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古书有多少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10-13浏览:2收藏

经典古书有多少,第1张

史记,左传,道德经,山海经,尚书,论语、《大学》、《孟子》、《中庸》、《周易》、《周礼》、《礼记》、《诗经》、《孝经》、《尚书》、《春秋》、《史记》、《尔雅注疏》、《说文解字》、《史记》、《资治通鉴》、《孙子兵法》、《国语》、《水经注》、《战国策》、《本草纲目》、《茶经》,九章算术 ,烈女传,

《四库全书》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套图书集成(其次是明朝的永乐大典)。清乾隆三十八年(1773年)开始编纂,历时9年成书。共收书3503种,79337卷,36304册,近230万页,约8亿字。整套书收录了从先秦到清乾隆前大部的重要古籍(一部分被列为禁书),涵盖了古代中国的几乎所有学术领域。

一、主要分类:歌谣神话、诗经、历史散文、诸子散文、楚辞、口耳相传。

二、具体介绍:

1、文字产生之前的歌谣和神话传说。远古时期民族的歌谣和神话传说,在古籍中时有记载。文字产生之后的书面文学的萌芽。文字产生以后,中国文学才脱离了传说时期。甲骨文字和部分青铜器上的铭文,是现在所知最古的文字。甲骨文和金文的产生为口耳相传的文学发展成为书面文学提供了条件,标志着中国书面文学的萌芽。

2、《诗经》现存305篇,分《风》、《雅》、《颂》三部分。以上三部分,《颂》有40篇,《雅》有105篇(《小雅》中有6篇有目无诗,不计算在内),《风》的数量最多,共160篇,合起来是305篇。古人取其整数,常说“诗三百”。

3、历史散文。历史散文是史官文化传统的基础上渐进产生并成熟起来的。

4、诸子散文。诸子散文是在先秦理性精神觉醒的背景下和百家争鸣的学术氛围中形成并繁荣起来的。

5、楚辞。战国时期出现的楚辞,在中国文学史上有着特殊的意义。“楚辞”是指以具有楚国地方特色的乐调、语言、名物而创作的诗赋。西汉末年,刘向辑录屈原、宋玉等人的作品,编成《楚辞》一书。它和《诗经》共同构成中国诗歌史的源头。

6、原始社会至夏代的歌谣和神话传

展开一、主要分类:歌谣神话、诗经、历史散文、诸子散文、楚辞、口耳相传。

二、具体介绍:

1、文字产生之前的歌谣和神话传说。远古时期民族的歌谣和神话传说,在古籍中时有记载。文字产生之后的书面文学的萌芽。文字产生以后,中国文学才脱离了传说时期。甲骨文字和部分青铜器上的铭文,是现在所知最古的文字。甲骨文和金文的产生为口耳相传的文学发展成为书面文学提供了条件,标志着中国书面文学的萌芽。

2、《诗经》现存305篇,分《风》、《雅》、《颂》三部分。以上三部分,《颂》有40篇,《雅》有105篇(《小雅》中有6篇有目无诗,不计算在内),《风》的数量最多,共160篇,合起来是305篇。古人取其整数,常说“诗三百”。

3、历史散文。历史散文是史官文化传统的基础上渐进产生并成熟起来的。

4、诸子散文。诸子散文是在先秦理性精神觉醒的背景下和百家争鸣的学术氛围中形成并繁荣起来的。

5、楚辞。战国时期出现的楚辞,在中国文学史上有着特殊的意义。“楚辞”是指以具有楚国地方特色的乐调、语言、名物而创作的诗赋。西汉末年,刘向辑录屈原、宋玉等人的作品,编成《楚辞》一书。它和《诗经》共同构成中国诗歌史的源头。

6、原始社会至夏代的歌谣和神话传说都是口耳相传,属于口头文学,被保存在后世的著述之中。虽然在流传的过程中多有篡改,或加上了流传时代的烙印,但就其内容的本质而言,与原始社会的其他文化艺术有惊人的相似相通之处,是中国文学的萌芽。收起

