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允上的中医馆是哪位名医的故居?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10-12浏览:4收藏

雷允上的中医馆是哪位名医的故居?,第1张

雷允上,原称“雷诵芬堂”,创始人雷大升,字允上,号南山,雷氏上祖原籍江西省丰城,后移苏州定居。吴门医派名医雷大升(字允上)于清雍正十二年(一七三四年),在苏州的七里山塘畔,古城阊门边设立了雷允上诵芬堂老药铺,并以雷允上医名坐堂行医、配制方药,始创了集医药一体的雷允上药业。民间曾将雷允上诵芬堂誉为“韩康”。时有北有同仁堂,南有雷允上之誉。雷大升著有《金匮辩正》、《要症论略》、《丹丸方论》、《经病方论》等四部医学书籍,惜所著原件均已散失无存,仅留下四部书名传至后人。起源于康熙元年的苏州雷允上药业,是一个有三百年历史的国药品牌,其祖先传下的九芝图商标是中国著名商标。雷允上药业有限公司已经发展成为集工业,商业和连锁为一体的企业。

叶天士,名桂,号香岩,别号南阳先生。约生于清代康熙五年(公元一六六六年),卒于乾隆十年(公元一七四五年)。晚年又号上律老人,江苏吴县(今苏州市)人。清代名医,四大温病学家之一,与薛雪等齐名。

叶天士无疑是响当当的古代名医。不过叶天士毕竟不像华佗、扁鹊那样家喻户晓,下面来说说叶天士的故事。

拜师

公元1666年,叶天士生于江苏吴县(即今日苏州)。其高祖叶封山是从安徽歙县蓝田村迁居苏州的。中国古代,子承父业是最为常见的职场现象,尤 其是手艺方面,往往传子不传女。连女婿都没份儿,一般外人即便成为了得意弟子,也很难得到全部的真传,所以,只有子承父业才能保证技术不被带入土中。叶天 士的祖父叶紫帆是名医,而且是著名孝子、道德模范;父亲叶阳生也是名医,据说喜欢饮酒赋诗、收藏文物。然而,叶阳生五十岁就去世了,当时叶天士才十四岁。 叶阳生去世后,叶家很快家贫,难为生计。

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将苦其心志、劳其筋骨……为了生计,丧父后的叶天士便开始行走江湖、行医应诊,他拜了父亲的门人朱某为师,由于有几代行 医的遗传基因、外加勤奋好学,叶天士的水平很快超过了朱先生。 到十八岁时,叶天士先后拜过十七位名医为师,其中包括周扬俊、王子接等当时的医学权威,由此得到了“师门深广”的赞誉。

“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不知道叶天士有没有读过韩愈的《师说》,不过他拜师确实是按照这个去做的。当时 山东有位刘名医擅长针术,叶天士想拜他为师,但没有门路。有一天,来了一位姓赵的病人,一问竟是刘名医的外甥。他说舅舅治不好他的病,所以只好来找叶天士 了。叶天士看了一下,开了几帖药,没多久就治好了。如果换了别人,恐怕早就洋洋得意了,什么名医?还不如我。但叶天士却明白术业有专攻,刘名医治不了外甥 的病,并不代表他医术不行。后来通过赵某介绍,叶天士化名拜了刘名医为师,由此精通了针术。

海纳百川,名医的成长之路往往就是不断地吸纳他人所长的过程。

成名

像所有活跃于民间的中医一样,叶天士也是全科医师。可是相比于遥远的扁鹊、华佗,叶天士毕竟生活在十七世纪中后期,医学门类已经渐渐细分了。叶天士最擅长治疗时疫和痧痘,是中国最早发现猩红热的人。他在温病学上的成就最为突出,是温病学的奠基人之一。

一个人的成功离不开“天时、地利、人和”。叶天士生在苏州,明清两代,江南地区城市规模不断扩大,人口越来越稠密。随之而来的是流行性 疾病频发……就气候而言,江南湖河渚泊,地处潮湿,因而多温病。于是,温病学派逐渐成为了吴门医派主流。明清时期达到鼎盛,并在相当长的时期内,居世界领 先地位。叶天士生在苏州,让他有机会选择了一个很好的发展方向。

