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听工作边佛经可以吗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10-13浏览:1收藏

边听工作边佛经可以吗,第1张

可以的,心无旁骛地听是参学,边工作边听是熏修。

当然是听经不会影响工作,也不影响他人的情况下,例如有的人边工作边有背景音乐,有的开车的司机边开车边听广播,如果条件允许的话,你也可以工作边听经。

古德常说,一历耳根,永为道种,熏修等于播种子,即使不马上发芽,也会在阿赖耶识里面含藏着,等条件具备了,那个金刚种子就自然会开花结果了。

我自己的情况是会下载讲经到MP3里面,走路听,坐车听,人家塞着耳朵听流行音乐的时候,我也塞着耳朵在听讲经。

当然在要和人交流,或者用脑开会等时候,我不会听经的,这个是活活泼泼的,因地制宜,自己能够分辨的。

这样还有个好处,就是自己听多了,人家会问你,你老在听,在听什么好听的歌啊?我会告诉他,我在听经,就等于把佛法介绍了给人家。

另外,因为我自己是修净土的,净空老法师教导我们,任何工作或者家务不需要用脑的话,就可以念佛,例如我如果那天出门没带MP3,就一边走路一边念佛,回家做家务的时候,也可以一边洗衣服念佛,一边洗碗也念佛。

阿弥陀经疏钞演义 (第三十四集) 1984/12 台湾景美华藏图书馆 档名:01-03-034

何以说这个人有福报?譬如,我们这里每个星期天都有个念佛会,大家在一起共修。我们共修的时候,这个地方有录音,录成一个录音带,这个录音带你拿回家里放就等於我们在一块共修。尤其是现在那个小的录音机,随身听,装在口袋的,放一个耳机在那里,你二六时中都不间断;而且这个录音带自动回转,多方便!这不是你的福报吗?所以你个人有福,你口袋放个随身听,放一个耳机在这个耳朵里面,自动来回,一天二十四小时佛号不断,你的福报大!你跟在念佛堂里头没有两样,而且不防碍你的工作,不耽误你的时间。可见得现代人要是会利用,你的福报比古人大,古人离开念佛堂,佛号就没有了;现在离开念佛堂,走在马路上,一面走著佛号都不间断,甚至睡了大觉,那佛号也不间断,这个福报比古人大得多!你要会用,要会利用。换句话说,你要会享,现在你有福报,你会不会享?你要不会享,那就没法子。你要是会享,人人都有大福报,人人在一生当中决定可以往生,就是你肯不肯享这个福?这就是说明净念相继。

无量寿经玄义 (第九集) 1989/11 新加坡 档名:02-04-09

现在还有一个好东西,随身听,那是最好的方法,很时髦的。年轻人带两个小耳机,随身听的,我们也带上,这说明我们学佛也满时髦的。他要来听听,我们就让他听,他一听,阿弥陀佛的种子就种下去了。

阿弥陀经疏钞演义 (第二二四集) 1984/12 台湾景美华藏图书馆 档名:01-03-224

为什麼从前道场成就人容易?现在道场成就人不容易?以前道场每天叫你在讲堂听经八个小时,大家在一块共修也是八个小时,一天十六个小时去掉了,再想打妄想没有时间,赶紧找个时间休息睡觉养精神,说话的力气都没有了。那个三年修行,抵得我们三十年效果都不止。通常修行不外乎一个是参禅,一个是念佛。禅堂里面八个小时,或者念佛堂念八个小时,听八个小时经,比学校的功课还要严格。在这样长时间薰陶之下,一个人的习气自然就变了。今天没有这个道场,没有这样的机会,但是真正用功的人这个机会还是有的,我们今天用随身听一天听经八个钟点,行!真正肯努力,不要说听八个小时,一天能听四小时到六小时就很好,念六小时的佛也用随身听跟著念,跟古时候的道场又有什麼差别?我们利用这些科学工具,把道场搬到自己家庭,这是从前人无法想像的!

                                               瞋是失诸善法之本,一切法得于忍

一、瞋是失诸善法之根本,堕诸恶道之因缘

『佛经曰』,这个地方它引用,「佛经曰:『瞋是失诸善法之根本,堕诸恶道之因缘,当急弃之,毋使增长。』」从哪里引用出来的呢这个是在《修习止观坐禅法要·弃盖第三》,这个《修习止观坐禅法要》是智者大师讲述的,在《大正藏》第四十六册。第二、「弃瞋恚盖」,这个我们止观里面有讲,「呵五欲,弃五盖」,这个「弃瞋恚盖」,什么叫「盖」呢就是瞋恚心会盖住你的真如自性。这个地方就讲「弃瞋恚盖」,「瞋是失佛法之根本」,我们《感应篇》是讲,「瞋是失诸善法之根本」,在《修习止观坐禅法要》里面是讲,「瞋是失佛法之根本,坠恶道之因缘」,我们《感应篇》这边讲是,「堕诸恶道之因缘」。

  「法乐之冤家,善心之大贼,种种恶口之府藏。是故行者于坐禅时,思惟此人现在恼我,及恼我亲,赞叹我冤;思惟过去未来亦如是,是为九恼。故生瞋恨,瞋恨故生怨;以怨心生故,便起心恼。彼如是瞋觉覆心,故名为盖。当急弃之,无令增长。如释提婆那以偈问佛:『何物杀安乐何物杀无忧何物毒之根吞灭一切善。』佛以偈答言:『杀瞋则安乐,杀瞋则无忧,瞋为毒之根,瞋灭一切善。』如是知已,当修慈忍以灭除之,令心清净。」

 这一段就是从《修习止观坐禅法要》里面「弃盖第三」,这里面最主要说,「瞋是失佛法之根本」,我们说,「一念瞋心起,百万障门开」。瞋心,我们就是要修忍辱。所以瞋心一起来的时候,就是「失佛法之根本,坠恶道之因缘」,所以瞋心是堕地狱,贪心堕饿鬼。所以瞋心它是法乐的冤家,法乐就是法喜充满,无上菩提觉法乐,无上涅槃寂灭乐,这叫法乐。那个解脱之乐就是法乐,所以解脱之乐的冤家就是瞋心。「善心之大贼」,瞋心就是善心的贼害,贼害善心,就是「善心之大贼」。「种种恶口之府藏」,为什么会恶口呢就是瞋心,人一生气以后就恶口骂人,所以说,「种种恶口之府藏」。

  「是故行者于坐禅时思惟」,所以修行人在坐禅的时候,就要思惟修,「此人现在恼我,及恼我亲」,现在这个人让我产生很多的苦恼,让我产生很多的烦恼,在干扰我,在烦恼我,「此人现在恼我,及恼我亲」。「赞叹我冤」,那么赞叹我,其实也是一个冤家,「赞叹我冤」。「思惟过去未来亦如是」,我们过去生也是这个习气,未来也是这个习气。「是为九恼,故生瞋恨,瞋恨故生怨」,瞋恨心一生起来的时候,那自然就结怨了,「故生怨」。「以怨心生故,便起心恼」,怨恨心一生起来的时候,就生大烦恼、大苦恼。

 「彼如是瞋觉覆心,故名为盖」,所以瞋心就是会盖住我们真如自性。「当急弃之」,我们应该放下这个瞋恨心。「无令增长」,不要让它增长。如释提婆那这位尊者以偈来问佛陀了,「何物杀安乐」,哪一件事情把我们的清净心杀掉呢「何物杀安乐」「何物杀无忧」本来我们是没有烦恼的,就变成苦恼,「何物」,是什么东西来把我们无忧无恼的清净心杀掉呢「何物杀无忧」「何物毒之根」哪一件事情把我们这个根性毒害了呢「吞灭一切善」,那一件事情吞灭掉我们一切善的这个善心呢这个种子呢

