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体质特点谈儿童生长发育
中医体质特点谈儿童生长发育
中医体质特点谈儿童生长发育,生长发育主要针对的人群就是孩子,儿童等。虽然孩子的身体长不高很难发现,但是却有着很好增高效果,孩子的身体一般都是在缓慢的发育,下面看中医体质特点谈儿童生长发育。
中医体质特点谈儿童生长发育11 生机蓬勃,发育迅速
这是小儿生理特点之一,用来比喻小儿时期的生长发育非常快速,形体发育,动作功能,智力发育及脏腑功能活动均快速增长,不断向完善、成熟的方面发展。古人观察到小儿这种生机蓬勃,发育迅速的动态变化,理论上用“纯阳”来概括,
称小儿为纯阳之体。所谓“纯阳”,是指小儿在生长的过程中,表现为生机旺盛,蓬勃发展,好比旭日之初升,草木之方萌,蒸蒸日上,欣欣向荣,并非说正常小儿是有阳无阴或阳亢阴亏之体。纯阳学说是以生机蓬勃,发育迅速的客观存在为基础,成为生理特点的理论依据之一。
2 脏腑娇嫩,形气未充
这是小儿生理的另一特点,脏腑是指五脏六腑,形气是指形体结构、气血津液和气化功能。小儿出生之后,五脏六腑都是娇柔嫩弱的,其形态结构、四肢百骸、筋骨肌肉、气血津液、气化功能都是不够成熟和相对不足的,这种体质特点,古代医家早有论述。清代吴鞠通在前人论述的基础上,
将这种生理现象归纳为“稚阳未充,稚阴未长”,奠定了“稚阴稚阳”学说。小儿脏腑娇嫩,形气未充具体表现在肌肤柔嫩,腠理疏松,气血未充,肺脾娇弱,肾气未固,神气怯弱,筋骨未坚等方面。[举例]五脏六腑功能皆属不足,尤其以肺、脾、肾三脏更为突出。
(1) 肺常不足 (2) 脾常不足 (3)肾常虚
此外,小儿五脏功能生理特点,还表现为“肝常有余”及“心常有余”。当然,由于小儿脏腑经络柔嫩,精气未充,感邪后易化热化火,引动肝风,以及由于肾阴不足,心火易炎,此乃“肝常有余”、“心常有余”的另一含义。
关于纯阳与稚阴稚阳学说
“纯阳”与“稚阴稚阳”都是古代医家用来说明小儿生理特点的理论。“纯阳”是指小儿生机蓬勃,发育迅速。“稚阴稚阳”是指小儿脏腑娇嫩,形气未充,骨骼肌肉、筋骨皮毛以及精神意识等与成人相比均属不足。
“纯阳”最初用来说明宇宙现象。[原文]《颅囟经。脉法》中用以引申说明小儿的生理特点,提出“凡孩子三岁以下,呼为纯阳,元气未散”。之后,历代医家也纷纷用“纯阳”理论说明临床的脉象特点、治疗法则、疾病性质与发病特点。但是从生理方面来理解“纯阳”,则认为是用以说明小儿时期生机蓬勃,发育迅速这一特点的。
稚阴稚阳学说在理论上是纯阳学说的发展,说明小儿体质除生机蓬勃,发育迅速之外,还存在脏腑娇嫩,形气未充的一面。稚阴稚阳学说也为小儿发病容易这一病理特点奠定了理论基础。
纯阳与稚阴稚阳学说,都是在阴阳学说范畴内,从不同角度反映了小儿生理特点,同时也为阐明小儿病理特点,指导临床治疗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
中医体质特点谈儿童生长发育2“辨体-辨病-辨证”诊疗模式
辨体质
根据“体质可分”“体病相关”“体质可调”理论,笔者认为,辨体需结合小儿体质特点:小儿体禀纯阳,形质未充,各脏器均处于发展完善过程中,总以虚为主,以阴阳为纲,脏腑为目,
生长发育异常与体质变化密切相关。生长迟缓者,以脏腑气血亏虚为主,脾虚质是基础,另外常见肾气虚、肺气虚、肝血虚、心血虚等。治疗此类患儿多从调整体质入手,拨其偏颇,使体质向均衡质转变。发育过早者,多以脏腑阴亏为主,肝肾阴虚是基础。
生长迟缓和发育过早的儿童,体质特点可能有重叠交叉的地方。因此辨体质、调体质尤为重要,若在此基础上进行辨证论治常可取得满意疗效。
既辨证,又辨病
临证需把现代诊断手段融入中医的'理论体系,实现优势互补。生长发育相关疾病种类甚多,女孩常见疾病包括性早熟、青春发育过早、月经不调等;男孩常见疾病包括青春期矮小症、青春发育延迟等,如能结合现代医学手段,做到精准医疗、规范化诊治,同时又不忽视中医的辨证论治,将更能发挥两种医学优势。
