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为 ____主气, 寒为 ____主气, 湿为 ____主气, 燥为 ____主气。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10-13浏览:2收藏

风为 ____主气, 寒为 ____主气, 湿为 ____主气, 燥为 ____主气。,第1张

风为春季主气,寒为冬季主气,湿为长夏主气,燥为秋季主气,其有关内容如下:

1、风为春季主气:春季是万物复苏的季节,阳气升腾,风气随之兴盛。风邪是春季最主要的邪气,它具有轻扬开泄、善行数变的特性。风邪侵袭人体,易于从阳化热,引起感冒、咳嗽、头痛、关节痛等病症。饮食上宜多吃具有辛散作用的食物,如葱、姜、蒜等,帮助身体排邪。

2、寒为冬季主气:冬季气候寒冷,寒邪成为冬季最主要的邪气。寒邪具有凝滞、收引的特性,侵袭人体易引起恶寒、四肢冰凉、腹痛腹泻等病症。预防寒邪侵袭,要注意保暖,尤其要注重头部、背部和脚部的保暖。此可以通过食补来提高身体抵御寒冷的能力,如炖汤、炖肉等。

3、湿为长夏主气:长夏是湿邪最盛的季节,湿邪具有重浊、黏滞的特性,侵袭人体易引起疲倦乏力、食欲不振、腹泻等症状。预防湿邪侵袭,首先要保持室内通风,避免潮湿环境。饮食上宜选用健脾利湿的食物,如扁豆、薏米、山药等。

4、燥为秋季主气:秋季气候干燥,燥邪成为秋季最主要的邪气。燥邪具有干燥、收敛的特性,侵袭人体易引起口干舌燥、皮肤干燥、干咳少痰等症状。

有关寒湿和暑湿区别的知识

1、病因不同:寒湿主要由于外界的寒气和体内的湿气相互作用而形成。当人体抵抗力和免疫力较弱时,寒邪就会侵入体内,同时湿邪也会乘虚而入,滞留体内不易被排出,导致寒湿内生。长此以往,寒湿就会逐渐侵入到各个脏腑器官,引起一系列症状。暑湿则主要与气候和环境有关。

2、症状不同:寒湿邪气侵袭人体后,常见症状包括畏寒、四肢发凉、腰膝酸痛、关节冷痛、肌肉酸胀、大便溏稀等。严重的情况下,可能会出现水肿、咳嗽、咳痰等症状。女性还可能出现痛经、月经不调等症状。暑湿邪气侵袭人体后,常见症状包括头晕、恶心、呕吐、食欲减退等。

阴阳失调,是阴阳之间失去协调平衡的病理状态。指机体在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由于各种致病因素的影响及邪正之间的斗争,导致机体阴阳两方面失去相对协调平衡,形成阴阳的偏胜、偏衰、互损等病理状态。

1阴阳偏胜是指人体阴或阳偏胜所引起的病理变化。主要见于“邪气盛则实”的实证。

(1)阳偏胜:阳偏胜,即阳盛,是指机体在疾病过程中出现的一种阳气偏盛、功能亢奋、机体反应性增强、阳热过剩的病理状态。由于阳是以热、动、燥为其特点,多表现为阳盛的实热证,如壮热、面红、目赤等。阳偏胜多由于感受温热阳邪,或感受阴邪从阳化热,或五志过极化火,或因气滞、血瘀、痰浊、食积等郁而化火所致。

(2)阴偏胜:阴偏胜,即阴盛,是指机体在疾病过程中所出现的一种阴气偏盛,功能障碍或减退,产热不足,以及阴寒性病理产物积聚的病理状态。由于阴以寒、静、湿为其特点,多表现为阴盛的实寒证,如恶寒、喜暖、肢冷、蜷卧、舌淡等。阴偏胜多由感受寒湿阴邪或过食生冷等原因所致。

2阴阳偏衰是指人体阴或阳亏虚所引起的病理变化,主见于“精气夺则虚”的虚证。

(1)阳偏衰:阳偏衰,即阳虚,是指机体阳气虚损,功能活动减退,温煦功能减退的病理状态。其病机特点多表现为机体阳气不足,阳不制阴,而阴寒内盛,表现为“阳虚则寒”的虚寒证。如畏寒肢冷、神疲乏力、面色白、舌淡脉迟等症。阳气不足,一般以脾肾阳虚为主,其中尤以肾阳虚衰最为重要,这是由于肾阳为一身阳气根本的缘故。阳偏衰多由先天禀赋不足或后天失养,或劳倦内伤,或久病损伤阳气所致。

