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部国学经典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10-12浏览:5收藏

30部国学经典,第1张

 无论新旧文化怎样激烈的碰撞,无论东西方文明怎样相互融合、渗透,棉队浩如烟海的中国传统文化宝库,我们都无法漠视和背叛,因为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身份标志。下面是我为你整理的30部国学经典,欢迎阅读。

 阅读的方度,改变生命历程的长短;阅读的深度,决定思想境界的高低。 无论新旧文化怎样激烈地碰撞,无论东西方文明怎样相互融合、渗透,面对浩如烟海的中国传统文化宝库,我们都无法漠视和背叛,因为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身份标志。从春秋战国诸子并起,中国历史虽然朝代兴替,世事沧桑,但中华文化却如日月经天,江河行地,浩如烟海的国学经典是使中华文明屹立于人类文明史的明证。

《论语》

 被公认为世界十大名人之一的孔子是影响中国文化,政治,制度等最深远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记录他及其弟子言行的《论语》被中国称为"致圣"。

《道德经》

 老子是中国古代最伟大的哲学家和思想家,他所著的《道德经》博大精深,两钱多年来,哲学家,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科学家乃至普通百姓,纷纷从中汲取智慧。

《庄子》

 庄子是道家集大成者,在战国时代那个动荡喧嚣的环境中,他的思想映射出一片宁静的光辉。《庄子》一书堪称中华民族深邃而充满内蕴的思想,资源与哲学宝库,深刻地影响着中国的每一个人的灵魂。

《孟子》

 被誉为儒家"亚圣"的孟子之所以成为中国历史上的百世之师,是因为其著作《孟子》中体现的深刻思想。孟子的一腔"浩然之气",以及:"富贵不能*,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节操钱年之后依然可以想见其雄风

《墨子》

 作为墨家学派的创始人,墨子的强本节用,强国富民的经济理论,非攻反战,防御自卫的军事思想。别开生面,体系完整是逻辑学说。

《荀子》

 《荀子》的文章论题鲜明,结构严谨,说理透彻,有很强的逻辑性。语言丰富多采,善于比喻,排比偶句很多,有他特有的风格,对后世说理文章有一定影响。《荀子》中的五篇短赋,开创了以赋为名的文学体裁;他采用当时民歌形式写的《成相篇》,文字通俗易懂,运用说唱形式来表达自己的政治、学术思想,对后世也有一定影响。苟况不愧为我国古代一位伟大的思想家和杰出的文学家、教育家。 荀子看称集大成者。

《韩非子》

 《 韩非子》一书,重点宣扬了韩非法、术、势相结合的法治理论。韩非"法""术"、"势"相结合的理论,达到了先秦法家理论的最高峰,为秦统一六国提供了理论武器,同时,也为以后的封建专制制度提供了理论根据。韩非的朴素辩证法思想也比较突出,他首先提出了矛盾学说,用矛和盾的寓言故事,说明"不可陷之盾与无不陷之矛不可同世而立"的道理。值得一提的是,《韩非子》书中记载了大量脍炙人口的 寓言故事,最著名的有"自相矛盾"、"守株待兔"、"讳疾忌医"、"滥竽充数"、"老马识途"等等。这些生动的寓言故事,蕴含着深隽的哲理,凭着它们思想性和艺术性的完美结合,给人们以智慧的启迪,具有较高的 文学价值。

《孙子兵法》

 《孙子兵法》是中国古典军事文化遗产中的璀璨瑰宝,是中国优秀文化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古代最伟大的军事理论著作,也是中国古籍在世界影响最大、最为广泛的著作之一。它所阐述的谋略思想和哲学思想,被广泛地运用于军事、政治、经济等各领域中。 其内容博大精深,思想精邃富赡,逻辑缜密严谨。作者为 春秋时期伟大军事家孙武,大约成书于2500年前的春秋末年,是世界上最早的一部军事理论著作,比欧洲克劳塞维茨 (Clausewitz)写的《战争论》(On War)还早2300年。

《左传》

 《左传》散文艺术的另一突出成就是善于写人。《左传》虽以年为经,以事为纬,并非自觉描写人物,但毕竟涉及了形形色色的历史人物。全书有姓名可稽者,几近三千之众。其中形象较为鲜明、具有一定个性者为数不少。作者通过一系列政治、军事、外交活动的描述,刻画了许多各具性格特征的动人形象。《左传》散文艺术的又一突出成就是工于记言。春秋时列国外交空前频繁,行人聘问讲究外交辞令。这些外交辞令经《左传》采录后精心提炼,都已成为千古传诵的美文。

《楚辞》

 《楚辞》是我国第一部浪漫主义诗歌总集。由于诗歌的形式是在楚国民歌的基础上加工形成,篇中又大量引用楚地的风土物产和方言词汇,所以叫"楚辞"。《楚辞》主要是屈原的作品,其代表作是《离骚》,后人因此又称"楚辞"为"骚体"。西汉末年,,刘向搜集屈原、宋玉等人的作品,辑录成集。《楚辞》对后世文学影响深远,不仅开启了后来的赋体,而且影响历代散文创作,是我国积极浪漫主义诗歌创作的源头。

