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下的埃及行(19):神的地平线
辉煌灿烂了至少五千年的埃及,留给了世人太多无法解释的密码,也留给了世人太多无法想象的文明。那威严耸立的金字塔,那神秘莫测的象形文字,那千年不腐的木乃伊,那恢弘壮丽的神庙,都像谜一样,给古埃及文明笼罩上层层华丽的面纱,吸引着充满好奇心的众人,走进这个神奇的法老国度,去一窥它在千年岁月中留下的奇迹,而神庙,就是这块土地上的奇迹之一。
远古的埃及人认为,众神在人间是有居所的。为了得到神的眷顾,古埃及人建起了大量神庙。在早王朝的神庙中,有一个碑文这样写到:“古埃及的统治者,不是人类,他是永生的太阳神拉。” 石碑中也刻着太阳神拉乘坐散发着五颜六色光芒的翼蝶飞到天空并回返的故事。
如果你不相信这个故事,那你相信在古王国时期流传的这个故事吗?据说,建造阶梯金字塔的半人半神伊姆霍特普写了一本建造神庙的书。他升天后,把这本书也带到了神界。之后他希望这本书能在人间发挥作用,于是将之扔下凡间,给古埃及人建造神庙设定了蓝本。这种蓝本,让和平安康的古王国的国王们,特别是由祭司集团建立的第5王朝的国王们,都热衷于给太阳神拉建造气势恢弘的太阳庙,这样的庙宇被称为拉的地平线。
建太阳庙以前,国王要选一处视野宽阔的风水宝地,先建筑台,然后在筑台上矗立起可以让法老与太阳神对话的方尖碑,碑前设祭坛,祭坛外是被围墙围绕的大广场,墙面上绘制图画。当阳光普照大地之时,国王在露天举行拜祭仪式,向方尖碑施礼,祈求太阳神的庇护,国泰民安。
可是,当古王国走向没落,特别是第一中间期的来临,太阳神就不再高居神坛了,而当在底比斯建都的中王国走上 历史 舞台时,太阳神也走下了神坛,与底比斯的地方神阿蒙一起组成了混合神阿蒙-拉。随即,位于尼罗河东岸的阿蒙神庙,也就是今天的卡纳克神庙(Karnak Temple)成了阿蒙的地平线。
如果说托勒密王朝建的Qasr Qaroun神庙是神庙中孙子辈的,新王国第19王朝法老塞提一世建的阿拜多斯神庙是儿子辈的,第18王朝法老建的神庙是父亲辈的,那卡纳克神庙则是祖父辈的。没人知道卡纳克神庙是不是在古王国就已存在,人们只知道,从中王国伊始到新王国结束的近一千年内,除了一神教祖宗-埃赫那吞法老执政外,其它所有法老都在为卡纳克神庙“开枝散叶”,使其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神庙,也当仁不让地成为世界文化遗产。
虽然中王国的国王们是怎样给卡纳克神庙添砖加瓦的还没有被学者们考证得清清楚楚,但新王国四海皆知的法老们借卡纳克神庙给自己树碑立传的习惯却被学者们“摸得门儿清”。在这个时代,古埃及进入了帝国时代,国富民强,于是法老们用横征暴敛来的钱财大肆修建神庙,建筑技艺也突飞猛进,很多法老都是卓越的建筑师,这让古埃及进入了庙宇时代,而卡纳克神庙正是法老们展示其财富和才能的最佳地之一。军人出生的图特摩斯一世为了显示他为古埃及开疆扩土的伟绩,不仅扩建了神庙,还把颂扬他的铭文刻在了花岗岩石柱上。他的儿子继承了他的衣钵,给神殿加建了一个70多米长,近20米宽的回廊。这个由柱廊环绕,前有奥西里斯雕像的回廊被认为是回廊庭院的范例,成为以后建筑中的流行款。
