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姜简介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10-13浏览:1收藏

山姜简介,第1张

目录 1 拼音 2 英文参考 3 姜科植物山姜的根茎·《中医大辞典》·山姜 31 山姜的别名 32 来源及产地 33 性味 34 功能主治 35 山姜的用法用量 36 化学成分 4 姜科植物大高良姜的根茎·《中医大辞典》·山姜 41 山姜的别名 42 来源及产地 43 性味 44 功能主治 45 山姜的用法用量 46 化学成分 47 山姜的药理作用 5 姜科植物山姜的根茎·《全国中草药汇编》·山姜 51 拼音名 52 山姜的别名 53 来源 54 原形态 55 性味 56 功能主治 57 山姜的用法用量 58 摘录 6 姜科植物山姜的根茎·《中华本草》·山姜 61 出处 62 拼音名 63 英文名 64 山姜的别名 65 来源 66 原形态 67 生境分布 68 栽培 69 化学成份 610 山姜的药理作用 611 性味 612 归经 613 功能主治 614 山姜的用法用量 615 附方 616 各家论述 617 摘录 7 参考资料 附: 1 用到中药山姜的方剂 2 用到中药山姜的中成药 3 古籍中的山姜 1 拼音

shān jiāng

2 英文参考

Alpinia japonica [朗道汉英字典]

Japanese galangal rhizome or herb [湘雅医学专业词典]

japanese galangal rhizome(中药) [湘雅医学专业词典]

3 姜科植物山姜的根茎·《中医大辞典》·山姜

山姜为中药名,出自《本草经集注》。[1]

31 山姜的别名

箭杆风、九姜连、九龙盘[1]

32 来源及产地

姜科植物山姜Alpiniajaponica Miq的根茎。分布西南、华南及浙江、福建、台湾等地[1]。

33 性味

辛、微苦,温[1]。

34 功能主治

温中行气,祛风止痛。治脘腹冷痛,泄泻,食滞腹胀,风湿痹痛,四肢麻木,跌损瘀滞,月经不调[1]。

35 山姜的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3~9g;或浸酒饮[1]。

36 化学成分

根茎含佛术9烯11醇(Eremophil9ene11ol)、山姜萜醇(Alpiniol)、山姜内酯、汉山姜过氧萜醇(H pinol)等[1]。

4 姜科植物大高良姜的根茎·《中医大辞典》·山姜

山姜为中药名,出自《广西中草药》。为《广西中药志》记载的大良姜之别名[1]。

41 山姜的别名

山姜[2]

42 来源及产地

姜科植物大高良姜Alpinia galanga(L)Willd的根茎。主产广西[2]。

43 性味

辛,温[2]。

44 功能主治

温胃,散寒,止痛。治心胃气痛,胃寒及伤食吐泻[2]。

45 山姜的用法用量

煎服:3~9g[2]。

46 化学成分

本品含挥发油主成分为桂皮酸甲酯、蒎烯、桉叶素等。还含树脂、鞣质等[2]。

47 药理作用

有较好的祛痰作用,其成分可抗消化道溃疡[2]。大良姜挥发油对皮肤和黏膜有 作用,内服有驱风及抑制小肠过度蠕动的作用[2]。山姜煎剂可抗大鼠多种溃疡,抑制肠管兴奋,并可抗菌[1]。

5 姜科植物山姜的根茎·《全国中草药汇编》·山姜 51 拼音名

Shān Jiānɡ

52 山姜的别名

箭杆风、九姜连、九龙盘、鸡爪莲[江西婺源]

53 来源

为姜科山姜属植物山姜Alpinia japonica Miq,以根状茎入药。

54 原形态

多年生常绿草本,高40~60厘米。根状茎分枝,多节,幼嫩部分红色,生细长而稀少的须根。茎直立,丛生。叶互生,常排成二列,长椭圆形或宽披针形。5~6月开花,总状花序顶生于有叶的茎顶,密生锈色茸毛。花白色捎带红条纹。果实宽椭圆形,直径1厘米,红色,表面密生毛。种子多数。