《吕氏春秋》

 《吕氏春秋》是战国末年(公元前221年前后) 秦国 丞相 吕不韦组织属下门客们集体编纂的杂家著作,又名《吕览》,在公元前239写成,当时正是秦国统一六国前夜。此书共分为十二纪、八览、六论,共二十六卷,一百六十篇,二十余万字。书中尊崇道家,肯定老子顺应客观的思想,但舍弃了其中消极的成分。同时,融合儒、墨、法、兵众家长处,形成了包括政治、经济、哲学、道德、军事各方面的理论体系。吕不韦的目的在于综合百家之长,总结历史经验教训,为以后的秦国统治提供长久的治国方略。

《史记》

 《史记》记载了上自中国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代,下至 汉武帝元狩元年,共3000多年的历史。全书包括十二本纪、三十世家、七十列传、十表、八书,共一百三十篇,五十二万六千五百余字。作者司马迁以其"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史识,使《史记》成为中国第一部,也是最出名的 纪传体通史。史记》对后世史学和文学的发展都产生了深远影响。其首创的纪传体编史方法为后来历代"正史"所传承。同时,《史记》还被认为是一部优秀的文学著作,在中国文学史上有重要地位。鲁迅称其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汉书》

 《汉书》与《史记》同为纪传体史书。不同的是,《史记》起于传说"三皇五帝",止于汉武帝时代,是一部通史;而《汉书》却是专一记述西汉一代史事的断代史。这种纪传体的断代史体裁,是班固的创造。从此以后,历代的"正史"都采用了这种体裁。这是班固对于我国史学的重大贡献。《史通·六家》说:"如《汉书》者,究西都之首末,穷刘氏之废兴,包举一代。撰成一书。言皆精炼,事甚该密,故学者寻讨,易为其功。自古迄今,无改斯道。"刘知几的这个评价,今天看来还是很公允的。

《论衡》

 《论衡》书不仅对汉儒思想进行了尖锐而猛烈的抨击(但它并不完全否定儒学),而且它还批判地吸取了先秦以来各家各派的思想,特别是道家黄老学派的思想,对先秦诸子百家的"天道"、"礼和法"、"鬼神与薄葬"、"命"、"性善和性恶"等等,都进行了系统的评述。因此,后人称《论衡》书是"博通众流百家之言"的古代小百科全书。尽管《论衡》书不可能摆脱当时时代的局限,用自然主义和直观的观察来描述世界,特别是在社会历史观上基本是唯心论的,但它产生在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历史时期,即封建国家处于统一和强大、儒学与谶纬神学相结合,成为统治阶级的正统思想的时期,它敢于宣布世界是由物质构成的,敢于不承认鬼神的存在,敢于向孔孟的权威挑战,并确立了一个比较完整的古代唯物主义体系,这在历史上是起了划时代的作用的。它对今后的唯物主义者、无神论者,诸如魏晋时期的哲学家杨泉、南朝宋时的思想家何承天、南朝齐梁时的无神论者范缜、唐朝时期的刘禹锡和柳宗元、明清之际的思想家王夫之等等,都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

《嵇康集》

 三国魏文学家、思想家、音乐家。字叔夜。谯国9銍(今安微 宿县西南)人。与魏宗室通婚,官中散大夫,世称嵇中散。崇尚老庄,讲求养生服食之道。为"竹林七贤"之一,与阮籍齐名。因倡言"非汤武而薄周孔",且不满当时掌权之司马氏集团,遭钟会构陷,为司马昭所杀。在哲学上,认为"元气陶铄,众生禀焉"(《明胆论》),肯定万物均禀受元气而生。又提出"越名教而任自然"之说,主张返回自然,厌恶儒家烦琐礼教。鲁迅称其文"思想新颖,往往与古时旧说反对",《与山世源绝交书》、《难自然好学论》等为代表作。诗长于四言,风格清峻,有《幽愤诗》传世。所撰《声无哀乐论》,认为音乐本身无哀乐可言,同一音乐可以引起不同感情。善鼓琴,所弹《广陵散》尤著名,并作《琴赋》,对琴之奏法及表现力,均作细致描写。所著有《嵇中散集》,已散佚。后人辑本,以鲁迅所辑校《嵇康集》为最详备。

《陶渊明集》

 陶诗沿袭魏晋诗歌的古朴作风而进入更纯熟的境地,像一座里程碑标志着古朴的歌诗所能达到的高度。陶渊明又是一位创新的先锋。他成功地将"自然"提升为一种美的至境;将玄言诗注疏老庄所表达的玄理,改为日常生活中的哲理;使诗歌与日常生活相结合,并开创了田园诗这种新的题材。他的清高耿介、洒脱恬淡、质仆真率、淳厚善良,他对人生所作的哲学思考,连同他的作品一起,为后世的士大夫筑了一个"巢",一个精神的家园。一方面可以掩护他们与虚伪、丑恶划清界限,另一方面也可使他们得以休息和逃避。他们对陶渊明的强烈认同感,使陶渊明成为一个永不令人生厌的话题。 陶渊明是中国士大夫精神上的一个归宿,许多士大夫在仕途上失意以后,或厌倦了官场的时候,往往回归到陶渊明,从他身上寻找新的人生价值,并借以安慰自己。白居易、苏轼、陆游、辛弃疾等莫不如此。于是,不为五斗米折腰也就成了中国士大夫精神世界的一座堡垒,用以保护自己出处选择的自由。而平淡自然也就成了他们心目中高尚的艺术境地。

