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霞客的奇事
1不求功名,立志考察探险。
2不畏艰险,毅力超凡。
3求真求实,锲而不舍。
4成就千年古书《徐霞客游记》客的“肩荷一袱被,手挟一油伞。”而“足踏天下半。”(清代史学家赵翼为《徐霞客游记》的题词。)
徐霞客是我最羡慕的古人之一,下棋太伤脑筋,旅行既可锻炼体格,又可增广见闻,即使这两个方面的条件我都具备,我也是愿为徐霞客,不作王再越的。因此想谈谈徐霞客其人其事,而“其人其事”也即是“奇人奇事”。
徐霞客是明代的大旅行家(生于万历十四年,卒于崇祯十四年。1586至1641年),生平足迹,踏遍国内名山大川。根据他的游记,讲得更具体一点,则是东到浙江的普陀山,西到云南的腾冲,南至广西南宁一带,北至河北蓟县的盘山。洞庭、天目、天台、雁荡、九华、匡庐、峨嵋、岷山、桂林、石林、鸡足(山)……等等名山大川,都是他游踪所至之地。古代诗人的观念,“天下”往往只是指“中国”而言,则徐霞客已不止是“足踏天下半”了。
在明代的交通条件,爬山涉水主要是靠两条腿,艰难可想而知。于是对徐霞客之“足踏天下半”,就有许多类似神话的描写,如《江阴县志》就是这样写的:“(徐霞客)出游,东南佳山水,如东西洞庭、天日、雁荡,俱穷其胜。其游也,从一仆或一僧,携一杖一袱被,不治装裹粮,能饥,数日,遇食即饱,绝壁丛箐,攀援上下,捷如飞猱。每行数百里,即燃松拾穗,走笔为记。”可以“数日不食”,而又“攀缘上下,捷如飞猱”。简直把他写成武侠小说中具有“绝顶轻功”的一流人物了。
其实若把他写成具有超人的本领,反而减弱了事实上的艰苦情况了。从他的游记,我可以举两个例子,说明他旅行的艰苦和毅力。
他初游雁荡山,为了探寻龙愀,攀登绝巩仍无所见,而山脊如削,寸步难移。瞥见高峰尽处,一石如劈,俯瞰石壁下有一级,便拿仆从的包脚布结成一条带子,缒下去找寻道路。下去之后,才发现那里仅堪容足,悬崖下陡深百丈,只得重回原处。但当缒升到离上面还差三丈多的时候,带子忽被突出的岩石磨断。后来费尽气力把带子再结好,才脱险险。
又一次他登嵩山太室绝顶,进入一个石峡,不料滑不留足,只好躺下直溜,仰望夹崖逼天,一直溜了十里,才出峡而达山下。
类此情况,在他游记中还有许多。要不是他对祖国山河有着一股热爱,很难想象他会有如此毅力。
《徐霞客游记》在当时被视为一本奇书,他的内容也的确不是一般游记可比。例如:他对“岩洞学”便有出色的研究。(中国近代地理学者,认为徐霞客是世界研究“喀斯特地形”的始祖,“喀斯特地形”,中国地质学会最近定名为“岩溶”。)
他探测了很多石灰岩岩洞,把岩洞内的石柱,石笋等石钟乳解释为滴水沉积而成,打破了当时人们认为是“神人造化”的迷信,符合现代科学解释。他对桂林七星岩的探测,认为有十五个洞口,所述情况,也和今天的探测接近。此外,他指出岩壁上吐出一练瀑布的奇景,是由于地下水通至高原的谷坡,重新流出而成。这解释也是正确的。他临终前,还把一块石头摆在石榻上,那时是他游罢云南腾冲回来的半年之后,可能他正是在开始探索西南奇异地貌之谜。
明代书画家文震孟非常佩服徐霞客,称他为“古今第一奇人”。除了徒步万里,旅行名山胜水之“奇”外,他的行事,也是世所罕见的“奇人”,现在就说他两件“奇事”。
