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仓的新仓老物事
《嘉兴日报》平湖版刊登:
撰稿 邓中肯 摄影 顾雪锋
听乡人唱《新仓谣》挺有意思:“新仓新仓,好比天堂。南有海塘,北有山塘;西有河墩,东有白漾。胳膊山边琵琶池,三寺六街十二坊。一派好风光!”新仓本地老居民一副自恋自爱、自我得意的腔腮,溢于言表。这个至今已有916年历史的古镇,一直是平湖出东城门最为兴隆的乡镇,自古就有“东乡十八镇,新仓第一镇”之美誉。古时确有为数不少的名胜古迹,古籍里就有“新仓十景”的记载。昔日街坊也有“三寺六街十二坊二十四桥三十六弄四十八堂”之说,足见其曾经的富裕繁荣与兴旺发达。 中国第一大江的滚滚洪水携带着大量的泥沙直奔东海,在激动人心的出口处缠绵又缱绻地堆积了新的陆地。根据三角洲开发阶段理论,三角洲的“上游”往往地势较高,适宜于人类定居,开发就较早,其次是“中游”,再次是“下游”。处在这个“下游”之地的平湖,位于长江三角洲临海的边缘、圈属于太湖流域,因淤涨海退而形成了大量的田地。空阔的蒹葭围地也吸引了众多寻找田地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氏族。
应该说,秦汉时期的长江中下游地区还相当落后,包括现在的海盐、平湖,金山、奉贤、南汇一带更为落后。秦始皇统一中国,把全国分为三十六郡,郡下设县。会稽郡置县二十六,其中一县因“海滨广斥,盐田相望”即称“海盐县”。直到明朝宣德五年(1430年)把原海盐县东北境的武原、齐景、大易、华亭四乡析出建新县,取“湖平似镜”,名之“平湖”。新仓原属武原乡,所以至今殡丧做道场奏班禀报地址时仍说是“武原乡”。
古时武原乡一带为芦沥湿地,就像《诗经》里描绘的“蒹葭苍苍,白露为霜”这个景况。芦沥湿地上布满纵横交错的泄水河道,但更多的是一片茫茫的芦苇。当然,还有较大的河流,芦沥浦就是一条非常重要而著名的泄水河流。
据顾祖禹《读史方舆》记载:“芦沥浦,在县东北三十八里”,“县北境之水,悉汇于此,有芦沥盐场”。说到“芦沥浦”,就必须提及“东江”。
东江约在唐代即已湮废,历史上将东江、松江、娄江合称“三江”。据考证,松江由太湖流出,在今江苏甪直以西、澄湖以北古三江口,一分为三。南派即东江(一称“上江”),南下流入白蚬湖、小湖,约在今淀山湖一带。从白蚬湖、小湖流出后称为“谷水”。下游各书记载不一,大致主流一支在今海盐县澉浦入海,一支在今上海市金山县小官浦入海,另一支就在今平湖县东芦沥浦入海。小官浦相当于现在的张泾河,但澉浦早已不存,其入海口一段相当于现在的长山河出海处一段,只留下“澉浦”这一地名。芦沥浦也早已湮废,但同样留下了“水口”(独山东)这一地名;“水口”即芦沥浦之水的出海口。
因为有芦沥浦一河,所以盐场就名之为“芦沥盐场”;因为有芦沥盐场,所以集市就名之为“芦沥市”。就因为荡漾着欸乃橹声的河岸上那痴情的一排排芦竹芦苇,就因为种满希望的田野上那坦荡的一马平川,所以站成了一个沧桑的名字——芦川。新仓在明清时又名“芦川”,至今在新仓中大街还有一条弄堂,名为“芦川新弄”。很像是一块记忆斑驳的门牌,永久地钉在新仓人饱经风霜的额头。 新仓古镇上的老房子很多。老大街南侧的房子大都不大,因为临河而建就没有多大的空间,吸引眼球的就是那些驳石和石踏埠;但是街北的小弄堂里旧时掩藏的名堂就多了。
