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正一派的道士?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10-12浏览:13收藏

什么是正一派的道士?,第1张

1、据学理分有积善派、经典派、符派、丹鼎派(金丹派)、占验派五类。

2、按地区分有龙门派、崂山派、随山派、遇山派、华山派、嵛山派、老华山派、鹤山派、霍山派、武当派等。

3、按人划分则有少阳派(王玄甫)、正阳派(钟离汉)、纯阳派(吕洞宾)、海蟾派(刘操)、三丰派(张三丰),萨祖派(萨守坚)、紫阳派(张伯端)、伍柳派(伍冲虚、柳华阳)、重阳派(王中孚)、尹喜派(关尹)、金山派(孙玄清)、阎祖派(阎希言)等。

“正一”意为“正以治邪,一以统万”。

正一派由龙虎宗、茅山宗、阁皂宗等符箓派大联合而成。元成宗大德八年(1304)敕授第38代天师张与材为“正一教主,兼主领三山符”,这标志正一道正式形成,主要奉持《正一经》。

正一派重视符箓斋醮、祈福禳灾、祛邪驱鬼、超度亡灵等活动。授箓是正一派传承的重要方式,也是正一派道士修真成仙的重要条件,只有受箓才能“名登天曹”,有道位神职,斋醮中的章词才能奉达天庭,得到神灵护佑,因此受箓后才有资格主持斋醮仪典。受箓者称箓生,要具备一定条件。受箓后,发给箓碟。

-道教

正一教的祖师是张道陵,他是四大天师之一,是道教的创始人。一生行侠仗义,斩妖除魔。据说他的本事是跟着太上老君学习的,道法很厉害,后来还白日升仙了。

我们在很多影视剧作品中都听过张道陵这个角色,张道陵作为正一教的祖师,道法高深,非常的厉害,今天我们就来说一下他到底多厉害。

第一,张道陵的传奇人生。

张道陵的祖上据说是张良,而且张道陵还在娘胎里的时候,他的母亲就做了一个非常神奇的梦,魁星下凡。果不其然,张道陵不是一个普通人,7岁的时候对道德经等书非常的精通了,后来长大了以后,就摒弃官道,开始学道,然后创立了正一教。

第二,张道陵的厉害之处。

张道陵作为第1代天师,据说他的本事是跟太上老君学习的,他的正一教又被称为是五斗米道,因为信奉他们道的人,要出5斗米。张道陵道法高强,可以书符治病,还能驱邪避灾,后来还建了活动中心,让信奉他们的道民去学道。就连朝廷政治方面,对他们的正一教都非常重视。

第三,张道陵白日飞升。

张道陵隐退以后,专心修道,修炼丹药自己服用,后来在永寿二年的时候在现在的四川云台山和他的夫人一起白日飞升,得道成仙。张道陵的弟子们学得张道陵的本事,炼制丹药以后服用,后来返老还童,到处游历,寻找成仙之地。张道陵所创立的的正一道是由他的子孙们传承的,而老子就是他们的最高信仰,以追求长生还有成仙为他们的目标。张道陵最开始修道的地方是龙虎山,所以龙虎山被称为是我国道教第一山。到现在为止,道教已经有2000多年的历史了,是中华文化的支柱之一。

正一道:正一道即东汉末年的五斗米道,后更名为天师道,正一道。其道士可以在家修行,不戒荤腥,可婚娶生子。其道观,一般被称作为“子孙庙”。

茅山派

道教教派。中国南朝齐、梁道士陶弘景所创。因在茅山筑馆修道,尊三茅真君为祖师,故名。一说汉茅盈及其弟固、衷,得道于茅山,开茅山道派。此派主修上清等经书,奉元始天王、太上大道君、太微天帝君、后圣金阙帝君、太上老君等为最高神,主张思神、通经、修功德,兼修辟谷、导引和斋醮。该派代表人物除陶弘景外,隋唐时有王远知、潘师正、司马承祯、李含光等,高道辈出,隐若道教正宗。北宋时与龙虎山

、阁皂山同为道教三大符箓派

,号称三山符箓。元代以后归并于正一道。

正一道是中国道教后期两大派之一。是在天师道、龙虎宗长期发展的基础上,以龙虎宗为中心,集合各符箓道派组成的一个符箓大派。“正一祖师”不是“正一派”的开创者。元成宗大德八年(1304)敕封张陵第三十八代孙张与材:(?-1316)为“正一教主”,标志着正一道正式形成。“正一祖师”在历史上实有其人,他就是东汉张陵。张陵,字辅汉,道教徒称之为张道陵、张天师、正一真人、祖天师等。东汉时沛国丰(今江苏丰县)人。生卒年虽不详,但据《后汉书·刘焉传》说张陵于汉顺帝时在四川鹤鸣山学道,造作符书,以惑百姓。《三国志·张鲁传》的记载与之相同。

望采纳!!!

