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霸王别姬”最早见于哪个文献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10-12浏览:1收藏

“霸王别姬”最早见于哪个文献,第1张

有美人名虞,常幸从;骏马名骓,常骑之。于是项王乃悲歌慷慨,自为诗曰:“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歌数阕,美人和之。项王泣数行下,左右皆泣,莫能仰视。“有美人名虞”,但是并没有以后世流传的“虞姬”其名称呼;直到唐《括地志》等书才出现“虞姬”其名。当然,“姬”只是代称,并非虞姬的本名。虞姬其人有姓无名,名早已漶灭在历史断裂的黑洞里了,五代时期的词牌名则干脆以“虞美人”呼之。班固在《汉书·司马迁传》中说:“司马迁据《左氏》、《国语》,采《世本》、《战国策》,述《楚汉春秋》,接其后事,讫于天汉。”其中《楚汉春秋》一书乃汉初陆贾所著,至南宋时亡佚。毫无疑问,司马迁著《史记》时参考过《楚汉春秋》一书:“盖司马迁撰《史记》据《楚汉春秋》,故其言秦、汉事尤详。”(王利器)可是,《楚汉春秋》中记载的“美人和之”的和歌,注重细节兼好奇的司马迁却没有录入《史记》。唐张守节《史记正义》从《楚汉春秋》中引录了这首和歌:歌曰:汉兵已略地,四方楚歌声;大王意气尽,贱妾何聊生。一直以来,就有人怀疑这首和歌是后世的伪作,理由是秦汉没有如此成熟的五言诗。但是,《汉书·外戚传》记录的戚夫人哀歌却已是相当成熟的五言诗:“子为王,母为虏,终日舂薄幕,常与死为伍!相离三千里,当谁使告女?”郦道元《水经注·河水》记录的秦时民谣也已是相当成熟的五言诗:“生男慎勿举,生女哺用哺。不见长城下,尸骸相支柱。”因此,《楚汉春秋》所录的这首和歌并非伪作,应无问题。《楚汉春秋》和《史记·项羽本纪》是“霸王别姬”故事的最早记载。二书都没有涉及虞姬的结局。以常情度之,虞姬不可能活下来,否则就不会有民间口耳相传的虞姬自刎情事,就不会至唐时尚有“项羽美人冢”的地望方位。垓下一战,四面楚歌声中,饮剑楚帐只能是虞姬惟一的结局。通说以为:“霸王别姬”故事,反映的是虞姬和项羽感天动地的爱情;楚霸王英雄末路,虞姬自刎殉情。这悲情一瞬,已定格在中国文学的字里行间,定格在中国戏曲的舞台上,成为中国古典爱情中最经典、最荡气回肠的灿烂传奇。对历史事件的追根溯源,揭破真相,只能依赖于对原始文本的读解。仔细玩味虞姬的和歌,我从中发现了这个爱情故事的疑点。“汉兵已略地,四方楚歌声”。头两句是客观纪实,同时也是虞姬即将抒发感慨的情境铺排。虞姬对形势的判断和项羽的疑惑是一致的——项王乃大惊曰:“汉皆已得楚乎?是何楚人之多也!”“大王意气尽,贱妾何聊生。”可是,令人不可思议的是,虞姬对形势的判断居然直接导致了对项羽精神状态直至未来命运的否定!大王您继续战斗的意气已经到头了,我也不愿苟活了。虞姬凭什么判断出“大王意气尽”了?仅仅凭项羽闻楚歌而“夜起,饮帐中”吗?如果这是激将之辞,以自己不愿苟活激励项羽继续战斗,那么项羽和诸将的反应就不应该是“泣数行下”,“左右皆泣”,而应该是怒发冲冠,决一死战。这里我们可以看出话语的煽动力和传染性,虞姬精心设计的“汉兵已略地,四方楚歌声”这一情境铺排所产生的奇妙效果——它真的让项羽和诸将失去了决战的勇气!虞姬的态度是非常奇怪的。作为项羽最宠爱的女人,当项羽遭逢末路,但尚未完全失败的时刻,她应该挺身而出,激励项羽,而不是附和项羽“时不利”的藉口,诱惑项羽在恶劣的形势面前低头。毕竟项羽才三十余岁。她深知项羽一生百战,出生入死,也曾有过“引兵渡河,皆沉船,破釜甑,烧庐舍,持三日粮,以示士卒必死,无一还心”,从而击败秦军,起死回生的经典战例,也曾有过以三万人杀汉卒十余万人,逼迫刘邦数十骑逃跑的经典战例;可是此时,虞姬非但不用以前的类似处境鼓励项羽,恰恰相反,反而哀叹“大王意气尽”!此刻项羽身边尚有八百余骑,俱是精兵良将,无不以一当十,即使打不过刘邦,起码可以保护项羽全身而退,以图东山再起。事态的发展也验证了这一点。项羽突围而出,到了乌江边,于是项王乃欲东渡乌江。乌江亭长檥船待,谓项王曰:“江东虽小,地方千里,众数十万人,亦足王也。愿大王急渡。今独臣有船,汉军至,无以渡。”虞姬这首被人赞誉为“坚贞爱情结晶”以及我国最早的五言诗(南宋王应麟《困学纪闻》)的和歌,就这样散发出了可疑的气息。我甚至怀疑她是刘邦效法西施而派往项羽身边的美女间谍。以刘邦的智力和行事风格,以项羽的“妇人之心”和不听劝谏刚愎自用的性格,这是完全可能的。可是史籍漫漶,不仅刘邦、项羽、虞姬的籍贯之间找不出丝毫的蛛丝马迹,就连虞姬最早追随项羽的时间也无可考了。