最近我两次去寻访那些老弄堂,发现年份上百年的古宅已经留存不多,现在没有坍废的也已经破落不堪,岌岌可危。倒是东大街的朱家弄,其东侧的一长溜墙壁仍然保存完好。底部三陂黄褐色的石基非常显眼,似乎还记录着东乡新仓曾经的富裕与气派。金家弄原本也有几栋大户人家的庭院,可惜都已废弃,只看到墙角跟随意搁置的圆石础。以前造房子,先打好地基;再在地基上摆础,在础上再立木柱。“基础”一词的引申义即由此而来。“础润雨”,新仓人懂得察看石础是否湿润,就能推知老天是否要下雨了。
西大街的荷叶弄大概是新仓镇上最为“捉襟”的小弄堂了。说它“捉襟”,是因为很小,很狭窄,里面却很进深。
江南古镇上的发达人家,都肯定要构筑庭院,又都肯定要藏富,所以上规模的私人住宅,一般都缩结在弄堂的深处。新仓为东乡第一大埠,自然就有不少富绰人家。第一次去时路过应家弄,但没走进去,自然也就没有什么发现。第二次去时,一位老妪自告奋勇带我去看。原来应家弄里深藏着一所老房子,年份在百年以上,上下两层,前有天井,后有庭院。令我惊诧的不是它的规制,而是它的女儿墙。不知房屋先前的主人出于什么构思,也不知出于哪方高人之手,竟把那女儿墙建得如此美轮美奂!在那高高的西墙之上,镶嵌五件四方的雕刻作品。五幅饰品因墙势而置,图案各不相同,龙凤花卉、盘蝠威虎,栩栩如生。虽已有破损,但依旧玲珑生动。这是我去新仓钻弄堂的最大收获。
盐船河南岸现有两座房子还是值得一提的。一是西小街的姚家房子,也是大户人家的住宅,解放后做过乡政府,后来又成了镇政府的食堂。它的外墙至今保存完好,石库门丝毫未损,但墙内已面目全非。二是东小街的陆家房子。这是建于1935年砖木结构的两层楼房,中有天井,且有回廊,可看作小型的跑马楼。旧时新仓有好几幢跑马楼,但均已拆除。这座楼房幸亏在上世纪50年代被充公,被辟为“新仓地区医院”竟得以保留下来,不然也有可能被“破四旧”破掉。但几经沧桑,现已被改变了原来的面貌,东墙已被用水泥重新装修过,天井里的条石也已残缺不全。有意思的是,南门口边上的白墙上,上个世纪60年代为配合治疗血吸虫病宣传的红漆字依稀可辨,西墙上还写有毛主席的诗词《送瘟神》。
现在海盐的晒制方法主要是“盐田法”。该法需要在气温高,光照充足的地区选择地势平坦的海边滩涂构建盐田。盐田一般分成蒸发池与结晶池两部分。
在每月的大潮至时,将海水引入盐田的蒸发池,经日晒蒸发到一定程度时,再引入至结晶池,继续日晒,随着时间的增加,海水渐渐成为食盐的饱和溶液,再继续曝晒就会逐渐析出食盐结晶。这时的晶体就是粗盐。
扩展资料:
晒制海盐的起源
采用海水晒盐起源于明代的山东省无棣县。据明代学者宋应星撰著的《天工开物 作咸第五》记载:“海丰有引海水直接入池晒成者,凝结之时,扫食不加人力。与解盐同。但成盐时日,与不借南风则大异。”
上述记载中的“海丰”即指指明代山东省的“无棣县”。“无棣”一名始见于《春秋左传嬉公四年》,明初,因避明成祖“朱棣”之讳,改名“海丰”,1914年又恢复无棣之名。
“解盐”系指山西解州之解池所产之盐,解盐质量居当时国内之首,属“贡盐”之列。无棣滩晒的海盐质量与解州贡盐相同,可见无棣制盐技术已达到很高的水平。
--海水晒盐