《世说新语》

 《世说新语》的文字﹐一般都是很质朴的散文﹐有时几如口语﹐而意味隽永﹐在晋宋人文章中也颇具特色﹐因此历来为人们所喜读﹐其中有不少故事﹐成了诗词中常用的典故。

《文心雕龙》

 《文心雕龙》共50篇,包括总论、文体论、创作论、批评论4个主要部分。总论5篇,论"文之枢纽",是全书理论的基础;文体论20篇,每篇分论一种或两三种文体,对主要文体都作到"原始以表末,释名以章义,选文以定篇,敷理以举统";创作论19篇,分论创作过程、作家个性风格、文质关系、写作技巧、文辞声律等问题;批评论5篇,从不同角度对过去时代的文风、作家的成就提出批评,并对批评方法作了专门探讨;最后一篇《序志》说明自己的创作目的和全书的部署意图。这部著作虽然分为四个方面,但其理论观点首尾一贯,各部分之间又互相照应。正如作者在《附会篇》中所说:"众理虽繁,而无倒置之乖;群言虽多,而无棼丝之乱。"其体大精思,在古代文学批评著作中是空前绝后的。

《六祖坛经》

 在《坛经》中所见的如来藏系统的经典,除以上所举的《大涅盘经》和《维摩经》之外,尚有《菩萨戒经》、《法华经》、《华严经》、《观无量寿佛经》、《大乘本生心地观经》等。

《韩昌黎文集》

 《韩昌黎文集》盛世中唐的瑰丽诗文

《资治通鉴》

 《资治通鉴》(Comprehensive Mirror to Aid in Government )是北宋著名史学家、政治家司马光(1019-1086)和他的助手刘攽、刘恕、范祖禹、司马康等人历时十九年编纂的一部规模空前的编年体通史巨著。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共1362年的史实。与《史记》重合战国——汉武帝的部分。在这部书里,编者总结出许多经验教训,供统治者借鉴,书名的意思是“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即以历史的得失作为鉴诫来加强统治,所以叫《资治通鉴》。《资治通鉴》全书294卷,约300多万字,另有《考异》、《目录》各三十卷。是我国编年史中包含时间最长的一部巨著。

《苏东坡全集》

 苏东坡,即苏轼,为北宋文学家,书画家。他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苏洵,弟苏辙和称"三苏",苏东坡在政治上恪守传统礼法,而又有改4革弊政的抱负,故在仕途上多经坎坷。他性格豪迈,诗词汪洋恣肆,清新豪健,开创豪放一派。他心胸坦荡,在书法上虽取法古人,却又能自创新意,充满了天真烂漫的趣味。同时,他善绘画,喜作枯木怪石。苏东坡自称平生有三不如人的事隋,即喝酒,下棋及唱曲子,但他的诗文、书、画却名垂后世。其文学精神更直得后人学习。

《四书章句集注》

 朱熹是理学的集大成者,中国封建时代儒家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他的学术思想,在中国元明清三代,一直是封建统治阶级的官方哲学,标志着封建社会意识形态的更趋完备。元朝皇庆二年(1313)复科举,诏定以朱熹 《四书集注》试士子,朱学定为科场程式。朱元璋洪武二年(1369)科举以朱熹等"传注为宗"。朱学遂成为巩固封建社会统治秩序的强有力精神支柱。它强化了"三纲五常",对后期封建社会的变革,起了一定的阻碍作用。朱熹的学术思想在世界文化史上,也有重要影响。朱熹的主要哲学著作有《四书集注》、《四书或问》、《太极图说解》、《通书解》、《西铭解》、《周易本义》、《易学启蒙》等。此外有《朱子语类》,是他与弟子们的问答录。所以要看看哦!

《传习录》

 传习录》是中国明代哲学家、宋明道学中心学一派的代表人物王守仁(字阳明)的语录和论学书信。"传习"一辞源出自《论语》中的,传不习乎"一语。传习录》包含了王阳明的主要哲学思想,是研究王阳明思想及心学发展的重要资料。《传习录》集中反映了王阳明的心性之学,在中国古代哲学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直到今天,王阳明的思想在当代新儒家中仍有其深刻的影响。本世纪的许多思想家和学者一直致力于对它作现代解释并力图克服其偏失。

《焚书》

 李贽于万历十八年(1590年)64岁高龄时著《焚书》,又称《李氏焚书》,6卷。他死后由门人汪本轲编辑成集,刻于万历四十六年(1618年)的《续焚书》,5卷。两书收录了这位著名思想家、文学家生前所写的书信、杂著、史评、诗文、读史短文等,表明了他的政治思想和哲学思想,是我们研究李贽生平和思想的重要著作。

 李贽最痛恨维护封建礼教的假道学和那些满口仁义道德的卫道士、伪君子。他指斥那些所谓的道学家们:名心太重,回护太多。"实多恶也,而专谈志仁无恶;实偏私所好也,而专谈泛爱博爱;实执定己见也,而专谈不可自是。""及乎开口谈学,便说尔为自己,我为他人;尔为自私,我欲利他",实际上都是"读书而求高第,居官而求尊显",全是为自己打算,"无一厘为人谋者"(《焚书·答耿司寇》)。如此口是心非,言行不一的伪君子,反倒不如"市井小夫"与"力田作者"实实在在,干啥说啥(同上)。他还进一步指斥道学家们是一群道貌岸然的假道学,"阳为道学,阴为富贵,被服儒雅,行若狗彘"(《续焚书·三教归儒说》)。道学家满口仁义道德,实际上是借道学这块敲门砖,"以欺世获利",为自己谋取高官利禄,他们"口谈道德而心存高官,志在巨富"(《焚书·又与焦弱候》)。李贽对程朱理学及卫道士们的揭露真可谓一针见血,句句中的。

