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不和则卧不安”理论在针灸治疗失眠中的运用
“胃不和则卧不安”理论在针灸治疗失眠中的运用
汪文丽 1 刘 建武 2陈立国 1王晨光 1张艳红
寤寐是人体最基本的两个状态。 人体卫气昼行于阳, 阳 气盛则寤; 夜伏于阴, 阴 气盛则寐。 阴 阳 失调, 阳 气不得入于阴 分, 阴 不敛阳 则失眠。 其最主要的致病因素是现代生活方式和 饮食结构, 引 起人体脾胃 功能的 紊乱 [ 1 ] 。 在失眠的临床调 查中 , 患 脾胃病者约占13.6%[ 2 ], 68%的功能性消化不良患 者和50. 2% 的 肠 易 激综合 征 患 者 存在 睡眠 障 碍 [ 3 ] 。胃 肠疾病引 起失眠的这种因果关系, 可概括为“胃 不和则卧不安”。
1“胃不和则卧不安”理论原型及概念
“胃 不和则卧不安”最早见于《 素问 · 逆调 论》:“帝曰: 人有逆气 不 得卧 而 息 有音者 …… 皆 何脏使然? 愿闻其故。 岐伯曰: 不得卧而息有音者, 是阳明之逆也, 足三阳 者下行, 今逆而上行, 故息 有音也。阳 明 者, 胃 脉也, 胃 者六腑之海, 其气亦下行。 阳 明逆, 不得从其道, 故不得卧也。 《 下经》曰: 胃 不和 则卧不安, 此之谓也”。“胃 不和 则 卧不 安”, 名 曰 “胃 ”, 实 则 包括阳 明经、脾胃 、大小肠。 《 灵枢· 本输》: “大肠属 上, 小肠属下, 足阳 明 胃 脉也。 大肠小肠, 皆属 于胃 , 是足阳明也”。 脾主升清, 胃 主降浊, 为气机升降的枢纽; 脾胃 运化腐熟水谷, 为气血生化之源, 为人体功能活动提供物质基础。 凡食积内 停, 胃 失和降; 脾胃 亏虚,气血乏源; 胃 阴 不 足, 阳 气 失和 等均 可引 起 气 机不利, 阴阳失和, 而卧不安寐。
2古代针灸医家的运用
“胃 不和则卧不安”理论自 《 内 经》引 述以 来, 历代针灸医家均很重视此理论在失眠治疗中 的运用 。古代针灸处方中 , 足阳明胃 经、足太阴脾经是使用最多的经脉, 上脘、 隐白 、 下廉、 阴 陵泉、 章门 是运用 最多的穴位 [ 4 - 5 ] 。 《 针灸大成》里记载了 心经实热证引起的失眠, 通过泻脾经的方法来治疗。 “凡针逆而迎夺, 即泻其子也, 如心之热病, 必泻于脾胃 之分”。 因脾经为心经之子经, 根据《难经》“实则泻其子”, 心经的实证, 可泻脾经的太白 穴。 一些医著记载了 失眠的选穴, 这些腧穴便具调理脾胃 之功。 如《针灸资生经》云: “期门 治不得久卧。 隐白 、 天府、 阴 陵泉治不得卧。 太渊、 肺 俞、 上管、 条 口 、 隐 白 疗不 可卧。 气海、阴交、大巨主惊不得卧。 公孙主不嗜卧……商丘治魇梦。 天牖疗夜梦颠倒。”《备急千金要方· 癫病》载: “阴 交、 气海、 大巨, 主惊不得卧”。 另 外 一些古籍, 明确指出胃 经、 脾经、 大小肠经的某些腧穴可用于失眠。 如《针灸聚英》: “大巨…… 主小腹胀满, 烦渴……惊悸不眠。”《针灸甲乙经》: “惊不得眠, 善 ,水气上下, 五脏游气也, 三阴 交主之。 不得卧, 浮郄主之”。 《 针 灸 集 成》: “心 热 不 寐 解 溪 泻 涌 泉 补 立愈”, 记载了 阳明经经穴解溪治疗心热引 起的失眠。
3现代针灸医家的运用
