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粥的来历?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10-12浏览:4收藏

中国粥的来历?,第1张

说起粥的来历,那最早可以追溯到黄帝时期,

在那个时候就已经用普通的谷物开始煮粥了,在相关的史料中记载,4000年前粥的作用只是用来简单的食用,直到2500年年前,粥的性质却发生了较大的改变,人们那个时候已经将粥当做是药物了,在《史记》和张仲景的著名医药用书《伤寒论》中就有相关记载,用粥给齐王治病,在粥里放入桂枝,做药来用。

再往后,宋朝时期,著名的学士苏东坡,陆游等人已经将粥列为养生的绝妙佳品,他们认为喝粥能够健脾利胃,推陈致新,用我们现在的话来讲,也就是说多喝粥对肠胃好,养胃,加快新陈代谢,更好的保持身体健康,正因为他们的极力推行,所以那个时候人们对于粥的认识更进一步。由此可见,粥的历史颇为久远。

腊月初八这一天一定要喝一碗热腾腾的腊八粥,喝腊八粥这个习俗也是从宋代就开始了,它来源于佛教,刚刚也说了宋朝是非常注重用粥养生的,但是腊八粥对于当时的朝代而言,并不仅仅是为了养生,它还有另外一层含义,在腊月初八用以孝敬各路的农神们,进行祝祷,感谢农神赐予的丰收,并希望来年也能够风调雨顺。

腊八粥是用黄米,白米,江米,小米,菱角米,栗子,桂圆,红枣等等食材熬煮成的,具有有和胃、补脾、养心、清肺、益肾、利肝、消渴、明目、通便、安神的作用,经常喝腊八粥,能够有效地预防高血脂高血压,和心血管疾病。

药粥调补是一种非常盛行的调养身体的方法,就算是最简单的白米粥,他也非常富有营养价值,它容易消化,调养肠胃,能够增强食欲,补充体力,防止便秘。举一个简单的例子,有人生病住院后,医生会让病人生病期间多喝白粥,不要吃荤腥之类的食物。

当然我们要正确认识粥的好处,不能盲目喝,顿顿喝,一天一餐即可。很多人认为喝粥养胃,但要注意的是,胃不好的人不能顿顿喝粥,因为周进入胃里会稀释我们肚子里的胃酸,加速胃的膨胀,会导致胃部的运动缓慢,不利于消化,所以说胃病的患者不能够总是喝粥。

那么接下来小编推荐几款美容养颜,养气补血,强身健体的粥给大家,做法也简单。

燕麦粥,燕麦粥富含膳食纤维,对于减肥的人来说是最好不过了,它能够促进消化美容养颜,润肠通便,热量较低。

黑米粥,黑米被称为长寿米,它具有非常好的滋补作用,适合家中的老人食用。

南瓜粥,夏天也快来临了,南瓜粥有清热解毒的功效,非常适合在夏天食用。

小米粥,小米粥具有开胃健脾补气血的功效,适合刚生小孩的产妇食用,或者是月经不调的人食用。

组成: 荞麦、薏米、黑米、芡实、绿豆、糙米、红豆、麦仁各1大匙,红枣10粒,桂圆10粒。上述原材料洗净一起入高压锅,加上1500毫升的水,盖高压阀,大火喷气后,关火,等到气全部泄光后,再开火煮至喷气,再关火。如此,喷气3次后即成。

其中荞麦富含纤维素,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元素,含量均高于其他禾谷。还含有维生素P,具有软化血管、降低血脂和胆固醇的作用,对预防和治疗高血压、心血管病、糖尿病有一定的效果;黑米具有滋阴补肾、健脾暖肝、明目活血功效,以及抗衰老和预防动脉硬化作用;芡实又名鸡头米,古书中说它是“婴儿食之不老,老人食之延年”的粮菜佳品;红豆具有生津液、利小便、消胀、除肿、止吐的功能,被李时珍称为“心之谷”;麦仁富含纤维,含有少量矿物质,包括铁和锌;桂圆有滋补强体,补心安神、养血壮阳,益脾开胃,润肤美容的功效。

组成: 当归20克,羊肉250克,生黄芪30克,生姜15克,粳米100克。配料:葱白30克。将当归、羊肉、生黄芪、葱白切成小块,加适量配料,煮成汤汁,加入粳米同煮,小火煮成粥食。 