《日知录》

 顾炎武的学术成就和政治思想在历史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不但开有清一代学风,而且中国近代的政治变革也从他那里吸取了精神力量。梁启超在《清代学术概论》中指出:"清代儒者以朴学自命以示别于文人,实炎武启之。最近数十年以经木而影响于政体,亦远绍炎武之精神也。"

《明夷待访录》

 本书诞生于明清之际,是一部具有启蒙性质的批判君主专制,呼唤民主政体的名著。《学校》主张扩大学校的社会功能,使之有议政参政的作用,说:"天子之所是未必是,天子之所非未必非,天子亦遂不敢自为是非,而公属是非于学校","必使治天下之具,皆出于学校,而后设学校之意始备。"黄宗羲所设想的未来学校,相似于近代社会舆论中心和议会的机构。黄宗羲虽然没有从根本上否定君和臣的设置,但主张君主开明立宪制,加强平等因素,扩大社会对执政者的监督权力,有近代民主政治的思想。这种思想并非受西方文明的影响,而是从中国传统文化中发展出来的,因而更加可贵。这部书受到清朝统治者的查禁,直至清末才重见天日,受到谭嗣同、梁启超等人的重视和赞许。

《读通鉴论》

 《读通鉴论》是明末清初进步思想家、史学家王夫之晚年的历史评论性著作。

 在对历史发展的认识上,《读通鉴论》指出"生有生之理,死有死之理,治有治之理,乱有乱之理,存有存之理,亡有亡之理。天者,理也,其命,理之流行者也……。违生之理,浅者以病,深者以死。人不自知而自取之,而自昧之……夫国家之治乱存亡,亦如此而己矣。"卷二十四国家的治乱存亡与人的生死寿夭一样都有自己的规律,并且一定程度上是可以被人所认识和掌握的。基于这种思想认识,作者认为秦始皇废除分封行郡县,是历史进步和历史发展趋势的必然结果,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秦代以下,郡县制"垂二千年而弗能改矣,合古今上下皆安之,势之所趋,岂非理而能然哉" 卷一,被分封行郡县变革的成功是顺应了"势之所趋",符合"理"——历史发展客观规律的结果。作者还进一步带证地指出"秦以私天下之心而罢侯置守,而天假其私而行其大公"卷一,秦始皇是出于"私天下"的动机而实行郡县制的,而历史规律的必然性又恰恰是通过秦始皇主观动机这一偶然性体现出来的。

《龚自珍全集》

 龚自珍概述龚自珍,清代思想家、文学家,是近代思想家、文学家及改良主义的先驱者。从小勤奋好学,15岁开始写诗,但屡试不第,38岁才中进士,做了几任小京官。他对清朝的思想统治不满,不愿和统治者合作,终于在鸦片战争前一年辞官回家。他的诗文主张"更法"、"改图",揭露清统治者的腐朽,洋溢着爱国热情。著名的是《己亥杂诗》共350首。

《人间词话》

 《人间词话》是著名国学大师王国维所著的一部文学批评著作。接受了西洋美学思想之洗礼后,以崭新的眼光对中国旧文学所作的评论。表面上看,《人间词话》与中国相袭已久之诗话,词话一类作品之体例,格式,并无显著的差别,实际上,它已初具理论体系,在旧日诗词论著中,称得上一部屈指可数的作品。甚至在以往词论界里,许多人把它奉为圭臬,把它的论点作为词学,美学的根据,影响很是深远。王国维的《人间词话》是晚清以来最有影响的著作之一。

唐诗与宋词

唐诗、宋词是中国古代文学皇冠上两颗璀璨的明珠,也是并蒂绽放于世界文学巅峰之上的艺术奇葩,各以其巨大而独特的艺术魅力,深受古今中外读者的喜爱。

一、唐诗

唐代是中国诗歌发展的顶峰。唐王朝强大的国力、兼收并蓄的文化精神与丰厚的文化积累,使诗歌创作开创了前所未有的繁荣局面。唐代诗人众多,作品数量惊人,仅清代编辑的《全唐诗》,就收录诗人2873人,诗歌49403首。唐代诗体完备且臻于成熟,古体诗有骚体、四言、五言、七言、杂言,近体诗有五律、七律、排律、五绝、六绝、七绝。唐诗题材丰富,南宋赵孟奎《分门纂类唐歌诗》100卷,分唐诗为天地山川、朝会宫阙、经史诗集、城郭园庐、仙释观寺、服食器用、兵师边塞、草木鱼虫等8类,每类又分若干小类;明代张之象《唐诗类苑》200卷,共39部1094类。唐诗风格流派繁多,流派如文章四友、吴中四士、沈宋、四杰、王孟、高岑、大历十才子、韩孟、元白、刘柳、刘白、温李等,不一而足;风格如上官体、沈宋体、太白体、少陵体、长吉体、元白体、杜荀鹤体等,不胜枚举。

