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北京市崇文区东花市街道名称的由来?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10-12浏览:4收藏

请问北京市崇文区东花市街道名称的由来?,第1张

崇文区“花市”地名由来

花市是清朝老北京南城有名的商业街。这条东西走向的街很长,分为东花市和西花市。

清朝以来,一直延续到上个世纪60年代,这里是卖花的集市。

花市卖的花不是咱们现在说的鲜花,而是“绢花”,老北京也叫“簪花”,这是老北京的一绝,所以也叫“京花”。

当年花市做簪花的作坊一家挨一家,每逢花市开集,四九城的百姓买簪花都奔这儿。

周时,古蓟城在今广安门一带。区境位于燕国蓟城东南郊。

秦始皇帝二十六年(前221年)统一六国后,区境属广阳郡蓟县。

西汉属燕国蓟县。东汉末,属幽州广阳郡蓟县。

隋大业初,改幽州为涿郡,区境属涿郡蓟县。

唐武德元年(618年),涿郡复名幽州,区境属幽州蓟县。

辽(契丹)会同元年(938年),改幽州为幽都府,建号南京,并定为辽代的陪都。改蓟县为蓟北县。区境位于南京城之东郊,属蓟北县。开泰元年(1012年)改南京为燕京,改幽都府为析津府,改蓟北县为析津县。区境属析津县。宋宣和四年(1122年)置燕山府路燕山府,区境为燕山府析津县地。金贞元元年(1153年),迁都至燕京,改燕京为中都,改析津府为大兴府,改析津县为大兴县,区境为大兴府大兴县地。

元代在金中都的东北郊营建新城名大都。至元二十一年(1284年)置大都路总管府。区境属大都路大兴县地。

明洪武元年(1368年)改大都路为北平府。永乐元年(1403年)改北平府为顺天府,名北京。永乐十九年(1421年)迁都北京。嘉靖三十二年(1553年),增建外城垣,区境大部分圈人外城之内,属顺天府大兴县管辖。明代北京内外城分设若干“坊”,境内有正东坊、崇北坊、崇南坊。

清顺治元年(1644年)在北京外城设中、东、西、南、北五城。境内有东城、南城全部和中城的东半部。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北京内外城分设巡警总厅,并将内外城改划为几十个警区。外城设20个警区,后并为10个警区,境内有外左一区至外左五区及外右五区东部。

辛亥革命后,1914年原顺天府改置京兆地方。区境属京兆地方大兴县管辖。1928年废京兆地方,北京改名北平,划为特别市,后又改为北平市。行政区划包括内城6个区,外城5个区,郊区4个区。区境归北平市管辖,不再属大兴县。境域为外一区、外三区全部,外五区东半部及东郊区、南郊区各一部分。日本侵略者占领时期,日伪将北平改为北京。1945年抗战胜利后,恢复北平名称,并将北平东、西、南、北四个郊区,划为八个郊区。区境为北平市的第八区(外一区)和第十区(外三区)全部、第十二区(外五区)东部,及郊二区和郊三区各一部分。

1949年1月31日,北平和平解放。9月,北平改称北京。解放初,城区划分为12个区,外城包括八、九、十、十一、十二5个区。境内有第八区(外一区)、第十区(外三区)全部及第十二区(外五区)的东半部。

1950年5月,城区区划调整,12个区合并成9个区,外城有第六、七、八、九4个区。原第八区与原第九区合并,成为第六区,第十区改称第七区,第十二区改称第九区。区境包括第七区全部及第六区第九区的东半部。第七区北界为崇文门和以东的城墙,外城的东城墙是其东界,南界是左安门和其东西城墙,西界北段以崇文门外大街为界,西与第六区为邻,南段以磁器口、红桥、天坛东坛墙为界与新第九区相望。

1952年9月,第七区更名为崇文区。第九区建制撤销,其东半部划入崇文区。区界东、北和西界北段及南界东段不变,西界南段则伸展到东珠市口以南至永定门一线,南界西段延至永定门外关厢及其以东之城墙。

1955年8月,北京市人民委员会(简称市人委)将原东郊区管辖的广渠门关厢,福州义园北墙外土道北和东便门外大桥以东一带划归崇文区。是月,经市人委批准,南苑区杨家园乡12个自然村划归崇文区。1957年10月,彭庄(永定门火车站)地区划归崇文区。区界北、西不变,其南界推至东起刘家窑、沙子口,西至北京南站一线。1958年6月,市人委撤销前门区(原第六区)建制,该区东半部,从前门向南,沿前门大街西侧至珠市口以东,划归崇文区。

