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最早的古代不名飞行物的记录是什么时候?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10-12浏览:4收藏

我国最早的古代不名飞行物的记录是什么时候?,第1张

在中国,UFO研究是一幅横亘古今的历史长卷,现在我们可以确信的是,中国是世界上最早记录不明飞行物现象的国家之一。除民间传说外,大量有关不明飞行物的记载散见在各种古籍中。

苏东坡曾经遭遇UFO

早在三四千年前,我国就有“飞车”的传说,以后又有“赤龙”、“车轮”、“瓮”、“盂”等酷似现代目击者对此种现象的描述或比喻。

除了民间的传说外,在古籍中也有大量的记载,如《庄子》、《拾遗篇》、《梦溪笔谈》、《御撰通鉴纲目》、《二十四史》、《山海经》等。此外在许多地方志中,对这类奇闻异象有极为丰富的实录,在湖北松滋县志中更记录了类似所谓“第三类接触”的事例。宋代大诗人苏东坡曾在一首诗中描绘了他的亲身经历,诗云:“……江心似有炬火明,飞焰照山栖鸟惊……”

苏东坡在往杭州赴任途中,曾夜游镇江的金山寺。当时月黑星稀,忽然江中亮起一团火来。这一奇遇使苏东坡深感迷惑,于是在《游金山寺》一诗中记载了此情景, “是时江月初生魄,二更月落天深黑。江心似有炬火明,飞焰照山栖鸟惊。怅然归卧心莫识,非鬼非人竟何物?”

宋代科学家沈括是常用“地学说”来解释UFO现象的。他曾在《梦溪笔谈》卷二十一中记载不明发光物事件,“卢中甫家吴中,尝未明而起,墙柱之下,有光熠然,就视之,似水而动,急以油纸扇挹之,其物在扇中涅晃,正如水印,而光焰灿然,以火烛之,则了无一物。又魏国大主家亦常见此物。李团练评尝与予言,与中甫所见无少异,不知何异也。”清光绪十七年名画家吴友如画的《赤焰腾空》

明代就出现了对于“螺旋状飞行器”的描述

据中国科学院云南天文台研究员张周生介绍,乾隆年间广东“潮州府志”记载,明神宗万历五年十二月初三夜,尾星旋转如轮,焰照天,逾时乃灭。

此记录为典型的古代螺旋状飞行器的记载,这些记录对一些人把螺旋状飞行器仅看作是现代才有,甚至于把此种现象推论为是人造卫星火箭残骸下落的解释的强有力的否定证据,今日人们所见的螺旋状飞行器形状在古人的记录中是“尾星旋转如轮”,而类似的记载还有许多。

清代画家的《赤焰腾空》被认为是一篇详细生动的UFO目击报告 清代画家吴有如晚年作品,有一《赤焰腾空》图,画面是南京朱雀桥上行人如云,皆在仰目天空,争相观看一团团熠熠火焰。画家在画面上方题记写道:‘九月二十八日,晚间八点钟时,金陵(今南京市)城南,偶忽见火毯(即球)一团,自西向东,形如巨卵,色红而无光,飘荡半空,其行甚缓。维时浮云蔽空,天色昏暗。举头仰视,甚觉分明,立朱雀桥上,翘首踮足者不下数百人。约一炊许渐远渐减。有谓流星过境者,然星之驰也,瞬息即杳。此球自近而远,自有而无,甚属濡滞,则非星驰可知。有谓儿童放天灯者,是夜风暴向北吹,此球转向东去,则非天登又可知。众口纷纷,穷于推测。有一叟云,是物初起时微觉有声,非静听不觉也,系由南门外腾越而来者。嘻,异矣!’