陆维钊于1899年3月3日(清光绪二十五年,农历己亥年正月二十二日)生于浙江平湖新仓镇。平湖坐落在富饶的杭嘉湖平原东部,东邻上海金山县,南濒杭州湾。这里水陆交通便利,气候温暖,物产丰富,素有“金平湖”之美称。平湖城东十余公里是新仓镇,有条盐船河贯穿其中,水网交织,是江南水乡的富庶之地。新仓是平湖的直属镇,经济发达,风景秀丽,民风淳朴。宋朝,官府曾在新仓设置盐仓,“新仓者,贮盐之所也”。到清朝康熙年间,这里又设芦沥盐场课大使,故新仓又名“芦川”。
陆维钊的祖父陆少云,二十二岁中秀才,后被补为廪贡生。他一生教书,曾在县城执教十三年,其余是在家乡镇上租赁房子,设馆训蒙童。乡里仰慕少云先生学问渊博,训导有方,都愿把子弟送来。陆少云爱读《陆宣公集》,陆宣公被罢相贬忠州为地驾时,曾广泛抄撮方书,他说:“士不能为国尽力,亦应为医救人”。陆少云受此影响,除攻读儒家之书外,兼攻中医,于素问、灵枢有校勘,于东垣、灵胎、景岳、修园诸书有案识。平湖地处滨海,医生很缺,陆少云便兼着行医,济世救人。陆少云还喜爱书画,擅长工笔山水,他不宗法一家,爱用淡墨不设色;书法始学李北海,后参隶魏。晚年书画造诣很深,声名远播,不乏慕名前来求画者。
陆维钊的父亲陆承基,中学毕业后回新仓教小学,二十一岁时娶徐兰宝为妻,一家人生活过得和和美美。谁知婚后的第三年,即1898年10月,正值秋收时节,他患了伤寒症,不久便离开了人世。陆少云中年丧子,精神上深受打击,从此对功名更加淡泊,一心教书,终老山林。自号爱山居士,名其室为爱山草庐。
陆维钊是遗腹子。陆承基去世四个月后,陆维钊诞生,取名子平。孩子的降生,冲散了阴霾,驱走了悲哀,带来了新生的欢乐,更带来了光明和希望。
元代以中书省统领百官,颇类汉时的相府制度。中书省置令,往往为皇太子兼任,实际政务由中书令之下的左右丞相处理。军事制度延续宋制,以枢密院统军。与宋代不同的是,元代的枢密院直接指挥战事,并得于战区设立行枢密院。元代监察机构特别发达,御史台权力极大,原非前代与后世可比。元代官制的另一个特点是宗教官署权力极大、而工匠、手工业管理机构也很发达。元朝的地方政府级次与设置较为混乱,有行省、路、府、州、县五级制,同时也有行省、府、州、县四级制。另东北设都司兼管军民,如奴儿干都司。边地也有以行枢密院领民政者,另在少数民族地区设宣慰司,西藏地区为宣政院直辖,漠北为诸王分地,内地亦有诸王、皇后、太后、公主分地者,领于诸王皇后、太后、公主府,不隶地方。
一、中央政权
(一)三公
三公:太师、太傅、太保各一员,正一品,银印,以道燮阴阳,经邦国。又有所谓大司徒、司徒、太尉之属,或置,或不置。其置者,或开府,或不开府。
(二)中书省
(1)中书令一员,银印,典领百官,会决庶务。
(2)右丞相(注:元朝以右为上,与前代不同)、左丞相各一员,正一品,银印,统六官,率百司,居令之次。令缺,则总省事,佐天子,理万机。
(3)平章政事四员,从一品,掌机务,贰丞相,凡军国重事,无不由之。
(4)右丞一员,正二品,左丞一员,正二品,副宰相裁成庶务,号左右辖。
(5)参知政事二员,从二品,副宰相以参大政,而其职亚于右、左丞。
(6)参议中书省事,秩正四品,典左右司文牍,为六曹之管辖,军国重事咸预决焉。
(7)右司、左司,郎中二员,正五品;员外郎二员,正六品;都事二员,正七品。
(三)六部
吏部,掌天下官吏选授之政令。
户部,掌天下户口、钱粮、田土之政令。。
礼部,掌天下礼乐、祭祀、朝会、燕享、贡举之政令。
兵部,掌天下郡邑邮驿屯牧之政令。
刑部,掌天下刑名法律之政令。
工部,掌天下营造百工之政令。