现代医家治疗失眠亦非常重视调胃 安神, 取穴主要集中 在 足太阳 膀 胱经、 足阳 明 胃 经 和 督 脉 [ 5 ] 。刘良生等 [ 6 ] 运用“胃 不和则卧不安”理论, 以 健脾和胃 治本、 宁心安神治标, 选取中 脘、 天枢、 足三里、 脾俞、胃 俞、 安眠、 神庭、 百会穴, 取得良好疗效。 因 脾胃 为后天之本, 其功能健全, 机体的精微物质才能充足, 髓海清窍才得以濡养, 方能神气充足、神机敏捷。依据“根结”理论, 足太阴脾经结于中脘, 中脘为胃 之募穴, 因而中脘具有健运脾气、 调 中 焦升降之功能。
刘立安治疗失眠常取调理脾胃 的穴位, 如 腹部选用天枢、中 脘、下脘, 四肢选用足三里、三阴交、内 关 [ 7 ] 。黄石玺 [ 8 ] 沿用 已故名 老针灸专家王乐亭教授经验,取中脘、天枢、气海、内 关、公孙、足三里和中健脾、通畅气机、升清降浊、消补兼施。 患者针后当晚即入睡良好, 经治疗10 次, 睡眠渐安, 食欲渐增, 再针5 次,夜夜眠安。 李行军[ 9 ]治疗更年期综合征失眠43 例,取中 脘、 足三里、 脾俞、 肝俞、 太冲以 调和脾胃 、 疏肝理气, 配合五脏俞加风池、四神聪等, 加用耳穴贴压,失眠 多 梦 症 状 改 善 效 果 佳, 痊 愈 38 例, 总 有 效 率为100% 。
清代何其伟《医学妙谛》云: “失眠总由阳不交阴所致…… 若因 里症而失眠者…… 胃 病则阳 跷穴满,审病用方, 法无一定”。 任建宁[ 10 ]总 结 盛 灿 若 教授治疗失眠经验, 基于“胃 病则阳跷穴满”理论, 选取中脘、水分、天枢、足三里、阴陵泉、三阴交、内 庭、仆参、申脉穴, 每日 针刺1 次, 每次留针30 min , 10 次为 一疗程。 治疗3 次后, 患者夜寐明显好转, 治疗4 个疗程后, 诸症消失。 随访半年, 失眠未再复发。
4失眠从胃论治的机制探讨
4.1经脉联系
《灵枢· 经脉》云: “胃 足阳 明 之正 …… 上通于心”“脾足太阴 之脉…… 其支者, 复从胃 别, 上膈, 注心中 …… 是主脾所生病者…… 烦心, 心下急痛……不能卧”“小肠手太阳之脉……络心”, 脾经、胃 经、小肠经皆与心联系, 脾胃 、胃 肠不和, 累及心神, 引 起失眠。 经言: “经脉所过, 主治所及”, 因 脾、 胃 、 小肠与心联系, 故调理脾胃 能治疗心神疾病。阳明之脉络于目 , 如《 素问 · 热论》中 提出 : “伤寒一日 , 巨阳 受之。 二日 阳 明 受之, 阳 明 主肉, 其脉夹鼻络于目 , 故身 热目 疼而鼻干, 不得卧也”。 阳 明胃 经与足太阳膀胱经在目 内 眦交会, 与阴 阳 跷脉在目 下及口 角 之旁交会。 阳 明 经病, 可使目 不得瞑而失眠。
4.2脾胃 中枢论
清末名 医张聿清《 医案》曰: “胃 为 中 枢, 升降阴阳, 于此交通, 心火府宅坎中 , 肾水上注离内 , 此坎离之既济也。 水火不济, 不能成寐, 人尽知之。 不知水火不济, 非水火不欲济也, 有阻我水火相 交之道者,中 枢是也”。 脾胃 居 于 中 州, 为 气 机阴 阳 升 降的 枢纽, 脾胃 不和, 心肾阴 阳 相 交的通道阻塞, 阳 不得入于阴而致失眠。 故胃 和是阴 阳 气机升降有序、 元神潜藏、人得安寐的基础。 清代张琦在《 素问 释义》中指出: “卫气昼行于经则寤, 夜行于藏则寐, 而卫气之出 入依乎胃 气, 阳 明 逆则诸阳 皆逆, 不得入于阴 , 故不得卧”。