2010年,国务院正式批复了北京市政府关于调整首都功能核心区行政区划的请示,同意撤销北京市崇文区、东城区,设立新的东城区,以原崇文区、东城区的行政区域为新的东城区的行政区域。崇文区成为历史。

国家图书馆、首都图书馆、东城区图书馆、丰台区图书馆、海淀区图书馆等。

1、国家图书馆

中国国家图书馆位于北京市中关村南大街33号,与海淀区白石桥高粱河、紫竹院公园相邻。中国国家图书馆总馆占地724公顷,建筑面积14万平方米,主楼为双塔形高楼,采用双重檐形式,孔雀蓝琉璃瓦大屋顶,淡乳灰色的瓷砖外墙。

2、首都图书馆

首都图书馆位于北京市朝阳区东三环,是北京市综合性大型公共图书馆。是原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评定的"国家一级图书馆",是首批"全国古籍重点保护单位"。

3、东城区图书馆

北京市东城区图书馆成立于1956年,是区政府兴办的综合性公共图书馆,是收集、整理文献,并向社会公众提供文献服务的公益性文化机构,是北京市精神文明先进单位。

4、丰台区图书馆

丰台区图书馆始建于1978年,1989年迁入丰台文化中心大楼,2001年在区委、政府高度重视下,投资对大楼进行改扩建。位于北京丰台区西四环南路64号(首师大附属丽泽中学边上) 。

5、海淀区图书馆

海淀区图书馆具有八十八年的发展历程,是区内唯一的一所区级综合性公共图书馆。海淀区图书馆的前身是1917年京师学务局在海淀西大街建立的西郊阅书报处。

1 崇在文言文种什么意思

chóng ①高。

《滕王阁序》:“俨骖骖于上路,访风景于~阿。” ②崇高。

《屈原列传》:“明道德之广~,治知己之条贯。” ③推崇,推重。

韩愈《进学解》:“拔去凶邪,登~ 良。” ④充满。

柳宗元《送薛存义之任序》:“~酒于觞。” ⑤增长。

《左传?成公十八年》:“今将~诸侯之奸。” 崇绝高远;至高。

鲍照《舞鹤赋》:“仰天居之~,更惆怅以惊思。” 崇乱犹言重乱,大乱。

司空图《故盐州防御史王纵追述碑》:“上党兴袄,复提王旅;太原~,兼领郡符。” 崇日终日。

崇替兴废。陈。

2 崇文尚教是什么意思

1 谓崇尚文治。《魏书·高祖纪下》:“国家虽崇文以怀九服,修武以宁八荒,然於习武之方,犹为未尽。” 唐 李暠 《奉和圣制送张说上集贤学士赐宴》诗:“偃武 尧 风接,崇文 汉 道恢。”

2 古代掌管文化的官职。《文选·王融》:“协律、揔章之司,厚伦正俗;崇文、成均之职,导德齐礼。” 张铣 注:“崇文、成均,文学官也。”

中国古代的"教"远非限于学校教育一种含义,而首先是君对臣子、庶民的教化,是至圣先师孔子的思想对黎民百姓的润泽。形式也是多种多样的,既可以通过学校、书院讲经术,论道理,开陈孝悌忠信,又可以借助诗歌、音乐、舞蹈、绘画等形式美人伦,以"化民成俗"。总之,"教"是与道德伦理、政治意识密切联系在一起的,而"教"的政治功能尤为显著。孟子曾通过"政"、"教"的比较,突出了教育的作用。曰:"仁言不如仁声之入人深也,善政不如善教之得民也。善政,民畏之;善教,民爱之。善政得民财,善教得民心。"①孟子重教,但有政教对立的倾向。刘基仕途坎坷时,常以贾谊自况,曰:"贾谊奏书哀自哭,屈原心事苦谁论?"②"莫怪贾生偏善哭,从来祀国最多忧。"③在论述政、教关系时,也与贾谊颇多相似。贾谊曾说:夫民者,诸侯之本也;教者,政之本也;道者,教之本也。有道,然后教也;有教,① 《明史》卷六十九《选举一》。

