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学深厚,古籍浩瀚,从哪里开始读起?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10-12浏览:2收藏

中国国学深厚,古籍浩瀚,从哪里开始读起?,第1张

我们国家有着几千年的文化积累,而且我们国家的文字出现得很早,所以流传到现在的书籍有很多,下面我们来看看要想读古籍,要从哪里开始读。

第一个我推荐的是易经,这个也是我们的高中班主任推荐的,他是一个毕业于汉语言文学的高材生,经常给我们推荐书,易经是一本神书,现在我们遇到的那些算命先生他们可能就是在易经里边小有成就才敢出来混,没错,已经里边有很多对算命的描写,有兴趣的人可以去看看。

第二个推荐的是山海经,山海经里边都是一些传奇的故事,现在很多人都喜欢了解西方的神话,什么宙斯啊雷神死神雅典娜之类的,但是对于我们国家的那些神话人物仅仅局限于西游记里边的描写。山海经里边记载了很多那些奇珍异兽,比如饕餮貔貅之类的,我认为作为祖国未来的接班人都要了解一下。

第三个是论语了,我们国家是推崇儒家文化的,而论语里边记载的大部分都是儒家的代表人物孔子的言行,我们国家的孔子学院已经走上了世界,所以论语还是值得去看一下的。

聊斋志异,庄子,论语,老子,史记本纪世家列传,周髀算经,史记天官书历书,博物志、酉阳杂俎等,新唐书、明史等历算章节,新仪象法要,测量法义……

上边说的都是我们国家的古籍,如果你能把这些文章都读一遍的话可能要花不少的时间,就当是你空闲时候的娱乐消遣吧。

1、《中庸》

《中庸》是中国古代论述人生修养境界的一部道德哲学专著,是儒家经典之一,原是《礼记》第三十一篇,相传为战国时期子思所作。

其内容肯定“中庸”是道德行为的最高标准,把“诚”看成是世界的本体,认为“至诚”则达到人生的最高境界,并提出“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的学习过程和认识方法。

宋代从《礼记》中抽出,与《大学》《论语》《孟子》合为“四书”。宋元以后,成为学校官定的教科书和科举考试的必读书,对中国古代教育和社会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其主要注本有程颢《中庸义》、程颐《中庸解义》、朱熹《中庸章句》、李塨《中庸传注》、戴震《中庸补注》、康有为《中庸注》、马其昶《中庸谊诂》和胡怀琛《中庸浅说》等。

2、《春秋》

《春秋》,即《春秋经》,又称《麟经》或《麟史》,中国古代儒家典籍“六经”之一。也是周朝时期鲁国的国史,现存版本由孔子修订而成。

《春秋》是中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共三十五卷,是儒家经典之一且为十三经中篇幅最长的,在四库全书中列为经部。记述范围从公元前722(鲁隐公元年)至公元前479年(鲁哀公十六年)。

《春秋》用于记事的语言极为简练,然而几乎每个句子都暗含褒贬之意,被后人称为“春秋笔法”、“微言大义”。

后来出现了很多对《春秋》所记载的历史进行补充、解释、阐发的书,被称为“传”。代表作品是称为“春秋三传”的《左传》、《公羊传》、《谷梁传》。

2019年2月报道,从海昏侯墓出土简牍5200余枚,专家释读后发现包括《春秋》在内的儒家经典及其训传。

3、《资治通鉴》

《资治通鉴》(常简作《通鉴》),由北宋司马光主编的一部多卷本编年体史书,共294卷,历时19年完成。

主要以时间为纲,事件为目,从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公元前403年)写起,到五代后周世宗显德六年(公元959年)征淮南停笔,涵盖16朝1362年的历史。

在这部书里,编者总结出许多经验教训,供统治者借鉴,宋神宗认为此书“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即以历史的得失作为鉴诫来加强统治,所以定名为《资治通鉴》。《资治通鉴》全书294卷,约300多万字,另有《考异》、《目录》各三十卷。

4、《史记》

《史记》最初称为《太史公》或《太史公记》、《太史记》,是西汉史学家司马迁撰写的纪传体史书,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载了上至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代,下至汉武帝太初四年间共3000多年的历史。

太初元年(前104年),司马迁开始了《太史公书》即后来被称为《史记》的史书创作。该著作前后经历了14年,才得以完成。

《史记》全书包括十二本纪(记历代帝王政绩)、三十世家(记诸侯国和汉代诸侯、勋贵兴亡)、七十列传(记重要人物的言行事迹,主要叙人臣,其中最后一篇为自序)、十表(大事年表)、八书(记各种典章制度记礼、乐、音律、历法、天文、封禅、水利、财用)。

《史记》共一百三十篇,五十二万六千五百余字,比《淮南子》多三十九万五千余字,比《吕氏春秋》多二十八万八千余字。《史记》规模巨大,体系完备,而且对此后的纪传体史书影响很深,历朝正史皆采用这种体裁撰写。