辨证论治是精髓
小儿表达困难,常由家长代述,故临证辨证尤重望诊,面目神情、形体肥瘦、舌象等望而知之。临床以脏腑辨证为基础,重视肾、肝、脾在生长发育与生殖中的特殊意义,权衡轻重,分清主次,以肾阴虚为主者,常选知柏地黄丸、大补阴丸等;肾精不足者,常选六味地黄丸;脾虚健运失调者,常选四君子汤、
举元煎、归脾汤、补中益气汤等;以肝失调达为主者,常选用丹栀逍遥散、柴胡疏肝散等。临证加减更是颇有讲究,同一疾病有不同表现,如性早熟,有的以肥胖、痰湿为主,应以化痰泻火药为主;有的以阴虚火旺为主,则以滋阴降火为大法。
重庆江北黄泥磅医院生长发育科专家温馨提示:孩子长不高多是因为饮食,作息不规律,父母身高情况不理想等先天因素,以及孩子身体患有疾病等后天因素等等,具体情况需要具体检查分析。还有就是,并不是所以成年人的身体都会发育完全,很多人正是因为个子矮,所以导致骨骼还没有完全发育,依然可以进行增高治疗。
中医体质特点谈儿童生长发育3一、稚阴稚阳,阳强阴弱
清代医家吴鞠通从阴阳学说出发,在《温病条辨·解儿难》中提出小儿生理的“稚阴稚阳”说。“稚”指幼小、幼稚而未成熟;“阴”指机体的精血、津液及脏腑、筋骨、脑髓、血脉、肌肤等有形之质;“阳”指体内脏腑的各种生理功能。
“稚阴稚阳”是从阴阳学说的角度,高度概括了小儿时期脏腑器官及体格发育未成熟,功能不完善,与成人相比,是处于脏腑未壮,精气未充,经脉未盛,气血不足,神气怯弱的状态。正如《小儿药证直诀》所说:“小儿五脏六腑,成而未全…….全而未壮。”即其脏腑阴阳虽俱,但阴气不足,
阳气未充,属幼稚阶段,各脏腑的功能活动均处于不稳定状态。故称“稚阴稚阳”。同时,“稚阴稚阳”又揭示了小儿的病理反应性与成人不同,即生命力脆弱,容易受到伤残;阴阳稚弱,容易出现阴阳不足、阴竭阳脱。
二、纯阳之体,生机旺盛
我国现存最早的儿科著作《颅囟经·脉法》首先提出“纯阳”学说,云:“凡三岁以下,呼为纯阳,元气未散”。这里的“纯”指小儿先天所禀的元阴元阳未曾耗散,“阳”指小儿的生命活力。“纯阳’’学说,概括了小儿在生长发育、阳充阴长过程中,表现为生机旺盛、发育迅速的特点,并不是指有阳无阴或阴亏阳亢。
“纯阳”学说也提示了小儿对致病因子的反应性,具有潜在的反应强烈、泛化的特点以及小儿患病易趋康复的特点。由于小儿生机旺盛,活力充沛,“脏气清灵”,患病之后对于各种治疗措施的反应灵敏,“随拨随应”,因而易趋康复。
古代医家对“纯阳”的理解不尽一致。《宣明论方·小儿门》说:“大概小儿病在纯阳,热多冷少也。”《医学正传·小儿科》说:“夫小儿八岁以前日纯阳,盖其真水未旺,心火已炎。”《小儿药证直诀·四库全书目录提要》说:“小儿纯阳,无烦益火。”《温病条辨·解儿难》说:“古称小儿纯阳,
此丹灶家言,谓其未曾破身耳。上述医家多从小儿病理角度阐述“纯阳”,但从《颅囟经·脉法》原文,结合小儿生长发育过程看,《幼科要略·总论》中的观点更为确切,“纯阳二字,须善体会,是生气之极惩阳气之已充也。
纯阳、稚阴稚阳、阳常有余,三者之间不是对立的矛盾,而是统一的认识,不同的角度、不同的侧面揭示了小儿阴阳的本质,充实、完善了小儿阴阳特点,丰富了小儿阴阳学说的内容。稚阴稚阳是指小儿形气未充,是言小儿阴阳皆稚弱;而纯阳、
阳常有余言稚弱之阴阳中阴稚尤甚,而阳稚稍逊,即阴阳不均衡,较稚阴稚阳的认识又有进一步的深化。总之,若从阳气充实、完善的程度来看,小儿阳气是稚弱的,即稚阳;若从小儿阴阳对比而言,阳常有余,阴常不足;若从气阳功能活动上小儿为纯阳之体。
孩子的生理与病理和成人不一样
孩子无时无刻不在生长发育,无论在形体、生理、病理等方面,都与成人有所不同,年龄越小表现越明显,因此不能简单地把孩子视为成人的缩影。这也是所有大医院都会设立儿科的原因。
小儿的生理特点
脏腑娇嫩,形气未充
小儿机体各个系统和器官的发育不全、脆弱;同时小儿形态和功能未臻完善。叫做“小儿稚阳未充,稚阴未长”也简称为“稚阴稚阳”之体。“稚阴”指的是精、血、津液,也包括脏腑、筋骨、脑髓、血脉、肌肤等有形之质,皆未充实和完善;“稚阳”指的是各脏腑的功能活动均属不足和不稳定状态。
