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古籍善本的特点
宋刻本,指宋代刻印的古籍。宋刻本印书多用皮纸或麻纸,文理坚致有韧性。版式疏朗雅洁,版心下方往往有刻字工人姓名和每版的字数。在古籍善本市场上,宋刻本无疑是皇冠上的钻石。自明代中后期以来,宋刻本一直受到学者、藏书家的特别重视。早在明朝,宋刻本已有“寸纸寸金”之说。明末崇祯年间,著名刻书家、藏书家毛晋,其家藏图书达89000多册。他为搜寻宋刻本,在其藏书楼“汲古阁”门前,悬挂征求启示。据统计,今天在整个中国所能找到的宋刻本,总量不会超过1200部,多数已被定为国家一级文物。宋刻本之所以被誉为是中国古籍中的瑰宝,除其存世稀少之外,更为重要的是明清所刻印五代以前的书籍,差错讹误甚多。不少学者借助宋刻原版,校正明清以来所刻古籍的讹误,恢复古籍的真实面貌。宋版的版式设计堪称精致。文字的分布极为讲究,板框的高广与行格的多寡,都以事先设计要求的字体大小及每行字数的比例而定,大字本每半页七八行,每行约十五六字以下;小字本每半页十三四行,每行约二十三四字以上。如今流传最多的是每半叶九到十二行,每行十八到二十二字的中字本刻书选用字体,各地风格不同。浙本多用秀丽俊俏的欧体字;蜀本多用雄伟补拙的颜体字;建本字体介于颜、柳之间,横轻竖重。印书用墨也很讲究,色泽清纯匀净。官刻书多在卷末镌校勘人衔名,私刻和坊刻本多在卷末镌刻书题记或牌记。宋代,政府对校勘十分重视,甚至由皇帝亲自过问,聘请专家把关。为了保证刻书质量,官方还采取若干措施。如规定刻板前需要进行三次校正,即校勘官校完,送复勘官复校,再送主判管阁官三校,这样才可以拿去刻板。而刻板完成,对版样还要再校对。此外,还要在卷末刊载经手校勘的人的名字,以示责印书的纸张,多就地取材,采用桑树皮、楮树皮、竹子为原料。就其质料来说,多数都是皮纸和竹纸(采李致忠说)。宋代刻印之书,由工于书法的人缮写上版,字体既美,校刻亦精,字体大都采颜、柳、欧阳笔法,其风格北宋质朴,南宋挺秀。所谓“纸坚刻软,字画如写”(明高濂《遵生八笺》)则是宋刻本的共同特色
《丰山集》
(明)孙存撰,明嘉靖三十三年刻本。
此书版刻精美,半叶十行十八字,白口,黑鱼尾,左右双边。卷首钤“拙者之庆”竖长方阳文印。《中国古籍善本总目》仅著录本馆有藏,已入选第二批《国家珍贵古籍名录》。
《古文渊鉴》
(清)徐乾学等撰注,清康熙内府刻五色套印本。
此本为清代康熙内府朱墨黄绿蓝五色套印本,版式精美,色泽鲜豔。半叶九行二十字,粗黑口,双顺黑鱼尾,四周单边。
《广金石韵府》
(清)林尚葵辑,清康熙刻本。
此本为清康熙九年周亮工赖古堂朱墨套印本,刻印精良,半叶六行,字数不等,白口,四周单边。
《重刊明心宝鉴》
(元)范立本辑,明嘉靖刻本。
此书刻印精良,宽行大字,粗黑口,双对花鱼尾,有元刻之遗风,且保存完好,品相上乘。此本已入选首批《国家珍贵古籍名录》。
《王状元集百家注编年杜陵诗史》
(唐)杜甫撰,(宋)王十朋集注,(宋)鲁訔编年并注,宋刻本。
此书版刻精美,纸墨优良。谢国桢先生认为其所刻字体、刀法、行款与宋黄善夫所刻《王状元集百家注分类蘇东坡先生诗》大致相同,断为南宋建阳麻沙坊刻本,刻于孝宗之後。此本已入选首批《国家珍贵古籍名录》。 (宋)欧阳修等撰,元刻明递修本。
此书具有典型元刻风格,书中有三页出现三黑鱼尾,上顺下对,原刻与递修本都有刻工。元刻遗留已罕,虽经递修,亦属难得,具有特别重要的历史价值和版本价值。此本已入选第二批《国家珍贵古籍名录》。 (唐)陆德明撰,明汲古阁影宋钞本。此书系明末汲古阁毛氏影宋钞本,墨妙笔精,与真刻无异。本叶钤有“席鉴之印”、“ 萸山珍本”等印记。此本已入选首批《国家珍贵古籍名录》。
