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留下来的中医宝典有哪些?
唐代著名医学家孙思邈,认真总结前人经验,于公元652年写成了医学著作《千金要方》。这部书在中外医药史上享有盛誉。这部33卷的巨著,记载了5000多个药方,内容丰富,规模宏大,是我国最早的临床医学百科书。公元681年,孙思邈又编成《千金翼方》30卷,以补充《千金要方》的不足。书中记录了800多种药物,2000多个古代药方。两书合并简称《千金方》。孙思邈首创复方,提出一个要方治疗多种疾病,或多个要方治疗一种疾病的方法。他对妇科、儿科特别重视,列于卷首,主张独立设科。
孙思邈高尚的医德和精湛的医术受到世人的敬仰,他被唐太宗封为“药王”。人们将他晚年隐居的五台山称为“药王山”,山上还建有“药王庙”。
中医四大经典,众所周知的,有黄地内经,难经,伤寒杂病论,神农本草经以及,黄地内经是一本比较全面的医书,中医上学的,阴阳五行学说,脉象学说,藏象学说,以及比较熟悉的经络学说,奠定了人体生理,病理,诊断以及治疗的认识基础,神农本草经起源于神农式是对中国中医药第一次系统总结,七情和合中医药发展源头,难经包括脉诊经络脏腑,阴阳病因病机,腧穴针刺,伤寒杂病论运用四诊八纲,辫脉,论治用药规律,主次分明,现在有人认为金匮要略,温病条辫也称经典。其实任何一种悟透都不可小觑!古人的智慧老主宗留下来的好东西好好传成发扬光大
皇帝内经,本草纲目,千金方,脉经,伤寒论等等,多啦,汗牛充栋,浩如烟海
本草纲目
黄帝内经,伤寒论,金匮要略,神农本草经,医宗金鉴,火神三书等。
多如牛毛,看经典足矣!《神农本草经》《黄帝内经》《伤寒杂病论》
李时珍
目前只有上古时期的《神农百草集》,东汉三国时期张仲景《伤寒论》和华佗《五禽戏》《麻沸散》,唐朝孙思邈《千金方》,明朝李时珍《本草刚目》等古代中医宝典遗留了下来。
中医的脉诊是独特的诊病方法,看似神奇,了解了它的原理之后并不再惊奇,经过数千年的名医摸索,验证,积累,逐步完善成为一套行之有效的体系,然而需学习应用者用心学习,感知之后,一步步才能走向精道。
李时珍写的《本草纲目》闻名于世,他的另一本晚年写的脉学启蒙的书《濒湖脉诀》,是集其父李言闻的脉学精髓,及前代诸多医家的脉学长项而写成。《濒湖脉学》是脉学史上的一镇室之宝,后世学习脉法多以此为准。
初学脉法,把手掌平放向上,掌后高骨,称关上,关前为阳,关后为阴,阳为寸口,阴为尺部,合称寸关尺。左手寸口是心脉,关上是肝肺,尺部是肾脉。右手寸口是肺脉,关上是脾脉,尺上是命门。
中医将脉分为二十七种,为了便于掌握和记忆,我将这二十七种脉象取一个字编了顺口溜如下:
浮沉迟数滑涩虚,实长短洪微脉急(紧),
凌芤弦革牢濡弱,散伏动促结代细。
其实二十七种脉象就是四大脉象的细分:
浮 脉 沉脉 迟脉, 数脉
正常的脉象一般被称为平脉,是健康,身体没有疾病之人的脉象。正常脉象一般是72-80次/分,不浮不沉,不大不小,从容和缓,柔和有力,节律一致,尺脉沉取有一定力量,并随主理活动和气候环境的不同而有相应的正常变化。
浮脉
讲到浮脉我们先明确一个概念,脉位浅显于皮下者浮脉,深沉于筋骨者为沉脉。
浮脉《濒湖脉学》中有一首体状诗说的明白:
浮脉惟从肉上行,如循榆荚似毛轻,
三秋得令知无恙,久病逢之却可惊!
