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明朝时期的疆域一共有多大,是用什么方法打下来的?
概括起来,明朝达到如此大的版图,总共分两步:
第一步,朱元璋、朱棣等帝王辛辛苦苦不断开疆拓土,使明朝疆域达到900万平方公里;
第二步,某粉的吹嘘,将明朝疆域从900万平方公里吹到1500万甚至2200万平方公里。
明朝疆域大吗?什么才叫大呢?大的标准是什么呢?
静夜史认为,明朝的900万平方公里的疆域,放到当时的世界,算是非常大的版图了,但是相比于元朝、唐朝以及清朝而言,明朝的疆域是相形见绌的!
之所以明朝的疆域不如元朝、唐朝以及清朝,绝不是朱元璋、朱棣等帝王不努力,而是因为当时的条件下,明朝的疆域已经达到了农耕文明所能达到的极限。
明朝的扩张,受制于两个因素:
1、重农抑商政策
我们知道,打仗就是砸钱,没有钱,一切就无从谈起。
朱元璋出身八辈贫农,对商人有种天然的敌视,这直接影响到他的执政策略,所以朱元璋建立明朝后,一改宋元以来的重商主义政策,明朝重新回到以农业为本的发展路线上。
我们知道,农业的产出天然地比商业要低,而且低很多,依靠农业的发展来支撑国家的对外战争,本身就是一项沉重的负担。
再加上朱元璋实行轻徭薄赋的政策,导致明朝初期的财政收入相比于宋元时代大大缩水。前面说过,没钱,就打不起仗。所以,明朝不可能像唐朝一样不断对周边发动灭国战争。
2、重文轻武的国策
朱元璋建立明朝后,也学习宋朝赵匡胤的做法,大力推行重文轻武政策,与之伴生的是分权手腕。
我们知道,重文轻武可以有效防止武将割据自立,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但是这导致了两个严重的后果:
一是武将地位每况愈下,最终武将阶层萎缩,军队战斗力直线下降!
二是文官集团空前庞大,甚至可以威胁皇权,并且尾大不掉!
重文轻武导致大明帝国成为真正的瘸腿帝国,加上掌权的文臣忙于内斗,无暇开疆拓土,因此明朝的对外开拓短暂而乏力;
3、天朝上国的自傲
自古以来,中原王朝都是东亚甚至亚洲最先进的政权,以中原王朝为中心,建立起了庞大的藩贡体系。
在这样的体系下,中原王朝作为藩贡体系的中心,享受着万国来朝的荣耀。而对于领土等问题,则相对不够重视。
一方面,明朝和之前的王朝一样,没有国家领土的概念;另一方面,对藩属国大度,才能体现自己的大国气度,因此对于领土而言,明朝的重视程度远远不够!
比如1392年朱元璋将鸭绿江以东地区赐予李氏朝鲜李成桂,标志着千百年来属于中原王朝的土地彻底被李氏朝鲜割走,为以后的长白山留下了诸多领土争端!
在这样的体系下,明朝注重的是整个藩贡体系的大小,对于大明帝国的领土,关注度还是不够的。
所以,鼎盛时期的明朝疆域只有约900万平凡公里!这一局面一直维持到1425年明宣宗继位。
那么明朝从零开始,是如何达到这一疆域面积的呢?静夜史认为以下几个重要事件不得不提:
1351年5月,红巾军起义爆发。次年,郭子兴响应,聚众起义,攻占濠州。朱元璋受汤投奔郭子兴。1355年,郭子兴病故,朱元璋统率郭部,小明王任其为左副元帅。1356年,朱元璋占集庆路,改名为应天府。朱元璋采纳朱升“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的建议。1360年,鄱阳湖水战击败陈友谅,1363年陈友谅败亡。1364年,朱元璋称王,史称“西吴”。1367年,朱元璋攻下平江,张士诚自尽,后又灭浙江的方国珍 。1368年正月初四,朱元璋称帝,建立明朝!1368年4月,徐达、常遇春平定山东、河南,占据潼关,孤立大都。1368年8月,徐达攻陷大都,元朝在中原的统治结束!1368年12月,明军收复山西。1369年8月,明军收复陕西。1370年,邓愈率部自临洮进克河州,安抚吐蕃,于是河州以西,朵甘、乌斯藏诸部归附明朝。1371年正月,朱元璋进攻四川。7月,明朝消灭蜀夏政权。1382年2月,明军分兵攻取云南全部。1387年正月,傅友德、蓝玉率军20万征辽东。纳哈出投降,明朝占据整个东北。1388年,蓝玉击败北元主脱古思帖木儿于捕鱼儿海,北元灭亡。明朝对西藏、哈密、东北等地实施的是羁縻统治,这些地区在明宣宗之后纷纷被放弃!所以明朝稳定时期的疆域面积为350万平方公里左右!