他非常笃于友情,明末殉国的名臣黄道周,便是他最要好的一位朋友。他尝徒步3000里,往访黄道周。黄赠他七言古诗一首,有句曰:天下骏马骑不得,风髫雪尾走白日。天下畸人癖爱山,负铛泻汗煮白石。江阴徐君杖履雄,自表五岳之霞客。鸢肩鹤体双瞳青,汗漫相期屡不失。事亲至孝犹远游,欲乞琅�庖怪�M蚶锟从嗄瓜缕埽�D彝哑琉啬裉洹H朊糯档频�鞠ⅲ�迥攴�子搪樾�9笕随淦锊豢鲜埽�敉繁显富狗鲛肌br />
后来黄道周北上,他忽然想起要答黄一诗,又从冲寒追及于云阳道中,沽酒对饮,两人且饮且题诗。诗成而酒未尽。可惜他的答诗已不复传。
有个和尚名叫静闻,“禅诵垂二十年,刺血写成《法华经》,愿供之鸡足山。”崇祯九年,与徐霞客结伴同行,至湘江遇盗,和尚被打落水,擎经于顶,一页不失。幸而那强盗只谋财、不害命,徐霞客被劫后,与静闻一路化缘,至广西南宁,寄榻于崇善寺。静闻病死。后来徐霞客携他的骨灰与血写的《法华经》,间关五千余里,终于到了鸡足山。经供之“悉檀寺”,骨灰也埋在鸡足山,并为之立塔。完成子朋友的心愿。如此交情,真可说是生死不渝了。
徐霄客有“哭静闻禅侣”诗六首(见《徐霞客游记》补篇),今录两首,以见他们的生死之交。
鹤影萍踪总莫凭,浮生谁为证三生。
护经白刃身俱赘,守律清流唾不轻。
一篑难将余骨补,半途空托寸心盟。
别时已恐无时见,几度临江未肯行。
(原诗有注云:江中被劫,上人独留刃下,冒死守经,经免焚溺。)
同向西南浪泊间,忍看仙侣坠飞鸢。
不毛尚与名山隔,裹草难随故国旋。
黄菊泪分千里道,白芋魂断五花烟。
别君已许携君骨,夜夜空山泣杜鹃。
作者:梁羽生
来源:私家侦探
《独异志》是唐代李亢编著的一本轶事兼志怪的小说集。书中记述了自三皇五帝到唐代流传的奇闻异事,有些故事的记录,出处是最早的。此书所记载的轶事,或荒诞、或诡谲、或悚然,丰富多彩,五花八门。正如李亢在序中说的:“《独异志》者,记世事之独异也。自开辟以来迄于今世之经籍,耳目可见闻,神仙鬼怪,并所摭录。然有纪载所繁者,俱不量虚薄,构成三卷。愿传博达,所贵解颜耳。”
让我们静下心来,闲坐小窗,翻开此书,静静地品读书中的韵味。
原文:
伊尹无父,生于空桑中。
新编:
一个阳光明媚的午后,伊尹饮下自己煎制的汤药。他最近一段时间太累了,太甲不遵祖法,暴虐乱德,把朝政搞得乌七八糟的。
最近一段时间,伊尹经常忆起当年和先王在一起的日子。想起他们当初诛伐暴桀,建立殷商的伟大功绩,想起他以烹饪的理论来治理天下,国家日益繁荣昌盛。那是一段多么辉煌灿烂的日子。
而如今,太甲毫不在乎祖宗的规矩,肆意妄为,任意发号施令,一味享乐,百姓苦不堪言。伊尹再三规劝,甚至写了《伊训》、《肆命》和《徂后》三篇劝文,希望太甲改邪归正,从新再来。可是这一切的努力毫无作用。
“葛根是味好药”,伊尹站起来,踱步到窗边,他舒展了一下腰背,对自己的方药甚是满意。多日来,他心力交瘁,偶感风寒,项背不舒,于是便组方遣药,便有了这剂葛根汤。
这剂葛根汤被他收录在他的《汤液经法》里。
伊尹遥望着桐宫的方向,那是先王沉睡的地方。没错,就是那里了!
他久久的注视着那片天空,仿佛看见了自己的母亲当年生他的情形。
当年的伊水边处处留下了母亲的足迹,她辛勤劳作,采桑织布。终于,上天赐给了她一个孩子,她怀孕了。她欣喜不已,翘首盼望着孩子的诞生。
一天夜里,她做了个梦,梦见神仙来了,神仙告诉她,如果明天看见石臼冒出水,就赶紧往东方跑,但千万别回头。
第二天,石臼果然出水了。
善良的母亲惦念着乡邻,她抓紧时间叫上乡亲们,大家一起朝东方跑去。
然而,母亲竟然忘记了神仙的劝诫:千万不要回头!
