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籍修复的原则
古籍修复的原则包括最少干预原则、整旧如旧原则、可逆性原则、最大限度保留历史信息的原则。
1、最少干预原则
在古籍的修复中,摈弃传统的整卷整叶托裱的方法,对文献各部分的残破现状做具体分析,对不同情况予以不同处理。尽量少地在藏品上添加修复材料,避免因过度修复而造成的保护性破坏,尽量保留古籍文献的各种研究信息。
2、整旧如旧原则
在修复中尽可能保持古籍文献的原貌,保留文献的装帧风格。这里所谓的“整旧如旧”,并不是企图回复该文献没有损坏以前的原貌,“如”古代的“旧”。古代的那个“旧”,不可能再恢复,而是尽可能保持该文献修复前的原貌,就是在修复工作中仅使该文献的残破部分得到养护,决不使其它部分的现有状况产生任何形态上的改变。
3、可逆性原则
即修复措施是可逆的,可重复的。如果将来 发现有更科学更适宜的保护修复技术,随时可以更换修复材料,回到修复前的原来状态。同时可逆性原则对于我们改正工作中的失误而尽量不损害古籍非常必要。
4、最大限度保留历史信息的原则
即修复中所用的修复材料(纸张、线、颜料、墨等)必须与原始文件的材料有一定的色差,避免与藏品本身固有的历史信息混淆。
扩展资料
古籍修复选取纸张的注意事项:
选取修补古籍的纸张,首先要注意纸张的酸碱度,不能用酸性纸张去修补古籍,以免引起或加速古籍纸张的酸化;其次,如果选用旧纸修复古籍,要注意旧纸的纸张强度不能太低。
同时,还要注意所选纸张的纤维组成应该与古籍的纸张相近,厚薄相近,颜色相似但不能相同。补纸的吸水性要强,才易于粘合,纸张帘纹的宽窄也要相近。
具体修复工作中还要注意补纸与古籍纸张的帘纹方向要一致。总之这些都适宜了,才能使修复处纸张粘结的牢固服帖,与原来的书叶协调自然。
-古籍修复
书籍的标准尺寸
平面设计常用的制作尺寸列表正度纸张:787×1092 mm 开数(正度) 尺寸 单位(mm) 全开 781×1086 2开 530×760 3开 362×781 4开 390×543 6开 362×390 8开 271×390 16开 195×271 注:成品尺寸=纸张尺寸-修边尺寸 大度纸张:850×1168 mm 开数(正度) 尺寸 单位(mm) 全开 844×1162 2开 581×844 3开 387×844 4开 422×581 6开 387×422 8开 290×422 注:成品尺寸=纸张尺寸-修边尺寸 常见开本尺寸:787 x 1092 mm 开数 尺寸 单位(mm)对开:736 x 520 4开:520 x 368 8开:368 x 260 16开:260 x 184 32开:184 x 130 开本尺寸(大度):850 x 1168mm开数 尺寸 单位(mm)对开:企业570 x 840 4开:420 x 570 8开:285 x 420 。 850×1168 mm 开数(正度) 尺寸 单位(mm) 全开 844×1162 2开 581×844 3开 387×844 4开 422×581 6开 387×422 8开 290×422 注。
从总体看来,历代流传下来的古籍分为抄写本、刻印本两类,抄写本即人工抄写的图书,那古书的收藏知识是什么呢下面是我为你整理的古书收藏知识,希望对您有用。
古书收藏知识
古籍的装帧
在印刷术发明以前,图书是抄写的缣帛和纸张上,采用长卷形式,阅读时展开,平时卷起。这一时期的图书只能是卷轴装。韩愈《送诸葛亮觉往随州读书》诗称:"邺侯家多书,插架三万轴,一一悬牙签,新若手未触。"欧阳修《归田录》也说:"唐人藏书皆作卷轴。"雕版印刷普及以后,由于书版各自成块,卷轴装已不适用,古籍装帧改进为册页形式,先后出现旋风装、经折装、包背装、线装几种形式。线装的形式一直沿用至今。
卷轴装 又称卷子装,早期的图书装帧形式。与装裱好的书画相似。在长卷帛书、纸书的左端安装木轴,旋转卷起(图1)。敦煌石室中发现的大批唐五代写本图书,都采用这一方式。据记载,古代宫廷收藏的卷轴装图书十分考究,《隋唐经籍志》描述秘阁藏书:"上品红琉璃轴,中品绀琉璃轴,下品漆轴";《唐六典》描述内府藏书:"其经库书,钿白牙轴,黄带红牙签;史库书,绿牙轴,朱带白牙筌。"进入版刻时代,图书改为册页形式,仍有一些采用卷轴装,如《开宝藏》、《赵城金藏》等。
