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曲酒简介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10-12浏览:4收藏

神曲酒简介,第1张

目录 1 拼音 2 《得效》卷三 21 方名 22 组成 23 主治 24 神曲酒的用法用量 附: 1 古籍中的神曲酒 1 拼音

shén qǔ jiǔ

2 《得效》卷三 21 方名

神曲酒

22 组成

神曲1块(约如拳大)。

23 主治

闪挫腰痛;食积腰痛。

24 神曲酒的用法用量

上烧令通赤,好酒2大盏,淬酒便饮令尽。仰卧少顷即安。

古籍中的神曲酒 《普济方》:[卷一百五十四身体门]腰痛

积散加桃仁煎。空心食前服。阳脏人不可服五积散。神曲酒(出续易简方)治挫闪著腰痛。不能转侧。陈久神曲

《金匮翼》:[卷六腰痛]食积腰痛

神曲、杜仲、黄柏、官桂、砂仁、葛花、桔梗之类。神曲酒陈久神曲一块,烧通红老酒,去神曲,通口吞青娥丸

《丹溪心法》:[卷四]鼻病七十六

(五钱)上为末。纳鼻中。治鼻渊南星半夏苍术白芷神曲酒芩辛夷荆芥上水煎,食后服。〔附录〕酒者,此皆壅

《医学纲目》:[卷之二十七·肺大肠部鼻塞]鼻渊

,食后服,日三。〔丹〕治鼻渊。南星半夏苍术白芷神曲酒芩辛夷荆芥尝治一中年男子,右鼻管流浊涕,有秽气

《医学课儿策》:正文

目录 1 拼音 2 明·方贤著《奇效良方》:温中汤 21 处方 22 炮制 23 功能主治 24 温中汤的用法用量 25 摘录 3 《万病回春》卷五:温中汤 31 处方 32 功能主治 33 温中汤的用法用量 34 摘录 4 柴国剑方:温中汤 41 处方 42 功能主治 43 温中汤的用法用量 44 摘录 5 《外台》卷十引《古今录验》 51 方名 52 组成 53 主治 54 温中汤的用法用量 55 制备方法 56 用药禁忌 6 《脉症正宗》卷一 61 方名 62 组成 63 功效 64 温中汤的用法用量 7 《金匮翼》卷六 71 方名 72 组成 73 主治 74 温中汤的用法用量 75 制备方法 8 《圣济总录》卷十三 81 方名 82 组成 83 主治 84 温中汤的用法用量 85 制备方法 9 《疡医大全》卷三十三 91 方名 92 组成 93 功效 94 主治 95 温中汤的用法用量 96 加减 10 《会约》卷四 101 方名 102 组成 103 主治 104 温中汤的用法用量 105 加减 11 《会约》卷十四 111 方名 112 组成 113 主治 114 温中汤的用法用量 115 加减 12 《揣摩有得集》 121 方名 122 组成 123 功效 124 主治 125 温中汤的用法用量 13 《续易简》卷二 131 方名 132 组成 133 主治 134 温中汤的用法用量 135 制备方法 14 《百一》卷二十引燕贤仲侍郎方 141 方名 142 组成 143 功效 144 温中汤的用法用量 145 制备方法 15 《三因》卷十一 151 方名 152 温中汤的别名 153 组成 154 主治 155 温中汤的用法用量 156 制备方法 157 附注 16 《傅青主女科》卷下 161 方名 162 组成 163 主治 164 温中汤的用法用量 17 《圣济总录》卷三十八 171 方名 172 组成 173 主治 174 温中汤的用法用量 175 制备方法 18 《伤寒微旨论》卷下 181 方名 182 组成 183 主治 184 温中汤的用法用量 185 加减 186 制备方法 19 《鸡峰》卷十四 191 方名 192 组成 193 主治 194 温中汤的用法用量 195 制备方法 20 《千金》卷十五 201 方名 202 温中汤的别名 203 组成 204 主治 205 温中汤的用法用量 206 附注 21 《鬼遗》卷四 211 方名 212 组成 213 主治 214 温中汤的用法用量 215 制备方法 216 用药禁忌 22 《赤水玄珠》卷八 221 方名 222 组成 223 主治 224 温中汤的用法用量 23 《鸡峰》卷二十 231 方名 232 组成 233 主治 234 温中汤的用法用量 235 制备方法 24 《临证医案医方》 241 方名 242 组成 243 功效 244 主治 25 《回春》卷五 251 方名 252 组成 253 主治 254 温中汤的用法用量 255 制备方法 附: 1 古籍中的温中汤 1 拼音