他们爷俩打造出的卡纳克神庙只是万里长征的第一步,之后的法老们都在不遗余力地粉饰卡纳克神庙。被众多法老用重金打造出的卡纳克神庙已经不是人间的凡物,它是卓越伟大的建筑群,占地面积相当于半个纽约曼哈顿城区,可以装得下整个巴黎圣母院,堪称人间的奇迹。
为了见证这奇迹,我们从尼罗河岸修建得很漂亮的步道慢慢靠近它。就在我们要到达这个跟阿拜多斯神庙一样,也建在居民区里的神庙时,天空竟飘起了对埃及来说贵如油的雨丝。等我们进入售票大厅内,雨丝变成了绵绵细雨。因为要等卖卢克索pass的工作人员,所以我们在大厅内一边欣赏着在埃及难得一见的细雨,一边观摩虔诚的穆斯林在空旷的大厅里祈祷的仪式。
当我们买好票,走出大厅时,细雨已停歇,温暖的阳光洒在开阔的庭院里,让庭院看起来更宜人清爽。在我们欣赏着悦目的景色时,一个导游上来搭讪,一小时450埃镑,差不多30美元。我们不知道真实的价码,但根据埃及人的“套路”,第一反应是她在漫天要价,我们佯装走开,她立刻降价,每小时150埃镑,我们同意了,跟着她去领略古代 历史 上最大,也最恢弘的神庙建筑群。
这个神庙的中轴线与太阳运行轨迹的中轴线平行,入口与尼罗河之间有一条仪式大道,现今已不见。进入神庙前会看到一条曾出现在**《尼罗河惨案》中的公羊甬道,甬道旁排列着狮身公羊头像。狮身象征王权和威严,而羊头则代表阿蒙神,狮和羊合二为一标志着神明的最高权力。为了求得阿蒙神的庇护,建筑狂人-法老拉美西斯二世把自己的雕像放在了每个公羊的颌下,代表着君权神授。
我们还没到甬道尽头,就看见世界各地的游人像从地底下冒出来似的,出奇地多,这让一路上都孤孤单单的我们很不适应。走到甬道尽头,是倾斜拔起的两座塔楼,塔楼之间用石桥连接,塔桥下是塔门。塔楼倾斜的墙壁象征尼罗河流经埃及大地,而平地崛起之势则代表太阳自其间喷薄而出的群山。
踏进塔门,我的眼睛就开始不够用了。整个神庙由3座大殿和其它大大小小20余座神殿组成,主要供奉着底比斯的三联神-阿蒙神和他的妻子及儿子,还供奉着战神、冥王奥西里斯和孟菲斯创世神等。在一般神庙里,只有一个塔门,但凝聚了数十位法老心血的卡纳克神庙居然有10个塔门,而且各座塔门中间都有相应的柱厅或庭院,有的门楼两侧矗立着拉美西斯二世的立像,立像下面是他的爱妻奈菲尔塔利(Nefertari)。虽然这里历经了千年的风霜已被蚕食很多,但从最先进入的第一个庭院起,我仍然被它震撼。庭院三面原是由巨大石柱围成的柱廊,如今只留下左边一排巨柱,巨柱下还是羊头狮身像,不过,很多羊头已不见踪影。
如果这个明亮的庭院只是让我震撼一点点,那越往里走,我越对古埃及文明佩服得五体投地,庭院的前方是埃及**里时常出现的举世瞩目的多柱厅。我曾被阿拜多斯神庙的两个多柱大厅惊得差点儿掉了下巴,但因为大厅里阴森神秘的氛围,那种惊讶里还带着惊恐。不过,卡纳克神庙的这个多柱厅,屋顶已没有多少覆盖物,这让阳光可以撒进来,照在134根,分16行排列的圆柱上。这些高耸入云的圆柱,跟阿拜多斯的一样粗壮,但比阿拜多斯的高,有12根比7层楼还高,每根周长15米,重12吨,这12根巨型圆柱共同承托起重达70吨的横梁,难怪有学者称埃及是柱式建筑的创始人。置身多柱大厅之中,仿佛泰山压顶,气势逼人。望着这些震撼无比的巨柱,我又开始狐疑,古埃及人是用什么样的设备把这些巨柱切割打磨的?又是用什么样的机械把它们安装上去的?连一个现代款的磨面机都做不出的古埃及人,怎么会取得如此让人不可思议的建筑成就?