  「佛以偈答言」,佛陀就用偈语来回答了,「杀瞋则安乐」,什么叫「杀瞋」去掉瞋恨心、放下瞋恨心、断掉瞋恨心,「杀瞋」就是把瞋恨心断掉了,把烦恼习气断掉了,这叫「杀瞋则安乐」,你断掉瞋恨心自然得安乐。「杀瞋则无忧」,你把瞋恨心断掉的时候,你就没有忧恼了。「瞋为毒之根」,瞋恨心就是毒害我们见闻觉知的觉性的根,就毒害我们这个根性。「瞋为毒之根」,也可以解释说,这个瞋心是一切所有的毒里面的根源,也可以这样说。所以前面刚才讲说,释提婆那说,「何物毒之根」应该解释说,什么是一切这些毒害的根源呢来吞灭这一切善呢所以佛陀就答覆他说,「瞋为毒之根」。

 你要晓得为什么身上,我们为什么会产生病毒呢我们生病就会有病毒嘛,对不对你会癌症,肿瘤,你看这个癌症里面,癌里面有三个口,这三个口如山,一个嘴巴就不得了,这三个口,这三个嘴巴,刚才特别提到说什么智者大师特别提到什么「种种恶口之府藏」,为什么会恶口为什么会恶口骂人瞋心嘛,你起了瞋心嘛。所以佛陀告诉我们这个智慧的道理了,我们现在说,为什么身上会有病毒呢「瞋为毒之根」。我们现在终于明白,你吃什么药,吃什么仙丹妙药,你吃什么有机的健康饮食,现在都很多这种非常高贵的、非常养生的食品,你还不如无瞋,不如无瞋,无诤跟无瞋。

  所以佛陀说,「瞋为毒之根」,瞋才是所有毒的根源,所以你要排毒、要去毒,有人说,用断食法可以排毒,我连续七天都不吃饭,断食。你要把瞋心去断掉,就所有的毒害就根除了,「瞋为毒之根」。「瞋灭一切善」,佛陀说,瞋才是灭掉一切善的原因。「如是知已」,他说,如果你能够这样彻底明白,「当修慈忍以灭除之」,那要怎么灭掉呢佛陀就说,要慈悲、要忍辱。所以「当修慈忍以灭除之,令心清净」,让我们这个心地清净。以上是这个「佛经曰」这一段,「瞋是失诸善法之根本,堕诸恶道之因缘」,我们把这一段经文的由来,我们把它细述,这一段讲得非常地好。

二、受持经典是领纳于心依理去行

 受持《金刚经》,给大家说受持不只是读诵,受持就是领纳于心,就是真正能领会经义而得受用。受又比解更进一层,因为用心领会经义得受用,这是受;持就是行持,对于经的义理,领纳于心以后,还要照理去行,这叫做受持。如果我们每天只是读诵《金刚经》,放下经本以后,你该怎样的执着,还是怎样的执着,该怎样的着相,还是怎样的着相,这就不能称为受持。因为你心里的执着没有丝毫的减少,还是执着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这与经里讲的义理所违背,那就不能说是受持《金刚经》,只能说读诵罢了。

三、一切法得成于忍

 这里面有一句重点就是「瞋是失诸善法之根本,堕诸恶道之因缘」,这一段是非常重要的一句经文,我们学佛就是要学智慧。我们说,贪瞋痴三毒,那刚才我们已经研讨过,佛陀跟我们开示,瞋是毒之根,吞灭一切善法。所以佛陀在《金刚经》里面也一再跟我们开示说,一切法得成于忍。佛陀特别以他自己本身在因地修行,他当忍辱仙人,歌利王跟他节节割截身体,歌利王拿刀割他的耳朵啦、鼻子啦、手脚啦,还问他说,你会不会起瞋恨心呢佛陀说,我都没有起瞋恨心,一如我没有起欲望之心一样。佛陀说,我将来成佛的时候,我第一个就是要度你。

  那就是这一世,释迦牟尼佛的座下,第一个跟着他去修行的那一位,五比丘里面的其中一位,叫憍陈如尊者,在《无量寿经》里面提得很清楚。我们也原来知道说,憍陈如尊者原来是佛陀的亲戚,后来是悟道的一位尊者,叫憍陈如尊者。那再往更前,无量世以前,在佛陀因地的时候,原来他是伤害佛陀的人,拿刀割佛陀的耳朵、鼻子,伤害佛陀的人。你看佛陀在那个时候,在因地的时候,在菩萨道的时候,都还跟他讲说,我将来成佛的时候,我第一个度你。这种就是一切法得成于忍的最佳写照,所以我们就要学佛陀。

 所以中国人把六度里面这个忍辱,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为什么翻忍辱呢因为翻译到中国来也要入境随俗,中国人其实它原来开始翻的时候是忍耐,布施、持戒、忍耐。但是我们总感觉好像忍耐真的力道不够,换成忍辱就是不一样啊。为什么因为中国人爱面子,中国人就是最爱面子的民族,叫「士可杀,不可辱」。读书人说,你可以杀我的头,但是不能够侮辱我。确实是如此,就是「士可杀,不可辱」。所以后来翻译的祖师大德真的很有智慧,欸,用忍辱最恰当,果然翻得非常好,《金刚经》里面就翻成忍辱仙人。我们也曾经讲过,山东百忍公,百忍成道,「百忍成金」的故事给各位听过。

  所以我们今天就来探讨说,为什么一切法得于忍但是众生都是没有耐心,尤其是现代的人,现代人就是没有忍辱心、没有忍耐心。所以我们修行,一切法得成于忍,就是你要开悟,什么叫一切法不是佛法叫一切法,六根对六尘都是你修忍辱的地方,眼见色、耳闻声、鼻嗅香,舌尝味、身对触、意对法,眼耳鼻舌身意对色声香味触法都是修忍的地方,修忍辱的地方。我们说,生忍、法忍、无生法忍,对不对我们要「花开见佛悟无生」,那你证到无生法忍,那你就成佛了,所以一切法得成于忍,一切法都是佛法。所以《金刚经》里面跟我们讲,一切法得成于忍。《金刚经》里面讲六度波罗蜜,六波罗蜜,它是教诫初学先修两样。你看佛陀在《金刚经》里面特别讲到有两个问题,一个问题就是布施,一个问题就是忍辱。

 欸,我们说,终于抓到《金刚经》的要点。佛陀跟你讲,不住色声香味触法布施,佛陀跟你讲,不住色布施、不住声布施、不住香布施、不住味布施、不住触布施、不住法布施,什么意思呢就不住色布施是你眼睛看了,你就要放下来,你不能起执着。眼睛看了,不能说,我喜欢,不能眼睛看了,我讨厌。佛陀告诉你说,你要从这个地方去修,这个叫不住六尘布施。我们刚开始是学财布施、法布施、无畏布施,对不对其实最大的布施就是《金刚经》里面讲的这个境界,全部都放下来了,不住色声香味触法布施,到达「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那是最大的布施,那就到六度波罗蜜了。什么叫波罗蜜登彼岸叫波罗蜜。所以如果你没有到这样的一个境界的时候,你六度只是修福。但是如果你能够到这一个不住色声香味触法布施的时候,那六度就是波罗蜜。

