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传秘捶红膏药作用与功效,有什么副作用?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10-13浏览:4收藏

家传秘捶红膏药作用与功效,有什么副作用?,第1张

家传秘捶红膏药--《青囊秘传》

处方千金子肉1两,蓖麻子肉4两,桃仁1两,杏仁1两,老木鳖子肉1两。

制法上共捣烂,入籐黄1钱,蟾酥1钱,乳香末3钱、没药3钱,研匀,再捶入松香,看老嫩得宜,再入樟冰1两,血竭、银朱为颜色,隔水炖烊。

功能主治消散痈疽。主治阳症痈疽。

用法用量摊贴患处。

摘录《青囊秘传》

目录 1 拼音 2 《青囊全集》卷下 21 方名 22 组成 23 功效 24 主治 25 蚤休散的用法用量 3 《药奁启秘》 31 方名 32 组成 33 主治 34 蚤休散的用法用量 附: 1 古籍中的蚤休散 1 拼音

zǎo xiū sǎn

2 《青囊全集》卷下 21 方名

蚤休散

22 组成

蚤休(即血山7兜)、飞天蜈蚣(草名红马鞭草,覆地形似蜈蚣者)、鲜水晶花苗、并(木兜)(均收存阴干听用)。

23 功效

取汗解表。

24 主治

一切恶疔。

25 蚤休散的用法用量

水煎服。

3 《药奁启秘》 31 方名

蚤休散

32 组成

蚤休不拘多少(晒干,研末)。

33 主治

疔疮肿疼。

34 蚤休散的用法用量

上药用菊花露同蜜调敷。

古籍中的蚤休散 《证类本草》:[卷第十一]蚤(音早)休

足,能吐泻,瘰。根如尺二蜈蚣,又如肥紫菖蒲,又名蚤休、螫休也。图经曰∶蚤休,即紫河车也,俗呼重楼金线

《本草征要》:[第二卷·形体用药及专科用药外科皮科骨伤科]蚤休

物,市售品种混乱。北方多以拳参充代,万不可混用。蚤休,中病即止,不宜多服。《本草征要》明李中梓公元1

《本草从新》:[卷四草部]蚤休

毒、甚有效、时珍曰∶虫蛇之毒、得此治之即休、故有蚤休、螫休诸名。)兼疗惊痫。苦寒之品。中病即止。不宜

《冯氏锦囊秘录》:[杂症痘疹药性主治合参卷三十九草部下]蚤休

味苦寒,入肝经。蚤休,一名金钱重楼,一名紫河车草。其根似肥姜,治惊痫,摇头弄舌,湿热发肿作疮,下三虫

《本草蒙筌》:[卷之三草部下]蚤休

目录 1 拼音 2 英文参考 3 概述 4 耳根毒的症状 5 耳根毒的病因病机 6 耳根毒的诊断 7 证候分析 8 耳根毒的治疗 81 辨证分型 82 方药治疗 821 治法 822 方药 823 古方参考 83 外治法 9 脓耳患者日常保健 10 脓耳的预防 11 关于脓耳变证 12 参考资料 附: 1 治疗耳根毒的方剂 2 治疗耳根毒的穴位 3 古籍中的耳根毒 1 拼音

ěr gēn dú

2 英文参考

acute retroauricular lymphadenitis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mastoidea ulcer [湘雅医学专业词典]

acute lymphadenitis below the ear [湘雅医学专业词典]

3 概述

耳根毒(acute retroauricular lymphadenitis[1])为病名[2]。出《证治准绳·疡医》卷三。又称耳后附骨痈[3][4]。是指以耳后完骨部红肿疼痛、焮热、触之波动、甚至溃破流脓为主要表现的耳病[1]。

