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炜:干燥综合征病程长,易反复,难根治?中医治养有方
干燥综合征是一种侵犯唾液腺和泪腺等外分泌腺为主的慢性炎症性自身免疫病,常以明显的口、眼干燥为特征,血清中可出现多种自身抗体并伴有高免疫球蛋白血症,此外常合并多系统损害(呼吸系统、消化系统、泌尿系统等)。
本病在古代中医文献中无相似病名记载。根据古籍中相关临床表现的描述,国医大师路志正教授在《痹病论治学》中称本病为燥痹。燥痹是由燥邪(外燥、内燥)损伤气血津液而致阴津耗损、气血亏虚,使肢体筋脉失养,痰凝血瘀,脉络不通,导致各脏腑及九窍阴津匮乏,甚则肢体疼痛、肌肤枯涩、脏腑损害的病证。
01 中医认识
中医学认为,本病病因病机复杂,涉及多个脏腑。《医门法律·伤燥门》有“燥胜则干。夫干之为害,非遽赤地千里也。有干于外而皮肤皱揭者;有干于内而精血枯涸者;有干于津液而荣卫气衰,肉烁而皮着于骨者。随其大经小络,所属上下中外前后,各为病所”的记载。本病的形成与禀赋不足、正虚感邪、情志不遂、痰浊瘀血等因素有关。本病患者中,素体阴虚,津液亏少者多见;素体阳虚,不能化气行水,津不上承者亦有之。阴虚阳亢之体,感受外邪或被药毒所伤,日久化燥化热,皆可伤津耗液而发为本病。情志不遂可致五志过极、化火伤阴,也可使气机不畅以致津液不能正常敷布而生燥病。痰浊瘀血是人体的病理产物,一方面会阻碍气机使津液敷布失常;一方面痰瘀又可以化热,耗伤津液。
因本病起病隐袭,进展缓慢,病程较长,治疗不易速效。所谓“燥者濡之”,滋阴润燥为治燥常法。《素问·至真要大论》曰:“燥*于内,治以苦温,佐以甘辛,以苦下之。”《素问·脏气法时论》曰:“肾苦燥,急食辛以润之。开腠理,致津液,通气也。”所以,滋阴润燥的同时要顾护阳气,重视“阳化气”的功能。
02 常见症状
本病以口腔、眼部及皮肤等部位的外分泌腺症状为主,表现为口干喜饮、进食固体食物需水送下、牙齿小块状脱落、反复腮腺肿痛;眼干少泪甚至无泪、持续异物感;皮肤干燥瘙痒。此外,腺体外症状和多系统损害症状也较常见。腺体外症状多表现为低热、乏力、关节痛等,关节破坏少见。呼吸系统可因肺间质病变而出现胸闷、喘憋、气短等症状。消化系统以胃肠道症状和肝脏损害多见,如吞咽困难、消化不良、萎缩性胃炎、转氨酶升高等。肾脏损害以远端肾小管功能损害为主,可出现低血钾性麻痹、肾小管酸中毒等。血液系统常见轻度贫血或白细胞、血小板减少,淋巴结肿大等症状。
03 日常养护
本病病程较长,难以根治,病情易反复,所以重视日常养护有助于尽快控制病情、减少复发。
对出现发热、腮腺肿大等症者,要注意体温变化,可用仙人掌捣汁外敷腮腺。眼干少泪者可使用玻璃酸钠滴眼液,减轻疾病对角膜组织的损害,日常应避免长时间看电视、电脑、手机。干燥性角膜炎可用抗生素眼膏以减少局部刺激症状,防止继发感染。
口腔干燥明显的患者可通过味觉和咀嚼刺激增加唾液腺分泌(如食用话梅、乌梅、无糖型糖果、无糖口香糖等)。常饮水(少饮多次)可以湿润口腔。金银花、玄参、玉蝴蝶、锦灯笼、甘草等药水煎清洗口腔及冰硼散外敷可用于治疗口腔溃疡、牙龈肿痛、腮腺炎,每日2~3次。日常可选用含氟牙膏保护牙齿。
鼻腔干燥者可用生理盐水滴鼻,以保持湿润,忌用油性润滑剂滴鼻,以免吸入引起类脂性肺炎。注意不要用力擤鼻,戒除挖鼻等不良习惯。
皮肤干燥者应注意皮肤清洁,避免使用碱性肥皂,应使用中性肥皂。皮肤瘙痒者要防止抓破皮肤引起感染,可用维生素E乳外擦。
日常可以揉按四白穴、睛明穴、攒竹穴、太阳穴、迎香穴、地仓穴并配合刮眉弓、揉按腮部及下颌部进行面部护理。以上方法有助于缓解眼睛干涩及鼻干、口干等症状。
饮食以营养丰富、易消化、清淡的半流质为宜,可选食面条、米粥、番茄汤、银耳汤、牛乳、清淡蔬菜(如丝瓜、芹菜等),避免食用干硬食物(如饼干、坚果等),勿食羊肉、狗肉、鹿肉等肥甘厚味及辛辣之品,严禁烟酒,因其性辛热,最易耗津。
食疗可选用百合粥、菊花猪肝汤、鲜藕萝卜汤,以及健脾养阴的沙参粥、莲子粥、红枣银耳枸杞冰糖汤等。另外可常食乌梅、话梅、藏青果、柠檬、鲜梨、无花果、鲜藕等生津润燥、清热养阴之品。
日常应注意口腔卫生,定期做牙科检查,饮食后漱口。注意室内保持适宜的温度及湿度,避免风寒湿及燥热之邪的侵袭。
本病病程长,易反复,难根治,但属良性疾病,大多能控制病情而得到缓解。患者应保持乐观积极的心态,避免精神紧张,积极配合医生治疗并做好日常养护。
作者:曹炜,系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副院长、主任医师、博士研究生导师;擅长:类风湿关节炎、产后风湿、痛风、系统性红斑狼疮、银屑病关节炎、干燥综合征、强直性脊柱炎
连日大雨、天气潮湿闷热,不仅心情郁闷,踩着水的脚竟然也不安分的开始发痒,还起了小水泡了,难不成是因为这几天没有维持脚底干燥,得到香港脚吗?