母亲回头了,她大概是想看看有没有落下的乡邻,或是再最后一眼看一看自己温馨的家。
瞬间,母亲化成了一棵桑树,一颗空桑树。
而伊尹,便诞生在那颗空桑树里。
伊尹再一次留下了伤心的泪水,他此刻无比的思念母亲,但他没有多余的时间哭泣,他拭干眼泪,又坚定地望了一眼桐宫的方向。
他要像母亲一样,但坚决不能回头。
解读:
伊尹,伊姓,名挚。商代名相,辅佐汤灭夏兴商。伊尹善烹饪,常以烹调理论喻治国之道,所以他还被尊为厨师之祖,所谓“药食同源”,伊尹不仅善于烹制食物,对药材也很有研究,据说《汤液经法》,又名《伊尹汤液经》就是出自伊尹之手,此书是汤药的祖书,就连经方之祖《伤寒杂病论》都是受《汤液经法》的影响呢。
据记载,伊尹夏朝末年生于空桑,因为他母亲居住在伊水之上,故以伊为氏。
关于伊尹出生的传说有很多,有说是有莘国一女子采桑时在大桑树洞里捡的,有说是他母亲怀孕后梦见一位神仙告诉她,如果看到家门口的石臼出了水,就赶紧往东走,千万别回头。石臼果然冒水了,而她母亲却忍不住回了头,发现身后已是一片汪洋。她瞬间变成了一棵空桑树,树中有一婴儿,便是伊尹。总之,各种记载里都没有伊尹父亲的信息,大概伊尹所生的年代可能还留有母系社会的遗风,故而只知其母不知其父罢。也有传说伊尹的父亲和母亲都是奴隶,一个善烹饪,一个善采桑。至于究竟是怎么回事,由于年代过于久远,史料缺失,我们无法获知,这也为我们留下了丰富的想象空间。
空桑又是什么地方呢?根据传说,空桑是空心的桑树,事情当然不这么简单。历史上的名人有很多都与空桑有关联。
比如孔子:《春秋演孔图》:“孔子母徵在,游大泽之陂,睡,梦黑帝(遣)使请己已往梦交,语曰:汝乳必于空桑之中。觉则若感,生丘于空桑。”
羲和:《山海经》郭璞注引《启筮》:“空桑之苍苍,八极之既张,乃有夫羲和,是主日月,职出入以为晦明。”
颛顼:《吕·古乐》帝颛顼生自若水,实处空桑,乃登为帝。”
轩辕氏:《路史》:“轩辕氏,作于空桑之北。……伐山取铜,以为刀货。”
神农氏:《逸周书·尝麦解》潘振云注曰:“赤帝,指神农九世孙帝榆罔也,居空桑。”
甚至空桑还是一个姓氏:《荒史》:“泰壹之后有空桑氏。空桑,兖地也,一曰广桑。”
空桑这个地名出自《山海经》,指的是山名。《山海经·东山经》:“《东次二经》之首曰空桑之山,北临食水。”郝注云:“此兖地之空桑。”北山经》:“空桑之山,无草木,冬夏有雪。空桑之水出焉,东流注于滹沱。” 空桑之山产琴瑟之材。
据专家研究,空桑作为上古地区名,沿用至东周晚期,主要指今鲁西豫东地区(此地区属于古九州之一的兖州。古兖州主要区域在今山东西南部菏泽、济宁,以及河南东部和安徽北部等地。此处是龙山文化的主要聚集地,空指地方很大,桑指桑树,当时这一地区广种桑树,所以孔子也是出生在野外的桑树林里。
好了,说了那么多,我们就以专家说的为准吧,毕竟人家是权威,当然,说的也是有道理的。
徐 霞 客
徐霞客(1586—1641),名弘祖,字振之,号霞客,江苏江阴人。明地理学家、旅行家和文学家。他经30年考察撰成的60万字《徐霞客游记》,开辟了地理学上系统观察自然、描述自然的新方向;既是系统考察祖国地貌地质的地理名著,又是描绘华厦风景资源的旅游巨篇,还是文字优美的文学佳作,在国内外具有深远的影响。近年,视徐霞客为游圣,步徐霞客足迹,游览祖国大好河山已成为中国旅游界的崭新时尚。
受耕读世家的文化熏陶,徐霞客,幼年好学,博览群书,尤钟情于地经图志。少年即立下了“大丈夫当朝碧海而暮苍梧”的旅行大志。徐霞客的旅游生涯,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为28岁以前的纪游准备阶段。重点放在研读祖国的地理文化遗产,并凭兴趣游览太湖、泰山等地,没有留下游记。
第二阶段为28岁(1613)至48岁(1633)的纪游前段,历时20年,游览了浙、闽、黄山和北方的嵩山、五台、华山、恒山诸名山。但游记仅写了一卷,约占全书的十分之一。
第三阶段为51岁(1636)至54岁(1639)为纪游后段,历时4年,游览了浙江、江苏、湖广、云贵等江南大山巨川,写下了9卷游记。