轻取即得,重按稍减而不空,举之泛泛而有余,如水上漂木。
浮脉位置浅,浮在皮肤上,手指轻轻地放到脉上,就能摸到明显的脉动,重按后稍微减弱。这样的脉称为浮脉。
当出现浮脉时,可能出现以下情况:
浮脉主表,说明病邪在经络肌表部位,邪袭肌腠,卫阳奋起抵抗,脉气鼓动于外,指下的脉是浮而有力的。内伤久病体虚也可能会出现浮脉,阳气不能潜藏而浮越于外,但是指下的脉必定是浮大而无力的。这种脉多为气虚血脱的重证,属虚脉一类,不可误作外感表证。
沉脉
轻取不应,重按乃得,如石沉水底。
沉脉位置较深,深沉到筋骨里。手指轻轻的摸,摸不着。要不断用力按下去,才能摸到明显的脉动。
当出现沉脉时,可能出现以下情况:
沉脉主里证,说明病邪在里。此时身体正气与病邪在内里搏斗,气血内困,故脉表现为沉而有力,为里实证;若脏腑虚弱,阳气衰微,气血不足,无力统运营气于表,则脉表现为沉而无力,为里虚证。
脉的大小指的是脉搏的搏动力度。搏动有力为实脉,无力的则为虚脉。
找到脉之后,慢慢向下按,用指头感受脉的强弱与变化。按下去时,感觉脉搏跳动的有活力,有弹性,就证明这个脉有力量。
如果手指按在脉上感觉脉搏跳动的很没有活力,甚至加大按压力度,脉的搏动依旧无力甚至难以感受到搏动,那这个脉就是无力。医生根据这个衡量脉是偏弱还是偏强。
以上就是浮脉和大小脉象的相关知识。它能有效调理人体的慢性疾病和亚健康。
迟脉是指脉动跳的慢,一呼一吸仅有三次,四五次脉动是正常的,迟脉是阳不胜阴的症状,好比一个人,好静少动,如果博跳有力又是缓脉的脉象,无力是涩脉,跳动的时有停顿为结脉。病在脏。数脉是一呼一吸脉博六次或更多次,儿童数脉是正常。
数脉多数为阳热,病在六腑。
脉太强,病生于外,太弱,病生于内,
一年四季,同一个人有不同的脉象
春天弦脉,夏天洪(浮脉有力),秋天浮脉(毛脉),冬天实脉。春天若是秋天的脉象,死在天干地支属金的日(金克木)。如庚申日,辛酉日。
任督两脉原属于奇经八脉,因具有明确穴位,医家将其与十二正经脉合称十四正经脉。
任督二脉 以人体正下方双腿间的会阴穴为起点,从身体正面沿着正中央往上到唇下承浆穴,这条经脉就是任脉;督脉则是由会阴穴(也有人说是长强穴)向后沿着脊椎往上走,到达头顶再往前穿过两眼之间,到达口腔上颚的龈交穴。任脉主血,督脉主气,为人体经络主脉。任督二脉若通,则八脉通;八脉通,则百脉通,进而能改善体质,强筋健骨,促进循环。任督二脉在中医诊脉与道家导引养生上相当重要,同时也因武侠小说里渲染与夸张的描述,如可藉由武功高强之人打通自身的任督二脉等,任督二脉一旦被打通,武功即突飞猛进,故也成为一般人最为熟知的气脉名称。
任督两脉原属于奇经八脉,因具有明确穴位,医家将其与十二正经脉合称十四正经脉。任脉主血,为阴脉之海;督脉主气,为阳脉之海。也就是说,任督两脉分别对十二正经脉中的手足六阴经与六阳经脉起着主导作用,当十二正经脉气血充盈,就会流溢于任督两脉;相反的,若任督两脉气机旺盛,同样也会循环作用于十二正经脉,故曰:「任督通则百脉皆通」。
至于「打通任督二脉」,可从中医与道家导引养生的角度分别探讨。中医的观点可从《灵枢.营气篇》的叙述,了解十二经脉与任督两脉的循环次第。经脉的流注从肺经开始,依次循环到肝经;再由肝经入胸,上行经前额到头顶,再沿督脉下行至尾闾,经阴器而通任脉上行,然后再回流注入肺经。《营气篇》说:「此营气之所行,逆顺之常也。」这是医经所述,任督之气在人体运行的自然规律。由此可以理解,就正常人而言,任督两脉本来就是通的,何须打通任督二脉? 以道家导引养生的观点,所谓「通任督」也就是通三关(尾闾、夹脊、玉枕)、行「周天」运转之意。道书《太平经》认为,人的寿命极限为上寿一百二十岁,只要以导引内丹的训练,从「逆」的方向上夺天地之造化,凝练精、气、神,提高生命品质,就可挑战年寿极限。