下面就一起来看看我带来的大明王朝的疆域有多大
如果套用甄嬛传的一句台词,那就是“臣妾做不到啊”。所以大明王朝也无法做到,元朝版图中的长城以北到北冰洋的地区都没有被继承。元朝国土的广袤远超出历代王朝,元朝的皇帝不但是王朝的首脑还是“蒙古帝国”的共主-蒙古大汗。如果这样算的话元朝版图和传统大一统王朝版图还不一样,毕竟元朝版图是大蒙古国大汗领地加中原王朝版图的总和(比如忽必烈之前蒙哥汗时西亚还是蒙古大汗的领地,只不过被赏赐给了旭烈兀建国)。况且元朝不是被灭而是保持建制的退回了故地草原,北元政权依然存在。在这这种情况下大明王朝作为农耕为主的王朝,版图已经接近中原王朝的极限。
说道明朝丢掉多少并不恰当,因为元朝版图中蒙古草原以及北部西伯利亚到北冰洋的领土是元朝入主中原后带来的嫁妆。如果用一个公式来表达,那就是元朝版图=中原版图+草原政权+更遥远的西伯利亚(原来还有西亚,后来赐给了旭烈兀建立了伊利汗国)。元朝相对传统中原王朝唯一版图上的缺陷,是西域的察合台汗国的领地。因为西域属于成吉思汗时代诸王分封时,赐给儿子察合台一系的封地。如果说明朝相比其他大一统王朝丢掉的领土,也就是西域这一块。当然失之东隅收之桑榆,东北奴儿干都司纳入版图也算弥补了西域的缺憾。
朱元璋建立的明朝对于完全继承元朝版图显然有心无力
如果按照朱元璋起兵的口号“驱逐鞑虏,恢复中华”来说,明朝已经基本达到了目的。对家天下形势的明朝来说,皇帝的意志基本上就是国家的意志。所以朱元璋起兵的目的可以解读为把元朝驱逐会草原老家,恢复汉家在中原的统治。我们以最具代表性的汉唐两代版图来看一下中原王朝传统的版图范围:
唐朝版图构成如下:西域+草原+中原+高句丽+交趾,当然草原占据了不长的时间就给回纥建立政权了。而灭掉高句丽后,也没有长期占据。我们根据明朝版图可以看出,除了西域外明朝增加了乌斯藏和奴儿干都司区域。显然明朝在成祖时期经过对东北奴儿干都司的拓展,超过千万平方公里的鼎盛版图相对汉唐来说也仅仅少了西域。
唐朝版图中的高句丽从汉四郡纳入中原版图后,在魏晋时期还能作为中原王朝版图。但自从高句丽崛起就脱离了中原版图,直到唐高宗时期灭高句丽重新拿回。但是和交趾一样,从唐朝灭亡后就脱离了中原版图,所以也不好算在传统版图范围内。从这方面说,明朝在朱棣时期已经完成了自己在版图方面的历史使命。
明朝的国力相对于汉唐来说实力相差甚远,所以终明一朝也没能平定草原。再看汉唐时期的匈奴和突厥,都被汉唐击溃后被迫西迁。而明朝显然做不到这一点,费尽九牛二虎之力也不过是暂时解除了草原对明朝的军事威胁。而且这种不彻底根除威胁的策略还有很大的投机取巧性,那就是热兵器在明军熟练应用起到的作用。缺乏汉唐时代斩将夺旗大量精锐的骑兵,以步兵和神机营为代表的明军对待蒙古军队只能打成击溃战。面对蒙元军队来去如风的战术,如果大明还在幻想西伯利亚和北冰洋确实有点强人所难了。
军队机动性部族和决心都不够坚决以及明朝对草原政策的不连贯都是造成明代草原没能纳入版图的原因。
明朝对漠北蒙古大体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北元国号存在,黄金家族统治力依然坚挺。第二阶段:明朝册封草原诸王,蒙古各部向明朝称藩阶段。第三阶段:土木堡之变后,明蒙攻守态势逆转阶段。在这三个阶段当中最有可能平定草原的是第二个阶段,但是明朝军队机动性部族严重制约着战略目标的实现。