以上六部各置尚书三员,正三品;侍郎二员,正四品;郎中二员,从五品;员外郎二员,从六品,
又以吏、户、礼为左三部,以兵、刑、工为右三部。各置尚书二员,侍郎二员,郎中四员,员外郎六员,总领三部之事。
六部下设有各类分工精细、名目繁多的院、台、府、监、库、司、局、寺、仓、署、所等官署,职数和品阶一应俱全。
(四)枢密院
枢密院,秩从一品,掌天下兵甲机密之务。凡宫禁宿卫,边庭军翼,征讨戍守,简阅差遣,举功转官,节制调度,无不由之。
置知院六员,从一品;同知四员,正二品;副枢二员,从二品;佥院二员,正三品;同佥二员,正四品;院判二员,正五品;参议二员,正五品;经历二员,从五品;都事四员,正七品;承发兼照磨二员,正八品;架阁库管勾一员,正九品;同管勾一员,从九品;掾史二十四人,译史一十四人,通事三人,司印二人,宣使一十九人,铨写二人,蒙古书写二人,典吏一十七人,院医二人。
枢密院下设有客省使、断事官、行枢密院、右卫、左卫、中卫、前卫、后卫等官署。
(五)御史台
御史台,秩从一品。大夫二员,从一品;中丞二员,正二品;侍御史二员,从二品;治书侍御史二员,正三品,掌纠察百官善恶、政治得失。
后定置御史大夫二员、中丞二员、侍御史二员、治书侍御史二员,品秩如上;经历一员,从五品;都事二员,正七品;照磨一员,正八品;承发管勾兼狱丞一员,正八品;架阁库管勾兼承发一员,正九品;掾史一十五人,译史四人,知印二人,通事二人,宣使十人,台医二人,蒙古书写二人,典吏六人,库子二人。
御史台下设有殿中司、察院、行御史台、肃政廉访司等官署。
(六)大宗正府,
大宗正府,秩从一品。国初未有官制,首置断事官,曰札鲁忽赤,会决庶务。凡诸王驸马投下蒙古、色目人等,应犯一切公事,及汉人奸盗诈伪、蛊毒厌魅、诱掠逃驱、轻重罪囚,及边远出征官吏、每岁从驾分司上都存留住冬诸事,悉掌之。至元二年,置十员。三年,置八员。九年,降从一品银印,止理蒙古公事。以诸王为府长,余悉御位下及诸王之有国封者。又有怯薛人员,奉旨署事,别无颁受宣命。十四年,置十四员。十五年,置十三员。二十一年,置二十一员。二十二年,增至三十四员。二十八年,增至四十六员。大德四年,省五员。十一年,四十一员。皇庆元年,省二员,以汉人刑名归刑部。泰定元年,复命兼理,置札鲁忽赤四十二员,令史改为掾史。致和元年,以上都、大都所属蒙古人并怯薛军站色目与汉人相犯者,归宗正府处断,其余路府州县汉人、蒙古、色目词讼,悉归有司刑部掌管。正官札鲁忽赤四十二员,从一品;郎中二员,从五品;员外郎二员,从六品;都事二员,从七品;承发架阁库管勾一员,从八品;掾史十人,蒙古必阇赤十三人,通事、知印各三人,宣使十人,蒙古书写一人,典吏三人,库子一人,医人一人,司狱二员。
(七)宣政院
宣政院,秩从一品,掌释教僧徒及吐蕃之境而隶治之。遇吐蕃有事,则为分院往镇,亦别有印。如大征伐,则会枢府议。其用人则自为选。其为选则军民通摄,僧俗并用。至元初,立总制院,而领以国师。二十五年,因唐制吐蕃来朝见于宣政殿之故,更名宣政院。
定置院使一十员,从一品;同知二员,正二品;副使二员,从二品;佥院二员,正三品;同佥三员,正四品;院判三员,正五品;参议二员,正五品;经历二员,从五品;都事三员,从七品;照磨一员,管勾一员,并正八品;掾史十五人,蒙古必阇赤二人,回回掾史二人,怯里马赤四人,知印二人,宣使十五人,典吏有差。
(八)太禧宗禋院