王洪图等 [ 11 ] 提 出 “五 脏 藏 神, 脾 胃 是 枢 轴” 理论, 认为脾胃 居中央, 是生命活动(气机运转) 的“枢轴”, 手、足阳明经是卫气自 阳经入于阴经之枢口 , 二经之气失和, 最易 影响 卫气 的 正 常 运行, 不 入于阴经,则出 现失眠。 因 胃 为 人体阴 阳 升降的枢纽, “水谷气血之海”“后天之本、 营卫之源”, 而“神者, 水谷之精气也”, 故诸多经典的失眠学说, 如“阴阳说”“神主说”“气血说”“营卫说”与中 医的“胃 ”都有密切的联系[ 12 ]。因此若胃 气调和、 升降有序, 则气血化生有源,营卫循其常度, 阴 阳 相和, 卧则神安夜眠, 即 “胃 和”则“寐安”也。 反之,“胃 不和”则阴阳气机升降不利,五神内 舍其宅受扰, 致“神不安则不寐”。
4.3第二脑学说
以美国哥伦比亚大学解剖学和细胞生物学教授Michael D. Gershon 为 代表的 一些国 外 学者提出 ,人类 除 颅脑 之 外, 还 有第 二 大 脑, 称 “腹脑” 或 “肠脑”, 它是肠神经系 统, 脱离了 中 枢神经系 统支配的独立活动系 统 [ 13 ] 。 几乎所有中 枢神 经系 统中 的 递质和调质均存在于肠神经系统中 , 诸如5 - 羟色胺( 5 -HT )、脑啡 肽、 内 啡 肽 等 脑 肠 肽, 肠 道 亦 是 其 富 源地。 而5 - HT 、苯二 氮类药物正 是临 床常 用 于 抗焦虑及镇静催眠的处方药物, 可缩短入睡时间, 减少觉醒的发生, 增加总睡眠时间[ 14 ]。
常小荣等 [ 15 ] 通过观察电针“足三里”对大鼠 胃电及脑肠肽的影响, 发现电针“足三里”可使胃 电活动增强, 同时胃 活动的 增强与 相关脑肠肽含量增加有同步效应。 高巍等 [ 16 ] 在观察电针“足三里”对大鼠脑肠肽含量的影响时发现, 电针大鼠“足三里”可使外周血和脑垂体中血管活性肠肽( VIP ) 含量明 显增加, VIP 主要产生于胆碱能神经元, 乙酞胆碱有诱发快波睡眠的作用, 它协同 乙酰胆碱参与快波睡眠的调节。
5结语
《内经》提出的“胃不和则卧不安”, 指出了脾胃不和则导致失眠, 开启 了 从调和脾胃 论治失眠的先例。从古代针灸文献和现代临床报道可知, 该理论已成为针灸论治失眠的重要法则。 现代的第二脑学说及相关实验研究更作为该理论的基础依据, 阐释了该理论的作用机制。 失眠的证型复杂,在临床中我们应审病求因,谨守病机, 兼顾调和脾胃, 使脾胃 升降有序, 气血生化有源,营卫循其常度,则阴阳和谐而眠安。
胃不和则卧不安的意思是如果肠胃不适就无法安睡。
胃不和,是指胃病和胃肠不适;卧不安就是睡眠障碍,表现有入睡困难、睡眠不深、易惊醒、醒后不易入睡、夜卧多梦、早醒、醒后感到疲乏或缺乏清醒感等。
睡觉时,人体器官大多处于一种较为低效的状态。晚饭过饱或摄入过多高脂肪、高热量、高蛋白的食物,会加重脾胃的负担,使胃肠消化吸收功能减弱。
一旦胃内食物不能及时排空,就会出现胃胀、胃中灼热等症状,从而影响睡眠。
因此,晚餐最好七分饱,多吃一些粥类、蔬菜类易消化的食物,少吃鸡、鸭、鱼、肉等难消化的食物。
此外,辣椒、大蒜等辛辣之物,凉拌菜等生冷之物,以及豆类、地瓜、甜品、年糕等易引发胀气的食品也应少吃。
精神与消化道之间的关系密切,例如,精神状态的变化能影响胃黏膜的血液灌注和腺体分泌,也能引起结肠运动和分泌功能的变化。