元代忽思慧所著《饮膳正要》,有言“羊肉,味甘,大热。主暖中,治疗汗出、虚劳、寒冷、补中益气。”本方与生黄芪、当归合用,黄芪补气当归补血,有气血双补之效,加入辛散胃寒之力较强的生姜,可治疗中老年人体虚畏寒、虚劳不足、气血虚弱等症。

组成: 党参30克,莲子肉15克,粳米100克。配料:蜂蜜2勺。将党参、莲子肉置入锅中,浸泡30分钟,煮成汤汁后,加入粳米共煮,小火煮成粥食。此方虽小药轻,但药力极佳。方中党参可以补中益气、健脾益肺。现代医学证实,其有增强免疫力、改善微循环、促进消化等作用。方中莲子肉,可健脾养心,涩精补肾,《医林纂要》有载:“莲子,去心连皮生嚼,最益人,能除烦、止渴、涩精、和血、调寒热。”本方适宜于年老体弱及体质虚弱的人群,养胃进补使用。

组成: 准备100克牡蛎,100克青虾,100克小米,生姜丝、酱油、橄榄油、味精适量。把小米淘净煮粥。青虾去皮,牡蛎在盐水中泡20分钟洗净,倒入粥锅,加橄榄油、酱油、生姜丝、味精,调匀,用小火将牡蛎煮熟即成。2日1剂。

此粥具有滋补肾精肾阳、补益元气的良好功效,具有抗衰老作用;对老年体弱体虚、腰酸腿软、疲乏无力以及如糖尿病、前列腺炎、少肌症等,有很好的疗效。

组成: 荷叶30克洗净切碎,莲藕100克去皮切成小丁,黑木耳50克切丝,冬瓜适量,小米60克共同煮粥。2日1剂。

荷叶有升清气减肥作用;莲藕有通便降脂作用;黑木耳可软化血管、抗血栓形成;冬瓜有利尿降压作用,综合起来有良好的减肥、降脂、软化血管效果。

养生粥的功效与作用有哪些

养生粥的功效与作用有哪些,粥是很多人都喜欢喝的,而且喝粥是有很多好处的,早在李时珍的书里就已经记载了有喝粥的好处,我和大家一起来看看养生粥的功效与作用有哪些的相关资料。

养生粥的功效与作用有哪些1

一、排骨粥 :

排骨含钙丰富,具有补肾益气,健身壮力作用,适于孕妇食用,可健体祛病。

原料:

大米100克,小排骨150克,香菜50克,水600克左右,熟猪油25克,盐3克,味精15克,香油10克,胡椒粉2克。

制作:

1、大米拣去杂物,淘洗干净;排骨洗净,剁成2厘米见方的小块,用开水焯烫一下,去掉血污,捞出控水;香菜择洗干净,切成碎末。

2、锅置火上,放水、米和排骨块,旺火烧开,改用中小火熬煮1个半小时,至米烂汤稠,排骨变酥时,加盐、味精和熟猪油,搅拌均匀。

3、食用前,将粥分盛各碗中,淋香油、撒胡椒粉和香菜末,拌匀即成。

特点:粥稠鲜醇,排骨酥香。

二、竹菇止呕粥:

清胃和中,除烦止呕。适用于肺热咳嗽,咯痰黄稠,胃热呕吐,胃虚呃逆,以及妇女妊娠呕吐反应。

原料:竹菇15克,白米50克,生姜3克。

制作:

1、将竹菇洗净,放入砂锅内,加水煎汁,去渣。

2、把生姜去外皮,清水洗净,切成细丝。

3、将白米淘洗干净,直接放入洗净的锅内,加清水适量,置于火上,旺火煮沸,加入生姜丝,煮至粥将熟时,兑入竹菇汁,再煮至沸即成。

特点:此粥粘稠清香。

三、牛奶粥:

此粥含钙丰富,是孕妇补充钙质的良好来源。

原料:大米100克,牛奶500克,水300克。

制作:

1、大米拣去杂物,淘洗干净。

2、锅置火上,放入米和水,旺火烧开,改用小火熬煮30分钟左右,至米粒涨开时,倒入牛奶搅匀,继续用小火熬煮10-20分钟,至米粒粘稠,溢出奶香味时即成。

3、食用时既可以直接食用,也可以加糖或盐,成为不同口味的奶粥。

特点:色泽乳白,粘稠软糯,奶香浓郁。

四、虾片粥:

对虾含钙丰富,并具有补肾益气、健身壮力的作用,孕妇常食可补充钙的需求。

原料:

大米100克,大对虾200克,水600克,花生油、酱油、葱花各15克,料酒、淀粉各10克,盐、白糖各5克,胡椒面2克。

制作:

1、将大米拣去杂物,淘洗干净,放入盆内,加大部分盐拌匀稍液;将大虾去壳并挑出沙肠洗净,切成薄片,盛入碗内,放入淀粉,花生油、料酒,酱油、白糖和少许盐,拌匀上浆。

2、锅置火上,放水烧开,倒入大米,再开后小火熬煮40-50分钟,至米粒开花,汤汁粘稠时,放入浆好的虾肉片,用旺火烧滚即可。食用时分碗盛出,撒上葱花、胡椒面即可。

特点:软滑清淡,鲜咸清香。

五、桑椹粥:

此粥滋阴养血,益气和中,对于妇女产后失血所致的贫血有较好的疗效。

原料:粳米100克,桑椹、白糖各30克。

制作:

1、将干桑椹用水浸泡半小时,去柄,洗净。

2、把粳米放入清水中淘洗干净。

3、锅置火上,放入清水适量,然后放入桑椹、粳米,先用大火烧开,再改为中小火熬至粳米开花,粥汁粘稠时,加入白糖,拌匀,片刻后离火即可食用,每日可食1次。

特点:粥粘糯,甜香。

六、草莓绿豆粥:

此粥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碳水化合物、钙、磷、铁、锌、维生素C、维生素E等多种营养素。中医认为,绿豆味甘酸。润肺生津、清热健脾和胃,可治消化不良、暑热烦渴、大便秘结等症。此粥孕妇食用可增加食欲,减缓早孕反应症状,摄取更多的营养素,以满足胚胎对各营养素的需求。

原料:糯米250克,绿豆100克,草莓250克,白糖适量。

制作:

1、绿豆挑去杂质,淘洗干净,用清水浸泡4小时;草莓择洗干净。

2、糯米淘洗干净,与泡好的绿豆一并放入锅内,加入适量清水,用旺火烧沸后,转微火煮至米粒开花,绿豆酥烂,加入草莓、白糖搅匀,稍煮一会儿即成。

特点:色泽鲜艳,香甜可口。

七、蜜枣雪梨粥:

1、将适量的米(用熬粥的那种米),红枣(一定要小的,新鲜的3~4个),苟JI(小把)放在一起用清水熬粥。

2 、将一个雪梨切碎或者用搅拌机打成糊。另一个雪梨切成小块。备用。

3 、粥熬上20分钟后,看看是否差不多粘稠了。倒入雪梨糊和冰糖(根据个人口味)。

4 、小火熬半个钟,起锅前加入雪梨块(一定要在起锅前,不能太早或太晚), 做好后可放进冰箱里冻一下。

PS:冰糖和雪梨糊的时间尽量晚放,这样味道会更好。

八、黑豆龙眼枣熬粥补虚:

红枣、又称大枣、干枣,是我国药食皆用的果品之一,干枣作药用,能治病延年。如据古书记载,有一病人骨瘦如柴,饮食不下,日日腹泻,遍请名医治疗,虽吃尽补药,但病情终无起色。后经一无名和尚指点嘱其家人每日用红枣粥喂食,月后果然痊愈。黑豆能补肾阴、利水、养血祛风。龙眼肉有补心气、养阴血作用。三物煮粥,对于气血亏损的病人、身体虚弱的老年人及病后的调养,均是很好的滋补强健的食疗粥品,也可改善中年人肾虚心悸的状况。

具体做法是:用黑豆30克,龙眼肉15克,大枣15克,粳米50克,白糖适量,桂花糖适量做原料。先将黑豆用水浸泡至发涨,大枣去核,粳米淘洗干净。黑豆放入锅中,加水适量,置炉子上用武火烧沸,再改用文火慢慢熬煮。熬煮至黑豆八成熟时,加入粳米及枣,继续熬煮,直至豆烂熟粥粘稠时,再加入龙眼肉,稍煮片刻,停火后焖5分钟左右粥成,然后加入白糖、桂花糖,调匀即可。每日二次,每次一碗。作早、晚餐或午后点心食用。

当然,其他配伍方法也各具补虚之功。如只用黑豆、大枣各50克,龙眼肉20克,加水适量煎食,连用5-7天,可以补心滋阴,健脾补肾;只取红枣50克(去核),黑豆250克,炒焦碾碎,共炼蜜为丸,每次服5克,每天3次,可治贫血;用龙眼肉5克,莲子肉10克,糯米100克熬粥喝也可治贫血;将红枣100枚洗净,加水适量,与白糖共煎煮至红枣熟烂,再将茶叶50克用沸水冲泡5分钟,取茶汁加入红枣汤内搅匀,每日1剂,温服,具有补精养血,健脾和胃之功效。