太禧宗禋院,秩从一品,掌神御殿朔望岁时讳忌日辰禋享礼典。天历元年,罢会福、殊祥二院,改置太禧院以总制之。初,院官秩正二品,升从一品,置参议二员,改令史为掾史。二年,改太禧宗禋院,置院使六员,增副使二员,立诸总管府为之属。凡钱粮之出纳,营缮之作辍,悉统之。定置院使都典制神御殿事六员,同知兼佐仪神御殿事二员,副使兼奉赞神御殿事二员,佥院兼祗承神御殿事二员,同佥兼肃治神御殿事二员,院判供应神御殿事二员,参议二员,经历二员,都事二员,管勾、照磨各一员,掾史二十人,译史四人,知印二人,怯里马赤二人,宣使一十五人,断事官四员,客省使大使、副使各二员。
(九)储政院
储政院,秩正二品。至元十九年,立詹事院,备左右辅翼皇太子之任,置左、右詹事各一员,副詹事、詹事丞、院判各二员,吏属六十有二人,别置宫臣宾客二员,左右谕德、左右赞善各一员,校书郎二员,中庶子、中允各一员。三十一年,太子裕宗既薨,乃以院之钱粮选法工役,悉归太后位下,改为徽政院以掌之。大德九年,复立詹事院,寻罢。十一年,更置詹事院,秩从一品,设官十二员。至大四年罢。延佑四年复立,七年罢。泰定元年,罢徽政院,改立詹事如前。天历元年,改詹事院为储庆使司。二年罢,复立詹事院。未几,改储政院,院使六员,正二品;同知二员,正三品;佥院二员,从三品;同佥二员,正四品;院判二员,正五品;司议二员,从五品;长史二员,正六品;照磨二员,管勾二员,俱正八品;掾史一十二人,译史四人,回回掾史二人,通事、知印各二人,宣使十人,典吏六人。
北宋至道三年(997),置两浙路,是北宋时期的一个地方行政区,领14州::苏、常、润、杭、湖、秀、越、明、台、婺、衢、睦、温、处,和江阴、顺安二军。 府州军 治所 属县 辖境 备注 杭州 今浙江杭州 钱塘县:望,倚。有盐监。 仁和县:望,倚。初为钱江县,太平兴国四年(979)更名为仁和县。 馀杭县:望。 临安县:望。初为安国县,为衣锦军倚郭;太平兴国三年(978)更名为临安县,五年(980)来属杭州。 富阳县:紧。 於潜县:紧。 新城县:上。初为新登县,太平兴国四年(979)更名为新城县。 盐官县:上。 昌化县:中。初为横山县,太平兴国四年(979)更名为昌化县。有紫溪盐场。 昭德县:淳化五年(994)于新城县南新场置昭德县,来属杭州;熙宁五年(1072)省入新城县为南新镇。 今浙江杭州市 大都督府,余杭郡,宁海军节度。初为镇海军节度,太平兴国三年(978)归宋,淳化五年(994)更州格名为宁海军节度。 越州 今浙江绍兴越城区 会稽县:望,倚。 山阴县:望,倚。 嵊 县:望。初为剡县,宣和三年(1121)更名为嵊县。 诸暨县:望。有龙泉银冶。 馀姚县:望。 上虞县:望。 萧山县:紧。 新昌县:紧。 今浙江绍兴市及杭州市萧山区、滨江区 大都督府,会稽郡,镇东军节度。 苏州 今江苏苏州 吴 县:望,倚。 长洲县:望,倚。 昆山县:望。 常郭县:望。 吴江县:紧。 今江苏苏州 平江府:望,吴郡,平江军节度。初为苏州、中吴军节度,太平兴国三年(978)更州格名为平江军节度,政和三年(1113)升为平江府。 润州 今江苏镇江润州区 丹徒县:紧,倚。有圌山寨。 丹阳县:紧。 金坛县:紧。 延陵县:熙宁五年(1072)省入丹阳县。 今江苏镇江、南京 望,丹阳郡,镇江军节度。初为润州、镇海军节度,开宝八年(975)更州格名为镇江军节度,政和三年(1113)升为镇江府。 湖州 今浙江湖州 乌程县:望,倚。 归安县:望,倚。