第一个阶段:北元保持相对健全的军队、政治体制、国号退回草原,此时忽必烈的黄金家族在草原上依然保持着绝对的统治力。此时还没有鞑靼和瓦剌的分裂,北元帝王依然在北部国土上过着帝王般的潇洒生活。直到捕鱼儿海之战蓝玉俘虏了北元皇子、公主宗室等数千人以及玉玺印信等物,天元帝脱古思帖木儿和太子只身逃走。
第二阶段:天元帝和太子逃走后微信跌落谷底,不久北元去帝号鞑靼重新称汗属于元朝的时代过去了。在鞑靼和瓦剌崛起后,成祖朱棣数次亲政成功压制了草原并通过册封鞑靼瓦剌的族长维持了宗藩关系。
第三阶段:从明宣宗时期的明朝君臣的短视,造成了瓦剌部得以重新统一草原。结果土木堡一战明军失败草原重新确立了主动权,大明再也没有能力把草原收入版图。
小结:
从太祖朱元璋这个开国君主就没有那么大志向全盘继承元朝的版图。明成祖朱棣做了积极尝试虽然取得了一些效果,但是最终功亏一篑。成祖后代的不肖子孙(仁宗、宣宗、英宗)彻底让这种可能化为了泡影,所以明朝也始终没能完成继承元朝版图的历史重任。
前言 说起明朝的「 ”中兴之主”,想必很多人都能张口即来:有人会说当然要属明孝宗,因为历史上有「 ”弘治中兴”的说法;还有人会说是明宣宗,毕竟有「 ”仁宣之治”的盛世美名;甚至有人认为是明神宗,因为有张居正大刀阔斧的改革,造就了「 ”万历中兴”的局面。 但笔者要说,上面那三位恐怕都不是,单从谥法上讲,真正被明代官方认可的「 ”中兴之主”,应该是明宪宗朱见深。 肯定有朋友会指责笔者这是在哗众取宠,在现有的通俗历史中,明宪宗是个彻头彻尾的昏君,尤其在诸多的文史作家笔下,明宪宗常常成为讴歌「 ”弘治中兴”的反面典型存在,「 ”贪恋女色”、「 ”安于享乐”、「 ”荒废朝政”、「 ”昏庸无能”似乎成了明宪宗身上难以撕下的醒目标签。 可事实果就如此吗?但凡史学论断必有出处,在我们大言不惭的为古人做评价时,是否真的有去翻阅各类史籍,认真比对,小心论证?恐怕大多数人只是人云亦云,拿着他人的观点,不加甄别,便奉为圭臬,殊为不智,这并不是对待历史该有的态度。 接下来笔者会从谥法和帝王的历史作为,来逐一登对,试为大家分析,看明宪宗是否当得起大明王朝的中兴令主。 何为中兴 1 对于「 ”中兴”这个词汇,估计大家都不陌生,它特指古代王朝由衰复盛,重新振作。 这在先秦典籍《诗经·大雅·烝民·序》中便有体现,其中有言:尹吉甫美宣王也,任贤使能,周室中兴焉。 此处讲的是周宣王执政时代,逐渐衰落的西周曾短暂出现过中兴局面。 按照谥法的解释:重光丽日曰宣;力施四方曰宣。宣字含有威加四方,重新兴盛之意,倒也符合史书对宣王时「 ”四方既平,王国庶定”的评价,加之经昭穆两世后,周代盛极而衰,开始步入下坡路,周宣王执政前期遏制了颓势,当得起中兴的称呼。 这么说凡谥号为「 ”宣”的,必定是中兴之主喽? 倒也未必? 就拿大一统的汉王朝来说,汉武帝的曾孙刘询,他驾崩后便是被尊谥为宣帝,那么他是否就是汉朝的中兴令主? 2 史学界常有宣帝之世为汉之极盛,因为刘询在位时设立了西域都护府,真正意义上将广袤的西域纳入了大汉的版图,成了我中华神圣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而与大汉争斗百年的匈奴,也俯首称臣,对外形势大好,内政也不差,武帝晚期的民生困顿,得到舒缓,因而纵观整个汉朝,宣帝执政时可圈可点当为盛世。 