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籍中的神庭简介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10-12浏览:4收藏

古籍中的神庭简介,第1张

神庭为经穴名(Shéntíng GV24,DU24)。出《针灸甲乙经》。别名发际(《本事方》),天庭(《针灸杂志》),督脉(《备急千金要方》)。属督脉。神庭是足太阳膀胱经、足阳明胃经、督脉的交会穴。神即神明,庭即前庭,“脑为元神之府”,神在此指脑,此穴在前额部,如脑室之前庭,故名神庭。神庭穴主要用于头面五官及神志等疾患:如头痛,耳源性眩晕,目赤肿痛,急性结膜炎,泪囊炎,鼻渊,鼻衄,惊悸,失眠,癫痫,精神分裂症,高血压,疟疾,眩晕,耳聋,迎风流泪,目翳,癫狂,痫证,中风,喘渴,烦满,角弓反张,心腹胀满,头晕目眩,鼻鼽,流泪,雀目,吐舌,结膜炎,鼻炎,神经官能症,记忆力减退,精神分裂症等。

详见百科词条:神庭 [ 最后修订于2018/5/5 17:39:04 共2508字 ]

以下结果自动匹配而成,不排除出现与主题不相关的内容,请自行区分。

你说的是玉屏风散吧,这是一个中医经方。

玉屏风散,中医方剂名。为补益剂,具有益气固表止汗之功效。主治表虚自汗证,汗出恶风,面色㿠白,舌淡苔薄白,脉浮虚。亦治虚人腠理不固,易感风邪。临床常用于治疗过敏性鼻炎、上呼吸道感染属表虚不固而外感风邪者,以及肾小球肾炎易于伤风感冒而致病情反复者。

一般认为,玉屏风散出自元危亦林《世医得效方》(1337年)或元朱震亨《丹溪心法》(1481年)方。其实,在中医古籍中,先于《世医得效方》和《丹溪心法》就有"玉屏风散"的记载。

组方和用法用量:防风 30g,黄芪60g,白术60g。

请采纳!

清末名医王瑞五出生于1886年,少时跟随名医李可辛、张思尧学习医术,成年后多地行医,自成一家,被称为“豫北儿科王”。根据自己多年的行医经验,他独创了治疗鼻炎的“宣、通、清、消”四法,并将配方交给后代。多年以后,王家第四代独子王腾接过了家传衣钵,他根据现代人的生活习惯,将曾祖父的鼻炎方的主剂改为散剂。

散剂是古老的剂型之一,是我国传统中药“丸散膏丹”之一,在中国最早的医药典籍《黄帝内经》中已有散剂的记载。那么,为什么王腾要将鼻炎方的主剂改良为散呢?因散剂比表面积较大,因而具有易分散、奏效快的特点,主要适合治疗慢性病。此外,剂量可随症增减,当不便用丸、片、胶囊等剂型时,均可改用散剂。

要制作合格的散,首先选取地道的药材是必不可少的。地道的药材是指在一特定自然条件、生态环境的地域内所产的药材,因生产较为集中,栽培技术、采收加工也都有一定的讲究,以致较同种药材在其他地区所产者品质佳、疗效好。在中医处方笺上,许多药名前标有“川”、“云”、“广”等产地。常常得到人们赞誉的地道药材如甘肃的当归,宁夏的枸杞子,四川的黄连、附子,内蒙古的甘草,吉林的人参,山西的黄芪、党参,河南怀庆的牛膝、地黄、山药、菊花,江苏的苍术,云南的茯苓、三七等。虽然地道的药材数量有限,价格也比同种药材高,但是王腾并没有用同名的药材,坚持选择地道的药材只为带来更好的效果。

搜集到药材后,需要清洗,烘干,碾研,成为均匀混合的干燥粉剂,故也叫粉剂。要求将配方药材碾研得很细,很精制,质量要求粉碎细度一般应通过80—100目筛,并且要求应该干燥、松散、均匀、色泽一致。最后,亲手炮制。中药加工炮制,一是减毒性,二是增加疗效,三是改变归经。炮制不得法,轻则减效,重则害命。

炮制技术乃是中药制剂的核心。因此,在炮制的过程中,鼻康散的每道工序都是王腾亲手完成的,绝不假手于人。正是因为王家在制药上孜孜不倦的精神代代相传,才能保证鼻炎方的疗效。“做药之前先做好人。”曾祖父的这句遗言时时刻刻在王腾耳边回响,鞭策他继续前行。