《八家后汉书辑注》目录:

·目录 ·谢承後汉书卷一

·谢承後汉书卷二 ·谢承後汉书卷三

·谢承後汉书卷四 ·谢承後汉书卷五

·谢承後汉书卷六 ·谢承後汉书卷七

·谢承後汉书卷八 ·薛莹後汉记

·司马彪续汉书卷一 ·司马彪续汉书卷二

·司马彪续汉书卷三 ·司马彪续汉书卷四

·司马彪续汉书卷五 ·华峤汉後书卷一

·华峤汉後书卷二 ·华峤汉後书卷三

·谢沈後汉书 ·张莹後汉南记

·袁山松後汉书卷一 ·袁山松後汉书卷二

·袁山松後汉书卷三 ·袁山松後汉书卷四

·张璠後汉纪 ·无名氏後汉书

·八家後汉书著者传略 ·著录

·清代诸家後汉书辑本序跋及目录 ·引用书目

谢承后汉书

卷第一

灵帝纪

献帝纪

礼仪志

五行志

郡国志

兵志

刑志

卷第二

刘玄传邓晔

李宪传

邓晨传

邓禹传

岑彭传曾孙熙

耿弇传弟国弟子恭

铫期传

祭遵传从弟彤

马武传

马援传子廖

鲁恭传

魏霸传

刘宽传

宋弘传

郭躬传弟子镇子贺

韦彪传族子豹子着

郭丹传

承宫传

郑均传

赵戒传叔子典典兄子温戒孙谦

桓谭传

鲍永传曾孙昂

郅恽传子寿郑敬

郎顗传

杜诗传

张堪传

苏章传

羊续传

贾琮传

陆康传

冯鲂传孙石

虞延传

周章传

郑弘传

梁竦传

卷第三

曹褒传

郑玄传

郑兴传

贾逵传

张霸传子楷孙陵

桓荣传孙良良孙严皋弘何汤

冯绲传

度尚传

杨璇传

毛义传

刘平传

赵孝传

车成传

江革传

周盘传

赵咨传

班固传

第五伦传曾孙种

锺离意传

宋均传

朱晖传孙穆

徐防传

胡广传

李咸传

袁安传玄孙闳闳弟弘闳弟忠忠子秘

张酺传

周景传

陈宠传

班超传

翟酺传

应奉传子劭

奚延传

徐淑传

王充传

明帝八王传陈敬王羡羡子思王钧

陈禅传

陈龟传

桥玄传

崔瑗传子寔

周燮传

黄宪传

徐稚传子胤

李昙传

姜肱传

申屠蟠传

卷第四

杨震传长子牧孙奇中子秉秉子赐赐子彪

张纲传

王龚传子畅

种暠传子拂

陈球传子瑀弟子珪珪子登

刘陶传

刘瑜传

谢弼传

虞诩传

傅燮传

盖勋传

臧旻传

马融传

蔡邕传

左雄传

周举传

黄琼传孙琬

荀绲传

荀悦传

韩韶传

锺皓传

陈寔传子纪

李固传子燮郭亮

杜乔传杨章

吴佑传孙冯

延笃传

史弼传

赵嘉传

皇甫规传

张奂传

陈蕃传周璆刘成朱震

刘淑传

李膺传子珪

刘佑传

魏朗传

夏馥传

巴肃传

范滂传宗资

羊陟传

张俭传

陈翔传

孔昱传

檀传

刘儒传

贾彪传

郭泰传茅容宋果贾淑

符融传冯岱

许劭传

窦武传胡腾

皇甫嵩传

朱隽传子皓

董卓传

张温传

刘虞传

公孙瓒传

陶谦传赵昱

袁绍传胡母班

袁术传

卷第五

循吏传

酷吏传

宦者传

儒林传

文苑传

独行传

方术传

逸民传

列女传

风教传

卷第六

陈临传

杨乔传

王防传

陈正传

严丰传

许庆传

周稷传

桓任传

刘宠传

羊茂传

羊定传

王博传

黄向传

陶硕传

韩崇传

尹●传

邓儒传