55 性味

辛、温。

56 功能主治

祛风通络,理气止痛。用于风湿性关节炎,跌打损伤,牙痛,胃痛。

57 山姜的用法用量

1~3钱。

58 摘录

《全国中草药汇编》

6 姜科植物山姜的根茎·《中华本草》·山姜 61 出处

出自《本草经集注》。

62 拼音名

Shān Jiānɡ

63 英文名

Rhizome of Japanese Galangal

64 山姜的别名

和山姜、九姜连、姜叶*羊藿、九龙盘、姜七、高良姜、鸡爪莲

65 来源

药材基源:为姜科植物山姜的根茎。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Alpinia japonica (Tunb)Miq[Globba japonica Thunb;Languas japonica(Thunb)Sasaki]

采收和储藏:34月采挖,洗净,晒干。

66 原形态

山姜,多年生草本,高3570cm。根茎横生,分枝。叶片通常25片;近无柄至具长达2cm的叶柄;叶舌2裂,长约2mm,被短柔毛;叶片披针形或狭长椭圆形,长2540cm,宽47cm,两端渐尖,先端具小尖头,两面,特别是叶下面被短柔毛。总状花序顶生,长1530cm,花序轴密生绒毛;总苞片披针形,长约9cm,开花时脱落;小苞片极小,早落;花通常2朵聚生,在2朵花之间常有退化的小花残迹可见;小花梗长约2mm;花萼棒状,长112cm,被短柔毛,先端3齿裂;花冠管长约1cm,被疏柔毛,花冠裂片长圆形,长约1cm,外被绒毛,后方的1枚兜状;侧生退化雄蕊线形,长约5mm;唇瓣卵形,宽约6mm,白色而具红色脉纹,先端2裂,边缘具不整齐缺刻;雄蕊长1214cm;子房密被绒毛。果球形或椭圆形,直径115cm,被短柔毛,熟时检红色,先端具宿存的萼筒;种子多角形,长约5mm,径约3mm,有樟脑味。花期48月,果期712月。

67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生于林下阴湿处。

资源分布:分布于浙江、江西、福建、台湾、湖北、湖南、广东、广西、四川、贵州和云南等地。

68 栽培

生物学特性,喜温暖潮湿气候。宜选择肥沃疏松的夹砂土或腐殖质土栽培。

栽培技术,用分株繁殖法,34月,结合采挖,把老株分成数篼,每篼留地上茎34根,按行株距50cm×40cm开穴,每穴栽1篼,填土,淋水。

田间管理,栽后当年除草、追肥3次,第23年除草4次、追肥3次。肥料以人畜粪水为主。

69 化学成份

根茎含9(10)佛术烯11醇[Δ9(10)eremophilene11ol],9羟基山姜内酯(9hydroxyalpinolide),二氢沉香呋喃(dihydroagarofuram),10表γ桉叶醇(10epiγeude ol),3β,4β环氧沉香呋喃(3β,4βoxidoagarofuran)山姜烯酮(alpinenone),山姜萜醇(alpiniol),广藿香奥醇(pogostol),汉山姜过氧萜酮(h pinone),异汉山姜过氧萜醇(isoh pinone),山姜内酯过氧化物(alpinolide peroxide),6羟基山姜内酯(6hydroxyalpinolide),汉山姜环氧萜醇(hanamyol),山姜内酯(alpinolide),呋喃天竺葵酮(furopelargone)A和B,α沉香呋喃(αagarofuran),4α羟基二氢沉香呋喃(4αhydroxydihydroagarofuran),3α,4α环氧沉香呋喃(3α,4αoxidoagarofuran),β桉叶醇(βeude ol),汉山姜过氧萜醇(h pinol),6,9愈创木二烯(guaia6,9eiene),10表5β氢过氧基β桉叶醇(10epi5βhydroperoxyβeude ol),10表5α氢过氧基β桉叶醇(10epi5αhydroperoxyβeude ol),4,10表5β羟基二氢桉叶醇(4,10epi5βhydroxydihydroeude ol)。叶中含小茴香酮(fenchone),1,8桉叶素(1,8cineole),小茴香醇(fenchyl alcohol),α和β蒎烯(pinene),龙脑(borneol),桃金娘醇(myrtenol),桃金娘醛(myrtenal)。

