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史以来后宫嫔妃最少的是哪位皇帝?
是明朝的朱佑樘。
朱祐樘就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个用实际行动实践男女平等的皇帝。他一生只娶了一个张皇后,从不纳宫女,也不封贵妃、美人,每天只与皇后同起同居,过着平常百姓一样的夫妻生活,实在不易。
孝宗和张皇后是患难之交,一对恩爱夫妻。从接受的教育看,他也很早就懂得若想当个好皇帝,就不能爱美人废江山的道理。
两人每天必定是同起同卧,读诗作画,听琴观舞,谈古论今,朝夕与共。这不经意间的举动,创造了古往今来一个特殊的纪录,也算是朱祐樘作为一代明君的佐证之一。
正是由于孝宗坚持只宠皇后一人,使得他成为历代皇陵中只葬着夫妻两人的绝无仅有的典型,给他明君贤主色彩颇浓的一生更加平添了许多亮色。
扩展资料:
朱佑樘唯一的后妃介绍:
明孝宗张皇后(1470年-1541年),河北兴济人,父为国子监生张峦,母金氏。成化二十三年二月,张氏选立为太子妃;十月,立为皇后。
孝宗笃爱皇后,不立妃嫔,帝后宫中同起居,如民间伉俪。孝宗因为张皇后,颇为优待外戚,追封岳父张峦为昌国公,封妻弟张鹤龄为寿宁侯、张延龄为建昌侯。
妻弟嚣张跋扈,言官时常进谏,孝宗努力为之调解。武宗即位后,严厉打击舅舅嚣张行为。武宗无子而终,张太后和首辅杨廷和定策立兴王世子朱厚熜为新君,即嘉靖帝,由此引发了争夺名分的惨烈大议礼。
嘉靖获胜后,打击报复张太后,借故杀死其弟,张太后凄凉去世,葬礼被严重减杀。谥号孝康靖肃庄慈哲懿翊天赞圣敬皇后。弘光元年(1645),改谥孝成靖肃庄慈哲懿翊天赞圣敬皇后。
——朱佑樘
目录 1 拼音 2 蛟蜻蛉科昆虫蛟蜻蛉的幼虫·《中医大辞典》·地牯牛 21 地牯牛的别名 22 来源 23 性味 24 功能主治 3 蝼蛄科昆虫蝼蛄或大蝼蛄的干燥全体·《中医大辞典》·地牯牛 31 地牯牛的别名 32 来源及产地 33 性味归经 34 功能主治 35 使用注意 36 化学成分 4 脉翅目蛟蜻蛉科昆虫中华东蚁蛉的幼虫蚁狮的活体或干燥全体·《全国中草药汇编》·地牯牛 41 拼音名 42 地牯牛的别名 43 来源 44 性味 45 功能主治 46 地牯牛的用法用量 47 摘录 5 蚁蛉科动物黄足蚁蛉的幼虫·《中华本草》·地牯牛 51 出处 52 拼音名 53 英文名 54 地牯牛的别名 55 来源 56 原形态 57 生境分布 58 性状 59 性味 510 归经 511 功能主治 512 地牯牛的用法用量 513 各家论述 514 摘录 6 参考资料 附: 1 用到中药地牯牛的方剂 2 用到中药地牯牛的中成药 3 古籍中的地牯牛 1 拼音
dì gǔ niú
2 蛟蜻蛉科昆虫蛟蜻蛉的幼虫·《中医大辞典》·地牯牛地牯牛为中药名,出自《四川中药志》[1]。
21 地牯牛的别名蚁狮、沙谷牛、地拱[1]。
22 来源蛟蜻蛉科昆虫蛟蜻蛉Myrmeleon micans Mac Lachlan的幼虫[1]。
23 性味辛、咸,温,有毒[1]。
24 功能主治
通窍,散结,截疟[1]。
①治砂淋,炒研末,加白糖开水调服;治疟疾,炒研末,于疟发前半小时,温开水或兑酒服,每次7至10个[1]。
②治瘰疬破烂,配硼砂、冰片捣敷;疔毒,捣敷[1]。
③治竹木刺及铁砂入肉,配南瓜瓤捣敷[1]。
3 蝼蛄科昆虫蝼蛄或大蝼蛄的干燥全体·《中医大辞典》·地牯牛地牯牛为中药名,出自《贵州民间方药集》,为《神农本草经》记载的蝼蛄之别名[1]。
31 地牯牛的别名土狗、地狗、地牯牛、拉拉狗、拉蛄[2]。
32 来源及产地蝼蛄科昆虫蝼蛄Gryllotalpa africana Palisot et Beauvois或大蝼蛄G.unispina Saussure的干燥全体[2]。主产江苏、浙江、山东、河北、安徽、辽宁等地[2]。