(2)阴偏衰:阴偏衰,即阴虚,是指机体的精、血、津液等物质亏损,而导致阴不制阳,阳相对亢盛,功能虚性亢奋的病理状态。其病机特点多表现为阴精虚损,阴不制阳而阳热偏盛,表现为“阴虚则热”的虚热证,如潮热、盗汗、五心烦热、颧红、口咽干燥、舌红脉细数。临床上以肺肾阴虚或肝肾阴虚为多见,由于肾阴为一身之阴的根本,故肾阴不足在阴虚病机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阴偏衰多由阳邪伤阴,或五志过极化火伤阴,或久病耗伤阴液所致。

3阴阳互损指在阴或阳任何一方虚损的前提下,病变发展影响到相对的一方,最后形成阴阳两虚的病机。

在阴虚的基础上,导致阳虚,称为“阴损及阳”;在阳虚的基础上,导致阴虚,称为“阳损及阴”。由于肾为全身阳气、阴液的根本,所以,无论阴虚或阳虚,多在损及肾脏阴阳及肾脏本身阴阳失调的情况下,才易发生阴阳互损的病理变化。

(1)阴损及阳:阴损及阳是指阴液亏损,致使阳气化生不足,或阳气无所依附而耗散,形成以阴虚为主的阴阳两虚的病理状态。如肾阴久虚,损及肾阳,可形成以肾阴虚为主的阴阳两虚证。

(2)阳损及阴:阳损及阴是阳虚较重,无阳则阴无以生,从而导致阴虚,形成以阳虚为主的阴阳两虚的病理状态。如肾阳久虚,必然耗伤肾中精气,使肾阴亦伤,形成以肾阳虚为主的阴阳两虚证。

感冒发热,证见畏寒发热,鼻塞流涕,头痛,全身关节酸痛,皆因风寒乘虚侵袭人体,寒盛生热。如《伤寒论》所言:「今夫热病者,皆伤寒之类也。」明代医家张介宾认为:「人伤于寒而传为热病,寒盛则生热也,寒散则热退。」治疗感冒发热时,着重于散寒透热以恢复机体功能。组方散寒透热兼以扶正,使寒散热退,正复邪除而病愈。方用辛透化湿汤。

寒热往来发热

寒热往来发热,指恶寒与发热交替出现,定时或不定时发作。中医称之为少阳证,认为这是少阳病正邪相争所出现的典型热型,可伴见胸胁苦满、口苦、咽干、目眩。其病机是邪入半表半里,枢机不利而致。治宜和解表里,补中扶正。方用和解少阳汤。

处方:柴胡30克,黄芩15克,半夏10克,人参10克,甘草10克,生姜3片。水煎二次混合,分2次服。

功用:和解少阳。

加减运用:属疟疾者,加常山、草果;正气不虚者,去人参以防闭门留寇;口干咽燥者,加天花粉、知母;伴见全身关节酸痛者,加桂枝、白芍;伴见咳嗽喘急者,加炙麻黄、杏仁;伴干咳少痰者,加芦根;大便干结者,加大黄。

发热汗出

发热出汗,见于体虚易发生反复感冒之人,发热且出汗较多,或服用西药解痛退热药后出汗较多、动辄复感。中医称之为外感风寒表虚证。病因为风寒客表,营卫不和,卫阳不固,营阴失守,汗液外泄。治宜调和营卫,固表止汗。方用调和营卫汤。

处方:黄芪30克,炒白术15克,防风15克,炒白芍30克,桂枝30克,甘草10克,生姜3片。水煎二次混合,分2次服。

功用:调和营卫,固表止汗。

加减运用:大便干结者,加熟大黄;伴咳喘者,加炙麻黄、杏仁。

高热大渴

高热大渴,多见于各种温热病中,表现为高热(体温在39℃以上)和大量汗出同时出现,伴见面赤,烦渴引饮,口舌干燥,脉洪大有力,中医称之为阳明经热盛。病因为外感寒邪,入里化热,迫津外泄。治宜甘寒滋润,清热生津。方用仲景白虎汤。

处方:生石膏100克,知母15克,粳米30克,甘草10克。水煎二次混合,分2~4次服。

功用:滋阴降火,清热固表。

加减运用:伴见恶寒者,加柴胡、黄芩;神昏谵语、四肢抽动者,加羚羊角粉;伴见皮肤有出血斑者,加黄连;体虚者,加人参;恶心呕吐、舌苔厚腻者,加半夏、藿香、滑石。

阴虚发热

阴虚发热,多因患者素体阴亏,或热病日久,耗伤阴液,或误用、过用温燥药物,导致 亏虚,水不制火,表现为午后或夜间身热,或骨蒸潮热,或伴手足心热。本病阴虚为本,虚火为标。治宜滋阴生津,退热除蒸。方用滋阴清热汤。

处方:鳖甲30克,生地30克,生白芍30克,青蒿30克,地骨皮30克,白薇15克,银柴胡15克,黄芩15克,黄芪30克,山药15克,太子参15克,甘草10克。水煎二次混合,分2次服。