生机旺盛,发育迅速
因为脏腑娇嫩,形气未充,小儿在生长发育过程中,随着年龄增长而不断向完善、成熟方面发展。年龄越小生长发育越快。在形态增长的同时,功能也不断趋于完善,二者是有联系的。中医把它叫做“纯阳”之体。是说明小儿在未成熟时期正是生机旺盛、发育迅速的阶段。同时也具有阳气偏盛的含义,孩子有“阳常有余,阴常不足”的特点,所以小儿“所患热病最多”,也可以理解为小儿无论生哪种病,都易化热化火。中医在论述小儿病理特点:
发病容易,转变迅速
小儿由于脏腑娇嫩,形气未充,体质和功能均较脆弱,因此,不仅发病容易,而且转变迅速,年龄越小则越显得突出。
比如:上午刚流鼻涕、打喷嚏、身上有些热,下午就出现高烧了,烧热不退,晚上也许就会出现抽风现象。
脏器清灵,易趋康复
小儿生机特别旺盛,活力特别充沛,也就是中医所说的小儿脏器清灵,得了病以后也特别容易恢复,经过对证治疗能够很快康复。
成人得病就与孩子不一样,就像有人形容的,老人病来如吐丝,病去如抽茧,成人得了病就是一场战斗。所有人都不愿意得病,常言道:有什么就不要有病。但是对于小儿来说,就不一定了。孩子在生长过程中,通过患各种疾病而产生相应的抗体,尤其是各种小儿特有的传染病,孩子得了之后会产生终身有益的抗体,现在给孩子注射疫苗,其实也就是让孩子接触传染病病毒而产生抗体。也可以说,小儿是在疾病的不断反复发生中,健康地生长发育的。免疫功能有缺陷的孩子,根本不能生病,否则生命就会受到威胁。所以家长不要怕孩子生病,只要及时发现孩子何时会生病,再细心、认真、耐心地带好孩子,处理得当,孩子的病很容
如何理解小儿为稚阴稚阳之体小儿为纯阳之体如下:
小儿时期的机体柔嫩、气血未足、脾胃薄弱、肾气未充、腠理疏松、神气怯弱、筋骨未坚等特点是“稚阴稚阳”的表现。这一对小儿生理特点的表述也得到了现代医学的充分证实。
以呼吸系统为例,婴幼儿鼻腔短小,鼻道狭窄,鼻粘膜纤弱并富于血管,因以上这些物质基础的不足,小儿易患感冒、咳嗽、肺炎等肺系感染。
“纯阳之体”和“稚阴稚阳”都是古代医学家用来说明小儿生理特点的理论。“纯阳之体”是用以说明小儿时期生机蓬勃、发育迅速这一特点的。
“稚阴稚阳”在理论上是纯阳学说的发展,说明小儿体质除生机蓬勃,发育迅速外,还存在脏腑娇嫩,形气未充的一面。二者都是在阴阳学说范畴内,从不同角度反映了小儿生理特点,为阐明小儿病理特点及指导临床治疗提供了理论依据。
《医学源流论》:“小儿纯阳之体,最宜清凉。”小儿生长发育旺盛,其阳气当发,生机蓬勃,与体内属阴的物质相比,处于相对优势;在发病过程中,易患热病,阴津易伤,在治疗上不宜使用温阳药物。
古代医家把小儿这种生机蓬勃、发育迅速的生理特点,称之为“纯阳”,我国现存最早的《颅囟经》中首先提出小儿从先天所禀之肾中元阴元阳尚未耗伤,所以生机特别旺盛,生长发育速度迅速。故称小儿为“纯阳之体”。
“纯阳”的理论,高度概括了小儿在生长发育的过程中,阳充阴长的过程,有如旭日东升,草木方萌,蒸蒸日上,欣欣向荣的生理现象。同时也说明因发育迅速,对水谷精气的需求量大,为适应各阶段生长发育的要求,所以常常相对地感到阴的不足,需要不断地加以补充。“纯阳”不等于盛阳,也不是有阳无阴。
生机蓬勃、发育迅速是小儿生理特点之一,用来比喻小儿时期生长发育非常迅速。以形体发育为例,小儿体重,从出生到1周岁增长3倍,身长增长1。5倍,头围增长1/2倍。动作功能、智力发育及脏腑功能活动也是快速增长,不断向完善、成熟的方面发展,年龄越小,生长速度越快。
小儿五脏特点
明代儿科名医万全,根据钱乙“脏腑虚实辨证”理论,提出小儿“肝常有余,脾常不足”“心常有余,肺常不足”“肾常虚”的观点,即所谓小儿五脏“三不足、两有余”的理论,对后世探讨小儿生理病理特点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所以万全在《万氏育婴秘诀·五脏证治总论》中总括其源时谈到“有余为实,不足为虚”。