宿土:主风水,建筑、

麻衣 :主占卜,看相。这个应该常见天桥上经常应该能看到算命的,大多用的都是麻衣占卜看相!

众阁:主修行,有道是得道成仙!

全真:注重身体的修行,把人体的潜能最大的激发出来!

茅山:我觉得茅山应该是众阁和全真的结合产物,也修行,也连筋骨。驱鬼镇妖是把好手,也就是处理科学无法解释的东西!

开创者是陶弘景茅山道术最为世人尊崇,也是道教体系最神秘难修的一派。 茅山道术又称茅山术,主要是以“驱”为主,以“降”为佐,主要原理是激发人体的潜能并借助一些符咒的力量驱散、降服或者封印妖魔鬼怪。茅山术讲究一切妖魔概无诛灭之理,其行虽恶自有天谴。许多茅山术的传人并非道士,就像麻衣的算命先生大多也不是道士一样,只不过通晓道术罢了。真正的茅山术博大精深,而真的茅山术传人不但要精通自家的茅山术更要通晓宿土,麻衣的理论以及全真的修身。茅山术也是道教诸派极为一体的体系。修炼茅山道术的真人所付出的艰辛努力不逊于佛教祖师释迦牟尼。但亦“不是坊间江湖术士”所称“十载寒窗、刻苦修炼”,就能“无师自通”的。 茅山道术最为世人尊崇,也是道教体系最神秘难修的一派。 茅山道术又称茅山术,主要是以“驱”为主,以“降”为佐,主要原理是激发人体的潜能并借助一些符咒的力量驱散、降服或者封印妖魔鬼怪。茅山术讲究一切妖魔概无诛灭之理,其行虽恶自有天谴。许多茅山术的传人并非道士,就像麻衣的算命先生大多也不是道士一样,只不过通晓道术罢了。真正的茅山术博大精深,而真的茅山术传人不但要精通自家的茅山术更要通晓宿土,麻衣的理论以及全真的修身。茅山术也是道教诸派极为一体的体系。修炼茅山道术的真人所付出的艰辛努力不逊于佛教祖师释迦牟尼。但亦“不是坊间江湖术士”所称“十载寒窗、刻苦修炼”,就能“无师自通”的。 虎山龙虎山位于江西省鹰潭市西南20公里处贵溪县境内,是道教正一派的祖庭。东汉中叶,正一道创始人张陵曾在此炼丹,传说“丹成而龙虎现,山因得名”。据道教典籍记载,张陵第四代孙张盛在三国或西晋时已赴龙虎山定居,此后张天师后裔世居龙虎山,至今承袭六十三代,历经一千九百多年。  正一派祖庭——江西龙虎山天师府 正一道是中国道教后期两大派之一。是在天师道、龙虎宗长期发展的基础上,以龙虎宗为中心,集合各符箓道派组成的一个符箓大派。于元代中后期形成后,一直流传至今。正一道的形成,以元成宗大德八年(1304)敕封张陵第三十八代孙张与材为“正一教主”为标志。该年元成宗在已授张与材管领江南诸路道教的基础上,加授其为“正一教主,主领三山符箓”。①

道教正一派和茅山派本来是师出一家的(茅山道教是正一道符箓派,茅山是正一派道教的主要道场。道教分为全真道与正一道两大系统。全真派的道士出家,在宫观内过丛林生活,不食荤,重内丹修炼,不尚符箓,主张性命双修,以修真养性为正道;正一派道士一般有家室,不忌荤,以行符箓为主要特征,比如画符念咒、驱鬼降妖、祈福禳灾等等。 )茅山道士来源于道教的“茅山宗”一泒。茅山宗是以茅山为祖庭而形成的道教派别。它宗承上清派,是上清派以茅山为发展中心的别称。它的实际开创者是陶弘景。茅山宗的弟子就被称为茅山道士。