太平兴国七年(982)析乌程县置归安县,来属湖州。 安吉县:望。 长兴县:望。 德清县:紧。 武康县:上。初属杭州,太平兴国四年(979)来属湖州。 今浙江湖州 上,吴兴郡,昭庆军节度。初为宣德军节度,景佑元年(1034)更州格名为昭庆军节度。 婺州 今浙江金华婺城区 金华县:望,倚。 义乌县:望。 永康县:紧。 武义县:上。 浦江县:上。 兰溪县:望。 东阳县:望。 今浙江金华市 上,东阳郡,保宁军节度。初为武胜军节度,淳化元年(990)更州格名为保宁军节度。 明州 今浙江宁波市区 鄞 县:望,倚。 奉化县:望。 慈溪县:上。 定海县:上。 象山县:下。 昌国县:下。熙宁六年(1073)析鄞县置昌国县,来属明州。有盐监。 今浙江宁波(除宁海县外),舟山市 望,奉化郡,奉国军节度。初为上州、望海军节度,建隆元年(960)更州格名为奉国军节度,大观元年(1107)升为望州。 常州 今江苏常州丹徒镇 晋陵县:望,倚。 武进县:望,倚。 宜兴县:望。初为义兴县,太平兴国元年(976)更名为宜兴县。 无锡县:望。 江阴县:望。初属江阴军为倚郭,淳化元年(990)来属常州,三年(992)复改属江阴县为倚郭,熙宁四年(1071) 仍属常州。 今江苏常州、无锡 望,毗陵郡,军事。 温州 今浙江温州鹿城区 永嘉县:紧,倚。有永嘉盐场。 平阳县:望。有天富盐场。 瑞安县:紧。有双穗盐场。 乐清县:上。 今浙江温州市 上,永嘉郡,应道军节度。初为静海军节度,太平兴国三年(978)降州格为军事州,政和七年(1117)升格为应道军节度。 台州 今浙江临海市 临海县:望,倚。 黄岩县:望。有于浦、杜渎二盐场。 宁海县:紧。 天台县:上。初为台兴县,建隆元年(960)更名为天台县。 仙居县:上。初为永安县,景德四年(1007)更名为仙居县。 今浙江台州及宁波市宁海县 上,临海郡,军事。 处州 今浙江丽水莲都区 丽水县:望,倚。 剑川县:望。初为龙泉县,宣和三年(1121)更名为剑川县。有高亭银场。 松阳县:上。初为白龙县,咸平二年(999)更名为松阳县。 遂昌县:上。有永丰银场。 缙云县:上。 青田县:中。 今浙江丽水市 上,缙云郡,军事。 衢州 今浙江衢州市区 西安县:望,倚。 江山县:紧。 盈川县:上。初为龙丘县,宣和三年(1121)更名为盈川县。 常山县:中。 开化县:中。乾德四年(966)置常山县开化场,太平兴国六年(981)置开化县,来属衢州。 今浙江衢州市 上,信安郡,军事。 睦州 今浙江建德梅城镇 建德县:望,倚。 淳化县,望。初为青溪县,宣和元年(1119)更名为淳化县。 桐庐县:上。初属杭州,太平兴国三年(968)来属睦州。 分水县:中。 遂安县:中。 寿昌县:中。 神泉监:熙宁七年(1074)置神泉监,负责铸铜钱,后废。 今浙江建德市、淳安县和桐庐县 上,新定郡,遂安军节度。初为睦州、军事州,宣和元年(1119)升州格为建德军节度,三年(1121)更名为严州、遂安军节度。 秀州 今浙江嘉兴 嘉兴县:望,倚。 华亭县:紧。 海盐县:上。有盐监,有沙腰、芦沥二盐场。 崇德县:中。 今浙江嘉兴 上,嘉禾郡,军事。政和七年(1117)定郡名为嘉禾郡。 江阴军治江阴县 辖江阴县 淳化元年(990)省入常州,三年(992)复置江阴军,熙宁四年(1071)仍省入常州。 顺安军治安国县 辖安国县 初为衣锦军,治安国县,辖安国县;太平兴国三年(978)更军名为顺安军,更县名为临安县,五年(980)省入杭州。南宋建炎南渡后,分为两浙西路与两浙东路。