九、裙带菜粥:

把泡好的海带撕成片,用香油炒一会儿加水煮熟后,再放米熬成粥。

海带含有100mg左右的碘,并含有丰富的甲状腺素,有助于生成甲状腺激素。因此,对孕妇或更年期女性极为有益。

材料:

泡的裙带菜200g,香油1大勺,水15杯,粳米25杯,盐2~3小勺

做法:

(1)淘米后泡2小时左右,并捞在筐里除去水份。

(2)把裙带菜切碎后用香油炒一炒,并加水熬汤。

(3)在热汤里放米并熬粥。

(4)以盐调味。

十、鳆鱼粥:

鳆鱼是济州道名产。济州道大米很少,因此,用大米和鳆鱼熬的粥是贵重的食品。把生鳆鱼割成薄片,用香油炒一会儿,加泡好的米再炒,最后加水熬成粥。

鳆鱼对恢复视神经的疲劳很有效,并且碘含量高,是利于高血压患者的食品,也是很好的保健食品。

材料:

生鳆鱼3个(300g),米25杯,香油1大勺,水15杯,盐

做法:

(1)淘米后泡2小时左右,并捞在筐里除去水份。

(2)把生鳆鱼用刷子洗净,并切成薄片。

(3)在厚锅里放香油炒鳆鱼,并放泡好的米,炒至透明,加水用中火来熬。

(4)把米粒都煮开花以后用盐来调味。

养生粥的`功效与作用有哪些2

1、小米粥

在我国北方许多妇女在生育后,都有用小米加红糖来调养身体的传统。

因小米含铁量高,对于产妇产后滋阴养血大有功效,可以使产妇虚寒的体质得到调养,帮助她们恢复体力。

小米味甘咸,有清扫解渴、健胃除湿、和胃安眠等功效,内热者及脾胃虚弱者更适合食用它。

有的人胃口不好,吃了小米后能开胃又能养胃,具有健胃消食、防止反胃、呕吐的功效。

小米因富含B族维生素,还具有防止消化不良及口角生疮的功能。

2、粳米粥

粳米能补脾益气,养胃生津。体质虚弱,脾胃不好的人应常喝粳米粥。

粳米中的蛋白质、脂肪、维生素含量都比较多,多吃能降低胆固醇,减少心脏病发作和中风的几率。

粳米能预防糖尿病、脚气病、老年斑和便秘等疾病。

粳米适宜一切体虚之人、高热之人、久病初愈、妇女产后、老年人、婴幼儿消化力减弱者。但糖尿病患者不宜多食。

3、绿豆粥

绿豆粥最明显的功效就是,可消暑解毒,清热除烦。夏天暑热难耐,或容易上火的人,可常喝绿豆粥。绿豆含有丰富营养元素,有增进食欲、降血脂、降低胆固醇、抗过敏、解毒、保护肝脏的作用。绿豆性寒,素体虚寒者不宜多食或久食,脾胃虚寒泄泻者慎食。

4、紫米粥

紫米具有益气补血的功效,适用于妇女体质虚弱,营养不良,贫血等症。

紫米还有不少食疗效用,滋阴补肾、明目补血,比较适合产妇、老人、儿童食用,可以有效地补充营养。

5、赤豆粥

赤豆有健脾益胃,清热解毒,利水,消肿,通乳作用。适用于水肿病,下肢湿气,小便不利,大便稀薄,身体肥胖,产后乳汁不足等症。

6、薏米粥

薏米粥有利水消肿、健脾去湿、舒筋除痹、清扫排脓等功效。

薏米粥能营养头发,防止脱发,并使头发光滑柔软。

常喝薏米粥可使皮肤光滑,具有减少皱纹,消除色素斑点的功效。对面部粉刺及皮肤粗糙有明显的疗效。

薏米煮成粥比较有利于肠胃的吸收,身体常觉疲倦没力气的人,可以多吃。

7、燕麦粥

燕麦含有丰富的B族维生素和锌,对糖类和脂肪类的代谢都具有调节作用。

燕麦还富含果胶,可以有效地降低人体中的胆固醇。所以,常喝燕麦粥可以达到减肥的效果,还能预防高血压、高血脂等疾病。

燕麦中含有的钙、磷、铁、锌等矿物质,有预防骨质疏松、促进伤口愈合、预防贫血的功效,是补钙佳品,尤其适合于中老年人经常食用。

粥,是中华民族的传统 美食 ,早在四千多年前即有黄帝烹谷为粥的记载。对于气血日渐虚衰的老年人来说,由各种谷物、食材加水熬煮制成的粥,则不仅是可以裹腹的美味,还可以做为 养生 和食疗的载体,发挥 养生 保健甚至治病救人的作用。

