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法地 地法天 天法道 道法自然 什么意思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10-12浏览:3收藏

人法地 地法天 天法道 道法自然 什么意思,第1张

老子曰:“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来自《道德经·道经第二十五章》。翻译过来就是老子说:“人们依据于大地而生活劳作,繁衍生息;大地依据于上天而寒暑交替,化育万物;上天依据于大“道”而运行变化,排列时序;大“道”则依据自然之性,顺其自然而成其所以然。”

《道德经》,春秋时期老子(李耳)的哲学作品,又称《道德真经》、《老子》、《五千言》、《老子五千文》,是中国古代先秦诸子分家前的一部著作,是道家哲学思想的重要来源。道德经分上下两篇,原文上篇《德经》、下篇《道经》,不分章,后改为《道经》37章在前,第38章之后为《德经》,并分为81章。

《道德经》是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名著之一,对传统哲学、科学、政治、宗教等产生了深刻影响  。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统计,《道德经》是除了《圣经》以外被译成外国文字发布量最多的文化名著。

扩展资料

《道德经》,又称《道德真经》、《老子》、《五千言》、《老子五千文》,是中国古代先秦诸子分家前的一部著作,为其时诸子所共仰,传说是春秋时期的老子(李耳)所撰写,是道家哲学思想的重要来源。道德经分上下两篇,原文上篇《德经》、下篇《道经》,不分章,后改为《道经》37章在前,第38章之后为《德经》,并分为81章 。

文本以哲学意义之“道德”为纲宗,论述修身、治国、用兵、养生之道,而多以政治为旨归,乃所谓“内圣外王”之学,文意深奥,包涵广博。

据文献记载,老子静思好学,知识渊博。他的老师商容教授知识过程中,老子总是寻根问底,对知识非常的渴望。为了解开自己的疑惑,他经常仰头观日月星辰,思考天上之天为何物,以至于经常睡不着觉。后来,商容老师“实乃老夫之学有尽。”

推荐老子入周都深造。文献记载:”老子入周,拜见博士,入太学,天文、地理、人伦,无所不学,《诗》《书》《易》《历》《礼》《乐》无所不览,文物、典章、史书无所不习,学业大有长进。博士又荐其入守藏室为吏。守藏室是周朝典籍收藏之所,集天下之文,收天下之书,汗牛充栋,无所不有。”通过这段经历,老子积累了丰富的学识,也使他远近闻名。

老子生于春秋战国时期,当时的环境是周朝势微,各诸侯为了争夺霸主地位,战争不断。严酷的动乱与变迁,让老子目睹到民间疾苦,作为周朝的守藏史,于是他提出了治国安民的一系列主张。

函谷关令尹喜对《道德经》的成书也起了巨大作用,他少时即好观天文、爱读古籍,修养深厚。司马迁在《史记老子传》中记载老子“居周久之,见周之衰,乃遂去。

至关,关(令)尹喜曰:子将隐矣,强为我著书,于是老子言道德五千言而去,莫知始终”,尹喜感动了老子,老子遂以自己的生活体验和以王朝兴衰成败、百姓安危祸福为鉴,溯其源,著上、下两篇,共五千言,即《道德经》。

参考资料:

——道德经

唐僧被如来佛封为“旃檀功德佛”,孙悟空为"斗战胜佛",猪八被封为“净坛使者”,沙僧为“金身罗汉 ”。

1、唐僧

唐僧,俗姓陈,小名江流儿,法号玄奘,号三藏,被唐太宗赐姓为唐。为如来佛祖第二弟子金蝉子投胎。

在取经的路上,唐僧先后收服了三个徒弟:孙悟空、猪八戒、沙僧,并取名为:悟空(菩提祖师所取,唐僧赐别号行者)、悟能、悟净,之后在三个徒弟和白龙马的辅佐下,历尽千辛万苦,终于从西天雷音寺取回三十五部真经。功德圆满,加升大职正果,被赐封为旃檀功德佛。

2、孙悟空

五百年后唐僧西天取经,路过五行山,揭去符咒,才救下孙悟空。孙悟空感激涕零,经观音点化,拜唐僧为师,法号行者,同往西天取经。取经路上,孙悟空降妖除怪,屡建奇功,然而三番两次被师傅唐僧误解、驱逐。终于师徒四人到达西天雷音寺,取得真经。最终封为“斗战胜佛”。