清人吴有如的《赤焰腾空》图可谓一详细生动之目击报告。火球掠过南京城的时间、地点、目击人数、火球大小、颜色、发光强度、飞行速度皆有明确记述,然而各种猜测又不得其解。此画约作于1892年(光绪十八年),在一百多年前,世人尚无飞碟和UFO之说法,画家显然未能意识到,这幅《赤焰腾空》图,竟成为今人研究UFO的一则珍贵历史资料。

民国时,有人见到空中“忽起一道圆光”,各人看得眼花

民国时人张瑞初在《西神遗事》中曾记载:“是夜,星光满天,却无月色。各人正在险滩,瞥见空中忽起一道圆光,大可亩许。圆光中有一紫一白两种色,此前彼退,此缩彼涨,各人看得眼花。足有五分钟,白光便不见,仅有紫光,在一圆光内渐缩渐小,初如笆,继如斗,如碗,如拳,如指,忽尽灭。众人静坐呆看,其他游客见者,无不惊异万分,议论纷纷,莫衷一是。”

曾获得1933年诺贝尔物理学奖的奥地利物理学家薛定谔( Erwin Schrödinger )在《生命是什么》一书中曾说过:

「 熵 」( entropy )是指系统内部的无序程度。

宇宙运行的趋势是「 熵增 」( increase of entropy )——无序程度的增加。

然而,人类生命存在的特点却是「 负熵 」 ( negentropy )——从无序到有序。

人类的存在,似乎注定要和宇宙进行一番抗争。

比如,人类本没有鸟类的翅膀,却始终渴望像鸟类一样能够自由飞行。

为了能飞上天,人类尝试了数千年。

问题是,给人类一双翅膀,人类能飞起来吗?

约公元前852年,传说中一位名叫布拉杜德( Bladud )的不列颠国王,试图通过给自己绑翅膀的方式,模仿鸟类的飞行。结果,试验失败,布拉杜德不幸坠地身亡。

公元19年,王莽为了与匈奴作战,大力网罗能人异士。当时,王莽听说有人能飞,一日可飞行千里。于是王莽让这个「 飞人 」展示自己的飞行技能。

「 飞人 」以大型鸟类的翅膀作为自己的翅膀,而后在头上和身上都粘上了羽毛。然而,飞行数百步之后,此人还是坠落下来了。

人类的飞行梦想,从何而来?

一种可能的猜测是:人类在大地上生存,行动能力有限,大地限制了人类的活动空间。而鸟类,可以突破大地的局限,在天空中自由地翱翔。

渴望像鸟一样飞翔,就是渴望自由。

宋代诗人陆游在《大圣乐》中写道:「 从今去,任东西南北,作个飞仙。 」

徐志摩在散文《想飞》中写道:「 人类最大的使命,是制造翅膀;最大的成功是飞! 」

对自由的极度渴望,让人类对鸟类的飞行产生了好奇和企盼的心情。

这种带有好奇与企盼的心情又驱使着人类不断地追求飞行的梦想。

但问题的关键是:人类到底怎样才能飞上天呢?

鸟类扇动翅膀就能飞行,这种飞行方式被称为 「扑翼飞行」 ( Flight by Flapping Wings ),其特点是飞行所需的「 推力 」和「 升力 」,全部由扇动翅膀来提供。

那么,如果给人装上翅膀,是不是人类就能像鸟一样飞行呢?

要么,把鸟的翅膀装在人身上;要么,就自己动手做一双翅膀。

英国人布拉德和王莽时期的「 飞人 」案例,都是将鸟类的翅膀安装在人身上。但最终,都以失败告终。

然而,人类想要制造翅膀飞上天空的梦想,却从未因几个人的失败而被抛弃。

装上鸟的翅膀没有飞起来,那就靠人类自己来制造。

自己制作翅膀让人飞起来了固然好,可如若失败呢?那很可能一命呜呼。

所以,古人的思路是,先尝试让其他东西飞起来。

古籍记载,春秋战国时期,墨子和公输班都曾制作过飞行工具。虽然飞行时间不长,但仍具有重大意义。

东晋时期的葛洪,也曾记载过一种名为「 飞车 」的飞行工具。

不过,由于记载不详细,目前还不能准确了解葛洪所说的「 飞车 」究竟是以什么原理飞行的,以及「 飞车 」能否真的能飞起来等问题。

明朝时,万户曾以绑着47支烟花的椅子作为飞行器,试图飞上天空。

然而,烟花点燃之后,万户和他的椅子便一起消失了。

尝试「 上天 」的不仅有中国人,外国人也在想方设法「 上天 」。

文艺复兴三杰之一的达芬奇( Leonardo da Vinci ),就曾试图设计人造翅膀来模拟鸟类的飞行。

达芬奇模仿鸟类设计的飞行器,依旧没有让人类成功飞起来。

时间已过去两千年,给人类装上翅膀飞起来的梦想还是未能实现。

是翅膀不够大?还是人类太重?