目录 1 拼音 2 处方 3 制法 4 功能主治 5 鼻炎灵的用法用量 6 摘录 附: 1 古籍中的鼻炎灵 1 拼音

bí yán líng

2 处方

苍耳子(捣)60g,白芷60g,辛夷60g,冰片粉6g,薄荷霜5g,芝麻油500ml,液状石腊1000ml。

3 制法

将前3味与芝麻油同放锅内,浸泡24小时,加热,待炸成黑**捞出,再下余3味药,搅匀,冷却后过滤,分装眼药水瓶内。

4 功能主治

疏风祛湿,芳香透窍,清热消肿,化瘀止痛,滋润粘膜,收缩息肉。主慢性鼻炎、萎缩性鼻炎、过敏性鼻炎、鼻息肉等。症见鼻粘膜充血,或干燥萎缩,鼻塞流涕,嗅觉失灵等。

5 鼻炎灵的用法用量

用时仰头滴鼻,每次滴1~2滴,日滴12次。

6 摘录

《古今名方》

古籍中的鼻炎灵 《扁鹊神应针灸玉龙经》:[一百二十穴玉龙歌]目热

心血炎上两眼红,好将芦叶搐鼻中。若还血出真为美,目内清凉显妙功。内迎香∶在鼻孔内,用芦叶或箸叶作卷

《儒门事亲》:[卷六风形]因风鼻塞四

常于炎暑时风快处,披露肌肤以求爽,为风所贼,三日鼻窒,虽坐于暖处少通,终不大解。戴人使服通圣散,入

《古今医案按》:[卷八瘴气]黄茅瘴

烂。而时令蒸郁。其性上炎。一种郁勃之气。入虚人口鼻。即患瘴闷。轻者用平胃藿香正气散。重者苏合丸、七

《本草纲目拾遗》:[卷八果部下]子

津,制亢极之阳光,消炎蒸之暑气,又降三焦实火。治鼻中出血,又牙宣牙龈出血,用子核连仁,烧存性,调水

《原机启微》:[卷之上]*热反克之病

偏方一:冷水治鼻窦炎

1975年我得了鼻窦炎,很严重。两天一瓶滴鼻净还不够,只要停药,鼻孔立刻不通气。长时间治不好。这时一位张大夫说了一个偏方:洗脸不用热水,用冷水,用手心盛自来水管放出来的冷水,捂在鼻子上,把冷水吸进鼻孔里,而后擤出来,再盛水吸进去,再擤出来,连续几次,每天坚持。我用这个冷水疗法10天,鼻窦炎好了。这20多年,我用冷水疗法从未间断,鼻窦炎至今也没有再犯。

偏方二:丝瓜藤治副鼻窦炎

我是位副鼻窦炎患者,曾采用多种方法治疗效果不佳。后偶得一方,取得较好疗效。方法是:找老丝瓜藤数米,晒于,切成细段,再放在瓦上焙至半焦(千万别糊了),然后在面板上,研成碎面,装入瓶中备用。使用时,把鼻腔中的鼻涕清干净,用干净棉球擦一遍鼻腔,再用细塑料管(如喝酸奶用的小管就行),让家人帮助把丝瓜藤粉吹入鼻腔,再用干棉球塞住鼻孔。此法最好在晚上临睡前应用。连续数日可治愈。

偏方三:慢跑治好了我的鼻窦炎

我今年49岁,30多年前,因一次重感冒落下了鼻窦炎的病根。从此,鼻腔不通,什么味儿都闻不到,还经常头痛。的我吃过各类鼻炎药,买过鼻炎治疗仪,做过穿刺,还做过手术,但都没起太大的作用。

1985年,一位朋友告诉我跑步能减轻鼻炎的痛苦。我便开始每天早晨或傍晚坚持慢跑40分钟,坚持了两个月病情有所好转,坚持下去,不到两年我的鼻窦炎就彻底根除了。现在,我已改慢跑为步行。十几年来一直在坚持,就连上下班都改骑车为步行了。