3、猪八戒

又名猪刚鬣、猪悟能。原为天宫中的“天蓬元帅”,掌管天河水军。因在王母瑶池蟠桃宴上醉酒,逞雄闯入广寒宫,企图调戏霓裳仙子,霓裳再三再四不依从,东躲西藏心不悦,被纠察灵官奏明玉皇,惹怒玉帝,被罚下人间。但错投了猪胎,成了一只野猪,修炼成精,长成了猪脸人身的模样,拥有投胎前的记忆和玉帝赏赐的兵器。在高老庄抢占高家三**高翠兰,被孙悟空降伏,跟随唐僧西天取经。最终得正果,封号为“净坛使者”。

4、沙僧

又名沙悟净、沙和尚。原为天宫中的卷帘大将,因在蟠桃会上打碎了琉璃盏,惹怒玉皇大帝,被贬入人间,在流沙河畔当妖怪,受万箭穿心之苦。后被唐僧师徒收服,一路主要负责牵马。得成正果后,被封为“金身罗汉”。为人忠厚老实、任劳任怨。

扩展资料:

孙悟空又名孙行者、悟空,被花果山众妖尊为美猴王,玉帝封其为“齐天大圣”。出生于东胜神洲傲来国花果山灵石孕育,为寻求长生之道,独自漂洋过海,历经八九载,学会了讲人言、行人礼,跋山涉水,在西牛贺洲灵台方寸山斜月三星洞拜菩提老祖为师,习得地煞数七十二变和觔斗云(又作筋斗云)本领。神通初成的孙悟空先后大闹地府与天宫,后被天界招安,封为弼马温。

因感觉职位低而返回花果山自封为齐天大圣并迫使天庭承认该封号。因醉酒闹天宫,搅乱王母娘娘的蟠桃盛会,偷吃蟠桃和太上老君的金丹,十万天兵天将对其围剿,后被二郎神困住,又被太上老君用金刚琢打倒,阴差阳错间在太上老君的炼丹炉中炼就火眼金睛,金刚之躯。之后大闹天宫,被王灵官战个平手,后来在与如来的斗法中失利,被压在五行山下五百年悔过自新。

参考资料:

西游记-

最“奇怪”的名山茅山, 为何一座山划分两个景区, 门票不同且不相互认可?

最奇怪的名山茅山位于句容市和金坛市的交界处,所以茅山景区也分为了两个景区。句容茅山,还有金坛茅山。虽然都是茅山,但是它们的等级不同,句容茅山是5A级的景区。而金坛茅山是4A级的。

茅山是道教三清派的发源地,是国内很有名的道教名山,茅山不仅人文景观好,自然景观也是非常的美。山上有很多的景点。有九峰,十九泉,二十六洞,二十八池,还有第一福地,第八洞天的美名。但是它也被称为是最无赖的景区,这个和它的景点收费有关系。也不是因为门票贵,而是因为他们重复收费。

有的游客在山下买了票,到了山顶的时候却进不去,必须要重新买一张票才能进去,这让很多的游客都有怨言,但其实他们这么做是有原因的,因为茅山是处于江苏镇江和常州的边界,他是同时占了两个市的地方,而且两边的镇江和常州又是分开管理的,所以他们就分开收费了

而且在茅山道院的大门前面,有一处阶梯的入口处,写了很明确的提醒,两个景区的分界线只是一步之隔,所以很多的游客都不知情。有很多人本来想去句容茅山的,却买了金坛茅山的门票。而且,句容茅山才是茅山的核心景区,很多人来这里也都是奔着茅山的道院来的。

其实他们可以改善一下这种情况,把两边的门票合到一起搜也行,或者是直接在售票的地方把这些规定都写明白,这样的话方便景区管理,游客也不会因为这种问题而心里不舒服,而且还说不定会来更多的游客。

金坛旅游景点推荐

1、金坛茅山风景区

位于江苏常州市金坛区薛埠镇,面积50多平方公里。 茅山是指中国江苏省的一座道教名山,是道教上清派的发源地,被道家称为“上清宗坛”。有“第一福地,第八洞天”之美誉。著名的景点有东方盐湖城、宝盛园、茅山道院、九霄福宫(顶宫)、乾元观、华阳南洞、金牛洞、八卦台等。

2、华罗庚公园

位于中国江苏省常州市金坛区,建于1911年(清宣统三年),原名“雅约园”。后曾更名“中山公园”、“人民公园”,1992年为纪念数学家华罗庚改为此名。占地面积 34万平方米,公园内保存完好的“三亭”分别是华亭、望乡亭和乡情亭;金坛市至今仅存的明清古城墙遗址,历经400多年的风风雨雨,仍依稀可见当年风姿。

