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籍修复待遇
中华读书报讯 据最新消息,全国现存公藏古籍超过3000万册件,其中有超过1000万册件残破严重亟待修复,而全国图书馆专业古籍修复人才极度匮乏,与当前古籍保护的严峻形势形成尖锐的矛盾。
国家图书馆善本特藏部主任张志清介绍说,根据目前掌握的情况,全国图书馆古籍修复人员不足100人,按比较快的工作进度,也需要近千年才能完成1000万册件古籍的修复任务。与此同时,现存古籍家底不清、古籍保护技术设备与科研水平落后等问题的存在,也为古籍保护、利用等基础工作的开展造成了不利影响。
据了解,我国现存超过90%的古籍收藏在图书馆中,与文物管理归口不同,尽管国家每年用于文物保护的专项经费达3亿元以上,而用于古籍保护的专项经费却少得可怜,每年只有几十万元。建国以来,我国已开展过两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却从未进行过全国性的古籍普查。国家目前所掌握的古籍数量统计,是累加各馆上报数字而来,而由于经费不足、人员短缺等问题的存在,许多藏书单位并没有完成对古籍细致清点和编目整理工作,也没有进行定级和破损统计,即便如此,登记在册的公藏古籍也有超过3000万册件,几乎是其他类型文物数量的总和。这其中有超过1%3的古籍需要修复,许多珍贵古籍甚至急需进行抢救性修复。
张志清介绍说,国家图书馆在上个世纪60年代和前年对所收藏的善本古籍的纸张酸性进行检测,结果表明,其PH值已从平均7到75降为平均66。即在过去的40年间,国图的古籍文献纸张酸性PH值降低了一个数值,已从弱碱性或中性转变为酸性。“酸化”是指古籍纸张的主要成分——植物纤维素发生酸性水解,外在表现为纸张变黄和脆化,对古籍所造成的损蚀是非常严重的,据实验测算,PH值在50以下的文献,纸张将全面脆化,保存年限不会超过200年。张志清举例称,国图大部分善本古籍都藏在恒温恒湿并带有空气过滤装置的地下二层、三层,保护较好,而存于地上的《文津阁四库全书》,受大气污染的影响,有的纸页出现了明显的黄斑。他担心,如果现在不对古籍酸化加以重视,及时采取措施,再过若干年,不但抢救投入成本成倍增加,效果也是不容乐观的。
国家图书馆现藏100万册件珍贵善本特藏,其中轻度破损的有13万册件,中度破损的有26万册件,重度破损的也有12万册件,待修复文献超过半数。而馆内的古籍修复人员只有12名——这一数字已足以让其他图书馆羡慕不已——尽管他们的工作经验基本都在10年以上,修复技艺水平较高,但是普遍学历不高,多数是大专水平,而且年龄都超过了40岁,同时面临着后继无人的尴尬局面。张志清说:“国图所面临的问题也正是几乎所有图书馆古籍修复工作所面临的问题,人员数量严重不足、职称低、年龄老化、后继无人,另外综合素质较低也是很严重的问题——国外从事古籍修复工作的人员至少要大学毕业,比如在英国大英图书馆工作的古籍修复人员,就都是由伦敦的两所大学专门负责输送的。”在他看来,我国的古籍修复行业目前还基本停留在手工和经验传授阶段,没有上升到理论和科学的层面。而国外古籍修复普遍应用电脑和工业机械等现代科技手段参与或辅助修复,还通过理化和生物实验室进行纤维监测和保护实验,积累科学数据,寻找比较好的保护手段。因此建立国家古籍保护重点实验室,提高古籍保护中的知识含量,也是急需解决的问题。
针对目前古籍修复人才短缺的局面,张志清表示一方面可以通过实现修复行业的社会化,即通过社会企业承揽馆藏古籍的修复工作,来稍作缓解——图书馆系统以外,社会上还有一些从事古籍修复民间人才;一方面他也一直在呼吁,希望政府考虑在高等院校图书馆学系或中文系中培养“古籍整理和保护”方向的本科和研究生,在高、中等专科学校培养高职和中等专业的古籍修复人才,有计划地输送到国家图书馆和大型公共图书馆中从事古籍保护工作,相关部门设立奖学金,鼓励和吸引学生从事古籍保护工作。
文化部社会文化图书馆司图书馆处处长张小平表示,古籍修复人才短缺和断档的根源,出在培养环节和输送环节,一方面图书馆急需这类人才,引进新人名额却按各地事业单位编制办理(张志清称目前国图引进人员要求必须是本科及以上学历);一方面高等院校并没有设立相关专业,无法输出专业人才。