医圣张仲景在《伤寒论》中曾多次提到了粥,比如群方之冠“桂枝汤”在煎服时需“啜热稀粥”以助药力,驱邪外出;服用峻剂“十枣汤”泻下后,需要“糜粥自养”以复正气。在清代曹庭栋的 养生 学专著《老老恒言》中,作者特别重视以粥养脾胃,他提出:“粥能益人,老年尤宜”,提倡老年人食粥养五脏,并以大量的篇幅介绍各种粥谱。

粥能在国人尤其是老年人的饮食中占有重要地位,首先取决于它的烹饪方法,《华佗食论》曰:“食物有三化,一火化,烂煮也;一口化,细嚼也;一腹化,入胃自化也。”人到老年,牙齿松动脱落,脾胃运化功能欠佳,而经过熬煮的粥,几乎不需咀嚼,容易吸收,且营养成分充足,又清淡可口,所以正是适合老年人的上佳食物。

粥的食材主要是谷物,如《黄帝内经》所云:“五谷为养”,谷物是人体主要供能物质——碳水化合物的重要来源。中医认为五谷分别按照五行的规律与五脏相对应。比如小米归脾,稻米归肺,小麦归心,豆类归肾,高粱归肝。因为脾胃为后天之本,所以善于补脾胃的小米为五谷之首,以小米熬粥其补益之力也最强。其他谷物的补益功效也各自侧重相应脏腑,“五谷补五脏”,所以可以根据脏腑的偏盛偏衰选择对应的谷物。

粥的食材并不局限于谷物,经常在谷物的基础上佐以其他常用的农作物,比如薯类、蔬菜等,或者枸杞、薏米、芡实等中药,这样一碗醇厚浓香的粥便具有了方药配伍的意味,更加强了它的 养生 保健功效。如湿气盛的人,可以喝红豆薏米粥来祛除湿邪;脾虚腹泻的人,一碗山药莲子粥可以帮助健脾止泻;肝肾不足的人则可以选择枸杞黑米粥滋肾补肝由于中药多有偏性,所以这类药粥最好在中医师的指导下先了解自己的体质,再进行辩证选择。

粥多由谷物制成,且经过较长时间的熬煮,所以升糖指数较高,容易引起血糖的波动,因此对于糖尿病人来说,食粥需要更精心的选择恰当的食材,适当配伍富含粗纤维的小菜,并注意减少熬煮时间,控制食量,监测血糖,以确保在享受美味的同时保持血糖的稳定。

粥,价廉物美,容易取材,方便搭配,是日常最寻常之物。然而却蕴含中医智慧,为我们带来美味与 健康 。

为大家介绍几款简便而实用的药粥:

芡实粥:出自《汤液本草》

材料:芡实30g、粳米或糯米50g

功效:益精强志,聪耳明目,兼治湿痹,腰脊膝痛,小便不禁,遗精白浊。

葛根粥:经验方

材料:葛根粉30g 粳米50g

功效:清热除燥,生津止渴,适用于老年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脾虚泄泻等疾病。

赤小豆粥:出自《日用举要》

材料:赤小豆30g,粳米50-100g

功效:消水肿,利小便,治脚气,兼治消渴,止泄痢腹胀吐逆。

车前子粥:出自《肘后方》

材料:车前子适量,绵裹入粥煮

功效:治老人淋病,兼除湿,利小便明目,亦疗赤痛,去暑湿,止泻痢。

「粥」的历史早于大米?了解古代吃货。

不仅是腊八粥,“粥”在中国也有着悠久的历史。

估计大多数人不一定知道为什么要过腊八节,但应该都知道这一天要吃腊八粥。有趣的是,中国人特别喜欢在一些节气吃东西,如饺子中的春饼和冬至期间的立春说到腊八粥,你知道中国人喝粥喝了多少年吗?