别着急买香港脚的药来擦,不是只有香港脚会出现水泡、发痒的症状。还有一种一样在湿热气候容易发作、一样难根治、一样痒起来让你恨得牙痒痒的皮肤病,叫作「汗疱疹」。
香港脚是霉菌感染所造成,通常生长在指缝,而且在一开始通常只有一只脚发作,之后才会因为交叉感染导致两只脚都中标。而汗疱疹是对称发生在手部或脚部的湿疹性变化,发作时手掌、脚掌,手指或脚趾侧面可能先有剧痒,再出现许多细小的、散在性或集簇的水泡,有些则较深沉,呈现西谷米似的细小疹子。
汗疱症到底怎么来的林政贤皮肤科诊所院长林政贤曾在自己的网站介绍,汗疱疹跟「汗」没有太大的关系,而确切的病因,目前还不完全清楚,一般认为它与多种内在或外在因素有关系。
内在因素包括有手掌或脚掌多汗症的患者、精神压力大、异位性体质、抽烟、静脉内注射免疫球蛋白等;外在因素方面,则有接触性过敏原体质、常接触清洁剂、长时间戴手套、对于含有金属的食物过敏等等。
汗疱疹的治疗
汗疱疹的治疗,以涂抹类固醇药膏为主,如果情况较严重,医生会视情况搭配使用止痒的口服抗组织胺药物,或是给予短暂的口服类固醇治疗。
另外,夏天大家躲在冷气房里,皮肤因为太过干燥容易发痒,而汗疱疹结痂后更是剧痒难耐,建议可以使用冷敷或冰敷。要特别注意的是,汗疱疹的小水泡尽量不要挤破,很多人会觉得挤掉水泡比较不会痒,但其实水泡破掉后,会破坏原本的角质层,伤口就容易造成细菌感染,严重的话有可能引起蜂窝性组织炎。
中医怎么看汗疱疹有些人会觉得,西医擦药膏治标不治本,汗疱疹容易复发,因此转求助于中医。
中医古籍《疡医大全》称汗疱疹为「蚂蚁窝」,描述:「蚂蚁窝多生手足,形似蚁窝,俨如针眼,奇痒入心,破流脂水。」中医认为汗疱疹发病受内在体质及外在环境因素影响。喜欢吃冰冷、辛辣烤炸的食物及饮料,容易使脾胃机能受损,形成湿热体质;台湾属海岛型气候,环境偏湿热,湿热邪气停留在皮肤肌表,就容易形成汗疱疹,这也是为什么汗疱疹容易在夏季发作的原因。
在治疗上,疾病初期可用茯苓、泽泻等热清利湿的药物;如果有干痒、脱屑情形,可以用养血祛风药物作搭配,如生地、赤芍等。
独具特色的中医病因病机学说,是中国医药宝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并随着祖国医学的形成、发展而得到逐步完善。从病因病机的发展史,我们可以概括地分为三个大的阶段,即早期阶段,形成阶段,发展阶段。
早期阶段,从时间上说,自远古时代到春秋时代。这时期病因病机学说,尚未完全形成,还处于萌芽积累阶段。因而,它是原始的、分散的、朴素的、自发的、缺乏系统的理论指导。
我们的祖先在“上古之世,民食果蓏〔luo音裸〕蚌蛤,腥臊恶臭,而伤害腹胃,民多疾病”(《韩非子·五蠹》)。正是由于有了火,就可以“炮生为熟,令人无腹疾”(《礼记》)。这不仅使人类有了质的进化,同时在改变饮食过程中,认识到饮食与胃肠病的关系了。再有,在那个时代,人类的居住条件的简陋是可想而知的了。尤其是阴暗潮的环境,极容易引起一些筋骨关节疾病。这在《昌氏春秋·古乐篇》中,对这种状况有过这样一段描述:“昔陶唐之始,阴多滞伏而湛积,水道壅塞,不行其源,民气郁阏〔e音恶〕者,筋骨瑟缩、不达,故作为舞以宣导之”。这一段话是什么意思呢?陶(在此读yo音摇)。陶唐,即上古时期。在从前的上古时期,人们生活在阴暗潮湿的环境中,水湿滞着节肌肉,气血郁塞不畅,形成“筋骨瑟缩”的病变。说明人们对水湿的环境容易导致筋骨关节疾病有了一定的认识,所以发明舞以运动肢体的方法治疗。这实际上是后世的按摩、导引等方法的先河。
但是,在有文字流传以前,对古代的医学情况我们还知道的很少。以上所举的例子只能是根据传说记录而加以分析的。
我国目前发现的最早的文字,应该是甲骨文了。“甲即龟甲,“骨”是牛及其它动物的肩胛骨。是商朝时期,记载占卜事由的古文字。到目前为止,出土的甲骨多达十六万余片。据初步统计,其中关于疾病方面的记载,约有323片,415辞。从这些辞当中,我们可以看出商朝时期对疾病发生的原因已经有了很高的认识水平。如骨文中有蛊、龋〔qu音去〕等。蛊,《说文解字》:“腹中虫也”,表示蛊证,是由于腹中寄生虫所引起的。龋,表示牙齿上的窟窿,是由于虫蛀所致。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关于“疾年”、“雨疾”、“降疾”等的记载,这是世界上对流行病的最早认识。当然,以上这些记载,还远远不是商代医学知识的全部,但是也足以表明当时对某些疾病的病因和流行的认识,已经达到相当可观的水平。
到了西周时代,我国医药学已有了长足的进步医学向着专业化发展,形成了一套医事管理制度。 在《周礼》这部书里,就清楚地记载着当时宫廷医生已经分为食医、疾医、疡医、兽医。