徐霞客的足迹遍及今19个省、市、自治区。他不畏艰险,曾三次遇盗,数次绝粮,仍勇往直前,严谨地记下了观察的结果。直至进入云南丽江,因足疾无法行走时,仍坚持编写《游记》和《山志》,基本完成了60万字的《徐霞客游记》。55岁(1640)云南地方官用车船送徐霞客回江阴。56岁(1641)正月病逝于家中。遗作经季会明等整理成书,广泛流传。
二千多年前的春秋时期,在清溪隐居着一位世外奇人,据说他一生只下过一次山。此人虽然终年在深山峡谷之中采药修道,未曾直接涉足红尘半步,看似超然于世外,但他却对山下的世事了若指掌。他足不出户,但他却有能力把天下运筹于深山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
他一举手一抬足,足可惊天动地,这是因为他是历史上最牛的老师,培养出了四个牛气冲天的学生。假如没有这位名师和他的四位高徒的精彩表演,春秋战国的历史将会黯然失色,诸子百家的争鸣也会索然乏味。
这位历史上最神秘的世外奇人就是鬼谷子,他原名王诩,号玄嶶子。他是横跨多学科多门派的旷世奇才。
魏晋南北朝里有不怕困的人,他就是刘昱。别人醒的时候他在玩,别人睡觉了他在玩,等别人醒了他仍在玩,等别人再睡了他依旧在玩。
魏晋南北朝里有不怕冷的人,他就是高洋。数九寒天,别人穿的跟熊猫似得还是觉得冷气袭人,他光着膀子,只穿了一条裤衩儿到处溜达,最难得的是他居然红光满面
魏晋南北朝里有不怕疼的人。他就是高俨,不到十岁的时候他喉咙经常得病,大夫给他扎针,钢针刺入喉咙,他虽然疼但是连眼皮都不眨一下。
魏晋南北朝里有不怕脏的人,他就是萧宝卷,他喜欢出宫游玩,渴了就用随身携带的水舀到路边污水沟里舀一些别人看了能把昨天的早饭吐出来的污水喝。奇怪的是喝了居然什么事都没有。
魏晋里有虚伪的人,他就是萧昭业。他为了当皇帝,背地里诅咒太子父亲和皇帝爷爷早死。表面上却装的像第一大孝子。明明是个挥霍无度,荒唐至极的人,却在人面前装成勤俭节约,好学上进。瞒过了所有的人包括皇帝。称了帝之后本性暴露无遗。
6魏晋南北朝里有不用新陈代谢的人,他就是萧衍。已经下棋整整24个小时了,陪他下棋的大臣都睡着了,而他一步都没动
魏晋南北朝里有吝啬的人,他就是王戎。他卖他家种的又大又甜的李子。怕别人得到种子也去种,就不怕麻烦把和钻空。他儿子结婚他只送了件单衣当彩礼,后来还给要回去了。他女儿管他借钱没还。等女儿回娘家他就不给女儿好脸看,等女人还了钱他才高兴。每天最大的乐趣就是和老婆一起数钱。
8魏晋南北朝里有大方的人,他就是宇文泰。侯莫陈悦死,宇文泰收缴了他的府库,把堆积如山的财物都赏赐给手下将士,自己分文不取。在战场上,李远击退段韶,宇文泰就赏他杂彩两千段,李弼去迎接柔然来降,回来宇文泰就赏赐他杂彩六千段。他还和将士们赌博,谁赢了就赏赐很值钱的东西。历史记载他赏给立功的将领经常是千金,千匹丝帛。侍婢千人,周书北史,多次看到他赏赐的记载。
9魏晋南北朝里有奢侈的人,他就是石崇。恐怕连他自己也搞不清自己家有多少钱。他们家里的佣人穿的都是外国进贡的火浣布做的衣服。刷锅用饴糖水,做饭用蜡烛,刷墙用胭脂,垫桌角拿金砖,出门用锦缎围成50里长的帷帐。给爱姬绿珠修的金谷园美轮美奂,百丈高的重绮楼几乎是用珍宝玉器堆积而成的。
,魏晋南北朝里有节俭的人,他就是陶侃。他把造船剩下的木屑竹屑积攒起来,下雪的时候铺路防滑。把剩下的竹子头削成竹钉安在战船上。 曾经就地征用竹篙,看到有人拿着未成熟的稻子玩,说是好玩,把那人胖揍一顿。有一个官吏把竹子连根拔出,用根部来代替镶嵌的铁箍。他就让这个官吏连升两级,加以重用。
徐霞客的奇事
本文2023-10-13 00:47:15发表“古籍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yizhai.net/article/1258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