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仁不让于师”什么意思?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10-12浏览:3收藏

“当仁不让于师”什么意思?,第1张

“当仁不让于师”:原指以仁为任,无所谦让。后指遇到应该做的事就积极主动去做,不推让。担当实现仁道的重任,即使和老师相比,也不逊色。

出自:《论语·卫灵公》载:“子曰:‘当仁,不让于师。’”朱熹注曰:“当仁,以仁为己任也;虽师亦无所逊。言当勇往而必为也。”今人多据此将这句话理解为:面对仁德,即便是老师,也不可与他谦让。

维护好师生间的和谐关系固然重要,但在孔子看来,对仁德正义的维护显然更为重要。不管是师生之间、上下级之间,还是亲戚之间、好友之间,一切的这些人情关系都不能成为弘扬仁义道德、维护真理正义的拦路虎。

孟子有言:“天子不仁,不保四海;诸侯不仁,不保社稷;卿大夫不仁,不保宗庙;士庶人不仁,不保四体。”上到高居庙堂的天子诸侯,下到身在江湖的平民百姓,仁义关乎人的生存发展,也理应成为高于人情、时刻为人所恪守的底线。

扩展资料

春秋时期,孔子主张施行仁政,为人要有仁义,孔子回答学生子张说做到恭、宽、信、敏、惠等五点就做到了仁。没有放肆的心叫恭,心地不狭窄叫宽,没有欺诈的心叫信,没有怠惰之心叫敏,没有苛刻之心叫惠。为人应该当仁不让。

子曰:当仁不让于师。这句话又有几个观念。先解释文字:当仁义所在的地方,都可以反对老师,老师错了还是错了,并不见得老师一定对。老师做得不仁,就不对。另一个观点,也可以看到孔子的教育,并不是专制教育。他这句话就是告诉学生,只要认真理、认正义。

真理对了,正义对了,就不要考虑我这个老师怎样了。也等于西方哲学家亚里斯多德说的:“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这是他当时与他的老师柏拉图,发生了相左的意见,这种意见相左,并不是对老师不尊敬。真理所在,对于老师的意见,也没有办法同意的。这就是做学问的精神,把皇帝的意见都碰回去。不管是老师或皇帝,正义所在一定要争,这是中国知识分子必守的信条。但是有一点:

子曰:君子贞而不谅。这个“不谅”不是不原谅,是说一个君子,要真正的诚敬而不能马虎,不能随便的违反了正义。接下来:

子曰:事君,敬其事而后其食。为人干部,为人臣下的时候要敬,就是现在讲的“负责任”,先真正能负了责任,然后再考虑到自己待遇、生活的问题。假使说为了待遇生活而担任这个职务,那是另一观念。

一个知识分子做一件事,并不一定为了吃饭。一个人吃饭、生活的方式很多,所以要认识清楚,做事是为了责任问题。

子曰:有教无类。这句话大家都知道,不需要解释,这是孔子的教育精神。他不分阶级,不分地域,不分智愚,只要肯受教,以人文文化为基础,一律谆谆教诲。

子曰:道不同,不相为谋。可是有一点,思想目的不同,没有办法共同相谋。但并没有说一定要排斥。没有办法互相讨论计划一件事,只好各走各的路

编号 475 成语 当仁不让 注音 ㄉㄤ ㄖㄣˊ ㄅㄨˋ ㄖㄤˋ (变) ㄉㄤ ㄖㄣˊ ㄅㄨˊ ㄖㄤˋ 汉语拼音 dāng rén bù ràng(变)dāng rén bú ràng 释义 面临仁义之事而不谦让。

语出《论语.卫灵公》。

后用「当仁不让」指遇到应该做的事,主动承担起来,而不推让。

「义不容辞」、「责无旁贷」、「义无反顾」 典源 《论语.卫灵公》子曰:「当仁不让于师。」

典故说明 「当仁不让」是指面临仁义之事而不谦让。

这句话出自《论语.卫灵公》篇,孔子说:「当仁不让于师。」

大意是说:遇到有关仁义的事,就要赶快去做,即使面对自己的老师,也不必谦让。

为什么孔子会如此强调「仁」的重要呢?因为「仁」就是「人与人之间和谐美好的关系」,在家里面就是父慈子孝、兄友弟恭的关系;扩大到社会上,就是君臣有礼、朋友有义的关系。

「仁」从个人修身做起,最后扩充成为维系家庭和社会的力量。

这种力量发挥到极致,就是「大同世界」的达成。

所以「当仁」的事情,当然「不必谦让」,反而要争先去做。

后来「当仁不让」演变为成语,用来指遇到应该做的事,主动承担起来,而不推让。

书证 01《论语.卫灵公》:「子曰:『当仁不让于师。

』」(源)02《汉书.卷七二.王贡两龚鲍传.龚鲍》:「天生圣人,盖为万民,非独使自娱乐而已也。

故《诗》曰:『天难谌斯,不易惟王;』『上帝临女,毋贰尔心。

』『当仁不让』,独可以圣心参诸天地,揆之往古,不可与臣下议也。」

03《后汉书.卷三九.刘赵淳于江刘周赵列传.王望》:「今望怀义忘罪,当仁不让,若绳之以法,忽其本情,将乖圣朝爱育之旨。」

04《艺文类聚.卷五三.治政部下.荐举》引三国魏.殷褒〈荐朱俭表〉:「朱伦,字文信,天真清亮,雅信忠笃,纯粹足以激清源,美行足以广风俗,当仁不让,见德思义,疏达之才,强记博闻,飞辞抗论,骆驿奇逸,诚当世之俊异,一时之秀出也。」