目前,文化部拟启动“中国古籍特藏保护计划”,由中央和地方政府配套资金,分期开展全国古籍修复,其中一项重要内容就是分层次培养古籍修复人才,并决定在北京、上海、江苏三省市开展培养古籍修复人才试点工作。但至今为止,只有江苏南京莫愁职业中学自2001年起开展了古籍修复专业人才的培养工作,迄今已有数十名学生毕业,先后进入南京图书馆以及几所地方大学图书馆工作。
“中国古籍特藏保护计划”这项旨在保护民族优秀文献遗产的国家重点文化工程启动后,我国珍贵古籍的普查摸底、保护修复人才培养、重点实验室建立等工作将逐步展开,古籍保护的严峻形势有望得到改善,古籍保护事业有望走上良性发展之路
2016年,北京市汉龙实业有限公司成立汉龙文献保护中心,为图书馆、档案馆、博物馆等文献收藏单位提供专业的数字化、仿真复制、数模整合、异质备份、文献修复、文献脱酸、虫霉防治、清洁除尘、馆藏环境有害气体治理、声像档案数字化与修复等文献保护服务。汉龙文献保护中心曾多次承接国家级、省级图书馆、档案馆、博物馆古籍、档案、经书、字画等纸质文献的抢救保护项目,受到了众多用户及社会媒体的统一关注和好评。
论语。根据查询个人图书馆显示,2000年前我国就有利用保护设施栽培各种时令蔬菜的记载,是温室栽培起源最早的国家之一。春秋时期(公元前770~公元前476年),《论语》中就有“不时不食”之语就是我国最早的设施作物栽培语源。《论语》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撰而成,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
北京市汉龙实业有限公司拥有一支经验丰富的文献修复师队伍,配备了专业的文献修复工具和先进的文献修复设备,可提供古籍、档案、经书、字画、手稿、报纸、地图、拓片等纸质文献的修复服务。在对破损文献进行手工修补、装裱时,严格遵守相关标准规范,“修旧如旧,宁浅勿深,宁薄勿厚”,选取的修复方案具有“可逆性”。公司的文献修复服务得到多位资深文献修复专家的认可。公司曾多次承接国家级、省级图书馆、档案馆古籍、档案、字画等纸质文献的修复项目,受到了用户及社会媒体的统一关注和好评。
中华古籍资源库直接搜索官网点击进入即可。
“中华古籍资源库”是“中华古籍保护计划”的重要成果,目前在线发布的古籍影像资源包括:国家图书馆藏善本和普通古籍、法国国家图书馆藏敦煌遗书、天津图书馆藏普通古籍等,资源总量超过33万部。2016年9月28日,“中华古籍资源库”正式开通运行,在线发布国家图书馆善本古籍影像10975部;2017年2月28日,在线发布国家图书馆善本古籍影像6284部;2017年12月28日,在线发布国家图书馆《赵城金藏》1281部、善本古籍影像2070部; 2018年3月5日,在线发布法国国家图书馆藏敦煌遗书5317号。2018年9月28日,在线发布国家图书馆善本古籍影像370部、普通古籍影像160部、天津图书馆普通古籍影像600部;2019年1月28日,在线发布天津图书馆普通古籍影像5234部。2019年11月12日,在线发布国家图书馆善本古籍影像699部、日本永青文库捐赠汉籍影像17部、云南省图书馆善本古籍影像139部、芷兰斋藏稿抄校本古籍影像8部。
1460页。国家图书馆的古籍一年365天可修复1460页古籍。李璟修补一页纸,需要两个多小时,一天下来,最多修复四页纸。古籍,是指未采用现代印刷技术印制的书籍。图书在古代称作典籍,也叫文献,兼有文书、档案、书籍三重意义。
一、作品赏析
宗璞散文的特点是清新轻盈,用“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来形容,是很贴切的。宗璞从清华大学外文系毕业,在一个中国哲学家庭受到传统哲学文化很深的熏陶,然而,她的散文创作却不是引经据典的那种文化散文,而是在自己的感受和体验之上的从笔端流出的心灵之语。《丁香结》正是这样的作品。
不管怎么说,从古到今,丁香在文学作品中大多象征着高洁、美丽而又哀婉的事物。有多少诗人,都曾经用丁香来写“愁”啊,所以,就给人这样一种感受,那就是,仿佛丁香花就只能哀愁一般。或许,我也是先入为主了啊,因为看了太多关于丁香与哀愁的诗篇,所以,潜意识中就以为丁香花只能代表哀愁了。
一直以来,丁香花都代表着一个固定的意象,那就是愁思情结,一般来说,我们称之为“丁香结”。那么,为什么会有“丁香结”这样的说法呢?那是因为,古人发现丁香花蕾结而不绽,就好像是人的情结一般,所以,就取了一个名字,叫“丁香结”。自此以后,丁香结,就成了愁思的代名词。