  所以《金刚经》教你两样,修两样,一个布施,一个是什么修忍辱。所以《金刚经》里面讲,有忍辱仙人啦,一切法得成于忍啦。那布施是放下,绝对不是说,我有钱赶快拿去布施做好事,去铺桥造路、去救济穷人,这个只是刚开始一个方便。你说,我这样叫布施,不是,你这样的话只是刚开始而已,这是一个普通善人。你可能如果认为这样是布施的话,你就把佛的意思搞错了,这不是布施真正的意思。真正的意思是,你把你的见解放下来、把你的烦恼放下来。就像我们刚才讲说,把你的瞋心放下来,把你的贪瞋痴布施掉,把你的身见、边见、见取见、戒禁取见、邪见布施掉,是这个意思啊。单单把你的钱布施掉,你来生只是得福报,可是你并没有智慧。可是你把你的这些前面讲的烦恼布施掉,把贪瞋痴布施掉,把身见、边见、见取见、戒禁取见、邪见布施掉,你不是光得到福报,你得智慧。

  我们现在世间有钱的人、有势力的人很多,过去生中就是修这个因来的,现在有钱了,不再修行了,不再做好事了。欸,这个我们看了很多。欸,现在也有,是真的有,是真的有这些富豪,当然也有这些富豪很喜欢布施,比如说,我在讲经讲座上提过的美国的比尔盖兹、巴菲特股神、香港的余彭年富豪,他们都很喜欢布施,李嘉诚也喜欢布施。不是说,全部都不喜欢,也有很多富豪喜欢做好事的。所以老和尚说,世间有钱人,有势力的人都是过去生布施来的,所以今天才得这么多的富贵、财富,但是现在有钱了就不再修行了,不再做好事了。所以布施是放下我们的一切知见,放下一切烦恼,是教我们舍这个东西,功夫就在这个地方用。

  如果你明白这个道里,六祖大师在黄梅八个月的修行,六度万行,你们想想看对不对六祖在黄梅修八个月的舂米,他就在修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样样具足。他没有上过法堂,他没有去听一堂课。这种修行只有五祖忍和尚明了,他看得出来。五祖弘忍大师那个寺庙有三千多人,只有一个人真正在修行,是谁六祖大师,在舂米的。别人都是假修行,那个真修行的人,假修行的瞧不起。可是真修行对于假修行的人都恭敬,你看看《坛经》上面,连一个小小的行者,就是那个沙弥,十四、五岁,还没有出家的,带发在庙里面做事的行者,六祖大师都称他叫上人,就指那个小沙弥。

  这个典故我只要稍微提一下,在《六祖坛经》里面有,「下下人有上上智,上上人有没意智。」我把这个经文念一遍,我简单解释给各位听。「复两日,有一童子于碓房过,唱诵其偈;能一闻,便知此偈未见本性,虽未蒙教授,早识大意。遂问童子曰:『诵者何偈』童子言:『尔这獦獠不知,大师言:「世人生死事大,欲得传付衣法,令门人作偈来看。若悟大意,即付衣法为第六祖。」神秀上座,于南廊壁上,书无相偈,大师令人皆诵此偈,依此偈修,免堕恶道。』能曰:『我亦要诵此,结来生缘,同生佛地。上人!我此踏碓,八个余月,未曾行到堂前。望上人引至偈前礼拜。』童子引至偈前作礼,能曰:『能不识字,请上人为读。』时,有江州别驾,姓张名日用,便高声读。能闻已,因自言:『亦有一偈,望别驾为书。』别驾言:『獦獠,汝亦作偈其事稀有。』能启别驾言:『欲学无上菩提,不得轻于初学。下下人有上上智,上上人有没意智。若轻人,即有无量无边罪。』」

  末学因为讲过《六祖坛经》在佛陀基金会,所以我对《六祖坛经》独有所锺、情有所锺。我把这一段解释给各位听,六祖大师在舂米房舂米的时候,因为那时候五祖大师要传衣钵,就叫弟子去写一首偈语出来,自己修学的心得,神秀大师先写一首偈语。过了两天,有一个童子就是那个沙弥,就老和尚这里讲的十四、五岁那个行者,那童子就经过碓米房了,就诵神秀的偈子,说「身如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在那边摇头晃脑。

 六祖大师一听,说这个没有见本性,我虽然没有和尚教我,但是我早就已经明自本心了,我早识大意了,就问那个童子说了,「诵者何偈」你是诵什么偈呀童子说,「尔这獦獠」,你这个獦獠,就是没有开化的民族,没有文明的人,不知大师说生死事大吗他想要,大师想要传衣钵了,叫「门人作偈来看」了,如果能够「悟大意」,「悟大意」就是什么能够悟本心、悟自性,明心见性,就付给你第六祖的衣钵。所以神秀大师在南廊壁上就写这个「无相偈」。大师看了说,教人家说,诵这个偈可以不要堕恶道。为什么因为他没有见性,所以只能当做善法修,所以未入门。五祖大师看了以后就说,这个没有入门,「依此偈修,免堕恶道」。惠能大师说,我也要诵这首偈,来「结来生缘」,同生佛地。「上人」,这个地方就讲上人,就称这个小沙弥做上人,我在这个地方踏碓八个月,还没有到法堂前面,请上人带我过去好不好

  童子就引他到偈前要作礼,刚好旁边有一个江州别驾,别驾是以前一个官名,他姓张名日用,叫张日用。张日用先读神秀大师的偈语了。六祖大师说,我也有一个偈语要写,请别驾你帮我写。别驾说,尔獦獠你也会作偈,「其事稀有」,这个太稀有了。这个地方,从这个地方,惠能大师就说了,就告诉别驾说,「欲学无上菩提」,你想要开大智慧,「不得轻于初学」,你不要看不起那个刚学佛的人。「下下人有上上智」,你不要看那些愚夫愚妇,他偶而迸一句话出来都是「上上智」,都是开智慧的话。那「上上人」呢「有没意智」。虽然他辩才无碍,能讲经说法,「上上智」,根器很高的人,他有时候也会有起了无名烦恼的话语出来,上上人也有没意智。「若轻人」,如果你轻视别人,就有无量无边的罪。

 老和尚讲的是指这个地方,我稍微再提一下。所以老和尚说,六祖都称他叫上人,就称这个小沙弥叫上人,这样的恭敬,可见他不但是修六度万行,他还在那里真正修普贤十愿。为什么他礼敬诸佛。我们看经,听讲经要从这个地方着眼,才晓得我们在日常生活当中如何去修学。所以老和尚说,修行的纲领是修觉而不迷、正而不邪、净而不染。我们修净土的人特别重视第三条清净心,清净心具足戒定慧,清净心就具足无量的智慧德能、德行。

  我们一天到晚看到别人的过失,没有看到自己的过失。实际上别人决定没有过失,怎么决定没有过失呢凡所有相,皆是虚妄的,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他哪来的过失呢没有。过失从哪里来的我们自己的心里有过失。我们这个心肮脏了,照到别人的地方统统是脏的。你看到这个脏,那个也脏,不知道自己能照的是脏,外头并不脏。六祖把这个情形讲得很清楚,若真修道人,不见他人过,若见他人非,自非却相左。我们要把这些宝贵的教训应用在生活上,应用在处事待人接物上。以上一切法得成于忍,六祖大师在五祖那边修八个月,就是在修这个忍辱,最后成就了,得到衣钵。这是老和尚在《阿弥陀经疏钞演义》里面一百一十六集的开示,我引述这一段话。