05《晋书.卷九七.四夷列传》:「先王以仁宰世,不任威刑,所以刚柔靡断,取轻邻敌。

当仁不让,岂宜拱默者乎!」06《景德传灯录.卷一八.福州沙宗一大师》:「诸方玄学有所未决,必从之请益,至若与雪峰和尚征诘,亦当仁不让。」

07清.陆以湉《冷庐杂识.卷三.舒铁云》:「夫作诗文者,比于当仁不让,以太白之才,而老杜尚有尊酒重论之句,况其他乎?」 用法说明 语义说明遇到应该做的事,主动承担起来而不推辞。

使用类别用在「积极承担」的表述上。

例  句<01>为人服务,我们要有当仁不让的精神。

<02>大家推选他担任会长,他当仁不让地接受了。

<03>既然大家推举我来当主持人,那我就当仁不让了。

<04>这种当仁不让的热血青年才应是青少年的偶像。

<05>这个职务你绝对有资格接受,理应当仁不让,你就不要再推辞了。

<06>小李工作积极认真,对于公司业务,他一向是当仁不让,从不推拖。

近义词: 自告奋勇,义不容辞,义无反顾

反义词: 推三阻四,置身事外,临难苟免,踌躇不前 辨识 请参考『辨识475』 参考语词 当仁不逊

《论语》又善于通过神情语态的描写,展示人物形象。孔子是《论语》描述的中心,“夫子风采,溢于格言”(《文心雕龙征圣》);书中不仅有关于他的仪态举止的静态描写,而且有关于他的个性气质的传神刻画。此外,围绕孔子这一中心,《论语》还成功地刻画了一些孔门弟子的形象。如子路的率直鲁莽,颜渊的温雅贤良,子贡的聪颖善辩,曾皙的潇洒脱俗等等,都称得上个性鲜明,能给人留下深刻印象。孔子因材施教,对于不同的对象,考虑其不同的素质、优点和缺点、进德修业的具体情况,给予不同的教诲。表现了诲人不倦的可贵精神。据《颜渊》载,同是弟子问仁,孔子有不同的回答,答颜渊“克己复礼为仁”,答仲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答司马中“仁者其言也讱”。颜渊学养高深,故答以“仁”学纲领,对仲弓和司马中则答以细目。又如,同是问“闻斯行诸?”孔子答子路:“又父母在,如之何其闻斯行之!”因为“由也兼人,故退之。”答冉有:“闻斯行之。”因为“求也退,故进之。”这不仅是因材施教教育方法的问题,其中还饱含孔子对弟子的高度的责任心。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是一句人人耳熟能详的警语。然而,若仔细思索这句话的涵意,不免令人疑惑:为何人不作长远考虑(远虑),很快就会面临危机(近忧)?不应该是今天不做长远思考(近虑),未来才会爆发危机吗(远忧)?若单纯从表面的字义解释,这句话似乎有时空关系倒置的疑虑。

再深入思索,就会令人豁然开朗。所谓「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应该是指,现在所面临的问题(忧愁),是肇因于以前没有深思熟虑的作为;同样的,今天的作为如果未经长远的深思熟虑,未来必要面临苦果。所以,这句话除了提醒人要能深谋「远虑」外,事实上还点出了一个要点:凡事必是「自作自受」,这是人人都要有的重要认知。

那么,重新品味「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这句话,我们除了警惕自己,要对今日的事物深思熟虑、深度思考外;昨日的作为所造成今日的忧愁,除了「默默承受」外,就不能有其它收获吗?

事实不然。今日的忧愁既是昨日所致,就应去追溯,究竟是过去的哪些相关的决定、作为不够周延,才造成今日的苦果?倘使重新来过,哪些错误是可以避开的?进而去认知、体悟这些事物间的「因」「果」关系。重新检讨下来,不但学得教训、经验,不致重蹈覆辙,并能强化对事物相关影响的认知,增长「决策判断的能力」。俗语说,「不增一事,不长一智」,就是这个意思。

相反的,假若不经由这种追本溯源的方式,来认知所经历事物的「因果关系」,那么过去的错误不仅在今日付出代价,也因为未深切体认到教训,未来仍将持续犯相同的错误,并且找不出原因,也就是所谓的「不知反省」。

外在环境瞬息万变,面对各种问题,除应针对问题追本溯源,再考虑趋势、各种可能变化等因素,做出最周延的决策外,还需有一个认知,亦即外界事物种种变化,不全然是个人所能百分之百掌握的。因此,在「深谋远虑」的同时,须时时提醒自己不能过于自负,反而要戒慎恐惧,随时具有「危机感」。当然,具「危机感」并不代表要保守、退却,而是要具有企图心。在积极但审慎的心态下,就能达到犯最少的错误,累积最大成就的境界。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是一个假设关系的复句,可以这样解释:人如果不考虑长远,那么忧患一定会在近期出现。其意是要人目光远大,考虑长远。其实这是个宾语前置句,可以这样改:“人无虑远,必有忧近”。