湛重传

沈景传

李鸿传

周敞传

陈茂传

陈宣传

戴礼传

路仲翁传

李敬传

公孙晔传

虔国传

方储传

张修传

傅贤传

严翊传

陈嚣传

王谭传

刘陵传

刁曜传

董春传

张意传

邓道

尹昆传

闵贡传

尹苞传

张稷传

卷第七

宋度传

高吕传

陈堪传

华松传

许季长传

司马苞传

张冀传

许敬传

玊况传

唐羌传

王党传

陈禁传

李寿传

石□传

闻人统传

施延传

嵇诏传

胡邵传

祝皓传

虞承传

陈长传

薛敦传

徐栩传

沈辅传

陈谦传

周乘传

蒋崇传

祝良传

车章传

项诵传

李光传

周滂传

郭宏传

秦护传

殷亮传

卫良传

周躬传

李苌传

陈晔传

锺□传

费遂传

滕延传

刘靓传

卷第八

王闳传

杨豫传

史循传

魏尚传

王奂传

高弘传

盛吉传

朱宠传

许永传

宣仲传

妫皓传

唐约传

龚遂传

周树传

孔恂传

贺纯传

张盘传

王威传

抗徐传

高干传

阴修传

褚禧传

姚俊传

骆俊传

董袭传

伍孚传

傅翻传

夏勤传

孟政传

江汉传

马寔传

范训传

司马均传

戎良传

戴遵传

杨淮传

施阳传

宋登传

鲍季寿传

赵峻传

张免传

刘旦杨鲁传

蒋迭传

殷辉传

董昆传

商仁传

张禹传

张谀传

东夷列传

散句

序传

薛莹后汉记

光武帝纪

明帝纪

章帝纪

安帝纪

桓帝纪

灵帝纪

献帝纪

王霸传

马援传子防

光武十王传琅邪王京

李膺传

戴翼传

司马彪续汉书

卷第一

光武帝纪

明帝纪

章帝纪

和帝纪

安帝纪

顺帝纪

冲帝纪

桓帝纪

灵帝纪

献帝纪

后妃传

卷第二

刘玄传

刘盆子传

王郎传

隗嚣传

公孙述传

宗室四王三侯传

李通传

王常传

邓晨传

来歙传

邓禹传

寇恂传

冯异传

岑彭传

贾复传

吴汉传

盖延传

陈俊传

臧宫传

耿弇传弟国国子秉国弟子恭

祭遵传从弟彤

任光传

李忠传

耿纯传孙腾

朱佑传

景丹传

王梁传

杜茂传

马武传

窦融传弟友子固曾孙宪曾孙万全子章

马援传子光兄子严

卷第三

卓茂传

鲁恭传弟

刘宽传

伏湛传

侯霸传

赵熹传

牟融传

宣秉传

张湛传

王丹传

王良传

杜林传

承宫传子迭

赵典传

申屠刚传

鲍永传子昱

襄楷传

郭伋传

孔奋传

张堪传

廉范传

苏章传

羊续传

贾琮传

樊宏传子儵

阴识传弟兴

朱浮传

冯鲂传

虞延传

郑弘传

梁统传子松竦曾孙商玄孙冀

张纯传子奋

曹褒传

郑玄传

郑兴传子众

贾逵传

张霸传

桓荣传曾孙典

丁鸿传

度尚传

杨旋传

刘平传

淳于恭传

周盘传

班固传

第五伦传

锺离意传

宋均传

卷第四

光武十王传

朱穆传

乐恢传

何敞传

邓彪传

张禹传

徐防传

胡广传

袁安传孙彭等

张酺传曾孙济

郭躬传

班超传

应奉传子劭

孝明八王传

李恂传

庞参传

桥玄传

崔瑗传

徐稚传李昙