纵观 中国历史 上的名医,除了拥有一些高精尖的绝活之外,无一例外都有治疗疫病的能力。疫病传染速度快,扩散面广,找到一种治愈疫病的方 法,就可以拯救无数苍生。不仅善莫大焉,而且对于自身名气的传播很有帮助。曾有这样一个传说:有一次,叶天士的母亲患病,他使出浑身解数却治不好,又请了 许多名医朋友,也不见效。最后仆人告诉他:后街有个章医生,常自夸医术比你高明。可是他的诊所却门庭冷落……抱着试试的想法,叶天士请来了章医生,竟治好 了母亲。从此,叶天士逢人就说:“章医生医术比我高明,可以请他看病。”

江南出才子,出文人。正因为如此,叶天士有了许多免费宣传者。有人说康熙皇帝为感激叶天士治好了他的搭背疮,御笔题匾“天下第一”;更有传说某神仙变身凡人来看病,叶天士号脉后在病历上写了几个字:“六脉调和,非仙即怪。”神仙惊叹不已……

名医之名,离不开名医自身努力,也是众多外在因素迭加所致。

收徒

叶天士的师傅众多,徒弟也众多。前者对于他成为一代名医至关重要,后者则让他享有了身后持久的荣耀。

相传华佗曾有过著作,想传给狱卒未遂,结果付之一炬。相比之下,叶天士幸运得多。他一生中并没有亲笔写出医学巨作,可是死后却渐渐著作等身。这些作品都是他的学生以及后人搜集、整理而成的。其中顾景文和华岫云贡献最大。

相传叶天士去世之后,顾景文将老师叶天士在洞庭湖上泛舟时口述的医学观点,整理润色成《温热论》,以老师的名义制作成册,流传于世。华 岫云则对老师生前的医案加工整理,分门别类,分析处方原理,并一一写上按语,形成了《临证指南医案》一书,后来成为中医经典名著。除此之外,还有《叶天士 医案存真》《未刻本叶氏医案》等许多著作,都是叶天士的徒弟、后人整理编纂而成。

俗话说:“名师出高徒”,一般都是高徒沾名师的光出名,而叶天士显然收了一群好徒弟。要不是有如此多的著作传世,叶天士或许也只是个传 说中的名医。他的学说在身后二百多年中,不仅没有渐渐失传,而且不断与时俱进,最终形成了中医史上一个重要的医学流派——“叶派”,直到近代,依然在医学 史上占据重要的地位。

拜师不拘泥于门派,收徒不刻意留一手。正是这种胸怀,让叶天士的医学成就释放出最大的光芒,造福了许多代人。

思想有多远,就能走多远,叶天士的思想造就了他的成就。他实现了“一个人死了,他还活着”的奇迹,他的生命因为思想的传承而得到了永生!

人文素养

医生并非官位,没有官威,按说平易近人是本分。可是现代医生和患者之间往往有距离感,且不说是不是能给患者一个笑脸,连写的病历一般人都看不懂。相比之下,古代名医却很重视“接地气”,他们具有很好的人文修养,这使得他们的医术得到了更好的发挥。

关于叶天士看病,流传着许多故事。说某穷汉去找叶天士看病,说他身体无恙,只是穷困潦倒,看有没有办法治穷病?要是换成一般医生,不是 将这“无赖”骂走,就是报警告他砸场子。而叶天士却给了他几颗橄榄,告诉他回家种下,明年就不穷了。第二年,橄榄树只长出了叶子,没开花没结果,穷汉觉得 脱贫无望。不料,不久,前来买橄榄叶子者络绎不绝,原来叶天士知道有一种时令疫病,药方里需要橄榄叶作为配料,于是才让穷汉去种树。

医生不仅治病,还治穷,听起来太夸张。不过这反映出一种心态,群众希望医者有父母心。如果有了父母心,自然工作不分分内分外,医术也会得以精进。

到了近代,随着国民素质的提高,中医受到了越来越多的质疑甚至非议。比如 鲁迅 先生《父亲的病》中写了其父求医经历:第一位名医药方里有“经霜三年的甘蔗”;第二位名医用药更为奇特,“蟋蟀一对”,旁边小字“要原配”……结果鲁迅的父亲被治死了,好好一个家也治穷了。

医者医术不精,外加沽名钓誉,就很容易成为一方杀手。对此,叶天士曾对子孙遗言:“医可为而不可为,必天资敏悟,读万卷书,而后可借术济世。不然,鲜有不杀人者,是以药饵为刀刃也。吾死,子孙慎勿轻言医。”

