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瓷器如何怎么鉴定真假
由于钧窑是自然的窑变过程,素有“钧瓷无双,窑变无对”的说法,因此辨认起来要比其他瓷器复杂。但一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鉴别,
一是看造型,宋代钧瓷造型古朴典雅,具有浓厚的书卷气息;
二是看釉色,宋代的真品的釉色圆润,清脆动听,釉变色五彩缤纷、璀璨夺目,一般有蚯蚓走泥纹,而仿品的釉色流动呆板,一般没有蚯蚓走泥纹,即使有,也很不自然;
三是看工艺,真品的工艺非常细腻规整,胎质坚实,仿品的工艺粗糙,胎质疏松;四是看铭文鉴别宋代钧瓷真假
,真品的铭文一般是在底刻有“一”到“十”的数字,用来表示器物尺寸大小,这些数字是在烧制以前刻上的,仿品一般没有,有也是不规整的,与真品的相差很大。
只有一幅,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
清明上河图,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为北宋风俗画,北宋画家张择端仅见的存世精品,属国宝级文物。其真伪不言而喻。
从《清明上河图》中可以看到几个非常鲜明的艺术特色分别:
1、此画用笔兼工带写,设色淡雅,不同一般的界画,即所谓“别成家数”。
2、构图采用鸟瞰式全景法,真实而又集中概括地描绘了当时汴京东南城角这一典型的区域。
3、作者用传统的手卷形式,采取“散点透视法”组织画面。画面长而不冗,繁而不乱,严密紧凑,如一气呵成。画中所摄取的景物,大至寂静的原野,浩瀚的河流,高耸的城郭;小到舟车里的人物,摊贩上的陈设货物,市招上的文字,丝毫不失。画面中,穿插着各种情节,组织得有错落有致,同时又具有情趣。
扩展资料
辛亥革命后,大清末帝溥仪被逐出皇宫,临行前,他盗走了许多文物,其中便有《清明上河图》真迹,执政伪满洲国时,该画流落到长春伪皇宫。1945年,日本战败。《清明上河图》流落民间,1946年长春解放,《清明上河图》被一位解放军干部从民间收集到。现如今这幅《清明上河图》真迹被北京故宫博物馆所收藏。
2015年9月8日至11月8日,“石渠宝笈特展”将在故宫的武英殿展出,长528厘米的北宋张择端《清明上河图》全卷铺开陈列。10年前,为了庆祝故宫博物院80岁生日,这幅作品曾经展出过。之后这10年,这幅图只在香港和日本展出过,但都未曾全展开。
——清明上河图
目前古玩市上有许多瓷器的底部都刻有官窑字样,那该怎么去鉴别官窑呢怎么去识别它的真伪和好坏呢以下是我为你整理的宋代官窑如何鉴别真伪,希望能帮到你。
真假宋官窑鉴定方法
一是釉质的差异。宋代官窑器釉质肥厚,酥光宝晕,有玉质感。釉下气泡颗粒大而明亮,并累叠密集,如史料“聚沫攒珠”之述。釉色以粉青、天青、炒米黄等色为多。雍正仿宋官窑器釉层较薄,釉下气泡小而疏,釉表多数均透明光亮而欠润泽。釉色以豆青、灰蓝、月白为多,有的甚至接近亮白。
二是纹片的差异。宋代官窑器的纹片有大小开片两种,大开片纹痕长而粗壮,有的纹痕在瓷器上自上而下呈经线走向一直到底,如一根牛毛一样垂披于臀,因此有“牛毛纹”之称。即使是小开片的瓷器,也不乏有几条较长较粗的纹痕。纹痕的颜色以鳝血、鱼籽黄、墨色、油灰居多,鳝血者为上品。雍正仿宋官窑器以小开片居多,纹痕粗细大体相差不大,迄今未见有牛毛纹者。纹痕颜色比较单调,基本为黑色或浅黑色。
三是胎色的差异。宋代官窑器的胎色呈灰黑色或深灰色(紫灰),均色深,故称“黑胎”,其著名的“紫口铁足”特征的形成,完全是由于胎色所致。而雍正的仿宋官窑器,胎色为白色、灰白色和浅灰色,这样的胎色在器口釉薄处和足根露胎处不可能形成紫口铁足。