不过用上「 ”中兴”评语是否恰当?毕竟从文景之治开始,大汉的国力是一直稳步上升的,到了汉武帝在位,远击匈奴,开拓河西,经营西域,一改前朝弱势,使大汉荣光普耀天下,虽说连年用兵,造成海内百业凋敝,可轮台诏之后,汉王朝已经意识到要修养生息,若以此持由盛转衰论,当然有失公允。 所以在汉昭帝之后,登上皇位的宣帝,不能说是接手了一个烂摊子,只能说宣帝避免了大汉国势下滑,并继续将大汉王朝推向了顶点。 在谥法中宣字还有其他注解,比如:能布令德曰宣;圣善周闻曰宣。 这都是对施政有为的君王称赞,表明其在位时大有建树,但放在整个汉朝的大环境下,用「 ”中兴”形容汉宣帝十分的不妥当。 因为在王莽篡汉后,天下大乱,汉宗室刘秀重新建立大汉,虽说两汉的帝系传承不同,但总的来说都是高祖刘邦之后,只不过是大宗小宗的法理问题,两者实际还可归为一体,所以刘秀驾崩后被尊谥为「 ”光武”帝,便可看出这一点。 何为「 ”光武”? 能绍前业曰光,克定祸乱曰武。 显而易见,东汉的开国之祖才是汉王朝臣民心中真正的「 ”中兴”之主,他将大汉从亡国的边缘拉回正途,恢复祖宗旧有功业,可不就是「 ”光武”吗? 估计会有朋友问,笔者一会儿说周代的「 ”宣”是中兴的谥号,一会儿又说汉朝的「 ”光武”是中兴谥号,那到底怎样才能从谥号中区分中兴之主呢? 先别急,咱么接着说另一个举世仰慕的大一统王朝大唐,看看谁是有唐一代的中兴令主,或许大家就能从谥法中找到规律。 3 大唐享国289年,历经二十一帝,历代史家毫无争议的将太宗至高宗时期列为治世,玄宗开元年间到天宝初为大唐盛世,盛衰的分界岭当然是「 ”安史之乱”。 那么收复「 ”两京”的唐肃宗,以及终结「 ”安史之乱”的唐代宗是否可为中兴? 答案当然是否定的。 唐肃宗在平乱过程多次错失良机,以至于「 ”安史之乱”绵延多年,未竟全功,而他放任宦官插手军权,更是埋下了亡国的祸患,虽说肃宗有挽救社稷的功劳,但绝没有达到复兴王朝的地步,其执政六年自然也就不能称之为「 ”中兴”。 同样的道理,代宗时虽说平定战乱,可正如欧阳修所说:「 ”代宗之时,余孽犹在,平乱守成,盖亦中材之主也!” 吐蕃的威胁,河朔三镇割据都是代宗朝遗留问题,大唐依旧未见「 ”中兴”之光。 反而到了唐宪宗继位后,以「 ”太宗之创业”、「 ”玄宗之致理”为执政榜样,选贤举能,削平强藩,重振中央权威,使大唐「 ”中外咸理,纪律再张”,旧唐书称之为「 ”唐室中兴”。 这个「 ”中兴”虽然没有恢复玄宗时的全盛,但相对前朝中央黯弱,却是实打实的恢复了,正如谥法中的解释:刑政四方曰宪;文武可法曰宪。宪宗施政值得称道,自然算是中兴令主。 还有一点关于谥法的知识跟大家普及一下,宪宗是庙号,不是谥号,而笔者之所以选庙号来解释,是因为,唐代开始每一个皇帝,除了政变被废黜的,都有庙号,这在隋朝之前并不常见,通常是有功德的祖宗才配享有庙号,也就是说皇帝肯定有谥号,但不一定有庙号,这一点反映在后世对皇帝的称呼上便可发现。 隋朝之前多称某位皇帝为某某帝,如汉武帝,隋文帝等,而唐代开始便称呼为某某宗,如唐太宗,宋仁宗等。 这便是庙号普及后,谥法从重视谥号改重庙号的直观体现。 笔者援引周代、汉代、唐代的三位中兴之主的谥号或庙号,加以说明分析,本意是为了说明这几个中兴君主,都是在王朝遭遇大的转折变故后出现的,谥为「 ”宣”也好,「 ”宪”也罢,都是在文治武功上有所恢复的,那便是中兴之君。 