1肝常有余 肝主人体生发之气,肝气生发则五脏俱荣。小儿生机蓬勃,精气未充,肝阳易旺,肝风易动,故有“肝常有余”的生理特点。但此有余为生长之气,是自然之有余,不是指小儿肝阳亢盛;此有余又是相对之有余,是稚弱之有余,是相对于其他脏腑而言的,并非强实成熟之说。“肝常有余”的生理特点,也预示了小儿病理上容易出现肝火上炎,肝阳上亢,肝气横逆,肝风内动的实证与虚证。
2脾常不足 脾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小儿脾常不足,包括脾胃之体成而未全脾胃之用全而未壮,乳食的受纳、腐熟、传导,与水谷精微的吸收、转输功能均显得和小儿的迅速生长发育所需不相适应。加之小儿饮食不知自调,家长喂养常有不当,就形成了易患脾系疾病的内因外因。加之小儿肝常有余,脾受克抑,故有“脾常不足”的生理特点。“脾常不足”的生理特点,也预示了小儿病理上容易出现饮食停滞,气血两虚的病证。
3心常有余 小儿阴常不足,木火同气,心肝之火易亢;肾阴之水不足,水不制火,心少克制,心火易炎,因此小儿心气旺盛有余,故有“心常有余”的生理特点。然心之有余又是相对的、稚弱的,并非强实、成熟、完善的。小儿气血尚未成熟,故心血不足,心主血脉、心藏神功能亦稚弱。“心常有余”的生理功能,也预示着小儿病理上容易出现心火亢盛、心火上炎的证候。
4肺常不足 肺本为娇脏,难调而易伤。小儿肺常不足,包括肺的解剖组织结构未能完善,生理功能活动未能健全,加之小儿寒暖不能自调,家长护养常有失宜,故形成易患肺系疾病的内因外因。肺为华盖,主一身之表,六*外邪侵人,不管从口鼻而入还是从皮毛而入,均先犯于肺,故有“肺常不足”的生理特点。“肺常不足”的生理特点,也预示着小儿病理容易出现感冒、咳嗽、肺炎喘嗽等肺系疾患。
5肾常虚 肾为先天之本,元阴元阳之府。小儿肾常虚,是指小儿脏腑虚弱,气血未充,肾中精气尚未旺盛,骨气未成。加之小儿生长发育,以及骨骼、脑髓、发、耳、齿等的形体与功能均与肾有着密切的关系。而小儿先天禀受之肾精又须赖后天脾胃生化之气血不断充养。才能逐步充盛;小儿未充之肾气又常与其迅速生长发育的需求显得不相适应,故有“肾常虚”的生理特点。“肾常虚”的生理特点,也预示着小儿病理上容易出现诸如解颅、胎怯胎弱、五迟、五软、佝偻等肾精不足之疾患。
小儿生理特点主要包括脏腑娇嫩,形气未充和生机蓬勃,发育迅速两点。
(1)脏腑娇嫩,形气未充,是对小儿处于生长发育时期,其机体脏腑的形态尚未成熟、各种生理功能尚未健全现象的概括。
腑即五脏六腑;娇嫩指小儿发育不成熟、不完善;形是指机体的形体结构,如脏腑经络、四肢百骸、精血津液等;气是指人体的各种生理功能,如肺气、脾气、肾气等;充指充实、完善。
(2)生机蓬勃、发育迅速指的是小儿的机体无论是在形体结构方面,还是在生理功能方面,都在不断地、迅速地向成熟、完善的方向发展,而且年龄越小,这种发育的速度越快,显示出小儿不同于成人的蓬勃生机,这种生机既是促进机体形态增长、功能完善的动力,亦是促进疾病康复的主力。
本文由上海中公教育医疗卫生考试网提供
关于纯阳与稚阴稚阳学说
“纯阳”与“稚阴稚阳”都是古代医家用来说明小儿生理特点的理论。“纯阳”是指小儿生机蓬勃,发育迅速。“稚阴稚阳”是指小儿脏腑娇嫩,形气未充,骨骼肌肉、筋骨皮毛以及精神意识等与成人相比均属不足。
“纯阳”最初用来说明宇宙现象。[原文]《颅囟经·脉法》中用以引申说明小儿的生理特点,提出“凡孩子三岁以下,呼为纯阳,元气未散”。之后,历代医家也纷纷用“纯阳”理论说明临床的脉象特点、治疗法则、疾病性质与发病特点。但是从生理方面来理解“纯阳”,则认为是用以说明小儿时期生机蓬勃,发育迅速这一特点的。
稚阴稚阳学说在理论上是纯阳学说的发展,说明小儿体质除生机蓬勃,发育迅速之外,还存在脏腑娇嫩,形气未充的一面。稚阴稚阳学说也为小儿发病容易这一病理特点奠定了理论基础。
