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志膏简介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10-12浏览:3收藏

远志膏简介,第1张

目录 1 拼音 2 《古今医鉴》卷二 21 组成 22 主治 23 远志膏的用法用量 24 制备方法 3 《普济方》卷三六七 31 组成 32 主治 33 远志膏的用法用量 34 制备方法 4 《鸡峰》卷二十五 41 组成 42 功效 43 远志膏的用法用量 44 制备方法 5 《医学心悟》卷六 51 组成 52 主治 53 远志膏的用法用量 54 制备方法 附: 1 古籍中的远志膏 远志膏药品说明书 1 拼音

yuǎn zhì gāo

2 《古今医鉴》卷二 21 组成

远志不拘多少。

22 主治

中风,舌不能言。

23 远志膏的用法用量

鸡子清调敷天突、咽喉、前心3处。

24 制备方法

上用甘草水泡,不去骨,为末。

3 《普济方》卷三六七 31 组成

羚羊角、羌活、防风、朱砂、白附、天麻、蝎梢、麝香、牛黄、独活、金箔、茯苓、远志(去心)、僵蚕(炒)、蝉退、人参各等分。

32 主治

小儿中风失音,腰背项直。

33 远志膏的用法用量

煎薄荷汤送下。

34 制备方法

上为末,炼蜜为丸,如皂角子大。

4 《鸡峰》卷二十五 41 组成

远志半两,干防风半两。

42 功效

解乌头、天麻、附子毒。

43 远志膏的用法用量

食后、临卧服弹子大1粒,含化。

44 制备方法

上为细末,用饴糖半斤,同熬成膏,滤去滓。

5 《医学心悟》卷六 51 组成

远志肉23两(去心)。

52 主治

一切痈疽肿毒,初起之时。

53 远志膏的用法用量

敷患处,用油纸隔布扎定。越1宿,其毒立消,屡试屡验。

54 制备方法

清酒煮烂,捣为泥。

古籍中的远志膏 《验方新编》:[卷二十四痈毒门]银花甘草汤

膝二钱,孕妇忌加牛膝凡肿毒初起,急服此方,外敷远志膏(见卷十一痈毒诸方),一切恶毒,无不立消。但宜

《济世神验良方》:中风门

入姜汁、竹沥、童便服。头痛加蔓荆、细辛、白芷。远志膏治中风不能言。远志三两,甘草(水泡不去骨)。为

《疡医大全》:[卷七]论内消法

起时,脓尚未成,不过气血乖违,逆于肉理耳。外敷远志膏,或金黄如意散、铁箍散,或贴普救万全膏;内服银

《外科十法》:[外科十法]内消法一

时,脓尚未成,不过气血乖违,逆于肉理耳。外敷以远志膏,或贴普救万全膏。内服银花甘草汤,实时消散。若

《理瀹骈文》:[存济堂药局修合施送方并加药法]补录单方膏

目录 1 拼音 2 《外台》卷九引《许仁则方》 21 方名 22 组成 23 主治 24 细辛八味汤的用法用量 25 制备方法 26 用药禁忌 附: 1 古籍中的细辛八味汤 1 拼音

xì xīn bā wèi tāng

2 《外台》卷九引《许仁则方》 21 方名

细辛八味汤

22 组成

细辛5两,半夏(洗)5两,桂心5两,桑白皮5两,干姜4两,当归4两,芒消6两,杏仁6合(去尖两仁者,研)。

23 主治

饮气嗽经久不已,渐成水病,其状亦不限四时,昼夜嗽不断,遇诸动嗽物,便致困剧,甚者乃至双眼突出,气即欲断,汗出,大小便不利,吐痰饮,涎洟沫,无复穷限,气上喘急肩息,每旦眼肿不得平眠。

