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阿拉伯属于中国吗
不属于古代阿拉伯人人种宗教信仰饮食文化与古代中国完全不同在中国鼎盛时期唐朝阿拉伯也没有划入中国的版图虽然中国的文化传播对阿拉伯地区产生了重大影响但是古代阿拉伯还是不属于中国
阿拉伯数字被引入我国,大约在13至14世纪,由于中国古代有一种叫做“筹码”的数字,书写起来更方便,因此阿拉伯数字在我国当时没有得到及时普及。本世纪初,随着国外数学成果在我国的吸收和引进,阿拉伯数字在我国的使用才慢慢开始,阿拉伯数字在我国的普及和使用已有100多年的历史。
阿拉伯数字现在已成为人们学习、生活和交流中最常用的数字。此外,公元500年左右,随着经济、文化和佛教的兴起与发展,印度次大陆西北部旁遮普地区的数学一直处于领先地位。天文学家阿叶彼海特在简化数字方面取得了新的突破:他在网格中记录了这些数字。如果第一个网格中有一个符号,比如1的点,那么第二个网格中的相同点表示10,而第三个网格中的点代表100。
这样,不仅数字符号本身,而且它们所处的顺序也具有重要的意义。此后,印度学者引入了零符号。可以说,这些符号和表示法是今天阿拉伯数字的古老祖先。大约700年前后,阿拉伯人征服了旁遮普地区,他们吃惊地发现:被征服地区的数学比他们先进。用什么方法可以将这些先进的数学也搬到阿拉伯去呢?
在771年,印度北部的数学家在阿拉伯的巴格达被捕,被迫教当地人新的数学符号和系统,以及印度的计算方法(我们现在使用的方法)。由于印度数字和印度计数方法简单方便,其优势远远超过其他计算方法,阿拉伯学者愿意学习这种先进的知识,商人愿意用这种方法做生意,所以三国时期并没有阿拉伯数字。
阿拉伯数字在13到14世纪传入中国。
公元8世纪左右,阿拉伯数字曾传入过中国,但并未被当时的中文书写系统所接纳。大约在公元13到14世纪之间,阿拉伯数字被带入中国,亦未成功。之后学者开始大量翻译西方的数学著作,但是书中的阿拉伯数字都被翻学译为汉字数字。阿拉伯数字在中国最早使用是在1875年。
在科技书刊中,阿拉伯数字因其笔画简单、结构科学、形象清晰、组数简短等特点,有着很高的使用频率,其用法是否正确及规范,直接关系到科技期刊的质量。
使用规则
科技书刊阿拉伯数字使用的总体原则是,凡是可以使用阿拉伯数字,且又很得体的地方,均应使用阿拉伯数字。物理量量值必须使用阿拉伯数字,且数字后的计量单位必须使用我国法定计量单位。可以用在公元世纪、年代、年、月、日、时刻。
计数单位前大于10的数字必须使用阿拉伯数字,整数1-10,凡是可以使用阿拉伯数字,且又很得体的地方,也应该用阿拉伯数字。不论是图表还是记述性文字中,计数的数字都必须用阿拉伯数字,包括整数、小数、百分数、比例等。
—阿拉伯数字
阿拉伯崛起之初的阿拉伯半岛,东是波斯帝国,西是拜占庭,在最初的征服过程中,阿拉伯人对于被征服地区的文化表现得相当宽容,并且成为非常积极的继承者,帝国的宫廷中有大量各征服地区的非阿拉伯乃至非穆斯林。我们现在关于古希腊的很多认识,都得益于阿拉伯人对古希腊典籍的翻译和传承,尤其是波斯文化,基本被阿拉伯人完整保留和继承下来。可以说阿拉伯人虽然征服了广大地区,但却是古希腊和古波斯文化被征服者和继承者。
在后续的征战当中,西到基督教腹地西班牙,北非各地,努比亚地区,埃及,到阿拉伯半岛及附近的叙利亚,两河地区,向东与印度中国都有过接触,不同于后来的蒙古蛮族所到之处便是毁灭,那时的阿拉伯人对于各文化有相当高的宽容度,所以这些横跨世界主要大洲的主要文明体系都在阿拉伯文化中得到融合。而阿拉伯商人和学者,成为各大文明的学习者和沟通者,丝绸,印刷,历法,数学,就是靠他们得到积极地传承和发扬,中国的造纸、印刷、火药、丝绸等等东西,就是靠阿拉伯人带到欧洲,不过遗憾的是对中国的影响有限,这大概是中国内在的民族封闭性有关系。但这种文化影响对于欧洲而言至关重要,可以说文艺复兴以及后来的强势崛起基本可以看成是阿拉伯人影响积淀之后的产物。