清光绪《十竹斋书画谱》翻刻本
这是一套版画古籍,封面上题有《十竹斋书画谱》,共8册,很完整,主要以花鸟、兰、竹、梅、石结集而成,采用的是水印套色技术,画诗结合,翻开第一页还能看到书中所注“光绪己卯夏至日”以及“购得原谱重加考订”的字样,可以看出这套书画谱是后来翻刻的。
在中国流传较早较广的画谱有明末清初胡正言编辑的《十竹斋书画谱》和清代李渔主编的《芥子园画谱》。这种画谱把不同的素材,如梅、菊、竹等加上题诗和解说等内容,图文并茂的编织在一起刻版,并使用了水印套色技术,墨与色都体现了国画色彩浓淡参差的特点,此外还有简单的画史介绍,技法样式论述,成为以前人们初学中国画的必备课本。这些版画古籍现在已是非常珍贵,就连后来翻刻得较好的,也已成为目前的收藏热点之一。
古书鉴别涉及的内容比较复杂,技术性强,是一门专门的学问。很多喜欢研究文学的人们都会想要去购买一本真品。那么你知道应该如何去鉴别清楚它的真伪吗以下是我为你整理的古书鉴别真伪的方法,希望能帮到你。
古书鉴别真伪的方法
一、封面。古书封面为四周单线边栏,分为三行,右行为编著撰选者姓名,中行为书名,左行为刊印人或斋、堂名。
二、装订。古书装订在宋以前均为卷轴形式和摺叠页装。册装书的出现是在宋代以后,册装最初是蝴蝶装,后来进到了包背装。线装书是在明代中叶以后才有的。
三、版式。古书的版式,北宋和南宋前期刻本基本上是白口,南宋后期出现黑口,元末至弘治年间通行粗黑口。明正德,嘉靖年间又出现白口书,之后一直到清代,黑白两种书口同时流行。
四、字型。古书字型主要有两种,一种宋体字,另一种是元体字。尽管时有非欧非颜,非柳非赵的所谓“馆阁体”出现,但那并非主流。
五、纸张。宋代印书多用麻纸和以竹为原料的玉扣纸。元刻本常用竹纸或皮纸,比宋版用纸稍黑。明代印书,前期多用江西棉纸,后期多用竹纸,晚期盛行毛边纸。清代大多采用开花又称桃花纸,但在实际应用中,几乎以前所用的各种纸张,清刻本中都在运用。
六、讳字。避讳讲究自周代始,官名、人名、地名均随帝王名字的改变而改变,这对判断古籍年代极有参考价值。历代避讳常见的有改字、空字、缺笔。秦汉时大多采用改字和空字避讳,讳名不讳姓。用缺笔字代讳字发端于唐,又在宋版书上特多。金元刻本无讳字,多俗体、简体。明前、中期亦不避讳,明刻讳字始于明光宗朱常洛。清刻本避讳尤其苛严。
古书的纸质
麻纸:分黄、白两种。黄麻纸色略黄,稍粗糙,有的较白麻纸略厚;白麻纸洁白光滑,背面较正面粗糙且有草棍等粘附,质地细薄,坚韧。纸纹均宽,约一指半。宋刻本多用白麻纸,元后期多用黄麻纸,时纸纹渐窄,约一指。明初仍用之。
罗纹纸:色白,质地柔软,具明显横纹,似丝织罗绸,故名。自宋以来代有制造,但宋刻本有此纸者鲜见。
棉纸:又称皮纸,分黑、白两种。白棉纸色白,质地细柔,纤维多,韧性强;黑棉纸色黄黑,韧性稍差。明前期多用。嘉靖前较细薄,隆、万后稍粗厚。清初仅见少数印本。
竹纸:色微黄,稍脆,宋元至明初问有使用,嘉靖后较为普遍。
开化纸:细腻、洁白,薄而韧性强,柔软。清内府刻本及扬州诗局刻书多用之。嘉、道后质次量少,家刻本中偶有采用。
连史纸:洁白纯净,正面光滑,背面稍粗糙,但无草棍纸屑粘附,纸料较细。乾隆后所用甚多。
宣纸;因产于安徽宣城而得名。分为多种。料半纸,薄而质地细,色洁白,绵软有弹性,可以作绘画印书,晚清、民国有些书用之。玉版纸,能吸水,晚清、民国印金石、书画册等多用此纸。棉连纸,摹拓铜器、碑刻及印书画用。
毛边纸:米**,正面光滑,背面稍粗,质脆,乾隆后用得较多。
太史连纸:稍黄,质地细洁而有韧性,乾隆后与上述毛边纸为两种最常使用的印书纸。