3、金坛愚池湾水利风景区

位于江苏省常州市金坛区龙山路,依托下丘河水利枢纽工程而建,属于城市河湖型水利风景区,景区总面积1102平方公里,其中水域面积775平方公里。景区以湿地景观、水系景观和历史文化景观为主题,景区内著名的景点有段玉裁纪念馆、华罗庚纪念馆、戴叔伦诗馆、博物馆、古民居等。

茅山风景名胜区的主要景点

位于江苏省金坛区金坛茅山风景区,距镇江、常州、南京大约60公里,项目占地3200亩,预计总投资15亿元人民币,现已投入8亿。由常州知名的企业家盛士达公司董事长辛长宝先生和世界盆栽友好联盟副会长、日本著名实业家岩崎大藏夫妇共同投资建设。

宝盛园项目将借鉴广州宝墨园、苏州静思园、韩国济州岛盆景园等的成功经验,博采众长,搭建盆景花卉研究院,把整个园区以盆景艺术为主导把园林艺术文化与现代旅游休闲文化有机结合起来。搭建世界各国盆景、花卉、园林艺术交流的国际平台,力争做到世界上最著名的文化艺术园林之一!

宝盛园届时将和东方盐湖城、金沙湾乡村俱乐部等一起,共同托起一个休闲、度假、养生、康体、运动、祈福集于一体的国家4A级茅山旅游度假区。 登峰远观,已然山水大写意;俯身详察,内蕴造化细工笔。3大版块,动静自在;5大珍馆,绝世宝藏,这就是隐藏在茅山松涛云雾间的宝盛园。在方圆3200亩的土地上,建成后的宝盛园将分成3大板块,即:文化产业板块、休闲度假板块和游乐项目板块。园区通过长达118公里的环形绿道,把包括5个博物馆以及温泉、林山、竹海、茶园等功能区有机相连。 茅山脚下,278平方公里,龙控集团斥资100亿倾力打造的东方盐湖城,不仅依托茅山文化呈现自然景致,让游客在游览中感受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山水情怀;还建设茅东风情小镇、山地运动公园、道养生休闲公园等板块,带来身与灵的释放;更有文化展示、互动体验、山地旅游、户外运动等休闲项目与风景融会贯通、配搭组合。“生态、文化、休闲、宜居”的开发理念,依据文化引领、旅游支撑、度假主导的“三位一体“发展机制,正在成长中的东方盐湖城旨在成为一座世界遗产级国际山水养生的度假区。

东方盐湖城一期道天下景区,位于东方盐湖城核心位置,占地1000多亩,总投资28亿元,小镇根据东方远古对宇宙生成和自然构成的理解,以中国文化之根——周易八卦为破题立意,通过“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的策划激活,通过宝物、神灵、筑景、主客、经营五大体系的支撑和转化,创造性的建设一观、八院、道客居、道风街等特色旅游产品,开创集“宗教文化展示”、“江南神奇山镇”、“创意互动体验”于一体的中国新一代山水文化旅游度假产品,带给游客“不一样”的中国道文化体验之旅。东方盐湖城一期道天下景区将于2015年正式对外迎客。 金坛市乾元观,这座曾是新四军司令部驻地,又有着悠久历史的古老道教修场所,今日正焕发着新的光彩。

乾元观,坐落在群山环抱、翠竹掩映的江苏省茅山东麓金坛市境内的青龙山郁岗峰,是茅山道教圣地“三宫五观”之一。始于秦始皇时代(公元前221年—前206年),李明真人炼丹于此,初名炼丹院。1993年11月修复开放,是江苏省唯一的一所坤道道观。乾元观历时十七年,耗资约3000万元人民币,相继建成“大罗宝殿”、“灵官殿”、“东拜殿”、“西拜殿”、“玉皇殿”、“三茅祖师殿”、“慈航殿”、“钟鼓楼”、“斋堂”、“道众生活区”等殿堂房屋约一百五十间及牌楼台阶、御道,停车场和其他附属工程,总占地面积300亩。

祭坛:是道教祭祀神灵专用。祭天的可称天坛;祭地的称地坛;乾元观在宋朝的时候曾经建过九层坛以祭祀天地神灵。这座祭坛共分三层、分别有东南西北中五个门,每个门都有一个不同的名字,正面的名字用天书所写,反面有翻译。祭坛只有在举行重大法会和活动时,道长们才能登坛。