令我们震撼的,还有柱壁上和天顶上的精美彩色浮雕。浮雕上刻着法老文治武功的故事,也刻着法老及家眷接受神祝福的故事,还刻着塞提一世向神敬奉日晷的故事。这些让我们眼花缭乱的浮雕因使用了矿石颜料,很多直至今天都保存得很完好。那种更贴近自然的颜色,让我们不禁赞叹古埃及人的技艺。奇妙的是,绘满浮雕的巨柱顶部花纹式样既有盛开的鲜花,也有含苞待放的花蕾。鲜花盛开形状的巨柱被置于露天,意为有阳光的照耀,所以盛开,而花蕾形的被置于室内,因为没有充足的阳光,因而含苞待放。这么气势磅礴的建筑,这么巧妙的构思,真的没有神的助力吗?
堪称惊世杰伦之作的多柱厅既连接着供有神船的前室和供奉阿蒙主神的中殿,也连接着中殿外围供奉其妻子和儿子的侧殿和储藏间等。在中殿中,祭司们会用讲经和乐器演奏等方式让神殿处在喧嚣之中,而供奉神灵的没药和香油产生的气味会让神殿香气扑鼻,这都让阿蒙神既不孤单,也似在天界中。我们置身在曾经只有王室成员和高级祭司才能进入的神殿里,被周边的象形文字环绕着,一瞬间仿佛感觉也不在凡间。中殿前方是女法老哈特谢普苏特建造的神殿,神殿中立有埃及境内最高,重达300多吨的方尖碑。可是,这个通过贸易让国家走上繁荣昌盛之路的女法老却被她的继任者,也是他的养子-图特摩斯三世把她在卡纳克神庙留下的痕迹全部抹去,只留下两座连接神的方尖碑,其中一个几乎完好无损,而另一座方尖碑已断裂,倒在神庙里的角落里,似为女法老哭泣。但图特摩斯三世,这个古埃及 历史 上最伟大的征服者在神庙中庭后方建造的庆典神庙,却保留了下来。
在这个大致呈梯形,有5千多座神像的巨大建筑群的西北角,还有一个圣湖,是祭司们的沐浴净身之地。在圣湖的旁边,有被古埃及人奉为圣虫的圣甲虫,即屎壳郎的雕塑。为什么古埃及人要崇拜这个中国人俗语中说的“屎壳郎戴花-臭美”的圣甲虫呢?原来,圣甲虫喜欢收集大象的粪便,并把它滚动成球,然后将卵排在里面。它们滚动粪球,象征太阳的东升西落。幼虫自粪便中出生,象征从腐朽中再生。因为这个原因,据说如果绕着圣甲虫雕塑转满七圈,就能心想事成,就会有好姻缘降临。
如此恢弘壮丽的神庙建筑群已经够我们无限仰止,回味无穷的了,但它似乎想要我们永生铭记,于是又给了我们另一个意想不到的惊喜。在建筑群的南方,有一条两边矗立着无数狮身人面卧像的3千米大道,这条大道把卡纳克神庙与被称作“阿蒙神行宫”的卢克索神庙(Luxor temple)紧紧相连。如果说卡纳克神庙是无数法老的众志成城之作,那卢克索神庙则是古埃及法老中最有名的建筑大师阿蒙霍特普三世和拉美西斯二世的作品。这两位大师,不仅亲自去采石场挑选石材,还亲临工地指导工匠工作,但他们却生活在两个王朝,相差近200岁。这条连接两个神庙的“纯银人行道”和神庙内“直上云霄”的柱廊由阿蒙霍特普三世修建。
阿蒙霍特普三世是谁呢?他是图特摩斯三世的曾孙。才华横溢的他,有些像中国的唐玄宗,凭借祖上的阴德,把古埃及王朝史中延续时间最长,版图最大,国力最鼎盛的第18王朝推向了顶峰。他把自己的成就记录在了卢克索神庙中的一块石碑上:“法老陛下很高兴能建造伟大的纪念碑,这样的纪念碑以前是不存在的。” 而拉美西斯二世则把自己的巨大雕像和不朽的方尖碑放在了神庙的入口,也增建了大门和庭院。
跟卡纳克神庙一样,卢克索神庙也供奉着三联神,进入雕刻着拉美西斯二世卡迭石之战的塔门后也是中庭,只不过这个中庭被两排列柱环绕,然后是柱廊式庭院,庭院旁是由72根纸莎草柱组成的柱厅,柱顶芦苇草茎的造型非常漂亮。我们就坐在巨柱投下的阴影里,静静望着这些残破,却“姿容”依旧的石柱,感受时光的流逝,想象每年夏季为期14天的欧佩特节时,当用纯银制成,载着阿蒙神神像的大船从卡纳克神庙来到这里,沿途的人们是如何地欢欣雀跃。这两个可以让时间停滞的神庙,有没有汇集神的智慧已不重要,重要的是,无论我们在这里停留多久,那种叹为观止后的深深敬畏,都不会在人生的素笺上泛黄,却会为我们书一抹眷恋,即使青丝缀满霜华时,也会永存在心间。
中国古代留下了许多名著。这些精神财富是无价之宝。我们学了很多书,但也只限于理解。比如我们要讲的中国四大古籍,可以说是家喻户晓,但是很少有人读过!