wēn zhōng tāng

2 明·方贤著《奇效良方》:温中汤

21 处方

当归(切焙二两)、白术(二两)。人参、附子(炮裂去皮脐)、干姜(炮)、甘草(炙)、蜀椒(去目炮出汗)、桂心,各一两。

22 炮制

上锉如麻豆大。

23 功能主治

治风邪所伤,肌瘦泄汗、寒中泣出。

24 温中汤的用法用量

每服四钱匕,以水一盏半,煎取八分,去滓,温服,日二。

25 摘录

明·方贤著《奇效良方》

3 《万病回春》卷五:温中汤

31 处方

良姜 官桂 益智仁 砂仁 木香(另研)香附 厚朴 陈皮 茴香 当归 玄胡索 甘草各等分

32 功能主治

治虚寒腹痛。

33 温中汤的用法用量

上药锉一剂,加生姜1片,水煎服。

34 摘录

《万病回春》卷五

4 柴国剑方:温中汤

41 处方

党参9克,白术9克,炮姜3克,炙甘草6克,茯苓9克,防风9克,焦神曲9克,焦山楂9克,陈皮6克,白芍12克,秦皮12克。

42 功能主治

健脾温中,清肠化湿。主脾失健运,湿热蕴于肠中,肝脾气滞。

43 温中汤的用法用量

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44 摘录

柴国剑方

5 《外台》卷十引《古今录验》 51 方名

温中汤

52 组成

甘草3两(炙),桂心4两,生姜1斤。

53 主治

上气喘急,胸中满,咽喉不利,气逆抢心。

54 温中汤的用法用量

以水7升半,煎取3升。分5服。

55 制备方法

上切。

56 用药禁忌

忌生葱,海藻、菘菜。

6 《脉症正宗》卷一 61 方名

温中汤

62 组成

干姜8分,吴萸8分,厚朴1钱,半夏8分,白术1钱,苍术1钱,黄耆1钱,青皮1钱。

63 功效

温中。

64 温中汤的用法用量

水煎服。

7 《金匮翼》卷六 71 方名

温中汤

72 组成

厚朴(姜制)1两,橘皮(去白)1两,干姜7钱,甘草(炙)半两,草豆蔻半两,茯苓(去皮)半两,木香半两。

73 主治

土衰不运,又加客寒,聚为满痛。

74 温中汤的用法用量

每服2钱,水2盏,生姜3片,煎至1盏,去滓。食前温服。

75 制备方法

上为粗末。

8 《圣济总录》卷十三 81 方名

温中汤

82 组成

当归(切,焙)2两,白术2两,人参1两,附子(炮裂,去皮脐)1两,干姜(炮)1两,甘草(炙)1两,蜀椒(去目及闭口者,炒出汗)1两,桂(去粗皮)1两。

83 主治

风邪所伤,肌瘦汗泄,寒中泣出。

84 温中汤的用法用量

每服4钱匕,以水1盏半,煎取8分,去滓,温服,1日2次。

85 制备方法

上(口父)咀,如麻豆大。

9 《疡医大全》卷三十三 91 方名

温中汤

92 组成

陈皮、厚朴、人参、白茯苓、黄耆、官桂、半夏、当归、川芎、熟地。

93 功效

保脾胃,助气血。

94 主治

痘疮三朝,身凉不渴,口气冷,痘淡白,二便清利。

95 温中汤的用法用量

上加生姜为引,水煎服。

96 加减

泄泻,加白术,泽泻;不止,再加诃子肉,肉豆蔻。

10 《会约》卷四 101 方名

温中汤

102 组成

白术1钱,山药(炒)1钱半,扁豆(炒,研)2钱,陈皮8分,厚朴(姜炒)1钱,砂仁8分,藿香1钱,干姜(炒)8分,甘草(炙)1钱,白芍1钱。

103 主治

里寒便溏,腹痛喜按,口吐冷涎,脉虚弱者。

104 温中汤的用法用量

水煎服。

105 加减

如宿食,加炒神曲、炒麦芽各1钱;如呕逆,加生姜1钱半;如气滞者,加木香5分。

11 《会约》卷十四 111 方名

温中汤

112 组成

陈皮1钱,砂仁1钱,藿香1钱,草蔻仁(煨)1钱,香附1钱5分,肉桂1钱5分,干姜1钱5分。

113 主治

寒气凝结,胀痛喜按,脉息弦紧者。

114 温中汤的用法用量

水煎,温服。如假热拒格者,冰冷服。

115 加减

如小腹寒痛,加吴茱萸57分;如寒甚而栗者,加附子12钱;如呕逆者,加生姜、半夏;或理中汤加附子亦妙。

12 《揣摩有得集》 121 方名

温中汤

122 组成

白术1钱(炒),诃子肉5分(炒),冬虫草5分,法夏1钱,杏仁1钱(炒),胶珠6分,云苓1钱,蔻米5分(研),炙草5分。

123 功效

温中健脾,补土生金。

124 主治

小儿脾肺虚,咳嗽不安。

125 温中汤的用法用量

水煎,冲入红糖3钱服。

13 《续易简》卷二 131 方名

温中汤

132 组成

拣参1两,白术1两,白茯苓1两,干姜(炮)1两。

133 主治

老人吐泻不止。

134 温中汤的用法用量

每服2钱,空心、食前盐汤米饮调服。

135 制备方法

上为细末。

14 《百一》卷二十引燕贤仲侍郎方 141 方名

温中汤

142 组成

缩砂仁2两,甘草(炙)3两,盐(炒)3两,丁香1分,生姜半斤(去皮)。

143 功效

温中。

144 温中汤的用法用量

沸汤点下。

145 制备方法

上将姜捣碎,与砂仁、甘草、盐一处拌匀,淹1宿,焙干,次入丁香,同为细末。

15 《三因》卷十一 151 方名

温中汤

152 温中汤的别名

温中厚朴汤

153 组成

厚朴(去皮,细锉)、甘草(锉细)、生姜(洗,切)、青州枣(切)各等分。

154 主治

虚人老人,饮啖生冷,多致腹胀,心下痞满,有妨饮食,或刺痛泄利,气痞滞闷。

155 温中汤的用法用量