灵官殿:王灵官是道教的护法神,所谓:三眼能观天下事,一鞭惊醒世间人。赤发红须,象征赤胆忠心。手中九节神鞭专门用来打邪除恶,护卫正道。所以,道观的第一个殿堂一般都是灵官殿。

大罗宝殿:又称“三清殿”。道教认为天有九重,九霄之上称之大罗天。是最高祖师三清道祖居住的地方,故三清殿又称大罗宝殿;罗也有包罗万象之意。

中间元始天尊,手中的圆珠代表道生万物时的最初混沌状态;上首灵宝天尊,手中所执如意代表道气有所萌动;下首道德天尊,也就是太上老君。手中的扇子(或拿太极图)代表阴阳始判,天地定位,从此有了宇宙万物。老君有八十一化身,在周朝,化身下降为老子,因为生下来就是白头发、白胡子,所以被尊称为老子。

东拜殿:由客堂和福寿堂两个部分。福寿堂建有斗姆宫。斗姆是九皇的母亲,九皇即:北斗七星(文曲、武曲、贪狼、巨门、廉贞、禄存、破军)加上天皇大帝和紫微大帝。斗姆元君四头八臂,手托日、月、铃、弓、箭、宝印,象征权力与威严、武力与和平。福寿堂内还供有消灾延寿长生斗位。因为南斗注生、北斗注死。人一自出生,生辰八字便载入斗府,一生的寿夭穷通皆归北斗所管。所以,将自己的出生年月日时供在斗位上,斗位上的秤代表为人处事若苛刻缺德便会减短寿命,尺是衡量一生长短的,镜子是告诫人要每天反省自己。每天由道长们诵经祈祷,诸恶莫作、众善奉行,就会保佑消灾延寿、称心如意。西拜殿:由财神殿和刑赏堂组成。财神殿中间供有财神福德正神。同时也设有乾元观陈列室。陈列了乾元观历史文物古迹和字画。

刑赏堂内供奉的是东岳大帝和酆都大帝以及冥府十殿阎王。警惕世人忠孝友悌,慈和仁爱。

玉皇殿:仿明清苏州古建风格,九开间重檐飞角歇山式结构建筑。主祀玉皇大帝。左右墙壁上会有著名的《朝元图》,后墙两侧绘的是南斗星君和北斗星君。

三茅祖师殿:供奉茅山祖师三茅应化天尊。茅山也名句曲山或地肺山。西汉时陕西咸阳人茅氏三兄弟入茅山各据一个山头修道(茅山有大茅峰、二茅峰、三茅峰,乾元观就位于三茅峰对面),行药治病、助国救人,为当地百姓作了许多好事,在他们得道飞升以后,大家为了纪念他们,便以他们的姓为名,称为茅山。中间相貌年轻的是大哥茅盈,因他最先修道并得道;两边供的是二茅君茅固、三茅君茅衷。

道教是多神教。最大的特点是许多对国家和人民有贡献的人被百姓奉为神明,或认为是天神下降以救助百姓的。他们也是忠孝廉洁义等中华传统美德的代表和化身。

慈航殿:慈航殿俗称观音殿。里面供奉慈航道人,也就是佛教的观音菩萨。为什么道教的宫观会供奉佛教的神呢?大家都知道佛教是从印度传过来的,观音菩萨在印度原是男身,传到中国以后,因礼数森严,遂化身女像,普救众生。特别是在众多化身里还化身过道人(手拿拂尘的像就是道人像。)、书生等各种形象。所以,中国过去的儒释道三教都供奉观音,其中道教的化身名字就是慈航道人。

中国龙文化御道: 2000年七月始建,采用福建青石雕刻而成,御道全长近百米,集中了中国龙图腾的演变过程和相关典故;其中有龙生九子、苍龙教子、鲤鱼化龙等。 茅山有个金牛洞,早在汉朝的时候,这里曾出产过黄金。传说有一对勤劳的夫妻,住在离洞不远的一个小棚子里,男耕女织,家庭和睦,生活过得倒也不错。有一天丈夫下地劳动,突然乌云密布,雷闪电鸣,狂风大作,倾盆大雨自天而降。他来不及回家,就躲避到一个陡坎子下边。狂风越刮越猛,暴雨愈下愈大,顿时山洪暴发,大水倾泻下来,将陡坎子冲塌了。农夫心急如焚,想着往哪里去躲雨时,突然发现倒塌的陡坎子后面有个山洞。为了避雨,他箭步冲了进去。这时,脚被绊了一下,低头一看,发现一尊金光耀眼的小金牛,他高兴得心花怒放,也顾不得避雨了,拾起小金牛就往家中跑。

