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名人对孟子的评价(不要长篇大论)。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10-12浏览:2收藏

求名人对孟子的评价(不要长篇大论)。,第1张

本人看过《孟子》,对孟子评价高过其师孔子。原因如下:

1、孟子才是真正的《儒学》创始人。孔子其实就是私办官员预科班的老师,而且其主要擅长祭祀。他的一些言论被徒弟所记录。既不系统,也不适用。恢复周礼,本来就是违背历史发展规律的。但是孟子是把孔子言论进行系统整理,并且和实际结合,形成对当时当事具有指导性理论的人物。

2、孟子把仁的思想,提升到新的高度,提出了的民贵君轻的民本思想,极其伟大,不但形成了中华文明和日本文化的本质区别。(日本文化由于专制压迫不敢宣扬仁的理念,只能宣传忠孝的思想,最终导致其民族道德观的扭曲和乖戾)。而且使得中华文化屹立于世界先进文化之林,比之任何思想,毫不逊色。

3、孟子的思想,更全面,更深刻,更加通俗易懂,更加实用。为后世儒学基本形成了全套理论框架,涉及法律,政治,文化,经济,伦理各个层面,使儒学,成为真正能涵盖社会生活各方面的学说。特别是对经济多有论述。

最后说说楼上介绍的宋朝轻孟的原因,宋朝其实是儒家全面衰落的时期。宋明理学,基本是对儒学的全面颠覆,把经世致用的儒学,吸收了佛道玄想的形而上学,改成了纯粹理念思维,看似高深,其实毫无意义。是儒学的全面蜕变和退步。

战国中期孟子,其弟子万章、公孙丑等著。为孟子、孟子弟子所作最早见于赵岐《孟子题辞》:“此书,孟子之所作也,故总谓之《孟子》”。《汉书·艺文志》著录《孟子》十一篇,现存七篇十四卷。总字数三万五千余字,286章。同孔子一样,孟子也是受得弟子的尊崇,除却弟子,更有无数后人的称赞与敬佩。这大概是源于他的“论战纵横捭阖,口才简直独步天下”。时代的远逝,剥夺了我们拥有时间交集的可能性,穿越版的痴人妄说也只能是笑谈臆想,要走进亚圣孟子,还得回到国学原典《孟子》。《孟子》里孟子的出场似乎不是很风光,梁惠王——在这本书里他见到的第一位国君是这样向孟子打招呼的:“叟!不远千里而来,亦将有以利吾国乎?”这个梁惠王很坦率,一点也不装,能用“红包”表达的尽量不用语言。第一次面对面,就是这样的尴尬,孟子那可是圣人呀,不管怎样说,这样斯文扫地,是可忍孰不可忍?更何况,“仁政”功在千秋,利在万世,我告诉你们这些国君诸侯,可是帮你千秋万代,基业永保,干嘛还要这样低三下四?要是孔子在世,道不同不相与谋,说不定回来一场扭头便走的旅行。孟子却留下来了,我们替孟子窝火,这跟伟大的差距也实在太大了。孟子会慢慢的调教这个梁惠王的。《寡人之于国》章讲到,终于有一天,梁惠王与孟子谈心,讲到近来一件很费脑筋,也很让自己感伤的事情:“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河东凶亦然。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用心者。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看看梁惠王这个语气“尽心焉耳矣”,一连用了“焉耳矣”三个语气词,这当中有自我的肯定,有对孟子如何正确认识梁惠王伟大贡献的委婉提示,还有对不谙官场风情一直在沉思不肯点赞的孟子的期待。越是这样,孟子回答这个问题的难度很大,因为梁惠王的逻辑是建立在自己毫无过失而错在天下负我的基础之上的,他的疑惑就那样的怨天尤人:这百姓的良心哪里去了?我那五星级的执政能力为何得不到承认?不仅如此,如果大家懂得梁惠王,回答问题还有风险的。孟子说:“王好战,请以战喻。”就是这样一个近乎即兴发挥出来的类比,让我们感到了孟子强大的逻辑能力与应变速度,也感觉到了孟子在棘手的问题、难缠的对手面前展示出的论辩技巧!能在刹那能将对手打的哑火,还能“引君入彀”,让对手在深刻的反思之后毫无怨言,恐怕所有的读者都异常的快意于这次成功的突围!孟子这样的胜利还有很多。但是,如果把这种论战技巧的高妙这当做孟子的伟大,难免低幼了,也不能把孟子与战国时那些巧舌如簧的纵横家区别开来。真的伟大恰恰在孟子的论战技巧的背后——那些真实的尴尬与困窘。列位看官,我们看到了孟子潇洒,甚至“跋扈”的一面,但是谁人看到这一幕幕背后的酸楚与艰辛?我们还记得当时面对梁惠王好不礼貌的称谓“叟”,孟子选择了留下来;当他发现了梁惠王其实执政能力不过接近及格线,而且证据确凿的时候,孟子不是一鼓作气将死梁惠王,而且循循善诱,颇有耐心。这让我们很多热血青年抱打不平,要是换了我们,一定让梁惠王好看!但是,有谁想过在这个世界上,离开比留下更容易,意气用事就可以;快意比隐忍更容易,荷尔蒙一攀升,直接引爆就可以。不过,走了之后,快意之后呢?成大事者,单凭意气鲜有成功者。换句话,没有这份隐忍,不肯委屈自己,是无法成事的。更让人难以忘怀的是面对齐宣王的_候,孟子简直是上演了三进三退的悲情大戏,孟子在逻辑上三次引君入彀,酣畅淋漓,无一失手。然而,认真的读者会发现,明明是齐宣王没有资格与齐桓晋文相提并论,孟子也不愿谈及齐桓晋文的“霸道”,但是孟子还是委婉的提醒齐宣王世间还有“王道”;明明知道吝啬小气的齐宣王很难爱民行仁政,但孟子还是借齐宣王在祭祀时用羊代替了牛这个事件,大赞齐宣王是极富爱心的好青年,替齐宣王掩藏了本质吝啬这个秘密;明明知道齐宣王不愿行仁政,还是用了“挟太山以超北海,语人曰:‘我不能。’是诚不能也。为长者折枝,语人曰:‘我不能。’是不为也,非不能也”这样的话。替一个装睡的人打圆场,是一场感人的退避三舍。我一直在疑惑:难道孟子的学生在旁边看着,他们会不会很沮丧甚至无地自容:夫子的浩然正气呢?夫子的伟大与不挠呢?孟子这样做当然有自己的理由,因为心中还有“仁政”“王道乐土”的理想,断然不能因为意气用事就荒废了理想。孟子的理想,一如所有伟大的理想,只要他是先驱,就会碰到很多真实的尴尬,遭遇很多世俗乃至鄙夷的挑衅,更不谈不上一帆风顺,所向披靡。这种在理想面前的自我委曲,你可以说它不刚猛,但是无法否认它充满了一种韧性的坚强。如果你还不能足够感动,还有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孟子的理想如果实现了,谁是最大受益者?为了这个理想,谁又是最大受害者?成则天下幸,败则一人苦。如果一个人是为了天下人而委屈了自己,这难道不比为了自己而委屈自己,或者为了自己都不能委屈自己更高尚,更有一种自我牺牲的悲壮吗?这大概就是所谓“知其不可而为之”的悲壮吧!即使愚钝如我,对“圣人”这个大写的词汇也感到了一种仰望的冲动。所以,孟子的伟大是由两部分构成的,一是他的理想快意呈现的方式,一是他的理想真实呈现的部分。前者因为后者而有了真实与伟大的感觉。孟子有一段话:“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也,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恐怕真正能读懂这段话的还是孟子本人吧,如人饮水,冷暖自知!生活是一部读不完的大书,历史就是一部百科全书,那其中的真谛需要我们用心去读,用心品味。来源:锦绣·中旬刊

