘琦在雁塔区某甲村租赁的民房内。9月6日21时许,刘琦在该民房内查看**的文物后与肖强、刘开明等人约定以每件3000至4000元不等的价格进行收购并将部分文物用车辆拉走。次日,刘琦将该批文物运至其位于高陵区的家中存放时被公安机关当场抓获。事实上,在当日9月6日凌晨3时许,警方便接群众匿名电话举报,称有人在雁塔区某甲村藏匿文物。接警后,警方遂展开调查破获此案。

 江村大墓外葬坑出土文物(图自陕西省考古研究院)

 经西安市文物局确认,该案盗洞位于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薄太后陵的丛葬坑,具有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经陕西省文物鉴定研究中心鉴定,被盗的彩绘男立俑、彩绘女立俑等汉代文物共108件,其中二级文物5件,三级文物103件;彩绘陶俑头、彩绘陶立俑、彩绘跽坐俑等汉代文物共49件,均为一般文物。

 据秦风网发布的消息,2019年12月10日,陕西省纪委监委通报4起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失职失责典型案例,其中第一个案例便是,西安市西汉帝陵保护管理中心对西汉薄太后陵管护不力造成遗址被盗掘问题。

 通报称,2014年以后,西汉帝陵保护管理中心未认真组织对其管护的西汉薄太后陵的保护工作,管护制度缺失、日常巡查草率应付、群防力量薄弱。2016年9月,薄太后陵陪葬坑被盗墓团伙盗掘。案件虽经公安机关侦破,多数文物被追回,但仍有部分文物损毁、流失。2018年11月,该管理中心所属霸陵管护部部长冯慰受到党内严重警告、政务记过处分。2019年7月,管理中心主任王京平因还存在其他违纪违法问题被并案处理,受到开除党籍、降低岗位等级处分。

汉文帝霸陵位置确认,竟是这样被发现的2

 12月14日上午,国家文物局公布了在甘肃、河南、陕西的重要考古发现和研究成果,尤其是备受关注的陕西西安白鹿原的江村大墓,终于确认就是汉文帝(汉武帝的爷爷)的霸陵。

 江村大墓位于陕西省西安市灞桥区,2016年外藏坑受到盗扰,之后经国家文物局批准,考古工作者对江村大墓及其附近的窦皇后陵、薄太后南陵、相传为汉文帝霸陵的“凤凰嘴”地点,进行了系统的考古调查、勘探,并对陵园外藏坑进行了考古发掘,目前基本确认江村大墓为西汉早期汉文帝刘恒的霸陵。

 据介绍,江村大墓地处西安东郊白鹿原的西端,东北约800米处为窦皇后陵,西南约2000米处为薄太后南陵,北部约2100米处为原国保单位霸陵所在“凤凰嘴”地点。

 考古勘探确认,“凤凰嘴”地点并没有汉代墓葬遗存,因此排除是霸陵的可能。

 江村大墓平面为“亚”字形,地表无封土,墓室边长约72米、深30余米,墓室四周发现110多座外藏坑,外藏坑外围有卵石铺砌的陵园设施(暂定名“石围界”),边长约390米,石围界四面正中外侧有门址,推测可能为独立的帝陵陵园(窦皇后陵也有独立的后陵陵园)。