接地气、父母心、责任感,对于一位良医,这些甚至比医术更为重要。

张家口。

根据官方公布的信息,雷允上的父母配方里的黑豆产地是张家口。

雷允上是一家老字号药店。清雍正十二年(1734年)由吴门医派名医雷大升在苏州始创。

雷允上经营的商品是药品,是中华老字号药店。研制诸葛行军散、辟瘟丸、六神丸等著名药方,并以自己的字“允上”在店内挂牌坐堂行医。雷允上老药工会辨识山间的各种药用植物,通过亲身经历去体会中医药文化的博大精深,为中医药文化的传承起到了良好的作用。

雷大升著有《金匮辨证》、《要症论略》、《经病方论》、《丹丸方论》等典籍。由于医术高明,治病有方,于是"雷允上"名声遍闻苏州,蜚声杏林。清咸丰十年(1860年)太平天国进攻苏州。雷氏家族不得以将店迁至上海。在上海开设了"雷诵芬堂申号"药铺。

扩展资料

雷允上发展背景:

1、在吴门医派的发源地,2500多年历史的名城苏州即公元前514年建城,吴门医派名医雷大升,字允上,于清雍正十二年即一七三四年,在苏州的七里山塘畔,古城阊门边设立了雷允上诵芬堂老药铺,并以雷允上医名坐堂行医、配制方药,始创了集医药一体的雷允上药业;

2、雷允上已发展成拥有十几个门类,几百个品种的庞大的中成药体系,与北京同仁堂齐名于海内外,时有“南有雷允上,北有同仁堂”之说,其商标“九芝图”成为我国最早的注册商标。

——雷允上

温病学派是吴门最具地方特色和科技优势的一大流派,从某种意义上讲是吴门医派主流。明清时期达鼎盛阶段,并在相当长的时期内,居世界科技领先的地位。

历史渊源

温病学派是中国明代末年以后,在南方逐渐兴起的,以研究外感温热病为中心的一个学术派别。明清之际,温疫流行猖獗,尤以江浙一带为著,且该地区气候溽暑,热病盛行,客观上促使江浙诸医家对温热病进行研究,并由此逐渐形成一个学派。

继明末清初吴有性著《瘟疫论》(1642)阐发疫病流行之特点、治疗之法当与《伤寒论》有所不同后,江浙地区又相继出现了一些相关的新理论与治疗方法。其共同特点是认为“温热病及瘟疫非伤寒”,故后人称其为“温病学派”,叶天士(1667—1746)乃其中的代表人物之一。

其后又有在学术上毫无门派之见的吴鞠通(1758—1836),在全面研究上迄《素问》、张仲景,下至吴有性、叶天士的相关学说后,把温病传变与脏腑病机联系起来,提出将温病分为上焦(肺与心)、中焦(胃与脾)、下焦(肝与肾)三个阶段,即所谓“三焦辨证”的理论体系。

产生原因

温病学派产生成熟于明清两代的我国南方地区有着其特殊的社会历史原因。

首先,明清两代由于城市的发展和人口的集中,流行性疾病成为了当时医学界面临的新问题。据有关文献统计,明代276年中大疫流行64次,清代266年中大疫流行74次,如明永乐六年,江西建昌,浙江杭州,福建建宁、绍武等地死者七万八千四百余人,由于传统的伤寒法治这些瘟疫效果并不理想,这使当时的医家不得不寻找新的出路来治疗这些瘟疫,这便为温病学说的产生创造的积极的条件。

另外,温病学派产生于我国南方地区也和中国南方特殊的地理环境有关,中国南方特别是江南地区湖河渚泊,地处卑湿,水资源丰富,一年四季气候分明,较之北方多温,这也造成了江南多温病的自然条件。这也使江南医家有了更多的治疗温病的实践机会,这也是温病学派产生于中国南方特别是江南地区的一个重要原因。

除此以外,前代医家的不断探索也为温病学派的产生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和实践基础。在这些原因的共同作用下温病学派也就应运而生了。

吴有性所处的时代,是明朝末年,当时政治腐败,清兵入侵,瘟疫大流行,人民生活极度困苦。据《吴江县志》载:“一巷百余家,无一家仅免;一门数十口,无一口仅存。”吴有性目睹当时的惨状,深有感慨地说:“守古法不合今病……医者徬徨无错,病者日进危笃,病愈急,投药愈乱。不死于病,乃死于医……”他痛心忧虑,感到一个医生的责任重大,为了治病救人,他全力投入到传染病的治疗中,不顾个人安危,深入疫区,进行细致观察和比较。他在六十岁时将自己平生治疗温病的心得体会和经验编著了一部论述传染病学的重要著作《瘟疫论》,取得了创造性的成就,充实了中医理论中关于传染病的内容,在中国医学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