如何通过字型鉴定古籍年代
唐刻本
现存最早的唐代刻本,除了敦煌所出乾符四年877与中和二年822两种唐历和刻于咸通九年868卷本《金刚经》已流散异国以外,未见其他传本留存。所以说,唐代古书都是传说级别的东西。
宋刻本
前面说到,宋时刻书印书事业繁盛,两浙、四川与福建等经济发达地区成了刻书的中心,刻书单位有监司、州学、书院、家塾、书坊等。但为何到今天宋版书寥若晨星呢因为即使排除战火、天灾的因素,一般纸的寿命也只不过千年而已。像唐代遗留下来仅存的那几本书,若不是纸张在溼度为零、几乎真空的敦煌戈壁滩的洞窟中存放,绝无保全的可能。
每一册宋版书都是艺术品,弥足珍贵,因此现代按页卖,且每页都在万元以上。其实早在明末崇祯年间,著名的刻书和藏书家毛晋,为搜求宋版书,就按页购宋版书了。他在藏书楼汲古阁门前悬挂征求启事谓:“有以宋椠本至者,门内主人计叶酬钱,每叶出二百……有以时下善本至者,别家出一千,主人出一千二百。”
宋代官刻书多在卷末镌校勘人衔名,私刻和坊刻本多在卷末镌刻书题记或牌记。由工于刻书前要请书法大家缮写上版,字型既美,校刻亦精,字型大都采颜、柳、欧阳笔法,其风格北宋质朴,南宋挺秀。所谓“纸坚刻软,字画如写”明高濂《遵生八笺》则是宋刻本的共同特色。
元刻本
元代初期刻书承南宋遗风,字型也接近,常把元刻本误为宋刻本,后流行赵体字。元浙本多由士大夫经手,流风所及,自然流行赵体,渐有颜体字,字瘦一些、圆劲一些,不像南宋建本字那样横细竖粗。元代俗文化发达,故刻本中多简体字和俗字,许多简体字跟现代一致。
官刻、家刻中较少,经史文集中较少,坊刻和话本类书中较多。元本墨色稍淡,刀法也显软弱无力。早期用纸,白麻纸、黄麻纸兼而有之,中期以后,则多用黄麻纸。元朝皇帝为蒙古族。人名汉字都是音译、无法避讳也不用避讳。元人礼制观念淡薄,查禁的也不严,元刻本中几乎没有讳字。
明刻本
明代刻书情况,大致可分三个时期:明初至正德一百余年间,刻书风格继承元代余韵,无论官刻私雕,概括起来讲,那就是“黑口、赵字、继元”。
嘉靖1522—1566至万历1573—1620时期,近百年间,由于前后七子文学复古运动的影响,反映在刻书风格上,一洗前期旧式版式、行款、字型,全面仿宋。这一时期所刻的书,除了司礼监刻一遵旧式少有变化外,其余无论官雕私刻,完全变为另外一种风格,即“白口、方字、仿宋”。颇有宋版遗风。
嘉靖 六家文选 字型
万历后期至崇祯1628-1644时期,刻书风气又一变,字形由方变长,字画横轻竖重,更显死板,讳字也较以前为严。
清刻本
清代刻本繁多,综而观之,大致有如下特点:清代刻本以康熙为界,其字型变化分作两个时期,康熙以前是明万历后的风格,字型长方,横细竖粗。
中华书局影印本《宋元方志丛刊》(全八册),中华书局,1990年5月第1版。 1《云间志》三卷 (宋)杨潜修朱端常、林至、胡林卿纂
宋绍熙四年(1193)修,清嘉庆十九年(1814)华亭沈氏古倪园刊本。第1-72页。
2《长安志》二十卷附(元)李好文编绘《长安志》图三卷 (宋)宋敏求纂修
宋熙宁九年(1076)修,清乾隆四十九年(1784)镇洋毕氏灵岩山馆刻《经训堂丛书》本。第73-236页。
3《类编长安志》十卷 (元)骆天驤纂修
元元贞二年(1296)修,明抄本,卷一、二补配日本静嘉堂文库藏抄本,内有脱文。第237-378页。
4《雍录》十卷 (宋)程大昌纂修
南宋孝宗时修,明吴琯校刻《古今逸史》本。第379-508页。
5《齐乘》六卷附释音一卷考证六卷 (元)于钦纂修于潜释音,(清)周嘉猷考证
元至元五年(1339)纂,清乾隆四十六年(1781)刻本。第509-638页。