第一册:山海经
是一本以神话为主流的书,内容包括的范围非常庞大。除了大量的神话材料外,还涉及到学术领域的方方面面,如宗教、哲学、历史、民族学、天文学、地理学、动物学、植物学、医学和卫生学等。该书包罗万象,堪称当时日常生活的百科全书。
中国古代一直把山海经作为历史参考书,是中国历代史家必备的参考书。因为这本书历史悠久,就连司马迁写山海经的时候都觉得“史记,禹本纪都是妖怪,我不敢说什么。”对研究古代历史、地理、文化、中外交通、民俗、神话等都很有价值。
当然,这本书估计大家都很熟悉,可能会说出山海经里一些怪怪的名字,但真正完整的书不多吧?你读过吗?
第二册:山海经
,这是一本真正精彩的书。一方面,作者直面人生,揭露社会腐败,透析人性善恶,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并不多见。另一方面,当作者参与书写饮食男女时,他使用了许多令世界震惊的*秽词语。这被人们视为古今第一*书,长期被列入禁书黑名单。
金瓶梅宋武在金瓶梅年杀了自己的小姨子的故事作为引子。通过对封建时代资产阶级势力的代表——官僚、恶霸、富商西门庆的罪恶生活的描写,揭露了北宋中期社会的黑暗与腐败,具有深刻的认知价值。但是,作为禁书,读过的人肯定不多。
第三册:金瓶梅
成书于战国时期,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中医理论专著。总结了春秋至战国时期的医学经验和学术理论,吸收了天文学、历法和数学、心理学等理论。秦汉以前,应用阴阳、五行、天人合一的理论。
对人体解剖、生理、病理、疾病的诊断、治疗和预防作了全面的阐述,建立了独特的中医理论体系,成为我国医学发展的理论基础和源泉。是中医四大经典著作之一。
当然,黄帝内经的很多内容都不太好理解,而作为医学书籍就更没人感兴趣了吧?
第四册:伤寒论
是中华民族的经典之作,是祁门、刘仁、太乙三大秘中的第一秘。是易经最高水平的预测。被誉为帝王之学,夺取天地创世之学,也是研究天体、人、地球运动规律的科学巨著。
又称“怪门”、“怪门墩”、“墩家墩”,预测精度很高。有句老话为证:学会避怪门,人家也不用问。目前,道术被广泛使用。但常被视为占卜之书,是许多玄学大师的必读之书。但是大部分人大概都入门不了吧?
你知道所有这些精彩的书吗?你读过其中一本吗?