特色

温病学派是吴门最具地方特色和科技优势的一大流派,从某种意义上讲是吴门医派主流。明清时期达鼎盛阶段,并在相当长的时期内,居世界科技领先的地位。

温病学派的特色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在治疗外感病方面逐步摆脱伤寒学说的羁绊而形成的一大学派。

2、温病家有强烈的崇实创新精神。通常被称为"时医", 处方用药以"轻、清、灵、巧"见长。

3、以卫气营血辨证论治典型的温病。以逆传心包、湿温、伏气温病理论治疗非典型温病。

4、重视预防及潜伏期和初期治疗,病程中注意存津救液、保护元神。

5、验齿察舌、辨斑疹白瘖等阳性体证检查被普遍采用,提高了中医诊断水平。

影响及贡献

温病学派对后世中医学的发展产生了极为重要的影响和贡献,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完善了中医学的理论

温病学派将温病从伤寒中独立出来,纠正了前人的错误,补充了前人在理论上的空白,使温病的治疗摆脱了《伤寒论》的束缚,在临床上也取得了十分显著的效果。

初步建立了中医传染病学

吴有性创造性地提出“戾气”通过口鼻侵犯人体,使人感染瘟疫,科学地预见了传染病的主要传播途径是从“口鼻而入”。这些都为传染病学的防治提供了理论基础和实践指导,使中医传染病学得到了初步的建立。

对传统辨证论治的补充

温病辨证论治的纲领卫气营血辨证补充了传统的“六经辨证”或“八纲辩证”的内容,为中医诊断学的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注重实践的传统

温病学派医家注重实践,敢于突破创新的精神也深深地影响了后世中医的发展。

综上所述,温病学派作为中国医学史上一个重要的学术流派,它完善了中医基础理论,同时也开创了中医传染病学的先河,为中医学的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评价

《温疫论》是吴有性唯一一部传世之作。共二卷。卷一载论文五十篇,主要阐发温疫之病因、病机、证候、治疗,并从中参论温疫与伤寒的区别。卷二载论文三十篇,着重叙述温疫的各种兼挟证治,还设立了多篇有关温疫的质疑正误及疫疠证治的辨论文章。

《温疫论》一书提出了当时对传染病的称呼“疫病”的病因是“非其时而有其气”。《温疫论》认为伤寒等病是由于感受天地之常气而致病,而“疫病”则是“感天地之疫气”致病。《温疫论》将“瘟疫”与其他热性病区别开来,从而使传染病病因突破了前人“六气学说”的束缚。《温疫论》在中国第一次建立了以机体抗病功能不良,感染戾气为发病原因的新论点。

《温疫论》指出“戾气”的传染途径是通过空气与接触,由口鼻进入而致病。《温疫论》中还指出戾气有特异性,只有某一特异的戾气才引起相应的传染病。该书还认为疗疮、发背等外科病是由于杂气感染,而不是由于“火”。《温疫论》首次把外科感染疫病与传染病的病因划入同一范畴。

《温疫论》也十分重视机体抵抗力的重要性。该书认为:“木气充满,邪不可入”,机体抵抗力强,则虽有接触传染的可能,但不大会发病。假如“本气适逢亏欠,呼吸之间,外邪因而乘之”,机体抵抗力减低,又受到传染,则可以发病。

《温疫论》还提出了传染病的传染途径是“有天受,有传染”。“天受”就是空气传染,“传染”就是接触传染。所以书中注明“凡人口鼻通乎天气”,“呼吸之间,外邪因而乘之”。《温疫论》认为传染病流行形式可以是大流行,也可以是散发的。

《温疫论》在传染病的病源、病因以及免疫性、流行性的大量论述都十分科学。尤其在17世纪中叶细菌学出现之前,《温疫论》提出了:“夫温疫之为病,非风非寒,非暑非湿,乃天气间别有一种异气所感”,这种异气即“戾气”。这种学说是十分先进的。《温疫论》对温疫的免疫性的论述也确是十分令人敬佩。书中说:“至于无形之气,偏中于动物者,如牛瘟、羊瘟、鸡瘟;鸭瘟,岂但人疫而已哉然牛病而羊不病,鸡病而鸭不病,人病而禽兽不病,究其所伤不同,因其气各异。”真是一段绝妙的阐述。