偏方四:唾液治好了我的过敏性鼻炎

我患过敏性鼻炎已十余年。曾多次去医院求治,扎过耳针,吃过药,均无效。一次我在连续发作时夜半醒来,因鼻腔发干发痒,我用唾液擦在鼻腔(擦后鼻腔表面有微疼感),数次以后,鼻腔开始结痴,结痴后过敏性症状即消失。随着结痴的自行脱落,多年末治愈的过敏性鼻炎便神奇般地好了。

偏方五:滴香油治过敏性鼻炎

我患过敏性鼻炎七年,一过立秋就开始打喷嚏、流鼻水、鼻痒、鼻塞,严重时根本无法入睡。去年偶得一方:滴香油。试后效果颇佳。香油就是普通的食用香油,每天三到五次,每次五滴左右,滴入鼻内。

注意:鼻塞严重时不要滴,可变换一下体位,待鼻子通气后再滴,滴前将鼻涕擤干净。持之以恒,必定见效。据说此法对普通鼻炎效果也很好。

偏方六:自治过敏性鼻炎

方法是:每天洗脸前先将鼻孔插入冷水中,轻轻吸气,使冷水与鼻腔粘膜充分接触,然后将水呼出,如此反复进行,持续1一3分钟(可抬头换气),洗完脸后再用中指揉压鼻翼两侧约20次左右。贵在坚持。笔者用此法不但解除了擦鼻涕之苦,连感冒也销声匿迹了。

偏方七:巧用葱白治鼻炎

鼻炎虽不是什么大病,但常常鼻塞、流鼻涕,也会给患者的日常生活带来诸多不便。长期吃药不但对身体有害而且疗效不甚理想。我也曾是个鼻炎患者,数年来饱受其苦,一直在进行治疗,吃了很多药,疗效并不好,为此一直很苦恼。

几年前我偶得一民间土方,方便易行且无副作用,用这个方子终于治好了我的鼻炎。现将它提供给广大鼻炎患者,大家不妨一试。

治疗的药材十分常见,就是我们平时做菜用的葱。具体制作方法是:新鲜生葱,洗净,取葱白,捣烂,放几小团指甲盖大小的药棉浸葱汁备用。治疗时先用棉签沾淡盐水清洁鼻孔,然后将浸了葱汁的小棉花团塞入鼻孔内,保持数分钟,一开始感到刺鼻,渐渐会失去刺激性,当效力消失后再换新棉团。

每次如此塞半小时至一小时左右。一天两三次,为方便可多备些葱汁,用保鲜膜密封,有空就做,治疗的同时可做其它事,一点儿也不影响正常的生活,方便得很。就我自己的实践来说,这个土方对急性鼻炎疗效最好。我患急性鼻炎近半年,用这个土方只治了一个星期就有明显好转。之后,每逢感冒就用这个作为辅助治疗,后来鼻炎就彻底痊愈了。

我不断将该土方介绍给鼻炎患者朋友,屡见奇效,急性鼻炎好得最快,慢性鼻炎患者坚持治疗,也见症状减轻,逐渐好转。

偏方八:槐花蜜可治萎缩性鼻炎

一同事被诊断为萎缩性鼻炎,她自创一法治疗效果显著。每天早晚洗脸时,用小手指蘸流动的自来水在鼻孔内清洗,清除鼻腔内的结痂和分泌物,充分暴露鼻粘膜后,用棉签或手指蘸市售的槐花蜜均匀地涂在鼻腔患处。她坚持自己治疗两个多月,鼻腔已不痛痒,无结疝样分泌物,嗅觉也基本恢复正常。

偏方九:盐水洗鼻治好我的鼻炎

我患鼻炎多年,久治不愈,已丧失治愈的信心。去年偶得一方:配制盐水(100毫升瓶内放食盐两匙,开水稀释),用牙签卷上棉球蘸盐水洗鼻孔,然后把药棉暂留鼻孔内,此时或头上仰或身平躺,用食指和拇指按鼻两侧,并用力吸吮,使棉球上饱蘸的盐水流入鼻腔内,再流入咽喉部。开始时感到鼻内辛辣难忍,几次即适应,也可先用淡些的盐水洗逐渐加浓,使鼻腔慢慢适应。我坚持早晚各洗鼻一次,一个多月后,鼻腔畅通,嗅觉灵敏,多年的鼻炎治好了。

