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联 急啊急急急急急急!!!!!!!!!!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08-04浏览:1收藏

对联 急啊急急急急急急!!!!!!!!!!,第1张

五车诗胆,

八斗才雄。

五车:谓五车书。言读书、著述之多。八斗:即“八斗才”。南朝谢灵运曾云“天下才有一石,曹子建(曹植)独占八斗,我得一斗,天下共分一斗”。古称有才学的人为才高八斗。

开卷有益,

闭门自经。

开卷有益:指读书。自经:自我修读经书。

开卷有益,

括囊无咎。

开卷有益,语出宋王辟之《渑水燕谈录》。括囊无咎:语出《易·坤》。括囊:封闭袋口,比喻慎密。咎:加罪,罪责。

友天下士,

读古人书。

友:友好,相聚。士:旧为知识分子的统称。

文为人表,

礼是身基。

人表:人的外在举止。身基:立身的基础。

为善最乐,

读书更佳。

扣钟鸣鼓,

负笈担囊。

负笈担囊:谓背笈挑囊游学。笈,书箱;囊,行李。

行千里路,

读万卷书。

好学无时,

苦读有恒。

鸡鸣戒旦,

雀噪知更。

汤爱尺日,

禹惜寸阴。

汤:商王朝开国君王。禹:夏禹。远古夏部落领袖。

妙墨悬漏,

雄才吐珠。

漏:古时计时器。

惟道集虚,

好学为福。

惟道集虚:语出自《庄子》。

堂堂笔阵,

滚滚谈锋。

笔阵:谓诗文雄健有力。杜甫诗《醉歌行》“词源倒流三峡水,笔阵独扫千人军。”谈锋:谓言谈精锐,有如锋芒。

焚香读易,

脱帽看诗。

易:即《周易》的简称。亦称《易经》。诗:即《诗经》。

楚辞汉赋,

唐诗宋词。

楚辞:骚体类文章的总集。为西汉刘向辑,收有楚人屈原等辞赋16篇。因都有楚地的文学式样,方言声韵,风土色彩,故名楚辞。汉赋:汉代流行的文学体裁。

书哲皆圣道,

易理悉天心。

圣道:最崇高的道理。天心:天帝之心意,即天意。

勿临渴掘井,

宜未雨绸缪。

出自朱用纯《治家格言》“宜未雨而绸缪,毋临渴而掘井。”绸缪:紧密缠缚,引申为修补房屋。

守道不封己,

择交加求师。

守道:坚持正道。

杜门闲客散,

摊卷古人来。

杜门:闭门,堵门。

词林有根底,

经训乃菑畲。

菑畲(ziyu):耕耘。

把酒时看剑,

焚香夜读书。

把酒:手持酒怀。

终身争一息,

每事学三思。

一息:一口气息,指生命。朱熹注:“一息尚存,此志不容少懈。”三思:再三思考。

典坟探奥旨,

诗书挹余波。

典坟:“三坟五典”的省称。传说中的古书名。《三坟》,三皇之书。《五典》,五帝之书。均早佚,今存《三坟书》系宋人伪造。

佩韦遵考训,

晦木谨师传。

朱熹撰。佩韦:韦,熟牛皮,性柔韧。性急者佩之于身,用以自戒。

春华宜努力,

毫素托深情。

毫素:笔和纸。指著作。

品画师三李,

论书仰二王。

三李:指北宋元祐年间舒州善画的李伯时(公麟)、能诗文的李亮工、工书画的李元中,时称三李。二王:指晋王羲之、王献之父子,二人皆善书。书:指书法。

笔力千军队,

词源万马兵。

词源:以水源喻文词层出不穷。杜甫《醉歌行》“词源倒流三峡水,笔阵独扫千人军。”

读书先审器,

稽古有遥源。

审器:详知才能。稽古:稽考古道。

常棣开双萼,

琴书萃一堂。

常棣:《诗小雅》篇名。相传为周公所作宴饮兄弟的乐歌。后以此喻兄弟。

落笔撼五岳,

成诗凌九州。

五岳:我国历史上五大名山。即泰山、华山、衡山、恒山、嵩山。九州:中国的代称。古代分中国为九州。

慎言节饮食,

信道守诗书。

漏尽金风冷,

堂虚玉露清。

漏:古之计时器。金风:秋风。

勋名隆社会,

书札绝公卿。

勋名:功名。公卿:泛指朝廷的官员。

榻因知己设,

书为课儿藏。

藏古今学术,

聚天地精华。

不必燃藜继晷,

能资达理生辉。

燃藜:指夜读。典出《三辅黄图》。继晷:夜以继日之意。唐韩愈《进学解》“焚膏油以继晷,恒兀兀以穷年”。

书能变人气质,

诗可察其精微。

以教人者教己,

在劳力上劳心。

陶行知撰。陶行知,近代著名教育家。

用笔师钟太傅,

作文如沈尚书。

钟太傅:即钟繇,三国魏大臣。曹丕代汉后,任廷尉,迁太傅,人称“钟太傅”。工书,师法蔡邕、刘德升,博取众长。沈尚书:指南朝梁文学家沈约。历任宋齐二代,后助梁武帝即位,为尚书仆射,官至尚书令。创四声、八病之说。要求作品区别四声,避免八病,促进了古体诗向律诗的转变。

好事流芳千古,

良书播惠九州。

郭沫若题。郭系现代著名社会活动家,杰出的作家、诗人、历史学家、剧作家、考古学家。

名教自有乐地,

诗书是我良田。

耽文艺如嗜欲,

面古人为朋曹。

耽:“耽”的异体字。耽:过乐;酷嗜。朋曹:指朋辈。

望崦嵫而勿迫,

恐鹈之先鸣。

鲁迅集《离骚》句。崦嵫(yan zi):山名。在甘肃省天水县西境。古代常用来指日没的地方。鹈(ti jue)”鸟名。即子规、“杜鹃”。常于春分鸣叫。

一代翰林风月年,

六朝兰锜谢王家。

翰林:官名。为文学侍从之官。六朝:吴、东晋、宋、齐、梁、陈先后建都于建康(今南京),合称“六朝”。兰锜:兵器架。谢王:六朝时王、谢世为望族。其著名人物有王导、谢安、谢玄等。

一帘风月王维画,

四壁云山杜甫诗。

王维:唐代诗人。擅山水诗,兼通音乐,精于绘画。苏轼称其“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杜甫:唐诗人。

人于静处心多妙,

诗到穷时句亦工。

八体六书生奥妙,

五山十水见精神。

八体:秦始皇时所定八种书体。六书:古人分析汉字的造字方法而归纳出来的6种条例。即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