(二)重德致用的教育内容

人才的培养是实现政治目的的保障和前提。荀子曰:"欲修政美俗,则莫若求其人。"①但人的培养又是以确定理想人格为前提的。对此,刘基继承了传统儒家的思想,他所描述的中国古代教育史,是一部教人成贤作圣、以孔子为范则的历史。曰:学校以教民明人伦,见于《书》、《传》,肇自虞夏以逮于今,莫不以先代圣人为师。圣人,人伦之至也。自太皥迄于孔子,圣人迭出,莫不以道德被于民物,垂于后世。孔子即出,而天下翕然师孔子,自汉以来,释奠先师,皆于孔子。??微孔子,师不知所以教,弟子不知所以学,往古之言行无所折衷,而人不知轨范,故至孔子而后大中之论定,亘古今、弥天地不可易也。②④ 《贾谊新书·大政下》,《二十二子》本

3 东城和崇文怎么合并

2010年7月1日下午5时左右,国·务·院正式批复了北京市 关于调整首都功能核心区行政区划的请示。调整方案为,北京市东城区和崇文区合并,仍称“东城区”,西城区与宣武区合并,命名为西城区。合并后新设立的东城区,辖区范围为现东城区和崇文区辖区范围,面积4184平方公里,常住人口865万人。合并后新设立的西城区,辖区范围为现西城区和宣武区辖区范围,面积507平方公里,常住人口1246万人。

也就意味着崇文宣武即将成为历史,北京的城八区格局也变成了城六区。

4 宋代为什么要实行崇文抑武这一国策

宋朝历史上,统治集团的治国思想与方略与以往发生很大的转变,即长期贯穿着“崇文抑武”的原则,在这一原则的作用之下,其内政以及边防都深受影响,乃至于形成有宋一代独特的气象。

目前,学界对此问题虽已有所关注,但因角度不同,尚缺乏专门的研究,故仍有进一步探究的必要。本文在前人的基础上,专就宋朝“崇文抑武”治国思想与方略的形成加以论述。

一 “崇文抑武”概念的提出 关于宋朝历史上存在的“重文轻武”问题,早已为学者所提及,并几乎成为学界耳熟能详的概念。前辈著名学者邓广铭先生指出:“它(北宋)虽在实质上是‘依重兵而为国’,而在另一方面,它却又深恐,若使军权高于一切而无所制裁,则‘黄袍加身’的戏剧性事件可能还要继续演出。

因此,它特别提高文职官员的地位,在王朝内外和举国上下都造成一种重文轻武的气势,把一些根本没有造反能力的士大夫压在将帅等类武职官员之上。”i漆侠先生认为:“重文轻武的涵义是,重文事,轻武略,把文臣放在第一位,武将第二位,丝毫不重视养兵这一武事的最根本方面。”

ii 邓广铭和漆侠两位先生的论述切中要害,抓住了这一突出的现象。黄宽重先生也指出:“宋代是中国历史变迁的关键。

它不但是中国转化为。 宋朝历史上,统治集团的治国思想与方略与以往发生很大的转变,即长期贯穿着“崇文抑武”的原则,在这一原则的作用之下,其内政以及边防都深受影响,乃至于形成有宋一代独特的气象。

目前,学界对此问题虽已有所关注,但因角度不同,尚缺乏专门的研究,故仍有进一步探究的必要。本文在前人的基础上,专就宋朝“崇文抑武”治国思想与方略的形成加以论述。

一 “崇文抑武”概念的提出 关于宋朝历史上存在的“重文轻武”问题,早已为学者所提及,并几乎成为学界耳熟能详的概念。前辈著名学者邓广铭先生指出:“它(北宋)虽在实质上是‘依重兵而为国’,而在另一方面,它却又深恐,若使军权高于一切而无所制裁,则‘黄袍加身’的戏剧性事件可能还要继续演出。

因此,它特别提高文职官员的地位,在王朝内外和举国上下都造成一种重文轻武的气势,把一些根本没有造反能力的士大夫压在将帅等类武职官员之上。”i漆侠先生认为:“重文轻武的涵义是,重文事,轻武略,把文臣放在第一位,武将第二位,丝毫不重视养兵这一武事的最根本方面。”

ii 邓广铭和漆侠两位先生的论述切中要害,抓住了这一突出的现象。黄宽重先生也指出:“宋代是中国历史变迁的关键。

它不但是中国转化为近代型的时期,而且由于它重文轻武,声容盛而武备衰,是文武地位转变的重要时代。”iii不过,学术界虽对“重文轻武”的概念大致得到了认同iv,但对此仍有持不同看法者,甚至还有学者撰文对此提出了批评。