姜肱传

申屠蟠传

杨震传子秉孙赐曾孙彪玄孙修

章帝八王传

张纲传

王龚传

种暠传

陈球传

刘陶传

虞诩传

傅燮传

盖勋传

张衡传

马融传

蔡邕传

左雄传

周举传

黄琼传孙琬

荀淑传子爽孙悦

陈寔传

李固传子燮

杜乔传

吴佑传

延笃传

史弼传

卢植传

赵岐传

皇甫规传

张奂传

段颎传

卷第五

陈蕃传

王允传

党锢传

郭泰传

许劭传

何进传

孔融传

皇甫嵩传

朱隽传

董卓传

刘虞传

循吏传

酷吏传

宦者传

儒林传

文苑传

独行传

逸民传

周乘传

羊茂传

封观传

陈谦传

胡绍传

王苑传

祝良传

应荈

蒋诩传

郗虑传

刘备传

黄巾传

西南夷传

西羌传

西域传

乌桓传

鲜卑传

散句

序传

华峤汉后书

卷第一

明帝纪

章帝纪

灵帝纪

献帝纪

皇后纪孝献伏后

李通传

来歙传玄孙艳

邓晨传

邓禹传

冯异传

岑彭传曾孙熙

贾复传

吴汉传

陈俊传

臧宫传

耿弇传弟子秉

王霸传

祭遵传

朱佑传

王梁传

马成传

傅俊传子昌

窦融传玄孙章

马援传子防

卷第二

鲁恭传

刘宽传

韦彪传

范迁传

桓谭传

冯衍传子豹

申屠刚传

鲍永传孙德

郅恽传

郎顗传

郭伋传

孔奋传

张堪传

廉范传庆鸿

羊续传

樊宏传

梁统传玄孙冀

张纯传子奋

郑兴传子众

陈元传

贾逵传

张霸传孙楷

桓荣传子郁孙焉玄孙典玄孙彬

丁鸿传

孝子传

班彪传子固

第五伦传曾孙种卫羽

锺离意传乐崧

宋均传

光武十王传

朱晖传

乐恢传杜安

何敞传

邓彪传

徐防传

胡广传

袁安传重孙逢玄孙忠

张酺传曾孙济

韩棱传孙演

郭躬传弟子镇吴雄

陈宠传

班超传孙始

何熙传

应奉传子劭

孝明八王传陈敬王羡曾孙愍王宠

崔骃传子瑗孙寔寔从兄子钧

周燮传

卷第三

杨震传孙赐曾孙彪

朱宠传

马融传

蔡邕传

黄琼传

陈寔传

赵岐传

张奂传

王允传

李膺传

范滂传

蔡衍传

符融传

孔融传

皇甫嵩传

董卓传

丁原传

周规传

卫飒传

茨充传

任延传

刘宠传

阳球传

王吉传

曹嵩传

窦攸传

宋登传

伏恭传

崔琦传

赵壹传

范式传

范丹传

刘永国传

西南夷传

南匈奴传

散句

序传

谢沈后汉书

光武帝纪

安帝纪

礼仪志

祭祀志

天文志

五行志

郡国志

刘盆子传刘恭

岑彭传

郑敬传

杨厚传

锺离意传

窦武传

李膺传

符融传

龙丘苌传

张奉传

闵贡传

樊英传

张莹后汉南记

和帝纪

安帝纪

齐武王演传子北海靖王兴

马援传

郭丹传

樊重传

阴庆传

荀淑传子谞

陈蕃传

魏应传

服虔传

散句

袁山松后汉书

卷第一

光武帝纪

明帝纪

章帝纪

安帝纪

桓帝纪

灵帝纪废帝弘农王

献帝纪

卷第二

律历志

礼仪志

祭祀志

天文志

五行志

郡国志

百官志

艺文志已阙

卷第三

刘盆子传

冯异传

贾复传

耿弇传

任光传子隗