江西大商人刘迁,到十九世天师张修传授都功法箓。第二年死于金陵(金南京),过两夜复苏,说是被冥官所追,忽有金光自天而下,黄衣使者从空而至,执素简读曰:“刘迁身佩正一箓,名在上天,非地司所籍,大限既足,可延三十年。”由是岁被楬修道,入龙虎山师侍奉天师。一日,天师召见弟子曰:吾某日当化。至日沐衣端坐羽化,年85岁。元至正时三年赠“冲玄翊化庆真君”。

张修为第十九代张天师,第二十代张天师张谌,第十八代张天师张士元

我们知道,道教有两大宗派,正一派从老祖天师立教开始,全真派从宋元之际的王重阳祖师开始。可能很多人会说,这只是两个道派的名称而已,也就是两个名字而已,并不一定有什么内涵。其实不然,这个名称就包含着我们所追求的意义。“全真”追求的是“真”,要“全其真”。如何“全其真”就是要“行真功,践真行”。也就是道教所追求的“返朴成真”的“真”,也就是“道”的根本属性。那么,“正一”是什么意思老祖天师当时立教为什么要以“正一”为名道经告诉我们,老祖天师得到太上道祖亲授他“正一盟威之道”。也就是说“正一之道”是太上道祖亲授祖天师的,要在以信行正一演教布化。因而正一之道从老祖天师立教之时就开始了,就成为我们入道、学道、行道人的目标了。

那么,“正一”具有怎样的意义呢《云笈七签》中说:正一者,真一为宗。也就是正一是以真一为宗本的。道经里面说“正”即“正以治邪”,正的反面就是邪,要以正的东西来克服邪的东西。“一”就是“一以统万”,《道德经》中讲“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我们一切的根本的是“道”,开始的是“一”。所以“一”能统万,“一”的根本就是“道”。因为“一”以“道”为本,是有形的开始。就像大地万物,只要有了一粒种子,就会繁衍不息。但“一”背后有一个根本的东西,就是“惟恍惟惚”的“道”。所以“正一”就是说我们所行的道是正道,是真道,目标是正与真。南北朝时陆修静天师曾告诫他的道门弟子说:“临奉老君三师,谓之正教”,就是说正一道才是真正体现道祖精神的宗教,是一个根本的信仰,是“正信正行”的教化。

所谓正一,诚然也是针对邪伪提出的,因为在当时,老祖天师立教的时候,还有六天故气即“巫觋鬼道”流行乡里,荧惑百姓。道书上说当时是“人鬼交错,精邪遍行”。《想尔注》中也说:“悉世间常伪伎,非真道也。”因此,从引导人们信仰和社会文明发展两个方面来说,都需要一种正教来引导大家,让大家皈依正信,所以老祖天师立教,以正一为名,以真一为宗。《二十四治•序》中讲到,张天师的正一盟威之道是“伐诛邪伪,整理鬼气,统承三天,佐国育民”的正教。“伐诛邪伪”是要去除邪伪的东西,“整理鬼气”就是针对当时“巫觋鬼道”流行乡里,荧惑百姓之邪径进行整治。也就是说,正一道的信仰是从三清道祖那里来的,所以叫“统承三天”,以此来“佐国育民”,即有利于家国,有利于百姓。

对于修道人来讲,我们应该如何修行“正一盟威”的“盟威”就是要与万神订立一个盟誓,共同来奉持这样的正教。而作为入道修道者来说,就是我们要向神明发誓,奉持正教,不履邪径,真一不二。唐代宗在一个赞张天师的赞文中说,“道心不二,是为正一。”也就是说,我们信奉道教,皈依在祖天师门下,应该是“道心不二”的。已经皈依道教的人,特别是通过授箓,成为道教的法师、大师的人,如果所做的事情不符合正道的精神,就不是“道心不二”,就违背了它的意义。四十三代天师张宇初在他的《道门十规》中特别强调的是“真一不二”。“真一不二”有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方面是说,我们所奉持的道教,太上道祖的精神是真一不二的,对信仰者以及对道教文化有兴趣的人来说是一个真理性的追求。另一方面来讲,我们奉道的人应该“真一不二”,不能有邪伪的东西,应当真一不二。