净空老法师关于文言文的开示

一、正法教给你,是「依法不依人」。法是什么?经典。人是什么?他所讲的,他所注解的,我们 不依靠这个,我们以经为主。我们研究注解,依靠古人的注解,今人的注解我们不依靠,为什么?不可靠,没有经过历史的锻炼。譬如莲池大师这个《疏钞》,它已经流传五百年了,这五百年当中多少高明的人看过,认为这个没有问题,我们可以相信。假如这里面有毛病,早就淘汰了,因为那个时候印刷术不方便,需要手抄。 木刻版本是一个字一个字雕出来的,很费工夫!不是真正的东西,谁肯出钱?谁愿意把这个东西流通?所以这是历史给我们作见证,证明他所说的是真实的,不是虚妄的。凡是愈久远的东西愈可靠,文章亦复如是,凡是流传下来的都是好东西。譬如韩愈、柳宗元,这是唐朝大文学家,他一生不知道写多少文章,最好的流传下 来,其次的早都丢掉了,为什么?没有人愿意把它流通。所以这些东西,愈是古老的愈真实、愈有价值,所以我劝诸位少看现在人的东西。

其实,文言文 不 难!学文言文 的 秘诀就是读诵,要常常念。从前小孩就是背,古文能够背五十篇、一百篇,文字障碍就没有了。现在我们是不是要去念《古文观止》?跟诸位说,不必,你念这个经就行了。莲池大师这个文章是很浅的文言文 , 也是最好的文章,你就念这个书,天天念,念上三年,你的文言文 就 通了。每天念几段,不必再去念其他的。不但文言文 通 达,经也通达了,一举不只二得,有数得,为什么?教理行,果也能得到,能够得一心就是证果。这是正法。

----------阿弥陀经疏钞演义(第 三十六集)1984/12 台湾景美华藏图书馆 档名:01-03-036

二、从前在帝王的时代, 讲经不是随便可以讲的,印经不是随便可以印的。你想印一部经,流通一部经,要政府批准,不批准不能随便流通这个文字。所以从前经典都是皇帝颁发的,纵然做注解,先要送给皇帝看,皇帝他哪有时间看?他找那些法师、大德居士,找专家去看,看看有没有问题?没有问题,好!下个圣旨就可以流通了,大家才可以刻。如 果不是经过国家颁布的,决定禁止流通。讲经说法,或者是法师、或者是居士,也要经过朝廷或者是地方官吏所认可的才行。现在是民主自由,你喜欢印什么就印什么,没人干涉你。所以现代确确实实不只魔高一丈,道高一尺,不止这个情形。所以我们生在这个时代,最给我们困惑的就是这桩事情。

我们要想避免这个困 惑,怎么办?唯一的办法就是读古书。古书有历史的证验,证明考验,它流传几百年。如果不是真正好的东西,它流传不下来,这几百年当中早就被淘汰了。它还没被淘汰,还能够留存在今天,一定有它相当的价值,所以我们读古书。古书难不难读?不难!只要你有耐心的下二、三年功夫,这古文就是文言文 , 你就能够念得通。尤其在现代,我们学习纵然没有老师也可以自修。国语日报发行的《古今文选》里面收了不少好的古文,注音注解都非常详细,自己确实可以自修。如果全心全力研读经典,只要肯费点功夫查辞典,意思不难懂。诸位要晓得,佛经的文字比古文浅得多,是当时最浅显的文字。佛法要求的是普遍流通,所以不 用艰深的辞句,怕一般人看不懂。佛法在翻译的时候就考虑到,要大众化、普遍化。所以佛经的文字称为「变文」,变体文,换句话说,是当时的白话文,很容易懂。有许多念佛的老太婆,她不认识字,她能念经,她懂得经的意思,道理就在此地。

这是讲到见闻。学佛确 确实实是要讲求博学多闻,这在理论上讲,没错!在事上讲,有它的分寸,这个我们不能不晓得。现在世间做学问的方法,像胡适之就有个比喻:为学就好像金字塔。金字塔下面广大,它有一个顶尖,这个意思就是说,做学问要博学多闻,再专精一门,这个是世间法。佛法,那要把金字塔倒过来,佛法是先专后博。你们在学 校念书,要学几十种科目,愈是念到高的学府,到大学、研究所,学的东西愈专,就好像金字塔走到顶端了;这是世间学说。佛法不然,古人常用树做比喻,佛法先求什么?求根、求本,本就是主干,然后再从主干上生枝叶花果,愈来愈广博。所以佛门修学跟世间法,方法正好相反,先专攻一门,这一门成就了,然后才可以博 学多闻。所以,博学多闻不是对初学人讲的。谁修博学多闻?菩萨。

----------阿弥陀经疏钞演义(第 三十七集)1984/12 台湾景美华藏图书馆 档名:01-03-037

三、古圣先贤这种好的东西太多了,一生都读不尽!所以我常常劝同修们念古书。古书文言文 看 不懂,没这个道理!你自己信心要坚定起来,如果读文言文 的 信心都没有,还学什么佛!学佛的信心怎么能够建立得起来?前年有一个美国人,在台大念博士班,他在我们图书馆住四个月,国语讲得不错,他能读《华严经》,能看清凉大师的注解。他学中文才四年,我很佩服他。他现在在纽约沈家桢那个地方。可见得不难!外国人花四年的时间可以读中国的文言文 , 可以能够理解。我们中国人念文言文 , 总比外国人方便!

文言文 怎 么学法?很简单,《弥陀经疏钞》你从头到尾念一百遍就通了,问题就解决了。不认识字查查字典,念上一百遍,你文言文 的 基础就打好,你再看一切经都没障碍了。从前人学古文,背书,你能够熟背五十篇就有读的能力,能够熟背一百篇就有写的能力,以前教学就是这么教法的。今天我们学文言文 , 不必背古文,读佛经就好,天天读,读上三年自然就通了,就没有障碍了。要晓得文言文 是 一把钥匙,古圣先贤五千年累积的智慧经验的宝藏,文言文 是 个工具,你要是拿到这把钥匙,三藏经典与《四库全书》你就得受用。这都是经过历史考验,都是真实的学问。不像现在东西,现在东西没经过考验。你有这把钥匙,宝藏就是你自己的;你没有这把钥匙,《四库全书》、三藏经典供在家里,一堆废纸堆在那个地方,喂书虫去了,没有功德!所以现在人家里请了藏经供在家 里,自己不看,又不肯借给别人看。我家里供佛像有佛宝,供藏经有法宝,以为家里三宝具足就有护法神保佑他了。其实护法神是什么?仔细检查检查,书里头长的那个小虫,就是护法神。经都被虫吃掉了,造罪业!自己不看,一定要借给别人看,流通佛法。佛法怎么可以吝啬?怎么可以不给人?部部经里面后头都讲流通,都 有个流通分,希望你能够流传三世,通达十方。

现在还有一些莫名其妙的,那都是造阿鼻地狱罪。经典后头印「版权所有,翻印必究」。这就是决定不准流通,这个经是我一个人的,换句话说,他决定入阿鼻地狱。经典怎么可以这个作法?你看古大德所印的经书,后头一定印「欢迎流通,功德无 量」,一定是这个印法,巴不得你去流通。现在居然印的是「不准流通,翻印必究」,把经典与古人注解独占,这是障碍佛法流通,断一切众生的法身慧命。占释迦牟尼佛的版权,占古人的版权,这像什么话!什么时候释迦牟尼佛与古来高僧大德把版权给你了?这没听说!实在是莫名其妙。所以我看到好笑!后头凡是有这个字 眼的,都是阿鼻地狱已经注册挂号了。有些真正好的同学,我都告诉他,我们弘扬佛法,古圣先贤东西要大力弘扬,去影印帮助它流通,自己的著作也要欢迎翻印,也要广为流通利益众生。