亦或是这根本就是一件不可能的事情?

17世纪时,意大利生理学家、物理学家博雷利( Giovanni Alfonso Borelli )对鸟类的飞行进行了更为深入的研究。

博雷利经过研究得出结论: 人类不可能通过模仿鸟类扇翅膀的方式飞起来,主要原因是人的体力不允许。

他提出假设——如果人想要如鸟类一样飞行,就必须有宽18米的胸腔,否则人类根本无法支撑起扇动翅膀所需要的肌肉力量。

博雷利虽然给出了结论,却还是未能从 「空气动力学」 ( Aerodynamics )的角度揭露人不能依靠翅膀飞行的原理。

直到1809年,英国科学家乔治·凯利( George Cayley )发表《论空中航行》( On Aerial Navigation )一文,人类才真正搞清楚,为何自己不能像鸟类一样依靠扇动翅膀飞行。

凯利认为,鸟类翅膀的扇动,可以同时提供飞行所需的「 推力 」和「 升力 」。而人类模仿鸟类所安装的翅膀,则不能同时提供这两种力。

对于人类而言,只有将「 推力 」和「 升力 」的动力来源分开,才有可能飞行( 现代的飞机,由发动机提供「推力」,机翼提供「升力」。飞机前进时,空气逆向流过机翼,机翼上方的气流压强小于机翼下方,因此产生压强差,产生向上的「升力」 )。

这种「 推力 」和「 升力 」分开的方式,被称为 「固定翼飞行」 ( Flight by Fixed-wing )。

凯利之后,人类调整了实现飞行梦想的思路——从「 扑翼飞行 」的研究,开始转向「 固定翼飞行 」的研究。

在掌握了飞行的基本原理之后,凯利开始进行固定翼飞行工具的设计。

从飞行方式的角度来讲,鸟类的飞行方式有两种:一种是扑翼飞行;另一种是滑翔飞行(Glide flight)。

扑翼飞行的可能性被凯利否定后,能尝试的飞行思路便只有第二种。

凯利设计的滑翔机( Glider ),正是借鉴了鸟类飞行的滑翔姿态。

凯利开启了制造滑翔机的先河,但并没有进行大量的试飞。试飞这一任务,后来由德国人奥托·李林塔尔( Otto Lilienthal )来完成。

1891年开始,李林塔尔就开始了飞行试验。1891年到1896年之间,李林塔尔一共完成试飞2000余次。

人类对飞行梦想的追求,总是伴随着伟大生命的凋零。

不过,李林塔尔生前已将自己的飞行经验发表在了《大气物理与物理学杂志》( Zeitschrift für Luftschifffahrt und Physik der Atmosphäre )和《普罗米修斯》( Prometheus )上,启发了后人继续 探索 飞行领域。

此后,人们迎来了人类飞行史上真正为人所熟知的两个人——莱特兄弟( Wright brothers:Wilbur Wright and Orville Wright )。

但鲜为人知的的是,莱特兄弟之所以能够开启人类飞行的新纪元,是因为他们 吸收了凯利的理论和李林塔尔的2000多次的试飞经验 。这点可以从莱特兄弟说过的话中得到印证:

莱特兄弟之后,一位名叫冯如的中国人,也进行了多次飞行试验。

「 冯如1号 」试验成功后,冯如回国,创办了「 广东飞行器公司 」。

然而,就在冯如的飞行事业发展得如火如荼之时,他本人却在1912年的飞行表演中,因飞机坠毁离世,享年仅29岁。

在莱特兄弟、冯如的时代过去后,人类飞行事业的发展,步入了技术爆炸时期。

20世纪的100年中,人类在飞行领域取得的成就,远远超过以往几千年的努力。

毫无疑问,这些飞行成就的取得,要归功于固定翼飞行方式的普及。

人类虽然暂时搁置了扑翼飞行的方式,但终于却凭借固定翼飞行的方式「 上了天 」。

然而,扑翼飞行的梦想,却始终在人类的内心深处藏匿着。

在固定翼飞行大获成功的时候,还是有部分科研人员和飞行爱好者将目光投向了扑翼飞行。

上文提到的李林塔尔,不仅利用滑翔机开展飞行试验,还制作了人力驱动的扑翼飞行器。

李林塔尔之后,人类又制造了五花八门的扑翼飞行工具。

尽管从20世纪到21世纪,出现了各式各样的扑翼飞行工具,但这些飞行工具呈现出的结果距离人类古老的扑翼飞行梦想的实现,还有很远的距离。

鸟类的扑翼飞行,是自然界中最优的飞行方式,这是鸟类自然选择和进化的结果。

人类想要模仿这种飞行方式,无异于是在模仿自然的力量。人类既追求飞行的自由,也追求模仿自然的自由。

只不过,前一种自由似乎更难实现。

因此,现代科研人员将扑翼飞行的研究重点,放在了「 微型扑翼飞行器 」( Micro Ornithopter )( 大小和昆虫、小鸟接近的扑翼飞行器 )的研究当中。

严格来讲,扑翼飞行依然在试验当中,人类的飞行梦想至今仍是一个梦。

尽管人类已通过种种形式飞上了天空,但这并不是那个梦想最初的样子。

扇动翅膀就能飞翔,才是最理想、最自由的飞行方式。

这种「不可能的自由」,让一代又一代人不惜以生命为代价去追求。

在希腊神话当中,克里特岛( Crete )的国王米诺斯( Minoans )将伊卡洛斯( Icarus )和他的父亲囚禁在一所迷宫当中。

为了出逃,这位父亲用蜡将鸟的翅膀粘在伊卡洛斯身上,并告诫伊卡洛斯不能飞得太高,否则太阳会让蜡融化。

然而,伊卡洛斯飞出迷宫之后,沉浸在飞行的愉快当中。这种愉悦让他忽视了父亲的警告,忽视了飞得更高可能摔死的命运。

结果,伊卡洛斯越飞越高,最终导致蜡融化、翅膀掉落,自己也坠海身亡。

现如今,人类不仅飞上了天空,还飞向了茫茫的太空。

人类不仅实现了太空漫步,还亲自登上了月球,并且将探测器送上了火星。

这一切成就,都源自那个古老的飞行梦想。

尽管这个梦想曾经看起来是那样的遥不可及。

但是,哪怕付出惨痛的代价,哪怕和命运斗争、和宇宙做斗争,人类也要追求飞行的自由。

毕竟,「 以负熵为生 」是人类生命的特点。

这,正是渺小人类的伟大之处。

皇佑二年,吴中发生大饥荒,饿死者的尸体遍布于道路。这时范仲淹主管浙西,调发国家仓库粮食,募集民间所存的钱物来赈济灾民,救荒之术很是完备。吴中百姓喜欢比赛舟船,爱作佛事,范仲淹就鼓励民间多举办赛事,太守每日出游宴饮于西湖上。自春天到夏天,城中居民大规模出游,尽情玩赏。又召集各寺院主持僧人,告谕他们说:“灾荒年间民工工价最低廉,可以趁此时机大力兴建土木工程。”于是各个寺院的修建工程都非常兴盛。官府也翻修仓库和官吏住舍,每天雇役一千多人。监察机关弹劾杭州长官不体恤荒政,嬉戏游乐而无节制,以及官府、私家兴建房舍,伤耗民间财力。范仲淹于是自己草拟奏章,申述因为饮宴和兴造房舍的缘由,是要调发有余的钱财,来救济贫民。那些从事贸易、饮食行业的人,工匠、民夫,仰仗官府、私家养活的,每天大概可达几万人。救济灾荒的措施,没有比这一做法更好的了。这一年两浙路灾区唯有杭州平安无事,百姓没有流亡的,这都是范文正公的恩惠。饥荒年份打开司农寺粮仓的粮食赈济灾民,募集民间财力为地方兴利,近年来已定为法令。这种措施,既赈救了饥荒,又趁荒年替民间兴利,这些是先生的功绩。[1]