才如天马行空惯,

笔似燕尾点水轻。

天马:神马。常以天马行空比喻才思豪放、超群不凡,任意驰骋。燕尾:指书法中形似燕尾之笔画。

三世青毡宜耐冷,

五更黄卷莫辞勤。

三世:祖孙三代。黄卷:书籍。古人用辛味、苦味之物染纸以防虫蠹,纸色黄,故称黄卷。

万里风云横笔阵,

九天圭璧入文苑。

九天:中央与八方。圭璧:古祭祀玉器。此比喻美好的人品。文苑:文人荟萃之处。

与有肝胆人共事,

从无字句处读书。

周恩来青年时代自勉联。

山重水复疑无路,

柳暗花明又一村。

语出陆游《游山西村》句。

不向孔颜寻至乐,

难从典诰悟微言。

孔颜:即孔及其弟子颜回。春秋末期思想家。典诰:“典谟训诰”的简称。指《尚书》中的《尧典》、《大禹谟》、《汤诰》诸篇。

不信酒是消愁物,

只知诗乃提神丹。

五伦有乐天所附,

教世之利书为长。

五伦:封建礼教中君臣、父子、兄弟、夫妇、朋友之间的5种关系。

开卷独游千载上,

闭门如在万山中。

书似青山常乱叠,

火如红豆最相思。

红豆:植物种子名。古人常以“红豆”象征爱情或相思。

文章尔雅从无俗,

诗赋风流自有神。

尔雅:文雅。

文章真处性情见,

谈笑深时风雨来。

翁同和联。翁系光绪帝师,官至户部尚书,因赞助戊戌变法罢职。

古人所重在大节,

君子于学无常师。

右军书法晚乃善,

庚信文章老更成。

右军:指晋书法家王羲之。庚信:北周文学家。善诗赋、骈文。

立德须从三古志,

为书自起一家言。

三古:上古、中古、下古。此指古代。

一家言:指独具见解、自成体系的学术论著。

归来彭泽先生赋,

清浊沧浪孺子歌。

彭泽:指东晋大诗人陶渊明。曾任江州祭酒、镇军参军、彭泽令等职。著有《桃花源记》等。沧浪:指宋文学家严羽,号沧浪逋客。著有《沧浪诗话》。

托兴闲翻廿四史,

洗心常探十三经。

廿四史:我国系列史籍。十三经:十三部儒家经典。

立品早防冯妇虎,

读书不好叶公龙。

冯妇:古人名。善搏虎。后称重操旧业的人为冯妇。叶公:春秋时楚国贵族,喜好龙,龙真来了,他却吓得面无人色。比喻表面喜好某种事物,而实际上不是真正爱好。

经国有才皆百炼,

著书无字不千秋。

经国:治理国家。

板凳要坐十年冷,

文章不写一句空。

范文澜撰联。范文澜,马克思主义史学家。曾任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教授。

师友肯临容膝地,

子孙莫负等身书。

林则徐撰联。林则徐:清末政治家。在两广总督任内,禁止鸦片,卓著成效。

亲师取友求进步,

警业乐群惜分阴。

敬业:专心于学业。乐群:乐于与好朋友相处,切磋学业。

炼成锋锷真关学,

历时艰难始算才。

锋锷:锐利的剑刀。关学:以北宋张载为首的学派。因张讲学关中,故名。

荆树有花兄弟乐,

砚田无税子孙耕。

砚田:旧时读书人依文墨为生计,因将砚台比作田地。

泼墨为山皆有意,

看云出岫本无心。

岫:山穴。陶潜《归去来辞》“云无心以出岫。”

架藏二酉图书润,

室守三都翰墨香。

二酉:大酉山、小酉山。相传秘藏古籍。后称藏书多为“二酉”。三都:即晋代左思所写《三都赋》。时人竞相传写,洛阳纸价因而昂贵。

读书众壑归沧海,

下笔微云起泰山。

稼轩笔下龙蛇走,

定庵砚上风雷吼。

稼轩:南宋大词人辛弃疾,字幼安,号稼轩。其作品艺术风格多样,而以豪放为主。定庵:清文学家龚自珍,号定庵。其诗文充满爱国热情。代表作中有“九州生气恃风雷”句。

静几明窗参太极,

孤灯夜雨读离骚。

太极:中国哲学术语。指派生万物的本源。北宋周敦颐著有《太极图说》。离骚《楚辞》篇名。为屈原等作。

一物不知,以为深耻;

遭人而问,少有宁时。

阎若璩撰联。阎系清康熙、雍正间学者,著述甚富。

文子深思,事得其所;

武侯集益,人极所能。

文子:老子弟子,姓辛名研,字文子,为范蠡之师。武侯:即三国蜀相诸葛亮。

天地菁华,圣贤义蕴;

将相根底,士女楷模。

菁华:精华。义蕴:礼义集聚。

尺书可当十部从事,

名言便是五言长城。

十部从事:意谓辅助官吏之多。晋刘弘镇襄阳,每有兴废,常手书郡下,丁宁款密,时称“得刘公一纸书,贤于十部从事。” 五言长城:泛指诗。

心存赤子,顽石可镂;

志在育人,朽木能雕。

朽木:烂木。比喻不可造就的人。

文究词林,学穷书府;

手挥月窟,足跻天根。

月窟:月中。天根:氐星宿别名。

如乐之和,乃称盛德;

无书不览,是为通儒。

盛德:四时盛旺之气。此指修养深厚。通儒:指博学多闻,通晓古今的儒者。

行而不舍,若骥千里;

纳无所穷,如海百川。

好问则裕,自用则小;

功崇惟志,业广惟勤。

好问则裕,自用则小:语出《尚书·仲虺》。有疑难就请教别人,学问就博渊精深。不问则孤陋寡闻。

体验入微,不物于物;

造就者大,化工无工。

不物:越出常轨,不合法度。化工:天工,自然创造或生长万物的功能。

季子引锥,刺骨流血;

越王警枕,熟睡即欹。

季子:苏秦,战国时洛阳人,字季子。师鬼谷子,初习纵横、出游数岁、衣食尽无,归家时,妻不下机,嫂不为炊,父母不子。乃发愤攻读,欲睡,引锥刺骨,后终学成。越王:指五代越王钱镠。《吴越备史—武肃王》载,钱镠以圆木小枕缀铃,睡熟则欹,由是而卧,名曰警枕。

学为儒忠,行为士表;

冠乎群彦,简乎圣心。

彦:贤士的美称。

学问无穷,曾三颜四;

光阴有限,禹寸陶分。

曾三:出自《论语·学而》。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颜回:出自《论语·颜渊》。孔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颜渊曰:“回虽不敏,请事斯语也”。禹寸陶分:出自《晋书·陶侃传》“大禹圣者乃惜寸阴;至于众人,当惜分阴”。

直度三古,横抗八极;

友取十室,书据百城。

三古:指上古伏羲氏、中古文王、下古孔子代表的三个时代。、八极:八方极远的地方。十室:称同时相友好的十人。百城:指收藏书之多。

柳骨颜筋,千秋楷法;

韩潮苏海,万顷文澜。

柳骨颜筋;颜真聊、柳公权皆为唐代大书法家。其字遒劲有力,故称颜筋柳骨。韩潮苏海:比喻文章波澜壮阔。韩,韩愈;苏,苏轼。

荀卿立言,首重劝学;

阳明阐道,惟在良知。

荀卿:指战国时思想家荀子,名况,时人尊号为卿。著有《劝学篇》。阳明:王守仁,明哲学家。尝筑室故乡阳明洞中,世称阳明先生。他提出“致良知”的学说。

振三五六经之羽翼,

罗二十八宿于心胸。

三五六经:指儒家的三经、五经、六经。

二十八宿:古代天文学家把黄道(太阳和月亮所经天区)的恒量分为二十八个星座,称为二十八宿,四方各有七宿。

诸子以南华为绝妙,

列传惟太史得沉雄。

诸子:指先秦至汉初的各派学者及著作。南华:指庄子的《南华经》。列传:中国纪传体史书的体裁之一。太史:司马迁,西汉史学家、文学家,曾任太史。首创撰纪传体《史记》,又称《太史公书》。

积文十箧,可谓备矣;

读诗千首,乃能为之。

箧(qie):小箱子。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综一代典,成一家言。

韩柳欧苏,师资自在;

程朱王陆,异见胥融。

韩柳欧苏:指唐文学家韩愈、柳宗元,北宋文学家欧阳修、苏轼。程朱王陆:指宋哲学家程颐、程颢、朱熹,明哲学家王守仁、南宋哲学家陆九渊。胥融:才智融合。

叙事以先秦前汉为则,

考文本方言广雅而来。

方言:书名。汉扬雄撰。广雅:书名。三国魏张揖撰。

于境知足,于学知不足;

其气有为,其品有勿为。

天下奇观看尽,不如书本;

世间滋味尝来,无过菜根。

书读无厌,念我任重道远;

笔耕不倦,任他飞短流长。

飞短流长:加枝加叶,说人坏话。

好好好,阅尽世文方知妙;

勤勤勤,待闻读书不断声。

读万卷书,还须行万里路;