  先秦的历史散文继《尚书》《春秋》之后,主要有《左传》、《国语》、《战国策》三部典籍。

  《左传》全称《春秋左氏传》,儒家十三经之一。《左传》既是古代汉族史学名著,也是文学名著。《左传》是中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编年史著作,相传是春秋末年鲁国史官左丘明根据鲁国国史《春秋》编成, 记叙范围起自鲁隐公元年(前722年),迄于鲁哀公二十七年(前468年),主要记载了东周前期二百五十四年间各国政治、经济、军事、外交和文化方面的重要事件和重要人物,是研究中国先秦历史很有价值的文献,也是优秀的散文著作。

  《国语》是中国最早的一部国别体著作。记录范围为上起周穆王十二年(前990)西征犬戎(约前947年),下至智伯被灭(前453年)。包括各国贵族间朝聘、宴飨、讽谏、辩说、应对之辞以及部分历史事件与传说。

  《战国策》是一部国别体史学著作,又称《国策》。记载了西周、东周及秦、齐、楚、赵、魏、韩、燕、宋、卫、中山各国之事,记事年代起于战国初年,止于秦灭六国,约有240年的历史。分为12策,33卷,共497篇,主要记述了战国时期的游说之士的政治主张和言行策略,也可说是游说之士的实战演习手册。

中国是有悠久史官文化传统的国家。司马迁是汉代伟大的史学家,也是继承了先代史官文化的传统而成就为一个伟大的史学家的。

一、《尚书》。它的意思就是上古的书。《尚书》原本有很多篇。孔夫子就是通过《尚书》来教导他的弟子们的。但是经过秦焚书坑儒以后,《尚书》大量的丧失。到了汉代初年,有一个叫XX的人,凭借自己的记忆,用隶书写出了《尚书》的本子。这个《尚书》留存下来篇目不多,只有二十八篇。这里面三代以前的书有两篇,就是《虞书》。传说是尧舜在位期间的历史事件。

《尚书》里边最主要的部分是西周之书。《尚书》这本历史典籍很特别,它主要是指上古时期政令的汇编。从文体我们可以看出来,《尚书》里边所有的文体特点是,典,谟,誓,训,诰,命……这些以政令形式出现的文本。命,在今天的公文种之中,还保留着,是常用的。其它的公文文种虽然不常见,但是在古代社会中是重要的政令性的文件。它主要是有关国家政令文件的一个汇编。

《尚书》从语源训估学角度来说,它的语言比较深奥。

二、《春秋》。《春秋》是我国古代留下来最早的一部编年体史书,以鲁国的事件为主的。但是也不只是说鲁国事件独有的。传说是由孔夫子编订的。公元前722年到公元前481年,时间跨度四百二十二年。是以鲁国的十二公(春秋时期),鲁国的十二个国王的先后顺序为依据来编纂的鲁国的历史。同时也涉及到了其他的诸侯国。但是其他国的《春秋》没有能够流传下来。

它是以时间先后为序的,所以叫编年体史书。这种编年体史书对后代的史书体例起到一个示范的作用。但是同时我们也看到这种编年体史书具有几个方面的特征。值得我们关关注。

第一,这部史书喜欢记载一些奇闻异事,带有一种传奇性特征。比如说《庄公七年》记载,星陨如雨。这是一个重要的天象。比如《僖公十六年》,六只水鸟退着飞过了宋国的都城。《文公十四年》,光芒四射的彗星,这个记录是世界天文史上最早的对哈雷彗星的记录。从科技史上来说,这条非常重要。这使《春秋》这部史书充满了传奇性的特征。这就是他所具有的文学性。第二,春秋时期,诸侯国不断争霸国,国与国之间战争非常频繁。所以《春秋》记载战争的事情特别多。在记录这个事件的过程中,他所选用的词语特别讲究,遣词造句特别严格。

《春秋》这部书在遣词造句上对后代的文学也有很大的影响。《春秋》,这部书记载历史的时候,往往就是先记在一个时间,再用一两句话来记载某些历史事件,只一两句话就把重大事件描述出来。后人认为如果想了解历史事件的过程、原因等,那么单看《春秋》的话是不行的。所以,后来又出现了许多对《春秋》的语言文字进行补充的著作,就有了《春秋三传》。