每服1大钱,空腹生姜汤点服,以知为度。

156 制备方法

前2味捣令得所,入生姜杵匀,取出,同枣焙令微燥,入锅慢火炒令紫色,焙干为细末。

157 附注

温中厚朴汤(《普济方》二○七)。

16 《傅青主女科》卷下 161 方名

温中汤

162 组成

人参1钱,白术1钱半,当归2钱,厚朴8分,黑姜4分,茯苓1钱,草豆蔻6分。

163 主治

产后霍乱,吐泻不止,无块痛者。

164 温中汤的用法用量

上加生姜3片,水煎服。

17 《圣济总录》卷三十八 171 方名

温中汤

172 组成

人参、干姜(炮)、白术、甘草(炙)、当归(切,焙)各等分。

173 主治

霍乱吐下,虚烦不止,腹中绞痛。

174 温中汤的用法用量

每服3钱匕,水1盏,煎至7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175 制备方法

上为粗末。

18 《伤寒微旨论》卷下 181 方名

温中汤

182 组成

舶上丁香皮1两,厚朴1两,干姜2分,白术2分,丁香枝2分,陈皮2分。

183 主治

伤寒胃中寒,脉沉迟,或紧或缓,胸膈满闷,腹中胀痛,身体拘急,手足逆冷。

184 温中汤的用法用量

每服2钱,水1盏,入葱白3寸,荆芥5穗,煎至7分,去滓,热服。

185 加减

如三服未快,及手足逆冷呕吐,更加舶上丁香皮2分,干姜1分炮。

186 制备方法

上为末。

19 《鸡峰》卷十四 191 方名

温中汤

192 组成

白芍药半两,桂半两,吴茱萸150个。

193 主治

痢疾腹痛。

194 温中汤的用法用量

每服2钱,水1盏,生姜3片,煎至6分,去滓,空心温服。

195 制备方法

上为粗末。

20 《千金》卷十五 201 方名

温中汤

202 温中汤的别名

温中厚朴汤

203 组成

干姜1分,厚朴1分,当归3分,桂心3分,甘草3分,人参2分,茯苓2分,白术2分,桔梗2分。

204 主治

小儿夏月积冷,洗浴过度,乳母亦将冷洗浴,以冷乳饮儿,致发壮热,忽值暴雨凉加之,儿下如水,胃气虚弱,面青肉冷,眼陷干呕者。

205 温中汤的用法用量

上(口父)咀。以水2升,煮取9合。60100日儿,每服2合半。

206 附注

温中厚朴汤(《普济方》卷九十一引《圣济总录》)。

21 《鬼遗》卷四 211 方名

温中汤

212 组成

甘草6分(炙),干姜6分,附子(炮,去皮脐,破)6分,蜀椒240粒(去目,闭口者,出汗)。

213 主治

痈疽取冷过多,寒中下痢,食完出者。

214 温中汤的用法用量

以水6升,煮取2升。分温3服。

215 制备方法

上切。

216 用药禁忌

忌海藻,菘菜,猪肉,冷水。

22 《赤水玄珠》卷八 221 方名

温中汤

222 组成

苍术1钱5分,木香1钱5分,干姜(炮)1钱5分,厚朴1钱2分,砂仁1钱2分,青皮1钱2分,芍药(炒)1钱2分。

223 主治

白痢。腹痛饱胀,不思饮食。

224 温中汤的用法用量

上加煨姜2片,水煎,食前温服。

23 《鸡峰》卷二十 231 方名

温中汤

232 组成

白术半斤,枣半斤,厚朴5两,陈皮4两,甘草3两,干姜2两,藿香1两,茯苓1两。

233 主治

脾胃虚寒,腹中冷痛,饮食迟化,痰饮并多,寒气上奔,心胸刺痛;及伤寒阴盛脉细沉微,手足逆冷,霍乱吐泻。

234 温中汤的用法用量

每服2钱,水1盏,煎至6分,去滓。食前温服。

235 制备方法

上为粗末。

24 《临证医案医方》 241 方名

温中汤

242 组成

砂仁6g,白蔻仁6g,刀豆子9g,高良姜9g,吴茱萸3g,陈皮9g,香附9g,姜厚朴9g,麦芽9g,神曲9g,鸡内金9g,谷芽9g。

243 功效

温中止痛,理气和胃。

244 主治

慢性胃炎,偏寒型。胃脘痛,遇寒加重,舌苔薄白,脉紧。

25 《回春》卷五 251 方名

温中汤

252 组成

良姜、官桂、益智仁、砂仁、木香(另研)、香附、厚朴、陈皮、茴香、当归、元胡索、甘草各等分。

253 主治

虚痛;食积腹痛,其脉弦,其痛在上,以手重按愈痛,甚欲大便,利后其痛减退。

254 温中汤的用法用量

加生姜1片,水煎服。

255 制备方法

上锉1剂。

古籍中的温中汤 《景岳全书》:[卷之五十八宙集·古方八阵]热阵

(等分)上每服五钱,水煎服。如呕,加半夏。丁香温中汤治同前。即前治中汤加丁香、去半夏。《良方》温胃

《医学入门》:[外集·卷五外科]痈疽总论

法,一日不可缺也。古方托里散、托里清中汤、托里温中汤、托里和中汤、托里建中汤、托里抑青汤、托里益黄

《推拿抉微》:[第四集·治疗法]胀满

或因服药攻下太过,致成腹胀者。宜温中调气,浓朴温中汤;若虚而兼寒者,加桂附。实胀者,腹中原有食积,

《保婴撮要》:[卷十五]作呕不止

寒*而呕者,托里温中汤。肝气乘脾而呕者,托里抑青汤。胃虚停痰而呕者,托里清中汤。胃虚自病而呕者,托

《疡医大全》:[卷六]论疮疡欲呕作呕呃逆

  《中医古籍大全》

  这是一套从网络上搜集的中医古籍大全一共699本全都是TXT格式的这样方便大家从电脑,手机,甚至是PSP上观看里面的内容从古代经典到各类医家对经典的诠释,医案的等等著作都有,同时也包括:内,外,骨,妇,儿,方剂,针灸,本草,医案等书籍,是一套很全面的医书集成可供同道们和中医爱好者们阅读学习