扩展资料:
这句话出自《黄帝内经》中《素问》一章,意思是说饮食不节、肠胃受损、胃气不和,就会导致失眠。在临床上,很多失眠患者有饮食过饱、就餐不规律的问题,更印证了这句古语。
《黄帝内经》18卷最早见于班固的《汉书·艺文志》,而将《素问》《灵枢》合称为《内经》,始自晋·皇甫谧的《针灸甲乙经》。
《素问》《九卷》之名则最早见于张仲景《伤寒杂病论·序》,但是在现存文献中,直到晋代王叔和《脉经》才出现其原文。
在《内经》问世以前,中医学已经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内经》(包括《素问》和《灵枢》)全面总结了秦汉以前的医学成就,确立了中医理论体系的基本内容。
这一时期皇甫谧据《素问》《针经》《明堂孔穴针灸治要》三书内容分门别类,撰成《针灸甲乙经》12卷。齐梁间人全元起首次训解《素问》时,该书只剩八卷,可能已经亡佚了一卷。
——肠胃
新华网——胃不和卧不安
人民网——古语解读:胃不和则卧不安
——《素问》
★★★★★篇名释:
1、 逆者,异常也。前部主论多种生理异常及形成机理,所论多与卫气异常相关,是为逆之论;
2、 后部主论所涉生理异常之解论,卫气失常相关治法、半夏汤制法及其调法,是为调之论。故此名篇《逆调论》。
SW34-D0101黄帝问曰:人身,非常温也,非常热也,为之热而烦满者,何也
黄帝问:人之身体,不常处饮食之温,不常处厚衣之热,却发热而烦闷,什么原因
Q0101岐伯对曰:阴气少,而阳气胜也,故热而烦满也。
岐伯回答:因为寒气少,而热气胜出,所以发热而烦闷。
D0201帝曰:人身,非衣寒也,中非有寒气也,寒从中生者,何
黄帝问道:人之身体,着衣并不单薄,体内未有寒饮寒食,寒病从体内产生,什么原因
Q0201岐伯曰:是人多痹气也!阳气少,阴气多,故身寒如从水中出。
岐伯说:这类人多风寒湿三气!因为热气少,寒气多,所以身体寒冷如从水中出来。
D0301帝曰:人有四支热,逢风寒,如灸、如火者,何也
黄帝问道:有人四肢发热,遭遇风寒,如火灸、火烤,为什么
Q0301岐伯曰:是人者,阴气虚,阳气盛。四支者,阳也。两阳相得,而阴气虚少,少水不能灭盛火,而阳独治。
岐伯说:这类人,阴气少,阳气多。四肢,属阳。四肢与风气两阳契合,而寒气虚少,少量水气不能熄灭大量火气,唯有阳气主治。
Q0302独治者,不能生长也,独胜而止耳。逢风,而如灸、如火者,是人当肉烁也。
阳气独治,万物不能生长,阳气独胜即终止啊。遇到风寒,却如火灸、火烤,此人当是肌肉如焚。
D0401帝曰:人有身寒,汤、火不能热,厚衣不能温,然不冻栗,是为何病
黄帝问:有人身体寒冷,热汤、火烤不能发热,加厚衣服不能升温,却不被冻得颤栗,这是什么病
Q0401岐伯曰:是人者,素肾气盛,以水为事,太阳气衰,肾脂枯不长。
岐伯说:这类人,素来就肾气旺盛,以涉水为职业,足太阳膀胱阳气衰减,导致肾体脂肪枯萎不长。
Q0402一水不能胜两火。
一份水气不能胜过两份火气。
Q0403肾者,水也,而生于骨。肾不生,则髓不能满,故寒甚至骨也。
肾,属水脏,而生于骨。肾脂不生,那么骨髓不能充满,所以寒彻刺骨。
Q0404所以不能冻栗者,肝一阳也,心二阳也,肾孤脏也,一水不能胜二火,故不能冻栗,病名曰骨痹,是人当挛节也。
之所以不被冻得颤栗,是因为肝为一阳之脏,心为二阳之脏,肾为孤阴之脏,一份水气不能胜过二份火气,所以不被冻得颤栗,病名叫骨痹,这人当有骨节痉挛。