24 细辛八味汤的用法用量

以水9升,煮取3升,去滓,纳芒消。分3次温服,每服如人行十里久。当得快利,后好将息。经34日,合丸服之。

25 制备方法

上切。

26 用药禁忌

忌生葱、生菜、羊肉、饧。

古籍中的细辛八味汤 《医学心悟》:[卷二伤寒兼症]麻黄附子细辛汤

黄附子(各一钱)细辛(五分)生姜(三片水煎服。八味汤(见类中)《医学心悟》清程国彭公元16441

《奇效良方》:[卷之三十九香港脚门(附论)]香港脚止痛方

脚。有此候者,自宜根据前疗饮,将成水气,细辛等八味汤,葶苈子等十五味丸疗之。若先无前状,但觉脚肿,

《医宗金鉴》:[外科卷上口部]大人口破

细辛同研有神功。又方:凉膈散(见面部面发毒)加减八味汤(见溃疡门)《医宗金鉴》清吴谦公元1742年

《医学从众录》:[卷四]头痛

虚而然,治宜扶阳,以补中益气汤加蔓荆子、川芎、八味汤、右归丸主之。或外感头痛,当察三阳厥阴。盖三阳

《济世神验良方》:牙齿门

目录 1 拼音 2 英文参考 3 概述 4 《黄帝内经素问·病能论》方之生铁落饮 41 生铁落饮的别名 42 组成 43 功效主治 44 生铁落饮的用法用量 45 各家论述 46 附注 5 《证治准绳·类方》卷五方之生铁落饮 51 生铁落饮的别名 52 处方 53 制法 54 功能主治 55 生铁落饮的用法用量 56 附注 57 摘录 6 《医学心悟》卷四方之生铁落饮 61 组成 62 功能主治 63 生铁落饮的用法用量 64 运用 65 附注 7 《医略六书》卷二十二方之生铁落饮 71 组成 72 制备方法 73 功能主治 74 生铁落饮的用法用量 8 参考资料 附: 1 古籍中的生铁落饮 1 拼音

shēng tiě luò yǐn

2 英文参考

Decoction of Iron Scale [湘雅医学专业词典]

3 概述

生铁落饮为方剂名,其同名方剂约有四首。

4 《黄帝内经素问·病能论》方之生铁落饮 41 生铁落饮的别名

铁落饮、指迷铁落饮

42 组成

生铁落[1]。

43 功效主治

《黄帝内经素问·病能论》方之生铁落饮主治郁怒伤肝而癫狂者[1]。

功在除烦下气。主治阳厥怒狂,心有所欲,因暴折而难决,阳气当动,令气郁,而致人多怒,一发则莫知所为,其后欲闭户而处,恶闻人声。

44 生铁落饮的用法用量

水煎服[1]。

45 各家论述

《古方选注》)盖铁之生者,气寒味辛,其性直行内降,下气疾速,用其捶出之花,庶得外走经络,开结于木火之中,则狂怒自己。

46 附注

铁落饮(《圣济总录》卷六十七)、指迷铁落饮(《观聚方要补》卷五引《十便良方》)。

5 《证治准绳·类方》卷五方之生铁落饮 51 生铁落饮的别名

生铁落汤

52 处方

生铁落四十斤(入火烧赤,沸砧上槌之,有花出如兰如蛾,纷纷落地者是,名铁落。用水二斗者煮取一斗,用以煎药),石膏三两,龙齿、茯苓、防风各一两半,玄参、秦艽各一两。[1]。

生铁落30克 石膏15克 龙齿(研)15克 白茯苓(去皮)防风(去声)各45克 玄参 秦艽各3克

53 制法

上药为粗末,入铁汁中煮,去渣,入竹沥一升和匀[1]。

上为粗散,入铁汁中煮取5升,去滓,入竹沥1升,和匀。

上药除铁落外,研为粗散,先将铁落加水2升,煮取1升,再入石膏等药,煮取500毫升。去滓,入竹沥100毫升,和匀。

54 功能主治

《证治准绳·类方》卷五方之生铁落饮主治痰火热狂[1]。

功在坠痰镇心。主治狂证,痰火热狂,风气发涌所生白沫潮痰。

主治狂证。

55 生铁落饮的用法用量

分十五服,日五次[1]。

温服2合,不拘时候,1日5服。

分五次温服,不拘时。

56 附注

生铁落汤(《杂病源流犀烛》卷十六)。

57 摘录

《证治准绳·类方》卷五

6 《医学心悟》卷四方之生铁落饮 61 组成

天门冬、麦门冬、贝母各三钱,胆南星、橘红、远志、石菖蒲、连翘、茯苓、茯神各一钱,玄参、钩藤、丹参各一钱五分,朱砂三分[1]。

天冬(去心)3钱,麦冬(去心)3钱,贝母3钱,胆星1钱,橘红1钱,远志肉1钱,石菖蒲1钱,连翘1钱,茯苓1钱,茯神1钱,元参1钱5分,钩藤1钱5分,丹参1钱5分,辰砂3分。