这时风止了,雨也停了,他一口气跑回家中,把拾到小金牛的事一五一十地告诉妻子。妻子听罢说道:“这小金牛只怕是神仙之物,我们不好要意外之财,也千万不能放在家中,还是送回原地吧”。年轻忠厚的丈夫听了妻子的话,迅速把金牛送到了洞内,谁知金牛一落地,便展开四蹄直奔而去,从丁角、上栏、下栏一直跑到东海去了。从此,茅山金牛洞便不再出产黄金了。 茅山风景名胜区分为金坛茅山风景名胜区和句容茅山景区,由两县共同开发。 1986年11月19日,经过江苏省人民政府批准,茅山列为省级风景名胜区,分属金坛、句容两地管辖。1987年金坛率先成立江苏省茅山风景名胜区金坛管理处(1994年8月,金坛市旅游事业管理局成立后,划归该局管理)。1991年12月,句容也成立了茅山风景名胜区管理委员会。

2002年,江苏省人民政府就批准出台了《茅山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规划规定,茅山风景区的范围为352平方公里,两侧的金坛、句容保护带面积各为18平方公里,景点建设的目标和方向以生态保护为主。 秦汉神仙府,梁唐宰相家 ”的中国道教圣山茅山,位于常州的西部,距常州约60公里;作为道教的第一福地、第八洞天的茅山,山势秀丽,林木葱郁;有九峰、二十六洞、十九泉之说。区内主要景点有东方盐湖城、华夏宝茂园、乾元观、壹号农场、金沙湾乡村俱乐部、茅山道院、九霄万福宫(顶宫)、华阳南洞、金牛洞、八卦台等。

“ 茅山自古被誉为“秦汉神仙府,梁唐宰相家”,其中的“梁唐宰相家”是因现位于常州市境内的乾元观而得名。茅山乾元观,位于三茅峰之东,郁岗山前。旁有清澈见底的海底水库,风景雅致。乾元观作为茅山“三宫五观”中唯一现存道观,素为众人所敬仰。

相传着名道教思想家、医药学家陶弘景原在齐朝为官,后曾隐居乾元观,专心研究道学、医学。梁武帝慕其才华,多次下诏请其出山,协理朝政,均被陶婉言谢绝,并赠诗曰:“山中何所有,岭上多白云,只可自怡悦,不堪持与君”。梁武帝见诗明意,不再强求,但索性将太子送往茅山拜陶为师,而后“恩礼愈笃,书问不绝,冠盖相望”。每逢吉凶征讨大事均要向陶咨询,陶为方便起见,在乾元观内专门设立了一咨询处,后人便将乾元观称为"宰相堂",称陶弘景为“山中宰相”。抗战期间,陈毅率领的新四军第一支队司令部和政治部所在地就在观内的“松风阁”“宰相堂”。 茅山,是著名的道教圣地。茅山道教源远流长,相传早在距今5000多年前,就有高辛氏时代人展上公修炼于句曲山伏龙地(今茅山玉晨村);先秦时,有燕国人郭四朝修炼于玉晨观;秦时,李明真人修炼于古炼丹院(今乾元观);东晋时期,茅山人葛洪在茅山抱朴峰修炼,并著书立说;东晋兴宁二年(364年),杨羲、许谧、许 制作了《上清大洞真经》,在茅山创立了别具江南特色的教派——茅山上清派;南朝齐梁著名道士陶弘景隐居茅山40余年,为茅山上清派的主要传承者。 茅山道教,在中国道教史上享有很高的声望和地位,曾赢得了“秦汉神仙府,梁唐宰相家”、“第一福地,第八洞天”等美誉。唐宋年代茅山道教达到了鼎盛时期,前山后岭,峰巅峪间,宫、观、殿、宇等各种大小道教建筑多达三百余座、五千余间,道士数千人,有“三宫、五观、七十二茅庵”之说。太平天国战争、抗日战争以及文化大革命对茅山道院的毁坏较为严重。茅山道院于上世纪七十年代末开始修复,1982年被国务院批准为首批对外开放的重点宫观。俗话说:“要好运,到福地洞天——茅山”,九霄万福宫(顶宫)作为茅山道文化的重要场所,一直以来的都是游人朝山敬香必到处。