功用:滋阴清热。

加减运用:便秘甚者,加大黄;失眠者,加酸枣仁、珍珠母;伴有盗汗者,去青蒿,加锻牡蛎、浮小麦。

血虚发热

血虚发热,是指血液不足,脏腑功能失其濡养,机体功能失调,阴不敛阳,阳气外浮而发热,一般热像不高,伴见烦躁,口渴喜饮,目赤面红,脉洪大而虚,重按无力。治宜补气养血以清热。方用益气养血清热汤。

处方:炙黄芪30克,当归30克,炒白芍30克,桂枝15克,焦白术30克,五味子15克,地骨皮30克,白薇15克,人参10克,酸枣仁30克,熟地15克,枸杞子20克,山萸肉15克,炙甘草10克。水煎二次混合,分2次服。

功用:益气养血,养阴除热。

加减运用:伴见便秘者,加肉苁蓉、黑芝麻;月经淋漓不停者,加阿胶珠、生地炭、三七粉。

气虚发热

气虚发热,常在劳累后发生或加重。病因为中气不足,阴火内生,气化功能失调。发热但热势不扬,可伴见自汗,易疲劳,易患感冒。治宜益气固表,和营除热。方用益气固表汤。

处方:黄芪30克,炒白术20克,防风15克,人参10克,炒白芍30克,桂枝20克,地骨皮30克,白薇15克,甘草10克。水煎二次混合,分2次服。

功用:益气固表,甘温除热。

加减运用:自汗多者,加锻牡蛎、浮小麦;大便干结者,炒白术易生白术,加淮山药、火麻仁;伴有恶寒发热者,加柴胡、黄芩。

阳虚发热

阳虚发热,指阳虚之体感受风寒邪毒,或饮食不节、过食生冷,脾阳受损而导致的发热,表现为全身阵阵微恶风寒,喜热怕冷,发热而欲近衣,形寒怯冷,四肢不温,腰膝酸软,嗜卧不爱动。病因为体虚受寒,寒郁于内,格阳于外,阴阳失衡,营卫失调。治宜温阳散寒,调和营卫。方用温阳清热汤。

处方:麻黄10克,制附子10克,细辛6克,白芍30克,桂枝20克,人参10克,紫苏叶30克,甘草10克。水煎二次混合,分2次服。

功用:温阳散寒,调和营卫。

加减运用:伴见胸闷憋气者,加栝楼、薤白;大便溏稀者,加炮姜、炒白术;大便干结者,加肉苁蓉、火麻仁。

湿郁发热

湿郁发热,表现为发热缠绵数日,午后更甚,汗出黏着,周身潮湿,身重头困,腹胀纳差,便溏,苔腻。病因为湿热内蕴,三焦气化失利,水湿内遏,其热不扬。治宜芳香化浊,调畅气机。方用清暑芳化汤。

处方:藿香15克,黄芩15克,柴胡15克,茯苓30克,半夏15克,白豆蔻12克,薏苡仁30克,青蒿30克,滑石20克,甘草10克,生姜3片。水煎二次混合,分2次服。

功用:芳香化浊,清退郁热。

加减运用:呕恶者,加竹茹、陈皮;胸闷、苔腻者,加郁金、佩兰;大便干结者,加大黄;大便溏稀、排便不畅者,加炒白扁豆、槟榔;大便溏稀、次数较多者,加炮姜;关节胀痛者,加秦艽、木瓜。

痰湿发热

痰湿发热,多见于肥胖之人。病因为痰湿交结,气机郁遏,营卫失调而发热。症见恶寒发热,或夜热晨退,伴见面色暗红,脘腹痞满,口中黏腻,恶心纳差,便溏不畅。治宜健脾燥湿,化痰清热。方用化痰祛湿汤。

处方:茯苓30克,半夏15克,陈皮15克,苍术15克,白术15克,炒黄芩15克,炮姜30克,苏梗15克,枳实15克,银柴胡15克,生姜3片。水煎二次混合,分2次服。

功用:健脾和胃,化痰祛湿。

加减运用:大便干结者,加大黄;大便黏滞不畅者,加槟榔;睡眠不宁者,加菖蒲、郁金;呕吐者,加代赭石、旋复花;关节胀痛者,加秦艽、木瓜、薏苡仁;胸闷憋气者,加桂枝、薤白。

气郁发热

气郁发热,表现为时觉身热心烦,往来寒热,热势常随情绪波动而起伏,伴见口苦咽干,善太息。病因为肝气郁结,气滞日久,内蕴化热。治宜疏肝解郁,清肝泄热。方用疏肝解郁汤。