《温度论》记载了不少治疗传染病的新方法。如书中认为传染病初起宜用达原饮,等到病深;些,即所谓“邪毒犯育”时,即不厌“急证急攻”。这些方法都为后世传染病的治疗奠定了基础。

《温疫论》对后世的影响很大,清代一些著名医家如戴北山、杨栗山、刘松峰、叶天士、吴鞠通等,都或多或少地在《温疫论》的基础上有所发挥,有所创造。我国历代医家在与传染病斗争的实践中创造了温病学说。温病学说,渊源于《内经》,孕育于《伤寒论》,产生于金元,成熟于明清。

在温病学说的发展过程中,《温疫论》作为我国第一部治疗传染病的专著的贡献是很大的。直至今天,中国应用温病学说的理、法、方、药治疗一些传染病,如流行性乙型脑炎、流行性感冒、麻疹、猩红热、痢疾等,取得了很高的疗效。而其中很多地方就是继承和发扬了《温疫论》的理论和经验。

当然吴有性同历史上所有的伟大医学家一样,都有不能超越时代的局限性,如他虽发明了“戾气”学说之千古绝唱,把致疫因子的基本特征和致病特点做了许多正确描述,但并非真正意义上的微生物科学,只能是一种科学假说;他提出寻找针对性药物,通篇体现的仍然是以攻下祛邪为主体的辨证论治,故也只能是一种启示后人的理想,这些都是不应苛求的。

书中还误将鹤膝风、老年中风等非传染性疾病也归入疫病范畴。虽提出反对妄投寒凉的正确主张,但对黄连只能清“本热”,不能清“邪热”,反对用黄连治疫的认识则欠确当。

认为“温病”、“温疫”、“瘟疫”三者无区别的“正名”也是不恰当的,温病与温疫有广义和狭义之别,温病包括温疫,温疫只是温病的一种。吴氏对疫病的治疗方法尚欠丰富,尤其对预防措施论及甚少。

尽管吴氏有些错误论点、偏见和缺憾,但瑕不掩瑜,吴氏以他的医学实践和聪明才智、创新精神,在中国医学乃至世界医学发展史上,留下了极为重要不可磨灭的光辉篇章。

作者  云淡风轻

初稿日期  2019年11月26日

                                      雷允上是我的父亲

巴黎到蒙贝利亚的TGV 上,我佯装望着窗外,其实困的眼睛都睁不开,把风衣的衣领立起来,裹紧身子昏昏欲睡。看了一眼手表,深夜11点了。

我的对面,坐着一位优雅的女士,雷璧芬,她曾是北京清华大学的老师。现是德国某机加工设备厂家的中国总代理。此次她陪同我们来德国,参观她代理的德国设备品牌的工厂,我们公司在与她洽谈采购意向。

雷女士那年五十多岁,妆容精致,细细的弯眉,柔和的目光,皮肤细腻,法国圣罗兰的香水味从她的大波浪的发丝里飘过来。她,一地道上海人,和我们公司的法国同事说英文都带着上海腔,嗲嗲的。

不知疲倦,用来形容她这种性格的商人十分贴切。那年她儿子在她的德国办事处工作,女儿在她的美国办事处工作,在高铁上,她不停地在给他们打电话安排工作,事无巨细。接着又给父母,下属打电话,上海话,普通话,英文瓜叽瓜叽无缝对接。

那年我刚刚30岁,工作了一天,觉得浑身疲惫,好像还有点小感冒。她的电话让我的大脑没办法安静下来。感谢上帝,她的电话暂告一段落,见她把手机放进了包里,我松了口气,闭目养神。她顺手从包里拿出厚厚一摞设备资料,翻开来,想一条一条地和我做最后确认。起先出于礼貌我还能应付,后来眼皮实在太重撑不住了,就说:“雷总,您也辛苦一天了,要不我们大家都休息一下?”