国学经典介绍:《孟子》《孟子》为儒家经典之一,是由战国中期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和教育家孟子与其学生万章、公孙丑一起完成的。《孟子》共七篇:《梁惠王》上下;《公孙丑》上下;《滕文公》上下;《离娄》;《万章》上下;《告子》上下;《尽心》上下。《孟子》继承、发挥了孔子的思想,吸收《论语》中的精华,接受了《大学》《中庸》的一些特点。性善论是《孟子》学说理论的出发点,其主要主张有“仁政”“王道”理论。《孟子》思想主张,对于发展和巩固新兴的封建制度,实现全国的统一是起了进步推动作用的。他的仁政思想,“民贵君轻” 的思想,提倡“省刑罚、薄税敛” “不违农时”等主张,在后来社会历史上有重要影响。他主张尚贤,重视修养,提倡为臣的要以仁义规劝君主,这有益于培养士大夫知识分子的骨气,有益于澄清吏治。他提出的“人皆可以为尧舜”,被人们发展为不迷信权威的主张。他的仁战思想,启发人们反对非正义战争。他的教育思想和教育方法也为后人留下一份珍贵的遗产。《孟子》一书以问对、答辩方式展开。它翔实地记载了孟子的思想,言论和事迹,保存了丰富的史料,是研究孟子思想和先秦文学、历史、经济和哲学的重要著作。全书35000余字,说理精辟,文字流畅,语言形象,不仅是一部儒家的经典著作,也是一部优秀的古代散文集。他的散文创作艺术对后世影响很大,后代的散文大家,几乎都以孟子的文章为典范。《孟子》妙语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富贵不能*,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来源:读与写·初中生