 江村大墓与窦皇后陵外围发现陵园园墙遗存,推测共处同一座大陵园内,大陵园东西长约1200余米,南北宽约863米。

 考古人员发掘了7座大型陪葬坑、8座外藏坑内,出土了陶俑、铜印、铜车马器及铁器、陶器等1500余件。

 其中,铜印印文有“车府”“器府”“中骑千人”“府印”“仓印”“中司空印”等,表明江村大墓周围外藏坑应为模仿现实官署、府库建造。

 在长约40多米的外藏坑里,密密麻麻的陶俑尤为引人注目,而且大量陶俑都是彩绘的裸体陶俑,在考古学中被称为着衣式陶俑。

 根据考古人员初步清理,这些裸体陶俑的数量足有上千件。

 江村大墓的形制、规模均符合西汉最高等级墓葬规格,加之其周边分布窦皇后陵、薄太后陵,专家确认江村大墓为汉文帝霸陵。

 本次考古工作确定了汉文帝霸陵的准确位置,解决了西汉十一座帝陵的名位问题。

汉文帝霸陵位置确认,竟是这样被发现的3

 据央视新闻客户端消息,今天(2021年12月14日)上午,国家文物局在北京召开线上会议,会上公布了陕西省西安市白鹿原江村大墓即为汉文帝霸陵。

 至此,这个长达千年之久的误会被画上了句号。

 早在元代,《类编长安志》就记载汉文帝陵位于凤凰嘴,凤凰嘴位于灞桥区席王街道毛窑院村南的白鹿原畔,是一个从原边突出的山头,其南通过一个梁与白鹿原相连,其北坡则呈规整三角状,整个山形很像帝陵封土。在地势加持以及史书“因山为墓”记载的多重影响下,“凤凰嘴”前立满碑石,而其中比较重要的则有“康熙二十七年御制碑”“雍正元年祭祀碑”“嘉庆二十四年御祭碑”。正中最高最大的那块,则为清乾隆四十一年时任陕西巡抚毕沅所书的“汉文帝霸陵”碑。

 凤凰嘴

 如今,省市考古研究院联合在白鹿原江村大墓、薄太后南陵开展的考古工作取得了重要的收获,在项目负责人、陕西省考古研究院马永嬴研究员及考古队成员的帮助下,下文对汉文帝霸陵不选咸阳原反倒选白鹿原、“凤凰嘴”为什么会被很多人认为是霸陵陵址所在地、以及认定江村大墓才是霸陵的决定性证据进行独家解读。

  白鹿原畔凤凰嘴:对霸陵千年来的误认

 公元前180年,汉文帝作为汉高祖庶子即位,彼时,汉高祖和汉惠帝均已入葬咸阳原,形成了祖陵区,但汉文帝却放弃此处,另择白鹿原一带营建霸陵。什么原因作此选择?历史资料上并无明确记载,经后世学者研究,则给予了两种看法:

 一是西汉帝陵按昭穆排列,文帝是继自己兄弟而立的帝主,并不是以往意义上的嫡长子传承,其陵位与惠帝安陵均为穆位,因此无法安排,只能另找地方;

 二是西汉帝陵并无昭穆制度,文帝选址白鹿原不过是个人原因。

 霸陵如此隐蔽,不似其它西汉帝陵墓址有清晰的封土,源于文帝刘恒提倡“薄葬”以及明确表示“因其山,不起坟”的遗诏。据《汉书·文帝纪》明确记载:“七年夏,六月己亥,帝崩於未央宫。遗诏曰:霸陵山川因其故,毋有所改……葬霸陵。”

 没有封土意味着就不像其它汉代帝陵,拥有肉眼可见巨大的“土包”。也因此,造成了学界对于汉文帝霸陵的墓室结构一直存在两种观点。一种是“崖墓论”,认为霸陵确实是“因山为藏”,而“凤凰嘴”的高崖即霸陵陵址,也就正好印证了“崖墓”的形式。

 另一种观点认为,虽然文献上有记载“不起坟”,但也可以将其理解为墓是修在山中的缘故,故此不用另修封土,这和地势有关,霸陵的墓室形制理论上应当同汉代的其他帝陵一样,是“竖穴土圹墓”。

 历史上对霸陵记载的文献很多,据马永嬴介绍,《史记》《汉书》《水经注》等多卷史书中都曾有过霸陵“不治坟”的记载,但对于“不治坟”的具体形制却又没有进一步解释,而文献中的记载,由于时代的'变迁,在传抄过程中极易发生偏差。

 此外,古代帝王陵墓大都具有保密性,为了安全起见,一般都不会标注详细地点,比如,关于西汉帝陵的位置所在地,《三辅黄图》里就仅仅提到“文帝霸陵,在长安城东七十里,因山为藏,不复起坟。”