注释

(殍殣枕路)饿死的人躺在路上。

(领浙西)兼任杭州太守,管理浙西一带。

(募民存饷)聚集百姓慰问,馈赠物品。存,慰问。饷,馈赠物品

(术)指救灾的方法。

(主首)住持,方丈。

(鼎兴)大盛。

(敖仓)粮仓。

(役)使用。

(监司)主管检查的官员。

(恤)忧虑,顾惜。

(荒政)救灾的政事。

(条叙)指奏章。

(仰食)依赖……吃饭。

(无虑)大约。

(晏然)平静、安定的样子。晏,安定。

(流徙)流离所失。

(岁饥)年景饥荒。

(司农)主管粮食等事项的官府。

(著)制定。

(因)顺着,就着。

古代应该存在日行千里的马,但是古代的千里和我们现代的千里不是一个概念。

大多数的人都认为千里马只是一个概念,也就是说用来比喻那些比较好的马,因为我们现在科学技术发达,汽车的速度也拜多快,所以说很多人都认为千里马能够跑1000里就是夸张的说法。实际上从遗留下来的一些历史书籍上,我们可以看到他们所说的千里马的确是可以跑千里的。比如说最早出现千里马概念的《楚词》中就提到了千里之驹。

我们从来没有见过能够跑得这么快的马,但是古代的历史书籍上又有明确的记载,说他们的马能够达到这个速度,其实主要的原因就是因为他们所说的千里和我们现在的千里是不同的。根据周朝时期的不同的书籍记载,我们可以发现当时他们所说的里与我们现在相差甚远。他们那个时候的里仅仅相当于我们现在的290多米接近300米,也就是说当时的千里折合的我们现在只有300公里。

因此,只要一匹马的速度能够达到20多公里每小时,它就可以称得上是千里马。而且从现在的许多赛马比赛上来看,我们能够发现很多马的速度远远超过了这个速度,所以说古代所说的千里马应该是真实存在的。而造成我们不相信的原因,就是古代与现代度量衡的不同让我们算错了长度。

其实现代的马相当于古代的马来说数多应该是比较慢的,因为古代的马多用于行军打仗,所以说它的耐力比较好,能够保持一定的速度行驶较长时间,所以按照古代的度量衡来说千里马是确确实实的。

筢字读pá,意思是五齿的竹耙。

古籍解释康熙字典《篇海》白巴切,音琶。五齿筢泥,用以取草。

扩展资料:

“筢子pázi[handrake]五齿的竹耙,用以爬开、聚拢柴草或谷物等。英文翻译:bamboorake。勿作“耙子”。基本解释多用竹子、铁丝等制成,搂柴草的工具。结构将新砍下的竹竿的一端均匀地劈成若干条,在火焰薰烤下使其呈扇形张开并弯成手指半握状,再用铁丝或细篾固定成形,这样,一把连有长竿的筢子就做成了,用它可以收取分散的柴草。例如可以在松树下收聚历年掉下的针状松叶(作燃料或作他用)而不影响草木生长。用途用来搂柴草。”

筢(pa)是农耕时代的一件主要的生产生活工具。这个字是一个象形字,从这个字的组成就可以看到,它最初是由竹子制作而成的。将竹子篾成片,然后在其中一端弄成弯钩,把十几根组合起来勒好,用竹竿或者是木棍穿起来。后来,随着生活的发展,还出现了铁筢,制作方法是一样。铁筢的优点是不易断弯钩,抓着力更强。

