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书法家有哪些?你了解他们有名的碑帖吗?
碑帖兼写的书法家
吴昌硕(1844—1927),原名俊,俊卿,字昌硕,以字行,亦署仓石、仓硕,号苦铁、大聋、破荷,又号缶庐,老缶、缶道人等,浙江安吉人。其所书石鼓文、楷、行、草各具风采,最突出的是石鼓文。吴昌硕以诗、书,画、印“四绝”,对民国书坛以及后世都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
张祖翼(1849—1917),字逖先,号磊盍,安徽桐城人。早年即奸篆,隶、金石之学,篆宗石鼓、钟鼎书,隶法汉碑,刻印师邓石如。他遍习汉碑,50岁后,笔法隽利若刻,结字方正沉厚,骨肉匀称,有高古超逸之气。张祖翼生前泼墨跋款甚多,虽出于唐人却不囿于成法,笔势刚强,丰神绰约。
黄宾虹(1864—1955),原名质,字朴存,一作滨虹,曾署予向,中年更号宾虹,后以号行,安徽歙县人。他善书画,早期书法取干金石碑版;后从《争座位帖》中领会了行草书意,并以此探究帖学的真谛;晚年书法日渐醇雅古朴、平和简净,所书篆籀富金石气,行书古朴苍秀。
章士钊(1881—1973),字行严,号秋桐、孤桐,湖南长沙人。他的书法初宗晋唐,多取虞世南、诸遂良和智永,50岁后用笔稳健秀劲,章法上常取横向宽势、竖向纵势,对高二适、茅盾等人最有启发。
沈尹默(1883—1971),原名君默,字蹇,后更名尹默,乃废其字,曾署名沈中,浙江吴兴人。他工诗,善楷、行、草体书,尤长干行书。初学欧、褚,崇尚“二王”,后又对汉碑、魏碑及《瘗鹤铭》苦心钻研,善以写帖之法写碑,形成了圆润妍美的书风。
--------------------------------------------------------------------------------
吴昌硕书法特点及其传人
吴昌硕临石鼓文,主要特点有:第一,破石鼓文之方正,而把字形写长,如同小篆,然结体以左右上下参差取势,有“馗肩”之势;第二,用笔遒劲,气势开张,圆劲中寓方折,有很浓厚的金石气;第三,在章法上采用纵有行.横无行的方法,字体大小不一,行距和字距都较紧凑,更显得用笔的恣肆和雄强。吴昌硕写篆书,用笔的关键在于藏锋落笔。中锋行笔和收笔。他落笔时小心控制,稍大的端部是缓慢而稍为夸张的藏锋所造成,点画中部严格中锋运行,在由于笔毫扭曲等原因偶尔出现偏锋时,亦不着意调整。掩饰,线条推移富有节奏感,收笔不拘一格。有时缓提,有时加一藏锋动作,有时戛然而止,有时任其自然。他的篆书线条流畅、丰富、自然,与一般人印象中的行书更为接近。50岁以前的篆书控制比较精心,节奏比较平稳;60岁以后才逐渐形成恣肆烂漫、不拘细节的风格。吴昌硕楷书初学钟,颜,行书学米、黄;萆书主攻五铎,中年后又学黄道周。尤其是他以篆隶笔法写行萆,将左低右高的取势移植于此,自上而下,运笔贯气似一注而到底。吴昌硕传人有徐新周.越云壑、赵古泥,陈半丁.陈衡恪、钱瘦铁,朱复戡等。王一亭、楼邨虽非吴氏及门弟子,但在风格上受其熏染至深。30年代后,邓散木在上海崛起,因邓氏是赵古泥门生,实为吴氏再传弟子。进入50年代以后,沙孟海、诸乐三等人饮誉江、浙,沪,且成为国内一流的名家,他们皆受到过吴昌硕的影响。
这个问题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因为每个人的审美观不同,一千个读者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每个人的想法不同,所以这样的问题也就有着很多种答案,笔者的说法也不会一定对,但是就这题给大家说说笔者自己的看法。
赵孟頫,是在书法史上被称为楷书四大家之一,可见他的楷书造诣是有多高,甚至他自己自创的赵体也是被称为楷书的四大体之一,在我国书法史上十分著名的一个人物。
赵孟頫最具代表性的作品就是《玄妙观重修三门记》,其中因为赵孟頫一直信奉都是道教,同时对于道教十分的推崇,所以他很多时候的作品都是为一些道观题字的帖子。