窦融传曾孙宪

伏湛传

侯霸传

宋弘传

杨厚传

苏谦传子不韦

羊续传

桓荣传曾孙鸾

朱晖传孙穆

杨终传

应奉传

徐璆传

王充传

杨震传

刘陶传

荀淑传

杜乔传

吴佑传

延笃传

卷第四

卢植传

陈蕃传

周璆传

王允传

李膺传

范滂传

岑晊传

贾彪传

何颙传

郭泰传

韩卓传

皇甫嵩传

朱隽传

董卓传

刘虞传

袁绍传

陈弇传

范丹传

公沙穆传

蔡顺传

隗相传

罗威传

西域传

散条

张璠后汉纪

光武帝纪

更始元年卢芳

建武七年杜诗

建武九年郭伋

建武十一~樊晔

建武中元二年北郊

明帝纪

永平二年马皇后

永平十六年祭彤班超

章帝纪

建初四年马防

章和二年陈宠

和帝纪

永元二年窦宪

永元十六年张辅

殇帝纪

延平元年于阗都末条支国

顺帝纪

永建元年虞诩宋登

阳嘉元年荀顗

阳嘉二年左雄

永和五年王龚

永和六年周举

冲帝纪

永嘉元年种暠

质帝纪

本初元年朱穆梁冀

桓帝纪

建和元年朱穆吴佑

延熹五年朱穆

延熹七年陈球

延熹八年杨秉

延熹九年范滂岑晊张俭

灵帝纪

建宁元年周景王堂

建宁二年王畅

熹平元年李咸

熹平六年蔡邕

光和元年蔡邕

光和二年桥玄

中平二年贾琮张温范丹张燕

中平三年灵帝

中平五年盖勋

中平六年弘农王袁绍献帝

献帝纪

初平元年献帝荀淑、爽、靖、昱、昙董卓

初平二年皇甫嵩董卓刘表孙坚

初平三年蔡邕王允种劭等六人

兴平二年朱隽

建安元年王立

建安五年袁绍

建安十年荀悦

建安十三年孔融

建安十六年刘璋

建安十九年伏后

散条

无名氏后汉书

吴汉

韩棱

应奉

周蛮

荀绲

孔融

秦彭

刘昆

严光

赵峻

张重

孙敬

梁辅

陈□

附录

附录一八家后汉书著者传略

吴志妃嫔传吴主权谢夫人传附谢承传略

吴志薛综传附子薛莹传

晋书司马彪传

晋书华峤传

晋书谢沈传

张莹传(阙)

晋书袁山松传

魏志三少帝纪裴松之注载张璠事略

附录二著录

附录三评论

袁宏后汉纪自序(节录)

文心雕龙史传篇(节录)

史通(节录)

史略(节录)

少室山房笔丛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节录)

十七史商榷卷三二史条

隋书经籍志考证(节录)

文史通义(节录)

附录四清代诸家后汉书辑本序跋及目录

姚之骃后汉书补逸自序

孙志祖谢氏后汉书补佚

王谟谢承后汉书钞

黄amp;#93;黄氏逸书考子史钩沈辑六家后汉书

汪文台七家后汉书

王仁俊辑华峤谢承袁山松司马彪四书目录

附录五引用书目

从现存文献中辑录已经散佚的文献,以求完全或部分恢复散佚文献原貌的古籍整理工作,简称辑佚。中国古代常用“钩沉”一词指代辑佚工作。辑佚是古籍整理和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辑佚一般可分为两种情况:一是原书尚存,但有短缺,从其他记载中辑录补充;二是原书已佚,而在他书中尚有全书或片段保存,可据以钩沉重现或辑录复原。