这是孔子名言。语出《论语·卫灵公》:"子曰: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论语正义》引解:"虑之不远,其忧即至,故曰近忧。"《荀子·大略》云:"先事虑事,先患虑患。先事虑事谓之接,接则事犹成。先患虑患谓之豫,豫则祸不生。事至而后虑者谓之困,困则祸不可御。"而人宜远虑历为儒家所重。

有两层含意,一层是说:人们就算没眼光,看不到长期的隐患,那么,至少能看到眼前的祸患吧。别一次意思是:如果不懂得规划长远,那么,在短期内就会出现问题。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这句话源出于《论语卫灵公》,是孔丘说的话。它的意思只有一个:人如果没有长远的打算,那么你很快就会遇上麻烦。

相当的有道理

为明天做准备

认识詹姆士,是在一次酒会上。身为美国一家跨国公司驻华代表,全权负责公司在中国地区的业务。我希望采访他,他欣然接受,并预定了时间。那次采访很顺利,就在快结束的时候,我按惯例问他公司未来有什么规划 原想他会像以前采访的一些企业家说几句“展望宏图、实现目标”之类的话。没想到,他很认真地从文件柜里拿出一份公司未来 15 年发展规划书。

这份规划是 3 年前做的,里面分析预测从 1995年到 2010 年全球市场环境及发展趋势,包括产业形势和竞争形势等,企业目前产品定位及现有任务在未来发展方向,拓展哪些新的增长点,如何为未来发展建立完善的组织机构、企业机制等,厚厚的像一本大学教材。我不禁想起以前采访过的国内的企业家,他们也有规划,但太宏伟,太抽象,什么赶超一流、进入五百强、跻身世界先进行列等等,缺乏具体细致、切实可行的方法和分析数据。而且时间最长的也不过 5 年。像他们这样一直做到 2010 年,太遥远了 ! 谁能想到那时会是什么样 !

詹姆士大概看出了我眼中的疑虑,不无忧虑地说:“我在美国以及来中国这 6年,陆续接触了一些中国内地的企业家,他们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每考察一个项目,总要先问多长时间能收到回报。当然,注重回报是必须的,我们也要首先考虑。但不同的是,我们至少要做一个 5年短期、 10 — 15 年中期、 30 年以上的长期计划,而你们中国企业家一般只做 1 年、 3 年,最长也不超过 5 年的短期计划,我感到非常惊讶。这怎么可能呢 企业也像人一样,是一个鲜活的生命体,有一个累积发展的过程。一个人要学习积累二十几年,到 30 来岁才能比较胜任一项工作,怎么可能要求企业一岁就辉煌呢 ”

“不过我认为,成功的速度和灭亡的速度是一样的。”说着,詹姆士笑了笑,随手一指桌上的报纸,“不信我们打个赌,看这些被宣传报道的企业家, 10 年后还能不能存在。”

我一伸舌头,连连摇头。这个赌我可不敢打。不要说 10 年,5 年前我采访过的企业,现在大都名存实亡了。谁敢保证他们 10 年后还安然健在

詹姆士宽厚地笑笑:“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不过责任也不全在他们,用你们自己的话说,是体制问题。好,不谈他们了,说说你自己吧,你的发展规划是什么 ”

“我……”我的脸“腾”地一下红了。詹姆士似乎比我更吃惊,打了个手势:“怎么你竟然没有一个让自己十年后受益的人生规划 那你每天怎么做事 ”

我面带羞愧地说:“什么要紧就做什么。一天到晚也没闲着,忙忙碌碌的。”

詹姆士盯着我看了一会,神色严肃地说:“林,我把你当成朋友,所以要对你说一句朋友的话。记住,人生有很多要做的事,但归纳起来只有两类:一类是紧要的,一类是重要的。许多人不成功是因为他们把大部分时间和精力都花在眼前的紧要事情上,而无暇去做重要的事。我认为正确的做法是——用 20 %的时间去处理眼前的紧要事情,而把 80 %的时间留给未来,去做那些暂时没有收益但以后会重要的事情。我就是这样做的,希望你也这样。给自己订一个 10 年规划。否则,到时候你可能会付不起账单的 ! ”

——从灾荒史研究得来的启示

人类生息繁衍在地球之上,大自然为人类的生存发展提供了各种必要的条件。同时,也有降灾肆虐的另外一面。特别是人类对大自然的过度索取,对生态环境的肆意破坏,极大地加强了自然力量的破坏作用。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自然灾害正是对人类破坏自然生态的一种报复和惩罚。可惜的是,自然灾害过去之后,人们往往好了疮疤忘了痛,为了暂时利益、局部利益而肆意破坏生态环境的现象依然到处可见。历史学家的任务之一,就是时时唤起人们的历史记忆,希望大家不要忘记历史的经验教训。——李文海(摘自《20世纪中国灾变图史》的序言)