道教正一道有三山符箓为其大宗,但三山都与正一之道有着非常密切的渊源关联。南北朝的陆修静天师既是上清派的第六代宗师,同是他对正一道的贡献也是非常大的,他自己的曾说自己是“祖述三张,弘衍二葛”。三张就是祖天师张道陵、嗣师张衡、系师张鲁。二葛就是葛玄与葛洪。陆修静可谓是集正一、上清、灵宝之大成的一代宗师。另外,上清派里面的潘师正宗师有一段话告诉他的弟子司马承祯说:“我自陶隐居传正一法,至汝四世矣。”陶隐居就是陶弘景,也是茅山上清的第九代宗师。所以,正一之道成为三山符箓的统一宗派。还有正一之道本来就是统承于“三天”的大道,信仰上一致性必然促进其形成为一个整体。

祖天师以太上之道立教布化,其最大的意义就是整理与整合了以往的传统信仰,作为正一道士应该明白“正一”是有其内涵的,它不只是一个名称。正一道从老祖天师得太上道祖亲授正一盟威之道开始,一直传到今天,是贯穿于整个道教教团近两千年历史的。它能生存、流传两千年,也说明“道”是真一不二的,即永恒的精神的理想的信仰追求;也是福国裕民的,即有利于大众,有利于社会,有利于国家。道祖的精神、道德经的精神,不仅是道教的,而且是整个人类的。无论是政治、经济,还是文学、艺术,甚至是现代科学,它都能给予你启迪,让你从中找到玄机,找到真理。

张道陵(34—156),原名张陵,字辅汉。东汉沛国丰人(今江苏丰县),留候张良九世孙,生于吴之天目山。通达五经,曾入太学,举“贤良方正直言极谏科”,任巴郡江州(今重庆) 令。后弃官隐居北邙山(今洛阳北)。汉章帝、汉和帝征沼皆不就。与弟子王长杖策入淮,经 鄱阳(今波阳),溯流至云锦山(今贵溪龙虎山)炼丹,修长生之道,三年丹成。闻巴蜀诊气为害,遂与弟子赴四川鹤鸣山(一作鸽鸣山,今四川大邑县境)传道。

永和六年(141年)造作道书二十四篇,自称“太清玄元”,奉其道者,须纳五斗米,时称“五斗米道”。汉安帝元年(142年)张陵托言太上老君亲降,授“三天正法”,命为“天师”。同年又授“正一科术要道法文”,“正一盟威妙经”,重为“三天法师正一真人”。又托言太上老君于汉安帝二年下二十四治(布化行道的地区机构):上八治,中八治,下八治,嘱天师张道陵奉行布化。张陵以符水、咒法为人治病。并授民取盐之法,后人称“陵井”(用咸井水熬盐)。百姓得其益,奉之为天师,弟子户达数万。进而设立祭酒,分领其户,有如宰守;并立条制,使诸弟子随事轮流出米绢器物樵薪等;不施刑罚,以善道治人。使有疾病者书记生身以来所犯之罪,手书投水中,与神明共盟,不得复犯罪,以生死为约。

张陵奉《老子五千文》、《太平洞极经》为主要经典,并著《老子想尔注》,宣扬人君按“道意”治国,则太平;循“道意”治民。民即寿考。

陵死,传子衡,称嗣师。衡死,传子鲁,称系师。

张鲁字公棋(一216),汉献帝初平二年(191年),益州牧刘焉任张鲁为督义司马,与别部司马张修同击汉中太守苏固。后鲁又杀修并其众,割据汉中,推行五斗米道,执行政教合一。“张鲁少膺祖训”,在辖区内设义舍,为路人免费提供食宿,对犯法者宽有三次,而后再犯才处以刑罚。以靖舍为民思过之处,增饰“三官请祷之法”,书病人姓名和服罪之意,作书三通:其一上之天著于山;其一埋之地;其一沉之水,谓之“三官手书”。并依月令执行春夏禁杀;又禁酒,史称“民夷便乐之”。