《史记》被列为“二十四史”之首,与后来的《汉书》《后汉书》《三国志》合称“前四史”,对后世史学和文学的发展都产生了深远影响。

其首创的纪传体编史方法为后来历代“正史”所传承。《史记》还被认为是一部优秀的文学著作,在中国文学史上有重要地位,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刘向等人认为此书“善序事理,辩而不华,质而不俚”。

5、《诗经》

《诗经》,是中国古代诗歌开端,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集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前11世纪至前6世纪)的诗歌,共311篇。

其中6篇为笙诗,即只有标题,没有内容,称为笙诗六篇(《南陔》、《白华》、《华黍》、《由庚》、《崇丘》、《由仪》),反映了周初至周晚期约五百年间的社会面貌。

《诗经》的作者佚名,绝大部分已经无法考证,传为尹吉甫采集、孔子编订。《诗经》在先秦时期称为《诗》,或取其整数称《诗三百》。

西汉时被尊为儒家经典,始称《诗经》,并沿用至今。诗经在内容上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风》是周代各地的歌谣;

《雅》是周人的正声雅乐,又分《小雅》和《大雅》;《颂》是周王庭和贵族宗庙祭祀的乐歌,又分为《周颂》、《鲁颂》和《商颂》。

孔子曾概括《诗经》宗旨为“无邪”,并教育弟子读《诗经》以作为立言、立行的标准。先秦诸子中,引用《诗经》者颇多,如孟子、荀子、墨子、庄子、韩非子等人在说理论证时,多引述《诗经》中的句子以增强说服力。

至汉武帝时,《诗经》被儒家奉为经典,成为《六经》及《五经》之一。

《诗经》内容丰富,反映了劳动与爱情、战争与徭役、压迫与反抗、风俗与婚姻、祭祖与宴会,甚至天象、地貌、动物、植物等方方面面,是周代社会生活的一面镜子。

——古代文史典籍

商代。

中国早期的书籍形式之一。在造纸技术发明以前,中国古代书籍主要是用墨写在竹木简上。人们将竹木劈成狭长的细条,经过刮削整治后在上面写字,单独的竹木片叫做“简”,若干简编连起来就叫做“策” (亦写作“册”),这是现在称1本书为1册书的起源。

简策在中国使用起源很早。《尚书·多士》记载:“惟殷先人,有典有册。殷革夏命。”说明商代的祖先已有编连的简策,记载了商代推翻夏王朝统治的史实。

由于竹木易得,书写记事比甲骨、青铜、玉石等记事材料方便,篇幅不受限制,编连成策后阅读存放也较便利,因而书籍的生产比过去容易得多。中国先秦时期的古籍,最初就是写在简策上而流传下来的。在纸张发明并推广普及以后,大约在公元4世纪的东晋时期,简策才基本绝迹。

扩展资料

考古记载

考古发现的简策实物中,主要是战国到秦汉时期的简,数量最多的是汉简。从古籍记载和考古发现的简策实物中考证,简的宽度一般在05~1厘米左右,长度根据用途不同而定,如汉代重要的儒家经书用简长2尺4寸,其他内容的用简长度有2尺、1尺2寸、1尺1寸和短于1尺的不等。

根据大量出土简牍实物分析,有时同时间、同性质出土的简,长短也不完全相同。木简古代多称为札。简最初可能是专指竹简,后来兼指木札。

简策通常用丝绳或麻绳编连,编绳因简策长度而有所不同,从 2道到5 道均有,以编2道或3道为常见。一般是先将简编连成策再书写,也有先写后编的。

简的书写用毛笔和墨,古籍中有“漆书”之说,编绳有用皮编之说,但在考古发掘中还没有发现过用漆书写和用皮绳编连的简策。在简上写错的字要用刀削去,因此古人常以“刀笔”并提。

-简策

永乐大典作为第一部百科全书,它里面记载了从先秦时期开始到明朝期间的很多古籍,就像现在的百科全书一样,里面收录了很多古籍中的片段,甚至是整本书的收录。整本书大约是三亿七千多万字。 

第一,《永乐大典》是我国非常有名的古代大型图书,是宝贵的文化遗产。

百科全书就是一种专门记载各种各样知识的工具书,而《永乐大典》是我国第一部百科全书,它被称为是世界上的第一大百科全书,它是明朝时期明成祖朱棣让人写的,里面收录了古代从先秦时期开始到明朝初年期间很多古籍上的摘录,起码有8000多种古籍的资料被收录进去。