目录 1 拼音 2 英文参考 3 概述 4 正常脉象图的构成 41 胃气脉象图 42 神态脉象图 43 根基脉象图 5 正常脉象图的参考诊断标准 附: 1 古籍中的脉象图 1 拼音
mài xiàng tú
2 英文参考Pulse picture
3 概述脉象图是用模拟中医切脉方法的仪器所描记出的各种脉象信息的图形。是脉诊现代研究的重要技术成果,是脉诊客观化、规范化的重要技术手段。图形是对所测脉象信息的客观记录,典型的正常脉象图由一组波群与各波之间的间期组成,代表一个完整的脉搏搏动周期。
4 正常脉象图的构成构成正常脉象图的主要波形有:A波(前波)、U波(始射点),P波(主波)、P角(主波角)、T波(潮波)、V波(降中峡)、D波(重搏波)。测查脉象图的最佳部位为寸口脉。脉象图中的胃、根、神是判定平人正常脉象的三个基本条件。
41 胃气脉象图胃气脉象图的特征为:
(1)脉波节律基本规整.U~U’或P—P’间距差值小于012秒;
(2)脉波频率正常,60~100次/分(成人);
(3)主波角柔滑,其夹角<42°,D波明显并居中位。三项中任意二项有严重失常者,为无胃气。
42 神态脉象图神态脉象图的特征为:
(1)脉波图形正常,各波形态清晰;
(2)上升支直立,无转折;
(3)P角圆滑,夹角<42°;
(4)D波明显,多位于降支的中段;
(5)P波幅>10mm;
(6)U~P时间<01秒。六项均有明显异常者为无神。
43 根基脉象图根基脉象图的特征为:(1)浮、中、沉三种压力描记的脉象图以中取脉图清晰;(2)寸、关、尺三部分别描记的脉象图均较清晰;(3)脉波频率正常,60~100次/分。寸关尺三部脉于浮中沉位测记脉图均不清晰,或描无脉象图形,或脉波频率大于180次/分,或低于35次/分者为无根基;寸关尺三部脉中一部或两部描记图形不清,或无脉象图形者为少根基。
5 正常脉象图的参考诊断标准综合多数学者的认识,正常脉象图的参考诊断标准为:
(1)目测各波群形态正常,脉渡节律基本规整,U—U’或P—P’间距基本相等,差值<O12秒;
(2)脉搏频率在60~100次/分(成人)之间;
(3)U波在80°~87°之间;
(4)上升支直立,无转折;
(5)上升时间在007~011秒;
(6)主波幅(ph)在9~22mm(戏09~22Ω);
(7)主波角(P角)在19°~42°之间;
(8)潮波常在下位,波幅小于1mm(或01Ω);
(9)V波幅/P波幅在25~57%之间;
(10)重搏波位于中位,波幅在05~2mm(或005~02Ω);
(11)P—U’时间在038~078秒;
(12)V—U’时间在036~076秒;
(13)寸关尺,浮中沉图形差异不显著。其中1~2项有轻微异常,或可疑而又不能判为异常脉象图者,应判为“大致正常脉象图”。异常脉象图则脉波形状变异,脉波频率失常,节律不齐或脉位不正。
古籍中的脉象图 《重订通俗伤寒论》:[第七章·伤寒本证]第一节·小伤寒的处方程序。不过,它说脉部分,多数引用经文以印证脉象,各篇一律,仿佛从前的注疏文本,但求合式,不考虑
《医学衷中参西录》:[一、医方(一)治阴虚劳热方]11.镇摄汤波涛叠涌,势作起伏;滑者指下滑润,累累如贯珠。此脉象弦直,既无起伏之势,又无贯珠之形,虽大而有力,实
《医学衷中参西录》:[三、医论]90.论治疔宜重用大黄鸠尾处隐隐作疼,或其处若发炎热,似有漫肿形迹,其脉象见沉紧者,即宜预防鸠尾穴处生疔,而投以大剂解毒清
《医学衷中参西录》:[五、医案(十五)温病门]3.温病兼吐泻腿抽今又加以外感之壮热,传入阳明以灼耗其阴分,是以其脉象不为洪滑有力而为弦硬有力,此乃火盛阴亏之现象也。
《医学衷中参西录》:[三、医论]55.论伤寒温病神昏谵语之原因及治法记录到《益寿方》这本书中,古代第一个用上益寿通脉方的人孙思邈。
孙思邈(541年—682年,存在争议,详见正文“年龄争议”目录),京兆华原(今陕西省铜川市耀州区)人,相传为楚大夫屈原的后人,[1][2]唐代医药学家、道士,被后人尊称为“药王”。
