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是如何发现和鉴定中药的特性?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10-12浏览:8收藏

古人是如何发现和鉴定中药的特性?,第1张

古人都是通过自身不断的尝试来鉴定中药的特性,比如神农尝百草,但是最后中毒而死,还有李时珍尝百草,写出本草纲目。他们都是通过尝和闻药物本身的味道来发现的。总之,一切都是靠时间得出来的真理。

四气五味

中药的性质和滋味。中药药性理论的基本内容之一。四气指药物的寒、热、温、凉四种特性。又称四性。寒凉和温热是两种对立的药性,而寒与凉、热与温之间只是程度的不同。另外还有平性,即药性平和。一般寒凉药多具清热、解毒、泻火、凉血、滋阴等作用,主治各种热证。温热药多具温中、散寒、助阳、补火等作用,主治各种寒证。五味原指药物的辛、甘、酸、苦、咸五种味道,后扩展为体现药物功能归类的标志。辛味有发散解表、行气行血作用,即辛散。一般解表药、行气药、活血药多具辛味,主治表证和气滞血瘀证。甘味有滋补和中、调和药性及缓急止痛作用,即甘缓。一般滋养补虚、调和药性及止痛药多具甘味,主治虚证、痛证。酸味有收敛固涩作用,即酸收。一般止汗、止咳、止泻、固精药多具酸味,主治多汗、久咳、泻痢、遗精、遗尿等证。苦味有清泄、燥湿作用,即苦坚。一般清热、泻火、通便、燥湿药多具苦味

,主治热证、火证、湿证。咸味有泻下、软坚散结作用,即咸软。一般软化坚硬、消散结块、泻下通便药物多具咸味,主治大便燥结、瘰疬瘿瘤、啯瘕痞块等证。五味之外,还有淡味及涩味。淡味有渗湿、利尿作用。一般渗湿利尿药多具淡味,主治水肿、小便不利等证。涩味与酸味作用相似,也有收敛固涩作用。

中药的药性又称中药的性能。

是中药作用的基本性质和特征的高度概括,是中药理论的核心,主要包括四气、五味、归经、升降浮沉、有毒无毒等。

四气,即寒热温凉四种药性。

药物寒热温凉,是从药物作用于机体所发生的反应概括出来的。能够减轻或消除热证的药物,一般属于寒性或凉性;能够减轻或消除寒证的药物,一般属于温性或热性。还有一些平性药,其寒热偏性不明显。

五味,即辛、甘、酸、苦、咸五种味。

味的确定最初是依据药物的真实滋味,后来,味的主要依据是根据药物的作用和药物的滋味来推定。

升降浮沉反应药物作用的趋向性,是说明药物作用性质的概念之一。

①升降浮沉与性味有关。一般来说,药性升浮的大多具有辛甘之味和温热之性;药性沉降的大多具有酸苦咸涩之味和寒凉之性。

②升降浮沉与药物质地有关。总体认为花、叶、皮、枝等质轻的药物大多数是升浮的,而种子、果实、矿物、贝壳等质重者大多是沉降的。

归经是药物作用的定位概念,即表示药物作用的定位。

归经是以脏腑经络理论为基础,所治病证为依据而确定的。

毒性是指药物对机体的损害性。

古代丹家的药性论,即对物质问相互作用的认识,是以阴阳五行学说为理论基础的。《周易参同契》在阐明阴阳学说时便认为:万物的产生和变化都是由阴与阳的彼此交媾,相须不离,使精气得以舒发的结果。唐代张九垓的《张真人金石灵砂论》则进一步把阴阳学说具体化,说明这一学说怎样指导金丹术。他说:“大道冲融而包天地,驱策阴阳,成乎宇宙。天形阳而左旋,地质阴而右转,日为阳精而昼行,月为阴灵而夜流。……一阴一阳曰道。圣人法阴阳,夺造化,故阳药有七,金二石五,黄金、白银、雄、雌、砒黄、曾青、石硫黄皆阳药也;阴药有七,金三石四,水银、黑铅、硝石、朴消皆属阴药也。阴阳之药各禀其性而服之,所以有度世之期,不死之理者也。”又说:“还丹者,取阴阳之精,法天地造化之功,水火相济,自无入有,以成其形。岂若砂汞,孤阴为体,无阳配生,不能合四象,运五行,所以孤阴不育,寡阳不生,阴阳配合,方成还丹。”

中药方包含那么多成分是因为一般方剂中都会包含君、臣、佐、使

所谓“君臣佐使”是中医将多味中药配合应用时对中药相互关系的一种形象的表达。其中君药就是对治疗疾病起关键作用的一味或者两味药,很少有三味以上的,因为治疗疾病的方向要明确,有主有从,从要服从于主,所以君药用量必然是大的,但不一定是最大,这个关系到药物本身质地的轻重;

臣药就是辅助君药的,是君药主要的助手;

佐药一方面是辅佐君臣药所不能及的方面,另一方面就是佐制,减弱君药的毒性来使其达到更好的治病效果,还有一种情况就是反佐, 内径有云,“奇之不去则偶之,偶之不去则反佐以取之”所谓反佐就是‘寒热温凉,反从其病也’,譬如说痢疾,正常治疗应当让其先止住,但是反佐就是用药使其继续下,然后通过继续下来使其排出毒素,治愈疾病;

使药主要就是起到调和的作用。

所以一剂中药包含那么多药材也就不足为奇了。那么古人又是怎么发现需要这些成分的呢?