茅山,是神圣的革命圣地。茅山因山区地势险要,西邻南京,北望长江,东至武进、常州、无锡、苏州、昆山、上海,南下浙西,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1937年12月初,日军侵占了茅山,烧杀抢掠,残暴蹂躏,民无宁日。1938年6月,陈毅、粟裕、张鼎丞率领中国国民革命军陆军新编第四军第一、二支队和先遣支队进入茅山地区,广泛发动群众,开展抗日游击战,创建敌后抗日根据地,成为全国六大山地抗日根据地之一。茅山抗日根据地的建立,犹如插入敌人心腹的一把利刃,大大牵制了敌人的重兵,为中国人民的抗战胜利做出了可贵的贡献。在那样艰难困苦的岁月里,曾有多少英雄先烈们在茅山为了革命事业抛头颅、洒热血。他们用万丈豪情壮实了茅山伟岸的身姿,他们用气壮山河的誓言证实了茅山不朽的风采。他们在人民心中将会万古长青!在这里,让我们再一次在铁的事实面前去追忆当年先烈们英勇的壮举。茅山的红色之旅,已成为机关、学校、部队、企事业单位、党团组织进行爱国主义、革命传统教育的首选地。

茅山,是环境优美的风景胜地。茅山自然风光清新秀美,山区形胜独特,枝繁叶茂,景色迷人,自古就有九峰、十九泉、二十六洞、二十八池之美景。这里的山不高却秀雅,这里的水不深却澄清。春游茅山,山林滴翠,草木芬芳。满世界的嫩黄衬托这一处绿山,满山间的野花给了这山林一路的狂想。薄雾轻如纱,夕阳宛如画。夏游茅山,绿树成荫,葱茏一片。你可以在绿树掩映下的九曲十八弯上挥汗如雨,欲与大山试比高;你也可以朝观日出,暮赏彩云。雨后初晴,但见一丝薄云在深谷幽林间缭绕,此时山上的树木闪烁着犹如水晶般晶莹的绿。秋游茅山,天高云淡,色彩斑斓。林间飘落一地的枫叶定会引起你无限的遐想,看芦苇花在风中摇曳着轻盈,听喜客泉水叮咚畅响,感受生命在不经意的平淡中轮回。冬游茅山,银装素裹,雾松飘情。抑或暖阳普照,满山林充斥着蓄势待发的理想。万簌俱静中聆听那道家仙乐,大有“花飞佛地三千里,人在瑶池十二层”之感!

茅山属低山丘陵地区,不仅风景秀丽,物产资源也很丰富,盛产林茶果尤其是药材,是天然的药物宝库。明代著名药物学家李时珍编撰的《本草纲目》中,收录的茅山药材就达380多种,其中尤以茅苍术和唐玄宗赐名的太保黄精为最佳。1915年,茅苍术参加巴拿马赛会获金奖。 茅山,是中国道教上清派的发源地,又是道教上清、正一、全真多派共修共存之地。

一、茅山道教的源流 相传上古时,帝喾高辛氏展上公修炼于句曲山伏龙地(今茅山镇的玉晨),距今近5000年;周燕国人郭四朝也修道于玉晨观,后被封为太微葆光真人;先秦时,李明真人修道于古炼丹院(今乾元观),至今丹井尚存。 汉时 ,陕西咸阳茅氏三兄弟(茅盈、茅固、茅衷)在句曲山下(今下泊宫)修道行善。 东晋时茅山人葛洪修炼于茅山抱朴峰,著成《抱朴子》,这是道教宗教哲学和原始化学炼丹术的重要著作。葛洪是汉魏以来道教理论的集大成者,后世称为丹鼎派,他的《抱朴子·内篇》为神仙道教构造了比较完整的理论框架,并为道教在南北朝时期的成熟准备了条件。