610 山姜的药理作用

1.对离体胸管平滑肌的影响山姜小剂量对豚鼠小肠无影响,大剂量呈抑制作用,和山姜对乙酸胆堿和氨化钡引起的大鼠肠管紧张性、强直性收缩均有部分始抗作用,和山姜的挥发性部位,可使兔肠管轻度兴奋,然后转入明显抑制,张力降低,收缩频率减慢,振幅减少,并随着浓度不同能部分或完全拮抗乙酸胆堿、氯化钡引起的肠管兴奋和痉挛。

2.抗溃疡作用 山姜水煎剂灌胃对幽门结扎型、应激型及利血平型大鼠实验性胃溃疡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但对蚓噪美辛(消炎痛)型胃溃疡作用不明显。它能增加胃液及胃蛋白酶活性,降低总酸度与游离酸度,对高体胃条有短暂收缩兴奋作用,随即转入抑制,降低胃张力和抽抗乙酸胆堿引起的胃收缩。

3.抗菌作用体外试验,山姜煎剂对结肠炎耶尔森菌和摩根变形杆菌的最低抑菌浓度(MIC)是1/160(抑菌力达中度),最低杀菌浓度(MBC)是1/80(杀菌乃为低度),对福氏痢疾杆菌的抑杀菌作用分别是1/40和1/10,属低度有效,对肠毒素型大肠杆菌均不表现抑、杀菌作用。

4.毒性小鼠灌服山姜25g/kg(最大容积)1次,观察3d均未见小鼠中毒症状和死亡。大鼠每日灌胃山姜热浸液162g/kg,连续30d,结果各组间体至增加光明显差异。肝、肾功能均在正常范围,病理检查无特殊异常。

611 性味

味辛;性温

612 归经

肺;胃经

613 功能主治

温中;散寒;祛风;活血。主脘腹冷痛;肺寒咳嗽;风湿痹痛;跌打损伤;月经不调;劳伤吐血

614 山姜的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36g;或浸酒。外用:适量,捣敷;或捣烂调酒搽;或煎水洗。

615 附方

1陶弘景:腹中冷痛,煮服甚效。2《本草拾遗》:去恶气,温中。治中恶霍乱,心腹冷痛,功用如姜。3《草木便方》:解大毒,行血消瘀,透筋骨。治风湿四肢麻木,煎服;中风顽痹,煎汤洗。4《峨嵋药植》:治无名肿毒。5《贵阳民间药草》:根茎和叶:温肺,散寒,止咳。6《四川中药志》:根茎:治劳伤吐血,跌损瘀血停滞,月经不调。

616 各家论述

1《本草拾遗》:山姜根及苗,并如姜而大,作樟木臭。2《本草图经》:山姜花、茎叶皆姜也,但根不堪食,是与豆蔻花相乱而微小耳。花生叶间,作穗如麦粒,嫩红色。3《纲目》:山姜,生南方。叶似姜,花赤色,甚辛;子似草豆蔻,根如杜若及高良姜。今人以其子伪充草豆蔻,然其气甚猛烈。