值得一提的是阿拉伯人在早期伍麦叶王朝时代就开始建立起大学,到后期阿拔斯王朝各种学校、天文设施基本达到普及的地步,图书馆藏书极其丰富(可惜后来大部被欧洲蒙昧的基督徒和后来的蒙古野蛮人焚毁了),其教育普及率远远超过欧洲和东方,这对于各文明文化的普及传承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
可惜无休止的派别争端和极端教义的崛起,让当初包容性远胜于基督教的伊斯兰教逐渐走向保守和极端,并且阿拉伯人处在各大文明争端的十字路口,一旦衰落,便迅速被周围强大的邻居任意宰割,本身的内在矛盾在外界势力的利用和干扰下,成了今天的伊斯兰世界乱局。
东汉的甘英和唐朝的杜环都到过西亚,但没有到欧洲。有明确记载的第一个到欧洲旅行的中国人是列班·扫马(1220-1294)全称列班·巴·扫马(Rabban Bar Sauma),元朝景教(基督教聂思脱里派)教士、外交家,畏兀儿(维吾尔)族人,最早访问欧洲各国的中国旅行家,出生于元大都(今北京)。列班(Rabban),叙利亚语“教师”之意,聂思脱里派教士的称号;扫马(Sauma),他的本名。他出身于信奉基督教聂思脱里派的畏兀儿富家。父昔班,任教会视察员。扫马自幼受宗教教育,二十多岁时弃家修行,居于大都附近山中,成为著名教士。东胜州(今内蒙古托克托)汪古部景教徒马忽思(Marcus))来向他学习。约在至元十二年(1275),两人决意赴耶路撒冷朝圣,得到朝廷颁发的铺马圣旨,从大都出发,随商队西行。沿途经过东胜、宁夏(银川)、斡端(和田)、可失哈耳(喀什),答剌速河、徒思(今伊朗马什哈德附近)等地,抵伊利汗国蔑剌哈城(今伊朗马腊格),谒见了聂思脱里派教长马儿·腆合 (Mar Denha)。随后历访波斯西部、亚美尼亚、谷儿只(格鲁吉亚)等地,参观基督教遗迹,但因当时叙利亚北部常有战乱,去耶路撒冷朝圣的计划未能实现,便寓居毛夕里(今伊拉克摩苏尔)附近教堂。马儿·腆合召两人至报达(今伊拉克巴格达),任命马忽思为大都和汪古部主教,改其名为雅八·阿罗诃;扫马为教会巡视总监,遣返东方,因伊利汗国与察合台汗国在阿母河一带发生战争,道路不通,还居寓所。1281年,马儿·腆合去世,马忽思被选为新教长,称雅八·阿罗诃三世(Yahbh-Allaha Ⅲ)。1287年,伊利汗阿鲁浑欲联合基督教国家攻取耶路撒冷和叙利亚,遣扫马出使罗马教廷及英、法等国。扫马使团经君士坦丁堡至罗马,恰遇教皇虚位,于是继续西行抵巴黎,向法国国王腓力四世呈交了阿鲁浑汗的信件和礼品,受到隆重接待。在巴黎逗留月余,又向西南到波尔多城(当时属于英国国王的领地,今属法国),会见英国国王爱德华一世。法、英两王都同意与伊利汗国建立联盟。1288年,扫马在回国途中,获悉新教皇尼古拉斯四世已即位,再至罗马呈交国书。教皇对阿鲁浑汗优待基督教表示感谢,厚赠使臣礼品遣归。扫马圆满完成出使任务,受到阿鲁浑汗的嘉奖,特许在都城桃里寺(今伊朗大不里士)宫门旁兴建教堂一所,命他管领。后移居蔑剌哈(马腊格),又建一宏伟教堂。1293年去报达(巴格达)辅佐雅八·阿罗诃三世管理教务,直到去世。
古代阿拉伯属于中国吗
本文2023-10-12 15:12:15发表“古籍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yizhai.net/article/1244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