享百年寿,何如作百年师。

鲁迅赠瞿秋白联。

百尺高梧,撑得起一轮月色;

数椽短屋,锁不住五夜书声。

郑板桥联。郑板桥,清书画家、文学家。为“扬州八怪”之一。

古今来许多世家,无非积德;

天地间第一人品,还是读书。

何物动人,七贤六章三李诗;

有谁催我,三更灯火五更鸡。

七贤:即竹林七贤。三国魏晋间阮籍、山涛、向秀等7人相友善,游于竹林,号为七贤。六章:五色加玄色为六章。三李:指唐代诗人李白、李贺、李商隐。

言易招尤,对朋友少说几句;

书能益智,劝儿孙多读几行。

尤:过失。

水月尽文章,会心时原不在远;

星云灿魁斗,钟灵处定非偶然。

钟灵:天地间灵秀之气所聚。

仁智本同原,只此地汇参诸子;

文章多异趣,要其人领袖群英。

仁智:指儒家的仁、义、礼、智。

芝草无根,醴泉无源,人贵自立;

流水不腐,户枢不蠹,民生在勤。

流水不腐,户枢不蠹:流动的水不会腐臭;经常转动的门轴不会蛀蚀。比喻经常运动的东西不易被侵蚀、可以经久不坏。

志道有初基,要入门须先问津;

读书无别法,必循序乃可升阶。

问津:询问渡口。今用为探求途径或尝试的意思。

何必读尽圣贤书,能全孝友便为实学;

纵然周知天下事,不知进退总是愚人。

入则孝,出则悌,守先王之道,以待后学;

诵其诗,读其书,友天下之士,尚论古人。

坐卧一楼间,因病得闲,如此散材无或恕;

结交千载上,过时为学,庶几炳烛老犹明。

散材:即“散木”。常用于不才之喻。炳烛:燃烛照明。

于三纲五常内,力尽一分,就算一分真事业;

向六经四书中,尚论千古,才识千古大文章。

三纲五常:封建社会中的主要道德关系和道德教条。三纲即“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五常指仁、义、礼、智、信。

书剑能开壮士之怀,学无早晚,只待功深力到;

乾坤堪阔腐儒之限,理有宏微,还须历广闻多。

安居即是小神仙,净几明窗不容易,享者清福;

努力便成佳子弟,青灯黄卷莫等闲,错过时光。

读圣贤书,岂徒摘句寻章,须将践履工夫,尽所人道;

处世间事,何必市恩掠美,只要本分做去,求甚天知。

市恩:买好,讨好。

远必自迩,高必自卑,为学在进行,不为中途所阻;

德成而上,艺成而下,读书皆有用,要凭全力以求。

理本精深,看阶前双水合流,寻到源头方悟彻;

学无止境,想宇后孤峰独秀,登来顶峰莫辞劳。

行路有何难,我曾从天柱、九嶷、三涂、太白、紫荆、终南,直到上京王者地;

得师真不易,所愿与高堂、二戴、安国、子长、相如、正则,同依东鲁圣人家。

翁同和撰联。翁同和:清光绪帝师傅。天柱:山名。在安徽潜山县。九嶷:山名。在湖南省宁远县。三涂:古山名。在今河南嵩县西南。伊河北岸。一说指太行、轘辕、崤渑三道,孔颖达以为非。太白:山名。为陕西省秦岭主峰。紫荆:山名。在广西桂平北,洪秀全曾在山前金田村领导起义。终南:山名。在陕西省西安市南,相传吕洞宾曾修道于此。上京:古代对京都的通称。此指清代都城北京。高堂:即高堂生,汉鲁人,西汉今文礼学的最早传授者。今本《礼记》17篇即出于他的传授。二戴:汉戴德、戴圣。曾删传《礼记》。今本《礼记》即戴圣之《小戴礼记》。安国:即孔安国,西汉经学家。相传他曾得孔子住宅壁中所藏古文《尚书》。子长:即司马迁,西汉史学家,字子长,撰《史记》。相如:即司马相如,西汉辞赋家。正则:宋哲学、文学家叶适,字正则,志意慷慨,雅以经济自负。登淳熙进士,召为太学正。东鲁圣人:指孔孟。

1 敬翔沉香有智略文言文翻译

原文:

以宣武掌书记、太府卿敬翔知崇政院事,以备顾问,参谋议,于禁中承上旨,宣于宰相而行之宰相非进对时有所奏请及已受旨应复请者,皆具记事因崇政院以闻,得旨则复宣于宰相翔为人沉深,有智略,在幕府三十

以宣武掌书记、太府卿敬翔知崇政院事,以备顾问,参谋议,于禁中承上旨,宣于宰相而行之宰相非进对时有所奏请及已受旨应复请者,皆具记事因崇政院以闻,得旨则复宣于宰相翔为人沉深,有智略,在幕府三十馀年,军谋、民政,帝一以委之翔尽心勤劳,昼夜不寐,自言惟马上乃得休息,帝性暴戾难近,人莫能测,惟翔能识其意趣或有所不可,翔未尝显言,但微示持疑;帝意已悟,多为之改易禅代之际,翔谋居多

译文:

后梁太祖以宣武掌书记、太府卿敬翔主管崇政院事务,以备顾问,参与谋划计议,在宫内承受皇上谕旨,传达给宰相执行宰相不是进宫奏对的时候有所奏请以及已经受旨应该再行请示的,都详细记事,通过崇政院奏报,敬翔得旨后再传达给宰相敬翔为人沉着内向,有才智谋略,在幕府三十余年,军事计划、民事政务,太祖一切都委任他办理敬翔尽心勤劳,白天晚上很少睡觉,自己说只有在马上才能休息太祖性情残暴乖戾,难于接近,别人不能猜测,只有敬翔能够知道他的思想旨趣有时有不能办的事情,敬翔未曾明显说出,只是稍微表示疑难,梁太祖已经理解,多数为此改变惮让取代之际,敬翔的谋划居多

2 王彦章文言文阅读翻译

王彦章字子明,郓州寿张人。

他勇猛很有力气,能光着脚踩在荆棘上走一百步。梁、晋争夺天下,彼此成为劲敌。

晋人俘获彦章的妻子儿女带回太原,赐给他们居住的宅第,供给的物资非常周全,(然后晋人)暗中派遣使者招降彦章。彦章将使者斩首而断绝了自己的退路。

但是晋人惧怕彦章在梁国,决心招他归顺,(因此)更加厚待他的妻子儿女。这时,晋国已经全部占有黄河以北的地区,而梁末帝昏庸无能,奸邪的小人赵岩、张汉杰等当权,有名望的大臣老将多被他们的谗言所害。

龙德三年夏,晋攻取郓州,梁人十分恐惧。宰相敬翔入朝见末帝,哭泣说:“如今强敌还没有消灭,陛下忽视我的意见,我不受重用,不如去死!”末帝问他想说什么话,敬翔说:“事情很紧急了,非用彦章不可!”末帝于是征召彦章担任招讨使,让段凝担任副将。

当时庄宗在魏地,命朱守殷驻守夹寨,庄宗听说彦章担任招讨使,惊慌地说:“彦章骁勇善战,我常避开他的锋芒,不是守殷所能抵挡得了的。”立即率军前去救援守殷。

等庄宗赶到时,南城已被彦章攻破。这时段凝已对梁早有二心,与赵岩、张汉杰等人勾结窜通。

彦章为梁的国力一天天地衰微感到愤怒,并痛恨赵岩等奸臣的所作所为,曾经对人说:“等我破贼之后返回,一定诛杀奸臣来向天下百姓谢罪。” 赵岩等人听到后非常害怕,于是与段凝互相配合极力排挤、陷害彦章,(梁末帝)于是罢免了彦章的官职。

唐兵攻打兖州,末帝征召彦章命他率少量人马驻守注东路,彦章因兵少而战败,被晋人活捉。彦章是个武人没有读过书,经常用民间俗话对人说:“豹死留皮,人死留名。”