617 摘录

目录 1 拼音 2 桂枝加芍药生姜各一两人参三两新加的别名 3 处方 4 功能主治 5 桂枝加芍药生姜各一两人参三两新加的用法用量 6 各家论述 7 桂枝加芍药生姜各一两人参三两新加的临床应用 8 摘录 附: 1 古籍中的桂枝加芍药生姜各一两人参三两新加 1 拼音

guì zhī jiā sháo yào shēng jiāng gè yī liǎng rén shēn sān liǎng xīn jiā

2 桂枝加芍药生姜各一两人参三两新加的别名

桂枝加芍药生姜人参汤、桂枝加芍药生姜人参新加汤、桂枝新加汤、桂枝芍药人参生姜汤、桂枝加人参芍药新加汤、桂枝芍药人参新加汤、桂枝人参芍药汤、桂枝加芍药人参新加汤、新加汤

3 处方

桂枝3两(去皮),芍药4两,甘草2两(炙),人参3两,大枣12枚(擘),生姜4两。

4 功能主治

益不足之血,散未尽之邪。温补其营卫。主发汗后,身疼痛,脉沉迟者。脉沉迟,或痹,或四肢拘挛、心下痞塞者。

5 桂枝加芍药生姜各一两人参三两新加的用法用量

桂枝加芍药生姜人参汤、桂枝加芍药生姜人参新加汤(《金匮玉函经》)、桂枝新加汤、桂枝芍药人参生姜汤(《伤寒图歌活人指掌》卷四)、桂枝加人参芍药新加汤(《普济方》卷四十三)、桂枝芍药人参新加汤(《医统》卷十四)、桂枝人参芍药汤(《伤寒大白》卷一)、桂枝加芍药人参新加汤(《中国医学大辞典》)、新加汤(《伤寒论方解》)。

6 各家论述

①《尚论篇》:桂枝方中倍加芍药、生姜各1两以去邪,用人参3两以辅正。名曰新加汤者,明非桂枝汤中之归法也。②《金鉴》:汗后身疼痛,是营卫虚而不和也,故以桂枝汤调和其营卫。倍生姜者,以脉沉迟、营中寒也;倍芍药者,以营不足血少放也;加人参者,补诸虚也。桂枝得人参,大气周流,气血足而百骸理;人参得桂枝,通行内外,补营阴而益卫阳,表虚身疼未有不愈者也。③《古方选注》:桂枝汤调和营卫,一丝不乱,桂枝、生姜和卫,芍药、大枣和营。今祖桂枝人参汤法,则偏于卫矣。妙在生姜加1两,佐桂枝以大通卫气,不使人参有实邪之患;尤妙芍药亦加1两,仍是和营卫法。名曰新加者,申明新得其分两之理而加之也。④《医学摘粹》:汗泄血中温气,阳虚肝陷,经脉疑涩,风木郁遏,故用甘草补其脾精,桂枝达其肝气,芍药清风木之燥,生姜行经络之瘀,人参补中气以充经脉也。

7 桂枝加芍药生姜各一两人参三两新加的临床应用

①误治伤正身冷痛《皇汉医学》引《续建殊录》:一老人,大便不通数日,上逆头眩。医与备急丸而自若,因倍加分量而投之,得利,于是身体麻痹,上逆益甚,而大便复结。更医诊之,与以大剂承气汤,1服不得下利,服3帖,下利如倾盆,身体冷痛,不得卧,大便复结。又转医作地黄剂使服之,上逆尤剧,面色如醉,大便益不通。于是请治于先生,心下痞硬,少腹无力,即与桂枝加芍药生姜人参汤,服之3帖,冲气即降,大便通快;经过23日,冷痛止,得卧,大便续通快。二旬之后,诸证去而复常。②妊娠恶阻《浙江中医杂志》(1965;8:26):刘某某,24岁。月经3月未行,四肢酸软无力,恶心呕吐,渴不欲饮,口淡无味,不思纳食,眩晕,嗜眠,形寒发热,脉滑而细,舌苔薄白,即予桂枝汤1剂。复诊:诸证较前有所减轻,脉滑而弱,舌质淡红,续予桂枝新加汤2剂,症状消失。于次年分娩,产后健康。③剖腹产后高热《江苏医药·中医分册》(1979;1:43):蔡某某,女,29岁。因妊娠毒血症治疗无效,行剖腹产手术,术后高热持续4天,虽用退热药,静滴葡萄糖、氯霉素等,热势不减,体温394℃。苔薄白,脉浮数,发热,汗出,微恶寒,口不渴。病属手术后气血两伤,卫阳不固,营阴不守,风邪乘袭。治宜调和营卫,处方:红参10g、桂枝3g、白芍10g、炙甘草3g、生姜1片、大枣3枚、白薇10g、青蒿5g。服头汁后,体温由394℃陡降至378℃,续服2剂告愈。