6《吴郡图经续记》三卷 (宋)朱长文纂修
宋元丰七年(1084)修,民国十三年(1924)乌程蒋氏景宋刻本。第639-692页。
7《吴郡志》五十卷 (宋)范成大纂修汪泰亨等增订
宋绍熙三年(1192)修,绍定二年(1229)续修,民国十五年(1926)吴兴张氏《择是居丛书》景宋刻本。第693-1050页。
8《淳祐玉峯志》三卷 (宋)项公泽修淩万顷,边实纂
宋淳祐十一年(1251)修,清宣统元年(1909)《汇刻太仓旧志五种》本。第1051-1096页。
9《咸淳玉峯续志》一卷 (宋)谢公应修边实纂
宋咸淳八年(1272)修,清宣统元年(1909)《汇刻太仓旧志五种》本。第1097-1110页。
10《至正昆山郡志》六卷 (元)杨譓纂修
元至正元年(1341)修,清宣统元年(1909)《汇刻太仓旧志五种》本。第1111至本册末。 11《琴川志》十五卷 (宋)孙应时纂修鲍廉增补,(元)卢镇续修
宋庆元二年(1196)修,宝祐二年(1254)增补,元至正二十三年(1363)续修,明末毛氏汲古阁刻本。第1147-1130页。
12《景定建康志》五十卷 (宋)马光祖修(宋)周应合纂
宋景定二年(1261)修,清嘉庆六年(1801)金陵孙忠愍祠刻本。第1311至本册末。 13《无锡志》四卷 (元)佚名纂修
清《四库全书》本。按,据《千顷堂书目》卷八,钱大昕《元史艺文志》卷二著录,元王仁辅曾纂《无锡志》二十八卷。《四库提要》以与此志卷数不合,指此志别为一书。张国淦《中国方志考》考此志小类与二十八数相合,意此志即王仁辅二十八卷本《无锡志》。此志《四库提要》指为明人所作,并以标题《无锡县志》为据。然考察北京大学图书馆藏明刻本《无锡志》,实无“县”字,可见《四库提要》所云不确,又此志无一事提及明朝,记事止於元成宗元贞二年(1296),而无锡改州为县则在明洪武二年(1369),可知此志当系元人所纂,故予列入丛刊。第2181-2312页。
14《嘉定镇江志》二十二卷首一卷 (宋)史弥坚修卢宪纂
宋嘉定六年(1213)修,清道光二十二年(1842)丹徒包氏刻本。第2313-2606页。
15《至顺镇江志》二十一卷首一卷 (元)脱因修俞希鲁纂
元至顺三年(1332)修,清道光二十二年(1842)丹徒包氏刻本。第2607-2946页。
16《咸淳毗陵志》三十卷 (宋)史能之纂修
宋咸淳四年(1268)修,清嘉庆二十五年(1820)赵怀玉刻李兆洛校本。按,此志各本均阙卷二十,且多有残阙。第2947至本册末。 17《乾道临安志》十五卷 (宋)周淙纂修
宋乾道五年(1169)纂,清光绪七年(1881)《武林掌故丛编》(第一集)本。按,此志今存一至三卷。第3214-3256页。
18《淳祐临安志》五十二卷 (宋)施谔纂修
宋淳祐十二年(1252)纂,清光绪九年(1883)《武林掌故丛编》(第四集)本。按,此志今存五至十卷。第3257-3332页。
19《咸淳临安志》一百卷 (宋)潜说友纂修
宋咸淳四年(1268)纂,清道光十年(1830)钱塘汪氏振绮堂刊本。按,此志今存各本均阙卷九十、九十八、九十九、一百。第3333至本册末。 20《淳熙严州图经》三卷 (宋)陈公亮修刘文富纂
宋淳熙十二年(1185)修,清光绪二十二年(1896)《渐西村舍滙刊》本。第4274-4348页。
21《景定严州续志》十卷 (宋)钱可则修郑瑶、方仁荣纂
宋景定三年(1262)修,清光绪二十二年(1896)渐西村舍汇刊本。第4349-4412页。
22《至元嘉禾志》三十二卷 (元)单庆修徐硕纂
元至二十五年(1288)修,清道光十九年(1839)刻本。第4413-4658页。