庄宗敬爱他骁勇善战,想保全他的性命,彦章推辞说:“我与陛下血战了十多年,如今兵败被俘走投无路,不处死我还等什么?况且我深受梁国的恩惠,不死就无法报答,哪有早上为梁效力而晚上又为晋效力的道理,这样我活着有何面目见天下人呢?”于是彦章被杀,享年六十一岁。

3 《陈际泰传》文言文翻译

《陈际泰传》原文:

陈际泰,字大士,临川人。家贫,不能从师,又无书,时取旁舍儿书,屏人窃诵。从外兄所获《书经》,四角已漫灭,且无句读,自以意识别之遂通其义。十岁,于外家药笼中见《诗经》,取而疾走。

父见之,怒,督往田,则携至田所,踞高阜而哦,遂毕身不忘。久之,返临川,与南英辈以时文名天下。其为文,敏甚,一日可二三十首,先后所作至万首。经生举业之富,无若际泰者。

《陈际泰传》翻译:

陈季泰,临川人文学大师。家境贫寒,不能由老师学习,没有书,有时带着孩子在附近看书,偷看。我从表兄弟那里得到了一本书。这本书的四个角变得模糊了,没有可供阅读的分句。我根据文学意义来判断区别(应该有停顿的地方),所以我熟悉这本书。十岁的时候,我在我叔叔的药箱里看到了那本歌,很快就跑了。

我父亲看到了,非常生气。他催促他去田里。陈继泰把《诗经》带到田里,蹲在高高的土山上唱《诗经》。所以他一辈子都没有忘记。很长一段时间后,他回到了临川,与艾南英等八部诗作齐名。陈吉泰的诗歌和作曲写得很好。勤奋,一天能写二三十首诗,写过一万首诗。这次考试的诗歌和散文的数量与陈季泰不匹配。

扩展资料:

《陈际泰传》创作背景:

陈际泰才思敏捷,写作速度极快,有时一天能写二三十篇,一生之中作文多达万篇。史书称他“经生举业之富,无若际泰者”。在八股文方面造诣较高。他将经史古籍融会贯通,自辟门径,借题发挥,驰聘才思,抒发己见,被人称为八股文大家。

崇祯三年(1630),陈际泰才得中举人;崇祯七年中进士,时年68岁。十年,被授行人(掌册封、传旨的官),赴贵州监考。十三年,奉旨护送已故相国蔡国用灵柩回乡,次年于济宁途中染病去世,年七十五岁。

其著述多阐发经籍,有《易经说意》(又名《读易正义》)7卷、《周易翼简捷解》16卷、《群经辅易说》1卷、《五经读》5卷、《四书读》10卷,均存目于《四库全书总目》经部。文集有《太乙山房集》15卷、《已吾集》14卷。清人辑《临川文选》、《临川文献》和《江西五家稿》分别选人一卷。

—陈际泰 (明朝学者)

—明史 (二十四史之一)

4 文言文~何攀传翻译

何攀,字惠兴,蜀郡郫人也。仕州为主薄。属刺史皇甫晏为牙门张弘所害,诬以大逆。时攀适丁母丧,遂诣梁州拜表,证晏不反,故晏冤理得申。王濬为益州,辟为别驾。濬谋伐吴,遣攀奉表诣台,口陈事机,诏再引见,乃令张华与攀筹量进时讨之宜。濬兼遣攀过羊祜,面陈伐吴之策。攀善于将命,帝善之,诏攀参濬军事。及孙皓降于濬,而王浑恚于后机,欲攻濬,攀劝濬送皓与浑,由是事解。以攀为濬辅国司马,封关内侯。转荥阳令,上便宜十事,甚得名称。除廷尉平。时廷尉卿诸葛冲以攀蜀士,轻之,及共断疑狱,冲始叹服。迁宣城太守,不行,转散骑侍郎。杨骏执政,多树亲属,大开封尝,欲以恩泽自卫。攀以为非,乃与石崇共立议奏之。语在崇传。帝不纳。以豫诛骏功,封西城侯,邑万户,赐绢万匹,弟逢平卿侯,兄子逵关中侯。攀固让所封户及绢之半,余所受者分给中外宗亲,略不入己。迁翊军校尉,顷之,出为东羌校尉。征为扬州刺史,在任三年,迁大司农。转兖州刺史,加鹰扬将军,固让不就。太常成粲、左将军卞粹劝攀涖职,中诏又加切厉,攀竟称疾不起。及赵王伦篡位,遣使召攀,更称疾笃。伦怒,将诛之,攀不得已,扶疾赴召。卒于洛阳,时年五十八。攀居心平允,氵位官整肃,爱乐人物,敦儒贵才。为梁、益二州中正,引致遗滞。巴西陈寿、阎乂、犍为费立皆西州名士,并被乡闾所谤,清议十余年。攀申明曲直,咸免冤滥。攀虽居显职,家甚贫素,无妾媵伎乐,惟以周穷济乏为事。子璋嗣,亦有父风。

译文

何攀,字惠兴,是蜀郡郫地的人。他在州里任职主薄,上司刺史皇甫晏被牙门张弘所陷害,被诬告有大逆之罪。当时何攀正在守母丧期间,就到梁州上奏章,证明皇甫晏不会谋反,皇甫晏的冤情因此而得到平反。

王濬在益州时,将他征辟为别驾。王濬计划攻打吴国,派遣何攀奉表去拜会台阁,口头陈述计谋。皇帝下诏两次引见,于是命令张华与何攀一起筹划进军攻打的时机。王濬还派何攀去拜访羊祜,面陈攻打吴国的计划。何攀善于奉命行事,皇帝认为他不错,下诏要何攀参与到王濬的军事工作中。后来,孙皓向王濬投降,而王浑为自己去得迟而恼火,想攻打王濬,于是何攀劝王濬把孙皓送到王浑那里,这件事就此解决。

朝廷又让何攀做王濬的辅国司马,并封为关内侯。后来他转任荥阳令,提交了有力国家又方便推行的十件事,得到了不少好名声。又任廷尉平。当时,廷尉卿诸葛冲看何攀是蜀地人,所以很轻视他,后来一起审理疑案,诸葛冲这才为之叹服。他升任宣城太守,但没有去,又转任散骑侍郎。

杨骏掌朝中大权时,拉了很多亲戚当官,又大肆封赏,想要遍施恩泽以巩固自己的地位。何攀认为这样不对,于是和石崇一起提交议状上奏。奏文在石崇传内。皇帝没有采纳。后来他又以参加铲除杨骏的功绩,被封为西城侯,食邑万户,赐绢万匹,他的弟弟何逢被封为平卿侯,其兄长的儿子何逵被封为关中侯。何攀坚持让出自己所受的封户和一半的绢物,其余受取的封赠全分给了直系、旁系的本宗亲戚,一点都没留给自己。

后来又任翊军校尉,不久,出朝廷任东羌校尉。又被任命为扬州刺史,在任三年,迁任大司农。又转任兖州刺史,加封鹰扬将军,他坚持退让不愿就职。太常成粲、左将军卞粹劝何攀就职,皇帝还亲自下诏,恳切而严肃地要求,何攀竟称病不起。

后来赵王司马伦篡位,派遣使者召见何攀,他更加称自己病势沉重。司马伦大怒,要杀了他,何攀不得已,带病接受召见。死于洛阳,享年五十八岁。

何攀居心公平允当,做官时讲究严肃整齐,喜爱才能杰出的人,对文士厚重,爱惜人才。在梁、益二州任中正时,招引弃置未用的人才。巴西之地的陈寿、阎乂、犍为、费立都是西州的名士,而且都被乡里说坏话,被清议了十余年。何攀帮他们申明了曲直,他们都得以免于冤枉。何攀虽然身居要职,但家里非常清贫、简朴,没有收置妾媵和伎乐,还专门做周济穷人、救济有难处的人的事。他的儿子何璋继承了爵位,何璋也有他父亲的作风。