--------阿弥陀经疏钞演义(第 四十五集) 1984/12 台湾景美华藏图书馆档名:01-03-045

四、文言文 将来渐渐的就失传, 这是我们整个民族的不幸。我觉得祖先留给我们最大的遗产、最丰富的宝藏就是文言文 , 这是全世界任何国家民族所没有的,这个发明真正了不起!老祖先们知道言语文字会随著时代改变,如果将当时那些人的智慧、见识要留传给后人作参考,用什么方法才能保存,叫后人见到之后就如同当面谈话一样,这才发明文言文 。 语言可以随时变,文言永远不变。

我们今天念孔子的书,就跟朋友写信往来一样,虽然念二千多年以前的书籍,还是跟对面谈话一样,不至於错解意思,这就是文言文 的 好处。我们看其他国家的古文,二千年以前的那些文字,都得要考古学家、专门的人才,才能辨识,没有像中国人这么便利。这是中国祖先替后世子孙想得太周到,全世界所没有的。我们今天如果把文言文 丢 弃,怎能对得起祖先?这几千年,这是圣贤人他们的思想、见解、智慧,如果我们能通达文言文 , 这个宝藏是属於我们自己的,确实增长学问、增长见识。

文言文 的 修学实在讲没有秘诀,自古以来只有一个方法:就是背诵。过去李老师在台中教学,他老人家告诉我们:「你能背诵五十篇《古文观止》,你就有能力阅读文言文 ; 能背诵一百篇文言文 , 你就可以写文言文 了。」 可见得咱们中国自古以来,小学教育教什么?背书,背书的好处就在此地,打下文言文 的 基础。民国初年,十一、二岁小孩写的文言文 的 文章,都写得非常好,现在大学中文系的学生写不出来。

我记得有一次在大专讲座,我把民国初年小学生的模范作文,影印几篇贴在这个地方给大学生们看看。他为什么写得这么好?背古文背得多!现在人不肯背书,一听到背书就头痛,这个没法子,一定要背书。我们现在鼓励学佛的同修要注重文言文 , 为什么?所有的经典都是文言文 写 的。如果我们偷懒,不想看文言文 , 看现代人把经典用白话文翻出来的,那个白话文翻的经典错误百出,绝对不是原来的意思。所以你要想真正得到佛法的利益,这个工具自己必须要得到。

---------阿弥陀经疏钞演义(第 一二九集)1984/12 台湾景美华藏图书馆 档名:01-03-129

五、从前印刷术不发达,中国的印刷术在宋朝才发明,用木刻板刻成版,一张一张的刷,成本太 高,如果不是真正好的东西,谁肯出钱出力来给你流通?不像现在,现在印刷术发达,印东西太便宜,以前难!所以古人东西留传到今天,可以说受过时代历史的考验,禁得起考验,禁得起大众的批评,是真的好东西留传到后世。

所以我劝同修们看注解要看古人的注解,不要看现代人的,为什么?现代人他究竟是真的是假的,我们没有能力辨别。真的,对我们这是有好处,万一看到假的,我们就上当吃亏!没有能力辨别,还是读古人的东西好,可靠!像我们这部书,莲池大师距 离我们五百多年,经过明朝末年、清朝一代,民国到今天也八十年了,多少高僧大德的眼目,没有不赞叹的,这个我们念起来可以放心。所以我不大看现在人的东西,这是很多人都知道的,我绝对不是瞧不起现代人,我是自己没有眼光,不别贤愚,是愚人!所以想想,古人是经过大家承认的,比较可靠,我这才念古人的东 西。今天这些著作,如果再经过五百年,还有人传下去,他也禁得起考验,那自然是好东西,这是我们选择的一个标准。

古人东西,文言比较难读,其实这是心理作用,多念几遍就不难!我看过民国初年小学生的作文,十一、二岁小朋友写的文章,现在大学中文系的学生看他的文章,恐怕还要查字典,还有好多东西他不懂。为什么那时候的人能,我们现在的人不能?不是 现在人不能,是现在人不肯念文言文 。文言文 的 诀窍没有别的,就是念,就是背诵。从前台中李老师教给我们,能背诵五十篇古文,就有阅读的能力,就没有障碍了,文言文 你 能看得懂;你能背诵一百篇古文,就有能力写文言文 。 他勉励我们背诵,所以我现在劝同学们背《无量寿经》,《无量寿经》四十八篇,跟李老师规定的五十篇就差两篇,差不多了。能背诵《无量寿经》,你看佛经的能力决定没有问题,文字的障碍就没有了。所以,这是应当要下功夫。不必刻意去背诵,刻意背诵那是增加压力。每天至少念三遍,一天都不缺,念一年就会背诵。不需要背,自自 然然就会背!我们有不少同修,念三个月就会背诵了。由此可知,这不是一桩难事情,就是要自己去下功夫。

------阿弥陀经疏钞演义(第二二三集)1984/12  台湾景美华藏图书馆 档名:01-03-223

六、「读经史摄取古人之经验,参学摄取今人之成果,是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师法弥陀行也」。阿弥陀佛智慧、功德的成就,即使现在的科 学家听到,也佩服得五体投地。为什么?他确实是符合科学的精神。读书,现代众生遭到这么大的苦难,实在讲,不读书之过。我们中国古圣先贤对於后世的子孙,设想得真正是无微不至,想得太周到,是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民族都没有的,我们才知道自己祖宗恩德之大。祖先们一代一代把他们的智慧、把他们的经验、把他们 的教训留传给后世,希望后人从这个基础上再发扬光大,一代超过一代,这是我们中国古人的一个思想、理念,希望一代比一代好。

要用什么样的方法,把他的智慧、经验传给后人?这就要有个工具,在过去没有电视,也没有录音机,怎样把这个东西留给后人?语言,说实在话不能传之久远。为什么?它会变的,常常有新的术语流行,后人不能了解前人的意思。文字也会随著言语去 变迁,所以中国古人就想了一个绝妙的方法,语跟文走两条路,不走同一条路。所以,这个文叫文言文 , 跟语文走两条路,语文会随著时代变,文言文 是 永远不变,这个问题就解决了。永远不变的这个工具,才能够把几千年以前的人,他们的智慧、他们的经验保存下来传给后世,这是全世界任何国家民族没有的。现在我们中国子孙真是不孝,大不孝!把祖宗这样丰富的资产,我们把它舍弃掉,把它否定掉,不要它,这才遭大劫难,这对不起祖宗。

文言文 难 学吗?不难学!我们看民国初年,我在台湾,过去还收集有几本(过去我有十几本)民国初年的小学生的作文,小学生的作文那个小册子,我还有十几本。现在?以后都是人家借去,借去又不还给我,到后来忘掉了,不知道什么人借去,没有了,现在还剩了三本。现在这个三本我不借了,人家要我可以影印给他,影印很方便, 我不借了。小学生的作文,什么年龄?大概十一、二岁,是小学四年级,四年级的作文。现在大学文学院毕业的学生都作不出来,不但作不出来,恐怕念都念不懂。为什么那个时候十一、二岁的儿童能作得出来,现在大学生作不出来?由此可知,文言文 不 难!小孩都能作得出来,难什么。中国古时候,不满廿岁中进士的人很多,进士是国家最高的学位,相当於现在的博士。怎么会有困难?困难是现在人根本不愿意念它,这就难了。