D0601帝曰:人有逆气不得卧,而息有音者;有不得卧,而息无音者;有起居如故,而息有音者;有得卧,行而喘者;有不得卧,不能行而喘者;有不得卧,卧而喘者。皆何脏使然愿闻其故。
黄帝说:有人呼吸异常不能睡觉,却呼吸有声;有人不能睡觉,却呼吸无声;有人起居如常,却呼吸有声;有人能够睡觉,行走却气喘;有人不能睡觉,不能行走而气喘;有人不能睡觉,睡觉却气喘。都是什么器官异常所致想听其缘故。
Q0601岐伯曰:不得卧,而息有音者,是阳明之逆也。
岐伯说:不能睡觉,却呼吸有声,这是阳明胃之异常。
Q0602足三阳者,下行,今逆而上行,故息有音也。
足太阳膀胱水液,本当下行,而今卫气反而上行,所以呼吸有声。
Q0603阳明者,胃脉也。胃者,六腑之海,其气亦下行。
阳明,是胃经。胃,是六腑中水谷之海,胃中之物也是下行。
Q0604阳明逆,不得从其道,故不得卧也。
阳明胃异常,卫气不能从下焦道排出,就不能睡觉。
Q0605《下经》曰:胃不和则卧不安。此之谓也。
《下经》说:胃不调和就睡不安。就是这意思。
Q0606夫起居如故,而息有音者,此肺之络脉逆也,络脉不得随经上下,故留经而不行。络脉之病人也,微,故起居如故,而息有音也。
那起居如常,却呼吸有声,就是肺之络脉异常,络脉之血不能随血液上下,就会滞留血管而不流行。络脉致病时,轻微,所以起居如常,却呼吸有声。
Q0607夫不得卧,卧则喘者,是水气之客也。
那不能睡觉,睡觉就气喘,就是水气客居在身。
Q0608夫水者,循津液而流也。
那水,是随津液而流动的。
Q0609肾者,水脏,主津液、主卧与喘也。
肾,属水脏,主管津液、主管睡眠和喘息。
D0701帝曰:善!
黄帝说:说得好!
公众号:其人颂经
本文为原创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对于经常失眠的人来说,失个眠简直太简单了,一不小心就无眠到天亮。睡眠本是人体重要的生理功能。但如今,越来越多的小伙伴却睡不着了,有人说,现在失眠比感冒的还要常见。
失眠让人很难受,怎么办呢?下面就让我们一起看看《黄帝内经》中关于失眠的记载,还有那个有着“失眠第一方”美称的方剂是怎么配伍的吧。
一、病名
原文: 夫邪气之客人也,或令人目不瞑不卧出者,何气使然?(《灵枢·邪客》)
译文: 邪气侵犯人体,有时使人不能闭目入睡,是什么病机造成的?
二、睡眠机理
原文: 阳气尽阴气盛,则目暝,阴气尽而阳气盛,则寤矣。(《灵枢·口问》)
译文: 入夜之后,阳气已尽入于阴分,所以能够安静的睡眠;到黎明时阴气将尽,而阳气渐盛,就会清醒了。
原文: 壮者之气血盛,其肌肉滑,气道通,营卫之行,不失其常,故昼精[1]而夜暝。(《灵枢·营卫生会》)
注释: [1]精:此处指神清气爽,精神饱满的意思。
译文: 壮年人的气血旺盛,肌肉滑利,气道通畅,营卫的运行都很正常,所以白天精神饱满,而晚上睡得很熟。
按语:
1、睡眠与营卫阴阳的关系,睡眠与自然界、人体阴阳之气的盛衰变化密切相关。入夜之后,阳气已尽入于阴分,所以能够安静的睡眠;到黎明时阴气将尽,而阳气渐盛,就会清醒了。