旋风装 在一素纸长卷上面依次粘贴书页,每页正反两面书写文字,展开长卷可翻页阅读。守张邦基《墨庄漫录》形容其"逐叶翻飞,展卷至末,仍合为一卷。"这种装订特点是外表仍为长卷,里面却是错落有致的书页,实为介于卷轴装和经折装之间的一种装订形式。大约盛行于唐代。故宫博物院藏有唐写本《刊谬补缺切韵》五卷,即是采用这种旋风装。
经折装 又叫梵夹装、折子装。将图书长卷按一定宽度左右折叠起来,加上书衣,使之成为可以随时展读的册子。历代刊刻佛经道藏,多采用这种装订形式。古代奏折、书简也常采用这一形式。
蝴蝶装 将每页书在版心处对折,有文字的一面向里,再将若干折好的书页对齐,粘贴成册。采用这种装订形式,外表与现在的平装书相似,展开阅读时,书页犹如蝴蝶两翼飞舞,故称为蝴蝶装。蝴蝶装是宋元版书的主要形式,它改变了沿袭千年的卷轴形式,适应了雕版印刷的一页一版的特点,是一重大进步。《明史艺文志》序称秘阁书籍皆宋元所遗,无不精美。装用倒折,四周外向,虫鼠不能损。"但这种版心内向的装订形式,人们翻阅时会遇到无字页面,同时版心易于脱落,造成掉页,所以逐渐又为包背装取代。
包背装 将印好的书页版心向外对折,书口向外,然后用纸捻装订成册,再装上书衣,由于全书包上厚纸作皮,不见线眼,故称凶背装。包背装出现于南宋,盛行于元代及明中期以前。清代宫廷图书如历朝实录、《四库全书》也采用这种装订方式。包背装改变了蝴蝶版心向内的形式,不再出现无字页面,但未解决易散脱页的缺点,所以后来又发展为线装形式。
线装 线装书是传世古籍最常用的装订方式。它与包背装的区别是,不用整幅书页包背,而是前后各用一页书衣,打孔穿线,装订成册。这种装订形式可能在南宋已出现,但明嘉靖以后才流行起来,清代基本采用这种装订方式。其特点是解决了蝴蝶装,包背装易于脱页的问题,同时便于修补重订。
从以上可以看出,古籍的装订有一个发展演进过程。不同时期流行不同的形式,了解这一进程,对古籍的年代鉴定十分重要。传世宋版书多经过后人重新装修,或改为包背装,或改成线装,但仔细观察,仍能在版心处发现粘贴痕迹,书页外沿则有磨损痕迹。
几部古籍版本著作比较谈
版本学的研究与探讨源于宋代。汉、唐虽经过几次大规模的古书校勘、注释、编目,但印刷业尚未形成,零星的版本记载仅限于正经正史的修订。南宋尤袤著《遂初堂书目》开创了一书兼载数种版本的先例;(宋)岳珂著《刊正九经三传沿革例》,被后世称为第一部系统记录版本知识的著作。明代视宋版为珍稀之物,藏书家、校勘家逐步摸索各种版本的特征、优劣,可惜这些版本学史料只散见于笔记、杂记中。清代学者开始罗列诸本、考证源流、登录刻工、详论纸墨。钱曾著《读书敏求记》奠定了古籍版本鉴定的基本原则。《天禄琳琅书目》及它的《后目》已把版本学的核心——善本书的收藏与鉴定推到了极致。清代学者对版本学贡献最大的当属专门记载版本状况的各种题跋记,尤以“顾批黄跋”为最。后人汇集成书的有为顾千里著的《思适斋书跋·书跋辑存》,为黄丕烈著的《士礼居藏书题跋》、《续记》、《再续记》,《荛圃藏书题识》等。
近现代是版本学集大成的时代。叶德辉著《书林清话·书林余话》是古籍版本学第一部专门著作;张元济著《中国版本学》(1916年)与孙毓修著《中国雕板源流考》(1918年)把版本学从史学中独立出来;钱基博著《版本通义》总结了前人的成就,把版本学列入学术研究体系。
新中国成立后,介绍版本知识的书,有毛春翔的《古书版本常谈》(1965年初版,1977年再版)。此书已是收藏品,配有插图,通俗易懂,可惜明代部分较凌乱,清代部分过于简单;陈国庆著《古籍版本浅谈》于版本学名词解释简明扼要,但不全面,适于入门者;魏隐儒著《古书版本鉴定丛谈》(1984年初版),体例较完备,也有实际经验的总结,只是不谈价格,宜专业人员参考;李致忠著《古书版本学概论》、《中国古代书籍史》,刘国钧著《中国书史简编》,曹之著《中国古籍版本学》,张绍勋著《中国印刷史话》等,都是从史的角度论述版本学、目录学、内容系统可靠,又有最新史学发现佐证,惟厚古薄今,实用性差些。