62 功能主治

《医学心悟》卷四方之生铁落饮功能镇心坠痰,安神定志[1]。主治痰火上扰而致的癫狂证[1]。

主治狂症,发作则暴,骂詈不避亲疏,甚则登高而歌,弃衣而走,逾垣上屋,此痰火结聚所致;心热癫痫。

63 生铁落饮的用法用量

用生铁落煎汤,取汁煎前药[1]。

用生铁落煎熬3炷线香,取此水煎药,内服。

64 运用

若大便闭结,或先用滚痰丸下之。

65 附注

服后安神静睡,不可惊骇叫醒,犯之则病复作,难乎为力。凡狂症,服此药二十余剂而愈者多矣。

7 《医略六书》卷二十二方之生铁落饮 71 组成

生铁落1斤(砧上铁花,入水2斗,煮至1斗),生石膏5钱,生地黄1两,羚羊角钱半,青防风钱半,白茯神2钱(去木),白龙齿3钱(煅),黑元参3钱,真金箔1帖。

72 制备方法

上为末。

73 功能主治

《医略六书》卷二十二方之生铁落饮主治狂妄,脉洪数弦急者。

74 生铁落饮的用法用量

目录 1 拼音 2 《普济方》卷三二九 21 组成 22 主治 23 四仙丸的用法用量 24 制备方法 附: 1 古籍中的四仙丸 1 拼音

sì xiān wán

2 《普济方》卷三二九 21 组成

桃仁1两(去皮尖),当归1两,大黄1两(醋浸,炙),水蛭(石灰炒)1两。

22 主治

崩中,内有瘀血,小腹急满痛者。

23 四仙丸的用法用量

每服30丸,空心醋汤送下,瘀血去后,与鹤顶丸。

24 制备方法

上为末,醋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古籍中的四仙丸 《普济方》:[卷三百二十九妇人诸疾门]崩中漏下

两锉碎。每服。水一大碗煎至半碗。空心连进二服。四仙丸治崩中。夫崩中者。由劳伤过度。使脏气俱伤。冲任

《古今名医汇粹》:[卷三病能集一(杂证九门)]吐泻门(霍乱、水泄、脾泻、肾泻)