5 《陈际泰传》文言文翻译

际泰,于是就通晓了《书经》的大意,陈际泰就把《诗经》带到了田地里,有时拿邻居家孩子的书,一天可以写二三十首诗,返回临川,非常勤敏,躲着人偷偷地诵读,不能够拜师读书,在舅家药笼中见到《诗经》,书的四角已经磨灭变得模模糊糊了,临川人,蹲在高的土山上吟咏《诗经》,自己根据文意去判断区分(哪个地方该有停顿),而且也没有划分句读,先后写的诗达到了万首,同艾南英等人凭借八股文而闻名天下,拿着就快速地跑了,很生气。

父亲看见了。读书人应试诗文的数量。

家里贫穷,于是终身都没有忘记。很久以后。

陈际泰写诗作文,没有比得上陈际泰的,又没有书籍。从表兄那里得到了一本《书经》,督促他到田地里去。

十岁,字大士。

6 周敦颐传文言文阅读答案

《周敦颐传》(节选)阅读——《爱莲说》同步阅读

上传: 黄海龙 更新时间:2012-5-14 18:05:42

《周敦颐传》(节选)阅读

——《爱莲说》同步阅读

南康市唐江红旗学校 黄海龙

原文

周敦颐,字茂叔,道州营道人。原名敦实,避英宗讳改焉。以舅龙图阁学士郑向任,为分宁①主簿②。有狱久不决,敦颐至,一讯立辨。邑人惊曰:“老吏不如也。”部使者荐之,调南安军司理参军。有囚法不当死,转运使王逵欲深治之。逵,酷悍吏也,众莫敢争,敦颐独与之辨,不听,乃委③手版④归,将弃官去,曰:“如此尚可仕乎!杀人以媚人,吾无为也。”逵悟,囚得免。

注释

①分宁:地名。 ②主簿:官名。 ③委:抛弃,扔弃。 ④手版:即笏(hù)板,是古代大臣上朝时手中所拿的狭长板子,用以列出上奏的事项。

阅读训练

1、用“/”给下面的句子划分朗读节奏。(只划一处)

有 囚 法 不 当 死

2、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

(1)狱( ) (2)悟( ) (3)得( )

3、说说“有囚法不当死,转运使王逵欲深治之”的意思。

4、用自己的话说说周敦颐“将弃官去”的原因。

5、为了突显人物形象,选文主要写了周敦颐的哪两个特点?请结合所学课文《爱莲说》,用自己的话概括。

参考答案

1、有囚/法不当死

2、(1)案件,(2)明白,(3)获得、得以

3、有个囚犯按法律不应该死,王逵想要严厉地惩办他。(关键字: 法、深)

4、王逵对囚犯的量刑不公正,还不听取周敦颐的意见。(用自己的语言表述)

5、①善于断案;②为人正直,刚正不阿。

译文

周敦颐,字茂叔,道州营道县人。原名敦实,因避讳英宗皇帝旧名而改为敦颐。由于舅舅龙图阁学士郑向的推荐,做了分宁县的主簿。有一件案子拖了好久不能判决,周敦颐到任后,只审讯一次就立即弄清楚了。县里的人吃惊地说:“老狱吏也比不上啊!”部使者推荐他,调任他到南安担任军司理曹参军。有个囚犯根据法律不应当判处死刑,转运使王逵想重判他。王逵是个残酷凶悍的官僚,大家没人敢和他争,敦颐一个人和他争辩,王逵不听,敦颐就扔下笏板回了家,打算辞官而去,说:“像这样还能做官吗,用杀人的做法来取悦于上级,我不做。”王逵明白过来了,这个囚犯才免于一死。

7 陈循传文言文和译文

文言文:(景泰)二年十二月进少保兼文渊阁大学士。帝欲易太子,内畏诸阁臣,先期赐(陈)循及高谷白金百两,江渊、王一宁、萧鎡半之。比下诏议,循等遂不敢诤,加兼太子太傅。寻以太子令旨赐百官银帛。逾月,帝复赐循等六人黄金五十两,进华盖殿大学士,兼文渊阁如故。循子英及王文子伦应顺天乡试被黜,相与构考官刘俨、黄谏,为给事中张宁等所劾。帝亦不罪。

译文:景泰)二年十二月,晋升为少保兼文渊阁大学士。皇帝想更换太子,内畏惧各位内阁大臣,事先赐予(陈)沿等高谷白金百两,江渊、王一宁、萧铁的。等到下诏议,陈循等人于是不敢劝谏,加官兼任太子太傅。不久任命太子令旨赐给百官银两布帛。过了一个月,上帝又赐陈循等六人黄金五十两,进华盖殿大学士,兼文渊阁照旧。沿子英和王文的儿子王伦参加顺天乡试落榜,相互构陷考官刘俨、黄谏,为给事中张宁等人弹劾。皇帝也不罪。

8 朱升传 文言文翻译

朱升,字允升,是安徽休宁人。元朝末年的时候,乡试中了举人,被任命为池州主管教育的长官,在这个位子上干的很好。后来湖北蕲春、黄冈等地盗贼四起(元朝末年各地的农民起义),兵荒马乱,他就弃官隐居在石门。虽然不时要躲避兵乱,但他还是每日都坚持读书学习。朱元璋攻取了徽州,邓愈向朱元璋推荐朱升,朱元璋就召见朱升,并就当时的天下大势请教朱升,朱升回答:“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朱元璋非常赞同朱升的意见,采纳了朱升的方略。吴元年的时候,朱升被任命为侍讲学士,知制诰,同时编撰国史。因为他年纪大了,特别免除了入朝觐见的辛苦。洪武元年的时候,升职为翰林学士,每当要进行祭祀宗庙的活动时,享有斋戒沐浴的礼仪权力。然后又命他与其他学问家一起编修《女诫》一书,把古代贤良的嫔妃的事迹中可以作为榜样的全部编在书中。朱元璋大封功臣的时候,诏书上的文辞大都是朱升撰写的,当时的人们都认为写的文辞既典雅而事实又准确。过了一年多以后,朱升提请告老还乡,死的时候七十二岁。

朱升从小的时候学习就非常用功努力,一直到老了的时候也还是这样不知疲倦。尤其擅长研究经学。所写的很多经学的旁注,文词简练,而意思又表达的非常清楚精炼。学者都把他称为枫林先生。他的儿子也和他一同做官,做到礼部侍郎,因为别人犯法,他被连坐,治罪死的。

9 张咏传 文言文

张咏,字复之,濮州鄄城人。太平兴国五年(980),濮州推举进士,舆论以张咏为首位被推荐人。当地有个叫张覃的老儒生还没考中进士,张咏便与寇准写信给本州守将,推荐张覃做首选,众人赞许张咏能够谦让。正好遇上李沆、宋、寇准连续推荐他的才干,张咏因此做了荆湖北路转运使,上奏建议撤去归、峡二州的送水夫,被就地转为太常博士。

宋太宗听说他的强干,召他回朝。张永德任并代二州部署,有个小校官犯了法,被他鞭打至死。皇帝下诏审治他的罪。张咏将诏书封起退还,并说:“陛下正委派张永德担任边疆守护大职,若因为一个小校官,使主帅受辱,臣恐怕下级会有轻视上级心理。”太宗不听从。不久,果然有士兵联合控告军校的事发生,张咏引用前次的事来议论,太宗改变态度慰抚他。

出任益州刺史,当时李顺叛乱,王继恩、上官正统兵攻讨,但停兵不进。张咏用话激励上官正,劝勉他亲自出击,然后盛情地陈设帷帐为他饯行。上官正从此决意出兵深入,终于大获全胜。当叛军攻城略地之际,民众有很多被胁迫跟随参加叛军,张咏下达公文将朝廷的恩德和信义告谕民众,使他们各自回到田里。