《孟子》文化意义之重要性。到了南宋,一向批判王安石的朱熹也对孟子极力推崇,并且指出“孟子配享,乃荆公请之”。朱熹是宋代理学的集大成者,其学说与二程的“洛学”并成为“程朱理学”。朱熹对《孟子》的研究可谓“孟学”研究史上的一个里程碑。主要著作有:《孟子集解》、《论孟精义》、《孟子问辨》、《四书或问》等,在《朱子语类》、《朱文公文集》中涉及《孟子》的论说更是数不胜数。在朱熹的学说中巧妙的将《孟子》的思想与佛教的“心性”融合在了一起,充分体现了宋代儒者积极的接受、吸收佛教文化来改造、开拓中国传统文化的倾向。例如在《论语章句·雍也第六》中,朱熹说:“心与仁本是一物,被私欲一隔,心便违仁去,却为二物。若私欲既无,则心与仁便不相违,合成一物。心犹镜之明,镜本来明,被尘垢一蔽,遂不明。若尘垢一去,则镜明矣。”在这里虽为《论语章句》,却体现了孟子的“性善论”思想,而最后两句又与佛教禅宗代表人物之一神秀的名句:“身是菩提树,心为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相呼应。朱熹将《孟子》与佛学的结合可见一斑。从朱熹到王守仁——孟子思想提升的延续哲学·法学哲学·法学从朱熹到王守仁——孟子思想提升的延续“程朱理学”的思想核心是“理”。“理”是产生万物的根源,是宇宙中最高的权威,“理”是最高的,但又是抽象无物的。朱熹将孟子“性善说”中提出的“良知”、“本心”归纳到了“理”的范畴之内,认为“人性”是“理”的一部分,是“理”的人格化,“理”是先于“人性”而存在的。之所以“人性本善”是由于“理”的存在。但是,“理”又是独立于“人性”而存在的客体,要想达到“理”,必须通过“格物致知”。“格物致知”讲究通过对客观事物的观察,而达到明“理”,治学方法是外在的,朱熹在《大学章句》中提出:“所谓致知在格物者,言欲致吾之知,在即物而穷其理也。盖人心之灵,莫不有知,而天下之物,莫不有理。惟于理有未穷,故其知有不尽也。是以大学始教,必使学者即凡天下之物,莫不因其已知之理而益穷之,以求至乎其极。至于用力之久,而一旦豁然贯通焉,则众物之表里精粗无不到,而吾心之大用无不明矣。此谓格物,此谓知之至也。”来源:西部社会科学

史记-孟子荀卿列传

司马迁评价孟子说:“当是之时,秦用商君,富国强兵,楚魏用吴起,战胜弱敌,齐威王宣王用孙子田忌之徒,而诸侯东面朝齐。天下方务于合从连衡,以攻伐为贤,而孟轲乃述唐虞三代之德,是以所如者不合。”又说孟子“游事齐宣王,宣王不能用。适梁,梁惠王不果所言,则见以为迂远而阔于事情”。

所谓“所如者不合”与“迂远而阔于事情”,是说孟子的学说主张与当时的社会现实相差太远,孟子被认为是过于理想化了。

孟子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他以继承孔子衣钵为己任,终身致力于维护和发展孔子思想,“乃所愿,则学孔子也”(《孟子·公孙丑上》),为儒家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以至儒家思想被称为“孔孟之道”,他个人也被称为仅次于圣人孔子的“亚圣”。如果说孔子思想是儒家文化的原点,那么,孟子思想则是儒家文化的第二个支点,原点、支点连成一线,进而形成了儒家文化传统,建构了中华民族的文化主动脉。《左传》曰:“大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立德、立功、立言,是传统社会读书人的人生志业。立德居于首要位置,与人相伴终生,这是没有任何疑义的。在传统社会,立功意味着为官从政,可以用自己的知识和才能报效社会,治国安邦,建立功勋。立言一般是在立功无望的情况下,退而求其次的选择,随之而来的是青灯黄卷,寂寞冷清。孟子是在被诸侯君王们认为“迂远而阔于事情”的窘境中走上了立言之路,其言论汇集为《孟子》一书。正是立言,使孟子成为思想家,名扬千古,激励后人,对于中华民族传统社会产生了超迈于立功的深远影响。立言成就了孟子。《孟子》不仅继承了孔子思想,而且创造性地发展了孔子思想,哲学上提出了人性本善理论,政治上提出了发政施仁观念,人格上提出了大丈夫精神,教育上提出了育天下英才思想,形成了个性鲜明的精神风貌,补充完善了儒家学说,指点和引领了后世儒学的进步发展。来源:孔学堂

求名人对孟子的评价(不要长篇大论)。

本人看过《孟子》,对孟子评价高过其师孔子。原因如下: 1、孟子才是真正的《儒学》创始人。孔子其实就是私办官员预科班的老...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