23《澉水志》二卷 (宋)罗叔韶修常棠纂
宋绍定三年(1230)修,清道光十九年(1839)刻本。第4659-4678页。
24《嘉泰吴兴志》二十卷 (宋)谈钥纂修
宋嘉泰元年(1201)纂,民国三年(1914)《吴兴丛书》本。第4679-4868页。
25《乾道四明图经》十二卷 (宋)张津等纂修
宋乾道五年(1169)修,清咸丰四年(1854)《宋元四明六志》本。第4869-4988页。
26《宝庆四明志》二十一卷 (宋)胡榘修方万裏、罗濬纂
宋宝庆三年(1227)修,清咸丰四年(1854)《宋元四明六志》本。第4989至本册末。 27《至正金陵新志》十五卷 (元)张铉纂修
元正四年(1344)修,清四库全书本。按,此志现存元刻残本,明刻补记,然多漫漶不清,故用此本。此本志名年号“至正”误作“至大”。第5277-5928页。
28《开庆四明续志》十二卷 (宋)吴潜修梅应发、刘锡纂
宋开庆元年(1259)修,清咸丰四年(1854)《宋元四明六志》本。第5929-6060页。
29《大德昌国州图志》七卷首一卷末一卷 (元)冯福京修;(元)郭荐纂
元大德二年(1298)修,清咸丰四年(1854)《宋元四明六志》本。第6061-6106页。
30《延祐四明志》二十卷 (元)马泽修袁桷纂
元延祐七年(1320)修,清咸丰四年(1854)《宋元四明六志》本。第6107至本册末。 31《至正四明续志》十二卷 (元)王元恭修王厚孙、徐亮纂
元至正二年(1342)修,清咸丰四年(1854)《宋元四明六志》本。第6443-6710页。
32《嘉泰会稽志》二十卷 (宋)沈作宾修施宿等纂
宋嘉泰元年(1201)修,清嘉庆十三年(1808)刻本。第6711-7090页。
33《宝庆会稽续志》八卷 (宋)张淏纂修
宋宝庆元年(1225)修,清嘉庆十三年(1808)刻本。第7091-7194页。
34《剡录》十卷 (宋)史安之修高似孙纂
宋嘉定七年(1214)修,清道光八年(1828)李式圃刻本。第7195-7276页。
35《嘉定赤城志》四十卷(宋)黄(该字为“茔”去土改田)齐硕修陈耆卿纂
宋嘉定十六年(1223)修,清嘉庆二十三年(1818)《台州丛书》(乙集)本。第7277至本册末。 36《新安志》十卷附录一卷 (宋)赵不悔修罗愿纂
宋淳熙二年(1175)修,清嘉庆十七年(1812)刻本。第7599-7780页。
37《淳熙三山志》四十二卷 (宋)梁克家纂修
宋淳熙九年(1182)修,明崇祯十一年(1638)刻本。第7781-8268页。
38《仙溪志》四卷 (宋)赵与泌修黄巖孙纂
宋宝祐五年(1257)修,清瞿氏铁琴铜剑楼抄本。第8269-8334页。
39《河南志》四卷 (元)佚名纂修
清徐松辑自《永乐大典》,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藕香零拾》本。第8335-8392页。
40《寿昌乘》不分卷 (宋)佚名纂修
宋宝祐间纂修,清文廷式辑,光绪二十三年(1897)武昌柯氏息园刻本。第8393-8412页。
41《大德南海志》二十卷 (元)陈大震纂修
元大德八年(1304)修,元大德刊本。按,此本今存六至十卷。 第8413至本册末。
宋朝古籍善本的特点
本文2023-10-12 13:13:50发表“古籍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yizhai.net/article/1241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