纯阳与稚阴稚阳学说,都是在阴阳学说范畴内,从不同角度反映了小儿生理特点,同时也为阐明小儿病理特点,指导临床治疗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
发病原因与病理特点
小儿疾病的发生,其病因虽与成人基本相同,但由于小儿的体质特点,故还有其特殊性。小儿疾病的发生,一是机体正气不足,御邪能力的低下,二是由于对某些病邪的易感性所致。由于小儿脏腑柔弱,不仅发病容易,而且变化迅速,邪正之间、寒热虚实之间,易于消长转化,反映出易虚易实的病理特点。但小儿生机蓬勃,发育迅速,患病后如及时诊治,机体易趋康复,此乃小儿另一病理特点。
外感六*、疠气
六*即风、寒、暑、湿、燥、火,风为百病之长,占小儿外感致病因素中第一位。小儿肺常不足,腠理不密,肌肤疏松,风邪从口鼻、皮毛而入,引起感冒、咳嗽、哮喘、肺炎喘嗽等肺系疾病。风为阳邪,善行而数变,风邪外袭,发病多急,传变较快。
小儿外感风邪常易与其它病邪兼夹致病,常见有夹寒、夹热、夹湿等。
寒为阴邪、易伤阳气,如小儿躯体受寒,或为饮食生冷所伤,则寒邪犯肺,痰饮内停,最易发生冷哮。若寒邪直中脾胃,脾阳受损,可发生寒泻。若迁延不愈,可由脾及肾,伤及肾阳。寒性凝滞,寒凝则血涩,常导致气血运行不畅。
暑为阳邪,其性炎热,小儿感受暑热,可表现为热、痰、风、惊的病理变化,以及一些小儿夏季特有的病证。
湿性粘滞,小儿脾常不足,故小儿腹泻最为多见,感受湿邪还可引起其他疾病。如湿阻脾胃,可导致食欲不振,湿与热合,流注经络,可发生痿证等。
秋燥之气,易伤津液,燥邪可致疫喉及肺燥伤阴之证。
火为阳邪,轻者为温,重者为热,甚者为火。
除以上六*之邪外,小儿还常易感受疫疠之气,而引起时行疾病如麻疹、水痘,小儿麻痹症,丹痧等。感受疫疠之气,病情常较危重,并有相互传染的特点。
饮 食 内 伤
饥饱失常 小儿不知饥饱,饮食失宜,而易伤及脾胃,导致运化功能失常。如乳食过度,则脾胃为病,不能蒸腐运化水谷,可发生食积、呕吐、腹胀、腹泻等证。
饮食不洁 小儿脾胃薄弱,如饮食不洁则损伤肠胃,可致腹泻、呕吐、痢疾等肠胃疾病及肠道寄生虫病,严重者可致食物中毒,甚则危及生命。
饮食偏嗜 有些小儿常见偏食、挑食等不良习惯,食谱单调,致使营养缺乏,日久则脾胃虚弱,气血化生乏源。临床出现食欲不振,形体消瘦,面色少华等气血不足,脾胃虚弱之证,常可影响小儿生长发育。
胎 产 损 伤
小儿病因除以上外感六*及内伤乳食外,还与胎禀因素及产时损伤有关,如孕母严重营养不良可以影响胎儿的生长发育,易发生流产和早产,出生的婴儿常为低出生体重儿。孕母疾病对胎儿也有影响,有些时行疾病可直接传给胎儿如水痘、风痧等。
在分娩过程中,如产程过长或胎吸、产钳等工具使用不当,可导致头颅血肿、斜颈、青紫窒息、不乳不啼等证,严重者出现抽风痉厥、尖叫尖啼。在断脐及脐带结扎过程中,如不重视清洁卫生,则可发生脐风、赤游丹等疾患。
禀 赋 因 素
禀赋因素包括遗传因素,小儿某些疾病与遗传因素有关,如癫痫、哮喘诸病。癫痫在《素问·奇病论》中已有“此得之在母腹中时”的记载。哮喘多为宿疾,其发病也与母体遗传有关。其他如病理性黄疸、某些出血性疾病等,也与胎禀、遗传有关。
病理特点发病容易,传变迅速
发病容易是指小儿容易感染病邪而发病。小儿脏腑娇嫩,对疾病的抵抗力较差,加之幼儿寒暖不能自调,乳食不会自节,故在外易为六*所侵,在内易为饮食所伤,以及胎产禀赋因素,所以小儿易于感触,容易发病,且年龄越小,发病率越高。
小儿脾常不足,运化力弱,容易引起疳证,食积,泄泻等症。
小儿肾常虚,易发生先天元精不足而引起各种疾患,如解颅、胎怯胎弱、五迟五软等疾病,也可由脾胃之精摄取不足,影响肾气藏精而产生佝偻病等疾患。
传变迅速是指小儿在疾病过程中容易发生转化,变化多端,其主要表现为“易虚易实”、“易寒易热”。
脏气清灵,易趋康复
小儿感染疾病传变迅速,寒热虚实错综复杂,但小儿体禀纯阳,生机蓬勃,活力充沛,组织再生和修补的过程较快,且病因比较单纯,疾病过程中情志因素的干扰和影响相对较少,所以轻病容易治愈,重病若及时诊治,护理得宜,大多数也能获得痊愈。