两浙路范围基本继承了唐代的两浙道(原浙江西道歙州此时已划属江南东路),大致包括今天的浙江省全境,江苏省的镇江,苏锡常地区和上海市(不含崇明岛)、福建省闽东地区。
南宋建炎南渡后,两浙路分为两浙西路与两浙东路。
一、中央政权
(一)三公
三公:太师、太傅、太保各一员,正一品,银印,以道燮阴阳,经邦国。又有所谓大司徒、司徒、太尉之属,或置,或不置。其置者,或开府,或不开府。
(二)中书省
(1)中书令一员,银印,典领百官,会决庶务。
(2)右丞相(注:元朝以右为上,与前代不同)、左丞相各一员,正一品,银印,统六官,率百司,居令之次。令缺,则总省事,佐天子,理万机。
(3)平章政事四员,从一品,掌机务,贰丞相,凡军国重事,无不由之。
(4)右丞一员,正二品,左丞一员,正二品,副宰相裁成庶务,号左右辖。
(5)参知政事二员,从二品,副宰相以参大政,而其职亚于右、左丞。
(6)参议中书省事,秩正四品,典左右司文牍,为六曹之管辖,军国重事咸预决焉。
(7)右司、左司,郎中二员,正五品;员外郎二员,正六品;都事二员,正七品。
(三)六部
吏部,掌天下官吏选授之政令。
户部,掌天下户口、钱粮、田土之政令。。
礼部,掌天下礼乐、祭祀、朝会、燕享、贡举之政令。
兵部,掌天下郡邑邮驿屯牧之政令。
刑部,掌天下刑名法律之政令。
工部,掌天下营造百工之政令。
以上六部各置尚书三员,正三品;侍郎二员,正四品;郎中二员,从五品;员外郎二员,从六品,
又以吏、户、礼为左三部,以兵、刑、工为右三部。各置尚书二员,侍郎二员,郎中四员,员外郎六员,总领三部之事。
六部下设有各类分工精细、名目繁多的院、台、府、监、库、司、局、寺、仓、署、所等官署,职数和品阶一应俱全。
(四)枢密院
枢密院,秩从一品,掌天下兵甲机密之务。凡宫禁宿卫,边庭军翼,征讨戍守,简阅差遣,举功转官,节制调度,无不由之。
置知院六员,从一品;同知四员,正二品;副枢二员,从二品;佥院二员,正三品;同佥二员,正四品;院判二员,正五品;参议二员,正五品;经历二员,从五品;都事四员,正七品;承发兼照磨二员,正八品;架阁库管勾一员,正九品;同管勾一员,从九品;掾史二十四人,译史一十四人,通事三人,司印二人,宣使一十九人,铨写二人,蒙古书写二人,典吏一十七人,院医二人。
枢密院下设有客省使、断事官、行枢密院、右卫、左卫、中卫、前卫、后卫等官署。
(五)御史台
御史台,秩从一品。大夫二员,从一品;中丞二员,正二品;侍御史二员,从二品;治书侍御史二员,正三品,掌纠察百官善恶、政治得失。
后定置御史大夫二员、中丞二员、侍御史二员、治书侍御史二员,品秩如上;经历一员,从五品;都事二员,正七品;照磨一员,正八品;承发管勾兼狱丞一员,正八品;架阁库管勾兼承发一员,正九品;掾史一十五人,译史四人,知印二人,通事二人,宣使十人,台医二人,蒙古书写二人,典吏六人,库子二人。
御史台下设有殿中司、察院、行御史台、肃政廉访司等官署。
(六)大宗正府,