 “长安城东七十里”概括了霸陵地理位置,以上诸如其类的文字使得大部分学者们在没有考古发掘和实物印证以前,只能凭借文献和经验去分析陵寝所在地。

 有关霸陵位于凤凰嘴的说法,最早见于元骆天镶《类编长安志》:“在京兆通化门东四十里,白鹿原北凤凰嘴下,《汉书》治霸陵皆瓦器不以金银铜锡为饰,因其山不起坟。”

 去过凤凰嘴的人不难发现,该地位于灞桥区席王街道毛窑院村南的白鹿原畔,是一个从原边突出来的山头,其南通过一个梁与白鹿原相连,其北坡则呈规整三角状,整个山形很像帝陵封土的样子。“凤凰嘴”本身,不管是形貌还是后世赋予的历史色彩,都让这重误解变得层层加码。

 在地势加持以及史书“因山为墓”记载的多重影响下,“凤凰嘴”前立满了文物保护碑,而其中比较重要的则有“康熙二十七年御制碑”“雍正元年祭祀碑”“嘉庆二十四年御祭碑”。

 正中最高最大的那块,则为清乾隆四十一年时任陕西巡抚毕沅所书的“汉文帝霸陵”碑。

 即就是说,早在元代,人们就有了霸陵在凤凰嘴的误解,这就给后世的考古工作增加了更大的难度,毕竟在没有先进的技术手段和完善的考古条件下,没有人敢轻易推翻“前人”的观点。

  西汉帝陵及陵邑布局:控扼全国交通网络的枢纽

 在西汉时,帝陵的择址和营建,并不简单如今天人们看来的政治和文化象征意义,西汉帝陵的选址,与当时的政治、军事形势密切有关。

 汉初,西汉王朝的主要隐患是北方强悍的游牧民族匈奴和关东的六国旧贵族。作为西汉帝陵主要陵区的咸阳原,正位于汉长安城北首,当时通往北部边地和西北地区的交通线,都要从长安城渡过渭河经过咸阳原。西汉政府在这里营建帝陵并设置陵邑,将大批关东六国旧贵、豪杰名家徙入,实际上是在长安城北,人为营造了一道防范匈奴南下的屏障,不仅削弱了地方势力坐大的可能,还充实了京师的力量。

 秦始皇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的中央集权制帝国后,为了加强统治,下令修筑了各样道路。而汉承秦制,在秦道路交通系统的基础上又不断发展,新修复开拓了褒斜道、子午道、使得全国形成了以汉长安城为中心辖射的更为发达的交通网络。

 西汉帝陵及其陵邑置身于这幅庞大的交通网络中,也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旧有的交通条件,促使长安地区形成了新的交通格局并起到了交通冲要和枢纽的作用。除了西汉帝陵陵区本身良好的道路条件外,从宏观着眼,长陵、安陵、霸陵、阳陵、茂陵、平陵、杜陵等西汉诸帝陵及其陵邑在整个大长安地区的整体交通布局中,地位都非常重要。

 比如,汉陵考古队队长马永嬴认为:

 长陵和其西的安陵及其陵邑一起控制着北向甘泉、云阳的驰道;

 霸陵除跟临潼向关东的大道以外,也是长安通往东南方向,过武关,沿丹水直指江汉平原的武关道实际上的起点;

 阳陵及其陵邑在渭北咸阳原上处于最东边的位置,亦当于交通要冲地位;

 茂陵及其陵邑则是控制京师长安和西域之间联系的咽喉,也是后来汉武帝北击匈奴,经略西域的交通锁钥;

 至于杜陵,位于汉长安城东南的少陵原北端,作为子午道的起点,其作用自不可忽视。

 正是在这样的努力经营下,西汉王朝才实现了所谓“长安诸陵,四方福凑并至而会”的交通形势。以诸陵邑为交通枢纽,通向四面八方的渐趋完善的伞形交通网络,对维持长安城及诸陵邑的繁荣起到了重要作用。