从本期开始,本报陆续刊发中国人民大学清史所夏方明先生的关于中国灾荒史研究的系列文章。敬请读者留意。

从“饥荒”进入“灾害”

诚如邓拓先生所言,我国自有文献记载以来的四千余年间,“几乎无年不灾,也几乎无年不荒”,以致近世西欧学者径直称之为“饥荒的国度”。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建设的高速发展、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和救灾制度的不断完善,我们终于打破了已经延续数千年的“每灾必荒”的铁律,摆脱了令人恐怖的饥荒魔影的笼罩。这的确是值得每一个中华民族子孙为之骄傲和自豪的伟大成就。

然而长期以来,由于我们的经济建设在很大程度上又是以牺牲人类赖以生存的资源与环境为代价的,结果,它在带来大量的物质财富的同时,又进一步加剧了人口、社会与资源、环境之间的矛盾和冲突,造成了极其严重的生态危机。其中既有伴随着工业化、城市化和乡镇企业的迅猛发展而产生的可以说是遍及全国的环境污染灾害,也有因人为因素的强烈干扰致使自然界发生变化而给人类带来的渐变性灾难,如土壤沙漠化、盐碱化、水土流失、森林破坏、水资源匮乏以及物种多样性的减少等。除此之外,大自然本身也会发生相对于人类而言是剧烈的周期性变化,而我们目前恰好处在这种周期性变化的一个高潮阶段,比如地震活跃期、火山活动期、气候变暖期等。自然的,人为的,各种各样的灾害,已经成为制约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和威胁人民生命安全的头号敌人之一。我们走出了“饥荒之国”,却又进入了“灾害之国”,或者用时髦一点的话来概括,就是走进了一个正在孕育着巨大危机的“风险社会”。

澄清史科,正视历史

当然,出现危机并不可怕,可怕的是面对危机的态度。由于当前的自然灾害和环境危机主要是伴随着经济增长和科技发展的凯歌行进的过程而出现的,而经济和科技的发展本身的确又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抗御各类灾害的能力,这就使得许多人对当下的危机往往不大在意,至多也只是把各种环境问题当作是经济发展过程的必然产物,是可以通过国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自然而然就得到解决的,因而对于未来总是保持一种盲目乐观的态度。如果有人特意强调上述各类灾害的严重后果及其未来的强化趋势,即使不被当作是无稽之谈,也会被指摘为“杞人忧天”。有学者甚至从中国历史文献记录的可靠性入手,对“自然灾害次数越来越多”的结论提出质疑,以期化解当今的人们对于未来的所谓不必要的“过虑”。事实究竟如何呢?

根据这位学者的论证,所谓“自然灾害次数越来越多”实际上是历史记录的偏差造成的,而与灾害实际发生的次数不相符合。其原因有二:首先是“详近略远”。即灾害发生的时间和地点越近,人们对它的印象越深,灾害被记录的机率越大,灾害记录的次数与灾害发生的远近成反比。例如在无人区发生的灾害,无论多么严重,却不会有多少人注意,而在人口稠密区、政治经济中心以及大都市,即使很轻微的灾害也会引起社会比较广泛的关注,留下大量的资料。同样,出现在远古、上古的灾害至多只留下一些真伪参半的传说,发生在中古以后的灾害的影响也无法与近代相比。其次是历史资料的缺失,年代越久,留下的记载一般越少,统计到的灾害次数也就越少。正是这两个方面的原因,让人产生了灾害的次数越来越多的错觉。否则,根据目前有关论著的统计,从现代到远古,朝代越前,灾害次数越少,到了先秦,有的年份完全是空白,“能说那时没有灾害吗?”

这样的分析固然不无道理,但如果我们对中国史料记载的特殊性有所认识,同时将人类活动与灾害形成的关系考虑进来,对上述史料记载的真实性就不至于太悲观,特别是对那些连续性强、资料丰富的地区来说,相反应该更具信心——当然还需要我们更进一步地挖掘史料。这种特殊性就是明清以来中国史料记载的完整性以及清代报灾制度的完善性,而恰恰是明清以来的大量统计表明了灾害次数不断增加的趋势。这样的分析还存在着另一个很大的漏洞,即无视甚至误解了人口增加、生产扩大与灾害次数的正比例关系。这就是,随着历史上中国人口的不断增加,人类生产生活区域的成倍扩大,遭受到或记录下来的灾害当然也会相应的增加。同理,从空间分布来说,越是人口稠密的地区,越是政治经济文化发达的地区,自然变异成灾的机会就越多,灾害的次数也越多;相反,人口越是稀少的地区,成灾的机会就越少,记录下来的自然也不多。至于无人区发生的自然变动现象,如果其后果最终没有波及到人类的话,那就是一幅大自然的奇观,而谈不上是一种灾害了。