处方:柴胡15克,黄芩15克,苏梗15克,厚朴15克,郁金15克,茯苓30克,青蒿30克,青皮15克,槟榔20克,甘草10克,生姜3片。水煎二次混合,分2次服。

功用:疏肝解郁,清肝泄热。

加减运用:口黏、舌苔厚腻者,加半夏、陈皮;大便干结者,加大黄;心烦意乱、情绪焦躁者,加牡丹皮、炒栀子;口干舌燥者,加芦根、麦冬;睡眠不宁者,加合欢皮、酸枣仁、珍珠母。

血瘀发热

血瘀发热,多见于有外伤史或手术史的病人,西医称之为吸收热。表现为午后或晚间全身潮热,微汗出,体温多在37℃~38℃之间。病因为瘀血阻滞,气血壅遏,阳气不得抒发,以致发热,可伴见身体有固定痛处或肿块,舌质青紫有瘀斑。治宜活血化瘀,疏通气血。方用活血化瘀清热汤。

处方:当归20克,川芎20克,桃仁15克,青蒿30克,柴胡20克,黄芩15克,乌药15克,丹参15克,红花15克,甘草15克。水煎二次混合,分2次服。

功用:活血化瘀,调和阴阳。

加减运用:大便干结者,加大黄;潮热甚者,去柴胡、黄芩,加地骨皮、白薇;气虚无力者,加黄芪、人参。

知今而不知古  谓之盲瞽

知古而不知今  谓之陆沉

梵音之中回首

览国医之精粹  仰先人之通慧

中医药的名言、格言和谚语,是治疾疗病的警句,如同箴言和座右铭。语言生动,内涵丰富,意义深刻。读之发人深省,难以遗忘,是祖国中医药学的一份宝贵遗产。将这些语句置于易见之处,更益于医药者慎思之,力行之,警戒之。