当初,蜀地士子知道读书向学,但不喜欢做官入仕。张咏考察益州人张及、李畋、张逵等人都有学问品行,受当地人称赞;于是敦促鼓励他们参加科举考试,这三个人果然全都考取了进士,士子们从此懂得了进取。

咸平二年(999),这年夏天,以工部侍郎身份出任杭州知州。因当年歉收,民众有很多人私自卖盐来自给,捕获犯法的人数百个,张咏全都减轻刑罚然后遣散他们。部下属官请求说:“不严厉用法律制裁他们,恐怕无法禁止此事。”张咏说“:钱塘一带十万家民众,受饥饿的人九万,如果不靠盐来救活,一旦蜂拥而起做强盗,那就会酿成大患了。等秋天收获了,当会依旧按原来的法律办事。”

咸平五年,真宗因张咏以前在蜀郡政绩优异,又命他再次出任益州知州,恰好朝廷派遣谢涛巡视西蜀,皇上因此令他转告张咏说:“有卿在蜀,朕无西顾之忧了。”

张咏与青州人傅霖少年同学。傅霖不做官。张咏显贵之后,请傅霖出来做官,请了三十次也没请动,到这时他却来谒见。守门人来报告说傅霖求见。张咏责骂说:“傅先生是天下贤士,我尚还不能跟他做朋友,你是何人,竟敢直呼其名!”

10 王锡爵传文言文答案

题目没有哪来的答案 原文翻译如下,不满意请追问:王锡爵,字元驭,太仓人。

嘉靖四十一年(1562),在京师会试中获第一名,廷试又得第二名,授职为编修。逐渐官至国子监祭酒。

万历五年(1577),以詹事身份负责翰林院。张居正服丧期限未满,即出仕为官,准备对吴中行、赵用贤等人施以廷杖。

王锡爵邀集同馆的十多人到张居正处请求宽免,张居正径直入内而不理他。吴中行等人既已受到杖罚,王锡爵扶着他们大哭。

第二年他晋升礼部右侍郎。张居正才回乡处理丧葬,九卿急忙请求召他回京,唯独王锡爵不签名。

不久,他请求探亲而离职。张居正因为王锡爵揭露自己的短处,更加怀恨他,王锡爵因此不出任官职。

万历二十年(1584)冬季,在家中被任命为礼部尚书兼文渊阁大学士,参与机要事务。返回朝廷,他奏请禁止谄谀、抑制钻营角逐、戒除虚浮、节制侈靡、鼓励议政风气、精简工作。

皇帝都加以褒扬、接纳。 起初,李植、江东之与大臣申时行、杨巍等人产生矛盾,因为王锡爵负有重望,并且与张居正不和,就极力推举他。

等到王锡爵入朝,与申时行结合,他们反而上奏极力排斥李植等人,于是李植等人全部离去。当时申时行任首辅、许国任次辅,三个人都是南畿人,而王锡爵与申时行同时在会试中举,并且在同一郡,在内阁中相处很好。

因为申时行性格柔和,而王锡爵性格刚直气盛。万历十六年(1588),他的儿子王衡考取顺天试的第一名,郎官高桂、饶伸议论此事。

王锡爵接连上奏辩驳,话语过于愤恨,饶伸被投入诏狱并从官籍除名,高桂被贬责到边疆。御史乔璧星奏请皇帝告诫王锡爵,务必扩展他的气量,成为美善有涵养的大臣,王锡爵上奏辩解。

因此逐渐与朝廷议论抵触。 当时群臣奏请建立皇储的人很多,皇帝都不听。

万历十八年(1590),王锡爵奏请预先教导太子,录用言官姜应麟等人,并请求宽恕以前的巡抚李材,没有答复。曾经因为旱灾,自己陈奏请求罢免官职。

皇帝下诏好言挽留。火落赤、真相侵犯西部边疆,议论的人争相请求出动军队,王锡爵主张和平解决,与申时行的意见相合。

不久,他与同列争请册立皇储也不成,他关门闭户请求回乡。不久因为母亲年迈,接连奏请回乡探亲。

于是皇帝赐给他路费,派遣官员护送。回乡两年,申时行、许国和王家屏相继离开职位,有诏书催促、召见王锡爵。

万历二十一年正月,他返回朝廷,是成为首辅。 在此之前有圣旨,这年春季举行册立皇储的大典,告诫朝廷大臣不要轻慢地陈请。

朝廷大臣鉴于张有德事件,都表现出沉默。等到此,王锡爵秘密奏请皇帝决定大计。

皇帝派遣内侍将亲手写的诏书向王锡爵出示,想等待嫡系的儿子,命令将长子和两个次子暂且一起分封为王。王锡爵惧怕有失皇上的旨意,立即奉诏草拟谕旨。

但是他对外又顾虑公众的舆论,于是劝谏:“汉明帝的马后、唐明皇的王后、宋真宗的刘后都抚养诸位妃子的儿子为自己的儿子,请皇帝指令皇后抚育长子,则长子就是嫡系儿子,而且生母不必尊崇位号以致压制了皇贵妃。”也拟谕旨呈送宫中。

同列赵志皋、张位都没预先听说。皇帝竟然将前面的谕告下达给了礼官,下令马上准备礼仪。

因此整个朝廷哗然。给事中史孟麟,礼部尚书罗万化等人,集体到王锡爵的府第力争。

朝廷大臣和劝谏的人,奏章每天几次呈上。王锡爵与赵志皋、张位一起极力奏请皇帝追回先前的诏书,皇帝不依从。

不久,劝谏的人更多,而且岳元声、顾允成、钟纳陛、陈泰来、于孔兼、李启美、曾凤仪、钟化民、项德祯等人将王锡爵拦在朝房里,当面与他争辩此事。李腾芳也上书王锡爵。

王锡爵奏请在朝廷商议,皇帝不同意。他奏请当面陈述,没有答复。

于是他自己弹劾自己的多项失误,请求接受罢免官职的责罚。皇帝迫于公众的舆论,追回并搁置了先前的命令,下令稍候二、三年再商议施行册立的事。

王锡爵立即奏请皇帝迅速决定,并说“:过去嫡长子刚出生,已经颁布诏书大赦,诏书称‘祗承宗社’,明显地是像皇太子般待他。现在又疑惑什么而不决定呢?”没有答复。

七月,彗星出现了,有诏令修行、反省。王锡爵便奏请皇帝召见大臣。

又劝谏说“:彗星渐渐接近紫微星座,皇帝应慎重起居的时节,对左右放宽刑罚,不要嗜欲以防疾病,散发钱粮以广布皇恩。”过了一个月,他又劝谏说:“彗星已进入紫微星座,不是仅仅靠用人行政能够消弭的,只有建立皇储这一件事可以消除灾祸。

天王的星象称帝星,太子的星象称前星。现在前星已经闪耀而皇帝不早做决定,所以招致此灾祸。

如果迅速册立皇太子,天象之变就自然消弭。”皇帝都答复知道了,仍坚持等待春季之期的观点。

王锡爵的复奏又极力劝谏,并接连上奏恳请。 十一月,皇太后的生辰,皇帝驾御宫门接受朝贺完毕,单独召王锡爵到暖阁,慰劳他说:“卿扶持母亲来京都,的确是忠孝两全。”

王锡爵叩头答谢,趁此极力奏请皇帝早日确定国家的根本。皇帝问:“皇后有了儿子,怎么办?”他答复:“这种说法在十年前尚可以,现在嫡长子已经十三岁,尚等待什么?况且从古至今,难道有子弟十三岁了还不读书的事?”皇帝颇为感动。