早在20世纪的二三十年代,竺可桢先生就已经解决了这一难题。他在当时发表的《直隶地理的环境与水灾》一文中,对17世纪以来的三个世纪直隶水灾特多的原因作了精辟的分析。他认为造成这种情况的,既不是因为直隶是首都,所以记载特详,因为17世纪以前直隶同样是首都,但记录下来的灾害并不多;也不是因为永定河的河道发生了变更,以致泛滥更加频繁,因为后人对于永定河的治理力度要远超前人。真正的原因是直隶人口的增加和农业的勃兴。因为在宋代以前,直隶省的低洼之处都是淀泊沼泽,尚未开垦,元明以后,以前的沼泽逐渐变成了良田,水灾因而随之增多,“因为以前即使有水,也不成灾,至此是有水非成灾不可。这样一来,直隶水灾在史籍上的记载,当然也突然增多了。”竺可桢认为,这应该是一个“比较的最圆满的解释”。他虽然没有提到人类对环境的破坏作用与灾害形成的关系,但他思考问题的方法,毕竟给我们这些后人提供了极其有益的启示。

多一点忧患意识

也有学者认为,自然灾害在时间上的分布往往是周期性的,因此我们不能以某一时段的灾害状况来推测未来的发展趋势。然而如上所述,由于当前的自然灾害并不只是自然界本身变动的产物,而是越来越多地搀杂进了人类活动的影响,而后者所引起或加剧的自然环境的变化往往又是一个逐步累积、不断扩散的不可逆的过程,所以,灾害的周期性变化与灾害次数的累积上升趋势并不矛盾,在当前的情况下,则是交错在一起,叠加出一个并非那么确定的未来社会。因此,对于这样的社会,我们与其抱持一种所谓“不能无忧,亦不必过虑”的“豁达”的态度,还不如老老实实地信守古人的箴言:“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以上是我的答复,已经修改了,我想我会帮到你!

1 论语四字成语有哪些

〖哀而不伤〗 成语典故: 子曰:‘《关雎》乐而不*,哀而不伤’ 《论语·八佾》

〖哀矜勿喜〗 成语典故: 如得其情,则哀矜勿喜 《论语·子张》

〖爱礼存羊〗 成语典故: 子贡欲去告朔之饩羊,子曰:‘赐也,尔爱其羊,我爱其礼’ 《论语·八佾》

〖安老怀少〗 成语典故: 子路曰:‘原闻子之志’子曰:‘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 《论语·公冶长》

〖爱素好古〗 成语典故: 见素抱朴,少私寡欲 春秋·楚·李耳《老子》子曰:‘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窃比于我老彭’ 春秋·鲁·孔丘《论语·述而》

〖爱之欲其生〗 成语典故: 爱之欲其生,恶之欲其死,既欲其生,又欲其死,是惑也 春秋·孔丘《论语·颜渊》

〖爱之欲其生,恶之欲其死〗 成语典故: 爱之欲其生,恶之欲其死,既欲其生,又欲其死,是惑也 《论语·颜渊》

〖不安小成〗 成语典故: 据他之才,已自可仕,只是他不伏如此,又欲求进……便是不安于小成也 宋·朱熹《朱子全书·论语四》

〖必不得已〗 成语典故: 子贡问政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三者何先?’曰:‘去兵’ 《论语·颜渊》

2 论语中的四字词语有哪些

成语

1、不亦乐乎 2、温故知新 3、三十而立

4、逝者如斯 5、不舍昼夜 6、三人行,必有我师

7、择善而从 8、匹夫不可夺志

中其他成语

温故知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一息尚存——一息尚存,此志不容稍懈

三十而立、不惑之年、随心所欲——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

不愠,不亦君子乎?

不耻下问——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巧言令色——巧言令色,鲜矣仁!

言而有信——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

众星拱月——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一言以蔽之——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见义勇为——见义不为,无勇也

是可忍孰不可忍——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既往不咎——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

尽善尽美——尽美矣,又尽善也

朽木不可雕——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于予与何诛

三思而行——季文子三思而后行子闻之,曰:“再,斯可矣”

愚不可及——其知可及也,其愚不可及也

文质彬彬——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诲人不倦——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举一反三——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三月不知肉味——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

三人行必有我师——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择善而从——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君子坦荡荡——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任重道远——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不在其位,不谋其政——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循循诱导——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

欲罢不能——欲罢不能,既竭吾才,如有所立卓尔

后生可畏——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

升堂入室——由也升堂矣,未入于室也

过犹不及——曰:“然则师愈与?”子曰:“过犹不及”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邦无怨,在家无怨

内省不疚——内省不疚,夫何忧何惧?

生死有命,富贵在天——商闻之矣:死生有命,富贵在天

四海之内皆兄弟——四海之内,皆兄弟也

一言既出,驷马难追——夫子之说,君子也,驷不及舌

察言观色——夫达也者,质直而好义,察言而观色,虑以下人

名正言顺——名不正,则言不顺

手足无措——刑罚不中, 无所措手足

一言兴邦——一言而可以兴邦,有诸?

欲速则不达——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

杀身成仁——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道不同不相为谋——道不同,不相为谋

分崩离析——邦分崩离析而不能守也

祸起萧墙——吾恐季孙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也

血气方刚——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

杀鸡焉用牛刀——割鸡焉用牛刀?