学习文言文 没 有别的诀窍,就是读诵;读,看著本子叫读,不看本子叫诵,诵是背诵。我过去在台中跟李炳南老居士学佛,李老师告诉我们,佛经最晚的翻译都是在宋朝;换句话说,佛经典是古 文,古文里面最浅显的。宋以后所翻译的太少太少了,因此对於文言文 必 须要学习。怎么学习法?他教我们一定要熟读五十篇古文,取材取《古文观止》。在《古文观止》里面选五十篇,五十篇你能够背诵,你就有能力看文言文 , 像现在台湾这几年印的《四库全书》,你就有能力阅读。你能够熟背一百篇古文,你就能够写文言文 。 一个星期背一篇,用上一年的时间,也可以背五十篇,我们文言文 这 把钥匙就拿到了。《四库全书》、三藏经典,对我来讲,文字的障碍破除了,你就有能力阅读。这是古圣先贤智慧、经验的宝藏,都提供给我们做参考。读经史摄取古人的经验。

你要说古书没有价值,古人的东西没有价值,你看看最近,伊拉克打仗的时候,我看报纸上还常常引用《孙子兵法》。《孙子兵法》他们是不是真的念通了?决定没有念通,不过是懂得一、两句而已。懂得一、两句就能打胜仗,你看看了不起。科学发达 到这种程度,还离不开《孙子兵法》,你就晓得,中国古圣先贤智慧、经验的丰富,不是我们人能够想像得到的,所以要念古书,要读历史。读历史摄取到史实,你看东西会看得很深、看得很远,这就是你有历史的眼光,你的判断力跟一般人决定不一样。所以,经与史是一定要读的,这是纵的学术,集成几千年的道统、智慧、 经验、教训。

横的方面,就是佛法讲参学,我们现在的话来讲,观光考察。你到每个国家地区去看看,你看看他们怎么个做法,取它的长处,舍它的短处,这样来建设自己的国家。这个国家就是世界第一等国家,没有任何国家能够跟它相比的,这是真正的智慧,绝对 不是闭门造车。所以,读万卷书是摄取古人的经验,行万里路就是考察,观光、考察,吸收现代的知识,所谓博古通今,成就自己圆满的智慧、学问,阿弥陀佛就是这么学来的。实在讲,他给我们做了个榜样,我们中国古圣先贤也是这样教给我们的。当时我们中国古圣,古人跟西方印度没有见过面,也没有开过会,也没有对过 话,他们的讲法、他们的看法、做法完全相同,这就是古人所谓「英雄所见,大略相同」,真正有智慧的人的见解很接近。

--------------------阿弥陀经要解研习报 告(第五集) 1991 新加坡  档名:01-08-05

七、特别是这个「孝」字,我们中国的文字是全世界任何国家、民族所没有的。我们的祖先对后世的子孙,实在讲 照顾到无微不至,发明这种方法,使千万年古圣先贤他们的智慧、他们的经验,都可以藉这个方法流传给千年万世的子孙,这是个非常伟大的发明,使我们对祖先感激到五体投地。我们知道全世界的文字跟语言是一致的,语文是一致的。语言会随著时代变更,会改变,所以古时候人的言语、术语,后世的人没办法理解,也没办 法懂得。像现在西方人的希腊文,他们的古文,印度的梵文,没有人能够懂得。唯独中国人发明了文言文 , 他把语跟文分开来,走两条路子。语言随你怎么样变化,文言始终不变,有一个不变的东西,永远不变。所以,你要真正能够懂得文言文 , 你读孔子公的东西,孔子去我们两千五百年,我们今天读《论语》,还跟孔子像面对面讲话一样,像直接通信往来一样,我们能理解他的意思。所以这个发明是全世界所没有的。

文言文 的 修养很简单,只要能够熟读五十篇古文,你就有能力阅读;你能够熟读一百篇古文,你就有能力写作。所以在中国古时候,十二、三岁的小朋友就能够写出很好的文言文 的 文章。我们今天看到很奇怪,实际上他们从六、七岁就开始读古文,读个五年、七年他就能写,他就能看了,所以这并不是很困难的事情。佛教的经典比我们中国的古文要浅,这就是我们所讲的变文,变体文。因为佛教传到中国是后汉时期,翻经的法师为了经典能够普及大众,就用最浅显的文字来写出来,所以佛经的文字比起 古文要来得格外的容易懂。这是翻经这些大德们已经给我们很多很多的便利,这都是我们要认识清楚的。

「孝」这个字是会意,教我们体会其中的意思,这个字上面是「老」,下面是「子」,这是两个合成一个。它的意思就是告诉我们,上一代跟下一代是一体,不是二体。现在西方人讲父子有代沟,有代沟就不孝了,就没有孝,孝没有代沟,孝是上一代跟 下一代是一体。上一代还有上一代,过去无始;下一代还有下一代,未来无终,无始无终是一个整体。儒家是这个概念,佛家讲这个是事实,所谓是「竖穷三际,横遍十方」,是什么?就是圆满的自性。自性就是法界,法界就是自己的真心、自性,在我们中国用「孝」这个字,这个符号圆圆满满含了这个意思。所以我们要问, 孝道什么人才能把它做得圆圆满满,一点欠缺都没有?给诸位说,只有成佛才做得圆满。因为等觉菩萨还有一品生相无明没有断,那就是孝道的不圆满,孝道的不清净。可见得这个字是我们从今天凡夫地一直到成佛,不能离开「光孝」两个字,光孝就是一切佛法的大总持法门。不但是净宗经典给我们宣扬这个道理,说明这个事 实,即使世尊在世,四十九年所说一切法,从来没有离开过这两个字。所以这个道场名号,含义是无尽的深广。

由此可知,不仅仅是不敬父母是不孝,不养父母是不孝,兄弟不和也是不孝,子孙不贤也是不孝;总而言之,你叫父母担心,你叫父母有牵挂,就是不孝。你在社会上工作不努力,也是不孝;你不服从长官,也是不孝;你不遵守国家法令规章,也是不 孝;你与工作同仁不能够和睦相处,同心协力,也是不孝。可见得这个「孝」是无所不包含,希望诸位同修要在这个字上面认真努力去深入、去理解它。佛法跟孔孟教育都是建立在孝道的基础上,在佛法,地藏菩萨代表这个法门,所以《地藏经》是佛门的孝经。地是心地,藏是宝藏,我们心地有无量的智慧,无量的德能,那就 是心地含藏无尽宝藏。六祖大师说,「何期自性,本来具足」,样样不缺,自性当中具足的。孝敬就是孝亲尊师,这是性德,唯有孝亲尊师能够开发自性的宝藏。所以儒家的教学是以孝敬为中心,佛法教学也是以孝敬为中心,这是世出世间的圣人对世人教学不谋而合的处所。

--------------阿弥陀经对现代人的启 示(第一集)1992/4 中国广州光孝寺 档 名:01-10-01

八、注解经典的、讲经说法的都不是凡人,留下这么多的典籍、教训,这是我们中国人,人人都有 分,是无尽的文化遗产。我们要愿意去继承这分遗产、接受这分遗产,我们的祖宗只要求我们一个条件,你只要把这个条件做到,这个遗产就交给你了。

这一个条件是什么?是文言文 。 为什么要提出这个条件?这是我们中国古代的祖先绝顶聪明的智慧,是我们在今天观察整个世界,任何一个国家民族的祖先都没有想到。那就是他们的智慧、他们的经验要用什么方法传下去,传到千年万世还永远保持那个纯度,而不会产生变化,这个工具太重要了。我们的祖先了解,言语会随著时代变的,所以古人的言语我们 现代人不懂。如果文字跟语言是一致的,传久之后,后来的人对这个语文就不认识了。这在西方我们看到的,像希腊文、拉丁文,这都变成了他们的古文,极少数的考古学家还在那里摸索,不能够普遍流通。所以我们中国的祖先聪, , , , , , , 明,从商周时候就把语言跟文字分成两条道路,语言随便你怎么变,我的文不变,这个方法妙极了!我们今天,你能够懂得文言文 , 你读《论语》就是跟孔老夫子交谈,你读《孟子》就是跟孟夫子见面。彼此能够沟通意见,而不至於发生误会、不至於发生错误。所以,文言文 是 中国古圣先贤最伟大的发明,用这样一个工具、这么一个方法,把前人的智慧、前人的才艺、前人累积的经验传给我们。