粥历史悠久。

粥的历史比米早,因为甑出现之前的壶状陶器只能用来煮流食。液体的主要原料是谷米,也就是“粥”。当时的主食和副食,也就是后世所谓的米和菜,都不是分开煮的,或者说各种食物都是在一个装置里煮的,所以早期的粥很可能不是用纯粮食原料煮的。换句话说,当时的粥大概就是各种菜粥、水果粥、肉粥、鱼粥等。

在新石器时代早期的龙山文化遗址和半坡村遗址中,人们发现了煮粥的工具——“缇”。粥一词原写为“瑙”,与龙山文化时期创造的陶锅瑙所煮米饭的形状十分相似。这恰恰说明我们的祖先在几千年前就知道如何熬粥了。

在中记载:“如此如此,如此如此,糊其余之口。”孔英达《左传昭公七年》:“厚则浑;如果是泥泞,就会被糟蹋。”很明显,稀粥叫“馕”,稠粥叫“糜”,是糊的代名词。解说:“糊,也;稠粥。”粥在古代又叫“糜”、“涓”、“涓”。

汉代许慎《疏》陈述:“黄帝初教为师。”《方言》,《说文解字》,《初学记》都有类似的记载:“黄帝始煮谷为粥。”可见,在轩辕黄帝时代,他的族人已经被教导“煮谷为粥”。

吃粥有助于保持健康。

古代人的粥与养生、延年益寿有关,很多医学、保健方面的书籍记载最多。

最早记载用药物和谷米粥治病的汤书,应该是汉代司马迁写的《艺文类聚》。公元《北堂书钞》年,西汉名医淳于髡描述齐王用火和粥饮治病的事例。

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多种医书中,也有用粥治病的记载,如服高粱米粥治蛇伤;用加热的石头煮成米粥内服,其实可以治疗肛门瘙痒等。东汉名医张仲景所著的《史记》一书,也记载了许多著名的米药结合食谱,如白虎汤、桃花汤、竹叶石膏汤等,都含有粳米。

虞梦在唐代写了一本书《史记》。据甘肃敦煌石窟残卷,此书载“明粥、柿子粥、秦椒粥、蜀椒粥”。银燕《伤寒杂病论》载有57个药膳粥方,按中风、心寒疼痛、五种噎痛、七种淋证分为九类。孙思邈《食疗本草》《食疗》有治脚气的谷糠粥、温阳养阳的羊骨粥、“除四肢风”的防风粥。

据说唐穆宗的恒力特别欣赏自以为是,所以送他防风粥。据冯至《食医心鉴》年记载:“白居易在翰林,赐一杯御风粥,挑出御风得五杯以上,七日美餐。”也就是用防风草和大米煮的粥。当然,“七日香口”有些夸张,但也说明了此时人们已经把粥当成了一种养生滋补的食物。

粥既便宜又方便

在中国古代人的眼里,普遍认为粥比饭好吃。这种想法主要有两个原因:第一,吃粥比吃饭更省粮。当时的社会,农耕技术不成熟,粮食产量少,是非常稀缺的生存必需资源,所以非常需要节俭。第二,粥比米饭简单方便。在古代,做米饭的烹饪技术要比煮粥的技术含量高得多。那时候想吃米饭,得先有个锅,和现代蒸笼差不多的蒸笼。因此,烹饪相当复杂,远远不是一个锅,用水和谷物很容易烹饪。这也是当时日常饮食中粥远高于米的重要原因。

粥因为便宜方便,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不受贵族们的青睐。大灾之年,“施粥”成为一种慈善手段,所以在大多数精英眼里,吃粥只是给贫困家庭和灾民的食物。这种情况直到宋代才有所缓解。年,“饮食部”有一节是关于“周觅”的,这是第一次“册封”粥为国食。我们来看看宋代文人有多爱吃粥。

古代爱吃粥的名人

说到吃,不得不提苏轼,他在无锡贡米吃了豆浆拌粥煮的饭后,写了一首诗《备急千金要方》。其中有这样一句话“身心颠倒,方知世间真滋味。”他还写了一首与粥有关的诗,名为《云仙杂记防风粥》,这是另一种粥,《豌豆大麦粥》。东坡词中还提到,大米粥“能推陈出新,益膈和胃。粥又快又美,喝完粥睡一觉妙不可言。”

对粥深深痴迷的人是诗人陆游,他写道《太平御览》:“世上人人都是年长者,但我不相信许多年是现在。我要学明法,所以我只给神仙粥。”在他眼里,“吃粥”可以和延年益寿、长生不老联系在一起。