1.疔疮先出血,内毒以寒泻。

2.眩晕者无痰不作,消渴者无火不生。

3.肥人眩晕少气多痰,瘦人眩晕少血多火。

4.通则不痛,痛则不通。

5.痢无补法。

6.通阳不在温,而在利小便。

7.养阴不在血,而在津与汗。

8.疹是太阴风热,癍是阳明火毒。

9.温邪上受,首先犯肺,逆传心包。

10.巅顶之上,唯风可到。

11.温病凭脉,伤寒凭症。

12.其在皮者,汗而发之。

13.初病在经,久病在络。

14.不懂何经何络,开口动手便错。

15.金水相生,子盗母气。

16.邪之所凑,其气必虚。

17.亢则害,承乃制。

18.暴聋属实,久聋属虚。

19.欲求南风,先开北窗。

20.肠痈下不厌早,肠癖补不厌迟。

21.上焦如羽,非轻不举。

22.无水舟停,增水行舟。

23.风为百病之长,头为诸阳之会。

24.阳虚则外寒,阴盛则内寒。

25.人身不过表里,气血不过虚实。

26.通邪三法汗、吐、下。

27.寒*于内,治宜甘热。

28.热*于内,治宜咸寒。

29.面肿为风,脚肿为水。

30.导龙入海,引火归渊(源)。 

31.苔黄腻热在肝胆,苔黄燥热在脾胃。

32.月满勿补,月亏勿泻。

33.肝胆之症,以下为主。

34.清肝必须降火,清心必须豁痰。

35.病不辨则无以治,治不辨则无以痊。

36.去邪而不犯无过之地。

37.克敌者存乎将,去邪者赖乎正。

38.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

39.法不过仲景,理不过内经。

40.培之以黄芪,燥之以白术,补气健脾何患不除。

41.外入之寒,温必兼散;内生之寒,温必兼补。

42.阴在内,阳之守也;阳在外,阴之使也。

43.宁舍其穴,不舍其经。

44.渴喜饮冷,腹中有热,渴喜饮热,腹中有寒。

45.所为邪者,从亏而见。

46.湿热毒火,首见肝经。

47.阳络伤则吐血,阴络伤则便血。

48.五脏之伤,穷必及肾。

49.大毒治病十去其六,中毒治病十去其八。

50.上燥治气,中燥增液,下燥治血。

51.在卫汗之可也,到气方可清气,入营犹可透热转气,到血直须凉血散血。

52.内热曰烦,外热曰燥。

53.寒之不寒无水也,热之不热无火也。

54.留得一分津液,便有一分生机。

55.火动风生热,筋挛脉急,风煽火炽,而炽乱神迷,外窜经脉则成痉。

56.实则谵语,虚则郑声。

57.肺主气属卫,心主血属营。

58.火郁发之,木郁达之,金郁泄之,土郁夺之,水郁折之。

59.营行脉中,卫行脉外。

60.膏粱之变,足生大丁。

61.形不足者,温之以气,精不足者,补之以味。

62.孤阴不生,独阳不长。

63.阳虚恶寒,阴虚恶热。

64.壮水之主以制阳光,益火之源以消阴翳。

65.胃本不呕,胆木克之则呕。

66.升降出入,无器不有。

67.形寒饮冷伤肺。

68.木叩金鸣,土中泻木。

69.耳聋宣肺。

70.胃喜清凉,脾喜温。

71.胀在腹中,痞在心下,胀有形,痞无形。

72.一切气病用气药不效,少佐芎归血气流通而愈。

73.水精四布,五经并行。

74.中气实则病在阳明,中气虚则病在太阴。

75.少阳属肾,肾上连肺。

76.淋属肝胆,泻属脾胃。

77.人身无倒上之痰,天下无逆流之水,故不治痰而治气。

78.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

79.脾为生痰之源,肺为贮痰之器。

80.足太阴痰厥头疼非半夏不能疗,眼黑头眩虚风内作非天麻不能除。

81.内不坚则善病风。

82.伤于风者上先受之,伤于湿者下先受之。

83.辛开苦降,芳香开窍,淡渗利湿。

84.脉络空虚贼邪不泄。

85.脑为元神之府,心为藏神之脏。

86.阴平阳秘,精神乃治。

87.手心热来腹中热,手心凉来腹中凉。

88.发热恶寒者发于阳。

89.无热恶寒者发于阴。

90.恶寒非寒明是热症。

91.恶热非热明是虚症。

92.久病非寒,暴病非热。

93.久痛无寒,暴痛无热。

94.麻是气虚,木是血虚。

95.牙痛长,腿痛短。

96.冬不用栀子,夏不用麻黄。

97.久病多瘀,怪病多痰。

98.从阳化热,从阴化寒。

99.有一分恶寒,便有一分表证。

100.久病必瘀,久病必虚。

101.急则治标,缓则治本。

102.虚则补其母,实则泄其子。

103.扎针拔火罐,病好一大半。

104.中药不效,炮制不到。

105.四季脾旺不受邪。

106.肝阳上亢,水不涵木。

107.气证饮水,血证不饮水。

108.热在上焦,气伤则渴。

109.热在下焦,血伤则不渴。

110.血之为病,上焦瘀血小便必难,下焦瘀血小便必自利。

111.一切血症,日轻夜重,一切气症,日重夜轻。

112.一切火症,心急潮热,一切水症,胁硬心下怔忡。

113.凡病昼则增剧,夜则安静,是阳病有余及气病血不病。

114.凡病夜则增剧,昼则安静,是阴病有余及血病气不病。

115.昼则发热,夜则安静,是阳气自旺于阳分也。

116.夜则恶寒,昼则安静,是阴血自旺于阴分也。

117.昼则安静,夜则发热、烦躁,是阳气下陷于阴中也。名曰:热入血室。

118.夜则安静,昼则恶寒,是阴气上溢于阳中也。

119.昼则发热、烦躁,夜则发热、烦躁,是重阳无阴,急泄其阴、峻补其阳。

120.昼则恶寒、夜则烦躁,饮食不入,名曰:阴阳交错者死。

目录 1 拼音 2 英文参考 3 概述 4 太阳病 5 阳明病 6 少阳病 7 太阴病 8 少阴病 9 厥阴病 10 参考资料 附: 1 古籍中的六经辨证 1 拼音

liù jīng biàn zhèng

2 英文参考

yse and differentiate febrile diseases in accordance with the theory of six pairs of channels [湘雅医学专业词典]

syndromedifferentiation of the six meridians [湘雅医学专业词典]

differentiation of six channels [21世纪双语科技词典]

syndrome differentiation of six channels theory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3 概述

六经辨证为《伤寒论》的辨证方法[1][2]。指以阴阳为总纲,用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少阴、厥阴作为辨证纲领,从邪正盛衰、病变部位、病势的进退缓急等方面对外感病进行分析辨别,并用以指导临床治疗的辨证方法[3]。六经,即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少阴、厥阴[1][2]。六经辨证是汉·张仲景在《黄帝内经》六经的基础上,结合外感热病的传变情况,总结出来的六个辨证纲领,亦即外感热病过程中六个深浅阶段的综合证候[1][2]。六经彼此间是互相联系的,可以合病、并病、两感和互相传变,不能截然分开[1][2]。

4 太阳病

太阳病是《伤寒论》六经病之一,包括经证和腑证[4]。多由外感风寒所致[4]。经病包括太阳中风与太阳伤寒,腑病包括太阳蓄水证和太阳蓄血证[4]。《尚论篇》卷一:“太阳病之总脉总证,统中风伤寒为言也。太阳,膀胱经,乃六经之首,主皮肤而统营卫,所以为受病之始。”《伤寒指掌》卷一:“凡风寒初感,先入皮毛肌表,外症便有头痛,项强,身痛,腰痛,骨节烦疼,发热,恶寒,此皆太阳经之见症。如无汗而脉浮紧,此营卫俱强而表实也,用麻黄汤以发表,使营卫之邪,从皮毛而出,则诸症自除矣;如脉浮而弱,汗自出者,此营 弱而表虚也,用桂枝汤以解肌,使营卫和,而邪自解矣。”《伤寒医诀串解·太阳篇》:“太阳为寒水之经,主一身之表。何谓太阳经证?曰头痛、项强、发热、恶寒是也。……何谓太阳腑证?曰表邪不去,必人于里,膀胱为表中之里也,有蓄水、蓄血之辨。”