食医 ,管理饮食卫生的医生,近似于现代的营养医生。 疾医 ,相当于内科医生; 疡医 ,即外科医生”。 兽医 ,治疗牲畜疾病的医生。尤其难能可贵的,这一时期形成了一些科学的婚姻制度。例如,《周礼》就明确指出“男三十娶,女二十嫁”,“礼不娶同姓”。《左传》这部书里也有“男女同姓,其生不蕃”。这是现存文献中最早的有关优生学内容的文字记载。从这里可以看出,我们的祖先很早就懂得晚婚的好处和近亲结婚给后代带来的害处。也可以说对遗传造成疾病的原始认识。
到了春秋时代,中医药学已经是以医学理论体系形成为主要标志的成熟期的前夕。当时的天文、历算等科学技术已经有了一定的发展,阴阳五行学说也已初步形成,这就给医药学的发展,创造了一定的条件。同时,这也为病因病机学说的逐步形成奠定了基础。我们可以从现存的有关古代文款中看出,当时人们对疾病的发生原因有了相当深刻的认识。初步认识到天象、节气、气候的变化和某些地区特殊的自然条件如水土等,与人体健康和发病有着重要的关系。例如,《周礼》一书中有这样一段话,“春时有痟〔xiao音消〕首疾,夏时有痒疥疾,秋时有疟寒疾,冬时有咳上气疾”。说明在不同的季节里可以有不同的多发病、常见病。春季的时候,多发头部疾患,夏季的时候,气候潮湿,容易得痒疥之类的疾病;秋季又容易得疟疾和寒病到了冬季,容易得咳喘病。《礼记》一书中进一步指出:“季春行秋令,则民大疫”“季春行夏令,则民多疾疫”。疫,古代文献中多指具有流行性传染病。这就说明在那个时代,已经认识到对四时气候的异常变化,可以引起疾病流行。另外,郑国的子产,曾经针对巫术鬼神病因论的邪说,严肃指出了,疾病是“出入饮食衰乐之事也,山川星辰之神又何与焉?”齐国的晏婴也说过:疾病是“纵欲厌私”的结果,并不是鬼神所造成的,所以,患病后祈祷是没有用的。
随着人们对自然界的认识,对地理条件、环境卫生与发病的关系,还逐渐有了新的理解。在《左传》这部书中记载着“国人逐瘈狗”,证明当时对狂犬病能传染给人,已经有了清楚的认识,所以采取“逐瘈狗”的预防措施。这部书中还记载着“土厚水深,居之不疾”和“土薄水浅……其恶易觏〔gou音构〕”等。恶,就是疾病。觏,结成的意思。某些水土等居住条件可以导致疾病的发生,这就需要改善环境卫生来预防疾病的发生。这一认识水平,在世界医学史上不仅是提出的最早,而且是非常突出的。
在这里,特别值得提出的是 医和 的“六气致病说”。医和是秦国的名医,他在公元前514年给晋侯看病时,对疾病的原因做了一次精彩的论述。我们根据《左传》,把医和的这段话节录下来:“晋侯有疾…秦伯使医和视之。曰:疾不可为也,是谓近女室。疾如蛊,非鬼非食,惑以丧志。……公曰:女不可近乎?对曰:节之”。本段文字中的蛊、惑,是指神志病变。女室,指房事而言,即后世所说的房劳。晋侯患了蛊惑的神志病变,是由于房劳太甚所引起的。对房事必须要有节制。医和紧接着又提出六气在不正常情况下可以导致疾病的发生。他说:“天有六气,降生五味,发为五色徵为五声,*生六疾。六气曰:阴、阳、风、雨、晦、明也。分为四时,序为五节,过则为菑(zai通灾),阴*寒疾,阳*热疾,风*末疾,雨*腹疾,晦*惑疾,明*心疾。”从医和的这段话里,可以看出下面几个问题:
①以四时、五节、六气等气候变化作为主要病因的概念,已经形成了。如果结合前面我们所介绍的子产所说的疾病是“出入饮食哀乐之事”与晏婴所说的“纵欲厌私”以及医和所讲的“近女室”等内容来分析,可以看出后世“三因说”的端倪了。
②“阳*热疾,阴*寒疾”的论点,是形成后世“阳盛则热、阴盛则寒”病机理论的前驱,而“风*末疾、雨*腹疾”的说法,对后世风邪导致四肢痛,雨湿可引起腹泻等的理论有着主要的启迪,也可以说是有着密切的渊游关系。
③说明了五味、五色、五声与“六气”的联系。这些概念给以后的诊断学,药理学的形成也奠定了基础。
④还可以看出,阴阳、五行学说和天人相应思想以及在医学中的应用,也已初具雏形。
总之,医和的“六气致病说”是对以前大量而散在的经验,进行了一次系统的总结,对后世发病学说起着奠基的作用。在中医病因病机学说的发展上占有重要的位置。
我国进入到战国时代,开始了封建社会。从战国经秦汉至三国的七百多年间,我国的政治、经济、科学文化都得到了很大发展,尤其在医药学方面,更是发生了质的飞跃。在以往长期医药实践经验不断积累丰富的基础上,进入了理论总结阶段。《黄帝内经》的产生,标志着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张仲景《伤寒杂病论》的问世,在临床医学上确立了辨证论治的原则;《神农本草经》的成书,是我国药物学第一次进行了系统的总结;扁鹊、谆于意、华佗、张仲景等名医的大量涌现,说明医药学发展到崭新的阶段。总之,先秦两汉时期,是我国医学发展的关键时刻,它使零散的医药经验,上升成为系统的理论,对前代是一次历史性的大总结,对后世是全面奠定基础的重要历史阶段。
病因病机学说在这样的条件下,发展为形成阶段。这阶段的主要表现为;一是具有系统而完整的理论指导;二是内谷完善,并对临床实践有着重要的实用价值。我们不妨首先看-看《黄帝内经》中关于病因病机的论述。