与前代相比,宋代记载的粥更为丰富,此时的粥也不仅仅是为了填饱肚子。《豆粥》收录了113个食疗粥方,《过汤阴市得豌豆大麦粥示三儿子》收录了129个食疗粥方,《食粥》收录了43个中老年人滋补粥方。

腊八粥在宋代开始流行。

腊八节与佛教故事有关。几乎每个人都会在这一天吃腊八粥。

腊八粥是腊八节要吃的,也是从宋代开始流行的。

腊八节起源于佛教故事,何时传入中国一直没有详细考证。《圣济总录》,汉末安世高译,说佛祖劝人们自食其力,设浴池洗佛,但没有具体指明腊月初八。孟浩然《太平圣惠方》提到:“石墙开金像,香山围铁栅栏。见弥勒,归心一处。古老的竹子和佛教寺庙,但罕见的建筑和梯田。晚霞增色,馀光灿烂。谈请柬和拉手,在泉塘敷浴袍。我愿立功收水,从此尘机。”这首诗反映了唐朝十二月八日在一座佛寺里浴佛的情景。然而,直到宋代,这种活动才开始流行。此前,书籍中对此事的记载很少。

吴的《养老奉亲书》曾这样描述:“本月八日,庙号腊八、大沙寺等。都有五味粥,叫腊八粥。”还说:“农历八月初八,街上有三五个僧尼,组队念佛,用银铜香葱或上好的杨树枝盆淋浴,教育他们。大寺庙将用于沐浴佛。”

到了唐代,佛寺沐浴佛、赐粥的习俗对民间影响很大。曾记载该寺“送七宝五味粥及弟子,名曰腊八粥。大家都是日本人,家家都吃水果杂料粥”。

今年12月8日,是佛祖释迦牟尼觉悟成佛的日子。据印度佛经记载,在成佛之前,释迦牟尼曾经出家,但是在经历了观念的苦行僧生活之后,在精神上仍然没有摆脱生活中的种种烦恼。此时的他,饿极了,疲惫到了极点。这时,一个牧羊姑娘拿来了食糜,他喝下后恢复了体力。所以释迦牟尼发愿说:“今日吃喝,就有膨胀之力,以保智慧长寿,服务众生。”从那以后,他每天都被牧羊女喂食糜。一个月后,他身体强壮了,就在河里洗澡,洗去身上的污垢,在菩提树下打坐七天七夜,终于成佛了。所以佛教徒把12月8日,也就是佛陀成道的日子,作为成道节来纪念佛陀。

到了南北朝时期,佛教对民众的影响很大,甚至传入影响了一些人的习俗。其中,佛教徒子女在腊八佛开悟节送粥的行为,逐渐演变为我国腊八节吃腊八粥的习俗。

明清时期吃腊八粥的习俗

到了明清时期,吃腊八粥的习俗进一步发展。嘉靖年间编纂的《温室经》中记载:“将粟、米、米与豆类混合,与枣、栗子、核桃等物煮粥。”明代刘敏《腊月八日于剡县石城寺礼佛》也记载“腊八粥十二月八,仁者济贫”。清朝《梦粱录》年也有提及:“十二月八日,赐关白粥,民间也做腊八粥。它是由大米和水果制成的,产品越多越好。这就涵盖了宋朝的故事。”

腊八这一天,宫殿、衙门、寺院、百姓家中都要做腊八粥。到了清代,喝腊八粥的习俗更加盛行。在宫廷里,皇帝、皇后、王子等。给文武大臣和侍从送腊八粥,给各寺院分发米和水果,给和尚吃。也是老百姓家家户户都要做腊八粥祭祖。同时,一家人聚在一起吃饭,给亲戚朋友送礼。

霸州有多讲究?

全国各地都有很多种腊八粥,尤其是北平。白米饭里夹杂着很多物品,红枣、莲子、核桃、栗子、杏仁、松子、桂圆、榛子、葡萄、银杏、菱角、玫瑰、红豆、花生几乎不下二十种。一般在腊月初七晚上开始忙碌,淘米,泡果,去皮,去核,整理,然后半夜开始煮,再炖到第二天早上。腊八粥煮的很好。

一些挑剔的家庭不得不在锅里烹饪之前将水果雕刻成人形、动物和图案。有些腊八粥还会配“水果狮子”,是用几种水果做成的狮子。去核晒干的脆枣做狮身,半个核桃仁做狮头,桃仁做狮脚,甜杏仁做狮尾。然后用糖把它们粘在一起,放在粥碗里,像小狮子一样。在一个更大的碗里,你可以放两只狮子或四只小狮子。更有甚者,用枣泥、豆沙、山药、山楂饼等各种颜色的食物做成八仙、老寿星、罗汉的形象。