一、儿科学的孕育时期—先秦、汉
根据我国古代文献记载,远在春秋战国时期就有了小儿医,《史记•扁鹊仓公列传》:“扁鹊……闻秦人爱小儿,即为小儿医。”这是最早关于儿科医生的记载。《内经》也有关于小儿体质特点,疾病诊断及预后判断等方面的记载,如《灵枢•逆顺肥瘦》指出:“婴儿者,其肉脆血少气弱。”《素问•通评虚实论》:“乳子而病热,脉悬小者,何如?歧伯曰:手足温则生,寒则死。”又云:“乳子中风热,喘鸣肩息者,脉如何?歧伯曰:喘鸣肩息者,脉实大也,缓则生,急则死。”这些论述对后世医家进一步认识小儿生理病理特点和疾病诊治,有着重要的指导价值。从秦汉到两晋南北朝,小儿医学在《内经》的基础上又有了进一步发展。
《汉书•艺文志》载有妇人婴儿方19卷。《五十二病方》亦有“婴儿病痫”、“婴儿瘛”的记载。《史记•扁鹊仓公列传》有西汉名医淳于意记载了用“下气汤”治疗婴儿“气鬲病”的儿科医案。《三国志•华佗传》记载了东汉名医华佗用“四物女宛丸”治二岁小儿“下利病。”东汉末年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对儿科学有着深远的影响和重要的指导意义,为宋代钱乙创立小儿脏腑辨证体系奠定了基础。西晋王叔和的《脉经》首先论述了小儿脉法,认为“小儿之脉快疾,一息七、八至曰平”,并首次论及了小儿变蒸。
二、儿科学的萌芽时期—隋、唐
隋唐时代是中医儿科学逐步形成的重要时期。当时政府重视医学教育,《隋书•经籍志》记载南北朝医药书中专门列出儿科、产科、妇女科等医事分科。这一时期,也开始出现了许多儿科专著,如严助的《相儿经》、王末钞的《小儿用药本草》2卷,徐叔响的《疗少小百病杂方》37卷等。在唐朝太医署内由“医博士”教授医学,其中专设少小科,学制5年,促进了儿科专业的发展。
隋代巢元方主持编撰的《诸病源候论》,其中论述小儿疾病6卷,病候达255候,第一次对儿科病病因病理及证候进行了较全面和系统的阐述。唐代杰出的医学家孙思邈,本着“生民之道,莫不以养小为大,若无于小,卒不成大”的观点,在《备急千金要方》中首列“少小婴儒方”2卷。重视小儿优生,从小儿初生护理到伤寒杂病分为9门,专篇论述,收集儿科用方300余首,所用剂型,除有汤、丸、膏、丹、散之外,尚有吮剂、乳剂、药粥、熨剂、涂剂、摩剂等,说明当时已重视小儿用药的剂型,便于小儿给药。王焘的《外台秘要》40卷,其中论及小儿疾病的防治多达86门,收载儿科用方400余首。
三、儿科学的形成时期—宋、元
中医儿科学在宋代已经形成了一门独立的学科,对小儿的生长发育、喂养保健、生理病理、辨证论治诸方面,都形成了自己的独特体系。
宋太医局将医学分为9科,其中以小方脉为小儿的独立专科,儿科专业医生遍及全国,儿科专著大量涌现,推动了儿科医学的进步。
相传《颅囟经》是我国最早的儿科专著,但据考查,现存的《颅囟经》是唐末宋初人托巫方所作。书中提出小儿体属“纯阳”的观点,论述了小儿脉法及惊、痫、癫、疳、痢、火丹等疾病的证治。
北宋钱乙,字仲阳,专业儿科40余年,学术造诣精湛,由弟子阎孝忠整理编集的《小儿药证直诀》集中体现了钱乙的主要学术思想。该书把小儿的生理病理概括为“脏腑柔弱,易虚易实,易寒易热”;根据小儿的四诊特点,重视望诊,总结了“面上证”、“目内证”的诊断方法;创立了儿科五脏辨证体系,提出心主惊、肝主风、脾主困、肺主喘、肾主虚五脏辨证纲要;治疗上区分五脏寒热虚实证候,制订治则治法,创立新方,化裁古方,作为五脏补泻方剂,如导赤散、泻白散、地黄丸、白术散、异功散等,至今仍为儿科所常用;所用制剂以丸、散成药为主,方便小儿用药,切合临床应用。此外,对儿科四大要证“麻、痘、惊、疳”的认识有较为详细的记载,提出“急惊宜凉泻,慢惊宜温补”的治疗大法,以及“疳皆脾胃病”的著名论点,对儿科临床有重要的指导意义。由于钱乙对中医儿科学的形成和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故被后世誉为“儿科之圣。”