在谈到版本学专门著作时,不能不谈到两部流传稀少的油印品:一是北京大学陈宏天教授的《古籍版本概要》(1987年讲义稿),其特点是专业性、系统性强,表列详尽,论断精到,清代部分尤为各书所不及;可惜重学术、轻市场,非专业人员不感兴趣。二是北京中国书店编《古籍版本知识》(上、下),1980年油印本。书出于古籍鉴定大师雷梦水、张宗序手笔,在内部流传。笔者珍藏此书初版本,且有雷梦水先生签名,捧读二十年,收益最大。该书列举资料极为丰富,如清代武英殿刻书、官书局刻书、民国精刻本等都是各书所论不及的。关于版本鉴定方面,该书也极富特色,真假俱呈,详辨优劣,特别是从价格上来判断版本取舍,“实战”性极强;当然系统性、条理性就不够了。从价值、价格上判断版本的著作,最具参考性,爱好者也颇关心,但学者们却言之甚少。笔者醉心古籍收藏多年,有几本书在论及版本价格方面很实用,也很具史料价值,一并开列出来,供书友参考:
《张元济傅增湘论书尺牍》,1983年商务初版,详列1912年至1947年古籍善本收集价格及善本影印、复制印刷史话;
《艺风堂友朋书札》(上、下),1980年上海古籍初版(中华文史论丛增刊本),详载缪荃孙先生等七十人清末民初收售善本价格及藏书聚散史话;
《弢翁藏书年谱》,李国庆编,2000年黄山书社出版,详载藏书家周叔弢先生六十年购书、访书、藏书史料,价格精准,详备。
目前北京中国书店联合中国嘉德、北京翰海、上海国拍、上海朵云轩、上海敬花等各大拍卖公司合作整理出版九年来《中国拍卖古籍文献目录》(2002年1月上海书店出版)及《续集》(2002年8月国家图书馆出版社出版),详载百余场(2000年底前)拍卖实况,极具市场参考价值。书中对拍品的断代、提要、说明等都经专家审核、把关,恐怕这就是最新的版本学参考资料了。
版本目录与鉴定古籍
我国古代,虽自图书诞生之日起,藏书管理者就开始编制图书目录,但是直到雕版印刷术发明以后,人们才真正开始重视编制藏书的版本目录。
所谓版本目录,就是指著录图书的篇目和主要内容,并详细著录图书的作者或编者,以及出版者、出版年代等情况的书籍,是著录和记载版本简况的专用工具书。南宋初年尤袤编制的《遂初堂书目》,被公认为是我国现存最早的版本目录。
明清时期,是著述版本目录的鼎盛时期。这一时期的公私藏书版本目录,对版本的著述更加详细,不仅记载了图书的篇目、主旨、作者、出版者,还简略记述了版本的特征、源流等情况。但明代的版本目录学术价值不大,而清代的则有很高的学术价值与参考价值。如钱曾的《读书敏求记》、于敏中等的《天禄琳琅书目》、纪昀等的《四库全书总目》等,著录古籍版本最为翔实,在藏书界影响很大,是权威性很高的版本目录书。
民国以后,著名版本学家孙殿起所著的版本目录《贩书偶记》及《贩书偶记续编》,是近一内蒙最实用和常用的版本目录工具书。新中国建立后,国家专业古籍出版社陆续编辑和出版了《北京图书馆善本书目》、《上海图书馆善本书目》、《中国古籍善本书提要》、《中国古籍善本书目》等重要版本目录工具书,成为当代图书馆、藏书家及古籍藏书爱好者最好的参考书。
古籍版本目录的编制,按不同标准有如下分类:一是按国家目录、私人目录、史志目录3种;二是按学术内容分类,有综合性目录和专科目录2种;三是按编篡目的分类,有举要目录、缺书目录、辨伪目录3种;四是按收录范围分类,有丛书目录、地方目录、个人著述目录、善本目录、知见目录等。
版本目录与古籍鉴定紧密联系。因为从古至今的版本目录,系统揭示了各个时代古籍图书的存佚状况,著录了历代古籍不同版本的源流、特征及概况,成为鉴定古籍版本真伪及其价值的重要依据。具体来说,版本目录对于古籍鉴定有如下几个方面的作用:
第一,帮助了解古籍概况。我国古代典籍浩如烟海,这些典籍分别著录在历代正史艺文志、经籍志、官修书目、私藏书目等目录中。阅览这些目录,能使我们较清楚地了解到各个朝代古籍的刊流、流通、收藏及存佚概况,从而便于比较、鉴定新近发现和收藏到的古籍。如果你看到一部古籍实物,可先对其外观、纸张等等进行初步鉴定,然后再与相应年代的版本目录进行对照。如果古籍实物与版本目录著述相符,即可做出鉴定结果;如果实物与著录不符,则要进一步查找资料,弄清是非,不能轻易下结论。