在近300年的发展过程中,唐诗在不同阶段展示出不同的特点。

从高祖武德元年(618)至玄宗开元元年(713)的初唐,是唐诗逐渐摆脱南朝宫体诗浮艳诗风的影响、日益透露出壮大情思的时期。初唐虞世南、许敬宗、上官仪、“文章四友”(李峤、杜审言、苏味道、崔融)、沈佺期、宋之问等宫廷诗人,创作上深受齐梁宫体诗的影响,多歌功颂德、宫苑游宴之作,在华美的形式中呈现出苍白纤弱的情思,但对律诗的形成却作出了突出的贡献。只有宫廷之外的隐逸诗人王绩,其田园诗语言质朴、情致淡远,显示出与宫廷诗迥然不同的特点。高宗、武后时期,“初唐四杰”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自觉变革文风,明确反对纤巧绮靡,提倡刚健骨气,扩大了诗歌的表现范围,使诗歌从台阁走向关山和塞漠,走向市井和广阔的时代生活。他们无论写边塞,还是写行旅、送别,都有着壮大的情思,显示出雄伟的气势和开阔的襟怀,反映出初唐蒸蒸日上的国势与日益繁荣的社会状态,揭开了唐诗变革的序幕。初唐后期陈子昂,从理论和创作实践两个方面完成了唐诗的革新。在《修竹篇序》中,陈子昂反对“彩丽竞繁,而兴寄都绝”的齐梁诗歌,标举“风雅兴寄”、“汉魏风骨”建安正始文学,以不屈的英雄性格、高扬的人生理想和积极昂扬的进取精神,矫正了诗坛软弱柔靡的创作倾向。这是与初唐龙腾虎跃、昂扬奋发的时代精神相适应的洪钟巨响。在创作上,陈子昂《感遇》三十八首、《蓟州览古》七首、《登幽州台歌》等作品,带有强烈的自我意识、充满进取的精神和对新的人格理想的思考与追求,是对“四杰”诗歌所反映出的时代人生理想的充实与升华。这一时期,诗歌的浪漫气质日益强化,透露出盛唐气象行将到来的信息。张若虚《春江花月夜》,在浩瀚幽远、静谧瑰丽的春江花月夜中,不仅将游子的相思之情表现得格外纯美,而且抒写了对青春年华和生命宇宙的理性思考,洋溢着浓郁浪漫的青春气息。刘希夷《代悲白头翁》在对人生青春不永、万物生生不息的反复对照与咏叹中,表现了唐人对人生易老的伤感和对自然永恒生命的深情礼赞,呈现出美丽动人的青春惆怅。

从玄宗开元元年(713)至代宗大历元年(766)是盛唐时期。此期唐王朝国力强盛,政治开明,经济繁荣,文化发达,对外交流频繁,社会充满自信,是唐诗创作的繁荣时期。盛唐诗歌以天然浑成的意象组合,创造出或博大雄浑、或恬静优美、或深远超逸的意境,充分体现了既讲求个体独立自由又追求功名事业的盛唐士风,淋漓尽致地展示了热情洋溢、豪迈奔放、生气郁勃的盛唐气象。而集中体现盛唐气象的,则是盛唐那群天才诗人。同为朝廷重臣的诗作,张说诗以质直的语言,抒写以王霸大业自许的怀抱;张九龄诗则表现了在穷达进退中保持高洁操守的人格理想。以王维、孟浩然为代表的盛唐山水田园诗人,以静逸明秀的山水田园诗境,引导读者进入生机蓬勃、情趣浓郁、安逸富足的开元盛世;以高适、岑参、王昌龄等为代表的边塞诗人,以慷慨奇伟、清刚劲健的边塞诗作,带领读者走进豪迈奔放、昂扬奋发、睥睨天下的盛唐帝国。最能体现盛唐气象的诗人,是“诗仙”李白与“诗圣”杜甫。李白的诗歌,以爆发式的抒情、变幻莫测的想像、明丽的意象和豪迈飘逸的风格,抒写了他开朗豪迈的性格、强烈奔放的感情、不受拘束而又向往建功立业的鲜明个性,充分表现了盛唐士人高度的自信和自尊、投身社会和参与政治的热情,神采飞扬,充满理想色彩。杜甫长于官宦之家,有儒家“致君尧舜”的宏伟抱负。与盛唐许多诗人一样,青年时代的杜甫,也有着“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浪漫气质,但长安十年的穷愁潦倒和安史乱中的颠沛流离,使他对社会有着更加深刻的观察和理解。他的诗歌,以叙事写实的笔法、沉郁顿挫的方式,将个人的悲哀与家国之痛融为一体,广泛深刻地描绘了安史之乱前后统治阶级的奢侈腐朽、下层民众的疾苦和国家社会的危机,反映了盛唐士人敏锐的洞察力、暴露社会矛盾的勇气、忧国忧民的情怀以及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对后世有着极为深远的影响。