《玄妙观重修三门记》刻在玄妙观正门之前的石碑之上,是后人觉得赵孟頫楷书最巅峰的作品,纸本宽358厘米,横长为2838厘米,这个巅峰作品的石刻至今还存在在玄妙观大门之前,但是已经不是赵孟頫的原版石刻了,原版石刻早就不知所踪,可能已经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这个石刻是随后苏州碑刻博物馆受到苏州市道教协会的委托,请名家仿制而成的。
赵孟頫在书写楷书的时候经常会掺杂行书的笔法,使得他的楷书有着一种流动之美感,少了一些生硬,这也是赵体楷书的特点之一。
赵孟頫的楷书,在艺术效果上非常的不错,同时他在实际的书写和学习中,也比较其他的作品会很容易学习,不过想养将他的楷书学好,千万不要照葫芦,肯定还是要学会字体的精髓之处,学会楷书的真意所在,这样才能更好的学好楷书的书写。
以上就是我个人对于这个问题的一点不成熟看法,不代表任何参考建议,如有不妥不周之处,希望批评指正哦。
道教文化
公元143年(汉安二年),道教创始人张陵来青城山赤城崖舍,用先秦"黄老之学"创立了"五斗米道"即天师道,张陵"羽化"山中,青城山便以道教发源地和天师道祖山、祖庭名标史册。中国道教发展进入鼎盛时期时,山中道观达40多处,先后演变成7个教派。9世纪晚期,道教学者杜光庭对各派道法进行深入研究,圆融各派,成为一代宗师。
青城山现有道教宫观11处,中国道教发展进入鼎盛时期时,山中道观曾达40多处。青城山宫观建筑群始于晋,盛于唐, 自然、古老和悠久,具有中国道教文化风格和川西民俗特色。青城山宫观建筑群至今保存完好,不可多得。
青城山在过去1800多年的文明发展史上,遗存了大量内涵极为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山中大量的珍贵文物和历史古迹颇具特色,对于研究我国道教文化和古代石刻艺术具有很高的价值,是人类的共同财富,是世界的宝贵遗产。
1950年以后,道教音乐在各道观发展;民间道坛基本消失,但仍有个别火居道士在农村活动。1979年,青城山道教协会恢复活动,并且每年在青城山隆重举行。
道教-中国土生土长的宗教
道教是在中国古代社会宗教信仰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宗教,具有民族思想和信仰的特征。它的信仰根源一方面来自中国古代社会的原始宗教意识,或者说早期人类对自然现象虚幻的反映,认为万物有灵及灵魂不灭的观念;另一方面则是先民的图腾崇拜和祖先崇拜;其次是神话和传说中对鬼神的祭祀。中国道教从创教的1800多年来,一直道脉不断,宗派繁衍成为中国的国教。青城山也成为了道教的祖庭和圣地。从南北朝时期道教西传后,道教影响遍及东南亚各国。如今,作为中国道教教理、教义主要来源自老子的《道德经》。老子有关"道"的理论,早已经成为全人类共同的精神财富。
中国道教的发源地-青城山
青城山是中国道教的发源地。公元143年,道教创始人张陵来青城山赤城崖舍,用先秦"黄老之学"创立了"五斗米道"即天师道,张陵"羽化"山中,青城山便以道教发源地和天师道祖山、祖庭名标史册。
汉晋之际,道教逐步兴旺,西晋丞相范长生移居青城山,后助李雄建立成汉政权,蜀中一时安定繁荣,天师道成为汉政权和蜀民的精神支柱。
唐王朝祟奉道教,中国道教进入一个繁盛时期,青城山尤其兴旺。唐僖宗封青城山为希夷公,亲草祭文,命青城山修灵宝道场周天大醮,设醮位2400个(道士设坛做法事)。至此,中国道教发展进入鼎盛时期,山中道观达40多处,先后演变成7个教派。9世纪晚期,道教学者杜光庭对各派道法进行深入研究,圆融各派,成为一代宗师。他居青城近30年,著书约30部250多卷,是道教理论集大成者,影响遍及中国道教名山和东南亚各国,成为"道门领袖"之一。
五代时,道教音乐进入宫廷,青城道士张孔山传谱的古琴曲《流水》于1977年被美国录入镀金唱片,由"旅行者二号"太空飞船带入太空,在茫茫宇宙寻觅人类知音。