第二,便于识别版本真伪。凡对版本目录了若指掌的人,都能详细了解古籍的书名、篇卷、作者、版刻、函册、提要的等情况,从而可以具体考证和辨别古籍的真伪。如汉代刘向父子所著《七略》,在《隋书经籍志》与《新唐书艺文志》两部目录书中均有著录,而在《宋史!艺文志》中却不见著录,说明《七略》一书在唐宋间已经失传。如果在宋代以后发现署名《七略》的古籍,除辑佚本外,其余可判定为伪本。
第三,公正审定版本价值。当你发现收集到一部古籍时,可通过查阅《四库全书总目》、《贩书偶记》等版本目录,了解该书的递藏、传承等情况,从而可以正确判定其收藏价值;如果该书在以上版本目录中没有著录,则会有两种可能:一是伪书,二是海内孤本。到底属于哪种情况,则需进一步查阅其他古籍鉴定工具书,或请教有经验的鉴定人员协助鉴定。运用各种方法验明其正身后,就可以准确判定其价值。
历代古籍版本目录有时也难免出现一些讹误。所以,利用版本目录鉴定古籍,还要有清醒的头脑和主见,不可盲从,以免出现错误。
古籍的收藏与辨伪
自古以来,中国人就有藏书的传统,在书房内放大镜置几册古书,既能显示出儒雅的生活情趣,又能体现出藏书者的文化修养。如今太平盛世,收藏风日渐趋浓,继字画、瓷器等收藏品之后,古籍又成为收藏者收藏投资的一个新热点。尤其是在拍卖会上,线装古籍连连拍出令人吃惊的高价后,更是激发了人们对古籍收藏的兴趣,同时,引得深藏民间的古籍纷纷浮出水面。近日,记者就古籍的收藏采访了南昌的古籍收藏家王令策和周海鹰先生。
哪些古书具有收藏价值
上世纪90年代以来,古籍拍卖会场场火爆,且价格越拍越高。书价大幅提升是否等于所有古籍都能升值王令策认为,善本古籍和版画古籍的增值潜能较大。
善本古籍主要指具有历史文物、学术资料和版本艺术价值的版本书。它包括内府刊刻的殿版书,海内外绝无仅有的孤本,内容好、书法精的明清抄本,以及清初以前的精美刻本。年代越久远,书品就越珍贵。往往衡量私人藏书是否达到藏书家水平,也经常以收藏多少善本书为标准。
宋版书一向被认为善本书之佼佼者,有“一页宋版,一两黄金”之说。由于宋版书弥足珍贵,有宋版书的人大都不愿意轻易出手,特别是收藏家手里的宋版书,别说让他出让,甚至从不示人。所以,一旦有缘与宋版书相遇,只要财力允许,下决心买下定是一条增值财路。元版书虽不能同宋版书相提并论,但收藏界一向认为,宋元本同属珍稀善本,爱好者值得关注。现在随着时光的流逝,许多年代较近的古书便自然升华,明版乃至清初版本,凡是具有文献价值和刻印精美的古籍,也已步入善本行列。王令策说,目前明清善本尚不难寻,价格也不算太高,但增值潜力颇大,收藏者值得关注。
王令策告诉记者,善本的古籍有以下9种代表性:
①元及元以前刻印、抄写的图书;②明刻本和明抄本(刻印模糊和流传较多的除外);
③清代乾隆以前的流传较少的刻本和抄本;④太平天国及历年农民政权所刻印的图书;⑤辛亥革命前在学术研究上有独到见解或有学派特点,或集众说较有系统的稿本,以及流传很少的刻本、抄本;
⑥辛亥革命以前反映某一时期、某一领域或某一事件资料方面的稿本,以及流传很少的刻本、抄本;
⑦有名人学者亲笔批校、题跋、评论的刻本;⑧在印刷上能反映我国古代印刷技术发展,代表一定时期技术水平的各种活字印本、套印本,或有较精版画的刻本。
⑨明代的印谱、清代的集古印谱、名家篆刻的印谱(有特色又系足本或有亲笔题记)。
版画古籍
在收藏者关注善本古籍的同时,也越来越重视版画古籍的收藏了。王令策说,从历次书刊拍卖会的图录看,无不将漂亮的版画画面精印拍卖图册中,哪怕书中只有一幅也从不放弃。我国版画古籍很多,诸如《芥子园画谱》、《芥子园画传》、《晚笑堂画传》、《百孝图说》、《红楼图咏》、《唐诗画谱》、《鸿雪因缘图记》、《三才图绘》、《孔子圣迹图》、《御制避暑山庄三十六景图诗》以及《耕织图》、《棉花图》和《蝴蝶秋斋所藏画册》等。最为精美的要属明末画家胡正言的版画力作《十竹斋书画谱》和《十竹斋笺谱》,这两套版画古籍不仅在于艺术上的卓越成就,而且还开创了木版水印先河,解放初年,一部明版装裱成册的《十竹斋书画谱》仅售10元,如今它的价值已经超过10万,可见版本好,刻印精美,书品完整的版画古籍,都值得投资收藏。