《黄帝内经》包括《素问》和《灵枢》两部分。由于它是来汉以前医学的总结,又不是出自一人一时之手,所以其内容相当丰富、翔实。一直是中外医家视为经典的主要著作。仅就病因病机学说来说,大致可归纳以下几方面。
提出了四时阴阳与发病的关系,以及四时中的常见病证强调指出了“自古通天者生之本,本在阴阳”(《素问·生气通天论》)。所以人们必须要“和于阴阳,调于四时”,违背了四时阴阳,就会引起疾病的发生。例如,“逆春气”,则“肝气内变”;“逆夏气”,则“心气内洞”;“逆秋气”,就会“肺气焦满”“逆冬气”,影响肾脏,出现“肾气独沉”的变化,等等。《内经》在这方面的内容很多,不能一一列举了。同时,《内经》中还有“五运六气”学说,闻明了气候的周期性变化与某些疾病的发病规律,并用来解释了某些疾病出现周期性发生的原因。《内经》系统地讲述了“六*”学说。认为自然界气候风、寒、暑、湿、燥、火,在不正常的情况下可以引起疾病的发生。这一点和医和“六气”致病说,既有渊源关系,又有区别。一直到今天,我们仍把“六*”做为病因学说的重要内容。
人类的意识和思维,中医统称为神志。《内经》突出地强诩了精神心理困素与疾病的关系。撸出“百病生于气也”。并分别指出喜、怒、忧、思、悲、恐、惊等七情,对脏腑气血的影响。
《内经》还对地理环境、饮食劳倦、人类体质与疾病的关系做了详细论述。同时从多方面论述了病机的变化规律,并总结出著名的病机十九条。特别应该提出的是《内经》中关于“邪之所凑,其气必虚”,“正气存内,邪不可干”的命题,至今仍体现出重要的意义。从整体观念出发,阐明了疾病的发生,是由于机体内的动态平衡和正常的升降出入的气化功能到破坏所造成的,这是疾病的根本原因和内在根据。
从以上的简单介绍,使我们不难看出,《内经》的出现,就使中医病因病机学说发展到具有独到特色的科学学说。
东汉时期的张机(仲景)所编写的《伤寒杂病论》,也是我国医学发展史上影响最大的著作之一。这部书被历代医家奉为“经典”,张仲景被尊称为医圣。《伤寒杂病论》流传到晋朝,则分为《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两部书了。以它辨证论治的特点,发挥着指导临床的重要作用。其中关于“六经”学说,不仅是急性热病辨证论治的纲领,也是病机学说的重要内容,揭示出急性热病病理机转的规律。同时,在《金匮要略》中,最早提出了三因致病说。我们可以看看这样一段话:“千般灾难,不越三条:一者,经络受邪,入脏腑,为内所因也;二者,四肢九窍,血流相传,壅塞不通,为外皮肤所中也;三者,房室、金刃、虫兽所伤,以详之,病由都尽”。这为中医的病因学说作出了很大的贡献。
我国医药学到了西晋以后,进入全面发展时期。从病因病机学说的历史上分,也可以说是成为发展阶段。为了看清病因病机学说的发展阶段的状况,我们对几部代表著作进行下介绍。
《诸病源侯论》是这一阶段的第一部代表著作。它是隋朝巢元方等人的集体作品,全书共50卷,分67门,论述了1739种病候。内容丰富,对魏晋以来的医疗经验做了详尽的总结。对各种疾病的病因、症状、诊断和预后,都进行了详细的论述。对疾病记载的广泛与详实,是该书的最大贡献。
其中,对于病因的认识,除继承了前人的宝贵经验外还根据临床经验,进行了新的理论探索。如该书的“瘟病侯”中认为,某些传染病是由外界有害物质因素“乖戾之气”所引起的。这些物质还能“多柏染易”。对一些病源的认识,颇具有真实性。例如,关于寄生虫病的感染,明确指出疥疮中“并皆有虫”,又说患寸白虫(绦虫)病,是因吃不熟的牛肉所引起的。“漆疮侯”中说:“人有禀性畏漆,但见漆便畏其毒……,亦有性自耐者,终日烧煮(漆),竟不为害也”。说明本病的发生,与人的体质禀赋有关。这实际上是对过敏体质的具体分析。
南宋的陈言(无择)所编著的《三因极-病证方论》简称《三因方》,在病因学发展史上占有突出的位置。主要贡献在于进一步阐述了“三因致病说”。他把复杂的病因分为三类。一为内因,即喜、怒、忧、思、悲、恐、惊,内伤七情,发自脏腑,外形于肢体二为外因,即风、寒、暑、湿、燥、火,外感六*,起于经络,发于脏腑;三为不内外因,实际上是指六*之外的外因,包括饮食饥饱,呼叫伤气、虎狼虫毒、金疮所伤,以及其他偶然性因素之类。这种分类方法虽然与东汉张仲景在《伤寒杂病论》中的分类方法略同,但内容有很大发展。也就是对各类的病闼概括得更加具体,包括的范围也比较全面,因此更符合临床实际。它使中医病因学说更加系统化、理论化了。三因分类的原则,一直为后世病因著作所遵循关于病因学说,自《黄帝内经》以来,历代都有所发展。
特别是唐朝王冰注释《内经》时,把“七篇大论”补加进去以后,病机十九条,就成为后世论述中医病机学说的主要依据了。宋元时期的医家们结合临床体会,对病机学说又有具体的补充和发展。如刘完素(河间)提出了六气皆从火化的论点,并把《内经》病机十九条的三十八种充实为九十七种;
朱震享(丹溪)更从内在火热的病机研究中,提出了“相火妄动”,“煎熬真阴”的论点;李杲(东垣)则是强调了内伤脾胃,“百病由生”。这些病机理论,大都被后世明清医家所继承与发挥。这就使病因学说向着更高的水平发展着。