  说到中医古书,个人认为这才是中华传统医学的统宗!以中国古代哲学方法论为统,以两经一论为宗,以辨证论治为标,以理法方药为榜这样才能真正的体会到中国古代医学的精髓

  当然或许有很多人会说有些古人的书籍里有许多令人质疑的东西在,可能在现代的学习和研究当中在已经被抹杀掉了,干嘛还要去看呢我想也许正是如此,中医也才这么磕磕绊绊的发展到了今天,也正是因为人们在对中医理论不断的质疑与研究,中医学才取得了十分辉煌,丰硕的成果我们看古书不仅仅是学习历代医家的精彩论述,更要学习他们那种敢于质疑,敢于探索的治学态度相对于今人对于学习中医学的态度,或者一些所谓"名家",学术上的沽名钓誉者,深感悲忧不知道照这样下去,中华医学在当今的混乱环境下还能走多久

  在此,希望各位同道以及中医爱好者们积极努力,学好中医理论,可以更好的在应用临床上,发挥出中医学应有的疗效,以修身利人!

  注意:如果直接用"记事本打开txt文档会出现排版错误或者乱码请用写字板,WORD,WPS或者其他txt阅读软件打开在手机和PSP中一切正常

  特别是584-《医学衷中参西录》清---张锡纯著。集《黄帝内经》和《伤寒论》之精华。此书辩症精准,用药简单,而又大胆,突破了传统中医书籍的只有药方,而没有实例病案,方便读者可对症而用药。

  现代中医师有高达70%受此书深远影响。

  张锡纯中国医学家。中西汇通派代表人物之一。字寿甫。河北盐山人,是近现代中国中医学界的医学泰斗。

  目录:

  000-神农本草经txt

  001-吴普本草txt

  002-本草经集注txt

  003-新修本草txt

  004-食疗本草txt

  005-海药本草txt

  006-本草图经txt

  007-本草衍义txt

  008-汤液本草txt

  009-饮膳正要txt

  010-滇南本草txt

  011-本草品汇精要txt

  012-本草蒙筌txt

  013-本草纲目txt

  014-本草乘雅半偈txt

  015-本草征要txt

  016-本草易读txt

  017-本草新编txt

  018-本草备要txt

  019-本经逢原txt

  020-本草经解txt

  021-本草从新txt

  022-神农本草经百种录txt

  023-本草纲目拾遗txt

  024-本草崇原txt

  025-本草求真txt

  026-神农本草经读txt

  027-本草述钩元txt

  028-食鉴本草txt

  029-本草思辨录txt

  030-本草纲目别名录txt

  031-本草便读txt

  032-本草撮要txt

  033-本草问答txt

  034-神农本草经赞txt

  035-本草择要纲目txt

  036-得配本草txt

  037-本草害利txt

  038-本草分经txt

  039-雷公炮炙论txt

  040-炮炙全书txt

  041-炮炙大法txt

  042-雷公炮制药性解txt

  043-濒湖炮炙法txt

  044-要药分剂txt

  045-珍珠囊补遗药性赋txt

  046-药鉴txt

  047-药征txt

  049-五十二病方txt

  050-名医别录txt

  051-千金翼方txt

  052-孙真人海上方txt

  053-外台秘要txt

  054-医心方txt

  055-太平圣惠方txt

  056-苏沈良方txt

  057-博济方txt

  058-史载之方txt

  059-太平惠民和剂局方txt

  060-圣济总录txt

  061-鸡峰普济方txt

  062-洪氏集验方txt

  063-杨氏家藏方txt

  064-千金宝要txt

  065-卫生易简方txt

  066-全生指迷方txt

  067-仁斋直指方论(附补遗)txt

  068-瑞竹堂经验方txt

  069-世医得效方txt

  070-奇效良方txt

  071-医方集宜txt

  072-医方考txt

  073-增广和剂局方药性总论txt

  074-普济方txt

  075-肘后备急方txt

  076-普济本事方txt

  077-严氏济生方txt

  078-药征续编txt

  079-仁术便览txt

  081-祖剂txt

  082-古今名医方论txt

  083-种福堂公选良方txt

  084-汤头歌诀txt

  085-急救便方txt

  086-奇方类编txt

  087-医方集解txt

  088-绛雪园古方选注txt

  089-医方论txt

  090-串雅内外编txt

  091-成方切用txt

  092-时方妙用txt

  093-时方歌括txt

  094-长沙方歌括txt

  095-金匮方歌括txt

  096-医方证治汇编歌诀txt

  097-验方新编txt

  098-十剂表txt

  099-经验丹方汇编txt

  101-药性切用txt

  102-退思集类方歌注txt

  103-华佗神方txt

  104-集验方txt

  105-大小诸证方论txt

  106-奇效简便良方txt

  107-神仙济世良方txt

  108-是斋百一选方txt

  109-小品方txt

  110-惠直堂经验方txt

  111-绛囊撮要txt

  112-经验奇方txt

  113-古方汇精txt

  114-外治寿世方txt

  115-文堂集验方txt

  116-回生集txt

  117-本草简要方txt

  118-增订医方歌诀txt

  119-济世神验良方txt

  121-医方歌括txt

  122-医方简义txt

  123-女科切要txt

  124-傅青主女科歌括txt

  125-产宝txt

  126-女科百问txt

  127-钱氏秘传产科方书名试验录txt

  128-妇人良方大全

  129-沈氏女科辑要txt

  130-济生集txt

  131-婴童百问txt

  132-女科证治准绳txt

  133-小儿药证直诀txt

  134-幼科切要txt

  135-婴儿论txt

  136-活幼心书txt

  137-儿科要略txt

  138-儿科萃精txt

  139-痧疹辑要txt

  140-小儿推拿广意txt

  141-幼科证治准绳txt

  142-女科旨要txt

  143-女科折衷纂要txt

  144-女科指要txt

  145-女科指掌txt

  146-女科要旨txt

  147-女科秘旨txt

  148-女科秘要txt

  149-女科经纶txt

  150-女科精要txt

  151-女科撮要txt

  152-小儿痘疹方论txt

  153-小儿卫生总微论方txt

  154-内府秘传经验女科txt

  155-幼幼集成txt

  156-幼幼新书txt

  157-幼科心法要诀txt

  158-幼科折衷txt

  159-幼科指南txt

  160-幼科推拿秘书txt

  161-幼科发挥txt

  162-幼科概论txt

  163-幼科类萃txt

  164-幼科铁镜txt

  165-竹泉生女科集要txt

  166-儿科醒txt

  167-保幼新编txt

  168-保婴撮要txt

  169-活幼口议txt

  170-胎产心法txt

  171-胎产指南txt

  172-胎产秘书txt

  173-家传女科经验摘奇txt

  174-妇人规txt

  175-妇科心法要诀txt

  176-妇科秘方txt

  177-妇科秘书txt

  178-妇科问答txt

  179-专治麻痧初编txt

  180-张氏妇科txt

  181-产鉴txt

  182-陈氏幼科秘诀txt

  183-麻科活人全书txt

  184-麻疹备要方论txt

  185-麻疹阐注txt

  186-痘疹心法要诀txt

  187-评注产科心法txt

  188-慈幼便览txt

  189-慈幼新书txt

  190-毓麟验方txt

  191-经验麻科txt

  192-达生编txt

  193-盘珠集胎产症治txt

  194-竹林女科证治txt

  195-原要论txt

  196-产后十八论txt

  197-脚气治法总要txt

  198-济阴纲目txt

  199-卫生家宝产科备要txt

  200-邯郸遗稿txt

  201-鬻婴提要说txt

  202-颅囟经txt

  203-婴童类萃txt

  204-医林改错txt

  205-金匮翼txt

  206-养老奉亲书txt

  207-医门法律txt

  208-笔花医镜txt

  209-血证论txt

  210-外科精义txt

  211-立斋外科发挥txt

  212-外科枢要txt

  213-杂病心法要诀txt

  214-跌损妙方txt

  215-杂病广要txt

  216-江氏伤科学txt

  217-伤科大成txt

  218-跌打秘方txt

  219-跌打损伤方txt

  220-外科集验方txt

  222-跌打损伤回生集txt

  223-疡医大全txt

  224-傅青主男科重编考释txt