偏方十:用大蒜治鼻炎

我患鼻炎,经多年医治,无明显效果。时好时患。经中医大夫介绍一方治愈,后介绍给多人用此方都有明显效果。将大蒜一瓣捣烂,用干净的豆包布包好,挤压出蒜汁滴入每个鼻子孔内两滴(当时刺激的很痛)再用手压几下鼻扇使其鼻孔内都能粘敷到蒜汁,轻者一次,重者二次即愈(编者注:大蒜刺激性强,请从微量试起;大蒜过敏者禁用)。

偏方十一:按摩眼眶可治鼻炎

我30多岁时得了鼻炎,实难忍受,打针吃药都未见效。俗话说:“眼疼鼻子害”,于是我就用手指试着按摩眼睛周围。当按摩到眼睛下边的眼框骨时,就觉得鼻腔内簌地响了一下并有些轻松感,所以我就在这个部位下了功夫。经过一段时间,真的解除了我的痛苦。40多年过去了,从未复发过。我曾把此法告诉过别人,效果也都很好。

做法是:双手食指按在两眼下的眼框骨边上有个很浅的小坑,用些力上下揉动一二百下,每天不少于两次,坚持一段时间即可生效。

您好,鼻炎在中医称之为鼻窒,"窒"就是窒息的意思。中医认为肺主鼻,鼻为肺之窍。肺气充沛,则肺气由鼻窍而出时,会将自然界的风、寒、湿、热等病邪从鼻腔清除,如此鼻子通畅,呼吸顺畅。反之鼻窒则是肺气虚弱,外界病邪滞留鼻窍所致,故鼻窒的病根在肺部。

今天给大家分享的中药叫辛夷, 很多鼻炎的患者应该都知道它,在很多鼻炎的方子里也有它的身影。

别看辛夷小小一味,但作用却不小,独有“(治)鼻塞鼻渊之症”的作用, 也因此很得一些鼻塞、流涕、有鼻窦疾病的患者的青睐,在各类古籍中记载更是明确了它对鼻塞鼻渊的作用。

《本草纲目》里说它是“辛夷之辛温能治头面目鼻之病”。

《本草新编》里更是说辛夷“治鼻塞鼻渊之症,无他用”。

中医调治疾病有个词叫药专力宏,既然“无他用”,侧面也显出在治疗鼻窦疾病类有多“宏”了。

辛夷辛夷, 药性就不难猜出:辛,温,归肺经与胃经,有 散风寒,通鼻窍 之用。

在平常坐诊和患者沟通交流的时候,都会提到,问到:“最近有没有过感冒?是不是吹风了?”大概就是这个意思了。

就拿个最近的例子说说吧,之前坐诊时候有个鼻窦炎的患者来找我,西平县人,四五十岁的年纪,因为鼻窦炎反复,黄鼻涕始终止不住,还严重影响到睡眠质量来找我。(看似晚上睡不好影响不大,但白天肯定没精神,时间一长,难免影响工作生活)

这种情况在西医里的叫法是鼻窦炎,从中医辨证角度去看,这就是一种平常病,多发病,对症调理即可。

经过问诊才知道是因为经常应酬,酒肉不断,后一次酒后淋雨,感冒发烧后未及时调治,刚开始紧着头痛发烧治,没有管鼻子的事情,后来感冒发烧是治好了,鼻涕就稀稀拉拉,起初就擦擦,也没多在意。

这里要说一下 鼻炎的一个常见病因,大部分都是从一个小感冒开始的,感冒了不当回事儿,拖拉十来天,殊不知,拖着拖着就变成鼻炎了,接诊中的鼻炎患者,有相当一部分病因都是这。

再说回这个患者,因为工作原因,要不断应酬,一来二去,发现 鼻子渐渐不透气了,鼻涕也从清变浊了 ,天天也觉得自己头不舒服,慢慢的 经常性头痛头昏 ,最后发展到头痛欲裂,整个人已经偏离了常态,睡不好吃不下,有时候火大起来对孩子和媳妇也特没耐心。他这个情况就 属于一个典型的“鼻渊”。

再根据辨证及问诊,就想到了一个小方,也是平常我用的一个方,叫做 “二辛散”, 共3味药组成。

辛夷 细辛 川芎

在这个基础上根据患者情况进行辨证加减,开出对应性的调理方。中药还可以塞鼻直接作用病灶,这也算是我的一个小绝招了,这样一塞一吃,双管齐下。中医调理鼻炎它不只是单纯调病灶,而是调病灶的同时兼顾整体,这也是很多鼻炎患者中医调理后改善相对不错的原因。