金、元时期,开始出现了治疗温病的新观点。尤其是刘完素(河间)明确提出,热病初起不可峻用辛温大热之药,主张采用辛凉之法以表里双解,养阴清热,并且制定了双解散等方剂,突破了以往外感热病初期辛温解表和先表后里的治法。明朝初年,王履提出“温病不得混称伤寒”,认为温病是伏热自内而发,应以清里热为主。这航形成温病进一步从伤寒学说区分出来的趋势,为以后建立独立的温病学体系,提供了理论与实践的依据。
明、清时期,温病学说逐渐成熟,形成了独立的温病体系。而在这个过程中,明代的吴有性(又可)创立“戾气”学说,是对温病病因提出的伟大创见
在《伤寒论》以前,中医对热性病病因的认识,多是按“伤于寒”来理解,如《内经》说:“凡热病皆伤寒之类也。”所以直至《伤寒论》以后,就把这类疾病统称为“伤寒”。
从晋朝以后,又有所谓“四时不正之气”的说法,也就是冬天应该寒冷,但是反而温暖,或者是春天应该温暖,反而寒冷等,造成疾病的发生。这就出现了“时行病”、“天行病”、“时气病”等病名。可是这类疾病与伤寒病的界限仍然是混淆不清的。后来,又有“疠气”、“瘴气”等说法,但是,这些都是专指某些特殊的疾病,如疟疾等,不是指般的热性病,更没有明确指的是温病。到了明朝末年,吴又可《瘟疫论》的出现,才第一次提出了一个崭新的病原学说。这不仅丰富了中医病因学说,同时为温病学的形成做出了创造性的贡献。
吴又可首先提出疫病是由“戾气”引起的。他在《温疫论》的自序里,开首第一句话就明确地写到:“夫瘟疫之为病,非风,非寒,非暑,非湿,乃天地间别有一种异气所惑。”他把这种异气又叫做戾气、杂气或疫气。这就突破了明朝以前的医家对瘟疫病病因所持的时气说、伏气说、瘴气说,以及百病皆生于六气的论点。吴又可认为戾气是具有物质性的,并且可以采用相应的药物制服。戾气的传染途径是通过口鼻侵犯人的机体内,而侵入人体后能不能发病,又决定于戾气侵入的量多少,毒力的大小和人体的抵抗力的强弱。戾气又是多种多样,“为病种种,难以枚举”。戾气的种类不同,所以引起的疾病也不同,侵犯的脏器部位也不一样,这是对病原物特异性定位的认识。吴又可还指出戾气具有“偏中性”。他说:“偏中于动物者,如牛瘟、羊瘟、鸡瘟、鸭瘟,岂当人疫而已哉?然牛病而羊不病,鸡病而鸭不病,人病而禽兽不病。究其所伤不同,因其气各异也。”这实际上是对病原物种属感受性或种属免疫性的认识。不但如此,他还认识到痘疹与疥疮等外科感染性疾患也是戾气所引起。从以上可以看出,“戾气”学说的内容是相当全面的,它对传染病的病因和发病特点,基本上都讲到了。应当指出的是,在世界上尚未发现细菌和其它微生物的时代,吴又可能有这样如此科学的创见,的确是难能可贵的。这不能不说是伟大的见解。
继吴又可之后,相继涌现出一大批著名的温病学家,如叶桂(天士)、吴瑭(鞠通)、薛雪(生白)、王世雄(孟英)等。他们根据温病的临床特点,从不同角度上阐发了自己的学术见解,从而使温病学得以完善。
首先说明一下什么是温病?温病是由温热病邪引起的,热象偏重,容易化燥伤阴的一类外感疾病。这类疾病虽然致病原因各异,发病季节不同,症状表现不完全一致,但是它们在发病过程中都具有温热性质的特点,所以总称为温病。
温病学在病因学说上做出创造性的发展,指出致病原因是外感温热之邪。除去在前面介绍过的吴又可独具创见的戾气致病说以外,还对风热、暑热、湿热、燥热、温毒等病邪赋予新意,发展了传统的“六*”概念。这就使温病病因学说的意义,已经不仅仅局限于说明温病的发生原因,而更重要的是在于指导临床“辨证求因,审因论治”,丰富了祖国医学的内容。
温病的发病具有传染性、流行性、季节性以及地域性。其发生发展的过程具有一定的规律性。发病后的临床表现概括为两大类,是新感,一是伏邪。感受外邪即时发病的称为新感;感受外邪没有即时发病,伏藏人体,过时而发病的称为伏邪。同时,叶天士对温热病的发病和病机提出了卫气营血的辨证规律。吴鞠通对温热病的病机,认为是以上、中、下焦而变化的王孟英对湿热病的病因病机认为是既受湿,又感暑,也就是湿温。当然也有湿邪久伏而化热者。这些理论的实际意义,主要是从理论上阐明温病致病病因,初起的不同发病类型,区别了病变的深浅轻重,揭示出病机的传变趋势,为辨证论洽确立了法则,为中医病因病机学说增添了光辉的一页。
以上是我们从病因病机学说的早期阶段,形成阶段和发展阶段,作了简略的介绍,使我们对病因病机发展史和各种学术论点的渊源关系有了大概的了解,希望读者在学习病因病机学说时少走弯路,理解的更清楚、收获更大一些。
陈**35岁,自从坐完月子开始,身上经常不定时发生奇痒难耐的膨疹。其实,温度较高的环境和较温补的食物都容易诱发痒疹的产生,甚至内衣肩带、袜子松紧带等皮肤受压的部分,更容易出现红色膨疹(Wheals),小心可能是荨麻疹上身。
荨麻疹临床上又分急性和慢性