8 摘录

《伤寒论》

古籍中的桂枝加芍药生姜各一两人参三两新加 《伤寒论辑义》:[卷二]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中

摩腰膏。发汗后。身疼痛。脉沉迟者。桂枝加芍药生姜各一两人参三两新加汤主之。(玉函。脉经。千金翼。身下

《仲景伤寒补亡论》:[卷四]太阳经证治上九十五条

者。桂枝甘草汤主之。又曰。发汗后。腹胀满者。浓朴生姜半夏甘草人参汤主之。又曰。伤寒。若吐若下后。心下

《伤寒悬解》:[卷四太阳经中篇(五十六章)]新加汤证十(太阳八十)

汤甘草补其脾精桂枝达其肝气芍药清风木之燥生姜行经络之瘀人参补肝脾之阳以温营血而充经脉也《伤寒悬解》

《医述》:[卷四·伤寒析疑]问难

弱者,此无阳也,不可发汗;方中桂枝、麻黄、石膏、生姜,能不发汗耶?答∶太阳病,风伤卫则用桂枝汤解肌,

《伤寒论类方》:[卷一桂枝汤类·一]桂枝加芍药生姜人参新加汤(八)

姜学名Zingiber officinale Rose,古名A,别名生姜、黄姜,为姜科(Zingiberaceae)姜属能形成地下肉质根茎的栽培种,为多年生草本植物,作一年生蔬菜栽培。染色体数:2n=2x=22,其食用器官为地下形成的肉质根茎。

生姜起源何处,目前尚未定论,但比较公认的起源地是亚洲南部。中国南部及印度尼西亚、印度等可能是生姜的起源中心。目前,这些地区仍然是世界上生姜种植面积最多的。

由于生姜的起源地多为热带雨林区,气候温暖、潮湿,光照相对较弱,这就使生姜形成了喜温暖,不耐寒冷,适应性较强等特点,现在已广泛栽培于全世界各热带、亚热带地区,且都安排在温暖季节生产。

但由于至今尚未发现姜的野生种,因此,对姜的确切起源地仍存有异议。从姜的分布和生物学特性来看,一般多倾向于姜原产于亚洲较温暖的山区。根据目前有关生姜起源问题的研究主要有以下三种推论:

一是,东南亚起源说。现在的蔬菜植物都是由野生种类演化而来的,是经过人类长期的栽培与选择,才成为现在的栽培状态和优良品种。100多年来,对于栽培植物的起源问题有过不少论述,其中前苏联著名农学家和遗传学家NIVavilov曾于1923—1931年组织考察队进行一次全球性考察,按照Vavilov提出的“基因中心学说”认为世界的栽培植物有8个起源中心,并将姜的起源归入印度—马来亚中心,该中心包括印度、缅甸、马来半岛、爪哇、婆罗洲(现称加里曼丹)及菲律宾等整个东南亚地区,但在印度与马来半岛等地很少看到姜能够开花,而在东爪哇很容易野生化,东爪哇的气候颇适合生姜的生长发育,或许可以认为这里就是生姜的原产地(Burkill,1935)。