中医的耳后附骨痈与西医的耳后骨膜下脓肿类似[4]。

另请参见耳发。

4 耳根毒的症状

患者脓耳,耳内流脓不畅,耳内疼痛,连及耳后,耳后完骨部疼痛、压痛,甚则肿起如半球状,耳壳常被推向前方,数天之后,肿起处尚可变软,穿溃流脓。[3][4]。

初起耳根处肿大如痰核,按之不动而微疼,肿势渐增,状如伏鼠,焮赤疼痛[3]。

全身症状可见发热,头痛,口干,小便黄,大便秘结,舌红苔黄燥,脉数[4]。

若因体虚或治疗不当,溃口经久不愈,时常渗出脓水,则成虚证痿管,较难治疗[4]。

5 耳根毒的病因病机

耳根毒由少阳胆经风热所致[3]。

耳根毒多因脓耳火热邪毒炽盛,肝胆湿热壅盛,或治疗不当,脓液引流障碍,邪毒不随脓液流出而外泄,反而困结于内,灼腐完骨,血肉腐败,聚为痈肿而成[4]。

《外科证治准绳》卷三:“耳根毒,在耳根,结核状如痰核,按之不动而微痛,属足少阳胆经,兼三焦风热所致。”

《青囊秘录》又曰:“耳根毒受在心肾,怒气伤心,流滞肝经,风热壅聚而成也。”

由少阳胆经风热所致[2]。

6 耳根毒的诊断

脓耳并见耳后完骨红肿疼痛,压痛,或溃破流脓,即为耳根毒[4]。

7 证候分析

脓耳的火热邪毒炽盛,犯及耳后完骨,故该部疼痛、压痛[4]。

邪毒困结于内,灼腐完骨,血肉腐败,聚为痈肿,故胂起如半球状,耳壳常被推向前方[4]。

脓已成,故肿处变软,有波动感,并可穿溃流脓[4]。

口干,舌红苔黄燥,小便黄,大便秘结,均为热盛伤津。发热不退,脉数有力,为邪盛正实[4]。

若因体虚,正气不胜邪毒,邪毒久困,腐肉不去,新肌不生,故溃口经久不愈,清脓常渗而成瘘管[4]。

8 耳根毒的治疗 81 辨证分型

耳后附骨痈·热毒壅盛证(postauricularsubperiosteal abscess with pattern of heattoxin congestion and excessiveness)是指热毒壅盛,以脓耳病程中耳流脓突然减少,耳内及耳后疼痛加剧,全身可有发热、头痛、口苦咽干、尿黄便秘,舌质红,苔黄厚,脉弦数或滑数等为常见症的耳后附骨痈证候[3]。

耳后附骨痈·正虚毒滞证(postauricular subperiosteal abscess with pattern of healthy qi deficiency and toxin stagnation)是指正虚毒滞,以脓耳日久,耳后流脓,反复发作,缠绵不愈,耳后痈肿溃破,溃口经久不愈,形成瘘道,脓稀色白,疮口暗淡,伴头晕乏力、面色苍白,唇舌淡,脉细等为常见症的耳后附骨痈证候[3]。

82 方药治疗 821 治法

泻火解毒,祛瘀排脓[4]。

822 方药

可在治疗脓耳方药基础上,重用金银花、连翘、蒲公英、黄连之类,以清热解毒[4]。

耳后红肿有波动感,用仙方活命饮,取其清热解毒,并以乳香、没药行气活血止痛,皂角刺、穿山甲之类以活血解毒排脓,促其脓出,邪热得以外泄[4]。

大便秘结者,可加大黄、芒硝以泻热通便。热盛,口干苦者,加龙胆草、栀子等,痈肿已溃破流脓量多者,去皂角刺、穿山甲,加桔梗、薏苡仁等[4]。

溃口经久不愈者,宜补益气血,托里排脓,去腐生肌,用托里消毒散加减[4]。

若身发寒热者,荆防败毒散汗之[3]。

发热肿痛甚者,仙方活命饮加升麻、柴胡,水酒各半煎服[3]。

脓成者服透脓散[3]。

虚者服托里透脓汤,并及时切开引流,小者可自溃,外撒红灵药,贴太乙膏[3]。

脓尽用生肌玉红膏,若溃后脓水清稀,疮口愈合迟缓,则应服香贝养荣汤补之[3]。

823 古方参考

《外科大成·耳根毒》:生于耳根,状如痰核,不动而微痛,属胆与三焦二经风热所致,宜卫生散或加升麻、柴胡,或贵金丸下之,弱者神效瓜蒌散托之。因怒而耳下肿者,或肋痛脉弦紧者,小柴胡汤加青皮、红花、桃仁、牛蒡子。再寒热,加荆芥、防风,盖肝者内主藏血,外主荣筋,怒则气逆,故筋畜结肿,若不自加调摄,肝迭受伤,迁延结核,再犯追蚀之药,因而不敛不治者多。