二、作者简介
宗璞,原名冯钟璞,女,1928年出生,当代作家,常用笔名宗璞,笔名另有丰华、任小哲等。中共党员,原籍河南省唐河县,生于北京,著名哲学家冯友兰之女。曾就职于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从事小说与散文创作。
代表作品有短篇小说《红豆》《弦上的梦》,系列长篇小说《野葫芦引》和散文《紫藤萝瀑布》等。有著作:《三生石》《我是谁》。2018年,其作品《北归记》获得第三届施耐庵文学奖 。
三、原文及出处
1、《丁香结》是作家宗璞的一部散文集。
2、摘录
今年的丁香花似乎开得格外茂盛,城里城外,都是一样。城里街旁,尘土纷嚣之间,忽然呈出两片雪白,顿使人眼前一亮,再仔细看,才知是两行丁香花。有的宅院里探出半树银枝妆,星星般的小花缀满枝头,从墙上窥着行人,惹得人走过了,还要回头望。[1]
城外校园里丁香更多。最好的是图书馆北面的丁香三角地,种有十数棵的白丁香和紫丁香。月光下,白得潇洒,紫的朦胧。还有淡淡的幽雅的甜香,非桂非兰,在夜色中也能让人分辨出,这是丁香。
在我住了断续近二十年的斗室外,有三棵白丁香。每到春来,伏案时抬头便看见檐前积雪。雪色映进窗来,香气直透毫端。人也似乎轻灵的多,不那么混浊笨拙了。从外面回来时,最先映入眼帘的,也是那一片莹白,白下面透出参差的绿,然后才见那两扇红窗。
我经历过的春光,几乎都是和这几树丁香联系在一起的。那十字小白花,那样小,却不显得单薄。许多小花形成一簇,许多簇花开满一树,遮掩着我的窗,照耀着我的文思和梦想。
古人词云:“芭蕉不展丁香结”、“丁香空结雨中愁”。在细雨迷蒙中,着了水滴的丁香格外妩媚。花墙边两株紫色的,如同印象派的画,线条模糊了,直向窗外的莹白渗过来。让人觉得,丁香确实该和微雨连在一起。
只是赏过这么多年的丁香,却一直不解,何以古人发明了丁香结的说法。今年一次春雨,久立窗前,望着斜伸过来的丁香枝条上一柄花蕾。小小的花苞圆圆的,鼓鼓的,恰如衣襟上的盘花扣。我才恍然,果然是丁香结!
丁香结,这三个字给人许多想象。在联想到那些诗句,真觉得它们负担着解不开的愁怨了。每个人一辈子都有许多不顺心的事,一件完了一件又来。所以丁香结年年都有。结,是解不完的;人生中的问题也是解不完的,不然,岂不是太平淡无味了么?
小文成后一直搁置,转眼春光已逝。要看满城丁香,需待来年了。来年又有新的结待人去解——谁知道是否解得开呢?
扩展资料
一、作者自述
常写游记的原因在喜欢旅行,喜欢与山水相亲。山水于我是朋友,是知音,给我灵气和想象,却限于体力,浅尝辄止者多。
苏辙曾云:“太史公行天下,周览四海名山大川,与燕赵间豪俊交游,故其文疏荡有奇气。(太史公走遍天下,遍览四海名山大川,与燕、赵之间的豪士俊杰交游,所以他的文章疏荡有奇气。)”名山大川一句是向自然,我足迹有限;与豪俊交游一句是向社会,也更感欠缺。
统而言之是要有阅历,枯坐斗室,未免干瘪。二寸象牙上的雕刻不管怎样精细,总觉拘束。何况只是粗粗有个模样儿呢。集子以篇名名,曰《丁香结》。我虽孤陋,尚知生活中多的是难解的结,也许有些是永远解不开的,不过总会有人接着去解。
《丁香结》所收文字原截于一九八五年底,于八七年春排印时又收入八六年所写的两篇。八一年至八六年之散文统归于此矣。
二、背景
宗璞始终都生活在中国高层的知识分子群中,与他们学业的专攻,崇高的操守,事业成就的欢欣,以及家国危亡的忧患深深地纽结在一起。
宗璞本人五十年代初毕业于清华大学外文系。后来在中国文联和中国作家协会等单位工作,得到不少文学界前辈的帮助。1960年以后,一直在外国文学研究所从事编辑和研究。而她生长的门第又是世代书香,父亲、姑母等都是全国著名的学者。
命运之神对她优厚有加,一下子便置她于中国最深厚的文化渊源之中。因此,人们不难看到她的创作和中国悠久的历史、文化传统,知识阶层的气质、情操以及生活方式,或隐或现的,然而又是千丝万缕的联系。
-丁香结
-宗璞
古籍修复待遇
本文2023-10-13 00:48:21发表“古籍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yizhai.net/article/1258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