从代宗大历元年(766)至文宗大和九年(835)是中唐,是唐诗的又一高峰。中唐前期(大历、贞元年间)是诗歌创作的过渡期,诗作既有盛唐余韵(如韦应物《寄畅当》:“丈夫当为国,破敌如摧山”),又有战乱写实(如钱起《銮驾避狄岁寄别韩云卿》:“关山惨无色,亲爱忽惊离”),但更多的是抒写追求宁静闲适、冷落寂寞的生活情调,表现文人在乱世无望中对人生的感叹和内心的惆怅。代表诗人有刘长卿、顾况、韦应物以及“大历十才子”。中唐中后期(元和以后),在改革思潮的浸*下,唐代诗歌创作进入了第二个繁荣期。韩愈、孟郊和他们周围的一些诗人,喜押险韵,有意避开前代的烂熟套路,语言和意象力求奇特新颖,追求奇崛险怪之美,常常打破律体约束,以散文句式入诗,开以文为诗的先河。“诗鬼”李贺虽然只活了27岁,但在诗歌创作上却放射出奇异的光彩而独树一帜。李贺的诗,主要抒写个人的感受、体验和对抗自然与社会对人的压抑,在艺术上继承前代浪漫主义的传统,驰骋想像,运用神话传说,自铸异词,创造出一个奇峭浓艳、新奇瑰丽的艺术境界,形成了自己的风格,世称“长吉体”。以白居易、元稹为主的元白诗派,提出“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的主张,倡导新乐府运动,主张诗歌要有益于政教。他们的新题乐府诗,直指时弊,表达了对国家的关心、对黑暗现象的抨击和对生民疾苦的同情,明白晓畅,通俗易懂。此外,白居易的感伤诗《长恨歌》和《琵琶行》,也具有极高的艺术成就。同为中唐王叔文永贞革新集团的重要成员,柳宗元与刘禹锡有着相似的遭受贬谪的经历,但豪爽乐观的刘禹锡,其诗作常常表现出高扬开朗的精神;多愁善感的柳宗元,其诗歌在自然朴实中却蕴含着被贬荒远的悲愤,有着一种空旷孤寂的意境。

从文宗大和九年(835)至哀帝天佑四年(907)为晚唐。在宦官专权、牛李党争和藩镇割据之下,李唐王朝国势日薄西山,暮气沉沉。时代把失望与沮丧的阴影投射在文人的心中。他们既没有盛唐文人自由奔放的朝气,也没有中唐文人力图中兴敢于改革的勇气,而是在抒写历史、自然和爱情题材的诗歌创作中传达对现实的不满、对人世的疲倦和对个人心灵的抚慰,充满了感伤和衰飒的氛围。在艺术上,往往使用精致的语言来表达丰富的情感和细腻的内心体验,创造出或清旷明丽、或幽美深婉的意境。代表诗人是被称为“小李杜”的杜牧、李商隐。杜牧工于七绝,也是写咏史诗的大手笔。他的诗作,常常融合了对自然、社会和历史的感触,透露出强烈的怀古伤今的忧患意识,诗风或雄姿英发,或清新俊逸。李商隐是晚唐成就最高的诗人,他的诗作,常以细密的结构、富于表现力的非逻辑组合的意象、浓烈细腻且流动跳跃的情思,创造出一种朦胧幽约的意境,最大限度地表现了自己的心灵历程,为唐诗的发展作出了重要的贡献。此期张祜、许浑、李群玉、韩偓、韦庄等诗人的作品,多以怀古伤今为主题,有着浓重的感伤色彩。唐末皮日休、聂夷中、杜荀鹤等一批诗人,抨击时政,同情民瘼,批判晚唐社会现实,笔锋犀利,具有比较强烈的现实性。

二、宋词

词是曲子词之简称,即有歌谱的歌词,兼有文学与音乐的特点,或者说词本是一种依照一定曲调配乐演唱的诗。一般认为,词产生于隋代,经唐五代文人的加工创作,至北宋前期末,曲调大盛,众体兼备,成为中国文学史上与唐诗并峙的另一座高峰。

北宋前期,词的创作经历了从沿袭到发展、再到变革的历程。晏殊、欧阳修、张先、晏几道等词人,基本上承袭五代词风,题材狭窄,或写男女恋情、离愁别恨;或反映贵族士大夫闲适自得的生活情趣;体制上以小令或近于小令的中调为主;多用白描、比兴手法;语言典雅精巧、清丽流畅;以抒情见长,风格含蓄绮丽。柳永是北宋词坛第一个专力写词的词人,也是北宋词坛第一个转变词风的词人,为宋词的发展作出了重要的贡献。首先,柳永发展了词体。柳永“变旧声,作新声”,大量创作慢词,为后来词家提供了可以容纳更多内容的新形式。何谓慢词?舒缓的乐曲称慢曲,依慢曲而填写的词叫慢词。在柳永的词集《乐章集》中,十之七八是慢词。自柳永以后,写长调作慢词蔚然成风,为宋词的繁荣奠定了基础。其次,柳永扩大了词的题材,把词从小庭深院引向市井都会、山程水驿,如《望海潮》(东南形胜)写都市繁华,《雨霖铃》(寒蝉凄切)、《八声甘州》(对潇潇暮雨洒江天)写羁旅愁怀,为后来词人创作开拓了新的题材领域。第三,柳永发展了词的表现技巧。柳永词善用铺叙和白描手法以及俚俗语言,表现出很高的技巧,对后世作家创作影响深远。苏轼“以诗为词”,变革了词风,对词的发展作出了重大的贡献。在内容上,苏词冲破了词是“艳科”的藩篱,扩大了词的题材内容,扩大了词境,提高了词品。凡咏史、怀古、感旧、悼亡、记游、说理、言志等诗歌所能写的内容,苏词都可以写,使词的题材无所不包,能够反映广阔的社会人生。在风格上,苏轼在婉约正宗之外,别立豪放一派,开拓了新的风格。例如,《江城子·密州出猎》慷慨激昂,充满爱国 ,《念奴娇·赤壁怀古》 奔放,气势磅礴;《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境界开阔,飘逸洒脱。这些具有豪放风格的词作,为南宋豪放词开出了新路。在音律上,苏词突破了声律的束缚。词配合音乐而歌唱,它的格律往往比诗歌还要严格。苏词为了充分表达意境与抒情达意,有不少词作突破了词牌固定的声律限制。这种突破使词摆脱对音乐的附庸地位,而成为独立的诗体。