在以往提出的“重文轻武”概念中,学者都注意到宋朝重视文官及文事,轻视武将及武略这样的事实。但在一般阅读这一概念中“轻武”的语义时,往往也容易使人对“轻武”的理解加以延伸,认为宋朝有轻视武备乃至于军队之意。

而军队从来是国家存在的重要保障,即使是再愚蠢的统治者也不可能忽视军队的重要性。因此,便有学者对此概念提出争论,指出:说宋朝“重文”符合实际,说“轻武”则不然。

又列举宋太祖以下历朝重视军队、兵员庞大、军费惊人以及政治家几乎无不谈“兵”等等事实,认为宋最高统治者重用文臣,采取抑制武将的措施,是接受唐末五代的历史教训,恰恰是“惧武”,也是“重武”。因此,最后得出的结论为:宋朝是“重武”不是“轻武”v。

基于宋代文官、武将之间权力失衡和大量抑制武将的具体事实,更重要的是宋统治者不仅仅是一般的重视文教事业和轻视武略,而是长期侧重于以意识形态化的儒家道德思想文化治国,有意抑制武将群体和武力因素在国家政治及社会生活中的影响,这种主导思想落实为治国方略,而贯穿于宋朝历史以及各个方面之中。因此,本人在前贤“重文轻武”认识的基础上,依据历史发生的实际全过程,提出“崇文抑武”的概念。

本人认为提出“崇文抑武”之概念,不仅仅是改变了个别字眼,而是对“重文轻武”概念的发展,既可避免宋朝对军队及武备轻视的理解上的误解,又可以更深刻地认识宋朝的统治思想及治国方略,在更高的层面上透视当时“抑武”的动因及其影响。 综观宋朝历史,“崇文抑武”是一种极其突出的社会政治现象,提倡和贯彻者,非一朝一帝,也非一时权宜之计,而是宋王朝所采用的具有纲领性的治国思想与方略。

它源于专制集权主义,反过来又推波助澜,强化了专制皇权。它还与“守内虚外”密切联系,意味着不仅凭借军队,而且凭着意识形态化的儒家的道德规范、纲常伦理来控制社会,维系世道人心,以求长治久安。

二 宋初“崇文抑武”治国思想的萌芽 如所周知,中唐开始的藩镇割据局面,至五代时进一步造成武夫跋扈、悍将称雄的后果。如以后宋太宗说:“自梁、晋已降,昏君弱主,失控驭之方,朝廷小有机宜,裨将列校,皆得预御坐而参议,其姑息武臣乃如此。”

vi 数十年间,王朝更替频仍,文官武将之间的关系严重失衡,割据局面愈演愈烈。正因为如此,当时。

1、 东城区:故宫、金水桥、天安门、午门、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养心殿、石鼓、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御花园、宁寿宫花园、文渊阁、神武门、天安门广场、人民英雄纪念碑、人民大会堂、中国历史博物馆、中国革命博物馆、毛主席纪念堂、正阳门、太庙、文天祥祠、于谦祠、孔庙、雍和宫、鼓楼、钟楼、国子监、辟雍、古观象台、皇史宬、柏林寺、智化寺、东四清真寺、王府井、地坛、崇礼住宅、北京大学红楼、北京城东南角楼、孙中山行馆、茅盾故居、老舍故居;

2、 西城区:北海、团城、太液池、琼华岛、白塔、悦心殿、阅古楼、漪澜堂、濠濮涧、画舫斋、静心斋、九龙壁、铁影壁、五龙亭、金鳌玉蝀桥、玉瓮、景山、中南海、瀛台、丰泽园、社稷坛、兰亭碑亭、历代帝王庙、什刹海、宋庆龄故居、恭王府、恭王府花园、护国寺、梅兰芳故居、郭沫若故居、徐悲鸿纪念馆、鲁迅故居、齐白石故居、西什库教堂、李大钊故居、白云观、月坛、利玛窦墓、妙应寺白塔、大高玄殿、德胜门箭楼;