现在,青城山仍是弘扬中国道教文化的主要场所。中国道教协会于1995年在青城山举行中国全真派第二次传戒法会,全国各大道教名山住持参加传戒。青城山住持、中国道教协会会长傅圆天被推举为"全真律坛嗣天仙正宗第23代傅圆天大律师"。
张陵---青城山道教创始人
张陵出生于江苏一个信仰黄帝老子的世家。公元98年的永平十年张陵与弟子同上云锦山,并传黄帝九鼎丹法,在云锦山修炼外丹黄白术,历三年炼成太清神丹,之后又炼成九鼎神丹,即所称"龙虎太丹",传说龙虎太丹炼成后,山显龙虎之形的瑞应,遂改云锦山为龙虎山,公元126年,鹤发童颜的张陵率弟子数人入蜀,为创教作准备。在创教前后,他先后撰写并完成了《黄书》、《道书》等二十四道书,并以符水等治病,发展教徒。
张陵刚移居青城山天师洞的一个黄昏,与青城山一带八部鬼帅的巫教社团斗法。他身穿**道袍,佩剑,持印与戴符,之后被称为天师剑、天师印、天师符,成为天师道传教的最重要嫡传信物。青城山一带的巫教八部鬼帅、六大魔王斗法失败后,被天师道改造与同化,如今青城山上的"降魔石"、"掷笔槽"、"洗心池"等,就是当时斗法之后的传说。张陵在青城山站稳脚跟后,便建立天师五斗米道的宗教社团组织。之后,张陵受西汉卜洲三岛传说的启发,构想出道教的三十六洞天,七十二福地,所谓的洞天福地遍布中国传说中的修道大小名山。他又为天师道制定朝礼,祭祀的**道服,并亲自拟定法篆传授制度,道戒律条等。由此张陵的天师五斗米道自创教以来道脉不断,影响及东南亚和一些西方国家,成为中国传统的宗教---道教。
武术
唐宋时期,为青城山内丹术的鼎盛期。 《十国春秋》载:"申天师,唐玄宗裔也,一名迅,修道青城山,着《怡神论》若干卷,《服气要诀》一卷。" 近世以来,许多道教内丹高功大师来住青城山,炼功养生。欢喜道人李杰亦曾多次来青城山炼养内丹术。
养生
养生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华之一。中国古籍《尚书.洪范》把"寿"列为"五福之首"。道教继承此传统,成为热爱生命、追求长生的宗教。
道家养生学首重调养心神,强调健全的人格和心理修炼,提倡精神文明和道德自律。
1950年以后,道教音乐在各道观发展,民间道坛基本消失,但仍有个别道士在农村活动。1979年,青城山道教协会恢复活动,并且每年在青城山举行活动。
青城碑刻
青城山在过去1800多年的文明发展史上,遗存了大量内涵极为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山中大量的珍贵文物和历史古迹颇具特色,对于研究我国道教文化和古代石刻艺术具有很高的价值,是人类的共同财富,是世界的宝贵遗产。
三皇造像
年代为公元7世纪,在青城山常道观内。三皇殿内,伏羲、神农、轩辕石像高90厘米,背部铭文:"大唐开元十年造"。它对于研究我国道教文化和古代石刻艺术具有一定价值。
唐 碑
四川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青城山风景区天师洞侧三皇殿内,名“大唐开元神武皇帝书碑”。高14米,宽70厘米,厚10厘米,行书。碑文为唐开元十二年(724)唐玄宗为解决青城山佛道争端的诏书,称"大唐开元神武皇帝敕书碑"。国家二级保护,唐代书法艺术珍品。 字径2—7厘米。共两通,分为唐刻和摹刻。青城山自汉代张陵结茅传道以来,就成了道教胜地。盛时,宫观七十有二。唐武则天时“崇佛抑道”,丈人峰北飞赴寺僧看中这块宝地,上山赶走道众,占据宫观。唐玄宗李隆基即位后道佛并崇,被赶下山的道士向朝廷告御状,状告寺僧侵占青城山的道教宫观。唐开元十二年(724)闰十二月十一日,李隆基御笔诏书一道,令“观还道家,寺依山外旧所,使道、佛两所各有区分”。并遣内品官毛怀景、道士王仙卿捧诏入蜀。开元十三年(725)正月十二日,会同益州长史张敬忠所差判官宣义郎、彭州司仓参军杨军王寿等,赶赴青城山宣读诏书。按诏处置妥当后,由常道观主甘遗荣书写,吴光逵刻石。�
张天师石像