古书在流传过程中,由于受到天灾人祸以及书籍本身的内容质量、传播方式、载体性能等因素的影响,部分散佚,或者全部亡佚。中国西汉所编《汉书·艺文志》中记载的书籍,用唐代所编《隋书·经籍志》加以核对,已经亡佚了百分之六、七十,以后各代书籍亡佚失传的情况与此相类,为了保存文献,充实史料,辑佚工作便应运而生。

中国较早从事辑佚工作的是宋代的黄伯思(~1118)和王应麟(1223~1296)。黄伯思曾从马总《意林》及李善注鲍照《舞鹤赋》中辑出已佚的《相鹤经》。王应麟则有感于《易》学独传王弼,《尚书》只存《伪孔传》,便从群书中辑出有关郑玄《易注》、《书注》的资料编成《郑氏周易》、《郑氏尚书注》,他又感到四家之《诗》只有《毛传》流传,便从群书中采集有关其他三家诗说的资料,编成《三家诗考》。“嗣后好古之士,踵其成法,往往缀辑逸文,搜罗略遍。”(章学诚《校雠通义·补郑》篇)南宋郑樵在《通志·校雠略》中写有一篇《 书有名亡实不亡说》,是最早提倡和研究辑佚理论与方法的文献,标志着辑佚学的发端。明代祁承㸁在《澹生堂藏书约》中补充了郑樵的观点。辑佚在清代最为兴盛,成为专门的学术事业。有专辑某学科著作的,如余萧客的《古经解钩沉》30卷,辑存了唐代以前的群经训诂;有专辑某书注解的,如臧庸的《尔雅汉注》3卷,辑存了汉代各家注释《尔雅》的文字;有专辑某人著述的,如袁钧的《郑玄佚书》79卷,辑存了郑玄的一些著作。清乾隆年间编修《四库全书》,从《永乐大典》中辑出已经亡佚的古代典籍 385种,4946卷。嘉庆、道光年间,出现了大规模辑集古代经、史、子、集四部佚书的宏举,如马国翰辑成经部书444种,史部书8种,子部书 178种共630种,印成《玉函山房辑佚书》。黄奭辑成“经解”86种,“道纬”56种,“子史钩沉”74种,印成《汉字堂丛书》 (又名《黄氏逸书考》)。严可均的《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则广泛收集唐代以前的文章,共得3519名作者的文献746卷,分 15集印行。清代的辑佚实践大大丰富了古籍的品类和种数。尽管如此,辑佚工作仍需要开展,不仅原有的古籍可以继续作为辑佚的对象,古文献的不断出土和发现也为辑佚工作提供了方便条件。

开展辑佚工作需要根据目录著作了解古书的存佚残缺,需要通过辨伪来考证辑录文献的真假是非,需要通过版本和校勘来审订所辑字句的异同多寡和是非得失。因此,辑佚工作需要运用目录学、辨伪学、版本学和校勘学多方面的知识。用以辑佚的资源很多,主要有类书、总集、方志、古注、金石以及新出土的古代文献等。刘咸炘在《辑佚书纠缪》中提出辑佚中“漏、滥、误、陋”四大弊端:辑录而不遍检全书称为漏;本非佚文而指鹿为马称为滥;不审时代,据误本、俗本称为误;不辨体例,不考源流称为陋。可见,辑佚工作需要有广博的古典文献的基础知识。

仓颉号称“史皇”,仓颉天生不凡,据说他长了一张宽大的龙脸,四只眼睛放出灵光,婴孩时就喜欢东抹西涂,看起来还有些意思,并不讨人嫌。

待他长大了,就会动脑筋想问题,穷究天地万物的变化,抬起头便去探看奎星圆曲的形势,低下头又去考察乌龟背上的花纹、鸟兽羽毛的文采以及山川起伏的曲折光景。

他根据这些大自然的现象,随时随地在自己的手掌上涂涂画画,后来不知怎的,就发明创造出了文字。

扩展资料

仓颉的功绩就在于,他广泛搜集民间的图画文字加以整理,创造了有系统的象形文字。史书上说:“仓帝生而能书。及受河图录字,于是穷天地之变,仰观奎星圆曲之势,俯察龟纹鸟羽山川指掌而创文字。天为雨粟,鬼为夜哭,龙乃潜藏。”(《黄氏逸书考》辑《春秋元命苞》)。