 翻查西汉帝陵选址,细细归类,能感受到不少相似之处,比如:均在高敞之地,多位于国都之北,距离长安城不远,交通便利等等。而这些特点的形成,也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比如,帝陵的营建都遵循了就近原则,为了“宣示崇高威严”和“防水”两方面的考量,帝陵的选址在地势上都要求“高敞”。

 例如,作为西汉帝陵主陵区的咸阳原就居高临下,北靠群山,南临渭水,遥望终南,地势一平如砥。至于白鹿原则也不用说,南北宽约25公里,东西长约6-9公里,原面海拔600-780米,东南高,西北低,看起来甚为高亢,东侧是蓝武大道,还有扼控蓝武通道之利。

  排除凤凰嘴:源自对西汉帝陵形制结构和布局的总结

 80年代以来,我国考古研究者对西汉帝陵做了一系列的考古发掘工作,大致掌握和了解了西汉帝陵的形制结构和布局特点。

 西汉帝陵共十一座,除杜陵位于西安东南、霸陵位于西安东北方的白鹿原上以外,其余九座,均位于咸阳原上,从东到西一字排开。而归类整理,则不难发现,西汉帝陵遗址本体大都分为三个部分,即帝后陵园、陵邑、以及陪葬墓区。

 布局则习惯坐东朝西,帝后合葬,同陵异穴,陵园以东门为正门,除霸陵“不治坟”以外,其余帝陵封土均为正方形或长方形覆斗形。

 也因此,根据霸陵选址的地质、地貌条件及西安帝陵传统来说,霸陵所在地应与窦皇后陵相较不远,西汉帝陵实行帝、后“同茔异穴”合葬制,即帝陵、后陵位于同一陵园内,或帝陵陵园、后陵陵园位于同一陵园内。长陵和安陵的帝陵、后陵位于同一陵园内,从阳陵开始,帝陵、后陵设有独立陵园,但二者外围有园墙、壕沟,形成双重陵园制。

 霸陵处于安陵与阳陵之间,暂不讨论其属于前者还是后者,但帝陵、后陵位于同一陵园内应是毫无疑义的。

 但细观曾经认定的凤凰嘴一地,其与窦皇后陵封土相距2100米,比西汉国力最强的武帝茂陵帝后陵墓之间的距离还大。

 再者,帝陵与后陵的营建形制应基本类似,出现一个崖墓一个竖穴土圹墓的可能是很小的(窦皇后陵寝已确认无误,墓葬形制为竖穴土圹墓。)

 西汉帝陵继承了秦始皇陵园的特点并有所发展,陵园独立化、陵区规模化、设施复杂化、功能完善化,营建前有过仔细的规划设计,工程是按照一定的规划设计蓝图施工的。霸陵营建也是如此,若帝陵为崖墓,后陵就不可能为竖穴土圹墓,反之,窦皇后陵为竖穴土圹墓,帝陵的墓葬形制肯定也是竖穴土圹墓。

 因此,霸陵应当也是带4条墓道的“亚”字形竖穴土坑墓,与其他西汉帝陵并无二致,只是在于是否有封土的区别。

 其次,西汉帝陵一般建于黄土台塬的边部,除帝陵陵园较为高隆外,整个陵园内较为平整,高差不大。若霸陵帝陵位于凤凰嘴,则陵园需依白鹿原东侧陡坡而建,陵园内高低不平,沟壑纵横,高差将超过230米,而且难以建设外藏坑、礼制建筑等设施。这也给凤凰嘴就是霸陵的论证打上了一个问号。

  确认江村大墓即霸陵的关键证据

 地处西安东郊的江村大墓,在2001年被发现,此前一度被误认为馆陶公主刘嫖(汉文帝与窦皇后嫡女)墓。

 窦皇后陵东临灞河河谷,北为任家坡、江村北侧的东南-西北向自然沟,江村南侧也有一条东南-西北向自然沟,沟南为薄太后南陵。窦皇后陵西南侧东西1400米、南北1100米的范围较为平整,适合设置霸陵陵园,向西则为坡地,地势逐渐变低。另外,汉阳陵邑遗址出土有“孝文东寝”封泥,窦皇后陵位于白鹿原东侧边缘,其寝园称为“孝文东寝”也说明帝陵在西侧之处。