3、 崇文区:天坛、圜丘坛、祈年殿、北京自然博物馆;

4、 宣武区:大栅栏、同仁堂、琉璃厂、荣宝斋、陶然亭、先农坛、牛街礼拜寺、天宁寺塔、法源寺、大观园;

5、 朝阳区:日坛、北京东岳庙、北京工人体育馆、北京工人体育场、全国农业展览馆、西黄寺、元大都土城遗址、中华民族园、国家奥林匹克运动中心、亚运村;

6、 海淀区: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钓鱼台、玉渊潭、慈寿寺塔、真觉寺金刚宝座塔、大慧寺、觉生寺、蓟门烟树碑、紫竹院、国家图书馆、斯诺墓、圆明园遗址、颐和园、万寿山、昆明湖、仁寿殿、耶律楚材墓、青芝岫、长廊、排云殿、佛香阁、万寿山昆明湖石碑、石舫、谐趣园、黑龙潭、大觉寺、玉泉山、魏太和造像、景泰陵、李大钊墓、香山、碧云寺、十方普觉寺、樱桃沟、显龙山摩崖石刻、王国维碑;

7、 石景山区:西山风景区、西山八大处、石景山冰川擦痕、法海寺;

8、 门头沟区:戒台寺、潭柘寺、妙峰山、百花山、龙门涧;

9、 丰台区:卢沟桥、燕墩、大葆台汉墓、金中都土城遗址、世界公园;

10、房山区:周口店遗址、上方山云水洞、房山云居寺塔、云居寺塔石经、十渡、万佛堂、孔水洞、银狐洞、琉璃河遗址;

11、延庆县:龙庆峡、千家店木化石群、松山、延庆石穴;

12、八达岭至十三陵风景名胜区:万里长城、八达岭、詹天佑铜像、居庸关、云台、关沟七十二景、十三陵、长陵、定陵;

13、昌平县:小汤山温泉、银山塔林、沟崖、北京航空博物馆;

14、怀柔县:慕田峪长城、红螺寺;

15、密云县:云蒙山、白龙潭、黑龙潭、京都第一瀑、云岫谷、古北口、司马台长城、杨业祠;

16、平谷县:金海公园;

17、大兴县:团河行宫;

元大都城是用土夯成的(上古叫做“版筑”),下宽上窄,巍然屹立。开始建筑于1267年(元至元四年),完成于1276年(至元十三年),整整十个年头。因为是用土夯成的,于是产生了如何防止雨水冲刷城土的问题,后来用千户(官名)王庆瑞建议,“以苇排编,自下彻上”。就是用苇帘子自下往上覆盖,像人穿蓑衣一样,简称苇城或蓑城,并在文明门外设立了阴场。《析津志》载:每年都要“收苇以蓑城”,达“百万”(担)之多。今天崇文区内的草厂头条到十条,南、北、中芦草园(原名芦苇园)等地名,都与元朝的收苇场有关。后来由于元朝发生皇位之争,守城一方恐怕对方用火攻城,乃撤去苇帘。

开十一个门

元大都为什么开十一个门,南三北二,东西各三,正史上无记载。元末明初写成的《农田余话》(著者不详)说,“燕城系刘太保定制,凡十一门,作哪吒城三头六臂两足”的形状。稍后的张昱也写道:“大都周遭十一门,草苫土筑哪吒城。”似此,十一门是采用传说中哪吒形象的象征了。进城三门是“三头”,北城二门是“双足”,东西各三门是“六臂”。“幢幢十一门,车马如云烟”(清乃贤著《金台集》),可见大都是非常热闹的。至于把大都设计为十一个城门的“刘太保”就是刘秉忠。他当过和尚,法号子聪,做官后改名刘秉忠。元朝最高统治者是信佛教的。刘由一个叫海云的和尚介绍,见到了还未继承皇位的忽必烈。刘跟着忽必烈打云南,伐南宋,很受忽必烈重视。忽必烈夺得皇位后,封刘为太保,参与国家大事。刘秉忠虽是佛教徒,但精心研究道家的学说,对于《易经》的太极、两仪、四象、八卦,宋代邵雍《经世书》中的“先天象数”都津津乐道。建筑大都城时,尤其在规划设计方面,他是主要负责人之一。所以,他为迎合元朝最高统治者“国运绵长”的狂妄、迷信心理,为发挥自己的理论,施展自己的抱负,从城门数目的设计上,来宣扬毫无根据的“神道设教”,也是完全有可能的。刘死后葬在卢沟桥。