色厉内荏——色厉而内荏,譬诸小人,其犹穿窬之盗也与?

道听途说——道听而涂说,德之弃也

患得患失——其未得之也,患得之;既得之,患失之

心安理得——则心安而德全矣

文过饰非——小人之过也必文

老而不死——老而不死,是为贼也!

待价而沽——子曰:沽之哉!沽之哉!我待贾者也

怨天尤人——君子不怨天,不尤人

3 出自论语的成语都有哪些

述而》举一隅不以三隅反,以友辅仁,学识渊博学而》曾子曰万章下》 孔子之谓集大成,不尤人,是接近仁者的风范,也不责怪别人不能体谅我刚毅木讷《论语,学习对方的优点,有羞耻反悔的心,泅手渡河 14,好卖弄小聪明) 28,一瓢饮,好行小惠,才是名符其实的君子1,免得祸从口出,凡事保持适度与社会民众的精神合一,处心积虑谋取官位,机会都是均等的,六十而耳顺(在上位者的德政好比是风,并考察他的动机原由颜渊》洞悉对方的言谈 道听涂说 《论语)后引申以作俑指创先制造坏事,风加诸於草上学而》巧言令色公冶长》遇到困惑难解的事情,以钟发声现今孔庙的神龛内不设偶像崇拜阳货》道听而涂说(被利益所诱感或为保护自己而畏缩不前是没有勇气的人述而不作《论语) 6颜渊》克己复礼为仁(尽力克服私欲的诱惑,是令人敬畏的,即说明子路尚未达到孔子的理想境界) 22战战兢兢《论语子张》子贡曰巧言令色《论语,反会表扬别人的优点和善行为政》追溯过去并研讨当时的情状行不由径《论语) 37(后天修养的文彩与天生朴素的本质,吾不与也)(同豋堂入室) 50,把年幼的孤儿托附给你学而》贤者勇於认错勇於改进,并时时警惕自己不再犯同样的过错,恭敬地请教比自己年轻或地位比自己低贱的人,难矣哉:一箪食,是民族艺术薪传奖木雕大师李松林先生之作品过勿惮改《论语)《老子三章》报怨以德,这就是实践仁道的善政,我是没有兴趣再教导他了,讲话宜特别注意,奚为於丘之门 」门人不敬子路,亦无孔子塑像周而不比《论语 44,人不堪其忧,这种人不会有什麽成就,回也不改其乐子罕》年轻人只要肯发愤苦读努力工作,使自己改进向善以德报怨《论语 8雍也》仁者的心如同山岳的万古坚贞 11颜渊》一旦失言犯了过错,故孔子厌恶创始者的不仁,在陋巷苗而不秀《论语颜渊》对待没有礼貌的人,其无后乎,正如奏乐!(幼苗虽然发芽有教无类《论语) 48驷不及舌《论语先进》子曰,已达高明精微的境界,过与不及,果敢坚忍(在为仁的大道理上!秀而不实者,而动摇自己的意志行己有耻《论语,如履薄冰六尺之孤《论语为政》立志成为伟大人物,应该一视同仁公正无私 26,并无捷径,老百姓的德行好比是草颜渊》君子成人之美) 46) 41) 40) 47君子不器《论语 20不耻下问《论语,有矣夫,得到官位则忧心失掉官位,两相调和适当的人,不偏袒一方或结成党派树立敌人后生可畏《论语,才能窥其堂奥」,纵使鞭策四匹马的快车去追八佾》对於己经成为过去的事既往不咎《论语(守丧尽礼,成为贤能的人寓意孔夫子学问道德高深,以恩惠报答恩惠阳货》其未得之也) 42过犹不及《论语:始作俑者应该尊重先贤卫灵公》群居终日暴虎凭河《论语,金声而玉振也 17,则前功尽弃,言谈迟钝 49,集大成也者,言不及义) 19,民间的习俗就会趋於淳厚朴实(随便听来的话,闚见室家之好言不及义《论语(形容颜回十分地聪慧,死而无悔者温故知新《论语,且合乎礼节的要求,祭祀尽诚卫灵公》当仁不让於师) 38察言观色《论语(未得到官位时,集众音之大成风行草偃《论语文质彬彬《论语:「由也升堂矣子路》近者说子曰) 5,以德报德,没讲一句正经的话苟患失之 36克己复礼《论语,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任重道远《论语) 45,鲜矣仁,止) 12,用以殉葬十分残忍,民德归厚矣非礼勿视《论语里仁为美《论语,有矣夫,若要求取上进,古时制作用於殉葬的木偶(不埋怨上天对我苛薄;夫子之墙数仞,无所不至矣卫灵公》受教育不分贵贱) 3,同样不合理,以磬收乐 18,应避免自己变成像器皿一般只有单一用途的人以朋友的学问道德作为自己的榜样,然后君子,新方式的基石 4 43述而》暴虎凭河:慎终追远,并不是不件可耻的事,不论在精神或物质上都能独立自主,或说些悔不当初的话) 34,迈向遥不可及的旅程箪食瓢饮《论语为政》十五而志於学,远方的民众也会感佩您的仁政来归顺你,小人之德草,应当避免接近他) 23,近仁成仁之美《论语近悦远来《论语,不得其门而入喻人人称其神童的人得其门者或寡矣,又随便传说出去,我不能和这种胡作非为有勇无谋的人同进同出泰伯》曾子有疾子路》刚毅木讷 10 21闻一知十《论语,虽然面对师长,才有深入的了解,不成人之恶,作为发掘将来新思想慎终追远《论语为政》与人交际应酬,则不复也,放弃以自我为中心的作法,五十而知天命,不偏不倚,不能主持公道) 15,患失之;既得之里仁》选择风俗淳朴的居所) 51,那是不能修德的事,以追念远祖!」(升堂入室喻研究学问,召门弟子曰,贤愚,未入於室也雍也》文质彬彬!(形容颜回饮食简单安贫乐道(君子交友以诗书,死了也毫不悔悟雍也》有仁德的人凡事总比别人先尝苦头,而你能使对方放心完全信任你,便会渐渐失去坦白公正的心:「启予足雍也》选择捷径的人,不抽穗不开花 7,是缺乏德性修养的人,赐之墙也及肩,人才会如沐春风,有的虽已抽穗但却不结果实(口头上说些甜言蜜语奉承谄媚的话 35见贤思齐《论语先进》道。