再如宪宗之子唐宣宗,史称「 ”小太宗”,其文武可法,国家治理的也不错,颇有国初贞观气象,也可称为中兴。 到了宋朝,宋仁宗之后国势日渐颓废,除了神宗稍有振作外,其他诸帝鲜有可以称道的,等靖康之变后,高宗虽保全宋室,可毕竟偏安一隅,无论如何是没脸称中兴的。 明宪宗 明朝建国后,明英宗正统初年以前绝对是强盛之世,后世称那一时期为「 ”全盛之天下”,可正统十四年(公元1449年),土木堡之变,数十万明军尽丧,英宗皇帝被瓦剌俘虏,明朝也差点滑向亡国边缘,可谓是国运转颓的重要转折事件。 明成祖时,大明武功极盛,疆域也最为辽阔,之后继任的仁宗、宣宗都勤于内政,舒缓了成祖在位透支的民力,保持了国力增长,而明宣宗也颇有些类似汉时的宣帝,都守住了祖宗的基业,做到了四方宾服,国泰民安,用中兴自然不当。 明宣宗驾崩后,幼子英宗接位,早期有三杨辅政倒也政通人和,只是三杨相继故去,又逢瓦剌崛起,边患逐渐严重,久不经阵仗的明军多成花架子,在英宗仓促亲征后,遭遇大败,丧师辱国,彻底终结了成祖以来的基业。 从英宗的庙号中便能看出,当时百官对其在位作为还是有所非议的。 在谥法中:出类拔萃曰英;道德应物曰英;德华茂着曰英;明识大略曰英。 虽然这也是美谥,但在皇帝只能用美谥的前提下,相对前代帝王差了太多味道,古文理解力强的朋友估计能一眼看出,「 ”英”字的注解多体现在对个人品德、能力的赞美上,却没有一条体现在治国有为上的。 很明显英宗执政前后,确实没有可以拿得出手的政绩,朝臣们也只能往往他身上找优点溢美,避而不谈政绩,其意不言自明。 由此可以看出,虽然皇帝在谥法多用美谥,可美谥也分了三六九等,至少得和皇帝生前作为能登对上,不然怎么吹嘘? 不论皇室还是士大夫们,基本的脸面还是要的。 自明朝历经土木堡之败后,两次登临皇位的英宗皇帝把国家治理的是一团糟,等明宪宗登基时,内有锦衣卫门达乱政人心惶惶,藤峡民乱骤起荼毒两广,荆襄流民云集大乱将生,而外有鞑靼扰边无虚月,哈密卫丢失西陲不稳,辽东女真又叛服无常。 这光景与明末乱世何其相似? 若果真如一些学者所言,明宪宗昏庸无能,那他如何做到,削平大藤峡之乱安定两广,开设郧阳府抚治百万流民? 明宪宗若懦弱昏聩,如何铁腕清剿女真,犁庭扫闾;如何收复河套、哈密,远击塞外,使边关十余年不闻烽火? 能被尊谥为「 ”宪”的岂是平庸之辈? 谥法有解:博闻多能曰宪;赏善罚恶曰宪;行善可记曰宪;在约纯思曰宪;圣能法天曰宪;圣善周达曰宪;创制垂法曰宪;刑政四方曰宪;文武可法曰宪;聪明法天曰宪;表正万邦曰宪;懿行可纪曰宪;仪范永昭曰宪。 这可是在国政上文治武功有建树的皇帝,才能担得起的尊谥,不然一个昏庸之人大可谥为「 ”熹”或者「 ”敬”之类宽泛之号,何必用大有政治深意的「 ”宪”? 文武可法,创制垂法,都意味着可为后世之君效范,一个懦弱之君怎么可能被如此夸耀? 《明宪宗实录》对宪宗朝的文治武功记录的很详细,笔者此处便不再一一引用,单说为何宪宗身上会平白蒙上昏聩之名。 一来,明宪宗执政能力强,对皇权看护的紧,百官更多的是只能受困股掌,被动执行皇帝意志,这一点与文官执政天下的理念冲突,自然不被后世文官所喜。 再者,宪宗任用宦官参政,司礼监和内阁在成化朝时彻底形成内外制衡的局面,成为明代政治惯例,当然也被掌握史书编纂权的文官们所诟病。 