王锡爵于是奏请皇帝多召见大臣面叙。

成德践履,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这是儒家的不易信条。“亲亲、尊尊”的德性伦理,是儒家义理的核心内容。在先秦,孔子首次为儒家的德性伦理提出了一个合理可靠的论证,其核心在于情感原则。在孔子之前,“人为什么要过道德生活”这个命题是和具有人格神色彩的天、帝关联在一起的。孔子的仁学,以情感为第一原则,以理性和情感的统一为主线,开创了以“道德何以可能和何以必须”为根本课题的儒家哲学。孔子的仁学中,天的人格神意味淡化,而道德实践的主体-人的作用凸显,以亲情为起点的情感原则和有别于认知理性的实践理性原则双翼并举,最终指向一条随心所欲而不逾矩的成圣之路。道德何以可能?何以必须?要解决这个问题,最重要的,就是要找到一个普遍性的原则。孔子从孝、悌这种真真切切的可感可验的家庭亲情为出发点,为他的仁学体系建立了一个普遍性原则-情感。孔子认为,人是有情感的生灵,每个人从一出生,就有“三年之爱于其父母”[1],从出生到老死,时时刻刻都处于父母、兄弟、朋友等五伦的情感互动之中。情感生活是每个人都无法逃避的;人又是有理性的生灵,每个人都能从“有限”的爱亲推广到“无限”的爱人。既然情感是必须的,而且又可以是普遍的,因此,德性伦理就完全可以餐耆�Ω糜泄餐�模�灰蛉恕⒁蚴薄⒁虻囟�涞谋曜肌U庋��鬃拥娜恃Ь臀�叭艘��械滦缘娜粘I�睢碧岢隽艘桓龊侠淼穆壑ぁ;褂Ω们康鞯氖牵�楦性�颍�悄谠诘摹R虼B style='color:black;background-color:#ffff66'>儒家哲学注重体验、体证。孔子为儒家哲学建立的主体性原则,以情感为核心的情感和理性相统一的原则,对后世儒学产生了决定性的影响。孟子的“恻隐之心人皆有之”,实际上就是指恻隐之情人皆有之。孟子的“义在内”,“仁义内在”的论述,是对孔子建立的情感原则的内在性和普遍性的进一步论证,而且有了新的内容。孔子建立的情感原则,是从孝、悌的亲情而来的,其主要特点是真实无伪,孔子是用“人之生也直”[1]这一说法来说明此点的。真实的情感在理性的提撕下成为“爱人”的普遍情感,并在实践过程中,无过无不及地表达为礼仪,也就是外王层面。在孟子的时代,对“情”的讨论进一步深入了。(郭店竹简有很多这方面的资料)孟子承继了孔子的义理规模,认证了情感原则的内在性和普遍性,但他比孔子更进一步,他在源头上,把情感认定为是“善”的,以“恻隐之情”来讲“情”,就是说,情之本是善的,这体现在他的性本善的说法中。“性本善”就是“情本善”。爱是情,但是,爱也有个是非对错,“今人乍见孺子将入于井,皆有怵惕恻隐之模环撬�阅诮挥谌孀又�改敢玻�撬�砸��谙绲撑笥岩玻�嵌衿渖��灰病!盵2]这样的恻隐之情,已经是知是知非的理性的情感了。也就是说,孟子把在孔子处必须交付给理性的,要在实践过程中予以调节才得以无过无不及的情感简洁地浓缩到他的本善之情中。因此,在孟子的理论中,他很少言及“中庸”,很少言及在孔子处时时要言及的以理性调节情感。因为,孟子的本善之情已经具有理性的品格,即无过无不及的中庸品格。这样,在孟子处,重心就着落在如何把这个本善之情“扩而充之”了。当然,扩而充之,这也涉及到了人的理性的作用。儒家义理的核心是情感和理性,即便象孟子,已经把理性品格内化在本善之情中,他也同样强调在道德实践过程中,理性是不可或缺的。《中庸》说,“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喜怒哀乐当然是情感。这是强调了情感的内在性和普遍性。用“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的表述把孔子仁学的核心原则-情感原则完全肯定下来,并做为成人之“道”的出发点,同时,强调“发而中节谓之和”,也就是说,在成德践履的过程中,理性的调适功能同样不可忽视,所以才要“修道之谓教”。《中庸》的思想和孟子的“性本善”的学说,都是在孔子开出的义理框架内的,核心在谇楦性�颍�硇院颓楦械墓叵凳瞧渲械闹飨摺Mǔ0选疤烊撕弦弧弊鑫�惹厝逖У闹腹椋�坪醪⒉蝗非小O惹厝逖�腔�谀谠谇楦械闹魈逍缘赖抡苎АO惹氐兰遥��谂�腥说睦硇缘挠邢扌裕�浴靶味�系母旱姆椒ā笔迪秩硕宰陨砝硇缘姆穸ㄐ缘某�剑�攀且恢痔烊撕弦坏睦砺贰6�惹厝逖В�涌鬃涌�迹�亚楦凶魑�赖率导�某龇⒌愫螅�炀突�旧现皇歉鲂槲唬���保�匀说睦硇允亲髡�娴钠朗龅模�蝗唬�我匝浴翱思焊蠢瘛保亢我匝浴靶奚怼保咳绻�翟诳鬃哟Γ�褂小疤旌窝栽眨�氖毙醒桑�傥锷�伞盵1]的感叹,到了孟子和《中庸》,就只讲知天、事天,讲君臣、父子、夫妇、昆弟、朋友之交是天下之达道,进一步把情感原则作为道德践履的出发点和核心,并把这一内在而普遍性的原则完全肯定下来。正因为情感原则,儒学才要讲体验、体证,它有别于思辨的道家智慧,不需要形而上的体系的完美构造;正因为实践理性原则,儒学才需要修身,才需要道德践履,由此成圣之道是个死而后已的永无止境的过程,需要慎思,明辨和笃行,需要不断学习和反省。而先秦道家则是种境界形态的思辨哲学。

汉代董仲舒以天人感应说来重建儒家的纲常伦理,是有其深刻的社会和政治原因的。在董仲舒的理论中,天是赏善罚恶的绝对至善的人格神。这是一种神学目的论思想。从儒学内部的发展来看,他的这一理论是和孔孟儒学异质的,关键之处就在于他不象孔孟那样把情感作为纲常伦理的出发点和核心原则。因此,他就必须张扬人的理性。在神学目的论的大框架下,他同时极力张扬了作为道德实践主体的理性,从这个意义上说,他并没有背离儒家,而且,还作出了他的独特贡献。同时,他的目的论思想,在一定意义上,为宋明理学的自然目的论提供了思路。

魏晋间玄学思潮起。有无之辨和名教与自然的关系成为这一时代的主要课题。在政治和社会层面上,儒家的纲常伦理并没有受到大的挑战。而如果纯粹从思想史的层面看,玄学反倒为儒家的道德伦理作了形而上的论证。这是一种时代背景下的儒道合流。玄学为儒家道德哲学提供了一种思辨的方法论,到了宋明理学时期,就发展为儒学的体用论了。郭象的理论,认为名教和自然不是对立的,而是统一的,裴頠的崇有论则认为名教不可越,而王弼的贵无论是最具有形而上的理论色彩的,认为必须越名教而任自然,但是,王弼仍然声称孔子是圣人。圣人有情无情论,也是当时论争的一个大问题。我们可以看到,孔孟儒学的两个基本要素理性和情感,在玄学思潮中都得到了相当充分的讨论。贵无论和贵有论,实际上都对人的理性能力进行了深入探讨,再加上情感问题的重新提出,自然这一概念的重新阐释,这些都开启了有宋一代新儒学的先驱者们的思路。