年代为公元6世纪,在青城山常道观内,隋大业年间雕造,是研究道教文化的历史见证。
第五名山石刻
年代为公元20世纪,在青城山常道观内。1925年题刻,宽101米,高2米,字高2米,宽14米,刻划深10厘米。
文 | 安祥
今天聊聊书法史中的一种独特形式写经体。由于自己对这一书体的接触也不太全面,正好借由这篇文章,了解和梳理一下这方面的知识。如有不对,肯请方家指正。
所谓的写经体,是以书写经书为主要内容且大多以小楷呈现的一种独特书法形式。而经书则以佛教经典为主,间或也有道教等其他经典的。
大约从汉代开始,佛教就逐渐传进了中国,到了魏晋时期,佛经在中国得到了极大的发展,而在唐代则达到鼎盛。在这跨度长达700年左右的历史长河中,大量的佛经被翻译过来,佛教宗派也被确立,其中作为中西方文化交流驿站的敦煌洞窟营造则达到了鼎盛阶段。
当时的人们为了求福纳祥和获得心理慰藉,经常做各种佛事,其中最普遍的就是写经抄经,这种活动几乎形成了一门营生,出现了专门抄写经文的“经生”。
有趣的是,从汉、魏、晋到唐,中国的书法也出现了全面的鼎盛时期,出现了汉简汉隶、二王行草、魏碑唐楷等不断变化发展中的书体,成为中国书法的主流一脉。而与此同时,写经体则与此相互并轨发展,既相互影响,又各自独立。
<small>《武威汉简》</small>
比如,早期的写经体多以南北朝字体和隶书为主,在北魏时期,写经体就有了明显的魏碑笔法和结构特征。到了隋唐,写经法度也和唐楷一样讲究规范、精准、笔画巨细无遗、结构千锤百炼。可以说,写经体与时代书风的紧密结合,拓宽了写经体的书法风格。
<small>西晋元康六年《诸佛要集经》</small>
其实,写经从最开始,并不是书法行为。它只是用来方便学佛之人阅读的载体。所以,字迹工整、结构匀称,易于识别,是对写经最基本的要求。但是由于抄经人的背景差异、所处时代的不同,所呈现出来的字体形式也多种多样,或秀美或冷峻,或端庄或雍容,形成了各自不同的风格。但整体上来说,在抄经的过程中,都对写经人有一定的要求,比如要有恭虔之心,要心平气和、神智宁静,还要有一定的技能、速度、质量等等。这一点和历代的其他书法遗迹都不相同。可以想象,现代人抄《心经》,想必也是要回归那种神智宁静的状态吧。
<small>大般涅槃经卷第十一</small>
当时,传抄佛经之事的主要有两类人:一类是寺院僧侣,另一类就是经生(也称为写生或书手)。这些经生,很多都是功名场上的失意者,其名多不见于经传,生平更是无从考证。当然还有民间的普通信众,这些人因为不在上流社会,一般也看不到名家的手迹,所以他们习书的范本就是前人抄写的经卷。
我们知道,历代的书法遗迹中有甲骨、金文、碑刻、摩崖、砖铭、帛书、简牍、文稿、尺牍等众多形式,书体及大小也是种类繁多,体现出中国书法的丰富性和变化性。但写经体则主要是正书,书写工整,在通篇的结构、笔法和章法布白等方面都有一定的范式,从而形成了自己独特的书法风格。
<small>道教经典《太上九真妙戒金籙度命九幽拔罪妙经》 纸本, 25 x 1425 cm ,敦煌。英国大英图书馆藏。</small>
但尽管如此,写经体也不是像日后的馆阁体那样的千篇一律。由于其所处的历史时代不一样,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变迁,写经体也是有很多值得一书的不同面目的。由于写经活动横跨中国700年左右的历史,因而其实也和中国主流一脉书法一样经历了不断的变化,比如具有隶书意味的楷书形式、汉简对它的影响、魏碑楷书的应用、唐楷对经书的潜移默化等等,都在写经体中体现出来,从而出现了写经体中或风格高古、或朴素自然、或天真率意,或法度谨严的各种特征,为中国书法平添了一道另类的风景线。
由于佛教在中国的传播以及写经的盛行,写经书法流传下来的也很多。特别是自从一九OO年敦煌藏经洞被发现以来,数万卷古代文书公诸于世,可以让我们一窥那时多彩的写经书法艺术。由于篇幅所限,这里仅罗列几个比较知名和重要的传世作品。