古书收藏方法古书有“科学价值、历史价值、艺术(经济)价值”,但不是所有的古书都“值大钱”。李洪啸总结说,总的来说所有藏品的通则是讲究“真、精、新”。因为自古以来,好东西会被精心爱护,很多好的古玩,看起来就像新的一样。除此以外,还有古书收藏的特有原则:
年代是古书收藏的重要因素,现在宋版书论页拍卖,明版书论册拍卖。明版书普遍刻印较精美,万历前的书少而更珍贵。清光绪之后的受西方印刷技术冲击,书普遍质量下降。带画的书比纯文字的好,多色印的比黑的好。
同一时代版本的看内容,古书以“经、史、子、集”四部分类。除了佛教道教带图的经书外,儒家的经类不值钱。“史”多是“够古不够玩”,价值居中。而“子”和“集”中,则不乏珍贵之物。越是冷门,生僻,少见的越珍贵。
同内容的看印刷,在版本上,初印本最珍贵,一般只有几本,是红色印刷,用来校对和主人自留。其次是蓝本,一般也就10来本,送朋友。最后才是大批量印刷的黑本。黑本里,字迹清晰的版本较好。印刷到最后,版已被磨损,甚至断裂,此时书籍印刷模糊,价值较低。
此外,特殊内容(如禁书)、知名度高的书的早期印本、精印本及殿刻本、官刻本、名家刻本等较珍贵。名家批校本或收藏本价值高。白纸比黄纸价值高。
中国古籍的纸张,多采用天然原料的手工制纸,而现今通用的化学胶水、化学浆糊及玻璃胶纸对中国式纸张具有极强的腐蚀力,一般不隔多时,便会使纸张变质黄脆,触手即碎,故而绝不可用。
正确方法应为采用天然面粉浆糊,调以麝香、花椒,可达到修复与避虫双重功能。如果藏家一时无法具备以上条件,也应宁可暂时不修,待请到行家里手,再行修复,绝不可仓促滥修,加厄典籍。
扩展资料许多民国版本的拓片、字帖、纸墨拓工皆属精良,可版面之上却是黄斑累累,令人扼腕。这是因为民国时期的一些书贾作坊,贪求省惜工料费用,采用了一种叫做“油光纸”的纸张(当时流行的一种廉价的西式工业法制纸),作为字帖的衬纸。
由于西式纸酸碱性不合量,具有一定腐蚀力,以致许多民国旧帖惨遭“黄斑之厄”。这一遗憾也使得当今的古籍藏家得出了一条教训,即:中国古籍必须远离一切西式纸张,二者隔离,方为上策。
-古籍
有7种
1、凸版印刷纸
产品包装形式有卷筒与平版之分。凸版纸定量为每平方米50克重至80克重。品号分为特号、一号、二号三种。特号、一号凸版纸供印刷高级书籍使用,二号凸版纸主要用于印刷一般书籍、教科书、期刊。
2、新闻纸
又称白报纸,包装形式亦有卷筒与平版之分。新闻纸定量为51克左右,主要供印刷报纸、期刊使用。
3、胶版印刷纸
简称胶版纸,定量为60—180克,有双面胶版纸和单面胶版纸之分。其中双面胶版纸70—120克使用最广。双、单面胶版纸品号都有特号、一号、二号三种。特号、一号双面胶版纸供印刷高级彩色胶印产品使用;二号双面胶版纸克供印制一般彩色印件;单面胶版纸主要用于印刷张贴的宣传画、年画。
4、书皮纸
定量为80—120克,主要供书刊作封面使用。书皮纸有多种颜色,以便适应印刷各种不同封面的需要。
5、字典纸
分为一号、二号两种,定量为25—50克,主要供印刷字典,手册使用。字典纸吸湿性强,稍微受潮就会起皱。
6、拷贝纸
拷贝纸主要用于印刷多联单,适合于复写、打字。由于拷贝纸呈半透明状,在书刊印刷中,主要用于装帧有画像页的护页使用。
7、板纸
定量在250克/平方米以上的纸称为板纸,或叫纸板。板纸种类很多,书刊印刷所使用的板纸,主要是用于制作精装书壳面的封面压榨纸板,和制作精装书、画册封套用的封套压榨纸板。纸板均为平版纸,封面压榨纸板厚度一般分为1(毫米)、15(毫米)、2(毫米)三种。
封套压榨纸板厚度有1(毫米)、12(毫米)、14(毫米)、2(毫米)、25(毫米)、3(毫米)等六种。纸板也用于制作纸质的包装盒。
扩展资料:
纸张选择:
纸张的选用包括选择品种、规格和质量等级等几个方面,不可只注重某一方面而忽视了其它方面。