83 外治法

1)耳内处理同脓耳,主要是清除脓痂,保证引流通畅,滴以清热解毒、消肿止痛药物。如黄连滴耳液[4]。

2)耳后肿胀,可用如意金黄散或紫金锭调敷患处。或用新鲜羊蹄草、芙蓉花叶捣烂外敷[4]。

3)如肿胀处按之有波动感,为脓肿已成,可切开排脓[4]。

9 脓耳患者日常保健

脓耳的护理,要注意经常将耳内脓液清除干净及正确使用滴耳、吹耳药物,滴耳、吹耳前清除脓液及停积的药粉,滴耳时宜侧卧,患耳向上,滴入药液后,用手指轻轻按压耳屏数次,使药液能达患处,并停留较长时间。吹耳药物宜研成极细粉末,每次吹入不宜过多,防止堵塞耳道,妨碍引流。另外,密切观察病情尤要注意流脓、头痛、发热、神志等症状变化,预防或及时发现脓耳变证。[5]

在饮食上要少食蛋类、豆类制品及其他引发邪毒的食物[5]。

患脓耳而耳膜穿孔未愈者,应禁忌游泳,以免水入耳中,加重病情[5]。

10 脓耳的预防

预防脓耳的关键是提高抗病能力[5]。小儿患麻疹、疫喉痧等疾病后,抵抗力降低,容易罹患本病,更要注意预防,发现耳部症状,及时进行诊治,以免致成流脓[5]。

乳儿哺乳 不当,也易引致本病,故要戒除卧位哺乳的习惯,以免由于乳汁滥入耳窍诱发本病[5]。

另外,避免污水入耳,有水入耳时,要及早拭抹干净,保持耳道的清洁卫生[5]。

脓耳初起者,要及早彻底地进行治疗,以免迁延日久演变成慢性,或变生他证[5]。

11 关于脓耳变证

脓耳变证(deteriorated case of purulent ear)是指脓耳变生的耳后附骨痈(耳根毒)、脓耳面瘫(脓耳口眼㖞斜)、脓耳眩晕及黄耳伤寒等病证[3]。

脓耳变证多因脓耳邪毒炽盛,或治疗不当,邪毒久蕴,腐蚀骨质,脓汁流窜,邪毒扩散而变生他证。故病情更为复杂、严重,甚至可以危及生命[6]。

脓耳(purulent ear;suppurative otitis media)为病证名[7][8]。又称聤耳[8]、耳疳[5]、缠耳[9]、耳底子[5]、耳痈[5]、耳湿[5]、耳中生毒[5],为五般聤耳之一[7]。是指以鼓膜穿孔、耳内流脓、听力下降为主要表现的耳病[3][9][1]。有急慢、虚实之分[5]。脓耳是耳科常见病、多发病,尤多发于小儿。常致听力损害,影响患者学习、工作及生活,甚至可以出现并发症,危及生命,应积极做好防治工作。

《外科大成》卷三:“耳疳者,为耳内流出脓水臭秽也。书有云:出黄脓为聤耳;红脓为风耳;白脓为缠耳;青脓为震耳。”

《冯氏锦囊秘录》卷六:“聤耳之名,更有五般,常出黄脓者,谓之停耳;常出红脓者,谓之脓耳;耳内疳臭者,谓之冱耳;白脓出者,谓之缠耳;耳内虚鸣,时出青脓者,谓之囊耳。”

《医宗金鉴·外科心法要诀·耳疳》:“此证耳内闷肿出脓,因脓色不一,而名亦各殊。如出黑色臭脓者,名耳疳;出青脓者,名震耳;出白脓者,名缠耳;出黄脓者,名聤耳,俱由胃湿与肝火相兼而成。”

脓耳相当于西医的化脓性中耳炎[5]。

家传秘捶红膏药作用与功效,有什么副作用?

家传秘捶红膏药--《青囊秘传》 处方千金子肉1两,蓖麻子肉4两,桃仁1两,杏仁1两,老木鳖子肉1两。 制法上共捣烂,入籐黄1钱,蟾...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