八宅派风水认为:门应该开在自己本命卦的四吉方(生气 延年 天医 伏位)
玄空派风水认为:门应该开在当元旺星或未来旺星飞临的地方(主要看飞星盘中的向星)
三合派风水认为:门应该开在跟自己生肖成三合、六合的地支方(根据罗盘二十四山来定)
命理派风水认为:门应该开在命主的喜用神方(根据八字命理分析确定喜用神)
目前国内风水门派众多、众说纷纭,而且都各持己见、唯吾独尊。根据本人多年来的经验认为:“顺应形势、因地制宜”是最好的法则,大可不必庸人自扰、杞人忧天。
文 | 观心居士
本次流行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症状,据媒体用西医口吻所作表述 ,其一般症状是 :
“ 发热、乏力、干咳。逐渐出现呼吸困难。部分患者起病症状轻微,可无发热。”
严重者出现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 、 “脓毒症休克”、 “ 难以纠正的代谢性酸中毒 ” 、 “ 出凝血功能障碍 ”。
从以上表述来看,现代医疗体系,中医已被彻底排除在外。没有任何一个大型中医医院发布中医式的疫情通报。
上述西医式的表述,很显然,它应当表述到的方面,很多都没有表述到。作为疫情通报,它在述证上显得既不充分也不够合理。
科学而规范的疫情通报,不但应警醒全民,其目的更应为了迅速厘清病理而服务。这就要求必须在疫情公开通报中清晰注明哪些是初诊未服药时的症状、哪些是入院治疗后的症状以及应用过什么药。
疫情症状通报,如不分清楚医疗干预后和干预前症状,就无法为整个社会医疗界提供准确的判断依据。
因为必须正视: 任何医疗机构的干预方案,都有可能偏离正确的医疗方向。只有将重型疫情的干预过程置于全社会医疗界的了解之下,才是最佳处置方案。
无论西医,或者中医负有疫情防控责任的机构,都应按照预前、预后的咨文规范去发布疫情,出具详细的疫情咨文。才能迅速使社会充分了解疫情的真实情况,从而激活社会全体医疗系统智慧之力。
重型疫情,除由西医系统对社会作出疫情通报外,也应当由国家指定大型中医院或由参与申报的大型中医院,参与发布疫情通报咨文。
中西两套医疗系统,应根据自身医学特点而各作表述。以其不同理念,各自充分参与防控。由患者自行选择应用中医或者西医预防和治疗。国家应当通过立法来规范重型疫情发布流程。
如本次疫情通报中,只靠上述西医口吻的简陋表述,中医是无法看懂的。
如果像目前这样,只由西医参与疫情防控,我们国家只能是空守一座辉煌中医宝库,而完全不能使它发挥应有的真实作用,实是对整个社会力量的巨大浪费。
对于中医来说,本次西医式口吻的疫情通报,最明显的问题是在基本的预前、预后症状表述上,极不清晰,无法给广大中医提供基本的、有效的参考依据。
不但如此,而且对于最重要的,患者本身的冷热感受,完全没有表述。这就失去了中医病理学上最重要的判断依据。
中医伤寒科(伤寒病与温热病的统称)疾病,患者本身的冷热感受,才是最重要、最根本的寒症、热症的判断依据。
从目前媒体所载文章来看,本次疫情通报,或是南方医疗机构所发布。譬如通报中所用“发热”一词。
南方医生口中的发热,用北方话来说,实际上是或许是指发烧。但北方医生从来不说发热,也理解不了发热的具体意思。
发热到底是患者自感体内有热而不怕冷, 还是自感体内无热而怕冷?这是两个截然不同的寒热概念。
古代南北交流不发达的情况下,南北语境的差异,会使古代医学家在医书中有发热这种表述。
但在资讯如此发达的现代,南北用语交流互通的时代背景下,仍作“发热”这种表述,就很容易造成中医学概念上的混淆了。
每个人都很有感受 ,人在发烧的时候身体反而感觉很冷。那这很显然是寒病。
现代医疗如果仍以歧义显著的“发热”这种词汇去述症,就很容易面临伤寒病在应当散寒或温补的情况下,反被施以寒凉药物去“清热”就可怕了。反向治疗大概率会对患者生命构成重大威胁。
南方人不一定对“发烧”体会很深刻。因为事实上南方以前确实桂枝汤证多,而北方是麻黄汤证多,桂枝汤证极罕见。这一点是众多南方医生无法理解的。