目录 1 拼音 2 英文参考 3 概述 4 奇经八脉 41 督脉 42 任脉 43 冲脉 44 带脉 45 阴维脉 46 阳维脉 47 阴蹻脉 48 阳蹻脉 5 奇经八脉的特点与作用 6 参考资料 附: 1 古籍中的八脉 1 拼音
bā mài
2 英文参考eight extrameridians [湘雅医学专业词典]
3 概述
八脉是奇经八脉的简称[1][2]。为经络分类名[3]。《难经·二十七难》:“凡此八脉者,皆不拘于经,故曰奇经八脉也。”奇经八脉是人体十二经脉之外具有不同作用的八条经脉,相对十二正经而言,即督脉、任脉、冲脉、带脉、阴维脉、阳维脉、阴蹻脉、阳蹻脉[3][4]。奇经八脉在《内经》中曾有分散的记载,至《难经》才集中加以讨论,并提出奇经八脉这个名称[3]。
4 奇经八脉奇经八脉是人体十二经脉之外具有不同作用的八条经脉,相对十二正经而言,即督脉、任脉、冲脉、带脉、阴维脉、阳维脉、阴蹻脉、阳蹻脉[3][4]。
41 督脉
督脉为经脉名,奇经八脉之一。出《黄帝内经素问·骨空沦》。本经起于小腹内,出于会 ,沿脊柱内上行,到项后风府穴处进入脑内,络于脑,再回出上行至头顶正中的百会,循前额正中线到鼻柱下方的水沟穴,止于上牙龈部的龈交。手太阳小肠经的后溪穴与本脉脉气相通。[5]
42 任脉任脉为奇经八脉之一。出《黄帝内经素问·骨空论》。本经自小腹内胞中开始,出于会 的会阴穴,沿胸腹正中线直上至咽喉,再向上到下颌正中的承浆,环绕口唇,到两目下。手太阴肺经的列缺穴与本经脉气相通。[6]
43 冲脉冲脉(chong meridian or perating or thoroughfare vessel)为奇经八脉之一。出《黄帝内经素问·骨空论》。本脉与任、督两脉同起于胞中,浅出于腹股沟当气冲穴的部位,与足少阴肾经(《难经》作足阳明胃经)并行向上,到胸中而弥漫散布。足太阴脾经的公孙穴与本脉脉气相通。[7]
冲脉
44 带脉带脉为奇经八脉之一。出《黄帝内经灵枢·经别》。本脉的循行路线,据《难经》记载:起于季胁下,交会于足少阳胆经的带脉、五枢、维道三穴,围绕腰腹一周。足少阳胆经的足临泣穴与本脉脉气相通。[8]
带脉
45 阴维脉阴维脉为奇经八脉之一。出《黄帝内经素问·刺腰痛论》。本经自足少阴肾经的筑宾穴开始,沿下肢内侧上行,进入小腹部,通过胁肋、胸腔到达咽部,与任脉会合。手厥阴心包经的内关穴与本脉脉气相通。[9]
阴维脉
46 阳维脉阳维脉为奇经八脉之一。出《黄帝内经素问·刺腰痛论》。本经自足太阳膀胱经的金门穴开始,沿下肢外侧上行,经胁肋、肩胛到耳后方,再向上到头额部后,又折回到项后风府穴处。手少阳三焦经的外关穴与本脉脉气相通。[10]
阳维脉
47 阴蹻脉阴蹻脉为奇经八脉之一。出《黄帝内经灵枢·寒热病》。本脉的循行路线,据《难经》记载:起于足少阴肾经的照海穴,经内踝后和腿股内侧向上循行,进入 ,再上行经胸到缺盆,沿喉咙走在人迎(颈动脉搏动处)的前面,经颧部到达内眼角,与足太阳膀胱经、阳蹻脉相并上行到脑。足少阴肾经的照海穴与本脉脉气相通。[11]
阴蹻脉
48 阳蹻脉阳蹻脉为奇经八脉之一。出《黄帝内经灵枢·寒热病》。本脉起于足太阳膀胱经的申脉穴,沿外踝后向上循行,经过股外侧、胁肋和肩胛部外侧,沿颈上抵面颊部,到达内眼角,与足太阳膀胱经、阴蹻相并上行,入于风池穴处。足太阳膀胱经的申脉穴与本脉脉气相通。[12]
5 奇经八脉的特点与作用历史上留下来的中医宝典有哪些?
本文2023-10-13 01:20:49发表“古籍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yizhai.net/article/1259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