在选择纸张品种时,主要需根据欲印制的印刷品的特征和所使用的印刷机类型进行选择。印刷书刊中的彩色封面、插图或广告插页等,可选用双面铜版纸或双胶纸;印刷商标等单面印刷品则可选用单面铜版纸或单胶纸;印刷字典、词典、手册等工具书宜选用字典纸或薄凸版纸;印刷一般书籍则可选用胶印书刊纸或凸版印刷纸。
同样是印刷一般书籍,如果欲在轮转印刷机上使用需选用卷筒纸(平台轮印机除外),若计划在一般平台上印刷则需选用平板纸;如果在胶印机上印刷应选用胶印书刊纸,若在凸版印刷机上印刷则选用凸版印刷纸就可以了。
印刷品的种类很多,要根据各种印刷品的具体特点选择所用纸张的品种。
关于对纸张规格的选择,涉及到书刊的用纸开法,因此有必要将一般书刊的纸张开法与常用的开本进行介绍。
-纸张
一纸的种类:\x0d\1包装用纸: \x0d\白板纸 白卡纸 牛卡纸 牛皮纸 瓦楞纸 箱板纸 茶板纸 羊皮、鸡皮纸 卷烟用纸 硅油纸 纸杯(袋)原纸 淋膜纸 玻璃纸 防油、防潮纸 透明纸 铝箔纸 商标、标签纸 果袋纸 \x0d\2印刷用纸: \x0d\铜版纸 新闻纸 轻涂纸 轻型纸 双胶纸 书写纸 字典纸 书刊纸 \x0d\3工业用纸: \x0d\离型纸 碳素纸 绝缘纸 滤纸 试纸 电容器纸 压板纸 无尘纸 浸渍纸 砂纸 防锈纸 \x0d\4办公、文化用纸: \x0d\描图、绘图纸 其它 拷贝纸 艺术纸 复写纸 传真纸 打印纸 复印纸 相纸 宣纸 热敏纸 彩喷纸 \x0d\5生活用纸: \x0d\卫生纸 面巾纸 餐巾纸 纸尿裤 卫生巾 湿巾纸 其它 \x0d\6特种纸: \x0d\装饰原纸 水纹纸 皮纹纸 金银卡纸\x0d\\x0d\二各种纸的特征:\x0d\1新闻纸 \x0d\俗称白报纸,其特点是松软多孔,有一定的机构强度,吸收性好,能使油墨在很短时间内渗透固着,折叠时不会粘脏,用于在高速轮转机上印刷报纸,期刊及一般书籍。新闻纸的定量为51克/平方米,卷筒新闻纸的宽度有1572毫米、1562毫米、787毫米、781毫米四种;平版纸幅面尺寸为787毫米w1092毫米。新闻纸印刷适应性,不透明,但白度较低,表面平滑度不同,印刷时应使用较粗网目,日光后容易变黄发脆,不宜长期保存。 \x0d\2箱纸板 \x0d\又名麻纸板,是比较坚固的纸箱使用的纸板,广泛用于装运书籍、百货用品、收音机、电视机、机器零件及食品等。定量为200克/平方米,310克/平方米,420克/平方米和530克/平方米。表面平整机械强度好。 \x0d\3铜板纸 \x0d\又名涂料纸,是在原纸上涂布一层由碳酸钙或白陶土等 与粘合剂配成的白色涂料,烘干后压光制成的高级印刷用纸。由于细腻洁白,平滑度和光泽度高,又具有适度的吸油性,适合于铜板印刷或胶印,印制彩色或单色的画报、、挂历、地图和书刊,也是包装印刷用纸。它分单面涂布和双面涂布两种,两种中又分特号、1号、2号、3号,定量为80克/平方米至250克/平方米。铜板纸要求有较高的涂层强度,不掉粉,能适合60线/厘米以上细网目印刷。 \x0d\4胶版纸 \x0d\旧称"道林纸",是供胶印机使用的书刊用纸。适于印制单色或多色的书刊封面、正文、插页、画报、地图、宣传画、彩色商标和各种包装品。胶版印刷纸分为特号、1号和2号,定量从70克/平方米至150克/平方米。纸浆具有较高的强度和适印性能。胶版印刷是比较高级的书刊印刷纸,对比度、伸缩率和表面强度有较高的要求,酸碱性也应接近中性或呈弱碱性,以免影响印刷用的纸张,定量为40克/平方米至80克/平方米。近年来又试制成功了低定量的胶印新闻纸和胶印书刊纸,供胶印纸和书刊使用。 \x0d\5凸版纸 \x0d\一种适于凸版印刷机印刷各种书籍、文体用品和杂志正文的纸张。定量为52克/平方米和60/平方米,有卷筒纸和平板纸两种,平滑度30米,不透明度不小于88%。凸版印刷纸是广泛使用的书刊纸,比新闻纸平滑度稍高,保存期较长,但是容易出现掉毛掉粉,不适于用胶版印刷方法印刷书刊。这种纸写字容易洇。 \x0d\\x0d\6草纸板 \x0d\又名黄纸板或马粪纸,是**的包装用纸板。它主要用于商品的包装,制纸盒和书箱帐册的封面衬里。定量为200克/平方米至860克/平方米。常用的是8号420克、10号530克、12号640克。