文明门

元朝的文明门,在当时又叫哈达门。《日下旧闻考》引《晰津志》说:“哈达大王府在门内,因名之。”哈达大王为何许人,已不可考。“哈达”又讹传谐音为“哈大”、“哈德”,直到解放前还有哈德门牌香烟。在元朝,哈达门这种称呼,已超过了文明门。一些知识分子在写作时,认为“哈达”、“哈大”不够文雅,一方面利用它的谐音,一方面利用文明门在南城东端的地理位置,写成“海岱门”。明朝人蒋一葵写的《长安客话》说:“泰山、渤海俱都城东尽境,元时以‘海岱’名门取此。”海,即渤海、东海;岱,即岱宗,岱宗即泰山。唐大诗人杜甫《望岳》就有“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的诗句。这两个地方都在东方,解释的较有道理。到了清乾隆时,杨从清著的《北京形势大略》又说:(崇文门)“又曰海岱,言山陬海皆梯航纳贡,税课司在焉。”这只是从明朝人史玄《旧京遗事》上“京师九门,皆有课税,而统于崇文一司”一语而来。由于崇文门有个总课税司,就把“海岱”解释为“山陬海耀”,这是极为牵强的。但不管对“海岱”二字的解释如何,明清的文人雅士,甚至最高统治者都往往不用“文明”、“崇文”、而用“海岱”。如明人卓明卿《登崇文楼》诗:“城头初夜净氛埃,海岱分明望眼开,紫气半空时入座,秋声万里此登台。”登上海岱门,秋高气爽,紫气东来,眼开万里,何等雄壮!清人著的《白华堂诗录》:“海岱瞻门高,风尘苦身贱。”以自己的“身贱”衬托、歌颂海伤门的高耸。因而从元到清不断有达官名士,居住在崇文门一带。如《宸垣识略》载:元朝御史王俨在文明门外东南里许,筑有别墅,“园地构筑,甲诸邸第”,更有一座“水木清华亭”,尤为出众。当时人许有壬记云:登上此亭“北瞻闉(城门),五云杳霭;西望舳舻(指通惠河上船只),泛泛于烟波浩渺、云树参差之间”。可见当时文明门附近的盛况。死后被赐谥为“文正”的雍正进士、东阁大学士加太子太保的刘统勋(按清朝的谥法,“文正”最难、最少),雍正赐他御制诗是“海岱高门第”,意思说刘是住在海岱门的一户高贵人家。《水曹清暇录》又记有名书法家张照(字得天)也住在崇文门外,“展宇宏深,有楠木厅”,极为讲究。不过,清朝时代的崇文门,已不是元大都的南城城址和明朝初期的都城最南端,而是变成较为热闹的内城了。