 灞河从窦皇后封土下流过

 最初被“误解”为馆陶公主之墓的“江村大墓”即就位于江村东侧、窦皇后陵西侧。虽然,汉代公主的墓葬皆可类比诸侯王。但以目前考古事实来看,已发现诸侯墓的规模,与江村大墓相比都小了许多。再者,馆陶公主葬于武帝时,其葬制也不可能超越诸侯王。

 “江村大墓”近年来因被盗掘而被发现,2017年开始,对江村大墓及南陵外藏坑进行抢救性发掘,目前发现,该墓室长宽40米,深30米,紧贴墓圹砌有一周砖墙,墙内为枋木垒筑的外椁,外椁与第二周枋木墙之间为宽、高各约2米的外回廊,廊内堆积有大量的木炭,第二周枋木墙一端设门,内为第二道、第三道回廊。

 该墓位置显赫,规模庞大,外藏坑数量繁多,远远超过了诸侯王的等级,而配得上如此规模、设施、墓道特点和位置的,也就只剩下汉文帝霸陵值得怀疑了。霸陵帝陵无封土,是两千年来不争的事实。而江村大墓也确实没有封土,符合史书中霸陵“不起坟”的记载。

 直接让考古学家们认定江村大墓就是霸陵的证据,还是因为在长达5年的考古发掘勘探中,他们找到了大陵园的边界,也就是将窦皇后陵和“江村大墓”包围起来的“以石为界”的最大外陵园。

 根据历史文献和田野考古资料,西汉帝陵建筑的基本形制要素包括陵园、封土、墓穴、门阙、寝园、陵庙、外藏坑、道路、陪葬墓、祔葬墓、陵邑、刑徒墓地及园省、园寺吏舍、修陵人居址等部分。

 陵园在陵墓结构中是圈定陵墓、界划陵区的重要标志。西汉帝陵的陵园被称为“园陵”或“园”。据考古勘探资料显示,西汉早期的帝陵,如长陵、安陵采用帝、后同陵园的单重陵垣制;早先,因为大家都默认汉文帝霸陵采用“依山为陵”葬制,葬于凤凰嘴下,因此重心大都放于对凤凰嘴的钻探。

 霸陵在凤凰嘴之说,因何而起,如今已经不得而知。但遗憾的是,经过对凤凰嘴周围山体的检测,考古学家们发现其中并无空洞,因而其山体内部也就不可能存在着一座大型墓葬。

 更叫人觉得奇怪的一点是,熟悉西汉帝陵的人都知道,帝陵除了封土之外,地面还有丰富的陵园建筑。时至今日,建筑虽已不存,无法保留,但陵园内遗存的残砖碎瓦往往随处可见,然后事实却是,凤凰嘴周围并没有出现任何的汉瓦遗存。山体内没有空洞,周围又没有陵园建筑遗存,那就基本上可以否定凤凰嘴是霸陵陵址。不过是一处实心土原罢了。

 如今,大陵园垣墙被成功发现的踪迹则为我们揭开霸陵真相一事提供了最直截了当的证据。

 中国历史源远流长,西汉时期是我国汉文化的重要形成时期,从某种角度讲,汉文化就是以汉代文化为基础形成的。也正是这种历史交流的核心价值理念组成了我们五千年文化不断裂的事实。

 考古从来都不是一个静态的过程,那些被推翻重建又不断论证的史事是一代又一代的考古人“求真”的态度,也是值得我们学习与骄傲的存在。

 ●感谢汉陵考古队队长马永嬴研究员及曹龙、朱晨露等老师对本文提供的学术指导。

从纪录片《帝陵》看西汉帝王之汉武帝

汉武帝刘彻,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帝王之一,世人多知武帝雄才大略,抗击匈奴、夺取河西走廊、开疆拓土,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安排张謇两次出...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