2、关于“昼精而夜暝”的理解,本段提出了卫气昼行于阳,人即醒寤,夜行于阴,人即睡眠,所谓“气至阳而起,至阴而止”,并举老人与少壮之人的精力和睡眠情况为例加以说明,认为少壮之人气血旺盛,营卫和调,昼则行于阳,阳分气盛,阳主动、主兴奋,故白昼精力充沛;夜则行于阴,阴分气盛,阴主静、主抑制,故夜晚睡眠良好。《灵枢·口问》亦云:“卫气昼日行于阳,夜半行于阴,阴者主夜,夜者主卧。”“阳气尽,阴气盛,则目瞑;阴气尽而阳气盛,则寤矣。”老人气血虚衰,营卫失调,昼不行于阳,夜不行于阴,故白天精力不足,晚上睡眠不佳。
《灵枢·大惑论》亦指出“卫气不得入于阴,常留于阳。留于阳则阳气满,阳气满则阳盛,不得入于阴,则阴气虚,故目不瞑矣。”可见,营卫的昼夜运行有如人体内在的生物钟,控制着人体的睡眠觉醒周期。若营卫失和,运行失序,势必会导致睡眠障碍,而表现出失眠或多寐,治当从调和营卫着手,如《内经》用半夏秫米汤治失眠,以及后世用《金匮要略》桂枝加龙骨牡蛎汤治疗失眠,均宗此旨。
三、病因病机
原文 : 厥气客于五脏六腑,则卫气独卫其外,行于阳,不得入于阴。行于阳则阳气盛,阳气盛则阳陷[1],不得入于阴,阴虚,故目不瞑。(《灵枢·邪客》)
卫气不得入于阴,常留于阳。留于阳则阳气满,阳气满则阳盛,不得入于阴则阴气虚,故目不瞑矣[2]。(《灵枢·大惑论》)
注释: [1]陷:《太素》《甲乙经》作“满”。
[2]故目不瞑矣:张介宾曰:“卫气昼行于阳,夜行于阴,行阳则寤,行阴则寐,此其常也。若病而失常,则或留于阴,或留于阳,留则阴阳有所偏胜,有偏胜则有偏虚,而寤寐亦失常矣。”
译文: 有邪气逆乱于五脏六腑,就会迫使卫气只能行于阳分,而不得入于阴分。由于卫气仅行于阳分,便使在表的阳气偏盛,阳气偏盛使得阳脉气充塞;卫气不得入通于阴分,而形成阴虚,所以不能闭目入睡。
卫气不能入于阴分,经常停留在阳分,就会使卫气在人体的阳分处于盛满状态,相应的阳脉就偏盛,卫气不能入于阴分,就形成阴气虚,阴虚不能敛阳,所以就不能安睡。
原文: 老者之血衰,其肌肉枯,气道涩,五脏之气相搏[1],其营气衰少,而卫气内伐[2],故昼不精,夜不暝。(《灵枢·营卫生会》)
注释: [1]五脏之气相搏:五脏功能不相协调。
[2]卫气内伐:卫气内扰而营卫运行紊乱。
译文: 年轻力壮的人气血盛满,肌肉滑利,气道就通畅,营气和卫气就能很正常的运行,因此白天能精力充沛,夜里睡眠也安稳。而老年人气血衰弱,肌肉枯槁,其气道就艰涩不通,五脏之气不能相互沟通和协调,营气衰少,卫气内扰,营卫失调,不能以正常规律运行,因此表现为白天精力不充沛,而夜里难以入睡。
原文: 阳明者,胃脉也,胃者,六腑之海,其气亦下行。阳明逆,不得从其道,故不得卧也。下经曰:胃不和则卧不安[1],此之谓也。(《素问·逆调论》)
注释: [1]卧不安:张介宾曰:“反复不宁之谓。今人有过于饱食,或病胀满者,卧必不安,此皆胃气不和之故。”
译文: 阳明是胃脉,胃是六腑之海,胃气也以下行为顺。若阳明经气上逆,胃气就不能循常道而下行,所以不能平卧。《下经》曾说:胃不和则卧不安。就是这个意思。
原文: 夫不得卧,卧则喘者,是水气之客也。夫水者,循津液而流也,肾者水脏主津液,主卧与喘[1]也。(《素问·逆调论》)
注释: [1]卧与喘:水气为病,其本在肾,其标在肺。水寒射肺,标本俱病,故喘息不得卧。
译文: 若不能卧,卧则呼吸喘促,是水气侵犯的缘故。水气是循着津液运行的通路而流动的。肾是水脏,主司津液,现肾病不能主水,水气上泛而侵肺,所以气喘而不能平卧。
