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蒙古文字演变——为何说蒙文是“从天而降的文字”
# 历史 冷知识#
蒙古族是以东胡为族源、最初生活在额尔古纳河东岸一带的古老部落民族,开始并没有自己的文字。
早期蒙古族祖先向西迁徙与突厥系居民融合,其经济、生活包括 文字也受到了突厥民族的影响,文字有很大发展。
13世纪初,以成吉思汗为首的蒙古部统一了蒙古地区诸部,逐渐形成了一个新的民族共同体。
关于蒙古文字的起源,一般来说有两种说法。
1204年,成吉思汗征讨乃蛮部落时,乃蛮部掌印官、回鹘人塔塔统阿被抓获。塔塔统阿并没有向成吉思汗俯首乞怜,反而依然守着国家的印信(各种印章印信)。
成吉思汗非常嘉许塔塔统阿忠于国家的行为,遂绶之同等官爵,掌管蒙古国的文书印信,并命令他教授太子、诸王畏兀字以书写蒙古语,称《国语》。蒙古人至此时便采畏兀字以书写蒙古语,学界称为回纥式蒙古文。
另外一种观点说公元九世纪中叶以前,乃蛮部属于回纥汗国。当时,乃蛮部与回纥人毗邻游牧,是与回纥人最近的蒙古部落之一。乃蛮部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方面,都属于蒙古诸部当中最发达的。回纥西迁后,乃蛮部在漠北继承了回纥文化,他们用回纥文字记录自己的语言,逐渐的蒙古诸部都开始使用回纥文字。
不管是哪种观点,都说明了蒙古文来自于回纥文字,而且都是通过乃蛮部传播开来的。
回纥式蒙古文开始是横写,后来变成了竖写。蒙古人对此的解释是,骑马时竖写更加方便。
但这个时期,回纥式蒙古文并不是蒙古诸部统一的文字,也有蒙古部落使用波斯文、汉字、西夏文等。时间来到忽必烈时期。
中统元年(1260年),忽必烈称帝,尊藏传佛教萨迦派第五代祖师、老师八思巴为国师,授以玉印,任中原教主,统天下佛门。
至元年间(1264-1294),八思巴奉诏创制区别于回纥文字的蒙古文字。经过多年的摸索和多人的智慧,八思巴最终在藏文字母的基础上,结合蒙汉多种文字,创制出一套方形竖写的拼音字母,后世称为八思巴文。至元六年(1269年)二月,忽必烈下诏颁行蒙古新字于全国。
八思巴文以音素为表音单位,字母分元音和辅音。元音a不专设字母,以零形式表示。
按忽必烈的规定,八思巴文是用来" 拼写一切语言 "的,它的书写对象包括蒙、汉、藏、梵、维吾尔等多种语言。拼写各种语言时,有两种拼写原则:一是按口语语音拼写,如拼写蒙古语和汉语;一是按所拼写语言的书面形式转写,如拼写藏语和梵语。
因为每种语言文字体系都有自己独特的特点,彼此差别非常大,因此同一种字母很难确切地表示每一种语言,八思巴文也没有完美做到这一点。同时, 八思巴文这种书写单位不适合于蒙古语的特点。由于书写单位是音节,又不使用标点符号,所以阅读时词的界限和句子的界限,只能靠上下文判断。八思巴文拼写汉语时不标声调。因此,如果原文没有汉字对照,或没有上下文,就难以确定书写单位所代表的汉字。
限于八思巴文的局限性,元朝时期,只有皇帝下达的诏书、经文等官方用书采用这种文字,在蒙古人集中的岭北行省、伊尔汗国、金帐汗国等地区并未真正使用。