33 性味归经咸,寒[2]。入胃、膀胱经[2]。
34 功能主治利水退肿[2]。
1治水肿,小便不利,石淋。内服:煎汤,3~45g;或焙干研末,每次2g,日服三次。[2]
2治小儿脐风汁出,与甘草研末撒;竹、木刺入肉,与红糖捣敷伤口处[2]。
35 使用注意孕妇忌服[2]。
36 化学成分蝼蛄睾丸、血淋巴及尿中含多种游离氨基酸[2]。
4 脉翅目蛟蜻蛉科昆虫中华东蚁蛉的幼虫蚁狮的活体或干燥全体·《全国中草药汇编》·地牯牛 41 拼音名Dì Gǔ Niú
42 地牯牛的别名倒推车、倒退牛、地股牛、山老牛、蚁狮、蚁地狱、地拱、沙虱、沙挼子、摇摇锅、砂牛、倒后虫、退退窝窝、啊喽喽
43 来源脉翅目蛟蜻蛉科昆虫中华东蚁蛉Euroleon sinicus (Navas)幼虫蚁狮的活体或干燥全体。春秋二季从砂土中刨出,新瓦焙干或鲜用。
44 性味咸,凉。有毒。
45 功能主治平肝息风,解热镇痉,拔毒消肿。用于高血压病,中风,小儿高热,惊厥,疟疾,泌尿道感染,竹木刺、异物入肉不出,骨折;外用治中耳炎,痈疮,无名肿毒。
46 地牯牛的用法用量1~2分。外用适量,焙干研粉敷患处。
47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5 蚁蛉科动物黄足蚁蛉的幼虫·《中华本草》·地牯牛 51 出处1出自《民间常用草药汇编》2《本草拾遗》:砂挼子,有毒,杀飞禽走兽,合射罔用之。生砂石中,作旋孔,有虫子如大豆,背有刺。能倒行,一名倒行狗子。性好睡,亦呼为睡虫。
52 拼音名Dì Gǔ Niú
53 英文名antlion
54 地牯牛的别名砂挼子、倒行狗子、睡虫、沙谷牛、沙牛、蚁狮、金沙牛、地拱、沙猫
55 来源药材基源:为蚁蛉科动物黄足蚁蛉的幼虫。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Hagenomyia micans(Maclchlan)
采收和储藏:春、秋季捕捉,鲜用,或用沸水烫死,晒干或烘干。
56 原形态黄足蚁蛉,体长32mm,翅展73mm。身体瘦长,似晴蜓。头宽于前胸,两复眼褐色,头黑色,口器**,触角棒状黑色,柄节**。前胸**,背面有两条宽的褐色纵带,前胸有**长毛。中后胸黑色,明显大于前胸。足**,并有**长毛翅透明,有淡彩色的反光,翅膜质柔弱。前后翅形状大小和翅脉相似,翅脉**。腹部暗褐色。幼虫形似蜘蛛,体长618mm,土**至污白色,有黑褐色花纹,身上有散生和丛生的黑褐色硬毛,头部有1对钳状的颚,无翅,胸足3对,腹部较大。
57 生境分布生态环境:生虫生活于草丛中多于黄昏时飞行,幼虫居于干燥砂地土中营漏斗状穴,潜伏穴底,待小昆虫堕入,即捕食。
资源分布:分布于华南及台湾、四川等地。
58 性状性状鉴别,虫体呈圭**及污褐色,多为半透明的躯壳,内脏部分极少,体上有黑褐色的花纹。
59 性味味辛;咸;性平;有毒
510 归经膀胱经
511 功能主治通淋;截疟;软坚消症;拔毒去腐。主砂淋;疟疾;疟母;腹腔症块;瘰疬结核;阴疽久溃不倒敛
512 地牯牛的用法用量内服:研末,155g(或310只)。外用:适量,捣敷或研末撒。
513 各家论述1《生草药性备要》:治瘰疬,初起消散,破烂拔毒埋口。
2《本草求原》:通窍利水。治淋,炒研同白糖汤下。
3《民间常用草药汇编》:退疮管。
4《陆川本草》:治小儿风痰,痉挛,砂淋,敷疔疮。
5《四川中药志》:治症块,疟母,大便闭结不通,退竹木刺及铁沙入肉。
514 摘录重庆市綦江区郭扶镇高清场西南五公里处。根据查询百度地图得知,綦江牯牛背山形奇特如牛背,具体位置在重庆市綦江区郭扶镇高清场西南五公里处。牯牛背位于重庆綦江,在郭扶镇高青场附近山上。赤色的山脊光秃圆润,牯牛背海拔约1200米,脊背总长一公里。