<small>佚名 《妙法莲华经》,原敦煌藏经洞中之物,书写者佚名。上海朵云轩藏</small>
《妙法莲华经》经文为楷体,点画飞动,体态秀逸,神采卓然。可看出其精熟的点画,细处还能看到悬丝,以及运笔的方向,字体上也是大小错落,各随其态,通篇贯气,很有神韵。此件经书为敦煌莫高窟藏经洞在清末时散出之物,从清代末年一直到新中国成立的岁月里,此卷几经转藏,现珍藏于上海朵云轩。
<small>此卷为乌丝栏纸本,小楷书。275行 每行17字 纵226厘米 横4688厘米,故宫博物院藏。</small>
国诠是唐初太宗时人(七世纪),名不见经传。但在当时应该是一位比较著名的经生。因而奉旨书写了《善见律》,后有文化大臣阎立本为之题跋。后来的赵孟頫、倪瓒、董其昌都曾见过此卷。笔法上以二王的《黄庭经》《玉版十三行》为基础,是罕见的小楷佳作。这篇书法通篇腕力匀整、无一败笔,字型舒严有度,可谓一丝不苟,笔法圆润纯熟,结体开张而不局促。符合写经人需要“精诚”的要求。
《善见律》简述了释迦牟尼弘佛之事,卷末上端书“善见律卷”,下署“贞观廿二年十二月十日国诠写”。
<small>《灵飞经四十三行墨迹本》,美国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藏,每页208 × 89cm ,共9页。</small>
《灵飞经》又名《六甲灵飞经》,无名款。《灵飞经》笔势圆劲,字体精妙。是后人初习小楷不可多得的范本。
关于《灵飞经》的作者,至今还是一个谜。有说是唐人钟绍京所书,也有说它是玉真公主手迹,甚至也有人认为它是由元代赵孟頫临写而成。而《灵飞经》本身的发现与经历也算是扑朔迷离,有兴趣者可自行查阅资料一睹真相。
<small>《灵飞经》渤海藏真帖本</small>
但无论如何,《灵飞经 》作为有真迹存世的小楷经典,其秀美身姿,千百年来始终散发着不朽的艺术魅力!
<small>《佛说生经》残卷片段,此残卷现藏法国国家图书馆。</small>
《佛说生经》残卷,由释慧湛书于南朝陈宣帝太建八年(公元576年)。释慧湛为南京白马寺僧,本经由南京传至敦煌。因其书法佳绝,为主人宝藏,直至1002年被埋于莫高窟藏经洞。九百年后王道士发现秘密,遂开洞出经,陆续盗卖。此残卷现藏法国国家图书馆。(摘自网络)
《转轮圣王经》其影响和知名度虽不及《灵飞经》,但也是长期被指认为唐钟绍京所书的作品;甚至被被镌入丛帖中(如清代歙县鲍漱芳的《安素轩法帖》即收有此经),因而一度流传甚广。
钟绍京(659-746),字可大,据说是钟繇后裔(第17带世孙),因而被人称为“小钟”,钟繇自然就是“大钟”了。米芾的《书史》 则称绍京书法“笔势圆劲”。董其昌认为,赵孟兆的楷书就是学习钟绍京小楷而得的,因此可以从赵孟頫的楷书看到钟绍京的楷书风范。甚至也有人说《灵飞经》就是赵孟頫的临作,云云。
但此经书是否小钟所书,还有不少质疑之声。当无论如何,此经本身用笔遒劲有力,结体疏密得当,可堪初唐写经之精品。
聊聊数笔无以表述中国丰富而瑰丽的写经体书法艺术,也有很多优秀作品没有纳入介绍,如一些摩崖石刻中也有不少写经经典(《泰山经石峪》等)。但限于篇幅也只有割爱了。归纳一下: 写经体(也称经书体)从汉代开始,一路走来,到唐代达到鼎盛,是自两晋以来抄写经卷的重要书体形式。 可以说,它详尽记录了中国文字隶变以后楷化的全过程,对中国文字的发展起了重大的推动作用。同时,由于其墨迹形式的完好保存,很多作品传达出了魏晋南北朝时期书法笔法的特征和痕迹,因而对后世的书法学习者而言,也是一个不可多得的学习宝库,甚至有人提出, 写经体可以成为书法初学者入门的一种学习对象 。
我不才,请予指正
你知道书法家有哪些?你了解他们有名的碑帖吗?
本文2023-10-12 22:07:13发表“古籍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yizhai.net/article/1254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