元朝灭亡后,蒙古退回草原,八思巴字也失去了实际使用价值,只是在印玺和碑文中继续使用。
十六、十七世纪,蒙古人改革了一直使用的回纥式蒙古文,形成近代蒙古文,即今天通行的传统蒙文(胡都木蒙文)的直接前身。
回纥式蒙古文在发展过程中又分化为两支,一支是通行于蒙古族大部分地区的现行蒙古文,一支是只在卫拉特方言区(包括和硕特、准噶尔、杜尔伯特、土尔扈特等部,也就是瓦剌)使用的托忒文。
托忒文是17世纪 和硕特蒙古高僧咱雅班第达创制,用于卫拉特部族中。“托忒”todo意为“明了”。这种文字区别了胡都木蒙文中不能分别的o和u,ö和ü,t和d等音,规范化、口语化了一些写法。但由于这些改革多是以卫拉特方言为基础的,导致文字无法推广到其他方言地区。于是托忒文成为卫拉特方言文字,并沿用至今。今天的新疆卡尔梅克蒙古人( 土尔扈特部东归的蒙古人 )仍然有沿用。
另外,蒙古地区还有几种极为小众的蒙古文字,例如 喀尔喀高僧一世咱那巴咱尔17世纪创制的苏永布文(主要用于宗教和装饰目的,由于字体繁难,并未在民间流行。现如今见于蒙古国国旗上的国徽)、20世纪初由布里亚特喇嘛阿旺多吉(德尔智)创制的瓦金达拉文(更加小众,而且后面迎来了斯拉夫化蒙古文)。
时间到了民国时期,漠北蒙古(外蒙)受到沙俄(苏联)的影响,开始从民国独立出去。为了排除漠南蒙古(内蒙)的影响,20世纪三四十年代,外蒙尝试改革传统蒙文( 胡都木蒙文 )。
起初,外蒙试图创立拉丁字母蒙古文字,并已确定了文字方案。但此时苏联国内也在进行文字改革,苏联将境内少数民族字母全部废除,改 用西里尔字母(斯拉夫字母)。深受苏联控制的外蒙也不得不在公布拉丁字母两个月后收回了此方案, 重新颁布法令,改用西里尔字母为基础的拼音文字拼写国内最主要的蒙古语喀尔喀方言, 俗称“新蒙文”, 作为国家法定语文。
传统蒙文( 胡都木蒙文 )在外蒙境内消失。
新蒙文字母表比俄文多Θ、Y两个元音字母,长元音用双写字母表示,能够比较准确地表达喀尔喀方言的语音系统, 基本做到了“怎么说就怎么写”。
但是新蒙文没有了传统蒙文书写迅速、兼顾各地方言等优势。新蒙文也面临着和朝鲜半岛谚文一样的尴尬局面:今天的外蒙人根本看不懂古代文献,割裂了 历史 传承。
从上面蒙古文的发展来看,蒙古人民在不同 历史 时期运用创造了不同的文字系统,但自从成吉思汗统一蒙古诸部之后,传统蒙文( 胡都木蒙文 )一直是蒙古族同胞的主流文字,是蒙古族生命力最长、传播范围最广的文字,广泛被蒙古族人民所接受。
传统蒙文( 胡都木蒙文 )是凝结着蒙古族人民的思维感情、精力、气韵的民族文字,是蒙古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因为传统蒙文( 胡都木蒙文 )是目前世界上唯一竖写体文字,蒙古族同胞又亲切的称其为“从天降地的文字”。
土尔扈特人东归的事件可以说得上是世界历史上十分悲壮的一段迁移史。
根据记载,十七万土尔扈特人最后成功到达我国伊犁等地的大概只剩下了不足十万余人,在他们迁移的过程中遇到了沙俄、哥萨克和哈萨克等国家军队的围剿堵截,并且付出了极大的代价才成功地避开住了土尔扈特人全部被消灭的危险。
如果土尔扈特人没有回到大清,他们的命运会如何呢?