大宗正府,秩从一品。国初未有官制,首置断事官,曰札鲁忽赤,会决庶务。凡诸王驸马投下蒙古、色目人等,应犯一切公事,及汉人奸盗诈伪、蛊毒厌魅、诱掠逃驱、轻重罪囚,及边远出征官吏、每岁从驾分司上都存留住冬诸事,悉掌之。至元二年,置十员。三年,置八员。九年,降从一品银印,止理蒙古公事。以诸王为府长,余悉御位下及诸王之有国封者。又有怯薛人员,奉旨署事,别无颁受宣命。十四年,置十四员。十五年,置十三员。二十一年,置二十一员。二十二年,增至三十四员。二十八年,增至四十六员。大德四年,省五员。十一年,四十一员。皇庆元年,省二员,以汉人刑名归刑部。泰定元年,复命兼理,置札鲁忽赤四十二员,令史改为掾史。致和元年,以上都、大都所属蒙古人并怯薛军站色目与汉人相犯者,归宗正府处断,其余路府州县汉人、蒙古、色目词讼,悉归有司刑部掌管。正官札鲁忽赤四十二员,从一品;郎中二员,从五品;员外郎二员,从六品;都事二员,从七品;承发架阁库管勾一员,从八品;掾史十人,蒙古必阇赤十三人,通事、知印各三人,宣使十人,蒙古书写一人,典吏三人,库子一人,医人一人,司狱二员。
(七)宣政院
宣政院,秩从一品,掌释教僧徒及吐蕃之境而隶治之。遇吐蕃有事,则为分院往镇,亦别有印。如大征伐,则会枢府议。其用人则自为选。其为选则军民通摄,僧俗并用。至元初,立总制院,而领以国师。二十五年,因唐制吐蕃来朝见于宣政殿之故,更名宣政院。
定置院使一十员,从一品;同知二员,正二品;副使二员,从二品;佥院二员,正三品;同佥三员,正四品;院判三员,正五品;参议二员,正五品;经历二员,从五品;都事三员,从七品;照磨一员,管勾一员,并正八品;掾史十五人,蒙古必阇赤二人,回回掾史二人,怯里马赤四人,知印二人,宣使十五人,典吏有差。
(八)太禧宗禋院
太禧宗禋院,秩从一品,掌神御殿朔望岁时讳忌日辰禋享礼典。天历元年,罢会福、殊祥二院,改置太禧院以总制之。初,院官秩正二品,升从一品,置参议二员,改令史为掾史。二年,改太禧宗禋院,置院使六员,增副使二员,立诸总管府为之属。凡钱粮之出纳,营缮之作辍,悉统之。定置院使都典制神御殿事六员,同知兼佐仪神御殿事二员,副使兼奉赞神御殿事二员,佥院兼祗承神御殿事二员,同佥兼肃治神御殿事二员,院判供应神御殿事二员,参议二员,经历二员,都事二员,管勾、照磨各一员,掾史二十人,译史四人,知印二人,怯里马赤二人,宣使一十五人,断事官四员,客省使大使、副使各二员。
(九)储政院
储政院,秩正二品。至元十九年,立詹事院,备左右辅翼皇太子之任,置左、右詹事各一员,副詹事、詹事丞、院判各二员,吏属六十有二人,别置宫臣宾客二员,左右谕德、左右赞善各一员,校书郎二员,中庶子、中允各一员。三十一年,太子裕宗既薨,乃以院之钱粮选法工役,悉归太后位下,改为徽政院以掌之。大德九年,复立詹事院,寻罢。十一年,更置詹事院,秩从一品,设官十二员。至大四年罢。延佑四年复立,七年罢。泰定元年,罢徽政院,改立詹事如前。天历元年,改詹事院为储庆使司。二年罢,复立詹事院。未几,改储政院,院使六员,正二品;同知二员,正三品;佥院二员,从三品;同佥二员,正四品;院判二员,正五品;司议二员,从五品;长史二员,正六品;照磨二员,管勾二员,俱正八品;掾史一十二人,译史四人,回回掾史二人,通事、知印各二人,宣使十人,典吏六人。
新仓的新仓老物事
本文2023-10-12 20:42:11发表“古籍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yizhai.net/article/1252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