说到大牯牛寨山,也必定会说到乌蒙山山脉,它是其中最高峰。其岩石是石灰岩色跟棕色结合体,有居高临下之感,拥有险峰绝壁。其内更有美丽溶洞景观,可清晰见到里面的砂石跟泥土。
乌蒙山景区基本信息位置:
云南省昆明市东川区
开放时间: 全天
门票:免费
交通路线:
昆明北部汽车客运站有昆明至东川的客车,票价49元,行程约3小时。
自驾路线:
从昆明出发进入昆曲高速——昆嵩高速——嵩明高速——嵩待高速——看到东川指示牌后就是龙潭出口——东川区
乌蒙山景区攻略毛泽东主席的“乌蒙磅礴走泥丸”的诗词,这诗句所描述的东西是关于乌蒙山的生动写照。
而大牯牛寨山所写的东西更是指的是乌蒙山脉的最高峰。
就是对乌蒙山的生动写照。大牯牛寨山是乌蒙山脉的最高峰,有居高临下的气势。距东川市仅9公里,高差27673米。
这些岩石大部分是坚硬的石灰岩和棕色的。近观远眺,山势巍峨,险峻壮丽,险峰绝壁,别有风景。到了春夏两季的山脚下,沿着大草甸还到处开满了鲜花,渐渐地看到满山盛开着艳丽的山茶花,十分刺眼。
在陡峭的悬崖上,可以看到体格强壮的野山羊正在逃跑。有道家传说和云门关传说、仙人洞等山岭幽谷和神奇溶洞风光。在海拔3000米的地方,有一个溶洞,里面的泥土和沙子上有蹄印,用手抹平后第二天还能看到。它是神秘的,被称为“仙洞”,因为它一直是一个地方的道教实践自古以来。
乌蒙山脚下的仙人洞只有一个入口,非常小,只能让一个人爬进去。然而,在洞穴较低的海滩上有巨兽的蹄印,地表覆盖着松散的土壤,洞穴壁上有兽的划痕。巨兽是如何进入洞穴的它靠什么生存
这是一个令人费解的奇观。此外,在发生泥石流的形成区,大声喊叫常常会引发陡峭山坡上大块碎石的倒塌。此外,兴龙洞的瀑布高达50米。落水后,下落不明,这也是一个奇迹。
此外,乌蒙山有丰富的传说中的云门关等山和深谷和神奇的洞穴。俯瞰山顶,脚下的流云和山下的亚热带小镇,让人感到“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的立体时空变化。在小牯牛峰海拔3000米的地方,许多搜救人员前往美国飞虎队在抗日战争中被打死的地方。
在湘西的不少地方都有着风景绝美的古村落,片石砖木,烟火人家,满满的都是人间烟火气息,下面小编就为大家推荐了不少湘西的古村落,去感受不一样的风土人情吧!
1、拉毫村拉毫村位于凤凰县廖家桥镇,距县城16公里,是南通湘黔、西经川黔的交汇口,又名“拉毫营盘”。主要景点:营盘寨、南方长城拉毫营盘段、古城墙、古城门、古城楼、古兵房、碉堡、炮台、石板房建筑群、六冲小河及教场河、
古树、石雕石刻工艺、木雕木刻工艺、拉拉豪石屋民宿、苗族文化习俗、苗医苗药等。
2、菖蒲塘村菖蒲塘村位于凤凰县廖家桥镇,距凤凰县城7公里。该村是一个以土家族为主的少数民族聚居
村,也是廖家桥镇水果种植面积最大的行政村。主要景点:飞水谷景区、习柚观光园、猕猴桃果园、葡萄种植园、苗家风情园、苗绣、苗歌、苗舞、苗鼓等。
3、老家寨村老家寨村位于凤凰县山江镇的一个峡谷之中,距凤凰古城20公里。“山江”苗语叫“叭咕”,意即干
旱的山洞,曾被苗民称为蛤蟆洞。主要景点:古苗寨、风雨林、千潭湖、苗族风情、苗族银饰加工、体验式苗族民俗节目等。
4、舒家塘村舒家塘村位于凤凰县阿拉营镇,距凤凰古城22公里。全村森林覆盖率达76%,背枕双凤山,山
势向东西延伸,呈半月状环抱城堡。主要景点:舒家塘古城堡、王坡屯城堡、明清古建筑、古井、苗族“四月八”杨再思故事传说、傩戏等。
5、寨龙村寨龙村位于吉首市镇溪街道,因坐落在一条酷似长龙的山脉上,故名寨龙村。村寨距市区不到5
公里,森林覆盖率达90%,珍稀树种众多,百年古树随处可见,动植物多样性、珍稀性明显,负氧离子含量高。主要景点:原始次森林、香树公园、寨龙水库、千亩花海、百亩荷塘、龙舌古井、明清古民居、青龙山、金龙山、卧龙山百年古
道、文山索桥、水上乐园、水上栈道、休闲长廊、采摘观光体验园等。