二、上清派的诞生与兴盛 东晋兴宁二年(364年),杨羲、许谧、许_假托天师道女祭酒魏华存及众仙之传授,作《上清大洞真经》(后经王灵期增修,流行于世),在茅山创立了道教新派——上清派。 南朝齐梁陶弘景隐居茅山40多年,搜集杨羲、许谧手迹及其他教派的要法,编撰《真诰》,纂集上清法术《登真秘诀》,编订《真灵位业图》,使上清派的教义、教理和神仙谱系更为完备。陶弘景是上清派的主要传承者,因以茅山为本山,故又称茅山宗或茅山派。 茅山道教,奉茅氏三兄弟为祖师,尊魏华存为第一代太师,杨羲为第一代玄师。 唐宋是茅山道教的全盛时期,高道辈出,朝廷推崇。李氏皇朝自称道教祖师老子李耳的后裔。宋真宗也造了“天书”,下降“圣祖降临”的道教神话,借神权巩固皇权。宋徽宗则自称“教主道君皇帝”。宋哲宗时,道教名声显赫,道士与皇帝直接书信来往,为帝后授_。朝廷给茅山道士加封赠号,赐田度人,题词赠宝,敕建宫观,宫观庵院发展到250多处。茅山道教遍及大江南北,流传海外。淳_九年(1249年)宋理宗御书“上清宗坛”,置于元符万宁宫“宗坛祠”。

三、“三山”符_归正一 宋理宗嘉熙三年(1239年)令35代天师张可大主领三山(龙虎山、茅山、阁皂山)符_。到了元代,原并行于江南的天师、上清、灵宝等道派逐渐合流,归并于以符_为主的正一派。从此茅山成为以正一为主的道场,但其教义谱系等仍按上清派沿传。

四、全真派的传入与发展 北方全真派传入茅山,史志记载于明嘉靖、万历年(1522~1619年),由阎希言住乾元观,传“邱祖复字岔派分支”。 明末,龙门派第七代沈常敬(号太和)晚年亦居茅山修道。 清康熙二年(1663年)全真龙门派第七代律师王常月率詹守椿、邵守善等到茅山传戒。全真龙门派第八代启派师、清顺治进士笪重光因仕途维艰,退隐乾元观,自称郁冈扫叶道人。

由于他们的推广,全镇龙门派迅速在玉晨观、德_观、仁_观、白云观传开。

由此,茅山形成“五观”传全真,“三宫”传正一的局面,一直延续到1949年。 茅山五观传习全真,在宗派上也有微小差别。乾元观与仁_观传全真龙门岔支阎祖派,白云观、玉晨观、德_观传全真龙门正宗。

五、近现代的曲折发展 1928年,国民政府颁布《神祠存废标准》,对道教采取限制政策,规定道教“不是善教”,“应切废除”。

1937年冬,日本侵略者侵占句容,横行茅山,杀人放火,焚烧道观,亵渎神灵。22名道众惨遭杀害,血染净土,具有千年道统的茅山道教,几濒毁灭。

1938年6月,新四军进驻茅山,建立以茅山为中心的苏南抗日根据地。茅山道众积极投入抗日救亡洪流。 抗战胜利后,九霄万福宫怡云道院住持滕瑞芝、监院白玉泉、慕道居士孙凤麟发起组织江苏省大茅山道教整理会,重振茅山道教。

1949年4月23日,金坛解放。苏南行政公署派张翼来茅山组织道众学习时事政治,阐明宗教信仰自由政策。茅山三宫五观合并成茅山道院。

1954年,元符宫道士黎遇航当选为句容县人民代表,同年推举为江苏省政协委员,1957年调北京中国道教协会工作,1961年起历任中国道教协会副会长、秘书长、会长,全国政协委员、常委。 文革时期,茅山道院又经历了一场浩劫,神像被砸,道士下放,经籍焚毁,大量文物字画遗失殆尽。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得到落实,九霄宫、元符宫修复开放。

1993年8月,乾元观正式对外开放。 从此,茅山道院传正一派,乾元观为坤道修炼道场,传全真龙门派。

(茅山道教几经浩劫,大量具有珍贵文化价值、艺术价值的文物毁于一旦,鼎盛时的257处宫观庵院,大多已无迹可寻,只能见诸史料记载。如历史悠久的崇禧万寿宫,1966年建东进水库,宫址全部淹没。其他大大小小的道观,或在抗战中烧毁,只剩残垣断壁,或在新中国成立后拆作他用。希望人们可以认识到,保护道教文物的工作,刻不容缓。)