  225-疡科心得集txt

  226-外科大成txt

  227-阴证略例txt

  228-发背对口治诀论txt

  229-集验背疽方txt

  230-外科正宗txt

  231-中风论txt

  232-内外伤辨txt

  233-内科摘要txt

  234-少林真传伤科秘方txt

  235-仙授理伤续断秘方txt

  236-外科十三方考txt

  237-外科心法要诀txt

  238-外科方外奇方txt

  239-外科全生集txt

  240-外科启玄txt

  241-外科理例txt

  242-外科传薪集txt

  243-外科精要txt

  244-外科选要txt

  245-外科医镜txt

  246-正骨心法要旨txt

  247-正体类要txt

  248-何氏虚劳心传txt

  249-周慎斋遗书txt

  250-奇经八脉考txt

  251-金疮秘传禁方txt

  252-金疮跌打接骨药性秘书txt

  253-青囊秘诀txt

  254-急救良方txt

  255-急救广生集txt

  256-订正太素脉秘诀txt

  257-症因脉治txt

  258-秘传外科方txt

  259-秘传刘伯温家藏接骨金疮禁方txt

  260-脉症治方txt

  261-脉确txt

  262-接骨手法txt

  263-救伤秘旨txt

  264-理虚元鉴txt

  265-虚损启微txt

  266-诊脉三十二辨txt

  267-伤科方书txt

  268-伤科汇纂txt

  269-伤科补要txt

  270-慎柔五书txt

  271-杨成博先生遗留穴道秘书txt

  272-痰火点雪txt

  273-万氏秘传外科心法txt

  274-解围元薮txt

  275-刘涓子鬼遗方txt

  276-疯门全书txt

  278-增订十药神书txt

  279-疠疡机要txt

  280-医学从众录txt

  281-疡科纲要txt

  282-医门补要txt

  284-仙传外科集验方txt

  285-外科十法txt

  286-脉诀乳海txt

  287-脉诀考证txt

  288-痰疠法门txt

  289-证治汇补txt

  290-外科证治全书txt

  291-眼科秘诀txt

  292-银海精微txt

  293-审视瑶函txt

  294-目经大成txt

  295-针灸大全txt

  296-扁鹊神应针灸玉龙经txt

  297-针灸易学txt

  298-针灸聚英txt

  299-针灸大成txt

  300-针灸逢源txt

  301-针灸甲乙经txt

  302-针经节要txt

  304-杨敬斋针灸全书txt

  305-宋本备急灸法txt

  306-刺灸心法要诀txt

  307-一草亭目科全书txt

  308-口齿类要txt

  309-子午流注针经txt

  310-子午流注说难txt

  311-尤氏喉科秘书txt

  312-尤氏喉症指南txt

  313-白喉全生集txt

  314-白喉条辨txt

  315-银海指南txt

  316-普济方·针灸txt

  317-灸法秘传txt

  318-走马急疳真方txt

  319-明目至宝txt

  320-金针秘传txt

  322-重订囊秘喉书txt

  323-重楼玉钥txt

  324-重楼玉钥续编txt

  325-原机启微txt

  326-神灸经纶txt

  327-神应经txt

  328-秘传眼科龙木论txt

  329-针灸神书txt

  330-针灸素难要旨txt

  331-针灸问对txt

  332-针灸集成txt

  333-针灸资生经txt

  334-针经指南txt

  335-巢氏病源补养宣导法txt

  336-推拿抉微txt

  337-理瀹骈文txt

  338-异授眼科txt

  339-眼科心法要诀txt

  340-眼科阐微txt

  341-喉舌备要秘旨txt

  342-喉科指掌txt

  343-喉科秘诀txt

  344-喉科集腋txt

  345-焦氏喉科枕秘txt

  346-黄帝明堂灸经txt

  347-经穴汇解txt

  348-经络全书txt

  349-经络考txt

  350-经络汇编txt

  351-包氏喉证家宝txt

  352-炙膏肓腧穴法txt

  353-凌门传授铜人指穴txt

  354-厘正按摩要术txt

  355-灵枢经脉翼txt

  356-广嗣要语txt

  358-西方子明堂灸经txt

  359-友渔斋医话txt

  360-徐批叶天士晚年方案真本txt

  361-吴鞠通医案txt

  362-冷庐医话txt

  363-柳洲医话txt

  364-医贯txt

  365-古今医案按txt

  366-侣山堂类辩txt

  367-临证指南医案txt

  368-存存斋医话稿txt

  369-丹溪治法心要txt

  370-医经溯洄集txt

  371-叶天士医案精华txt

  372-一得集txt

  373-丁甘仁医案txt

  374-三家医案合刻txt

  375-上池杂说txt

  376-也是山人医案txt

  377-客尘医话txt

  378-王氏医案绎注txt

  379-市隐庐医学杂着txt

  380-未刻本叶氏医案txt

  381-先哲医话txt

  382-回春录txt

  383-何澹安医案txt

  384-吴医汇讲txt

  385-奇症汇txt

  386-知医必辨txt

  387-肯堂医论txt

  388-花韵楼医案txt

  389-证治心传txt

  391-眉寿堂方案选存txt

  392-研经言txt

  393-重订灵兰要览txt

  394-重庆堂随笔txt

  395-凌临灵方txt

  396-孙文垣医案txt

  397-塘医话txt

  398-马培之医案txt

  399-张聿青医案txt

  400-张畹香医案txt

  401-曹仁伯医案论txt

  403-寓意草txt

  404-程杏轩医案txt

  405-慎疾刍言txt

  406-叶选医衡txt

  407-对山医话txt

  408-质疑录txt

  409-丛桂草堂医案txt

  410-归砚录txt

  411-医原txt

  412-医暇卮言txt

  413-医学课儿策txt

  414-医学读书记txt

  415-医医医txt

  416-续名医类案txt

  417-读医随笔txt

  418-医学源流论txt

  419-王旭高临证医案txt

  420-邵兰荪医案txt

  421-八十一难经txt

  422-内经博议txt

  423-素问六气玄珠密语txt

  424-医经读txt

  425-医经原旨txt

  426-素问玄机原病式txt

  427-类经txt

  428-类经图翼txt

  429-内经知要txt

  430-黄帝内经素问集注txt

  431-黄帝内经灵枢集注txt

  432-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txt

  433-六因条辨txt

  434-素问灵枢类纂约注txt

  435-黄帝素问直解txt

  436-素问经注节解txt

  437-黄帝内经素问txt

  438-黄帝内经素问校义txt

  439-黄帝内经太素txt

  440-中西汇通医经精义txt

  441-内经评文txt

  442-内经药瀹txt

  443-医效秘传txt

  444-读素问钞txt