太阳病:恶寒,发热,头项强痛,苔薄白,脉浮。

(1)太阳经证:①太阳中风证:太阳病,兼见汗出,恶风,脉浮缓等。②太阳伤寒证:太阳病,兼见无汗,身痛,脉浮紧等。

(2)太阳腑证:①蓄水证:太阳病未解,兼见烦渴欲饮水,水入则吐,小便不利。②蓄血证:太阳病未解,兼见发狂或如狂,少腹急结或硬满,小便自利。治蓄血证应注意先解表邪,后攻逐瘀血。

5 阳明病

阳明病为六经病之一[5]。《伤寒论·辨阳明病脉证并治》:“阳明之为病,胃家实是也。”胃家,泛指肠胃而言;实,是邪气实[5]。阳明病一般主里、热、实证[5]。辨证有经证、府证之分[5]。《伤寒贯珠集·阳明篇上》:“阳明则府病多于经病。以经邪不能久留,而府邪常聚而不行也……经病有传经、自受之不同,府病有宜下、宜清、宜温之各异。”阳明经证因无形的邪热盛于经,证见身大热,汗大出,大烦渴,脉洪大等[5]。治宜清热保津为主,常用白虎汤等方[5]。详见阳明经病条。阳明府证是有形的燥实热结于腑,证见潮热、谵语、腹满痛、不大便、脉沉实等[5]。治当攻下燥实,清除热结,常用三承气汤等方[5]。详见阳明腑病条。阳明病由于里热外蒸,故不恶寒而反恶热,是阳明病的发热特征[5]。在治疗上,因阳热亢盛,津液容易耗伤,故清、下二法,为阳明病的重要治法[5]。

阳明病:身热,汗自出,不恶寒反恶热,脉数等。

①阳明经证:身大热,汗大出,口大渴,脉洪大等。

②阳明腑证:日晡热甚,烦躁谵语,腹部胀满疼痛,拒按,大便秘结或热结旁流,苔黄厚,脉沉实或滑数。

6 少阳病

少阳病为六经病之一[6]。由邪热在半表半里所致[6]。本病特征是口苦,咽干,目眩,往来寒热,胸胁苦满,心烦喜呕,嘿嘿不欲饮食,脉弦等[6]。《伤寒论·辨少阳病脉证并治》:“少阳之为病,口苦,咽干,目眩也。”又“本太阳病不解,转入少阳者,胁下鞕满,干呕不能食,往来寒热,尚未吐下,脉沉紧者,与小柴胡汤。”《注解伤寒论》卷三:“邪因正虚,自表之里,而结于胁下,与正分争,作往来寒热。”《伤寒微旨论·伤寒源篇》:“少阳受之,少阳主胆,故胸胁痛而耳聋。”《伤寒辨证》卷四:“邪在半表半里,则恶寒且热,故令寒热往来。少阳之脉行于两胁,故令胁痛。其经属于胆,胆汁上溢,故口苦。”《张氏医通·诸伤门》:“若交少阳之经,则往来寒热,口苦胁痛,以其经居表里之半,邪欲入则寒,正与争则热,所以只宜和解,而有汗、下、利小便三禁。”本病多兼证[6]。若有太阳表证时可兼用汗法,如柴胡桂枝汤证;若有阳明里证时可兼用下法,如大柴胡汤证、柴胡加芒硝汤证等[6]。