若泻在五更,清晨饮食少思,乃脾肾虚弱,五更服四神丸,日间用白术散;如不应,或愈而复作,或饮食少思,

《医学心悟》:[卷三]吐血

灰散以化之,兼用生地、黄汤以清之。吐止,则用地黄丸补之。阳虚大吐,血成升斗者,初用花蕊石散以化之,

《济阴纲目》:[卷之十四产后门·下]遗屎

仍以补中益气汤为主,虚寒加肉豆蔻、补骨脂,或四神丸,若脾肾虚寒,用八味丸兼四神丸,仍佐以前二方。按

《本草简要方》:[卷之六木部二]枸杞子

目录 1 拼音 2 处方 3 功能主治 4 启膈散的用法用量 5 摘录 附: 1 古籍中的启膈散 1 拼音

qǐ gé sǎn

2 处方

沙参9克 丹参9克 茯苓3克 川贝母(去心)45克 郁金15克 砂仁壳12克 荷叶蒂2个 杵头糠15克

3 功能主治

润燥解郁,化痰降逆。治噎膈。咽下梗塞,食入即吐,或朝食暮吐,胃脘胀痛,舌绛少津,大便干结者。

4 启膈散的用法用量

水煎服。

虚者,加人参;若兼虫积,加胡连、芜荑,甚则用河间雄黄散吐之;若兼血积,加桃仁、红花,或另以生韭汁饮之;若兼痰积,加广橘红;若兼食积,加卜子、麦芽、山楂。

5 摘录

《医学心悟》卷三

古籍中的启膈散 《杂病广要》:[脏腑类]膈噎

,当日可以通关能食,诚神验仙方也。(《汇补》)启膈散,通噎膈,开关之剂,屡效。沙参(三钱)丹参(三

《冷庐医话》:[卷三]噎

未必信而肯服。余谓噎症初起,莫如《医学心悟》之启膈散。又秘传噎膈膏,程杏轩《医述》以为效如神丹。(

《类证治裁》:[卷之三]噎膈反胃论治

牛乳、益智、韭子、半夏。《医学心悟》云∶开关用启膈散最效。又如五汁饮以清燥,利膈丸以通壅,汞硫散以

《类证治裁》:[卷之三噎膈反胃论治]附方

草砂仁姜枣〔通润〕韭汁牛乳饮见一卷燥。〔开关〕启膈散沙参丹参(各三钱)茯苓(一钱)川贝(钱半)郁金

《医学心悟》:[卷三]噎膈

目录 1 拼音 2 《便览》卷二 21 组成 22 主治 23 四苓五皮散的用法用量 24 加减 附: 1 古籍中的四苓五皮散 1 拼音

sì líng wǔ pí sǎn

2 《便览》卷二 21 组成

白术、泽泻、猪苓、苍术、木通、茯苓皮、五加皮、大腹皮、地骨皮、桑白皮、青皮。

22 主治

病后虚肿,不服水土者尤宜。

23 四苓五皮散的用法用量

加灯心,水煎服。

24 加减

如气胀,加木通磨入;不欲食,加砂仁,麦芽;心下闷,加槟榔、青皮,再加生姜皮尤好。

古籍中的四苓五皮散 《竹林女科证治》:[卷二安胎下]子肿

肿满,宜单氏白术散。若胎前浮肿,脾肺俱病者,宜五皮散。若湿热肿满,宜栀子散。防己汤防己赤茯苓桑白皮

《胎产秘书》:[下卷]申论泻痢十方

果一枚。六、产后泻痢脾虚,四肢浮肿,补中益气加五皮散、或六君子汤加五皮散。七、产后诸症兼呕者,俱宜

《医学心悟》:[卷三]痰饮

有在表者,干呕,发热而咳,面目、四肢浮肿,香苏五皮散。饮有在里者,或停心下,或伏两腋,咳则相引而痛

《幼科类萃》:[卷之十二·水肿门]水肿治法

之要法也若遍身肿烦渴小便赤涩大便闭结此属阳水先五皮散次四磨饮加生枳壳重则疏凿饮若遍身肿不烦渴大便溏

《古今医统大全》:[卷之三十一水肿门]病机

一、天人合一

天人合一又称天人合德或天人相应,是中国古代的一种哲学思想。《庄子》有言「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认为独立于人的意识以外的客观存在的「天」与具有精神意识主体的「人」有着统一的本原、属性、结构和规律。

《素问·脉要精微论》:与天地如一。

《灵枢·刺节真邪》:与天地相应,与四时相副,人参天地。

《医原》:人禀阴阳五行之气,以生于天地间,无处不与天地合。

二、以人为本

中医学的着眼点始终在人,古代医家每在危急重症时候并不是一味着眼在疾病,多是采取「留人治病」的思路,这就是基于「以人为本」的思想理念。

《素问·宝命全形论》:天覆地载,万物悉备,莫贵于人。

《千金要方》:人命至重,有贵千金。

《本草备要》:言之可贵而足以垂后者,必性命之文也,其次则经济之文也。

《医学真传》:医实代天生人,参其功而平其憾者也。

三、治未病

治未病是指采取预防或治疗手段,防止疾病发生、发展的方法,其中包括两层含义:未病先防和既病防变。古代中医经典指出预防思想高于疾病治疗。

《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

《金匮要略》:夫治未病者,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

前一条阐释的是未病先防,后一条则属于既病防变。

四、致中和

中医的「致中和」来源于儒家的中庸思想,「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中医强调「勿太过与不及」,《内经》中也多次提到治病和养生都要「以平为期」。

《素问·至真要大论》:谨察阴阳之所在而调之,以平为期。

《外经微言·补泻阴阳篇》:无不足,无有余,则阴阳平矣。

《素问经注节解》:饮食之味,贵于和平,然其性实有寒热之殊,偏于寒则凝滞闭涩,偏于热则炎烈焦枯。

五、医乃仁术

医乃仁术是对中国传统医学人文思想的高度概括,要求医者有仁爱之心,也就是说医生应当对病人有关怀、爱护、同情之心。

《本草纲目》:夫医之为道,君子用之以卫生,而推之以济世,故称仁术。

《言医》:医何以仁术称?仁,即天之理、生之源,通物我于无间也。医以活人为心,视人之病,犹己之病。

《医灯续焰》:医以活人为心。故曰:医乃仁术。

六、大医精诚

唐代医学家孙思邈撰写《大医精诚》以启迪后人。「精」指中医的医道精微,要勤求古训,追求高层次的医术;「诚」是医德修养的一种境界,要求心怀至诚,虚怀若谷,在治学、诊疗、处世等方面要摒除妄言和弄虚作假。

《千金要方》:故学者必须博极医源,精勤不倦,不得道听途说,而言医道已了,深自误哉。

《医学集成》:医之为道,非精不能明其理,非博不能致其得。

《医学源流论》:医者能正其心术,虽学不足,犹不至于害人。况果能虚心笃学,则学日进,学日进则治必愈。

《医学心悟》:其操术不可不工,其处心不可不慈,其读书明理,不至于豁然大悟不止。

远志膏简介

目录 1 拼音 2 《古今医鉴》卷二 21 组成 22 主治 23 远志膏的用法用量 24 制...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