6、家庭村家庭村位于吉首市矮寨镇,距市区20公里,坐落在海拔700多米的高山台地上。是一个原始古朴的纯苗族聚居村寨,自然风光优美,森林、峡谷、路桥、苗族建筑群、军事防卫古城墙遗址等浑然一体,美如画卷。主要景点:
矮寨山麓风光、吊脚楼古民居、苗歌、苗鼓、传统手工编制技艺、苗族医术、高山蔬菜园、油茶产业园等。
7、坪郎村坪朗村位于吉首市矮寨镇德夯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境内,紧靠矮寨大桥,距市区14公里,为吉首
市的休闲后花园。主要景点:古民居、古青石板路、古树、古渡口、古水碾、谷韵绿道、农业观光园、手工豆腐坊、钓鱼台、苗家风情、苗族刺绣、
苗歌、猴儿鼓、舞狮、苗拳、傩戏等。
8、中黄村中黄村位于吉首市矮寨镇,距吉首市区15公里,毗邻矮寨奇观景区,峒河支流洽比河穿村而
过,属典型喀斯特岩溶地貌景观。主要景点:峡谷风光、重午苗寨、古建筑群、古城墙、百年古驿道、民国乡公所、四月八、苗族鼓舞、苗族刺绣、手工织布、黄金
茶园、传统手工造纸作坊等。
9、坪年村坪年村位于吉首市矮寨镇,距市区30公里,是神秘、古朴、民俗独特的苗族聚居村落。村内地
貌奇特,风景秀丽,森林覆盖率达80%以上,有原始次森林、峡谷风光及神秘的悬崖葬、坪年天书
“S”等。主要景点:小天门洞、瀑布、苗族建筑群、杨岳斌故居、苗家风情、苗族鼓舞、苗族刺绣、巫傩绝技、苗族美食、黄金茶产业园、民宿等。
10、隘口村隘口村位于吉首市马颈坳镇,距吉首市区15公里。该村是土家族、苗族、汉族等多民族聚居
村,有两千多年的历史,据《资治通鉴》记载,秦国大将司马错将军屯兵于此,战败楚国,为中国
统一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穿村而过的司马河因此而得名。主要景点:苗疆边墙、隘门关、十里沙滩、白虎洞、茶马古道、湘西黄金茶产业园等。
11、双凤村双凤村位于永顺县灵溪镇,距县城15公里。该村坐落在海拔800多米的山冈上,东倚老司城,南
临酉水,北托万福山,西望云贵,云雾缭绕,林木葱茏,沟壑幽深,远眺彩云朵朵,双凤展翅,一
翅武陵柔波,一翅酉水银浪,故名双凤村。主要景点:土家吊脚楼、古树群、土家族风情、民俗表演场、摆手舞、毛古斯、民间绝技等。
12、咱河村咱河村位于永顺县车坪乡酉水北端,北与红色旅游名镇塔卧接壤,东南方与土司王古都老司城
相邻,是以土家族为主的少数民族村寨。主要景点:吊脚楼、土家朝门、摆手堂、便民凉亭、土家水碾作坊、土家榨油房等。
13、西那村西那村位于永顺县泽家镇,地处最高的古牛山脚下,自古以来是永顺县的南大门,交通十分便
利。是一个具有200多年历史的土家族古村落,为土司王朝26代土司王彭翼南后裔的土家族传统部落。主要景点
:千亩荷花、红叶遍布的“牯牛山”、吊脚楼、朝门、摆手堂、六角凉亭、水碾作坊、榨油房、千年古树等。
14、硕乐村硕乐村位于永顺县石堤镇,距县城51公里,坐落在海拔1700多米的羊峰山脚下。张花高速公路
穿村而过,与国道1828线相接,交通便捷。主要景点:马拉河探险体验、农业观光采摘园、乡村营地、户外运动基地、休闲农庄、特色民宿、民俗表演等。
15、楠竹村楠竹村位于龙山县洛塔乡,距县城50公里。坐落在乌龙山国家地质公园内,风景秀丽,环境优
美,地上石林丛生,地下峡谷无数,溶洞密布、阴河交错、瀑泉飞泻,集雄奇秀丽、幽深险峻于一体。主要景点:洛塔石林、千年古树、土家风情、土家山歌、毛古斯、摆手舞等。
有史以来后宫嫔妃最少的是哪位皇帝?
本文2023-10-13 02:30:08发表“古籍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yizhai.net/article/1261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