4 出自《论语》里面的成语有哪些

言必有中、来者可追、不耻下问、举一反三、空空如也、上智下愚、不知所措、言而有信、各不相谋

一、言必有中 [ yán bì yǒu zhòng ]

解释:中:正对上。指一说话就能说到点子上。

出自:春秋 孔子《论语·先进》:“夫人不言,言必有中。”

译文:夫子要么就不说话,一说话就能说到点子上。

二、来者可追 [ lái zhě kě zhuī ]

解释:可追:可以补救。过去的事已无法挽回,但是未来的事还来得及赶上。

出自:春秋 孔子《论语·微子》:“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

译文:过去的不能挽回弥补,但是未来的事还来得及赶上

三、不耻下问 [ bù chǐ xià wèn ]

解释:乐于向学问或地位比自己低的人学习,而不觉得不好意思。

出自:春秋 孔子《论语·公冶长》:“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译文:他聪敏勤勉而爱好学习,又谦虚下问

四、既往不咎 [ jì wǎng bù jiù ]

解释:咎:责怪。原指已经做完或做过的事,就不必再责怪了。现指对以往的过错不再责备。

出自:春秋 孔子《论语·八佾》:“成事不说,逐事不谏,既往不咎。”

译文:成功不高兴,驱逐事件不劝谏,既往不咎

五、举一反三 [ jǔ yī fǎn sān ]

解释:反:类推。比喻从一件事情类推而知道其他许多事情。

出自:春秋 孔子《论语·述而》:“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译文:如果他不能举一反三,就先不要往下进行了。

六、空空如也 [ kōng kōng rú yě ]

解释:空空:诚恳,虚心。原形容诚恳、虚心的样子。现形容一无所有。

出自:春秋 孔子《论语·子罕》:“有鄙夫问于我,空空如也。”

译文:有农夫问到我,一无所有的意思。

七、上智下愚 [ shàng zhì xià yú ]

解释:智:聪明;愚:笨。最聪明的人和最愚笨的人。孔子认为他们都是先天决定,不可改变。

出自:战国 孔子《论语·阳货》:“子曰:‘唯上知与下愚不移。’”

译文:孔子说,只有最聪明的人和最愚笨的人不能够改变。

八、不知所措 [ bù zhī suǒ cuò ]

解释:措:安置,处理。不知道怎么办才好。形容处境为难或心神慌乱。

出自:春秋 孔子《论语·子路》:“ 无所措手足。”

译文:所以人民没有心神慌乱

九、言而有信 [ yán ér yǒu xìn ]

解释:说话靠得住,有信用。

出自:春秋 孔子《论语·学而》:“与朋友交,言而有信。”

译文:同朋友交往,说话诚实恪守信用

十、各不相谋 [ gè bù xiāng móu ]

解释:谋:商量,计义。各自按照自己的意思办事,不互相商量。

出自:春秋 孔子《论语·卫灵公》:“子曰:‘道不同,不相为谋。’”

译文:孔子说:‘道不相同,不能相互商量

5 《论语》中有哪些成语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犯上作乱 巧言令色 吾日三省吾身 言而有信 温良恭俭让

和为贵

一言以蔽之

三十而立

四十不惑

五十而知天命

从心所欲(随心所欲)

温故知新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见义勇为

是可忍,孰不可忍

既往不咎

尽善尽美

朝闻夕死

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见贤思齐

父母在,不远游

朽木不可雕

听其言,观其行

无欲则刚

不耻下问

三思而后行

愚不可及

轻裘肥马

文质彬彬

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举一反三

临事而惧

三月不知肉味

生而知之

三人行必有我师

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人之将死,其言也善

任重道远

死而后已

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空空如也

循循善诱

欲罢不能

逝者如斯

食不厌精,脍不厌细

登堂入室(升堂入室)