按语: 胃失和降,阻碍卫气运行,胃气不和,扰乱心神,神气不得安舍,则使人难以入睡,即《内经》所谓之“胃不和则卧不安”。对其治疗,李中梓《医宗必读》指出可用“橘红、甘草、石斛、茯苓、半夏、神曲、山楂之类”。程国彭《医学心悟》指出:“有胃不和卧不安者,胃中胀闷疼痛,此食积也,保和汤主之。”《实用中医内科学》指出本症“轻证可用保和丸或越鞠丸加山楂、麦芽、莱菔子;重证宜用调胃承气汤,胃气和,腑气通即止”。
四、临床表现
原文: 人有逆气,不得卧而息[1]有音者;有不得卧而息无音者……有不得卧,不能行而喘者;有不得卧,卧而喘者。(《素问·逆调论》)
注释: [1]息:一呼一吸,谓之一息。
译文: 病逆气的人,有的不能平卧,而且呼吸有声音;有的虽然不能平卧,但呼吸却没有声音……有的不能卧,也不能行动,而气喘;有的不能卧,卧则气喘。
五、治疗
原文: 补其不足,泻其有余[1],调其虚实,以通其道[2],而去其邪。饮以半夏汤一剂,阴阳已通,其卧立至……其汤方以流水千里以外者八升,扬之万遍[3],取其清五升,煮之,炊以苇薪火,沸置秫米[4]一升,治半夏五合,徐炊,令竭为一升半,去其滓,饮汁一小杯,日三稍益,以知为度,故其病新发者,复杯则卧,汗出则已矣。久者,三饮而已也。(《素问·邪客》)
注释: [1]补其不足,泻其有余:指针刺的补泻。
[2]以通其道:沟通阴阳经脉交会的隧道。
[3]流水千里以外者八升,扬之万遍:后世本草名为长流水。取其源远流长,有疏通下达之意。用杓高扬至千万遍,使水珠翻滚,名为甘澜水。取其可调和阴阳。
[4]秫米:张介宾曰:“秫米,糯小米也。即黍米之类,而粒小于黍,可以作酒。北人呼为小黄米。其性味甘黏微凉,能养营补阴。”
译文: 应当用针刺疗法,补其阴分的不足,泻其阳分的有余,以调理虚实,沟通阴阳交会的隧道,从而消除厥逆的邪气,再服半夏汤一剂,使阴阳经气通调,便可立即安卧入睡……半夏汤方,是用千里长流水八升,用杓扬之千万遍,取其轻浮在上的清水五升,以苇薪作燃料,用急火煮沸后,放入秫米一升,制半夏五合,续用苇火慢慢地煎熬,煎至药汤浓缩到一升半时,去掉药渣,每次饮服一小杯,一日服三次,逐次稍为加量,以见效为度。如果病是新发的,服完药后立即安眠休息,出了汗病就好了;病程较久的,须服至三剂才能痊愈。
按语: 半夏秫米汤专为不寐而设,本方由半夏、秫米二药组成,药味简单而意旨深厚。半夏性温味甘能通阳,降逆而通泄卫气,李时珍《本草纲目》言半夏能除“目不得瞑”;秫米性味甘凉,能养营益阴而通利大肠,李时珍说:“秫,治阳盛阴虚,夜不得眠,半夏汤(即半夏秫米汤)中用之,取其益阴气而利大肠也,大肠利则阳不盛矣。”
使用时用“流水千里以外,扬之万遍”者,即后人所谓甘澜水,意谓其源远流长,能荡涤邪秽,疏通下达,取此煎药可以调和阴阳。半夏、秫米合用,而助以甘澜水,使本方有通有补、有升有降,共成补虚泄实、沟通阴阳、和利营卫之功。故凡失眠病证,皆可以此方为基本方治疗,对后世临床失眠病证治疗产生了较深远的影响,后世方书及历代医家屡有记载,许多治疗失眠的传世之方也是以此为祖方,故有“失眠第一方”的称号。
“胃不和则卧不安”理论在针灸治疗失眠中的运用
本文2023-10-13 00:10:08发表“古籍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yizhai.net/article/1257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