草纸板要求质量紧密结实,纸面平整,有一定的机械强度和韧性。 \x0d\7白纸板 \x0d\又名马尼拉纸,是白色的比较高级的包装纸板。它用于印帽儿童教育和文具用品、化妆品、药品的商标。定量为200克/平方米至400克/平方米。薄厚一致,不起毛、不掉粉、有韧性、折叠是不易断裂。 \x0d\8装订纸板 \x0d\书箱装贞的重要材料,有白纸板、黄纸板箱纸板等,主要用于制作精装书壳和封套。以纸板为骨架的精装书壳,具有坚固、美观、有利于长期保存的优点。 \x0d\9钙朔纸 \x0d\外观上于纸张很接近,能耐水浸、不吸湿、不易燃烧,具有较高的耐破度和抗撕裂度,生产成本低。它在160度强力捏和压延而成,厚度与卡版纸相近,也可以制成较厚的纸板,对油墨有一定的渗透吸收能力,能印出清晰的图画和文字。可用于印刷书卡、证券、标签和彩色印刷品,也可用制作瓦楞纸板箱,装运需防潮、耐油的食品和货物。 \x0d\10牛皮纸 \x0d\是坚韧耐水的包装用纸,呈棕**,用途很广,常用于制作纸袋、信封、唱片套、卷宗和砂纸等。定量范围为40克/平方米至120克/平方米,有卷筒纸和平板纸中、又有单面光、双面光和带条纹的区别。主要的质量要求是柔韧结实,耐破度高,能承受较大拉力和压力不破裂。 \x0d\11玻璃纸 \x0d\又名透明纸,是象玻璃一样透明的高级包装和装饰用纸。它用于包裹粮果、食品、衬衫、卷烟、化装品以及其他商品。定量为30克/平方米。除透明无色外还有金黄、桃红、翠绿等多种颜色。玻璃纸具有不透气、油和水,柔软强韧,无色透明并有光泽,密封后可以防潮、防锈,但稍有裂口就裂。由于它纵向强度较大,可以造成纸绳。废玻璃纸不能回收利用。 \x0d\12邮封纸 \x0d\\x0d\是一种极薄的单面光书写类纸张,定量仅为20克/平方米,原来主要用于邮票衬纸和保价信件的封口用纸。现在则多用于化妆品,水果和食品的包装和卷烟衬里。印刷并上蜡后可做糖果包装纸,也可以代替打字纸和拷贝纸印刷单据、传票或多页复写纸。质量要求薄而强韧,透明度好,搞张力大,透气度小。 \x0d\13中国书画用纸 \x0d\是供用毛笔书写和作画用的纸张,有元书纸、宣纸、毛边纸等。元书纸是以竹材、树皮、破布、旧麻和稻草等植物纤维为原料,经过浸泡、蒸煮、自然漂白、磨碎制成纸浆,在用人工在竹帘上抄造成纸张,压干后贴在火墙上烘干,制成的纸颜色洁白(或微黄),均匀柔软,易于吸墨,经久不变。宣纸是檀树树皮和少量的稻草浆为原料经过精工细作制成的书画用纸,生宣纸适宜于写意画和书法,由它加工制成的熟宣纸适宜于工笔画色白柔韧,经久不变,不易虫蛀。因原产于安徽宣城地区而闻名。毛边纸是用嫩竹为原料制成的毛笔书写用纸,色泽浅黄,连史纸颜色洁白,两者均以竹帘抄造,用于印刷古籍、碑帖、信笺和扇面等产品。 \x0d\14有光纸 \x0d\是供书写,办公和宣传标语用的单面光纸张。也可以用于裱糊纸盒,包装商品,印刷日历,信笺和发票等,用途广泛,是一种常用的薄纸。过去曾称之为办公纸或雪莲纸。分特号、1号和2号三种,定量从18克/平方米至40克/平方米。质量要求厚薄均匀,纸面平整,轻度施胶便于书写,有一定抗水性,有色有光纸又称标语纸,主要用于书写标语! \x0d\15打字纸 \x0d\是供打字和复写用的薄型纸张,目前也用来印刷单据、票证或信笺。分特号、1号和2号三个等级,定量为24克/平方米至30克/平方米,常用的是28克/平方米。它要求纸张厚度不超过005毫米,厚薄一致,能一次打字,复写多页,纸质强韧平整,书写时不洇水有色打字纸是印刷多联传票或票证使用的。 \x0d\16书写纸 \x0d\是一种消费量很大的文化用纸,适用于表格、练习蒲、帐蒲、记录本等,供书写用,分特号、1号、2号、3号和4号五个等级,定量为45克/平方米至80克/平方米。 \x0d\质量要求:色泽洁白致、两面平滑、质地紧密、书写时不洇水。 \x0d\17凹版纸 \x0d\用于印刷各种彩色印刷品、期刊、连环画、画册、邮票和有价证券的纸张。其规格和尺寸基本上与新闻纸、凸版纸和胶版纸相同,也分卷筒纸与平板纸两种。凹版纸印刷要求有较高的平滑度和夺缩性,纸张白度应较高,有较好的平滑度和柔软性。 \x0d\18铸涂纸 \x0d\又名玻璃粉纸,是一种表面特别光滑的高级涂布印刷纸。它是在原纸上经过二次或一次厚涂布量(单面20至39克)的涂布,在涂料处于潮湿状态时,涂布面紧贴在高度抛光的镀铬烘缸上加热烘干,速度约100米或低一些即可得到,光泽度为85左右,不须进行压光。将涂布纸用花纹辊进行压花处理,可以制成布纸或鸡皮纸。铸涂纸主要印刷封面、插页和高级纸盒,布纹纸和鸡皮纸则多用于印刷挂历和名片等。 \x0d\19哑粉纸 \x0d\正式名称为无光铜板纸, 在日光下观察,与铜板纸相比,不太反光 \x0d\三纸的制造过程 \x0d\1:伐树做材料 2:裁切成适当的长度 3:剥去树皮 4:切成碎片 5:切成薄片 \x0d\6:将薄片集中处理,运往造纸厂 7:以药水和蒸气做成纸浆 8:用药水冲洗 \x0d\9:去除杂质 10:漂白纸浆 11:在纸浆中加入药水 12:用网子沥乾水分 \x0d\13:放在毡子上吸水 14:以高温烘乾水分 15:以压光机做压光处理 \x0d\16:做成纸卷 \x0d\在中国,纸的发明得归功于汉朝的太监蔡伦(约公元105年;中文版编者按:近年的历史考证显示,这个时间还要往前推)。当时的纸是以竹子根、碎布、大麻等为原料制造的,制造过程是把这些东西捣碎、煮熬、过滤、将残渣铺开晒干而成。纸的制造和使用渐渐随着丝绸之路的商贸活动向西北传播开去。公元793年在波斯的巴格达建成了一座造纸厂。造纸术从这里传到了阿拉伯诸国,首先传到了大马士革,然后是埃及和摩洛哥,最后到了西班牙的爱克塞洛维亚。公元1150年摩尔人建起了欧洲第一座造纸厂。后来于1189年在法国的何朗特,1260年在意大利的伐布雷阿诺,1389年在德国先后建立了造纸厂。此后,英格兰有一个名叫约翰·台特(John Tent)的伦敦商人于1498年在国王亨利二世在位时开始造纸。19世纪,以碎布和植物为原料的纸基本上被以植物浆为原料的纸所替代。 \x0d\与羊皮纸不同的是:纸相对便宜,能大量而快速地生产,这点对书籍的印刷很重要。第一本印刷得到的书是1457年德国出版的《古腾堡圣经》,此书用来纪念乔那斯古腾堡(Johnnes Gutenberg)。这位来自梅锡(Mainz)的金饰匠发明了第一个活用铅字印刷板。印刷书的出现加快了职业文学家的创作。
一般有三种修复方法,分别是划栏补字、不划栏不补字和划栏不补字。这里“栏”就是古籍版式中的“边栏”,是将字围成一个版面的方形线条。无论使用哪种方法修复古籍,都要遵循“整旧如旧”的原则。
所谓“整旧如旧”,就是要在修复的基础上,最大限度地还原古籍原本的风貌。这里就需要有独特的仿古技术,同时还要选用与古籍相同或相似的材料,才能将古籍原来的特色保存下来,有助于考证版本。下面就来介绍三种对缺失文字修复的方法。
第一,“划栏补字 ”。意思是在修复古籍的时候,把边栏画上补全,也把缺的字补全,缺的字可以通过专家考证得知。这种方法是非常传统的古籍修复方法之一,但是现在已经很少用了,因为这么做很容易破坏古籍原来的风格,对专家考证其他相关信息造成不便。
第二,“不划栏不补字 ”。意思简单明了,对古籍原本的边栏和字等信息一概不管,只补纸张,选用材质相同、相似的纸张材料,对古籍缺失的边边角角给予填补,这种方法是现在业内最认同的方法。作为一名修复人员,他所擅长的不是去判断缺失的文字需要补什么,而是做一个“最小修复”,所以这么做不仅让整个书籍看起来工整许多,也保留了古籍的原汁原味,为考证工作提供了相当大的便利。
第三,“划栏不补字”。这是对前两种方法的一个整合,如果只补纸张,可能略显单薄,如果全都补上,那古籍也不能称之为古籍了。所以有人想出了这个方法,因为边栏只是一个排版样式,判断和修复边栏比修补残缺的文字要容易许多,也不会对古籍造成太大的破坏。
本文2023-08-04 16:57:14发表“古籍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yizhai.net/article/124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