荨麻疹,中医古籍称为「风疹块」、「隐疹」,主要是形容这种疾病像风一样多变化,没有一定的部位、一定的时间,来的快、去的也快,但让人痒的受不了,影响到生活和工作。中医对本病的认识很早,大约在春秋战国时期的《素问.四时刺逆从论》中已有“瘾轸”之名。荨麻疹临床上又分急性和慢性,反复病程超过6周以上称为慢性荨麻疹,往往缠绵多年难以根治痊愈。若是更严重者甚至会出现喉头水肿,造成胸闷、呼吸困难,甚至危及生命。
由中医的观点来看,荨麻疹的发病是在先天不足、禀赋不耐(体质有偏差、抵抗力差、气血虚弱)的基础上,加上风、寒、湿、热之邪,或因饮食不节、 情志不畅等而诱发。中医师依据每个人荨麻疹表现加上其他兼杂的症状来辨证论治进行治疗。临床常见证型包括以下几种:
1风寒外袭型: 疹色淡红或瓷白,主要由于风寒外袭,常吹风遇冷即发作或加重、得暖则轻。此类常用麻黄桂枝汤加减来疏风散寒、调和营卫。
2风热乘肺型: 疹色鲜红、皮肤灼热常遇热加剧、日光照射后更为明显,得冷则隐、好发于暴露部位、搔痒异常、心烦口渴,重则面唇俱肿或脘腹疼痛。此类常用消风散、麻黄连翘赤小豆汤加减,并加重清肺热药来袪风清热。
3热毒炽盛型: 发病突然,皮疹大片并遍布全身,呈鲜红色,有时可呈出血样皮疹,剧痒,常伴高热、烦躁不安、小便短赤、大便秘结、口渴喜冷饮。此类常用犀角地黄汤合化斑汤加减来清热凉血解毒。
4肠胃溼热型: 发热、搔痒、疹色多鲜红、神疲纳呆、脘腹疼痛、大便秘结或泄泻,此类常用胃苓汤合茵陈蒿汤加减来通腑泄热、袪风解表。
5风盛血瘀型: 常反复发作,疹色暗红,或隐或现,皮疹常以下肢为多,入夜尤甚,可伴有过敏性皮肤病史,舌多紫暗或有瘀斑,脉迟涩。常用活血祛风汤(《朱仁康临床经验集》)来袪风活血。
6气血两虚型: 多见于体质虚弱及某些慢性病患者,荨麻疹反复发作,经年不愈,劳累时加重,神疲乏力、饮食无味、夜不能眠、面色苍白、唇甲无华、形体消瘦,证属气血两亏,治以调补气血为主,常用当归饮子、八珍汤加减。
7卫气不固型: 体质虚弱、多汗、面色苍白、口唇质淡、汗后发疹,皮疹常如粟如豆、少呈大片,时有恶寒、低热。反复发作。治疗常用玉屏风散合消风散加减以固表敛汗,并佐袪风。
8冲任失调型: 月经失调,荨麻疹常在经前或经期加重,经后可自行消退,亦有与妊娠有显著关系者。治疗常用桃红四物汤合二仙汤加减以调摄冲任。
急性荨麻疹多因气温、情绪、药物、食物、感染等诱发,因此日常生活中应注意温度的变化、保持心情平稳与规律的作息,尽量避免摄取或接触易引起过敏的食物,例如带壳海鲜、坚果类、咖啡因、酒类、发酵处理过的食物、含人工食品添加物等,或是避免吃到不新鲜的食物,并搭配中医治疗,兼顾症状控制与体质调理,多会达到很好的治疗效果。
目录 1 拼音 2 英文参考 3 概述 4 阴痒的病因病机 5 阴痒的症状 6 阴痒的治疗 61 辨证治疗 611 肝经湿热 612 阴虚血燥 62 外治法 63 方论 64 针灸治疗 641 体针 6411 方一 6412 方二 642 耳针 7 参见风瘙痒 8 参考资料 附: 1 治疗阴痒病的穴位 2 治疗阴痒病的方剂 3 治疗阴痒病的中成药 4 阴痒病相关药物 5 古籍中的阴痒病 这是一个重定向条目,共享了阴痒的内容。为方便阅读,下文中的 阴痒 已经自动替换为 阴痒病 ,可 点此恢复原貌 ,或 使用备注方式展现 1 拼音
yīn yǎng bìng
2 英文参考pruritus vulvae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3 概述阴痒病(pruritus vulvae[1][2])为病名[3]。是指以女性外阴及 瘙痒,甚则痒痛难忍,或伴带下增多为主要表现的疾病[1][2]。甚则波及 周围,痒痛难忍,坐卧不宁。出《肘后备急方》卷五。阴痒病又称阴门瘙痒[4]、阴门痒[3]。
4 阴痒病的病因病机阴痒病多因肝郁化热,脾虚聚湿,湿热蕴结,流注于下;或因外阴不洁,久坐湿地,病虫乘虚侵袭;也有因阴虚血燥而致者[3]。
阴痒病多因脾虚湿盛,郁久化热,湿热蕴结,注于下焦;或忧思郁怒,肝郁生热,挟湿下注;或因外阴不洁,久坐湿地,病虫乘虚侵袭所致;或年老体弱,肝肾阴虚,精血亏耗,血虚生风化燥,而致外阴干涩作痒[4]。临床以湿热为患为多见[4]。现代医学认为本病症主要与 的滴虫、霉菌感染,外 的干燥、皮炎、湿疹、白斑,某些化学性 及精神因素等有关[4]。
《妇人良方大全》:“夫妇人阴痒病者,是虫蚀所为。三虫在于肠胃之间,因脏虚,三虫动作,蚀于阴内。其虫作热,微则为痒,重者乃痛也。”
5 阴痒病的症状症见外 或 内瘙痒,甚则奇痒难忍,坐立不安[3]。不断的搔抓可引起溃破、红肿、渗液,甚至生疮溃烂,称为“阴蚀”[4]。转为慢性后外阴皮肤可增厚变硬[4]。
湿热下注者常伴见带下量多,色黄味臭[4]。
阴虚血燥者多为老年妇女[4]。