其实,这只是古人对仓颉的一种盲目崇拜,又经历代文人和史学家炒作,仓颉便成了中国文字发明的始祖。实际上中国的文字史早在仓颉以前数千年就已经诞生了。

在中华民族光灿夺目的历史画卷里,仓颉是一位介于神话与传说之间的人物,无论从神话学,民族学或民俗学的角度考察,他都是古之神圣者,史称“龙颜四目”,“声有睿德”(《论衡》《吕氏春秋》),其赫赫卓著的功绩在于“始制文字,以代结绳之政”。这个人类“秘密武器”的创造弄得“天雨粟,鬼夜哭,龙亦潜藏”(《淮南子》),是惊天地泣鬼神的英雄创举。

  仓 颉

  也称苍颉,原姓侯冈,名颉,号史皇氏,是传说为黄帝的史官,汉字的创造者,被后人尊为中华文字始祖。但普遍认为汉字由仓颉一人创造只是传说,不过他可能是汉字的整理者。在位起讫:前4637—前4596年。

    生卒年:前4666—前4596年。

    出生地:衙邑(今陕西渭南市白水县东南)。

    立都:阳武(今河南新乡市原阳县东南)。

    年号:仓帝元年(甲辰,前4637)。

    史皇氏仓颉,男,姓风,(一说姓侯冈),名颉,因其称帝时号仓帝,故而又称仓颉。为中国氏族联盟时代史皇仓颉氏政权的首任帝。

    仓颉生于炎帝神农氏政权帝承二十六年(乙亥,前4666年),他的父系为伏羲氏,母系为史皇氏。仓颉的母亲是史皇氏部落的一位女首领,名侯冈,其祖为伏羲女娲后裔,其先祖为燧人葊兹氏。

    史皇氏侯冈感天地之灵气,生仓颉于洛水衙邑(今陕西渭南市白水县东南)。仓颉从小聪明好学,母亲对他十分疼爱,百般呵护。

    史书上说:“仓颉见鸟兽之迹,体类象形而制字。”(《通鉴外纪》)

    又说:“史皇(仓颉的别称)产而能书”(《北堂书钞》卷七引《随巢子》)。

    史书明明白白地告诉人们:仓颉是天生的神童,他生而知之,所以才发明了文字。

    其实,这只是古人对仓颉的一种盲目崇拜,又经历代文人和史学家炒作,仓颉便成了中国文字发明的始祖。实际上中国的文字史早在仓颉以前数千年就已经诞生了。

    在遥远的上古原始社会时代,人类的祖先和其它动物一样没有语言。相互间交流只是靠手和身体的动作来表示。人类最早的语言是单音叹词,如“咦”、“呀”、“哇”、“哈”等,继而发展成双音词,后来又经过数百万年的进化和发展,到有巢氏时代的后期(距今约10万年)才有了人类的初级语言。

    到了燧人氏时代,人类的语言已经相当丰富。但是这时候还没有文字,如果有什么重大的事情需要记住,只能用摆放石块的方法来记事,我们称它为“堆石记事”。堆石记事的方法是以石块的大小、多少、堆放的方法和位置,分别代表不同的事物。这种方法既麻烦又不便于管理,而且很容易被破坏。后来,燧人葊兹氏的织女发明了搓绳技术,继而又发明了“结绳记事”。结绳记事是用柔软而有韧性的树皮搓成细绳,然后将数十条细绳排列整齐悬挂在一处,在上边打结记事。大事打大结,小事打小结,先发生的事打在里边,后发生的事打在外边。为了能够记录更多的事情,织女又利用植物的天然色彩,把细绳染成各种颜色,每种颜色分别代表一类事物,使所记之事更加清楚。由于“结绳记事”更方便,更易于保存,从而取代了“堆石记事”。