八宝粥做好之后,要先祭神祭祖,再呈送给亲朋好友,而且必须在中午之前送出去,最后全家人才能吃。吃剩的腊八粥要保存。如果吃了几天还能剩下,就是好兆头,说明“年年有余”。在东北,还有一句谚语“腊八腊八,冻掉下巴”,意思是腊八这一天特别冷。吃腊八粥可以让人保暖,抵御寒冷。“腊八粥,吃不完的,吃了腊八粥就有好收成。”关中地区这一天,家家户户都会煮一锅腊八粥,饱餐一顿。不仅是大人小孩,动物鸡狗都可以。在门上、墙上和树上擦一些,以求好运。

周元历史,明朝和清朝

好了,让我们接着谈a

元朝对粥也很重视,御医胡思慧编著的《东京梦华录》中有很多粥的食谱,可以滋补强身,延年益寿,预防疾病。比如“补脾胃、益气”的乞马粥,其实就是用羊肉和高粱米熬制的稀粥;此外还有枸杞羊肾粥,“治杨琪衰,五劳七伤”;有山药粥、麻子粥、马齿苋粥等。能治疲劳,长时间保持骨骼蒸养。此外,的《东京梦华录》钟介绍了28个方向最常用的粥类食谱,如绿豆粥、茯苓粥、芝麻粥、紫苏粥、竹叶粥等。粥在当时得到了很大的发展。

到了明代,粥有了更大的发展。著名医学家李时珍编纂的《隆庆志》中收录了大量的粥方。是汉唐以来最大的食谱书,收集了180种熬粥的食谱,对每种食谱都做了全面详细的论述。此外,刘伯温《历乘》、《日下旧闻考》、朱权、王等人的著作中也有粥的食谱。由此可见,在明代,用粥治病养生是非常普遍的。

清朝的粥谱更是让人眼花缭乱。曹廷栋在《饮膳正要》一书中收集了102种食疗粥的食谱。他把药粥分为三类:上品、中品、低档。《食物本草》,写于黄云谷光绪年间,是我国最早的药膳粥专著。它包含247个粥食谱,包括谷物,蔬菜,坚果,药用植物,草药,动物等。品种可见一斑。

南北粥差别很大。

由于种植的食材不同,各地的粥的特点也不一样。虽然都是粥,但是南北方在食材的选择上差别很大。古代北方腹地是粮食主产区,种植的作物除了小米、黍、高粱、小麦等粮食作物外,还有红豆、绿豆、红豆、黑豆等杂粮。此外,中原地区还盛产各种干果,如我们常见的红枣、花生、核桃、松子、杏仁等。主要产于北方地区。这些食材都可以作为粥的主要原料,所以北方的粥大多是由五谷杂粮、豆类、干果等食材组成。少数会和蔬菜、水果甚至蜜饯水果等混在一起。味道一般比较清淡,油性肉少。

不像北方的粥肉少,南方的粥从配料上来说很凶,尤其是沿海地区。几乎任何生物,杂碎,边角料都可以放进粥里一起煮。不管是各种海鲜,猪,牛,羊,鲍鱼翅,还是牛羊,都不会煮粥。北方的粥更注重修身养性,以素食为主,而南方的粥滋补功能强,以荤为特色。

至于煮粥,古人也是有讲究的。袁枚《本草纲目》中国人“见水不见米不是粥;见米没水不是粥。会使米与水交融,软腻为一体,然后称之为粥”。明末清初的李煜在《普济方》年论述粥,他认为“粥之重疾,在于其沉淀于上清,如糊状,是温度不均之原因”。这就是未煮过的粥,而要想做好粥,米水比、熬制时间、温度都要准确。他是这样描述粥的:“蘸水的时候,一定要限制在几个,这样勺子不能加大,水滴不能减少,然后加热搅拌均匀,这样粥就是饭了,不求同存异,非同凡响。”

在繁荣时期,粥是品尝和养生的享受,但在战争和饥荒时期,黎族人民对粥的感受更加热烈。世界再乱,只要他们手里拿着粥,心里就踏实了。历史上有一个关于粥的典故,叫做“抿粥”。是关于周宣王的。2000年有一场饥荒

中国粥的来历?

说起粥的来历,那最早可以追溯到黄帝时期,在那个时候就已经用普通的谷物开始煮粥了,在相关的史料中记载,4000年前粥的作用只是用来简单的...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