二是,中国云贵及西部高原地区起源说。在《中国栽培植物发展史》一书中,李璠指出:地理上的原因对于栽培植物起源中心的影响是不可忽视的,并认为中国的自然环境是“得天独厚”的,在西部高原生长的栽培植物,可以达到世界高度的极限,在其东南和东北的广大平原和丘陵地带,气候温暖,雨水充沛,因而设想,原来青藏高原、西北高原、西南高原和黄土高原连成一片,形成了在地势上由青藏高原向东逐渐降低的阶梯式高原地形,不同海拔高度的气候也不相同,到了平川河谷地带,有的气候竟接近甚至超过亚热带。在古时候,那里有茂盛的原始森林和广阔的草原,所以可以相信中国西部广大高原才是我国栽培植物的故乡。同时,在植物学论据方面李璠提出在我国南方山区分布有一种所谓球姜,在西藏亚热带(东部)林区也分布有姜科的野生植物,似姜而辛辣味较淡,全株可以食用。由此推论,它很可能就是栽培姜的野生原始种。因此认为,姜的原产地应在云贵高原和我国西部广大高原地区。

三是,中国长江流域、黄河流域起源说。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研究所吴德A研究认为:姜的栽培起源地可能是中国古代的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之间的地区,其主要论据有以下几方面:

第一,从历史资料考证,中国种姜历史悠久,早在古书《论语·乡党篇》中就有孔子“不撤姜食”的记载,表明在春秋时代姜就常供食用了,这是见诸文字的记载。实际上种姜的历史,还要比文字记载早得多。姜作为药用,也有悠久的历史。《管子·地员篇》是战国时代的作品,其中有“群药安生,姜与桔梗、小辛、大蒙”的记载,战国以后有关姜的记载就更多了。文献史料表明,姜在中国有着悠久的栽培历史,而春秋战国以前,我国与印度、印度尼西亚等均无交往,不可能由这些国家输入,因此认为姜应为中国原产。

第二,从文物考证,在考古遗存中有姜,如湖北江陵楚墓曾出土过外形完整的姜;湖南长沙马王堆一号汉墓亦出土有姜,其文物的历史都在张骞出使西域之前,也在我国与印度交往之前,因此,该文物可作为中国自古栽培生姜的佐证。

第三,语源学考证,Tackholm曾主张Zingiber这个字是从汉字译音而成,而非源于印度的梵文“Sringavera”,Zingiber这个词极有可能是波斯商人将中国话“姜”(居音切)加上本民族的土话“bil”而成的。如果希腊语“Zingiberi”以及后来的拉丁语“Zingiber”是直接源自汉语,这对研究姜的起源是很有意义的语源学证据。

此外,从古时气候条件的变迁情况分析,古代黄河流域森林茂密,气候温暖湿润。3000年前,黄河流域和今日的长江流域一样,有十分丰富的亚热带动物和植物种类,可能有野生姜的分布,只是后来由于气候变冷,森林遭受破坏,才使得这种喜温暖湿润并需荫蔽生长的林下植物失去了自然生存的条件,因而便逐渐消失,所以直到现在找不到野生姜,留下来的只是人们栽培条件下的姜了。

关于姜的确切原产地,虽然至今尚无定论,但广义地说,姜的起源范围是在亚洲的热带及亚热带地区,似乎已为大家所认可。

《活人方》卷四方名五饮主方组成茯苓3钱,制半夏2钱,广橘红5钱,车前子1钱,嫩桑皮1钱,前胡5分,生姜2片。主治五种水饮。用法用量水煎,午前、午后服。加减溢饮,加白术1钱5分,更加枳实,去前胡;悬饮,加天麻2钱,佐荆芥、甘菊,去桑皮;在下部,加泽泻1钱,车前子5分,苡仁2钱,去前胡;支饮,加前胡1钱,柴胡1钱,白芥子1钱;伏饮者,加前胡1钱,羌活1钱;留饮,加白术2钱,苍术1钱;病久元气衰惫,形神虚萎,饮食不甘,脾胃泄泻,必须加人参2钱,白术3钱以培元气,兼于治饮;倘下元虚冷,则桂、附、干姜亦所不免。各家论述饮邪水类,茯苓浚水而能降气,故为君;半夏燥湿,利痰为臣;橘红佐桑皮调和脾肺之气,使有所统运;车前佐茯苓分利水道,所谓引而决之;前胡之辛,消痰下气,生姜温能治呕,辛能豁痰,此谓通治痰饮之方。

