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籍里的中国》第一集是什么?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10-12浏览:2收藏

《典籍里的中国》第一集是什么?,第1张

典籍里的中国》第一集是关于《尚书》的。

讲述了生活在秦末汉初的伏生竭尽一生保护《尚书》典籍的故事。

《尚书》,“尚”是上古的意思,主要由尧舜禹,夏商周时期帝王的历史文献编纂而成。分为《虞书》《夏书》《商书》《周书》四部。

《尚书》可谓命运多舛,传世至今颇为不易。相传《尚书》最早是由孔子编纂而成。秦朝统一六国后,为了统一思想下令《焚书令》,凡不是秦朝印制的书籍一律焚毁。

当时秦朝博士伏生全家携一车《尚书》回老家避难,途中伏生之子为保护竹简遇害,其妻宁愿冻死也绝不烧书取暖。好不容易带着一车书简回到山东老家,哪只老家也不安全,于是伏生将书简砌于墙壁中,后外出避难。

《尚书》主演演员:

《典籍里的中国》中关于《尚书》的故事就从这一幕开始,倪大红饰演的九旬老人伏生将自己与妻子保护《尚书》的逃离咸阳故事娓娓道来,从语速、神态、动作上,将人物的状态演绎到极致,让现场观众不禁泪下。

除了倪大红出色的演技,还有配乐在“神助攻”,数段民乐演奏,将伏生心中的痛惜淋漓尽致地表达了出来,渲染悲伤之余也烘托出伏生“舍命护书”的史诗感。

应该说,这集是目前十集里比较差,甚至是最差的一集了。

第一,本集和周易本身的关系几乎没有,唯一和周易有关的,就在于伏羲、文王和孔子出场,以及无数遍的念“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这两句。

就好像周易就这两句话一样。

如果面对一个读过周易的人来说,远远不够。

如果面对不知道周易的人来说,看完这集也不会知道《周易》到底是什么。

第二,本集浓郁的为三代圣、为文王圣的“复古主义”和“崇古主义”令人作呕。

文王伐崇、武王伐纣,完全被塑造成一个全知全能的圣人,爱人民如爱自己一般,“顺应天道”‘“为民请命”。完全无视历史事实,完全跳过奴隶制制度直接将三代和周代商视为“完美政治时代”。我很怀疑制作组的人是不是***员,是否接受过马克思唯物史观的教育。

第三,另外一个无视历史事实的说法就是周代商的目的是“建立大一统王朝”。甚至之前《史记》那集认为炎黄联盟是我国大一统王朝的开端。

这种历史虚无主义史观,以及尊孔复古的崇古主义倾向,太值得警惕了。

但对于《周易》,编辑人员本身没有成功读懂原文,必然只是运用传统观念中的解说、而传统中的解说多是以朱熹、胡适这些"《易》本是卜筮之书"论为主,中国哲学研究和中国社会这方面的教育难有岀头之日,不容乐观。

《周易》,应该是《典籍里的中国》中的主体内容,必须要以成功读懂《周易》原文的能力讲《周易》,才能使中国哲学研究走向世界,才能为世界"孔子学院"带来生机和活力,《典籍里的中国》才能为新时代传递正能量,成为不朽之作。

典籍里的中国》一个月更新一次。

《典籍里的中国》是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综合频道与央视创造传媒联合推出的大型文化节目,由撒贝宁担任当代读书人,王嘉宁担任节目主持人,田沁鑫担任艺术总监。

节目聚焦优秀中华文化典籍,通过时空对话的创新形式,以“戏剧+影视化”的表现方法,讲述典籍在五千年历史长河中源起、流转及书中的闪亮故事。

节目于2021年2月12日20:00在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首播。

节目背景:

进入新时代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站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高度,深刻洞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中华民族发展的内在关系,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出新的判断、新的概括和新的定义,赋予崭新的时代内涵,体现了高度的文化自信。与此同时,如何解读好、传播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于宣传思想文化工作者而言,既是重大机遇,更是一大挑战。

《典籍里的中国》制作团队感到,从优秀典籍入手传播传统文化,是一个比较好的切入点。当代中国已经快速进入互联网时代,人们阅读的便利性、丰富性已经超过历史上的任何时期。但是再辉煌的文化,一旦失去传承就必然衰败。

作为重要的传播阵地,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在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方面责无旁贷。因此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与中国国家话剧院、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院联手,运用创新的手法,将传统经典搬上了荧屏让“典籍活起来”。

《典籍里的中国》第一集是什么?

《典籍里的中国》第一集是关于《尚书》的。讲述了生活在秦末汉初的伏生竭尽一生保护《尚书》典籍的故事。《尚书》,“尚”是上古的意思,主...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