《明史》评价:「 ”宪宗早正储位,中更多故,而践阼之后,上景帝尊号,恤于谦之冤,抑黎淳而召商辂,恢恢有人君之度矣。时际休明,朝多耆彦,帝能笃于任人,谨于天戒,蠲赋省刑,闾里日益充足,仁、宣之治于斯复见。顾以任用汪直,西厂横恣,盗窃威柄,稔恶弄兵。夫明断如帝而为所蔽惑,久而后觉,妇寺之祸固可畏哉。” 也就是说史书肯定了宪宗的作为,但对其任用宦官却不以为然,西厂横行为祸明显故意夸大,汪直惩治过的不法官吏、太监,文官们当然不会写出来,而指责宪宗在汪直等人的蛊惑下擅开边衅,更是无稽,难不成面对外敌寇边只能被动挨打? 所以尽信书不如无书,史书上的很多观点都是有立场的,太监有残暴不堪的,可大臣也未必都是清廉自守的忠臣,今人在引用史学观点时,还是要多翻翻书,多思考,不能说可以发掘历史真相,至少可以减少错误疏漏之处。 呃,这个扯得有些远了,咱们继续谈谥法。 明英宗政治上无作为,亲手铸就了土木之变,将大明拉下神坛,而宪宗继位遏制住了颓势,对外的强硬使大明的武力多有恢复,当然敢对外耀武少不了国力支持,这也从侧面证明宪宗的文治也不错,当得起「 ”文武可法曰宪”。 有意思的,明宪宗执政的成化时期,恰恰就是明代承上启下的转型期,洪武皇帝定下的旧有制度逐渐褪去,商品经济复苏,社会风气由俭入奢;而作为国家的法定货币大明宝钞,也被正式承认贬值,货币政策的放宽,随之而来的就是国家税收政策的调整,历来只征收实物的赋税开始辅之银钱货币折色,这为将来一条鞭法的产生创造了历史条件。 冥冥之中倒也暗合「 ”宪”的另一条解释:创制垂法曰宪。 言而总之,总而言之,从土木之变后,处于低谷的大明王朝,在明宪宗手中完成了「 ”中兴”,而大明官方尊谥其为「 ”宪”宗也当之无愧。 但有个一问题,既然明宪宗是中兴令主,为何又有明孝宗时「 ”弘治中兴”的说法呢? 这个问题我们下一篇再接着说,笔者会从谥法的角度,辅以史料佐证告诉大家一个真实的「 ”弘治中兴”,敬请关注~~
1、明朝早起:开创与进取期。这个是从明太祖到明宣宗。也就是洪武元年(1368)明太祖建国到宣德十年(1435),67年。
2、中期,从正统元年(1436)到嘉靖四十五年(1566),130年。
改革时期,从隆庆元年(1567)到万历十年(1582)张居正去世,15年。
3、晚期,从万历十年张居正去世、明神宗亲政,到崇祯十七年(1644)李自成农民军攻占北京、明思宗自缢、明朝灭亡。
扩展资料:
明朝历史纷争:
明朝历史(1364—1683年)即中国明朝以及南明和明郑时期的历史,属朝代专门史。从朱元璋建立西吴政权到明郑台湾被清军攻占,明朝前后延续319年。
元末天下大乱,朱元璋趁势崛起,1364年,建立西吴政权,1368年,朱元璋在应天(南京)称帝,国号大明。同年攻克大都推翻元朝。后采取一系列措施发展经济,开创洪武之治。
1421年,朱棣迁都北京,此间国力强盛,万国来朝,史称永乐盛世。明仁宗和明宣宗时期仍处于兴盛时期,史称仁宣之治。明英宗在位发生土木之变,是明朝由盛转衰的转折点。
明宪宗与明孝宗相继与民休息,政局平稳。明武宗因死后无子使明孝宗一脉绝嗣,引发大礼议之争。明世宗即位清除宦官和权臣势力,总揽朝纲。