少阳病:口苦,咽干,目眩,寒热往来,胸胁苦满,心烦喜呕,默默不欲饮食,脉弦。

三阳经辨证适用于急性热性病辨证,在临床上应注意有无兼证、合病、并病及坏病。

7 太阴病

太阴病为《伤寒论》六经病之一[7]。多因三阳病传经入里,或寒邪直中,或内伤生冷所致[7]。其特征是腹满而吐,食不下,自利,时有腹痛等[7]。《伤寒论·辨太阴病脉证并治》:“太阴之为病,腹满而吐,食不下,自利益甚,时腹自痛。”《伤寒分经》卷三:“太阴为寒脏,其宜温之证为最多,非一方可尽,故曰,宜服四逆辈,则理中、真武、附子等汤,俱可随证用之矣。”《伤寒附翼·太阴方总论》:“其来由有三:有因表虚而风寒自外入者;有因下虚而寒湿自下上者;有因饮食生冷而寒邪由中发者。总不出于虚寒,法当温补以扶胃脘之阳,一理中而满痛吐利诸症悉平矣。”一说,太阴病有阴阳虚实之分。《伤寒贯珠集》卷六:“然太阴为病,不特传经如是,即直中亦如是,且不特伤寒如是,即杂病亦如是,但有属阴属阳,为盛为虚之分耳。”《伤寒医诀串解》卷四:“太阴为湿土,纯阴之脏也,从阴化者多,从阳化者少。病人太阴,何谓太阴之邪从阴化?《伤寒论》云:腹满,吐食,自利,不渴,手足自温,时腹自痛是也,宜理中丸、汤主之,不愈宜四逆辈。病人太阴之邪从阳化,《伤寒论》云:发汗后不解,腹痛,急下之,宜大承气汤是也。”从阳化,即指太阴病转为阳明病[7]。

太阴病:腹满而吐,食不下,时腹自痛,便溏或腹泻,口不渴,苔白滑,脉缓弱。

8 少阴病

少阴病为《伤寒论》六经病之一[8]。多因邪传少阴,心肾阳气衰微,阴寒内盛所致[8]。本病特征是脉微细,但欲寐,四肢逆冷,下利清谷,甚至汗出亡阳等[8]。《伤寒论·辨少阴病脉证并治》:“少阴之为病,脉微细,但欲寐也。”《注解伤寒论》卷六:“少阴为病,脉微细,为邪气传里深也。卫气行于阳则寤,行于阴则寐。邪传少阴,则气行于阴而不行于阳,故但欲寐。”《伤寒指掌》卷二:“少阴证,仲景以脉微细,但欲寐为主病。此指正气之虚,非示邪气之实也。……引衣蜷卧,下利清谷,腹痛吐泻,是少阴虚寒见证。”治宜温经回阳,如四逆汤等方[8]。其病可从三阳病传变而致,亦有因寒邪直中少阴引起[8]。少阴病如见阴虚火旺,为热伤肾阴证[8]。《伤寒溯源集·少阴热证》:“热邪内郁而心烦不得卧,致手足两少阴俱受病也,以黄连阿胶汤主之者,所以泻心家之烦热,益肾脏之真阴也。”

少阴病:精神萎靡,嗜睡,脉微细。

①少阴寒化证:少阴病兼见无热畏寒,手足厥冷,泻下清谷,小便清长,脉沉微。

②少阴热化证:少阴病兼见心烦不寐,下利口渴,咽痛或咽中生疮,小便短赤,舌红少苔,脉沉细数等。

9 厥阴病

厥阴病为《伤寒论》六经病之一[9]。它是阴阳消长、邪正进退的重要关键,所以常出现寒热错杂的证候[9]。主要有上热下寒与厥热胜复两类情况[9]。上热下寒者,症见消渴,气上撞心,心中疼热,饥而不欲食,下利及吐蛔等,治宜清上温下[9]厥热胜复者,可预测病情的进退,厥多热少为病进,厥少热多为病退,故其治法当以扶阳抑阴为主[9]。阳虚寒厥,见脉微恶寒,手足厥冷者,治宜回阳救逆;血虚寒厥,见手足厥寒、脉细欲绝者,治宜养血和营、通阳散寒[9]。阳气内郁,以致手足厥逆,心下痞塞,胸胁苦满,或腹中痛,脉弦有力者,治宜疏肝泄热退厥[9]。

厥阴病:口渴不止,气上撞心,心中疼热,饥而不欲食,或食则吐蛔,四肢厥冷或与发热交错出现。

厥阴病有厥逆证时,应辨清寒厥(寒甚而厥)、热厥(热深而厥)、蛔厥(蛔虫内扰)、脏厥(真阳衰脱)等。厥阴病还可有吐利证。

病证名,六经病之一。是指以心肾两脏虚衰为特征的病变。可从三阳病传变而来,也可以因外邪直中少阴而引起。由于心肾阳虚,阴寒内盛,其主要症状有脉微细,但欲寐,恶寒蜷卧,下利清谷,四肢逆冷,甚至汗出亡阳等。

少阴病常为外感疾病过程中的危重阶段。邪入少阴,心肾阳虚,阴寒内盛,表现为全身虚寒的证候为多,以“脉微细,但欲寐”为基本特征。

由于各人致病因素和体质的不同,本病虽然以虚寒为主,又有从阴化寒的寒化证和从阳化热的热化证两种类型。心肾阳虚,虚阳生寒,则病从寒化;心肾阴虚,阴虚内热,则病从热化。