6 阴痒病的治疗 61 辨证治疗 611 肝经湿热阴痒病·肝经湿热证(pruritus vulvae with syndrome of dampheat in Liver Channel[1])是指肝气犯脾,脾虚湿盛,湿热互结,损伤任带,以 瘙痒难忍,坐卧不安,或灼痛,带下量多,色黄如脓样,或呈泡沫米泔样,质稠秽臭,烦躁易怒,胸胁胀痛,大便干结,小便黄赤,舌红,苔黄腻,脉弦数为常见症的阴痒病证候[5]。
治宜清热利湿。方用萆薢渗湿汤(见阴蚀条),或用龙胆泻肝汤[3]。
612 阴虚血燥阴痒病·阴虚血燥证(pruritus vulvae with syndrome of yin deficiency and blood dryness[1])是指精血不足,外阴失养,化燥生风,以 干灼瘙痒,日久不愈,夜间尤甚,白带少,色黄,甚则呈血样,自觉 干燥,甚至外阴萎缩或局部皮肤变折皲裂,口干咽燥,头晕眼花,心悸不寐,舌红,苔少,脉细数无力为常见症的阴痒病证候[5]。
治宜养血祛风,方用当归饮(当归、白芍、川芎、生地、白蒺藜、防风、荆芥穗、何首乌、黄芪、甘草)[3]。
62 外治法虫疾感染及瘙痒重症可配合药物及中药煎水局部熏洗[4]。
局部可用蛇床子、川椒、枯矾、苦参、百部、生艾叶、杏仁,水煎熏洗[3]。
《妇人良方大全》主张内服龙胆泻肝丸、逍遥散,外以桃仁研膏和雄黄末,或鸡肝纳阴中,以杀其虫[3]。
63 方论《妇人良方大全》(妇人阴痒病方论第十六)治妇人阴痒病,大黄散:
大黄(微炒) 黄芩 黄 (炙,各一两) 赤芍药 玄参 丹参 山茱萸 蛇床子(各半两)上为细末。食前,温酒调二钱服。
《广济方》疗妇人阴痒病不止:
蚺蛇胆 雄黄 硫黄 朱砂 硝石 芜荑(各半两) 藜芦(二钱半),上为细末研停,以腊月猪脂和如膏,用故布作缠子,如指长一寸半,以药涂上,内阴中。日一易之,易时宜用猪椒根三、五两,水煮稍热,洗干拭内之效。
又方∶小蓟不拘多少,水煮作汤热洗,日三用之。
崔氏方疗阴痒病不可忍∶
杏仁烧作灰,承热绵裹内阴中,日二易之。
又方∶蒜煮汤洗之。一方用枸杞根。
又方∶野狼牙(二两,细锉) 蛇床子(三两),上以水三升,煮十沸,热洗。
又方∶取鸡肝,承热内阴中。如有虫,虫当尽下。
《古今录验》疗妇人阴痒病,如有虫状:
上取牛肝,切取三寸,内阴中。其虫尽入肝内,出之效。猪肝亦得。
《千金翼方》治妇人阴痒病脱,矾石散:
矾石为末,空心,酒服方寸匕,日三服。
64 针灸治疗 641 体针 6411 方一取中极、下髎、血海、三阴交、蠡沟等穴为主。湿热下注者加阴陵泉、百虫窠;奇痒难忍加曲骨、大敦;心烦少寐加少府[4]。
6412 方二可针刺阴廉、曲骨、三阴交[3]。
642 耳针取神门、肺、脾、肝、外生殖器、卵巢等穴,每次酌选2~3穴,强 [4]。
7 参见风瘙痒风瘙痒(wind itching;pruritus cutanea)为病名[6]。出《诸病源候论》卷二。又称之为风痒、血风疮、痒风、谷道痒、阴痒病等。是指以遍身瘙痒,并无疮疥,搔之不止为主要表现的感觉异常性皮肤疾病[7]。无原发性皮肤损害。以自觉皮肤阵发性瘙痒,搔抓后常出现抓痕、血痂、色素沉着和苔藓样变等继发性皮损为临床特征。临床上可分为局限性和泛发性两种。局限性者,以 、 周围瘙痒最多;泛发性者,则多泛发全身。本病多见于老年及青壮年,好发于冬季,少数也可夏季发病。
《诸病源候论》:“风瘙痒者,是体虚受风,风人腠理,与气血相搏,而俱往来于皮肤之间。邪气微,不能冲击为痛,故但瘙痒也。”
风瘙痒相当于西医的皮肤瘙痒症[7]。
详见风瘙痒条。
8台中澄观中医 卢彦芝医师 荨麻疹热痒难耐!中医师:按按耳朵排毒治过敏 荨麻疹,发作时可以看到皮肤上出现膨起的疹块,而后疹块逐渐增多相互融合,伴有热痒感,若在真皮深层及皮下组织则可见血管性水肿,病人可能出现唇肿、目肿或手掌肿,更严重者甚至会出现喉头水肿,造成呼吸困难甚至危及生命。 一般说来,荨麻疹可分成急性和慢性两种。六周内持续反复发作者为急性荨麻疹,多因药物、食物、感染或其他因子引起过敏性的反应;反复发作超过六周者属慢性荨麻疹。在台湾的盛行率约 20%,其中又以女性的好发率为男性的 2~3 倍。 古籍中所记载的「风疹」、「瘾疹」、 「赤疹」、「白疹」、「风疹块」、「鬼饭疙瘩」等相关叙述接近现代医学所称的荨麻疹。 中医认为,造成荨麻疹的原因多是体质免疫力差又面临感染、饮食不当或者情绪变动过大或其他因子引起过敏性的反应。台中澄观中医 卢彦芝医师 荨麻疹热痒难耐!中医师:按按耳朵排毒治过敏 荨麻疹,发作时可以看到皮肤上出现膨起的疹块,而后疹块逐渐增多相互融合,伴有热痒感,若在真皮深层及皮下组织则可见血管性水肿,病人可能出现唇肿、目肿或手掌肿,更严重者甚至会出现喉头水肿,造成呼吸困难甚至危及生命。 一般说来,荨麻疹可分成急性和慢性两种。六周内持续反复发作者为急性荨麻疹,多因药物、食物、感染或其他因子引起过敏性的反应;反复发作超过六周者属慢性荨麻疹。在台湾的盛行率约 20%,其中又以女性的好发率为男性的 2~3 倍。 古籍中所记载的「风疹」、「瘾疹」、 「赤疹」、「白疹」、「风疹块」、「鬼饭疙瘩」等相关叙述接近现代医学所称的荨麻疹。 