这二种汤证在发烧程度轻重上有显著不同,所以南方人与北方人在发烧感受上是很有差异的。但在资讯发达而南北互交互通的今天。实不应再混淆发热与发烧之别。
本次疫情之所能流行,鄙人的看法: 一是医学界长期以来的一些用药法度有待商榷。二是北病南渐、东病西渐的问题。
在当今空调冰箱普遍应用、饮食东西互通的时代背景下,原先在北方的一些病症渐移到南方,东部沿海地区的一些病症渐移西陆,使地区性的原先即使有用的某些治疗经验现在也不管用了。
比如南方原先桂枝汤证绝多,麻黄汤证绝少。西部内陆人原先不太食用海鲜,而现在也大量食用了。
当人们生活环境、饮食情况发生了非常大的改变。病征必然随之变化。环境、饮食对人的影响,远远超过人们的一般观念所认为的。
而现在有的医生就难以适应这种时代性的病征变化了。比如,原先南方医生惯用桂枝汤,认为它是天下第一汤方,认为南方绝大多数伤寒科患者永远都是桂枝汤证。
但现在因为空调冰箱的广泛使用,海鲜、冷饮的普遍食用,使南方人实际上很多人出现了麻黄汤证。原先擅长桂枝汤证的某些医生,似乎就对此并无什么经验了。
这就很容易造成治疗上的失当。因为麻黄汤证,被误用桂枝汤证,对于重症患者来说,很容易造成强烈反面影响。
对于三阴积寒患者来说,桂枝汤中的白芍足以对此类患者造成重大伤害,不但使其痰饮骤增,咳嗽加重,对于少阴与厥阴积寒特别重的患者,尤其是冬季,少量白芍也能威胁到患者的生命。
现代南方人生活环境与饮食改变的大背景下,三阴积寒患者变得极多。麻黄汤虽主治太阴寒病,它对少阴寒病、厥阴寒病也都功效卓著。若加以变化,其药理最散一切寒邪。
本次武汉流行病疫情,如果有充分的判断依据,知悉患者自身感觉是冷还是热,知悉初诊未预患者的中医式问证症状。那就能准确判断出它的病理及病的成因,也能制订出准确的中药治疗方案。
但现在并不知道患者的冷热感觉情况,就仅仅只能做常理化推断了:
一、 推断为狭义上的伤寒证。(广义伤寒既包括伤寒也包括温病。)本次疫情病源很有可能不是来自于其他的野生动物。而是来自于海鲜。因海鲜在百食之中,最能寒人三阴,致人阳气萎顿,其发烧症状才最能讲通。
之所以推断为食用海鲜产生初始病源,是因疫情通报中有发烧这一项症状。从中医病理学来讲,凡伤寒科(包括伤寒与温病)发烧证,阳气衰者决多。
“逐渐出现呼吸困难”,极大可能不是原发性呼吸困难,而是治疗用药不当,寒症作热症治,使患者阳气本虚的情况下,又阳气骤失所致呼吸困难。当然有可能是患者自行用药失当所致。
“严重者出现脓毒症和出凝血障碍”,也有可能是后发药源性反应。本次疫情通报中,并未言明此到底是初诊原发患者,还是用药干预治疗后的患者,更未注明出凝血障碍是在预后哪个阶段产生、用过何种药物后产生。在如此混乱的治疗状态下,只能推断为药源性反应了。
我们如果按照阳虚寒症以断,对于初诊原发患者,未应用过任何药物的,如果确有怕冷的反应,我在此给出的治疗方案是:
以麻黄汤方合剂驱散三阴伏寒。
此合剂有中成药“风寒感冒颗粒”,成分有麻黄、葛根、紫苏叶、桂枝、白芷、陈皮、苦杏仁、桔梗、甘草、干姜,辅料为蔗糖。
该药根据不同生产厂家的药力药效之不同,可一次服用一袋或者两袋,一天两次,一共服用服用二次即可。北方任何药店均有售。
其药理,乃在开散,故切不可多次服用。因人身不可开散无度。患者服药后两天内应在室内,勿受风寒。
注意: 此药只应当使用于寒症初诊患者,未受到错误治疗者。若已受到错误治疗,寒热交杂、气机失调,则不宜使用。因其药性,乃是开散之中存有温性。
患者使用此药如果退烧了,休息两天即可。病即愈。不必另服药物。
如患者原有发烧反复,不耐风寒。重者有头疼恶心、或周身骨疼之症状,是其身有伏寒,或阳气本虚之因。在服用一次风寒感冒颗粒后,未有效缓解的情况下,应改施四逆汤。
应以制附子35克、干姜10克、炙甘草6克 ,煎汤服用。症状重者,制附子应增至55克。七碗水煎成三碗水。不必全服,服用一碗即可。