文言文 现 在人一看到,这个好难!其实比学英语容易太多了,这是真话。难在什么地方?难在你不肯学。我们过去在台中李老师会下学佛经,李老师告诉我们,佛经最晚的翻译是南宋。南宋所翻的经已经非常少 了,差不多十分之七、八是在隋唐时候翻的。那个时候翻经的这些高僧大德已经考虑到了,经典所用的文字是最浅显的文字,也就是当时我们现在讲的白话文,当时的白话文。所以佛经文字,诸位要跟古文比一比,最常见的《古文观止》,你跟它比一比,我们佛经的文字比那个要浅显很多。你看我们念的《阿弥陀经》,你看起 来并不难懂。《阿弥陀经》是在南北朝时代姚秦时候翻译的,还在隋唐之前。你看到这个文字比起当时陶渊明、谢灵运是同时代的,跟罗什大师同时代的,你看看陶渊明的文章比《阿弥陀经》要深得多。所以翻经的大德已经用尽了心思来帮助后人,我们现在有很多人说佛经为什么不翻成白话文?古人已经在那里用尽心思了,尽 量的简化,确实他们对得起我们。我们对於文言文 真 正能够稍稍有修养,我们文字这一关就能够通过,就有能力、有资格接受我们祖宗留下来的遗产,这是世界上最丰富的遗产。

李老 师常常教给我们,他说文言文 从 哪里学?要从背古文下手。他教给我们,能够熟背五十篇古文,他的标准就是从《古文观止》里面选择,能够熟背五十篇,你就有能力阅读文言文 ; 如果能够熟背一百篇,你就有能力写文言文 。 所以,他教给我们要背书,现在要真正肯用功努力,比从前实在是方便太多。台湾的国语日报编的《古今文选》,一直印到现在印了不少,大概《古文观止》里面三百篇可能都收进去了。我们在里面选择,用《古文观止》做标准,能够选择个五、六十篇认真的去读,先把这个条件拿到,然后你研究佛经、研究中国的古籍,你就 有了基础。所以,文言文 决 定不能放弃,如果有人叫你放弃文言文 , 你要是听了他的话,就上了大当。等於是放弃几千年祖先留给你的遗产,你说这个放弃太可惜了,那真是无尽的智慧宝藏。

学佛的同修,尤其是中年以上,背诵古文确实有困难,所以是年龄愈小愈好。我常常劝勉同 修们,你们要教你们的儿女,勉励子弟要熟读文言文 。 你能够用两、三年的时间盯著他、督促他,现在他虽然感觉到痛苦,将来他一辈子感激你,感激不尽!

-----------佛说阿弥陀经要解(第 一集)1993/6 美国加州迪安萨大学 档名:01-11-01

不染六尘名护法;不生妄想名涅盘。心外见法,名为外道;若悟自心,即是涅盘。

慧律法师开示:

佛教,所追求的最高境界,就叫做涅盘,涅盘翻译过来叫做不生不灭,不生不灭的意思就是我们要用这一颗心,智慧的心,解脱的心,来面对这个世间,什么叫做不生不灭呢?意思就是任何的东西增加,也没感觉增加,任何的东西减少,也不计较减少,因为这些相只是心的影像而已,没有实体可得,简单讲涅盘就是来无来相,去无去相,增也没有增相,减也没有减相,也没有什么是跟非,也无所谓的对跟错,简单讲涅盘就是不落入对立,完成了绝对的智慧。绝对就是绝对,就像虚空可以包容一切,这就是我们修学佛道要追求的,用一颗智慧的心,过活了每一分每一秒的现象界的生活,换句话说用一颗像虚空那么大的胸量来过着我们每一分每一秒的现象界生活。这个就是我们所要追求的,慢慢的每一分每一秒,进入了不增不减,不来不去,不生不灭,那我们慢慢就了解涅盘的心是什么,就是我们佛教追求的最好的一个原则一个领域,换句话说每一个人,众生都佛性,到最后都要进入涅盘,但是有因缘的人碰到佛法的人,就比较早成熟,没有因缘碰到佛法的人,就要经过百万劫。所以看个人的因缘,看个人的福报,不过啊用一点点智慧的心,涅盘的心在生活当中,总是可以过很快乐的日子,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来无来相,去无去相,生灭增减,是非对立相,统统没有,化作绝对的智慧,绝对的包容,那么人绝对的包容就无诤

如果看完我的回答对佛教有兴趣,可看末学个人简介中我推荐的佛教资料。

学佛为什麼要回向?有哪些事情应当回向?回向给谁?

学佛为什麼要回向?有哪些事情应当回向?回向给谁?这些我们都要把它搞清楚。凡是真正学佛的人,无论做什麼善事,大善、小善,你修世间法或者出世间法,都要回向。这里说得很清楚,『凡所修为』,「为」就是你的造作,「修」是你的修行,『咸愿往生』,不管做什麼,我们只有一个目标,求生净土,求生净土这个念头时时刻刻不能忘记。做一切善,做善事修福,这个福修了做什麼用?帮助我往生。

往生也要靠福报,经论里常说:「临命终时,心不颠倒」,这就是大福报。所修的一切善法,绝对不求现在的善果,不求这个福,修福不愿意享受这个福报,愿意在什麼时候享受?临命终时没有病,这是大福报。世间人讲五福,福有五大类。寿终时清清楚楚、明明白白,这是五福之一,而且是五福里面最重要的。为什麼?大家都晓得有六道,死了之后就去轮回了。凡是恶道,都是迷惑颠倒才去的,哪一个人清清楚楚的会到恶道去?人在临命终时害病,不认得家亲眷属,甚至不省人事,这个很危险!在这种情形之下,纵然我们帮他助念,这是尽到我们的心力,他有没有受用很难讲!假如他临命终时清清楚楚,我们帮他助念,这个很有效果。可见得临终那一著关系到来世的福报、来世的因果,所以非常的重要。因此我们今生在世,无论修大善小善,都希望资助在临命终时正念现前,佛号念得清清楚楚的往声,这叫「回向」,回向的意思就是在此地。

回向更有一重意思,就是破我执。世间人我执相当重,起心动念决定不把我忘掉,凡是做一桩事情,与我有没有好处,这是第一个念头。这种念头是与生俱来,用不著学的,总是与自己要有利益。由此可知,我执是天天在增长,我执是烦恼障的根源。没有我执,烦恼障就破了;没有法执,所知障就破了。所以这是两重障的根本。无论做什麼事都肯回向,我执就淡得多。我做的善事不为自己,为一切众生;我有福报,不要自己享,给众生去享,让大家享,这就把小我化成大我,这样就好。

『而回向无他向』,这是特别对修净土人来说的。如果我们一心一意求生西方净土,你念念都要回向西方,不能回向到别的地方去,就是念念不忘西方极乐世界,念念都修西方。『回向西方』就是『回向自性』,这个经上这麼说的,《华严经》上也是这麼说的。因为有些人不懂得这个道理,我做这麼多好事都替别人做的,最后一样也得不到,我干它做什麼?不干了。所以末后告诉你,回向西方就是回向自性,圆圆满满,整个还是自己得到的,那是真正得到的。如果现在为了小我,为了自己现在这个身体,结果是一样都得不到!因为这个身体是生不带来,死不带去,为它,你就上当,就吃亏了。要为自性,自性是真我。这个身是生灭之我,自性是不生不灭的真我。明白这个道理,你就懂得回向是应当要修学的。