北宋年间,天花与麻疹流行,山东名医董汲善用寒凉法治疗,所著的《小儿斑疹备急方论》,深得钱乙嘉许,并为之写序。该书是论述小儿麻、痘、斑、疹的第一本专著。其后,南宋的名医陈文中根据自己长期的临床实践经验,著有《小儿痘疹方论》和《小儿病源方论》。他力倡固养小儿元阳,善用温补扶正见长。对痘疹类时行疾病,因阳气虚弱,邪毒内陷所致的逆证和坏病,大胆提出用温补方药治疗,并取得起死回生之效,为痘疹类疾病的治疗开辟了新途径。钱乙、董汲主寒凉,陈文中主温补,这两种学术观点,对后世儿科的影响很大。一般认为,后世儿科领域内长期存在的寒、温两种学术思想的争鸣即始于此。两者争鸣,丰富了儿科疾病辨证论治的内容,促进了中医儿科学的发展。
南宋刘昉等编著的《幼幼新书》40卷,医论证治分列500余门,集宋以前各种儿科学术成就之大成,是当时世界上最完备的儿科学专著。稍晚问世的不著撰人姓氏的《小儿卫生总微论方》20卷,对儿科各类疾病广泛收录论述,包括多种先天性疾病,所谓保卫其生,总括精微。其中明确指出新生儿脐风撮口是由于断脐不慎所致,与大人因破伤而得的破伤风是同一种疾病。并提出切戒用冷刀断脐,主张用烙脐饼按脐上烧灸脐带,再用封脐散裹敷,是当时预防脐风的较好方法,不但有消毒作用,而且为小儿给药开辟了新途径。
金元时代是中医临证医学迅速发展的重要时期,当时名医辈出,各家均有所长,促进了临床各科的独立发展。金元四大家在儿科方面也各有贡献。刘完素认为:“小儿病者纯阳,热多冷少也。”主张用寒凉泻热养阴法治疗小儿热病。张从正重用攻下法治疗热病,为小儿热病运用“上病下取”法提供了范例。李杲善用温补,重视调理脾胃,对后世儿科脾胃病的研究具有重要影响。朱震亨认为小儿“阳常有余,阴常不足”,以用养阴法见长。他们的学术争鸣,丰富了儿科学的内容。
元代儿科名医曾世荣编著《活幼口议》20卷和《活幼心书》3卷。其学术特点,一是对初生儿疾病论述较为全面;二是对多种儿科常见病的因证脉治作了精炼而具有指导意义的概括;三是《活幼心书》以七言歌诀形式编撰,便于初学者诵习,对于儿科专业知识的普及和发展,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
四、儿科学的成熟时期—明、清
明清时代,中医儿科学又较前有了进一步的发展,从而步入成熟阶段,儿科专业人员激增,儿科专著大量涌现,儿科理论与临床的研究全面深入。明初徐用宣的《袖珍小儿方》,集明代以前儿科诸家经验,分72门,收624方,证治齐备,叙述详明。寇平的《全幼心鉴》也是明初较完备的著名儿科专著,对儿科医生守则、小儿生理、保育护理、疾病诊治均予汇集说明,其中对面部和指纹的望诊论述尤详。鲁伯嗣的《婴童百问》10卷,列问论述,详究小儿病源与证治,附方800余首。薛铠、薛己父子精于儿科,著《保婴撮要》20卷,共论证200余种。针对当时新生儿破伤风病死率很高,提出预防新生儿破伤风是儿科第一要事,指出此病是由断脐不洁感染所致,采用了烧灼法断脐以预防。对各类小儿外科病证作了较全面的论述,其中记载了小儿外科、眼科、耳鼻咽喉科、口齿科、肛肠科、皮肤科、骨伤科病证约70余种,辨证用药精当,内治为主,配合外治,必要时手术兼施,为中医小儿外科学专科形成作出了重大贡献。
明代名医万全,著有《育婴家秘》、《幼科发挥》、《片玉心书》等儿科专著,其学术成就对后世的影响很大。万氏就不同阶段的小儿,提出了预养以培其元、胎养以保其真、蓐养以防其变、鞠养以慎其疾的“育婴四法。”同时在钱乙“脏腑虚实辨证”的基础上提出了小儿“五脏之中肝有余,脾常不足肾常虚”,“心常有余而肺常不足”的观点,即五脏“二有余三不足”的生理病理特点,丰富了儿科学基本理论。在治疗上重视调理脾胃,《幼科发挥•调理脾胃》说:“人以脾胃为本,所当调理,小儿脾常不足,尤不可不调理也。”并认为“调理之法,不专在医,唯调乳母、节饮食、慎医药,使脾胃无伤,则根本常固矣。”对于小儿保育和疾病防治具有重要的临床指导意义。