东归的原因土尔扈特人之所以要选择迁移,最主要原因就是当时的沙俄帝国不断地扩大自己的版图,并且为了保证自己在前线作战的顺利,就开始不停地压榨其他民族的生存空间。同时大量的哥萨克移民向东扩展,不断缩小土尔扈特的游牧地。
随着战争的不断扩大,土尔扈特人也就意识到了生存空间越来越小甚至可能会灭亡的局面,这才导致土尔扈特人不得不进行迁移。但是这件事情,对沙俄帝国还是保密的。
在没有任何通知的情况上面,他这样子做无疑就是背叛了沙俄帝国。所以才导致他们东归道路上遭受到的各种困难。
沙俄将他们征兵如果那个时候还有剩下的土尔扈特人留下来的话,第一个可能性就是被征兵。因为当时沙俄发动的战争规模特别大。前线作战需要的军队数量之多,那么剩下的土尔扈特人就很有可能会被沙俄当作炮灰使用。并且同时将他们之前所拥有的领土一并给剥夺走。
倘若全部杀害的可能性也不大,如果全部杀害的话可能还会引起土尔扈特人的反抗。而如果把他们安置到前线上面去作战的话,可以许诺他们一些"谎言"。不仅可以让他们拼命地为其卖命,也不要担心他们会造反之类的。
有很多的哥萨克人被沙俄给强制移民到了中亚,那么安置这些人最好的办法就是将本来居住于此的土尔扈特人全部给带走,将他们的土地和财产留给哥萨克人,这样甚至还可以收获哥萨克人对沙俄帝国的感激之情。
流放到西伯利亚还有一种可能性就是将他们流放到西伯利亚去。毕竟作为背叛者,想要他们在原本的土地上面继续安居乐业生活的话是绝对不会被允许的。并且会有很多的沙俄帝国的高层***物,像叶卡捷琳娜二世就一直认为此举非常的打脸,土尔扈特人东归逃亡之事对于沙俄帝国而言是一个巨大的耻辱,应该彻底抹杀掉这些叛徒。
而当时的西伯利亚比起今日更加荒凉,气候寒冷干燥、各种野兽频繁活动的场所。再加上那个时候科技并不发达,也根本不知道哪一片区域蕴藏着丰富的矿产资源等等。
将他们流放到西伯利亚去的话,也就相当于清朝的罪犯被流放宁古塔甚至比其更糟,那么他们将会遭受到大自然的各种考验,并且极有可能会死在路途中,即使成功到达西伯利亚,那么也会出现各种粮食短缺等问题而导致人口大面积死亡。
除此之外,还要考虑到当疾病发生的时候缺乏药品等等问题。这样子到最后能够存活下来的土尔扈特人是少之又少。
对他们进行苛政制度还有一种最后的结果就是沙俄帝国没有把他们流放到西伯利亚也没将他们征兵,而是选择不断地压缩他们的领地,并且对他们实行更加苛刻的制度。当然这样子做的目的,首先是为了向其他民主国家表现出他们帝国的宽豁大度,从而可以更加吸引其他的民族拥戴他们的帝国。
然而却在背地里面偷偷的对土尔扈特人实行各种残忍的制度。增加他们的税收,甚至允许当地的官员可以在他们的领地上肆意妄为而不受到任何法律的处罚。也很有可能会在暗地里面将土尔扈特人贩卖成为奴隶。
对于这种背叛帝国的行为,作为高阶的***物是绝对不会让背叛者好过的。但是背叛者的主要***物都已经逃跑了,那么他们自己只能把气发泄在还没有离开的人身上。
作为当时的土尔扈特人统治者渥巴锡到最后选择了全族进行大规模迁移,而不是只带走一部分人,就是因为已经考虑到了剩下的人接下来的日子并不会好过。同时他也清楚着沙俄帝国会做出什么样的事情来惩罚他们。渥巴锡带领土尔扈特人东归的故事一直到今天仍然被传颂着,历时半年,这支古老的蒙古民族终于回到了"祖国的怀抱"。
虽然对于这位乾隆皇帝,历来对他都是褒贬不一的,但作为康熙皇帝都看重的接班人,也从侧面证明了他是个很聪明也很有本事的皇帝了。
乾隆是清朝皇帝中最长寿的皇帝,也是实际掌权时间最长久的皇帝,在他掌权期间,清朝的领土疆域面积更是达到了巅峰。虽然他晚年自诩的“十全老人”的称号一直不被大多数中国人所认同,但无可否认,乾隆的功绩即便是比起他的祖父康熙皇帝来也不遑多让的。
乾隆皇帝所做出的主要功绩归纳起来,总共有八件:
乾隆皇帝的第一件功绩是编修文化典籍。如果说康熙帝是一位学习型皇帝,雍正帝是一位改革型皇帝,那么乾隆帝就是一位文化型的皇帝了。
据了解,乾隆在文治方面做的事情很多。一是主持纂修《四库全书》。史载《四库全书》的编纂校订直到五十八年(1793年)才告结束,参与者前后4186人,时间长达20年。虽然在《四库全书》的编纂过程中,毁灭篡改了不少宝贵的文献古籍,使不少文化瑰宝从此消失在这个世界上。但不可否认,若是没有乾隆集中全国的力量,对各地图书典籍进行了一次全面系统地清理,选择重要的刻本、抄本,缮录采入《四库全书》,恐怕在历史长河中会有更多更大量的书籍因天灾人祸而被毁灭。二是编修了包含满、藏、蒙、回、汉五种语言的民族语言辞书——《御制五体清文鉴》。三是编绘《京城全图》。四是北京历史文献集大成之作《日下旧闻考》,共160卷。五是编修《国朝宫史》,对宫廷的历史、建筑、文化、典制等做了载述。