真正对儒学义理构成挑战的是佛学。佛教于东汉时期传入中国,魏晋期间有个大发展,而到了隋唐,是其鼎盛时期。华严宗、唯识宗、天台宗,尤其是禅宗的盛行,使得儒家道德哲学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在现实的社会政治层面,儒家的纲常伦理依然是占统治地位,但是,有识之儒者清醒地看到,如果儒家仁义的内圣之学已然动摇,那纲常伦理的外王层面的大厦就岌岌可危了。韩愈、李翱等人作了重建人文价值体系的尝试。韩愈的《原道》辟头就说,“博爱之谓仁,行而宜之之谓义”。他在《原性》中进一步提出性三品说,认为性是与生俱来的,情是接于物而生的,性的内容是仁义礼智信,情则包括喜怒哀惧爱恶欲。李翱在《复性书》中,则明确提出,要为儒家义理立性命之源,他说,“人之所以为圣人者性也,人之所以惑其性者,情也”。他们试图找到一个内在的普遍性的原则,重新来论证儒家德性伦理。他们在儒家经典中以《大学》和《中庸》为据,这也是一个贡献。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他们是上承先秦儒学,而下启宋明理学的。然而,他们对孔孟儒学的义理核心并没有把握住,对佛学之于儒学义理的真正挑战之处看得不清,因此,他们没能建立一个符合时代要求的新儒学。这个历史性任务有待于来者。

延至北宋初期,宋初三先生胡瑗、孙复、石介,高举反佛老二氏的大旗,可是,他们基本上还是着眼于社会政治层面来应对佛学,力斥其逃君臣之礼,去父子之情,绝夫妇之义。公正地说,他们从韩愈、李翱走到的地方又往后退了一步。他们只是尝试重建仁义道统。而实质上,不破就不能立。如果不能把握儒学义理的根本精神,和佛学对儒学德性伦理的挑战究竟在何处,就不可能重建新儒学。

这个历史性的任务,落在了北宋理学的代表人物周敦颐、张载、程颢、程颐身上。在考察他们对新儒学的建立各自做出了什么样的贡献之前,我们有必要先大体地描述一下佛学理论主要在哪些方面对儒家学说构成挑战甚至可以说是致命的威胁。大致可以从宇宙论、人生论、心性论来说。佛学认为,山河大地一切皆是虚幻,宇宙万物是人心生灭妄想所生之虚幻之境;生死是可以轮回的,人的形灭了,神仍在,不断地轮回。人生是个苦海,爱嗔痴三毒使得人生在世,永无快乐之时。心是作用心,万法唯心。万物皆因缘而生,缘起而性空,总之,诸行无常,诸法无我,一切皆空。实际上,我们可以简单明了地这么说,佛学理论把儒家义理中的两大要素理性和情感毫不留情地击碎,这是釜底抽薪之举,这种挑战是极其严峻的。强调亲亲、尊尊,以孝悌为仁义之本的纲常伦理,不管是以情感为出发点和核心的孔孟仁学,还是以理性为出发点和核心的荀子的礼学,还是预设了纯粹至善的人格神的董仲舒的天人感应说,在被抽掉了理性和情感两大要素之后,确实是大厦将倾。内在的普遍性的原则无法建立,内圣层面无法挺立,那外王层面更是无从谈起。佛学的根本理论已经把理性和情感的不可靠和不确定性说得很透彻了,如果只是简单地重新以情感或理性作为内在普遍性原则,名之曰性命之源,那是一种无视佛学挑战的作法,至少是无法与之相衡的。如何重新找到一个无可置疑的基点,找到一个完全可靠的内在普遍性原则,从而为儒家义理寻找一条出路,为道德何以可能和何以必须的问题重新予以论证,这就是北宋理学的急切的历史性课题。

考察北宋理学这几位代表人物,时刻必须关注以下两点:其一,他的理论如何回应和反驳佛学?其二,他的理论找到了什么样的内在普遍性原则,来重建儒家的德性伦理?不用这两点来衡量一个理论体系,那很可能要么失之简单,要么失之附会。以下我们略微评述一下周敦颐、张载、程颢、程颐几位代表人物。

《太极图说》和《通书》是周敦颐的主要著作。其特点是以《易传》为文本依据,以阴阳五行说构造宇宙论模式,宇宙万物生生不息,来自太极之动静。实际上,本源是无极也罢,是太极也罢,都是次要的,这里,最值得注意的是,周敦颐以此来回应佛学的山河大地皆幻的宇宙论,彼言一切皆为“假有”,我则言一切皆“真实”,彼言“虚”,我则言“实”。天地万物一切皆实,这确实是很关键性的一点,如果一切皆是虚幻,礼义仁智信从何谈起?所以,周敦颐从此点入手,以回应佛学,是大有功于儒学的。在他之后,儒家无一例外地,或言阴阳五行之变化,或言气之流行,都是为了回应佛学的山河大地一切皆幻之说的。周敦颐认为人得五行之气而贵为天地之灵,而“圣人定之以中正仁义…立人极焉”[3],人极其实就是人之性,就是他找到的一个内在而普遍的原则。在《通书》中,他更进一步,以“诚”来说明这一内在而普遍的原则,诚是内在的性命之源,是周的理论中的基点。诚既是万物化生之源,也是人的仁义礼智信的德性伦理生活之本,是内在于人的普遍原则。先秦儒学在论证人要过德性伦理生活时,并不涉及宇宙论,而是直接从人的情感存在出发。作为北宋理学的第一个理论体系,周敦颐的以“诚”为核心的理论,把宇宙论与德性桌硐喙亓���俏�嘶赜Ψ鹧У奶粽剑��龀龅囊恢址当究�碌某⑹浴7鹧У挠钪媛酆推湫男月凼墙裘芟嗔�模�胶哟蟮匾磺薪曰玫挠钪媛凼峭蚍ㄎㄐ模�灯鹦钥盏姆鹧�男月鄣谋厝坏穆呒�耐蒲荨O嘤Φ兀�芏匾靡灿锰烊撕弦坏哪J交赜Ψ鹧АL��蛟怀希�怯钪娴谋咎澹ū咎逭庖环冻耄�抟傻厥抢醋孕�Ш头鹗希�惹厝逖�敲挥幸膊槐匾�姓飧龇冻氲模��彩堑赖率导�魈澹�说谋咎澹�箍��手抢褚逍盼宄#��滦陨�钪�谰荨S钪娴谋咎澹�鲜侨室灞咎宓牡1#�绱耍��衔��臀B style='color:black;background-color:#ffff66'>儒家人文价值的重建找到了一个可靠的基点。还有,更值得注意的是,周敦颐认为,诚是百行之源,亦是人性之源,把宇宙论和人性论融为一体,其背后的理论模式是“天人合一”。前面我们谈到,先秦儒学是没有这个天人合一的模式的。《中庸》中讲天命之谓性,看起来似乎是把天和人关联在一起,实质上,只是为了表明“性”的内在普遍性的特质,而性又是指未发之喜怒哀乐之情,并明确指出,这是“天下之大本”,《中庸》的理论并没有什么天人合一的理路。要有天人合一的理路,前提必须是目的论思想。董仲舒的天人感应论就是一种神学目的论。而周敦颐的诚既是宇宙万物之源,又是仁义礼智性之源,这是自然目的论的思想。从宋明理学的发展我可以看到,自然目的论的思想为新时期的儒学重开生面,是回应佛道二氏尤其是佛学理论的最强大的武器,自然目的论的思想对儒学的发展其功至伟。朱子尊周敦颐为理学的开山祖师,良有以也。人为什么要过德性伦理生活德性伦理有没有普遍的标准?儒家就是要解决这个问题的。在先秦,孔孟以人的情感这一内在而普遍的原则来论证此命题,北宋理学承继了这一问题,并依托于自然目的论,在更高的层面来论证“道德何以可能和何以必须”。人应该过德性伦理生活,而且这是人的使命,是人生在世的目的。道德践履之路就是人完成其使命之路。人一生在世间,就走在了这条成圣的终极关怀之路上。但是,天地间阴阳化生,动静无已,万物生生不息源自太极(或曰诚)本体,这一论断是理性的独断么?“有限”的个体是何以可能在道德践履之路上实现其“成人”之目的?万化之源的太极(诚)本体又是如何成为“人极”的呢?周敦颐是以“圣人定之以中正仁义”这一说法来衔接天道和人道的,还未能从理论上贯通天道与人道,合而为一。所以,天人合一在他那里,似乎只是个境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