明代李时珍的《本草纲目》,收集了很多治疗儿科疾病的药、方。王肯堂的《证治准绳•幼科》,集众家之长,又参以已见,内容广博。张介宾的《景岳全书•小儿则》,提出了儿科辨证重在表里寒热虚实,小儿“阳非有余、阴常不足”,“脏气清灵,随拨随应”等观点。
清代儿科医家夏禹铸的《幼科铁镜》重视望诊,提出“有诸内而形诸外”的著名论点,从望面色、审苗窍来辨别脏腑的寒热虚实,重视推拿疗法在儿科的应用。《医宗金鉴•幼科心法》是乾隆年间“敕编钦定”的,把清初以前的儿科学作了一次较全面的整理和总结,立论精当,条理分明,内容极为丰富,适合于临床和教学。谢玉琼的《麻科活人全书》是一部较有影响的麻疹专著,综合各家治麻心得,详细阐述了麻疹各阶段及合并症的辨证治疗。
陈复正是清代具有代表性儿科医家之一,著有《幼幼集成》。该书详析指纹之义,归纳为“浮沉分表里,红紫辨寒热,淡滞定虚实”;力辟惊风之说,促进了惊风理论的研究与发展;倡导胎教学说,重视“胎禀”、“护胎”;辨证突出八纲,治疗善顾脾胃;广集治疗之法,尤重外治方药,全书共收外治方法20多种,外治方180余首,用于外治的药物150多味。实为一部集大成的儿科名著,对临床有较多的实用价值。
吴瑭不仅是温病大家,在儿科方面也卓有成就。在其《温病条辨•解儿难》中明确提出“小儿稚阳未充,稚阴未长”的体质特点,“易于感触”、“易于传变”的病理特点,“其用药也,稍呆则滞,稍重则伤”的临床用药注意点。按六气病因论述小儿温病,从三焦分证论治,治病求本,与叶桂的卫气营血学说相辅相成。二者为小儿温病学的形成与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对后世治疗小儿外感热病(包括多种传染病)具有重要的指导价值。
此外,王清任的《医林改错》记载了作者长期观察小儿尸体的解剖学资料,明确提出“灵机记性不在心在脑”的观点,总结了“活血化瘀”治则的实践经验,创制了“血府逐瘀汤”等活血化瘀名方,促进了“活血化瘀法”的研究和发展。
明清时期,麻疹、天花广泛流行,儿科医家在诊治过程中积累了宝贵经验,撰写了大量的麻、痘专著,如胡璟《秘传痘疹寿婴集》、蔡维藩《小儿痘疹袖金方论》、徐谦《仁端录》、万全《痘疹世医心法》、翁仲仁《麻疹心法》、聂尚恒《活幼心法》、谢玉琼《麻科活人全书》、吴建钮《异传稀痘经验良方》等。应用人痘接种预防天花,突出的有郭子章《博集稀痘方论》(1577年)记载用“稀痘方”;《三冈识略》(1653年)载有痘衣法。俞茂鲲《痘疹金镜赋集解》(1727年)说,在明隆庆年间(1567~1572年),宁国府太平县的人痘接种法已经盛行推广到各地。张琰《种痘新书》(1741年)记载用“佳苗”人工接种。这种“佳苗”即是“熟苗”,是一种比较可靠的疫苗。清代朱奕梁的《种痘心法》说;“其苗传种愈久,则药力之提拔愈清。人工之选炼愈熟,火毒汰尽,精力独存,所以万全而无害也。若时苗连种七次,精加选炼,即为熟苗。”这样的处理过程,基本上是符合现代制作疫苗的原理和要求的。这种“熟苗”已是去除毒性、保留了抗原性的疫苗。我国的人痘接种法后来流传到俄罗斯、朝鲜、日本、土耳其及欧非国家,成为世界免疫学发展的先驱。
清朝后期,西医传入我国,中医学受到巨大的冲击和摧残,但同时,保持和发展中医学的斗争也在不断地进行。在中医儿科方面,出现了不少专著,如张山雷《小儿药证直诀笺正》与《钱氏儿科案疏》、陈守真《儿科萃精》、曾志斋《福幼奇书》等;还有一些医家则主张吸收西医之长,中西医合参,有何炳元《新纂儿科诊断学》、恽铁憔《保赤新书》、顾鸣盛《中西合纂幼科大全》等;在当时均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中医体质特点谈儿童生长发育
本文2023-10-12 12:04:26发表“古籍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yizhai.net/article/1240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