“放心吧娜娜,不累不累,我越晚越来精神。”她神彩飞扬的望着我。这批设备的买卖对她公司来说是笔大生意,如果签约成功,佣金相当可观。

大概是看出来我不想再谈工作了,她眼珠一转,换了个话题。"娜娜,你听说过雷允上这个名字吗?"“没有哦,哪个国家的品牌?”“自家品牌,雷允上是我父亲,出身于三百年传承的中药世家,六神丸是我父亲发明的。”“哇塞,令尊好厉害的。”我半闭着眼睛,低声回应她。六神丸?我年轻的时候不相信中医,一大包药拿回家,还要上熬一,两个小时,整整一碗,喝起来又苦又涩,药效还慢。我无心再听。

我想不想听对她来说并不重要,她继续讲述着雷允上家族的中医药故事:

在清代宫廷画家巨擘-徐扬的巨幅画作《姑苏繁华图》中,有一家坐落在阊门内天库前的店铺,门前人头攒动,熙攘声声。此处,便是当年四海闻名的雷允上诵芬堂,今日雷允上药业集团的起源。300年前,吴门医派名医雷大升开设诵芬堂药铺,以“允上”挂牌坐堂行医,并题下“精选道地药材允执其信,虔修丸散膏丹上品为宗”。300年后,雷允上依然坚守这条祖训,并用创新续演着江南老号的济世传奇。

吴门医派名医雷大升(字允上)于清雍正十二年(一七三四年),在苏州的七里山塘畔,古城阊门边设立了『雷允上诵芬堂』老药铺,并以『雷允上』医名坐堂行医、配制方药,始创了集医药一体的雷允上药业。

伴着她那blablabla悦耳的话音,我很快进入了梦乡。

转眼间几十年过去了,我也到了雷女士当年的年龄,工作生活的重心从广州迁到了苏州。随着年龄的增长,生活节奏的放慢,我对中医的看法产生了根本的变化,生活中越来越依赖中医。遇到小病小痛我不去医院,到中药房抓几味药,方便,效果也好。

一天,我办事经过临顿路,看见一家装修雅致的中药房,想进去买点感冒药,走到门口,抬头看见店名那三个烫金大字“雷允上”,我想到了雷姐。

雷碧芬姐2010年已被授予雷氏家族传人的称号。回到家里我找出那年在巴黎的合影,回想自己当年对雷姐不礼貌的态度,心中满是愧疚。

   

       

       

雷允上,原称“雷诵芬堂”,创始人雷大升,字允上,号南山,雷氏上祖原籍江西省丰城,后移苏州定居。吴门医派名医雷大升(字允上)于清雍正十二年(一七三四年),在苏州的七里山塘畔,古城阊门边设立了雷允上诵芬堂老药铺,并以雷允上医名坐堂行医、配制方药,始创了集医药一体的雷允上药业。民间曾将雷允上诵芬堂誉为“韩康”。时有北有同仁堂,南有雷允上之誉。雷大升著有《金匮辩正》、《要症论略》、《丹丸方论》、《经病方论》等四部医学书籍,惜所著原件均已散失无存,仅留下四部书名传至后人。起源于康熙元年的苏州雷允上药业,是一个有三百年历史的国药品牌,其祖先传下的九芝图商标是中国著名商标。雷允上药业有限公司已经发展成为集工业,商业和连锁为一体的企业,百年老字号雷允上药店始建于苏州,发迹于上海,迄今已有近三百年历史。公元1734年(清雍正十二年)创始于苏州;1860年(清咸丰十年)设“申号”于上海新北门外,1934年设“北号”于河南北路天后宫桥(今河南路桥)北堍,1937年又设北号支店于静安寺路(今南京西路)。由于药店规模较大,资产雄厚,影响面广,早年就被国药同业公认为上海中药店“四大户"之一。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经资产重组,工商联手,今日上海雷允上药业雄风再现,成为中国中药行业的强者。

清雍正十二年(1734年),雷大升在苏州阊门内穿珠巷天库前开设一家中药店,取招牌为“雷诵芬堂”,销售自产成药,并以他自己的字“允上”在店内挂牌坐堂行医。雷大升医术高明,治病有方,自己研制的成药疗效显著,于是“雷允上医生”名声遍闻苏州,远近皆知。后来人们都称药店为“雷允上”,至于苏州雷允上药店正式招牌“雷诵芬堂”在苏州仍然广为所知并为业界所敬重,苏州雷允上诵芬堂创制的六神丸,以其神效而名震中外,解放后苏州雷氏后人献给国家后被定为国家机密予以保护。

雷允上的中医馆是哪位名医的故居?

雷允上,原称“雷诵芬堂”,创始人雷大升,字允上,号南山,雷氏上祖原籍江西省丰城,后移苏州定居。吴门医派名医雷大升(字允上)于清雍正...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