金坛有哪些自然风光

1,金坛茅山风景区

秦汉神仙府,梁唐宰相家的中国道教圣山茅山位于常州市西部,镇江市西南部,常州金坛区与句容市交界处,南北走向,面积50多平方公里。

2,段玉裁纪念馆

段玉裁纪念馆位于江苏省常州市金坛区城南风景区,占地15000平方米,是一座仿清式的古建筑,于1985年10月25日段玉裁诞生250周年之际开馆。

3,华罗庚纪念馆

华罗庚1985年6月12日逝世后,华老的家乡——江苏省金坛市,即在市中心的中山公园内兴建了一座设有3个展厅、总面积615平方米的华罗庚纪念馆。

扩展资料

茅山发展历史:茅山还是著名的道教圣地,相传汉元帝初元5年(公元前44年),陕西咸阳茅氏三兄弟来茅山采药炼丹,济世救民,被称为茅山道教之祖师,后齐梁隐士陶弘景集儒、佛、道三家创立了道教茅山派,唐宋以来,茅山一直被列为道教之“第一福地,第八洞天”,曾引来诸多文人墨客留下诗篇。

抗日战争时期,陈毅元帅等革命先辈在此与敌开展游击战,使之成为我国著名的六大抗日根据地之一。茅山有“山美、道圣、洞奇”之特色,区内主要景点有:东方盐湖城、宝盛园、茅山道院、九霄福宫(顶宫)、乾元观、华阳南洞、金牛洞、八卦台等。

-华罗庚纪念馆

-段玉裁纪念馆

-金坛茅山风景区

花谷奇缘旅游景点在哪里

花谷奇缘旅游景区,坐落于江苏省金坛茅山旅游度假区的花海小镇。

金坛花谷奇缘乘车路线:

从北站发车的251路和盐湖城专线都能到花谷奇缘景区。251路每日7班,北站运行时间为:6:10~15:00,返程末班车为16点。盐湖城专线运营时间为:7:00~21:40,返程末班车为晚22点40。

花谷奇缘旅游景区简介

花谷奇缘旅游景区,华东地区特色的 “花”主题原创景区。由江苏花谷奇缘旅游发展有限公司投资建设,匠心打造花神园、法国花园、荷兰花园、玫瑰花园、梦幻花园、儿童花园、萌宠花园、半山花田、音乐花园等十大特色精品花园及一大原生花海。

景区以“坚持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为建设思路,以“园林园艺”为文化内核,以“自然游览、花园游赏、植物科普”为重点,形成华东具有特色的花主题旅游目的地。

花谷奇缘与茅山道教上清派创始人魏夫人有着割舍不断的深厚渊源。传说魏夫人之弟子花姑,在种花上有所建树,得到以种花为主的花农们的爱戴,在茅山脚下被点化成仙,做了专司百花的女神。由此在传说中点化成仙的地方重建“花神园”。

1、《论语》:《论语》是孔子及其弟子的语录结集,由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编写而成,至战国前期成书。全书共20篇492章,以语录体为主,叙事体为辅,主要记录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较为集中地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

2、《中庸》:儒家论述人生修养境界的一部道德哲学专著,是中国古代儒家经典之一,原是《礼记》第三十一篇,相传为战国时期子思所作。其内容肯定“中庸”是道德行为的最高标准,把“诚”看成是世界的本体,认为“至诚”则达到人生的最高境界,并提出“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的学习过程和认识方法。宋代从《礼记》中抽出,与《大学》《论语》《孟子》合为“四书”。

3、《孟子》:《四书 》之一。战国中期孟子及其弟子万章、公孙丑等著,为孟子、孟子弟子所作。最早见于赵岐《孟子题辞》:“此书,孟子之所作也,故总谓之《孟子》”。

4、《大学》是一篇论述儒家修身治国平天下思想的散文,原是《小戴礼记》第四十二篇,相传为曾子所作,实为秦汉时儒家作品,是一部中国古代讨论教育理论的重要著作。经北宋程颢、程颐竭力尊崇,南宋朱熹又作《大学章句》,最终和《中庸》、《论语》、《孟子》并称“四书”。宋、元以后,《大学》成为学校官定的教科书和科举考试的必读书,对中国古代教育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5、《三字经》:中国的传统启蒙教材。在中国古代经典当中,《三字经》是最浅显易懂的读本之一。《三字经》取材典范,包括中国传统文化的文学、历史、哲学、天文地理、人伦义理、忠孝节义等等,而核心思想又包括了“仁,义,诚,敬,孝。”背诵《三字经》的同时,就了解了常识、传统国学及历史故事,以及故事内涵中的做人做事道理。

人法地 地法天 天法道 道法自然 什么意思

老子曰:“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来自《道德经·道经第二十五章》。翻译过来就是老子说:“人们依据于大地而生活劳作,繁衍...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