四是底足的差异。宋代官窑器有满釉裹足支烧和足根露胎垫烧两种,前者器底有支钉痕,后者足根露胎为铁足,足部修胎比较粗糙,底部无款识。雍正仿宋官窑器除了足根施以酱釉以外,其足部修胎十分精细规整。
北宋官窑瓷的基本特征:1、胎有灰白、灰褐两种,胎骨较为厚重,紫口铁足是共性。
2、釉色有月白、粉青、虾青、油灰、鳝鱼黄等釉色。绝大部分器物,釉中气泡密如攒珠,与汝瓷釉中气泡分布的状况有极大的差异,官窑的釉色更趋向追求玉色。
3、造型多为炉、瓶、尊、碗、洗、觚等,尊、觚系仿商、周青铜器造型。
4、开片为冰裂纹,开片有大、小之分,大开片器物,裂纹深入胎骨,独树一帜,不同于北宋任何窑口的产品。不开片器物应是该窑的极品,是胎釉膨胀系数一致所造成。
5、烧制方法,有支钉支烧和垫饼支烧。支钉支烧的器物,支钉痕迹大,多数器物是采用垫饼支烧。
北宋官窑与南宋官窑是父与子的关系,从遗传学讲,有其共同特征:器物紫口铁足,釉下气泡密如攒珠,釉面开冰裂纹片,个别器物采用大支钉支烧,这些均体现了两个窑口的共性,验证了'袭故京遗制'的文献记载是准确的。
南宋官窑产品特征一、修内司官窑
1、胎质细密坚实,有灰胎、黑胎、香灰胎、紫色胎,还有少量的灰白胎;
2、釉质温润如玉;釉色有粉青、天青、月白、米黄、蜜腊、青灰、浅灰、窑变、翠绿、黄、浅紫等;
3、器物以厚胎簿釉、厚胎厚釉者为主,簿胎厚釉较少,大都开具冰裂纹,也有鱼子纹和蟹爪纹,“紫口铁足”常见;
4、烧制方法有用支钉支烧的,也有用垫饼、垫圈、垫环垫烧的,支钉数量不等。
二、郊坛下官窑
郊坛下官窑址经50年代和80年代两次考古发掘,已知坐落在今杭州市南郊乌龟山。
1、前期瓷品薄胎薄釉,后期制品薄胎厚釉。
2、施釉工艺也与前不同,先在器物内部施釉,干燥后将外面坯体削薄,然后再多次施釉烧成。
3、釉以粉青色为最佳,晶莹润泽,犹如美玉。
4、釉面多有纹片。
5、器品也是紫口铁足。
6、古朴刚劲,淡雅蕴趣。
仿品特征:
1、宋代龙泉窑仿得最像。
2、明、清仿品一般来说釉层较厚,底部有本朝的款识。
明代的仿品看,一般胎色较白,即便是仿紫褐色胎也是在白色瓷胎外面深色使然。
清末仿品的造型和釉色比较逼真,但它的釉色过于失透,没有光釉,开片则显得呆板;雍正朝工艺之高,甚到连乾隆皇帝都不辨真伪。
3、现代仿品是现代工艺成型,胎体过于坚硬,重量一般比真品要重。有时也有一种深色胎,但质地粗糙,是机器制作而非手工制品。
A、釉光“贼亮”,开片太新,没有被自然腐蚀的痕迹。有的开片是故意做出的,且有用化学药水腐蚀后留下的均匀的痕迹。
B、人为的土沁斑浮在表面,有的器皿口部爆釉的现象是人为敲击所致。
C、仿品的釉层都不似原件那样肥厚滋润,变得较薄,有的还趋于透明,釉面的开片极不自然。
D、造型上往往出怪品种,基本上失去了宋代特有的秀美,而显得粗笨。
特点:
1、纸色苍润,质地坚良,洁白厚实。笺则古香古色,柔韧而极薄,防霉防蛀。
2、墨色香淡,纸上墨色青纯,笺上墨色光泽如漆,虽水润而绝无漂迹。
3、字势生动,字画刻写古雅苍劲,宋刻字体有肥瘦两种。
4、早期宋版大多为白口,墨栏单边,其后双边渐多,分四周双边和左右双边。版心上记载字数、书名、卷第、刊工姓名,书名通常在鱼尾下。行宽字疏,行格多用乌丝栏,行字不等。
5、书中文字大多避皇帝讳,尤其是内府和官府。
宋代瓷器如何怎么鉴定真假
本文2023-10-12 22:34:21发表“古籍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yizhai.net/article/1254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