中医应用

一、少阴病的病因病机

少阴经包括手少阴心经和足少阴肾经两条经脉。手少阴经居心,心属火,主血脉,又主神明。足少阴经属肾,肾属水,主藏精,真阴真阳寄寓其中,为先天之本。心、肾二脏,为人身阴阳、水火之本。心肾虚衰,抗病力弱,则发少阴病证。若病邪直犯少阴,或其他经的病变误治、失治,均可损伤心肾,形成心肾虚衰,气血不足的病变。阳气衰微,鼓脉无力,故脉微。阴血不足,脉道失充,则脉细。但欲寐是精神萎靡不振,神志恍惚而呈似睡非睡,昏沉模糊的状态,是心肾虚衰,阴寒内盛,正不胜邪,反被邪困的征象。

由于致病因素和体质的不同,少阴病有从阴化寒,从阳化热两类证型。其中,少阴化寒证,多因寒邪直接侵入少阴,或由太阴发病邪传少阴所致;少阴化热证,多因素体阴虚,邪入少阴,从阳化热,阴虚阳亢而形成。

二、少阴病的辨证要点

《伤寒论》说:“少阴之为病,脉微细,但欲寐。”

“少阴病,恶寒身踡而利,手足逆冷者,不治。”

少阴病的性质是全身性虚寒证。他的主要脉证为“脉微细,但欲寐”。由于阳气衰微,营血不足,所以脉细,出现精神极度衰惫,欲睡不得睡,似睡非睡昏沉迷糊状态。

1少阴化寒证

少阴化寒证多见于阳气素虚之人。少阴心肾阳气衰弱,寒阴独盛,机体失于温煦,故身体畏寒蜷卧,手足逆冷;阳气衰微,不能振奋精神,则见精神萎靡,困倦似睡;阳气衰微,无火以腐熟、温运水谷,则出现下利清谷;阴寒之气上逆,胃失和降,气机上逆,则呕不能食,或食入即吐;阳气衰微,无力鼓动气血,则脉细微。

2少阴化热证

其主要病机是少阴阴亏火旺。肾水亏于下,不能上济于心以制心火,导致心火独亢,心神不安,故心烦失眠;少阴阴液亏虚,不能濡润喉咙,则口燥咽干甚则咽痛;舌红少苔,脉细数,均为阴亏火旺之象。

三、少阴病的治疗方法

少阴病的治疗原则,以扶阳育阴为主法。

(一)少阴病的方剂治疗

寒化则扶阳,宜温补法;热化则育阴,宜兼清热法。少阴兼表,用温经发汗法;实热内结,用急下存阴法。

1少阴化寒证

首选“四逆汤”,若有身体痛,骨节痛者可选方“附子汤”,以祛寒化湿。若有腹痛,小便不利,浮肿者可选“真武汤”,以培土利水,下利者可选“白通汤”。

①四逆汤 《伤寒论》

组成:甘草、干姜、附子。

功效:回阳救逆。

主治:心肾阳衰寒厥证。四肢厥逆,恶寒蜷卧,神衰欲寐,面色苍白,呕吐不渴,腹痛下利,舌苔白滑,脉微细。

②附子汤 《伤寒论》

组成:附子、茯苓、人参、白术、芍药。

功效:温经助阳,祛寒化湿。

主治:寒湿内侵,身体骨节疼痛,恶寒肢冷,苔白滑,脉沉微。

③真武汤 《伤寒论》

组成:茯苓、芍药、白术、生姜、附子。

功效:温阳利水。

主治:阳虚水泛证。畏寒肢厥,小便不利,心下悸动不宁,头目眩晕,身体筋肉目瞤动,站立不稳,四肢沉重疼痛,浮肿,腰以下为甚;或腹痛,泄泻;或咳喘呕逆。舌质淡胖,边有齿痕,舌苔白滑,脉沉细。

④白通汤 《伤寒论》

组成:附子、干姜、葱白。

功效:破阴回阳,宣通上下。

主治:少阴病,手足厥逆,下利,脉微,面赤者。

2少阴化热证

方用黄连阿胶汤治疗,以起滋阴清热安神之功。

黄连阿胶汤 《伤寒论》

组成:黄连、黄芩、芍药、鸡子黄、阿胶。

功效:滋阴泻热,和阳安神。

主治:少阴病。心中烦,不得卧、舌红苔燥,脉细数。

(二)少阴病的针灸治疗

1少阴化寒证

治则:温肾逐寒、回阳救逆,针灸并用,重灸,补法。

处方:太溪、复溜、肾俞、神门、命门、气海、关元、三阴交等。

2少阴化热证

治则:壮水制火、滋阴清热,只针不灸,平补平泻。

处方:太溪、涌泉、郄门、然谷、照海、通里、复溜、列缺、神门、内关、阴陵泉、三阴交等。

风为 ____主气, 寒为 ____主气, 湿为 ____主气, 燥为 ____主气。

风为春季主气,寒为冬季主气,湿为长夏主气,燥为秋季主气,其有关内容如下:1、风为春季主气:春季是万物复苏的季节,阳气升腾,风气随之...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