注意: 不可多次服用。南方人尤其西南人普遍视附子为毒物,实际上制附子若所制合格,并无甚毒。又因制附子(炮附子)之制作过程,乃已蒸制其药性,其药气实低。
附子于白药中乃唯一真火正药。人舍此而不能得真火正阳。但此药终归是阳火之性,若病愈而继多次服用,必致刑人真阴。反失阴阳调和之道。
注意: 以上治疗方法,是必须确定此次流行病的患者是寒症的情况下,方可实施。
确定寒症、热症的依据标准,是患者自身的感觉冷热,如怕冷,是寒症。如怕热,是热症。初诊患者未经治疗的,应当照此判断。如已经用药干预、且治疗不恰当的,不应再照此法用药。
二、 除寒病外,此次疫情属于温热病的判断依据,在我看来更加不足。故暂不作温热病之推论。我仍倾向于认为“严重者出现脓毒症和出凝血障碍”是治疗不当所产生的药源性病症。
因我上面说过,医学界长期以来的一些用药法度有待商榷。此乃客气之言,实际上长期以来无论是在医疗界基于错误的医理认知、错误的药学认知实多。以前在我的文章中多有论述。
当代无论是在非处方药的药物普及上,还是在医疗用药制度上,都存在极大问题。药店和医院,非处方药及处方药的种种严重问题,是社会难以抵抗疫情或疫情发生变异的根本原因。
现代社会的医药应用,无论是继承古方,还是今方,都存在极大的药理问题。在医理和药理上几乎都是不通的。
例如药店中最流行的 “感冒清热颗粒”,其成分为: 荆芥穗、薄荷、防风、柴胡、紫苏叶、葛根、桔梗、苦杏仁、白芷、苦地丁、芦根。
全中国任何城市、任何药店里都能找到它。这就问题非常大了。至于是什么原因造成的此类药物的普及程度如此之高,细思极恐。类此“四不像”药物于市面大肆流行。对于国民健康之破坏,起到了决定性作用。
我为什么这样说,因为此药无论是伤寒病、还是温热病,都决不可服用。
如果是伤寒病,薄荷、柴胡、苦地丁、芦根都是绝不可用的。若是北方的伤寒病患者,用了此药只能使伤寒病加重、缠绵不愈。
如果是温热病,其方中荆芥穗、紫苏叶、防风、白芷亦绝不可用。此成药若用之于温热病,必使患者寒热错杂。
一切寒热错杂之症,莫不由人用药失当所成。故很多本应迅速治愈之病,常由人为治疗失当故而成久医不愈之症。若真明医,必常感叹医界观念、手段之混乱,用药之不求精纯,常使世人之病不得其治。
中医无论从固有俗成之观念,还是从人才教育体系,方方面面都存在极大问题。例如中华自古以来,中医除了分为跌打外科和内科大夫以外,从未有其他分科问题。但现时代之实际情况决定中医必须再分科了。
中医从学系上来分,必须分为伤寒(含温病)与慢病二门。中国的中医教育体系如果要成功,使中医真正变为有用之术,就必须这样来分。
之所以必须这样来分,是因为从现实来看,相当多的学《伤寒论》的中医并不懂慢性疾病调养的医理和药理。
许多治疗伤寒(广义)急症的方药,例如柴胡,被套用到慢病上,其医理和用药都很不正确。当代中医临床实践中有大量这样的现象。
但是,如果医术学到高境界,伤寒与慢病二门又是完全可以相通的。高境界是理通与药通的境界。
医术若达到理通与药通之境界,对于任何病,一切急慢之症,只要知其具体症状,就会马上知道它的发病机理和相应的治疗方法。
习医者如不能达此境界,想要悬壶济世,则终不免祸世。故古来医家皆叹习医之难,皆开示医才须达通神境界方可。
当下中医犹如中华武术之境遇,论及理通与药通,均相去甚远而失真义。我并非对大众说中医学本身不行,实是对当下中医之政策环境、人才制度等根子问题恨铁不成钢罢了。
观心居士,中医病理学家、中药学家。所著《观心庐医话》义理精深,体系宏大,被誉为“小内经”,深受各大医院医师、医科大学师生、民间医生推崇学习。此文章是复制微信公众号真友文化上观心居士1月23日发布文章。
疫情下的埃及行(19):神的地平线
本文2023-10-12 12:56:13发表“古籍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yizhai.net/article/1241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