  445-灵素节注类编txt

  446-古本难经阐注txt

  447-难经正义txt

  448-素问识txt

  449-灵枢识txt

  450-难经经释txt

  451-黄帝内经素问遗篇txt

  452-素问要旨论txt

  453-黄帝素问宣明论方txt

  454-难经集注txt

  455-难经古义txt

  456-万氏秘传片玉心书txt

  457-伤寒论txt

  458-伤寒捷诀txt

  459-伤寒总病论txt

  460-类证活人书txt

  461-注解伤寒论txt

  462-伤寒九十论txt

  463-伤寒百证歌txt

  464-伤寒发微论txt

  465-伤寒明理论txt

  466-仲景伤寒补亡论txt

  467-伤寒寻源txt

  468-伤寒直格txt

  469-伤寒标本心法类萃txt

  470-伤寒六书txt

  471-伤寒论条辨txt

  472-张卿子伤寒论txt

  473-伤寒证治准绳txt

  474-伤寒论注txt

  475-重订通俗伤寒论txt

  476-伤寒溯源集txt

  477-伤寒括要txt

  478-伤寒缵论txt

  479-伤寒贯珠集txt

  480-伤寒法祖txt

  481-伤寒大白txt

  482-伤寒悬解txt

  483-伤寒论类方txt

  484-伤寒论辩证广注txt

  485-伤寒论辑义txt

  486-伤寒医诀串解txt

  487-伤寒审证表txt

  488-伤寒补例txt

  489-敖氏伤寒金镜录txt

  490-伤寒舌鉴txt

  491-增订叶评伤暑全书txt

  492-伤寒论翼txt

  493-伤寒附翼txt

  494-伤寒指掌txt

  495-中寒论辩证广注txt

  496-河间伤寒心要txt

  497-刘河间伤寒医鉴txt

  498-金匮要略浅注txt

  499-金匮要略方论txt

  500-金匮要略心典txt

  501-金匮玉函经二注txt

  502-金匮玉函要略述义txt

  503-脉诀txt

  504-脉经txt

  505-诊家枢要txt

  506-濒湖脉学txt

  507-诊家正眼txt

  508-三指禅txt

  510-形色外诊简摩txt

  511-金匮玉函要略辑义txt

  512-脉理求真txt

  513-脉诀刊误txt

  514-脉诀汇辨txt

  515-高注金匮要略txt

  516-临症验舌法txt

  517-望诊遵经txt

  518-诊宗三昧txt

  519-医灯续焰txt

  520-察病指南txt

  521-察舌辨症新法txt

  522-温疫论txt

  523-千金食治txt

  524-温热暑疫全书txt

  525-疫疹一得txt

  526-温病条辨txt

  527-温热逢源txt

  528-时病论txt

  529-温病指南txt

  530-女丹合编选注txt

  531-运气要诀txt

  532-备急千金要方txt

  533-食疗方txt

  534-心医集txt

  535-西池集txt

  536-性命要旨txt

  537-松峰说疫txt

  538-寿世传真txt

  539-陆地仙经txt

  540-宁坤秘笈txt

  541-温病正宗txt

  542-寿世保元txt

  543-温热经纬txt

  544-温热论txt

  545-达摩洗髓易筋经txt

  546-广瘟疫论txt

  547-养生秘旨txt

  548-养生导引法txt

  549-重订广温热论txt

  550-养生导引秘籍txt

  551-随息居重订霍乱论txt

  552-修昆仑证验txt

  553-寿世青编txt

  554-养生类要txt

  555-饮食须知txt

  556-瘴疟指南txt

  557-华氏中藏经txt

  558-三因极一病证方论txt

  559-扁鹊心书txt

  560-玉机微义txt

  561-明医指掌txt

  562-明医杂着txt

  563-此事难知txt

  564-金匮钩玄txt

  565-卫生宝鉴txt

  566-校注医醇剩义txt

  567-脉因证治txt

  568-杂病治例txt

  569-秘传证治要诀及类方txt

  570-丹溪心法txt

  571-诸病源候论txt

  572-儒门事亲txt

  573-古今医鉴txt

  574-医说txt

  575-医宗金鉴txt

  576-医经国小txt

  577-医学入门txt

  578-医学启源txt

  579-医学纲目txt

  580-医垒元戎txt

  581-兰室秘藏txt

  582-韩氏医通txt

  583-医学正传txt

  584-医学衷中参西录txt

  585-卫济宝书txt

  586-三消论txt

  587-石室秘录txt

  588-丹溪手镜txt

  589-古今名医汇粹txt

  590-轩岐救正论txt

  591-痧胀玉衡txt

  592-医学三字经txt

  593-辨证录txt

  594-医学指归txt

  595-医学实在易txt

  596-医学摘粹txt

  597-冯氏锦囊秘录txt

  598-简明医彀txt

  599-医述txt

  600-辨症玉函txt

  601-医学心悟txt

  602-类证治裁txt

  603-医碥txt

  604-医学真传txt

  605-张氏医通txt

  606-中国医籍考txt

  607-脉象统类txt

  608-丹台玉案txt

  609-伤寒论纲目txt

  610-幼科释谜txt

  611-妇科玉尺txt

  612-古今医彻txt

  613-药症忌宜txt

  614-脾胃论txt

  616-洗冤集录txt

  617-古今医统大全txt

  618-格致余论txt

  620-推求师意txt

  621-褚氏遗书txt

  622-诸病主病诗txt

  623-医旨绪余txt

  624-医宗己任编txt

  625-医学妙谛txt

  626-医学见能txt

  627-顾松园医镜txt

  628-医医小草txt

  630-医学传灯txt

  632-证治准绳·类方txt

如有需要请及时留言,24小时内发送,谢谢

目录 1 拼音 2 英文参考 3 苦木药典标准 31 品名 32 来源 33 性状 34 鉴别 35 苦木饮片 351 炮制 352 性味与归经 353 功能与主治 354 用法与用量 355 贮藏 36 出处 附: 1 用到中药苦木的方剂 2 用到中药苦木的中成药 3 古籍中的苦木 1 拼音

kǔ mù

2 英文参考

bitter wood, lignum quassiae [朗道汉英字典]

picra ae lignum,quassia,quassia wood,quassiae lignum [湘雅医学专业词典]

苦木

苦木

Ramulus et Folium Picra ae

(英)Indian Quassiawood Twing and Leaf

别名 土樗子、苦皮树、苦胆木、熊胆树。

来源 为苦木科植物苦木Picra a quassioides (DDon) Benn 的枝和叶。

植物形态 落叶乔木。树皮灰褐色,平滑,有灰色皮孔及斑纹,小枝绿色至红褐色。叶互生,羽状复叶,小叶9~15,卵形或卵状椭圆形,长4~10cm,宽2~45cm,先端锐尖,边缘具不整齐钝锯齿,沿中脉有柔毛。伞房状总状花序腋生,花单性异株;萼片、花瓣、雄蕊及子房心皮绵4~5出数。核果倒卵形,3~4个并生,蓝至红色,有宿萼。花期4~6月。