当然这个方子,能起效的辛夷在里面可贡献不少,它不仅能治鼻渊鼻塞之症,还有祛风通窍的作用。像说到的这个患者,他本身就是外感风寒后出现的病情,是因拖延不治才加重,所以咱们抓住这个根本病因:

辛夷 散风寒,通鼻窍之效 ,现代科学实验也证明辛夷有收缩鼻粘膜血管之用,同时还能起到保护作用。所以重用辛夷。

细辛 药性和辛夷相似,同属辛、温,归心、肺、肾经,它止痛力极强,不适宜大用,但也得借点它的力,就 辅助辛夷提升药效,帮助在体内调解,挖掘脏腑里的寒。

患者从最初的清鼻涕到后面黄浊,就是因为邪气在内,久而化火导致,包括他睡眠不佳、急躁易怒的情况都和这拖延脱不开关系。

最后靠 川芎 走窜,帮助清理身体的风寒,防止再发作反复 ;再加上对症调理的中药(口服的里面也有辛夷),“里应外合”,不久就听说鼻涕流的少了,头痛的情况也缓解很多。

由此可见,辛夷对鼻渊鼻炎类患者的益处,但上面所有中药和方剂都应该在专业大夫指导下辨证用药,不能自己乱用。

还有一点:辛夷因为它的药性,阴虚火旺的人群要注意,不能使用。

古代天子宣明政教的地方·明堂明堂指古代天子宣明政教的地方,位于四围之中,凡朝会及各处祭祀、庆赏等大典皆于此进行。《黄帝内经素问·著至教论》:“黄帝坐明堂,召雷公而问之。”人体部位名·鼻·明堂明堂为人体部位名,指鼻。以其位居面部中央,故名。《黄帝内经灵枢·五色》:“明堂者,鼻也。”人体部位名·鼻准·明堂明堂特指鼻准。为体表部位。又名准头、鼻尖、面王。是鼻前下端隆起之顶部。《东医宝鉴》卷一:“山根之下曰鼻淮。”今解剖学名鼻尖。其色泽的改变可作为脾胃病变望诊的参考。针灸经 书·明堂明堂指针灸经 书。如《明堂图》《明堂经》等。古时谓针灸模型表明腧穴的标志点·明堂明堂在古时谓针灸模型表明腧穴的标志点为明堂。《医说》:“今医家记针灸之穴,为偶人点志其处,名明堂。”将人体经脉孔 称为“明堂图”或“明堂孔 ”。经穴别名·明堂明堂为经穴别名,即上星穴。《太平圣惠方》:“明堂一穴,在鼻直上入发际一寸是穴。”上星为经穴名(ShàngxīngGV23,DU23)。出《针灸甲乙经》。别名鬼堂(《备急千金要方》),明堂(《太平圣惠方》),神堂(《针灸聚英》)。属督脉。上即上方,星即星球,人头形圆像天,穴居头上,如星在上天,故名上星。上星穴主要用于头面、目鼻疾患等:如头风,眩晕,面浮虚,目睛痛,近视,角膜炎,视神经萎缩,鼻炎,鼻衄,鼻瘜肉,鼻痈,癫狂,痫症,疟疾,热病,头痛,目痛,鼻渊,目赤肿痛,不能远视,迎风流泪,鼻痔,多涕,头风虚肿,头屑多,热病汗不出,呕吐,烦满,目眩,鼻塞,鼻出血,前额神经痛,面赤肿,额窦炎,鼻息肉,角膜白斑,神经衰弱等。上星穴的别名鬼堂(《备急千金要方》),明堂(《太平圣惠方》),神堂(《针灸聚英》)。出处《针灸甲乙经》:上星一穴,在颅上,直鼻中央,入发际一寸陷者中,可容豆,督脉气所发。穴名解上即上方,星即星球,人头形圆像天,穴居头上,如星在上天,故名上星。上,指头部。

详见百科词条:明堂 [ 最后修订于2017/2/16 22:44:56 共2685字 ] 以下结果自动匹配而成,不排除出现与主题不相关的内容,请自行区分。

古籍中的神庭简介

神庭为经穴名(Shéntíng GV24,DU24)。出《针灸甲乙经》。别名发际(《本事方》),天庭(《针灸杂志》),督脉(《备急千金要方》)。...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