明世宗驾崩后十数年,经历隆庆新政和万历中兴,国力得到恢复。明代社会经济发达,农产品丰富,手工业生产具备很高水平,陶瓷业、丝棉纺业、冶炼、建筑等闻名世界。16世纪隆庆、万历年间,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开始在若干手工业行业中出现。
明神宗中期,完成万历三大征。然而因国本之争,逐渐疏于朝政,同时东林党争也带来政治混乱,史称万历怠政。明熹宗时,魏忠贤祸乱朝纲,到明思宗即位后由于政策失误和天灾不断,明朝最终亡于农民军建立的大顺。
-明朝
-明朝历史
1、明朝(1368年-1644年),中国历史上的朝代,明太祖朱元璋建立的。初期建都应天府,明成祖时期迁都顺天府。传十六帝,共计276年。
2、元朝末爆发红巾起义,朱元璋加入郭子兴队伍。1364年称吴王,史称西吴。1368年初称帝,国号大明,定都于应天府;1420年朱棣迁都至顺天府,以应天府为陪都。明朝初历经洪武之治、永乐盛世、仁宣之治等治世,政治清明、国力强盛。中期经土木之变由盛转衰,后经弘治中兴、万历中兴国势复振。晚明因政治腐败、东林党争和天灾外患导致国力衰退,爆发农民起义。1644年李自成攻入顺天府,崇祯皇帝自缢,明朝灭亡。明朝宗室在南方建立了多个政权,史称南明。清兵入关后,陆续击败弘光皇帝、隆武皇帝、绍武皇帝等诸政权。1662年永历皇帝被杀,南明覆灭。1683年,清军攻占台湾,奉明正朔的明郑覆灭。
3、明朝疆域囊括汉地,东北抵日本海、外兴安岭,后缩至辽河流域;北达阴山,后撤至明长城;西至新疆哈密,后退守嘉峪关;西南到达缅甸和暹罗北境,后折回约今云南境;并在青藏地区设有羁縻卫所,还曾收复安南。
4、明朝时期君主专制空前加强,多民族国家也进一步统一和巩固。明初废丞相、设立厂卫特务机构,加强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但同时也为中后期宦官专政埋下伏笔。明朝这时期农民反封建斗争也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5、明代手工业和商品经济繁荣,大量商业资本转化为产业资本,出现商业集镇和资本主义萌芽。文化艺术呈现世俗化趋势。据《明实录》所载人口峰值为7185万,也有学者指出逾亿,也有晚明人口近两亿的说法。
历史上的锡金,曾经是中国的领土,较长时间属于西藏的附属地。锡金现被印度侵占。中国古籍中,古代锡金名为哲孟雄(Dremojong)。尼泊尔人移居于此称之为“新地方”,早期西藏移民称之为登疆,意为稻米之谷。远在公元7世纪,哲孟雄是吐蕃(西藏)的一部分。9世纪时,哲孟雄成为独立的部落,但其境内的寺院仍隶属于西藏各大寺。
锡金流传很多神话,但世袭君主国成立前的历史记载不多。之前锡金是雷布查族的居住地,他们多生活在喜马拉雅山的南面山坡地带。
约997万平方公里 (永乐年间)。
明朝在今藏、 青、 川西置乌斯藏都司和朵甘都司,并分封阐教、阐化、辅教、赞善、护教五王;在今阿里和拉达克设有俄力思军民元帅府,封建古格等三王。明朝前期滇省辖境很大,在今国境外的有缅甸、木邦、孟养、大古刺、底马撒等宣慰司在今缅甸境内,有老挝宣慰司在今老挝境内,有八百大甸宣慰司在今泰国境内。
1407年(永乐五年)又将宋元以来安南地(今越南北、中部)收入版图,设置府州县200多个,统以交趾布政使司,推行与内地完全相同的统治。当地于1427年(宣德二年)撤兵弃守,万历初期再次纳入版图。