中医认为,造成荨麻疹的原因多是体质免疫力差又面临感染、饮食不当或者情绪变动过大或其他因子引起过敏性的反应。 临床常见证型 包括以下几种: 1风热相搏证: 风疹团成红色且相互融合成片,触之有灼热感,病人自觉搔痒难忍且 遇热加剧,伴有轻微发热、恶风,心烦口渴。此类型治疗以疏风清热为主。 2风寒外束证: 风疹团色淡红甚至偏白,若被风吹或接触冷水,常会加重痒的症状;伴有恶风畏寒。此类型治疗以疏风散寒为主。 3卫外不固证: 皮疹型态以丘疹为主,风疹团反而少见,多出现在出汗后受风发生,常搔痒不止。此类型治疗以补气加强固表为主。 4气血两虚证: 风疹团的颜色淡红或者不明显,反复发作数月甚至数年不愈,有时甚 至在劳累后发作。此类型治疗以益气养血为主。 5冲任失调证: 女性多见。风疹团主要分布在下腹、腰骶与大腿等区域,颜色淡红,经前加重,经后逐渐消失。此类型治疗以调摄冲任为主。 6血瘀经络证: 风团色泽暗红或紫红,多位于受压迫的部位如腰带、表带、女性内衣 肩带等。此类型治疗以理气活血、宣通经络为主。 荨麻疹常用耳穴: 肺、风溪、肾上腺、心、神门、内分泌、肝 如反复发作者,以肺和风溪为主穴,其余为配穴 ,在穴位上贴王不留行子,按压治疗。每次选用一侧耳穴,二侧交替轮用。 1、风溪(荨麻疹点) 定位:在耳轮结节突起处 ,指腕两穴内缘。又称过敏区。 主治:治疗过敏性皮肤炎、荨麻疹等过敏性疾病 定位:耳甲腔的中央周围。 功用: 皮肤病、调节呼吸系统,排除体内毒物。 臻观中医于民国98年成立,主治项目包含内科、妇儿科、皮肤科、酸痛针伤科、过敏体质调理等,目前有台北、永和、台中三院区。 臻观/澄观中医诊所粉丝专页
神经性皮炎为病症名。是以阵发性皮肤瘙痒和皮肤苔癣化为主症的慢性皮肤炎症。属祖国医学“顽癣”范畴。本病的病因目前尚未完全明了,一般认为与神经系统功能障碍,大脑皮层兴奋和抑制过程平衡失调有关。
神经性皮炎(neurodermatitis)是一种局限性皮肤神经功能障碍性皮肤病,又叫慢性单纯苔藓。中医学称之为“牛皮藓”、“摄领疮”,因其好发于颈部,状如牛领之皮,厚而且坚而得名。如《外科正宗》说:“牛皮癣,如牛领之皮,顽硬须坚,抓之如朽木。”临床特点为皮肤苔藓化,肥厚粗糙,瘙痒剧烈,病程缓慢,反复发作,常数年不愈,愈后易复发。多发生于颈、肘、骶等部位,以皮肤瘙痒、苔藓化为特征。根据皮损范围大小,临床上可分为局限型和泛发型两种类型。本病常呈慢性,易于反复发作,多见于青壮年。其病因可能与神经系统功能障碍,大脑皮质兴奋和抑制平衡失调有关。现代西医学治疗一般采用镇静或抗组织胺药、x线照射及封闭疗法等,但多不能根治。
神经性皮炎在中医学中称为“干癣”、“牛皮癣”、“摄领疮”等,又因其顽固易发而称之为“顽癣”。《诸病源候论》曰:“摄领疮,如癣之类,生于颈上,痒痛,衣领拂著即剧,云是衣领揩所作,故名摄领疮。”《外科正宗·顽癣》也说:“牛皮癣如牛项之皮,顽硬且坚,抓之如朽木。”“皆属风湿凝聚生疮,久则瘙痒如癣,不治则沿漫项背。”历代医家临床上多用凉血清热疏风、养血润燥、健脾渗湿等法为主,并配合外治。一些医籍,如《儒门事亲》、《本草纲目拾遗》等还有用针灸方法治疗顽癣的记载。
现代中医治疗神经性皮炎的报道,始见于50年代中期,最初的文献多是用针灸疗法和外治法960年代,在辨证论治的基础上,采用内服配合外治的方法比较普遍;针灸治疗则以皮肤针的应用报道较多。70年代,一些新的穴位 疗法,如头针、穴位注射、水灌疗法等,中药局部注射也用于治疗本病,使临床疗效有所提高。自80年代以来,除了在临床上获得较大进展外,还开展了有关神经性皮炎防治的实验研究。如对神经性皮炎患者的脑电图检查显示,此类患者大多数表现为界限性异常和轻度异常脑电图,异常率为622%,远高于正常人对照组的异常率(274%)。有人通过对神经性皮炎的病因学疗法进行探索,认为精神因素在发病原因中占主导地位,因此对此病患者做说服教育以及避免再 ,可能是治疗本病的关键之一。对一组神经性皮炎病人进行针灸治疗前后的血浆亮氨酸脑啡呔样物质(LEKIS)含量测定,发现针灸治疗后血浆中LEKIS比针灸前有明显增高(P<001),而用药物治疗的患者血浆中LEKIS无明显变化。据统计,目前用中医中药方法治疗神经性皮炎的临床疗效一般在90%左右。
详见百科词条:神经性皮炎 [ 最后修订于2015/6/24 14:49:28 共9009字 ] 以下结果自动匹配而成,不排除出现与主题不相关的内容,请自行区分。
曹炜:干燥综合征病程长,易反复,难根治?中医治养有方
本文2023-10-12 16:40:26发表“古籍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yizhai.net/article/1246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