筢的作用是将散落的植物叶子聚拢起来,既可以用于庭院清扫,也可以用于农作物收割后对田地杂物的清理。但对于生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农村的人来说,对筢最深的印象就是用筢去搂草。那个年代物资匮乏,不用说液化气,就是煤炭也很少见。到了冬天,农村取暖就靠烧点柴草。可那时候柴草也是紧缺物资。于是拾柴草取暖的任务就落在孩子们身上。

记得那时候每到周末,父母就让孩子们上野外去拾草。我们几个小伙伴们各自挎着一个提篮,拿着筢去野外搂草。到了野外,拖着筢在有草的地方来回走,等筢头上的草满了的时候,就褪下来放到提篮里,然后再继续搂。不要认为那时候坡里的草很多,其实那时候野外的草是很少的。有时候要是发现哪个地方草多,那真跟现在捡到钱似的一样高兴。

现在想想,搂草也是一件很有趣的事情。那个年代,没有电视、没有电脑、没有手机。周末即使不出去搂草待在家里也很无聊,去搂草正好可以跟小伙伴一起玩耍。有时候我们在出去前就先从家里偷拿着火柴,到了野外搂会草,就点火取暖。有时候点火烧的草比搂到的草还要多。

卜算子·咏梅   陆游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诗词注释:

①卜算子·咏梅:选自吴氏双照楼影宋本《渭南词》卷一。《词律》以为调名取义于“卖卜算命之人”。《词谱》以苏轼词为正体。又名《百尺楼》、《眉峰碧》、《缺月挂疏桐》等。双调,四十四字,仄韵。

②驿外:指荒僻之地驿:驿站,古代传递政府文书的人中途换马匹休息、住宿的地方。

③断桥:残破的桥

④无主:无人过问

⑤著(zhuo):同“着”,这里是遭受的意思。

⑥苦:尽力,竭力

⑦一任:任凭

⑧零落:凋谢

⑨碾:轧碎。

译文:

驿亭之外的断桥边,梅花自开自落,无人理睬。暮色降临,梅花无依无靠,已经够愁苦了,却又遭到了风雨的摧残。梅花并不想费尽心思去争芳斗艳,对百花的妒忌与排斥毫不在乎。即使凋零了,被碾作泥土,又化作尘土了,梅花依然和往常一样散发出缕缕清香。

背景故事:

这是陆游一首咏梅的词,其实也是陆游自己的咏怀之作。上片写梅花的遭遇:它植根的地方,是荒凉的驿亭外面,断桥旁边。驿亭是古代传递公文的人和行旅中途歇息的处所。加上黄昏时候的风风雨雨,这环境被渲染得多么冷落凄凉!写梅花的遭遇,也是作者自写被排挤的政治遭遇。

赏析:

这首《卜算子》以“咏梅”为题,咏物寓志,表达了自己孤高雅洁的志趣。梅花如此清幽绝俗,出于众花之上,可是“如今”竟开在郊野的驿站外面,破败不堪的“断桥”,自然是人迹罕至、寂寥荒寒、梅花也就倍受冷落了。从这一句可知它既不是官府中的梅,也不是名园中的梅,而是一株生长在荒僻郊外的“野梅”。它既得不到应有的护理,更谈不上会有人来欣赏。随着四季的代谢,它默默地开了,又默默地凋落了。它孑然一身,四顾茫然──有谁肯一顾呢,它可是无主的梅呵。“寂寞开无主”一句,作者将自己的感情倾注在客观景物之中,首句是景语,这句已是情语了。末句具有扛鼎之力,它振起全篇,把前面梅花的不幸处境,风雨侵凌,凋残零落,成泥作的凄凉、衰飒、悲戚,一股脑儿抛到九霄云外去了。给人们留下了十分深刻的印象,成为一首咏梅的杰作。

我国最早的古代不名飞行物的记录是什么时候?

在中国,UFO研究是一幅横亘古今的历史长卷,现在我们可以确信的是,中国是世界上最早记录不明飞行物现象的国家之一。除民间传说外,大量有...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