第二,《永乐大典》的经历。

《永乐大典》一书是由3000多人共同合作而完成的,整本书一共有两万两千七百三十岁卷,高达三亿七千多万字,是在永乐六年的时候修成的,而明成祖朱棣的年号也是“永乐”,所以他亲自给这本书命名《永乐大典》,后来明成祖朱棣成功迁都北京,这本书也被带到了北京,收藏在皇宫里。本来有打算写一个复本的,但是因为工程太浩大了,所以这本书只有写本。后来嘉靖年间,因为一场大火,差点失去了这本书,于是当朝君王就让人临摹了一个正本,一个副本,但是后来这本书还是流失了,现在这本书可能分别流落到了世界不同的地方。

第三,《永乐大典》的踪迹。

《永乐大典》的遗失与清朝有的很大的关系,它在战火中被洗劫,被烧毁,直到现在,仍然有很多学者一直在寻找它的踪迹,收集它的残卷,但也只有200多册是在中国图书馆,而这还只是它的4%左右。

纸莎草是古埃及文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古埃及人利用这种草制成的纸张,是历史上最早、最便利的书写材料,曾被希腊人、腓尼基人、罗马人、阿拉伯人使用,历3000年不衰。至8世纪,中国造纸术传到中东,才取代了纸草造纸术

世界上最早的书籍,出现于我国商代,大约离现在3000年~4000年左右,是用竹子和木头做的。竹子和木头是常见并容易得到的东西,在造纸和印刷术发明之前,缺少合适的书写材料,人们就把竹子和木头削成狭长的小片,用毛笔在上面写字。用竹子削成的狭长小片叫“竹简”,用木头削成的叫“木简”,它们统称为“简”。简上通常只写一行字,如果写错了,就用小刀刮去重写,所以古代把删改文章叫“删削”,这个词一直沿用至今。现在的书籍开本有大有小,古代的简也有长有短,最长的三尺,最短的只有五寸。写一部书要用很多简,把这些简编连起来就成为“册”。编册多用麻绳,也用丝绳(称“丝编”)或皮条(称“韦编”)。古书中提到的“韦编三绝”,说的就是著名思想家孔子,因为经常阅读《易经》,把编简的皮条都磨断了三次。一册书根据简的长短决定用几道编,一般用二、三道编,多的用四、五道编。现在表示书的数量的“册”字,便是一个象形字,很像绳子把一根根简编连起来的样子

  古籍:古人写、印的书籍。是指写印于1912年之前具有中国古典装帧形式的书籍,清朝以前古装形式的书籍。辛亥革命以后影印、排印的线装书籍(如《四部丛刊》、《四部备要》等)也属古籍。

  “古籍”的“籍”。“籍”在这里就是书,“古籍”是古书的雅称,这都不存在问题。问题是什么样的东西才算书,在某些人的头脑中并不十分清楚。如有人谈我国书的历史,说最早的书是刻在甲骨上的,以后是铸在青铜器上的,这就不对。殷商时龟腹甲、牛肩胛骨上的文字只是占卜后刻上去的卜辞,并未构成书。商周时青铜器上的铭文即所谓“金文”是王公贵族们对铸器缘起的记述,尽管有时为了夸耀自己的功勋,文字很长,但其性质和后世纪功颂德的碑刻相近似,也不能算书。我国殷商时已开始在竹木简上写文字,《尚书》的《多士》篇里说:“惟殷先人,有册有典。”“册”的古文字就像两根带子缚了一排竹木简,“典”则像以手持册或将册放在几案上面。但这种典册在当时仍不是书,而只是诏令之类的文字,保存起来犹如后世之所谓档案。到西周、春秋时,档案留下来的就更多了。西周、春秋时人做了不少四言诗,草拟了贵族间各种礼仪的节目单或细则;还有周人用蓍草占卦的卦辞、爻辞;春秋时诸侯国按年月日写下来的大事记即“春秋”或“史记”。这些,当时都归祝、史们掌管。其中除大事记是后来史书的雏形外,其余所有的仍都没有编成书,只能算档案,或称之为文献。

  到春秋末战国初,学术文化从祝、史手里解放出来,孔子以及战国时的学者才把过去积累的档案文献编成《诗》、《书》、《礼》、《易》、《春秋》等教材,作哲理化的讲解。这些教材叫做“经”,讲解经的记录编写后叫做“传”或“说”,经、传、说以外的记载叫做“记”。同时,战国各个学派即后人所谓先秦诸子也有不少论著,并出现了自然科学技术方面的专著。这些经、传、说、记和先秦诸子论著、科技专著才是我国最早的书,最早的古籍。《汉书艺文志》所著录的最早的书也就是这一批古籍。以后收入列朝公私书目属于经、史、子、集的各种著作,在今天也当然被公认为古籍。

中国国学深厚,古籍浩瀚,从哪里开始读起?

我们国家有着几千年的文化积累,而且我们国家的文字出现得很早,所以流传到现在的书籍有很多,下面我们来看看要想读古籍,要从哪里开始读。...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