建安二十年(215年)曹操征汉中,张鲁避走巴中,后封存库藏以降。曹操嘉奖张鲁的善 意,“遣使致慰”,拜张鲁为镇南将军,封阆中侯迁还中原。张鲁诸子皆封为侯,其中第兰子 张盛“克志精修”封为都亭侯不就。张鲁便命其嗣教,将经策印剑传给张盛,嘱托说:“龙虎 山祖师玄坛在焉。其地天星照应,地气冲凝,神人所都,丹灶秘文藏诸岩洞,汝宜住宣吾化”。由是龙虎山道教绵延干百年。

早期道教的主要教派。俗称“五斗米道”,也称“天师道”。后以“正一道”或“正一天师道”称世。延续至今,与全真道并称道教两大道派。由沛国丰人(今江苏丰县)张道陵(即张陵)于汉顺帝永和六年(141)左右在蜀中创立。张陵将其道传给儿子张衡,张衡又传其子张鲁。三人被后世道教称为“三张”。后世世一子绍位,称“张天师” 。

“五斗米道”名称的由来,缘于早期加入的信徒应出米五斗。“天师道”名称的由来,缘于崇奉“天师”(基本上是张天师)。“正一”意为“从正以修道”,据《云笈七签》等,“正一”是从正以修道,伐诛邪伪,统承三天,佐国育民;“正一盟威”意为与神盟威,《正一修真略仪》:“由心而正,心正则神精不亏,与我为一,然后全明之明,合五灵之本,故能死生无变于己,何邪异之所能干?由是焕张群阴,威伏六贼,是谓正一盟威。”

正一道是在道家思想学说影响下,改造(或吸收)了一部分原始宗教巫鬼信仰,并结合古代燕齐神仙方士文化等内容而产生的。尊老子为“教祖”,奉《道德经》、《正一盟威妙经》、《太平洞极之经》及祖天师张陵所撰的《老子想尔注》(此书一说为张鲁托名所著),阐发教旨:“重生道、教人道、行真道。”重斋醮、符箓,属符箓派;在以后发展中不断吸收和融合其他道派的符法新说,科醮礼仪,内丹炼养等,颇有融道教精华于一炉之意,并对佛教禅宗、儒家的心学理学等产生了较大的影响。是最初的道教也是流传至今的道教派别。“正一”两字,有时甚至是道教代称。

正一道道士可居家务道,也可出家修道,并未有特别的限定。

1、张陵创道的事迹历史记载很少,据《三国志‧张鲁传》、《后汉书‧刘焉传》等史书记载:张陵于顺帝时入蜀,学道鹤鸣山(今四川大邑县境内)中,造作符书,向百姓传教。受其道的出五斗米,当时被官方称为“米贼”。张衡仅是提及,事迹较详的是张修和张鲁。

《三国志‧张鲁传》注引鱼豢《典略》说:“光和(公元178-184)中,汉中有张修,修为五斗米道……修法略与角同(注:即教病人扣头思过,饮符水)加施静室,使病人在室中思过。又让人为奸令祭酒,祭酒主以《老子》五千文,使都习,号为奸令为鬼吏,主为病人请祷,请祷之法,书病人姓名,说服罪之意,作三通,其一上于天著山上、其一埋于地、其一沉于水,谓之三官手书,使病者家出米五斗,又号称五斗米师。”

张修为五斗米道在汉中的一个首领,“黄巾起义”时,曾率领道徒响应,后来第三代天师张鲁袭杀张修,自领汉中,因百姓信行张修之道,便在其基础上加以增饰。教入道者“作义舍,以米肉置其中以供行人。又教使自隐,有小错过者当治道(即修路)百步则罪除。又依月令,春夏禁杀,又禁酒”。

张鲁自号师君,初来修学道者叫鬼卒,学道较久而虔诚者叫祭酒,各领道众,多的叫治头大祭酒。张鲁在汉中实行政教合一制度,雄据巴汉近三十年,民夷便乐,至建安二十年(公元215)投降曹操,五斗米道也随之传往北方中原地区。

2、五斗米道北迁后,汉末,张鲁之子张盛(第四代天师)不受曹魏爵,《元史 释老志》载“正一天师者,始自汉张道陵。其后四代曰盛,来居信州龙虎山”。还居江西龙虎山,开“正一宗坛”,尊张道陵为“正一天师”;天师后裔子孙世居山中,遂为天师道传播中心,渐以“天师道”名世。以后随着晋的统一,它又向东南沿海传播,从而遍及全国。