经过是这样的:明燕王朱棣原来封在北京,在夺取了他的侄儿建文帝的皇位以后,年号永乐,决定把首都由南京迁到北京。于是从1406年(永乐四年)在元大都城的基础上,改建北京城。1420年(永乐十八年)建成。改建后的北京城,第一,把元大都的南城城址,向南移了08公里。原来大都南城城址,约在今天天安门广场北段,南移后成为而今的样子。同时把北城拆去,东西城也拆了一部分,另建了北城。安定门外和蓟门桥附近,还有元大都土城的遗迹。第二,把土城改为砖城。元大都的土城虽然披上“蓑衣”,但苇帘子终不能抵挡雨水,所以在元朝一代,部分“城崩”的事经常发生,只在忽必烈时代的至元二十年到三十年之内,就“城崩”八次。每次修理,兴师动众,劳民伤财,所费不货。明朝改建的砖城也略呈梯形,下宽上窄,每行砖与每行砖之间,往上稍有凹进,以利雨水下流。第三,把元大都的十一门改为九门,南城三个门照旧,只把城门的名称改了,如文明门改为崇文门,直到今天。 清朝入关以后,在城建上沿袭明制。它为了调剂在京满人官吏的收入,“京师九门,皆有课税,而统于崇文一司”(见明史玄《旧京遗事》)。起初在《户部税则》中规定,行李不在纳税之列,“然而外吏人都,往往有应纳税之物,如续绸缎布等”。于是“征私钱以为免税之资”,甚至“虽无货亦征之矣”。关吏“又四出巡逻,得之指为漏税,加倍罚之”(以上均见《天咫偶闻》)。清朝陈康棋《郎潜纪闻》载:“吴江陆中丞以山东布政使陛见,关吏(指崇文门税局)所索过奢,公实不能与,乃置衣被于外,携一仆前行,曰:‘我有身耳,何税为!’既入,从故人借衾褥,事竣还之而去。”课税时,手续繁多,盘问备至,延误时日。一般小商贩,也须排队等候。天长日久,小商贩想出一个办法;根据自己货物多少,把税款插在帽沿上,走到关口,关吏取下银钱,立即放行。清人查嗣瑮曾有一首诗说:“九门征课一门专,马迹车尘互接连。内使自取花担税,朝朝插鬓掠双钱。”这钱即归关吏私有。崇文门税局收入甚多,为了防止其他官吏忌妒,以“献鲜”为名,每年三月。向皇帝及大臣送黄花鱼,十月送冬笋和银鱼,成为变相的分赃。当时又规定城内不许开“烧锅”,凡外来酒类皆由官方指定的酒商出售,在崇文门指定了十八家,由它们统一收售,统一纳税,俗称“十八家酒店”。酒税是很重的,一般酿酒小作坊,为了维持生计,往往在夜间胸前挂着装满酒的猪尿脖,偷偷爬过城墙,以避交高税。这就是“背私酒”的。背私酒是非常辛苦和危险的。他们用脊背贴着城墙,用双脚和双手紧紧蹬着和扒着每行城砖微凸出的地方,一点一点往上“爬”,到了城上再用绳子把身体系下去。封建统治者的严重剥削,逼得人民九死一生地去谋取生路。所以当时称崇文税局是“鬼门关”。

明末以来,崇文门外是比较热闹的,大小商贩,车水马龙。护城河水清滢,河上架有桥梁,河中游有画舫,两岸种着树木花草。绿柳迎风,红花邀月,秀丽非常。明人董喧有《夏日出文明门》诗:“文明城外柳荫荫,百啭黄鹏送好音。行过御沟(护城河)回望处,凤凰楼阁五云深。”过桥不远为花儿市,“每月逢四日有市,日用及农器为多。其北四条胡同,则皆闺阁装饰所需,翠羽明珰,假花义髻之属,累累肆间”(见《天咫偶闻》)。沿护城河往东,为太平宫,俗称蟠桃宫,每年三月,“都人治酌呼从,联镳飞鞚,游览于此”,“人眠芳草地”,“箭洒(投壶游戏)绿杨坡”(见清初人潘荣陛《帝京岁时纪胜》)。清末人震钩也说“太平宫庙市最盛”,“地近河埂,了无市聒,春波泻绿,软土铺红,百戏竞陈,大堤入曲,衣香人影,摇扬春风,凡三里许”。冬天,护城河上又是一番风景:“寒冬冰冻,以木作床,下镶钢条,一人在前引绳,可坐三四人,行冰如飞,名曰拖床。积雪残云,景更如画。冰上滑擦者,所著之履皆有铁齿,流行冰上,如星驰电掣,争先夺标取胜,名曰溜冰。都人于各护城河下,群聚滑擦,往还亦以拖床代步。更将拖床连接一处,治酌陈看于上,欢饮高歌,两三人牵引,便捷如飞。较之坐骥乘车,远胜多矣”(见《帝京岁时纪胜》)。后来护城河水日渐淤塞,清政府及民国军阀又不加倍浚,往日胜景,一去不返。崇文门到蟠桃宫的交通,则改为骑驴;驴识道,不乱走,不用人牵,到目的地自有驴将行人接去,绝无差误。这种情况,一直到解放前夕。

崇文门城墙被拆

今天,崇文门城墙已经拆除,护城河水改为暗沟流通。沿着城墙墙址,地面上铺成宽阔清洁的柏油马路,车马行人,昼夜不息;马路两旁,高楼耸立,绣帘翠幕中住着万户人家。地下筑有环城铁路,四通八达,电掣风驰,每天吞吐着几十万人次。这里与七百年前的元大都时相比,那是天壤之别了。