苏轼以后的北宋后期,由于传统观念根深蒂固,加上统治阶级醉生梦死,词的创作并未沿着苏轼开创的道路继续前行,而是在融合“欧晏”、柳永、苏轼的风格和技巧上繁荣发展。代表词人有秦观、贺铸、周邦彦等人。秦观词内容多写男女恋情、离愁别绪、感伤身世,感情真挚,风格纤弱,语言工巧,有较强的艺术感染力。贺铸词内容与词藻并重,兼具婉约与豪放的风格,用韵严整,富有节奏感和音乐美。其描绘春花秋月之作,意境高旷,语言浓丽哀婉,近于秦观;抒写爱国忧时之作,悲壮激昂,近于苏轼。周邦彦是北宋词艺术创作的集大成者。他精通音律,能自度曲,其词写男女恋情、咏物怀古、羁旅行役,内容狭窄,境界不高。但在艺术创意上堪称大家,其词善于铺叙,在写景抒情中渗入叙事,造成另一种境界,形成曲折回环、开阖动荡、抑扬顿挫之势,进一步发展了慢词;加之语言工丽,多用典故,格律法度极为精审,形成了浑厚、典雅、缜密的艺术风格,在宋代影响很大。

1127年北宋王朝因靖康之变而灭亡,南宋偏安江南。南宋前期,民族矛盾激化,当时有正义感、有民族气节的人民和士大夫都表现了高度的爱国精神。因此,感怀时事、抒写抗敌壮志成为南宋前期词作的主要内容,词的题材与风格在南宋前期又出现了一次新的重大变化。著名词人张元干、张孝祥唱出了国土沦丧、抗敌救国的悲愤之音,词风壮怀激烈、豪放慷慨,可看作从苏轼到辛弃疾的过渡人物。婉约派著名女词人李清照,南渡前作为贵族的少女、 ,生活无忧无虑,词作多写对爱情尤其是离别相思之情的感受,感情真挚细腻、委婉动人。北宋灭亡后,在南渡辗转漂泊的生活中,李清照的词风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抒写国破家亡、夫死独守的痛苦便成为她后期词作的中心内容。从总体风格看,李清照的词善于白描,语言晓畅自然,明白如话,善用口语,韵律和谐又抒情委婉,有“易安体”之称。陆游是南宋著名的爱国诗人,亦长于词。其词内容多抒发强烈的爱国思想、杀敌报国的雄心以及对腐朽朝廷的不满,如《诉衷情》(当年万里觅封侯)、《卜算子·咏梅》等。辛弃疾是南宋豪放派的著名词人,与苏轼合称“苏辛”,与李清照并称“济南二安”。他生于金国,少年抗金归宋,曾任江西安抚使、福建安抚使等职。现存词600多首,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情怀,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揭露和批判南宋上层统治集团的屈辱投降行为;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艺术风格多样,而以豪放为主,热情洋溢,慷慨悲壮,笔力雄厚。辛弃疾对词的发展作出了重要的贡献。首先,辛弃疾扩大了词的题材内容,政治、哲理、友情、恋情、田园风光、民俗人情、日常生活、读书感受等,凡是当时能写入其他任何文学样式的题材内容,他都写入词中。其次,辛弃疾“以文为词”,他常将古文辞赋中常用的章法、议论、对话等手法移植于词;独创性地用经史子等散文中的语汇入词,不仅赋予古代语言以新的生命活力,而且空前地扩大和丰富了词的语汇。南宋前期与辛弃疾词风相近的词人有陈亮、刘过等人,词作都以表现爱国情感为主旋律,都喜欢以文为词。

南宋后期,宋金对峙局面基本形成,统治集团更加苟安和享乐。在此背景下,词坛上出现了两个流派:格律词派与辛派词人。以姜夔、吴文英、史达祖、周密、张炎等为代表的格律词派,以传统的男女恋情、离愁别绪、自然山水、文人落拓情怀等为题材,内容比较狭窄,注重格律,追求形式技巧,风格清丽委婉、细腻精巧。姜夔是南宋前期向后期过渡的代表词人。他在词中抒发了自己虽然流落江湖,但不忘君国的感时伤世的思想、不得用世和情场失意的苦闷心情,以及超凡脱俗、飘然不群的个性。其词题材广泛,格律严密,以空灵含蓄著称,对后世词坛影响很大。史达祖词多写闲情逸致,善于咏物,描写细腻,雕词琢句,追求形式上的艳丽工巧,缺少意境和气骨。吴文英词内容贫乏,多写统治者的豪华生活,或抒发颓废感伤的情绪,音律和协,字句研炼,但过于重视形式,喜用典故,令词意晦涩难明。辛派词人以黄机、刘克庄等人为代表,词作多抒发爱国情绪,不讲音律,比较粗糙、直露。

悌,从心,从弟;本义作『善兄弟』解,见《说文解字》。又心中有弟,则如同兄弟间彼此诚心相友爱之意。且以弟又有『次第』意,即有顺的意味。因此『善兄弟』者,弟对兄当恭顺,而兄对弟亦当爱护,顺其正而加以诱掖之。

悌,儒家的伦理范畴,指敬爱兄长,顺从兄长。目的在于维护封建的宗法关系。常与『孝』并列,称为『孝悌』。儒家非常重视『孝悌』,把它看作是实行『仁』的根本条件,是做人、做学问的根本。孝悌不是教条,是培养人性光辉的爱,是中国文化的精神。