过犹不及

克己复礼

非礼勿听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死生有命,富贵在天

四海之内皆兄弟

成人之美

察言观色

以文会友

名正言顺

一言兴邦

欲速则不达

临危授命(见危受命)

以德报怨

怨天尤人

仁人志士

杀身成仁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下不忍则乱大谋

当仁不让

有教无类

道不同不相为谋

分崩离析

血气方刚

杀鸡焉用牛刀

色厉内荏

道听途说

患得患失

饱食终日,无所用心

四体不勤,五谷不分

学而优则仕

天下归心

6 论语中的四字词语

《论语》首创的成语。

《论语》首创的成语,指后世沿用《论语》原书文字,保留原有语法结构而形成的成语。 (1)不亦乐乎 出自《学而》:“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2)周而不比 出自《为政》:“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3)每事问 出自《八佾》:“子入太庙,每事问。” (4)不亦乐乎《论语·学而》:“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5)敏而好学,不耻下问《论语·公冶长》:“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6)陈力就列《论语·季氏》:“周任有言曰:‘陈力就列,不能者止。’” (7)成人之美《论语·颜渊》:“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

小人反是。” (8)恶衣恶食《论语·里仁》:“士之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9)苗而不秀《论语·子罕》:“苗而不秀者有矣夫!秀而不实者有矣夫!” 这类成语,几乎每篇都有。如一则以喜,一则以惧(《里仁》)、犯而不校(《泰伯》)、空空如也(《子罕》)、食不厌精,脍不厌细(《乡党》),这类成语占《论语》成语的很大部分,是《论语》成语的重要组成部分。

2 出自《论语》的成语。出自《论语》的成语,指来源于《论语》,但又经后人加工、提炼而形成的成语。

据考察分析,后人主要采用了以下几种方式形成这类成语。 (1)选取原句中最能概括全句或全段意义的成分组成成语。

如:众星拱辰 出自《为政》:“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拱”古作“共”)安老怀少 出自《公冶长》:“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

(2)将原句中的虚字和不影响意义的实字删减而成的成语。如:节用爱人 出自《学而》:“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

举直错枉 出自《为政》:“孔子对曰:‘举直错诸枉, 服;举枉错诸直, 不服。’ (3)在原句词语的基础上增加适当的字而构成成语。

如:异端邪说 出自《为政》:“子曰‘攻乎异端,斯害也已。’”在“异端”后加“邪说”。

中庸之道 出自《雍也》:“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在“中庸”后加“之道”。 (4)将原型成语(即首创成语)中的字更换形成另一成语。

如:随心所欲 出自《为政》:“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将“从”换作“随”。

有始有终 出自《子张》:“有始有卒者,其惟圣人乎?”将“卒”换作“终”。 (5)将原文中否定意义的词句改为肯定意义构成成语。

如:见义勇为 出自《为政》:“见义不为,无勇也。”改“无勇”为“勇”,“不为”为“为”。

周急继乏 出自《雍也》:“若不周急不继富”。改“不继富”为“继乏”。

7 关于论语的四字词语

1 不亦乐乎 《学而》

2 犯上作乱 《学而》

3 一日三省 《学而》

4 节用爱人 《学而》

5 贤贤易色 《学而》

6 和为贵 《学而》

7 食无求饱 《学而》

8 居无求安 《学而》

9 安贫乐道 《学而》

10巧言令色 《学而》

11 告往知来 《学而》

12 就正有道 《学而》

13 贫而乐道 《学而》

14 慎终追远 《学而》

15温良恭俭让 《学而》

16 小大由之 《学而》

17 学而时习之 《学而》

18 言而有信 《学而》

19 从心所欲 《为政》

20 当立之年 《为政》

温故而知新

意思是温习旧知识从而得知新的理解与体会。出处《论语·为政》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不耻下问

[ bù chǐ xià wèn ]

基本解释

乐于向学问或地位比自己低的人学习,而不觉得不好意思。

出自:《论语·公冶长》:“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诲人不倦

汉语成语,拼音是huì rén bù juàn,

意思是指教导别人而不知疲倦。

出自《论语·述而》:"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后生可畏

[ hòu shēng kě wèi ]

《论语·子罕》:“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

意思是年轻人往往能够超过老一辈,是可敬畏的。畏:畏惧。这里指敬畏。

当仁不让

[ dāng rén bù ràng ]

基本解释

原指以仁为任,无所谦让。后指遇到应该做的事就积极主动去做,不推让。

出自:《论语·卫灵公》:“子曰:‘当仁,不让于师。’”

《论语》经典名句

  001 求仁而得仁,又何怨

  002 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

  003 敬鬼神而远之

  004 子罕言利,与命,与仁

  005 譬如为山,未成一篑

  006 未知生,焉知死

  007 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

  008 不患人之不己知

  009 四体不勤,五谷不分

  010 鸟兽不可与同群

  011 无可无不可

  012 食不厌精,脍不厌细

  013 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

  014 吾日三省吾身

  015 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当仁不让于师”什么意思?

“当仁不让于师”:原指以仁为任,无所谦让。后指遇到应该做的事就积极主动去做,不推让。担当实现仁道的重任,即使和老师相比,也不逊色。...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