阿弥陀经疏钞演义 (第四十四集) 1984/12 台湾景美华藏图书馆 档名:01-03-044

疏问:见有一生念佛,临终未必往生,何也?答:良繇一生念佛,未是一心念佛故。

这一段非常重要,有一生念佛而不能往生,这种人非常多。我们常听说,「念佛的人多,往生的人少」,这个多少差距很大,可以说一万个念佛人,真正能往生恐怕不到十个,原因在哪里?就在这一段。由此可知,这一段所说的是我们念佛能不能在这一生当中往生,这是关键的开示,我们不能不留意。

钞悠悠之徒,一生念佛,所谓虽不懈怠,亦不精进,未能一心,故不得生。

这是说为什么念佛不能往生,原因就在此地。要紧的是我们自己是不是莲池大师所说的这一类人?这是自己要认真去反省,认真的检点,我们有没有犯这个过失?所谓不懈怠,他天天念,他不是不念,一天念几千声,念一万声、二万声、三万声,他真念,也不精进。一天念这么多佛号,怎么说不精进?念是念了,心里还是散乱。由此可知,什么叫精进?念到真正一心,念到烦恼少了,一定从这里看效果。确实我们妄想少了、烦恼少了,心清净了,那叫精进,你得到效果。不要说在家人念几十年,心里还是乱成一团,出家人也不例外,是非人我、妄想执著有增无减,没觉得减少,这个佛号念得就没有用。这个佛号虽然念,没有精进,没有进步。『未能一心』,成绩就是在一心上去考察,我们是不是念到一心?要真想念到一心,一定要万缘放下,非必要的统统舍弃。不是必要看的,不必去看;不是必要听的,不要去听;不是必要要说的,也不必去说,你的心自然就清净。在家同修个人有事业、有家庭,与我事业、家庭有密切关系的,这个我们要看、要听、要说;与我事业、家庭没有太大关系的,我们就可以不闻、不问、不说。换句话说,要把妄想分别执著减少到最低的程度,让心定下来、心静下来,那才有成绩可言,这才能往生。所以首先把不能往生的这个因缘为我们说破了。

阿弥陀经疏钞演义  (第二五六集)  1984/12 档名:01-003-0256

真正的佛教,不求神通。

神通敌不过业力,没有学习佛法的道理,没有修行,没有慈悲心,没有出离心,没有菩提心,永远不可能脱离轮回!

佛教从两千五百多年前到现在,带给世人的,主要是它的教义、它的智慧,而且,这些智慧连科学家也无法推翻。

很多对佛教真谛尚不了解的所谓修行人,非常执着天眼、天耳、天上飞行,或者开中脉、见幻象等神通。不少的人为追求这些特异功能而学佛。这样不但达不到学佛的真正目的,反而很可能会走火入魔。

神通是修行过程当中自然而然的奇妙成就。若执着于此,只会对修行造成障碍。如果仅仅是追求神通,世间的许多特异功能、杂技、魔术都能显示许多常人难以置信的现象。随着科学日益发达,上天入地早已不是神话。所谓的神通除了盗名欺世,又有何用呢?

乔美仁波切说:“守持清净戒律才是最大的神通。”噶当派的大德们从来就以隐藏功德为荣,他们有一种说法:“隐藏功德者,邪魔不能害。”

现在世间的人却没有神通也到处炫耀自己的鬼通、魔通。他们不知,若身处五彩缤纷的世间,却不为外境所转,恒持正见,增上出离心、菩提心才是最大的神通。

——《旅途脚印》

1现在这个世界上有不少有神通的人,是真的不是假的,你们千千万万不要去惹他,不要去接近他,没好处。因为他那个神通都是鬼神附在他身上所现的,不是他的本能。妖魔鬼怪到这个世间,他跟他有缘,借著他的身体显神通,彼此两个人都有好处,那个魔鬼有好处,他自己也觉得我现在有神通了,也搞了不少的徒众来兴风作浪,搞这些名闻利养。现在人迷信这个特别多,讲真的他不相信,讲个假的他相信。

——阿弥陀经疏钞演义

2慧灯之光九

有些神通,反而是修行的障碍

继续再修,这个感受会慢慢淡化,最后淡化到一定程度,找到一个平衡点之后,就超越了欲界,进入四禅的第一禅。虽然人还是欲界的人,身体还是欲界的身体,但精神状态已经超越欲界,进入色界。按照显宗的说法,整个身体无法转化,但身体的某些部分,比如五种感官,就会因禅定的力量而发生改变,继而产生神通。比如,眼根转化以后,肉眼周围就会产生一种全新的眼球结构。《俱舍论》中讲,这是一种非常细微的光或微尘,也叫做天眼。有了天眼以后,就能看到很远地方的东西,或细胞、细菌、原子、分子等细微物质的结构,或能像X光一样,穿透墙壁、山脉等有碍之物,看到人的内脏与其他肉眼不可见的东西。

除了天眼,耳、鼻、舌、身都可以更新、升级、提升,并产生一些特殊功能:既可以看到以前看不到的东西,也能够听到以前听不见的声音等等。很多外道为了获得这些神通,会专门去修禅定。佛教不会追求神通,不会特意去修这些神通,但也不会拒绝。佛经上也讲过,对凡夫来说,神通的说服力远远超过了理论的说服力。很多人都不会去思考深奥的理论,却很容易相信神通。有了这些神通以后,也可以将其作为弘法利生、度化众生的一种工具与方便。

但我们也不要过分迷信、追求神通,很多时候,有神通也不一定是好事。有些普通人在被鬼神加持以后,也会临时产生一些神通。这些神通,就会变成修行的障碍。

曾有一群人在藏地的某个地方闭关修行,其中有个人就莫名其妙地产生了一种特异功能。他的眼睛可以看到七八公里乃至十几公里以外的东西,可以清清楚楚地看到什么人到闭关处来了,哪些人给闭关者供斋来了,他们穿着什么样的衣服,口袋里装着什么东西等等。因为有了这个神通,他的心就再也静不下来了,所以影响了修行。

当他将此情况告诉上师以后,上师趁他不备,猛然间把自己的念珠挂在了他的脖子上。两三天以后,这个人的神通就没有了。这种神通,就不是通过禅定产生的,而是被鬼神加持的。鬼神为什么要这样加持?这就是所谓的道高一尺、魔高一丈。修行人在修行的时候,一定会有障碍出现。有了神通,就会产生傲慢心,认为自己了不起。如果没有上师在身边时时提携,就意识不到自己的过失。长此以往,修行就会受影响。这样的神通,就是修行的障碍与恶魔。

甚至,神通还会成为堕落的帮凶。譬如,如果提婆达多没有神通,就不会造两个五无间罪。所以,神通既可以弘法利生,也可以造作恶业。但在四禅基础上修出来的神通,是不会去做坏事的。因为修到四禅的人,已经控制了贪欲心,控制了欲界的烦恼,所以不会利用神通来做坏事。被鬼神加持而产生的神通,就说不清楚了。所以,对真实的神通,我们既不追求、羡艳,也不打击、拒绝。当然,被鬼神加持的神通,就要严加防备了。

3

真正的证悟并不是色法,如果是色法,眼睛一看就知道:噢!你证悟了,他没有证悟。但并不是这样,因为这唯有依靠比量和其他方式来了知。如果自私自利

边听工作边佛经可以吗

可以的,心无旁骛地听是参学,边工作边听是熏修。 当然是听经不会影响工作,也不影响他人的情况下,例如有的人边工作边有背景音乐,有的开...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