乾隆召见外国使节
乾隆皇帝的第二件功绩是维护、兴建皇家园林。乾隆在北京及京畿保护、维修、兴建的皇家宫殿园林,如皇宫的宁寿宫及其花园、天坛等,直到现在还是北京著名景点。
乾隆皇帝的第三件功绩是贡献诗文才华。乾隆帝其实天资聪颖,勤奋好学,擅书画,兼长诗文,算得上是一位非凡的文学家、语言学家。共有书法作品1350余篇,还有《清高宗圣训》300卷。另外,乾隆还尤喜爱作诗。他的御制诗集很多,在登极做皇帝前就有《乐善堂全集》,禅位后有《御制诗余集》,凡750首。而他在位期间写的《御制诗集》就更多了,共有5集434卷。据统计,这本《御制诗集》其初集4166首,二集8484首,三集11519首,四集9902首,五集7792首,共计41863首。加上他做皇帝前和退位后写的诗,乾隆的诗达到了恐怖的42613首。要知道,《全唐诗》即便收录了有唐一代的2200多位诗人的作品,全书也才48000多首而已。当然,也有人会说,乾隆帝的诗有数量没质量,毕竟四万多首诗没一首能传世的佳作,但不可否认,乾隆帝即便不是一个有才华的诗人皇帝,但也绝对是最勤奋的诗人皇帝。毕竟乾隆帝作为一个业余的诗人,却能在做好皇帝之余,坚持每天做几首诗,以一己之力,诗作数量与流传下来的全唐诗相仿佛,其数量之多、创作之勤,令人敬佩(当然,其中有一些诗为他人代笔)。
乾隆皇帝的第四件功绩是蠲免天下钱粮。史载,乾隆皇帝在位期间曾几次下令蠲免全国钱粮。据统计,乾隆十年、三十五年、四十三年、五十五年和嘉庆元年,曾先后五次普免全国一年的钱粮,三次免除江南漕粮(其中一次为400万石米),累计蠲免赋银2万万两,约相当于当时5年全国财赋的总收入,也跟后来中日甲午战争中国的战争赔款一样多。可以说,乾隆帝当时蠲免全国钱粮的举措,收到了巨大的社会效益,其次数之多,地域之广,数量之大,效果之好,在中国两千年封建王朝中,堪称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乾隆皇帝的第五件功绩是统一整个新疆。北京内城南面西为“宣武门”,标榜皇帝“宣武”。明清28位皇帝,真正称得上“宣武”的,明朝有洪武、永乐,清朝则有太祖、太宗、康熙、乾隆。乾隆不仅“崇文”,而且“宣武”。他的武功之一是用兵西陲,巩固新疆。在北疆,两次平准噶尔,使土尔扈特部回归,基本上解决了北疆的问题。
随后,乾隆皇帝平定西藏大小和卓叛乱,完善治理西藏,巩固了中国对西藏地方的统治,使西藏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这是乾隆的第六件功绩。
另外,乾隆皇帝的第七件功绩是修砌浙江海塘。浙江原有的柴塘、土塘,经不住海潮的冲击。乾隆命拨银两将柴塘改为石塘。共修建石砌海塘4000余丈,加强了这一地区抗御海潮侵袭的能力。
乾隆皇帝的第八件功绩是实现了中华各族的大一统。在乾隆皇帝在位期间,清朝已经历了“三祖三宗”——太祖努尔哈赤、世祖顺治、圣祖康熙和太宗皇太极、世宗雍正、高宗乾隆六代,而乾隆帝则是其中的集大成者。乾隆在其祖宗既有成就的基础上,进一步巩固并开拓了中国的疆域版图,维护并加强了中华的多民族统一。乾隆时的中国疆域,东起大海,西达葱岭,南极曾母暗沙,北跨外兴安岭,西北到巴尔喀什湖,东北到库页岛。清乾隆时的人口达3亿。若不是后来清朝皇帝能力越来越差,导致国家逐渐没落,那么现在中国疆域面积肯定不比俄罗斯小,依然还能是世界第一的。
乾隆大阅兵
可惜历史没有如果,但抛却我们的有色眼镜,客观公正地看待历史中的人物,客观公正地评价这位乾隆皇帝,还原历史真相,无疑是我们应该做的。
浅谈蒙古文字演变——为何说蒙文是“从天而降的文字”
本文2023-10-12 22:58:05发表“古籍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yizhai.net/article/1255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