生于山坡、山谷及村边较潮湿处。产于黄河流域以南各地。

采制 全年可采,晒干。

性状 枝圆柱形,直径05~2cm,表面灰绿色或棕绿色,有细密纵纹及点状皮孔,质脆;木部段块块片状,**;叶为单数羽状复叶,小叶卵状长椭圆形或卵状披针形。气微,味极苦。

化学成分 含苦木内酯A~N(nigakilactone A~N)、黄楝素C~G(picrasin C~G)、苦木半缩醛C~C,并含苦木酮(nigakinone)、甲基苦木酮、Ⅰ羟甲基β卡波林(Ⅰhydroxymethylβcarboline)等。

性味 性寒,味苦。

功能主治 抗菌消火,祛湿解毒。用于感冒、急性扁桃体炎、肠炎、湿疹;毒蛇咬伤。

3 苦木药典标准 31 品名

苦木

Kumu

PICRASMAE RAMULUS ET FOLIUM

32 来源

本品为苦木科植物苦木Picra ,a quassioides(D.Don)Benn的干燥枝和叶。夏、秋二季采收,干燥。

33 性状

本品枝呈圆柱形,长短不一,直径05~2cm;表面灰绿色或棕绿色,有细密的纵纹和多数点状皮孔;质脆,易折断,断面不平整,淡**,嫩枝色较浅且髓部较大。叶为单数羽状复叶,易脱落;小叶卵状长椭圆形或卵状披针形,近无柄,长4~16cm,宽15~6cm;先端锐尖,基部偏斜或稍圆,边缘具钝齿;两面通常绿色,有的下表面淡紫红色,沿中脉有柔毛。气微,味极苦。

34 鉴别

(1)本品粉末黄绿色。叶上表皮细胞呈多边形;下表皮气孔甚多,气孔不定式。叶肉细胞中含众多草酸钙簇晶。纤维成束,组长,周围薄壁细胞含草酸钙簇晶,偶见方晶。网纹导管和具缘纹孔导管巨大,多破碎。木射线细胞高1~8列细胞,细胞壁稍厚,纹孔较明显。

(2)取本品粉末1g,加甲醇10ml,冷浸过夜,滤过,滤液蒸干,残渣加甲醇1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苦木对照药材1g,同法制成对照药材溶液。照薄层色谱法(附录ⅥB)试验,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10μl,分别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三氯甲烷甲醇(17:3)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改良碘化铋钾试液。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

35 苦木饮片 351 炮制

除去杂质,枝洗净,润透,切片,干燥;叶喷淋清水,稍润,切丝,干燥。

352 性味与归经

苦,寒;有小毒。归肺、大肠经。

353 功能与主治

清热解毒,祛湿。用于风热感冒,咽喉肿痛,湿热泻痢,湿疹,疮疖,蛇虫咬伤。

354 用法与用量

枝3~45g;叶1~3g。外用适量。

355 贮藏

置干燥处。

36 出处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年版

用到中药苦木的方剂 苦木注射液

heye标准编号WS3B388798本品为苦木干燥枝或茎经加工制成的注射液。制法取苦木,粉碎成

复方苦木消炎片

:WS3B118692处方:穿心莲100g苦木100g制法:以上二味,穿心莲加水煎煮二次,每次

莲胆消炎片

WS3B200795处方:穿心莲1000g苦木1000g制法:以上二味,分别粉碎成粗粉,各用8

露宿汤

源流犀烛》卷十五)。方中若木疮,《续易简方》作“苦木疮”;《普济方》作“椿根皮”;《杂病源流犀烛》作

鸦胆子油乳注射液

900%。性状本品为**的澄明液体;气特异,味苦。本品能与乙醚、氯仿、二硫化碳、四氯化碳任意混合

更多用到中药苦木的方剂

用到中药苦木的中成药 苦木注射液

heye标准编号WS3B388798本品为苦木干燥枝或茎经加工制成的注射液。制法取苦木,粉碎成

消炎利胆片

nPian处方:穿心莲868g、溪黄草868g、苦木868g制法:以上三味,穿心蓬、苦木用80%~8

复方苦木消炎片

:WS3B118692处方:穿心莲100g苦木100g制法:以上二味,穿心莲加水煎煮二次,每次

莲胆消炎片

WS3B200795处方:穿心莲1000g苦木1000g制法:以上二味,分别粉碎成粗粉,各用8

精制鸦胆子油

900%。性状本品为**的澄明液体;气特异,味苦。本品能与乙醚、氯仿、二硫化碳、四氯化碳任意混合

更多用到中药苦木的中成药

古籍中的苦木 《内经药瀹》:[卷九]五过

乖用味尤当详审洪范水曰润下润下作咸火曰炎上炎上作苦木曰曲直曲直作酸金曰从革从革作辛土爰稼穑稼穑作甘苦

《世医得效方》:[卷第六大方脉杂医科]下痢

。)露宿汤治风痢、纯下清血。杏仁(七个,去皮尖)苦木疮(一掌大)乌梅(二个)草果(一个)酸石榴皮(半

《本草品汇精要》:[续集卷之九]附录诸果一十九种

式酉阳杂俎云)出祁连山木生如枣剖以竹刀则甘铁刀则苦木刀则酸芦刀则辛行旅得之能止饥渴千岁子(李时珍曰)

《本草从新》:药性总义

凡酸属木、入肝。苦属火、入心。甘属土、入脾。辛属金、入肺。咸属水、入肾。此五味之义也。凡青属木、入

《儒门事亲》:[卷十]暑火心苦发汗

神曲酒简介

目录 1 拼音 2 《得效》卷三 21 方名 22 组成 23 主治 24 神曲酒的用法用量 ...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