西晋武帝(265-290在位)年间巴蜀出现了陈瑞领导的一支民间道团,据《华阳国志 大同志》,咸宁三年(277),陈瑞因“鬼道惑民”,而上至太守下至平民又多信奉之,故被益州太史诛杀。陈瑞教团与与天师道大同小异,属天师道的极端支派,被称为“鬼道”。

晋惠帝元康八年(296年),随张鲁北迁的五斗米道徒、?族(西南少数民族,字为“上宗下贝”)首领李特一家,率领流民队伍回蜀,受到新任益州刺史、同是五斗米道徒的赵?(字“病字壳里边钦字”)的厚遇。两者一拍即合,永康元年(300)赵?据蜀叛乱,因互相疑忌,赵?被李特赶出成都,遭部下杀害。后李特也被西晋官兵逼出成都。

李特于太安元年(302)再次举事,次年(303)二月李特兵败被杀,其弟李流及其子李雄继续作战,得五斗米道徒、蜀中大地主范贤(即范长生)家族之助,李流于九月病故后,李雄继为首领,十二月攻入成都,晋永兴元年(304)十月,李雄称成都王,国号“大成”,后改国号为汉,史称成汉,306年称帝,尊范贤为国师。308年拜范贤之子范贲为相。至东晋永和三年(347),成汉始亡。后范贲继续作战,直至晋永和五年(349)才被平定。

东晋最有名的五斗米道组织是五斗米世家钱塘杜氏家族所创,后学“冥纸灰”今从任继愈先生主编之《中国道教史》说,名之为“杜子恭道团”,创始人为杜子恭。道团的法术、制度等,与五斗米道大略一致,当时“东土豪家及都下望族,并事之为弟子”,杜子恭大约死于东晋武帝(373-396在位)末年,接代他的是孙泰家族。

晋末孙泰、孙恩(世奉五斗米道),于隆安二年(398年)率领道徒起事,事败孙泰被杀,信徒认为是蝉蜕登仙,次年(399)孙恩攻克会稽(今浙江绍兴),自号“征东将军”,称其道徒为“长生人”,浙东八郡应者云集,后于元兴元年(402)兵败,孙恩投海,信徒企望成为“水仙”,随他投海者达五百多人。

天师道在此汉末魏晋的活跃,还直接促成或间接影响了其他早期道派的产生,如如三国时在吴国广泛传播李家道,其道法祝水神符为人治病,与天师道极为类似;如稍后的清水道,其法即称为张天师家奴所创,可说是天师道的支派;还有许多鲜见史传的道团教派,相信都与天师道有关,这些,后来或者消失或者亦并入天师道。

3、进入南北朝时期,一些早期道派“太平道”“于君道”等,因受统治者打击而显衰落,而新兴教派“灵宝派”“上清派”等,又正处于开始发展阶段;虽有一些象张忠、王嘉这样的神仙道士,但只是以师徒相受形式成的松散道教集团,而以道教箴纬的名义,各地不同人等托名“李弘”又都转瞬覆没;此时天师道仍不失为道教的一面旗帜,基本上也是道教的代称。

但是,由于政治动乱,天下势力分割,加上信徒总多,又缺乏有威望的张天师传人,僻处江西龙虎山的天师道总部对下属各“治”的祭酒、道官显得鞭长莫及,天师道内部组织陷入严重混乱、《老君音诵诫经》有:“道官祭酒愚暗相传各祭酒”,这使一些素质低下者得以当上祭酒、首领,任意鱼肉信徒;更严重的是有的还“自署治箓符契、攻错经法、浊乱清真”,导致“奸怨非法、诈惑万端”;还有曲解天师道的理论如“房中术”等者,以致“*风大行,损辱道教”;并且下层道民屡屡利用道教组织,托名李弘(老君化名)、刘举名义发动起义,历代不绝,使道教受各分割统治势力、王朝的严密注意。

有鉴于此,不少高道先贤立志改革、整理道教,北朝时期的寇谦之与南朝的陆修静是当时的佼佼者。他们对道教的贡献,实际上毫不逊色于之前的张道陵以及之后的王重阳:

寇谦之(365—448在世)利用太上老君降授的《云中音诵新科之戒》(又名《老君音诵诫经》,〈老〉是〈云〉的摘抄本)、老子玄孙李谱文降授的《录图真经》对天师道进行坚决的改革,对早期道教的教义和制度进行了全面的改革,吸取儒家五常(父义,母慈,兄友,弟恭,子孝)观念,吸融儒释的礼仪规戒,建立了比较完整的的道教教理教义和斋戒仪式,并改革道官职位的世袭制度,主张唯贤是授,信守持戒修行。 他重视道教斋醮仪范,为道教增订了诸多斋仪和仪式,亦为后世道教斋仪奠定了基础。经寇谦之改革后的天师道,既得到下层信徒的支持,也适合了当时统治阶级的需要,一时阴霾尽除,朝野随者无数,后人称经寇谦之改革后的天师道为“新天师道”,或“北天师道”。

陆修静(406—477在世)历游名山,迹遍天下,他将长期收集的道教典籍整理校刊,编定为道教最早的道经总目《三洞经书目录》。并彻底地整理天师道:即改造道教组织、收集整理道教经典、建立完善斋醮仪式。由于他祈祷有验、救世有功,得到了普遍的欢迎,更因为他丰富并整理了道学的许多典籍理论,使随之而来的道教新教派得到或多或少的启发,故“上清派”“灵宝派”皆奉其为宗师之一。经陆修静清整后的天师道世称“南天师道”。

这段时期,“五斗米道”的称呼基本上被“天师道”所取代。受寇谦之的影响,更主要的是在陆修静丰富并整理有关典籍理论后,灵宝派、上清派开始兴起,并迅速传播全国,这样,以后正一道派的符箓三宗初步形成。

4、隋唐时期,是道教全面走向鼎盛的时期,这充分体现在道观的兴建、斋醮仪式的健全、民间朝廷的信奉等方面上。道教的宗教势力得到大面积的扩展。道教派别日趋繁荣,相对于楼观、灵宝、上清和丹鼎道派以及富有哲理的玄学派的异常兴旺,天师道却少见有影响人物。历任裔张天师者,也未有多少理论发挥及思想著作。

这一时期各道派都重视经戒、法箓传授,经戒、法箓传授的风气,是沿袭原五斗米道的传统。基本上这些传授的最初阶段,都得先由天师道的正一经戒、法箓授起,也即是说,贩依道教之途,一般都得经过天师道,而后,逐级修炼,才能最终升上灵宝、上清的高层法师。从这里可看出,天师道仍然是道教的基础。5、进入宋金元时代。道教势力发展迅速,并达到鼎盛,新兴道教与传统派别交相辉映。当时北方的金朝形成了三大新兴教派:“大道教”、“太一教”、“全真道”,其中“全真道”是流传至今的道教两大派之一;南方的宋朝国土上也出现了“金丹道”、“净明道”等新教派。入元前后,天师道与传统的灵宝派、上清派,以及新兴的大道教、太一教、全真道、金丹道、净明道、清微派、神宵派、东华派、天心派、武当派等各道派互相影响,借鉴吸收,为天师道教义,教制,修炼方法带来很大变革与发展机会,并确立了道教之首的领导地位。

裔张天师传人在此时期颇得上层青睐:北宋真宗大中祥符九年(公元1016)诏第二十六代天师张正随“真静先生”,并说他“跻世仁寿”;第三十二代天师张守真于宋高宗绍兴二十九年(公元1159)入京设醮,祷有灵验;宋理宗嘉熙三年(公元1239),更敕命第三十五代天师张可大提举三山(即天师道本山龙虎山、上清本山茅山、灵宝本山阁皂山)符箓,兼御前诸宫观教门公事,正一天师道从此遂为统领上清、灵宝等江南诸符箓道派的地位。元世祖又命三十六代天师张宗演“主领江南道教事”,元至元十五年(公元1278),张宗演弟子张留孙赐号“玄教宗师”,并创立玄教。