在这读书风气不甚浓厚的年代里,读古籍的人就更少了,读古籍的 年轻人则少之又少了。不少中学生一碰到古文就如临大敌,蹙额皱眉,连连叫难。每每想到这些,我总有些忧虑、有些怜惜。中华五千年文明博大精深,优秀的典籍浩如烟海 。古代典籍是祖先留给我们最宝贵的遗产,犹如一艘艘满载着思想和智慧的航船。离开了典籍,就等于离开传统文化,离开了自己的根。

读优秀的古籍,无论对我们的人生修养还是文学修养,都有极大的裨益。中国古代的思想家 如群星璀璨,他们的典籍闪耀着睿智的光芒,谆谆教导我们应该怎样做人做学问,孜孜不倦地告诫我们如何去认识生活认识世界。多读一些他们的书,可令我们的心胸更博大,思想更 丰富,人格更成熟。不说别的,光一部《论语》,就教给我们多少做人的道理,尽管不是滴滴可取。�

读古籍,对学语言、学写作的帮助就更大了。毛主席说过学语言有三条途径,其中一条就是 向古人学习。中国古代典籍的语言优美、简洁、形象,有很强的美感和表现力,像“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断肠人在天涯”,短短24个字,画面、意境、情感 全出。从先秦到明清,各代都有大师涌现,都有杰作传世。迄今为止,中国现当代还没一部 诗集堪与《离骚》《杜工部集》并提,还没有一本小说比得上曹雪芹的大半部《红楼梦》。要学好语言,必要读古文。现代文学史上的那些大作家,他们的成就都离不开他们深厚的古文功底。严羽在《沧浪诗话》中的一段议论,颇能说明这一道理:“夫学诗者以识为主:入门须正,立志须高。以汉、魏、晋、盛唐为师,不作开元、天宝以下人物。若自退屈,即 有下劣诗魔人其肺腑间,由立志不高也。”这番话,远非严羽一家之言。许多古代诗论,都把诗经及汉魏古诗奉为上品,甚至使之凌驾于盛唐气象之上。一旦埋头学下去,品味和修养 渐渐达到能够领略汉魏境界之时,便不能不佩服古人的眼力了。读《红楼梦》,不仅有助于认识历史认识人生,也从中学到了许多写作的技巧。�

流传下来的优秀典籍都是中华智慧宝库中的珍品,如果我们弃之如草芥,不仅对不起古人, 更对不起后人。一个没读过孔子语录和李白诗歌的人,他算得上一个有文化的中国人吗我 们无必要在古籍堆里埋首一世,但至少总得读过其中几部最杰出最有代表性的吧。为了把根 留住,读一些古籍,在展望未来的同时,不要忘了回眸过去。

1)从文中看,读古籍对我们的好处是:

1)对我们的人生修养和文学修养都有极大的裨益

2、对我们学语言、学写作的帮助也很大

(2)纵观全文,作者提倡“读点古籍”的原因可以归纳为三个方面:

1、古代典籍是祖先留给我们最宝贵的遗产,犹如一艘艘满载着思想和 智慧的航船。离开了典籍,就等于离开传统文化,离开了自己的根。

2、读古籍不仅可以提高我们的人生修养和文学修养,对我们学语言、学写作也帮助很大

3、如果我们对古籍弃之如草芥,我们对不起古人,更对不起后人!

(3)在展望未来的同时,不要忘了回眸的过去,读一些古籍,把根留住。读古籍对中学生有什么意义?请说说你的见解

古籍中蕴含的人生哲理可以充实我们的心灵;古籍中的历史文化可以丰富我们的视野;古籍中的荣辱兴衰可以陶冶我们的爱国情操;古籍中的诗文小品可以诗化我们的生活

经典古书有多少

史记,左传,道德经,山海经,尚书,论语、《大学》、《孟子》、《中庸》、《周易》、《周礼》、《礼记》、《诗经》、《孝经》、《尚书》、《春...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