崇文门附近楼群

崇西小区 仁发大厦 新怡家园 新世界 汇置通大厦 太华公寓 宝鼎中心(宝鼎广场) 都市馨园 新中驿 金伦大厦(搜秀城) 内蒙古大厦 北京汇商界 新世界家园 台南大厦 正仁大厦 大康大厦 海诚商务会馆 国瑞城 人杰商务楼 华诚大厦

崇文门内大街简介

崇文门内大街位于东城区东南部。北起建国门内大街,南至崇文门西大街。因位于崇文门内,故称。崇文门内大街,明时称崇文门里大街。宣统年间称崇文门大街,无“内”字。民国沿称。1949年后改今称。

崇文门内大街路东地铁五号线工地的南面,数块破旧的深蓝色金属板将一片废墟三面围起,旁边进进出出的居民都知道,这儿以前是内蒙古驻京办事处,今后将建成一栋十几层的蒙泰大厦。

崇文门内大街和宣武门内大街,是贯穿内城东西两侧的两条城市主干道,是内城南北方向最长的大街,古代叫做东大市街和西大市街。

景点一

崇文门基督教堂位于崇文门内大街路东侧的后沟胡同,也称亚斯礼堂,是北京市内最大的一所基督教堂。教堂的建筑古色古香,院内绿树成荫,环境优美。每天用汉语,朝鲜语做弥撒。美国总统克林顿1998年到中国访问时就来到这里做弥撒。也是文物保护单位。

行车路线 乘地铁到崇文门站下车,或乘106、108、110、111、807路到崇文门站下车,路东

所在区县 东城区 景点位置 北京市东城崇文门内大街后沟胡同丁2号

景点二

北京邮政博物馆所在区县:东城区景点位置:北京市崇文门内大街小报房胡同7号票价(元):3元行车路线:乘39、8、3、41、116、110、108路东单下车,乘地铁在崇文门站下

景点描述:北京邮政博物馆博物馆位于崇内大街西侧小报房胡同。1905-1907年这里曾是大清邮政北京总局的办公地。1914年改称第一邮务支局。1996年按“第一邮局支务”的原貌进行修复,建立起邮政博物馆。1997年2月20日北京邮政一百周年之际对外开放。

交通状况

29,103电,104电,104快,204内夜,204外夜,208夜,209夜,211夜,434,673,674,827,829,957,8路

居住情况

附近楼盘:新怡家园、国瑞城、新景家园、冠城名敦道、新域家园,牡丹园等

楼盘价格:10万至数千万不等

区内交通:公交:108路、111路 轨道交通:崇文门站(5号线、2号线)、东单站(5号线、1号线)

周边配套:大学:北京教育学院崇文分院

中小学:新怡小学(前门小学分校)、回民小学、新景小学、96中、116中、50中、汇文中学、东交民巷小学

幼儿园:打磨厂幼儿园、前门幼儿园、回民幼儿园、大地幼儿园、东交民巷幼儿园

商场:新世界商场一期、新世界商场二期、搜秀商城、崇文门菜市场、乐天马特、顺天府

邮局:崇文区邮政投递局、新景邮局

银行:中国工商银行、中国交通银行、中国建设建设银行、招商银行、民生银行、中国农业银行、华夏银行

医院:普仁医院、北京医院、同仁医院、同仁堂中医医院

其他:新世界万怡酒店、新侨饭店、崇文门饭店、首都大酒店

北京公共图书馆:

一、首都图书馆:东三环南路88号;

二、国家图书馆:中关村南大街33号;

三、 宣武区图书馆:教子胡同8号;

四、石景山区图书馆:八角南路2号;

五、海淀区图书馆:丹棱街16号海兴大厦C座;

六、通州区图书馆:车站路27号;

七、大兴区图书馆:黄村西大街1号;

八、西城区图书馆:西直门内后广平胡同26号;

九、朝阳区图书馆:朝阳门外小庄金台路17号;

十、丰台区图书馆:西四环南路64号。

北京

北京,简称“京”,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首都、直辖市、国家中心城市、超大城市、国际大都市,文化中心、国际交往中心、全国政治中心、科技创新中心。

请问北京市崇文区东花市街道名称的由来?

崇文区“花市”地名由来花市是清朝老北京南城有名的商业街。这条东西走向的街很长,分为东花市和西花市。清朝以来,一直延续到上个世纪60年...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