《淮南子·修务训》中说道:“神农尝百草之滋味,水泉之甘苦,令民知所避就。当此之时,一日而遇七十毒。” 当然“神农尝百草”这只是神话传说,但是不可否认,中药的药性如何,能治疗什么病,都是古人们尝出来的。

中医所谓的“药食同源”是指药物和食物都是来自于自然之物,凡是尝起来气味甘平的就是食物,气味较为偏执的就是药物,这就是中药的“四气五味”。

在远古时代,中华民族的祖先发现了一些动植物可以解除病痛,积累了一些用药知识。随着人类的进化,开始有目的地寻找防治疾病的药物和方法,所谓“神农尝百草”“药食同源”,就是当时的真实写照。

夏代(约前2070—前1600)酒和商代(前1600—前1046)汤液的发明,为提高用药效果提供了帮助。进入西周时期(前1046—前771),开始有了食医、疾医、疡医、兽医的分工。

春秋战国(前770—前221)时期,扁鹊总结前人经验,提出“望、闻、问、切”四诊合参的方法,奠定了中医临床诊断和治疗的基础。

东汉时期,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提出了外感热病(包括温疫等传染病)的诊治原则和方法,论述了内伤杂病的病因、病证、诊法、治疗、预防等辨证规律和原则,确立了辨证论治的理论和方法体系。

唐代(618—907),孙思邈提出的“大医精诚”,体现了中医对医道精微、心怀至诚、言行诚谨的追求,是中华民族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卓越的文明智慧在中医药中的集中体现,是中医药文化的核心价值理念。

清代(1644—1911),叶天士的《温热论》,提出了温病和时疫的防治原则及方法,形成了中医药防治温疫(传染病)的理论和实践体系。

扩展资料:

中药在中国未来的发展方向:

中国响应传统医学决议的要求,已将中医药学与现代医学服务相结合共同纳入卫生系统中,促进了传统医学服务的全民覆盖。为了更好地向世界各国分享“传统医药纳入国家卫生系统”的中国经验,推动中医药走出去。

2016年,世界卫生组织委托南京中医药大学承担“传统医药纳入国家卫生系统的中国实践及其法律政策保障”项目,通过江苏、湖北、甘肃、黑龙江、广东五地的调研,历时两年,基本厘清了中国在“传统医药纳入国家卫生系统”方面的成功经验及其法规政策保障的原因。

中国社会科学网-中国的中医药

你好!

中药的寒热温凉药性,是从药物作用于机体所发生的反应概括出来的,是与所治疾病的寒热性质相对而言的。故药性的确定是以用药反应为依据,病症寒热为基础的。

能够减轻或消除热症的药物,一般属于寒性或凉性,比如黄连、板蓝根等药物能改善发热口渴、咽痛等热症而有清热解毒的功效,表明此类药物属于寒性或凉性;而附子、干姜等药物能消除腹中冷痛、四肢厥冷等寒证而有散寒的功效,则表明此类药物具有热性。

中药的药性理论是中国古人在长时期的用药过程中总结出来的规律和经验,对于新发现的一种植物,如果按照传统理论来判断它的药性,首先应该确定它的功效,再根据其功效及在实际使用过程中所治疗疾病的性质来反证它的药性属于寒热温凉中的哪一种。

希望我的回答能给你提供有用的参考!

其实提问者已经知道中药的药性:四气五味。只是不了解如何去归类。

其实归类的思路与阴阳和五行的思路是一致的。

根据颜色和气味(以及形状)把药物分类在大多数情况下是可以的,但这种法象药理学的思维并不严谨。

药性中的甘、辛并不是指甜味和辣味,当然有很多味道和药性的确是相近的。举例:药性中的苦对应心,心属火而火能炎上,所以对应的苦味是有向下的功能,一般说苦降。

最后说一下水和火,寒和热是否可以共用的问题:

各花入各眼,人体的构造和组成是复杂的,你可以外感风寒,明明是寒,但是却会发热发烧表现为热。所以五行或五味给了你用药的方向性,比如说外来之寒,温必兼散,那么你用药会用到温或热性的,并且需要辛散味的。

中药用法中有一个“去性取用”,意思是我需要这味药的功效,但可能它是寒性却不是我所需要的,那么可以佐一到两味温热性的药,把这味药的寒性给中和掉,而功效却仍在。当然这是方剂学把药组成方的问题。所以水和火,寒和热在许多特定条件下,是可以共用甚至会有奇效的。

古人是如何发现和鉴定中药的特性?

古人都是通过自身不断的尝试来鉴定中药的特性,比如神农尝百草,但是最后中毒而死,还有李时珍尝百草,写出本草纲目。他们都是通过尝和闻药...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