元成宗大德八年(公元1304)授三十八代天师张与材“正一教主,统领三山符箓。”江南诸道派遂统称“正一”道,以龙虎山正一天师为代表。

此时期天师道吸收融合了其他道派的符箓及修炼法,第三十代天师张继先是其中最为突出者,也是历代天师的佼佼者。他精于神宵雷法与内丹修炼,提出“心”为万法之宗,论述心神,无恶与符法的关系,认为人身有“精气、元气、元神”三宝,称只要把握自身的元神即可通天,摈弃他法,是谓“破妄”。他的思想著述不少,并提出了一些新的观点,大大的丰富了天师道的修炼内容及符箓法术。董处谦、吴闲闲等学林灵真的灵宝东华法,董处谦又传东华法于三十九代天师张裔成,张修文兼修全真内丹,净明道四祖赵宜真也先学正一道,等。

总之,天师道已融会吸收了各道派的精华,又确立了统领江南道教诸派的地位,与北方新兴起的全真道并称道教两大派至今。在此时期后,后人也习惯将“天师道”为代表的各符箓派总称呼为“正一”道。

6、经元末明初的整合,明清两代道教正式定型,主要归为两大道派:以符箓法术为主的正一道,以修炼内丹为主的全真道。但是,这也是一个道教逐步走向衰落的时代。

明初,太祖朱元璋即把道教分为正一、全真,他认为全真道独为自己,而正一道可以益人伦、厚风俗,故明代从明太祖洪武初期即命正一天师掌管天下道教事,而正一道诸派中,始终是天师派为首为主。后在整个明王朝,历任帝王基本上皆尊正一道为道教正统,正一道特别受上层的恩宠。直至清初仍沿用明旧例,清代乾隆后,整个道教在形式上渐呈衰落至今——正一道更是如此。

在此时期,正一也有高道论述,如第四十二代天师张正常曾以符水之术名世;如有道门硕儒之称的第四十三代天师张宇初,明洪武十年(公元1385) 祈雨于神乐观,即刻应验。他是历代天师中最博学者之一,也是第三十代天师张继先后唯一有才华的正一天师,曾受命编辑《道藏》,并有不少著述留世。张宇初的道教学说大略可归纳为:1、申明道统源流,上攀先秦道家;2、内炼为本、性命双修;3、三教同源、佛道融合的性命说;4、内炼为本的斋醮道法;5、继承借鉴全真教风,清整戒律清规。明世宗(公元1522—1620在位)时,正一道士邵元节以符箓祈禳显贵,但无甚著述理论;清代,正一天师道道士娄近垣也曾闻名于一时,可惜对本派的符箓道法无所阐扬,又为了迎合雍正的禅宗思想,把道教炼气养真称为“皆妖妄之人借以谋生之术”。

张宇初虽有重振道教的决心,可惜更多的裔张天师碌碌无为,甚至“坐不法”,如第四十六代天师张元吉,因“素凶顽”,夺良家子女、取人财物、杀人行凶而被充军;如第四十八代天师贿赂官员。崇桢十四年(公元1641),诏第五十二代天师张应京入朝祈禳,张天师上表请加三官神封号,因不许,未成行。这些都受到朝臣的不满及打击了信徒的宗教热情,也严重影响了正一天师道、甚至是整个道教的形象,使道教在人们心目中日渐贬值。

此时期的正一道未有更多的理论内容,内部上自身腐化,外部其他民间宗教的争夺地盘以及儒释两教的攻讦等原因,正一道、甚至整个道教走向没落,乾隆时已成为“诗、画”之资,他有御诗:“颓波日下岂能回,二氏于今自可哀,何必辟邪犹泥古,留资画景与诗材”。

7、至现代,正一道仍有茅山、灵宝、清微、净明等诸派之分,但仍以天师道为代表,习惯上,天师道也称为正一道。宗坛江西龙虎山。符箓三山为龙虎山、茅山、阁皂山。

主要参考文献:

《正一修真略仪》

《云笈七签》

《三国志‧张鲁传》、

《后汉书‧刘焉传》、

《明史》

《道门十戒》

《老君音诵诫经》

《道教大辞典》

《辞海》1999

《华阳国志》

《晋书》

《资治通鉴》

《中国道教史》卿希泰主编

《中国道教史》任继愈主编

什么是正一派的道士?

1、据学理分有积善派、经典派、符派、丹鼎派(金丹派)、占验派五类。2、按地区分有龙门派、崂山派、随山派、遇山派、华山派、嵛山派、老华山...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