29

解读

孝悌为仁之本,其实也是孔子思想的体现。孔子的仁学开创了一个伦理学的新时代。而对仁的阐述也往往因时因人而异,给后人的理解留下了广阔的空间和余地。在理解上,古往今来似有两种解释:一种以为孝悌是仁之本;一种以为孝悌是行仁的根本。编者倾向于后一种解释。孝悌还不是仁,但却是达到仁的必由之路或根本条件。中国古代是宗法伦理社会,孝悌是极为重要的两个德目,自不必说。即使在当今社会,孝悌何尝不需要呢?君不见,时下的时尚青年根本不知何谓孝悌,甚至一听孝字,从心底冒出一股不屑:“什么老古董了还拿出来教训人?”从其思想意识中根本就丧失了对父母的孝心,对兄长的敬重。而出自血缘的亲情都不放在眼里的人,怎么能指望他去关爱他人呢!当然,话仍不能反过来说,有了孝悌就一定能实现仁。孝悌只是达到仁的境界的一个必要条件罢了。

原文

孝弟①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出自《论语·学而》

注释

①弟:同“悌”[tì]

译文

孝悌,它是实行仁的根本。

30

解读

孟子强调了“孝悌”的重要性,孝悌,是儒家两大基本的道德要求,是儒家学说一切君子修为的基础。“孝”即孝敬父母,也可延及所有长辈;“悌”,指尊敬兄长。“孝悌”规定了一个人对父母、兄长所应具有的态度和行为要求。孔孟孝悌观的提出,目的在于从解决家庭关系入手,进而扩充到社会关系,使之服务于政治,从而解决现实生活中的诸多问题。他们认为,一个没有孝悌观念的人,其本质是不善良的、自私的,这样的人,是没有社会责任感的。只有家庭中的爱确立了,才能有社会的爱,才能有济世观。在这个基础上,再向人民施以教化,使之上养父母,下和兄弟,“修其孝悌忠信”,最后就能达到天下大治。孔孟的孝悌观是中国所独有的伦理观念,其对中国的德化作用及对当今社会的现实意义亦是我们必须承认、不可低估的。

原文

谨庠序①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②不负戴③于道路矣。

——出自《孟子·梁惠王上》

注释

①庠序:古代的地方学校。商代叫序,周代叫庠[xiáng]。

②颁白者:老人。颁白,头发花白。颁:通“斑”。

③负:背着东西。戴:头顶着东西。

译文

认真地办好各级学校,反复地用孝顺父母、敬爱兄长的道理来教育他们,那么,头发白了的老人就不会肩扛头顶着东西赶路了。

31

解读

《弟子规》原名《训蒙文》,原作者李毓秀是清朝康熙年间的秀才。以《论语》“学而篇”第六条“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的文义以三字一句、两句一韵编纂而成。全篇先为“总叙”,然后分为“入则孝、出则悌、谨、信、泛爱众、亲仁、余力学文”几个部分。后来清朝贾存仁修订改编《训蒙文》,并改名《弟子规》。

《弟子规》根据《论语》等经典编写而成,它集孔孟等圣贤的道德教育之大成,提传统道德教育著作之纲领,是接受伦理道德教育、养成有德有才之人的最佳读物。与《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有同等影响。

原文

弟子规,圣人训,首孝悌,次谨信①。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

——出自《弟子规》

注释

①谨信:谨言慎行,讲求信用。

译文

弟子规,是圣人的教诲。首先要孝敬父母、友爱兄弟姊妹,其次要谨言慎行、讲信用。博爱众人,亲近有仁德的人。有多余的时间和精力,那么就读书。

32

解读

有若认为,人们如果能够在家中对父母尽孝,对兄长顺服,那么他在外就可以对国家尽忠,忠以孝悌为前提,孝悌以忠为目的。儒家认为,在家中实行了孝悌,统治者内部就不会发生“犯上作乱”的事情;再把孝悌推广到劳动民众中去,民众也会绝对服从,而不会起来造反,这样就可以维护国家和社会的安定。在春秋时代,周天子实行嫡长子继承制,其余庶子则分封为诸侯,诸侯以下也是如此。整个社会从天子、诸侯到大夫这样一种政治结构,其基础是封建的宗法血缘关系,而孝悌说正反映了当时宗法制社会的道德要求。孝悌与社会的安定有直接关系。

原文

有子①曰:“其为人也孝弟②,而好犯上者③,鲜④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⑤。”

——出自《论语·学而》

注释

①有子:孔子的学生,姓有,名若。在《论语》中,记载的孔子学生,一般都称字,只有曾参和有若称“子”。

②弟:读音和意义与“悌”相同。

③犯上:犯,冒犯;上,指在上位的人。

④鲜:音xiǎn,少的意思。

⑤未之有也:此为“未有之也”的倒装句型。古代汉语的句法有一条规律,否定句的宾语若为代词,一般置于动词之前。

译文

有子说:“孝顺父母,顺从兄长,而喜好触犯上层统治者,这样的人是很少见的。不喜好触犯上层统治者,而喜好造反的人是没有的。”

30部国学经典

 无论新旧文化怎样激烈的碰撞,无论东西方文明怎样相互融合、渗透,棉队浩如烟海的中国传统文化宝库,我们都无法漠视和背叛,因为传统文化...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