详见百科词条:五饮主方 [ 最后修订于2009/12/11 13:43:01 共351字 ] 以下结果自动匹配而成,不排除出现与主题不相关的内容,请自行区分。

目录 1 拼音 2 《圣济总录》卷四十七 21 组成 22 主治 23 生姜散的用法用量 24 制备方法 3 《医方类聚》卷一六四引《吴氏集验方》 31 组成 32 功效 33 生姜散的用法用量 4 《圣济总录》卷一五六 41 组成 42 功效 43 主治 44 生姜散的用法用量 45 制备方法 5 《圣济总录》卷三十八 51 组成 52 主治 53 生姜散的用法用量 54 制备方法 附: 1 古籍中的生姜散 1 拼音

shēng jiāng sǎn

2 《圣济总录》卷四十七 21 组成

生姜(切,炒)3两,蓬莪术(锉炒)1两,陈橘皮(汤浸去白,炒)2两,甘草(锉,炒)2两。

22 主治

胃反,吐逆不止,心膈不利,饮食减少。

23 生姜散的用法用量

每服1钱匕,入盐少许,沸汤点服。

24 制备方法

上为散。

3 《医方类聚》卷一六四引《吴氏集验方》 31 组成

生姜、大豆(煮熟)各等分。

32 功效

解附子、川乌、草乌、半夏毒。

33 生姜散的用法用量

上药擂水与服。

4 《圣济总录》卷一五六 41 组成

干生姜1分,姜黄半两,陈橘皮(去白,焙)半两,白芷半两,白术半两,甘草(炙)半两。

42 功效

和胃顺气。

43 主治

妊娠呕逆,不下食。

44 生姜散的用法用量

每服2钱匕,用粥饮调下,不拘时候。

45 制备方法

上为散。

5 《圣济总录》卷三十八 51 组成

生姜2两(切,焙),陈橘皮(汤浸去白,焙)1两,干木瓜1两。

52 主治

霍乱吐不止,欲死。

53 生姜散的用法用量

每服2钱匕,温水调下,连35服。

54 制备方法

上为散。

古籍中的生姜散 《订正仲景全书金匮要略注》:[卷五]呕吐哕下利病脉证并治第十七

多而外邪少,拒格胸胃之间,气逆而谷不得入,故用生姜散邪,半夏以消痰饮而止呕逆。小半夏汤方(见痰饮中

《证治准绳·伤寒》:[卷四少阴病]下利

若呕者去附子加生姜足前成半斤(气逆则呕附子补气生姜散气千金曰呕家多服生姜此为呕家圣药)成真武北方水

《金匮玉函要略辑义》:[卷四呕吐哕下利病脉证治第十七]论一首、脉证二十七条、方二十三首

。此五苓散原方之义也。然胃反。因脾气虚逆。故加生姜散逆。甘草和脾。又五苓散。治外有微热。故用桂枝。

《伤寒证治准绳》:[卷四少阴病]下利

若呕者去附子加生姜足前成半斤(气逆则呕附子补气生姜散气千金曰呕家多服生姜此为呕家圣药)成真武北方水

《本草思辨录》:[卷三]大枣

山姜简介

目录 1 拼音 2 英文参考 3 姜科植物山姜的根茎·《中医大辞典》·山姜 31 山姜的别名 32 ...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