    燧人氏晚期(约公元前一万年),燧人氏发明了最早的“符号文字”。

    符号文字最初主要由“○”、“△”、“米”三个符号构成,它的发明源于“结绳记事”的大结和小结,最初有人嫌结绳记事麻烦,便把结绳记事的“结”用符号刻在石头上,大结用“○”来表示,小结用“△”来表示,重叠结用“米”来表示。人们发现用这种方法记事比结绳记事更高明,它避免了“结绳记事”容易被烧毁和腐烂等不利因素,可以永久性保存。于是人们逐渐改用“符号刻记”来代替“结绳记事”,并且陆续发明了数十种不同的符号来代替不同的事物,这种符号就是我国远古时代最初的文字。

    远古符号文字在中国历史上延续了约五千余年,远古早期的文化记录基本上都是用符号文字记录下来的。远古时代有专门记录历史的职官,如上柱史、大典氏、少典氏,这些职官都是在黄帝政权以前。可见,中国的文明历史并非如司马迁所说的始于黄帝,司马迁是继承了孔子的“大一统”观念,人为地改造了中国历史。

    符号文字虽然已经有了数千年的历史,但它属于密码性质的文字,只能在少数人中间流传,局外人根本无法破译,因此很难普及。于是民间便发明了图画文字,用简单的画面来表现具体事物,如画一个山形代表“山”,画几个水波代表“水”,画一个圆形代表“太阳”,画半个圆代表“月亮”等等,这种文字不用专门的学习和记忆便可掌握,深受大众欢迎。

    仓颉的功绩就在于,他广泛搜集民间的图画文字加以整理,创造了有系统的象形文字。史书上说:“仓帝史皇氏,名颉,姓侯冈……生而能书。及受河图录字,于是穷天地之变,仰观奎星圆曲之势,俯察龟纹鸟羽山川指掌而创文字。天为雨粟,鬼为夜哭,龙乃潜藏。”(《黄氏逸书考》辑《春秋元命苞》)。

    古文《河图玉版》也载文说:“仓颉为帝南巡,蹬阳虚之山,临于元扈洛汭之水。灵龟负书,丹甲青文以授之。”洛汭在今洛阳市洛宁县境内,今洛宁县兴华乡西北仍留有仓颉造字台,是后人为纪念仓颉帝而建造。

    关于“河图、洛书”,古史记载很多,其中大部分为夏、商、周历代开国君王假借天命托古而伪造。仓颉所见之洛书应该是燧人葊兹氏所创造的原始洛书。其书完全由上古文字符号“○”、“●”构成。“○”代表天,为阳;“●”代表地,为阴。该书以简单的符号熔天文、地理、数学、玄学为一体,内涵丰富,高深莫测。

    仓颉是一位极聪明的人,他根据洛书上的符号文字进行深入研究,吸纳从民间搜集来的部分图画文字,从而创立了独特的象形文字,并以象形文字做为本族的正统文字。炎帝神农氏的四任帝姜明听说后十分恼火,认为他违逆祖宗大逆不道,便派军队征讨。仓颉不服,亲率本族迎战,击败了炎帝神农氏的军队。仓颉继而率族众反击,一路东征,攻占了黄河以北的部分地区(今豫北地区),旋即以阳武为都,自立为帝,号仓帝。以甲辰年(前4637)为仓帝元年。

    仓颉三十岁称帝,在位执政四十二年,卒于仓颉四十二年(乙酉,前4596),享年七十一岁。死后遗体葬在濮地(今河南濮阳市南乐县梁村西北),尊号仓帝。

    仓颉死后又传了四任帝:二任帝仓颉二世,在位执政虚记十年(公元前4596——前4587年);三任帝仓颉三世,在位执政虚记二十年(公元前4587——前4568年);四任帝仓颉四世,在位执政虚记二十三年(公元前4568——前4546年);五任帝仓颉五世,在位执政虚记十九年(公元前4546——前4528年)。

    炎帝神农氏榆罔十二年(癸巳,前4582),北方的轩辕氏入侵仓颉氏的统治区域,仓颉五世被击败,率族人投降了轩辕氏。旋即去帝号,答应每年向轩辕氏进献粮食和财物。

    轩辕氏建立黄帝政权后,封仓颉氏的后人为典史官,负责记录和整理历史典籍。

“霸王别姬”最早见于哪个文献

有美人名虞,常幸从;骏马名骓,常骑之。于是项王乃悲歌慷慨,自为诗曰:“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