扩展资料:
明朝是继汉唐之后的黄金时期。永乐时期武功昌盛,天下大治,收复安南设交趾布政司,朱棣又亲自率兵五征漠北攻打北元分裂后的鞑靼与瓦剌。朱棣册封瓦剌三王,使与鞑靼对立,见瓦剌中兴之势,又助鞑靼讨伐瓦剌,不使任何一方独大。
同时授予兀良哈蒙古的朵颜、泰宁和福余三个卫所自治权。朱棣还于1406年和1422年对兀良哈蒙古进行镇压,以维持这一地区的稳定。朱棣安抚东北女真各部,在归附的建州女真、海西女真设置卫所,并派亦失哈安抚黑龙江下游的野人女真。
1407年亦失哈在混同江庙街的对岸塔林设奴儿干都司,扩大明朝东疆,亦失哈并于1413年视察库页岛,宣示明朝对此地的主权。
-明朝
-中华疆域变迁史
关于明朝实际疆域的问题,静夜史认为不能一概而论,因为首先明朝就是一个享国时间长达276年的政权,在这将近300年的时间里,明朝的疆域变化非常大!
第一阶段:指的是是明太祖朱元璋到明仁宗朱高炽时期,即1368年到1425年,疆域面积大致为900万平方公里;1、明朝前期:900万平方公里疆域
明朝前期,基本是在不断向外扩张,除了两京一十三省,明朝在周边区域都进行了大面积的扩张,使明朝的疆域达到一个新的高度。
不过,明朝的疆域中,除了不到400万平方公里的两京一十三省之外,其余部分基本都是羁縻统治区。
明朝在东北地区的统治相比于元朝的辽阳行省弱化了很多。元朝时期,在辽阳行省保持了大量驻军。而明朝虽然在东北地区设置了多达400多个卫所,但基本都是原来的蒙古等少数民族酋长为卫所长官,后来的努尔哈赤为建州卫指挥使。
明朝在吉林、黑龙江、外兴安岭等地区没有驻军。明朝只在朱棣时期由女真族宦官亦失哈9次巡视奴儿干都司,建立了永宁寺,在黑龙江河口附近建立了奴儿干都司,但因为没有明朝驻军,所以此地的统治为羁縻统治;
类似情况在“关西七卫”也有体现,关西七卫首领为明朝册封的蒙古族降官,是明朝的羁縻统治区。
第二阶段:指的是明宣宗朱瞻基到明思宗朱由检时期,即1425年到1644年,疆域面积大致为350万平方公里。2、明朝中期以后的350万平方公里土地
1449年,土木堡之变爆发,明朝北方元气大伤,不得不转入战略防御;几年后的1455年,蒙古鞑靼部占据河套地区。嘉靖年间,内阁首辅夏言曾力主收复河套,但在奸臣严嵩的阻挠下,行动作罢。
1524年,明朝国力衰弱,关西七卫全部撤入嘉峪关以内,彻底丧失了对西北的控制。
1571年,明朝和鞑靼部俺答汗达成“隆庆和议”,明蒙战争告一段落。此后俺答汗进入青藏,标志着蒙古开始向青藏高原和西域扩张,对此明朝无力干涉;
1553年,葡萄牙窃据澳门,后在1887年正式成为葡萄牙殖民地;
1624年,荷兰殖民者占据宝岛;
到嘉靖年间,明朝疆域仅仅陷于两京一十三省,对长城以外的土地全部失去控制,疆域面积大致为350万平方公里,一直保持到明朝末年。
蒙古(44)明朝(326)疆域(3)
在明朝时期的疆域一共有多大,是用什么方法打下来的?
本文2023-10-12 22:28:47发表“古籍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yizhai.net/article/1254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