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出版社的校注问题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08-04浏览:1收藏

中医古籍出版社的校注问题,第1张

古医籍流传既久,存在脱、衍、倒、误等方面的讹误。为了方便今人阅读、应用,应该对此予以纠正,恢复其原本面目,这就需要校勘,即:审定古籍版本,比勘章节异同,审定正文真伪,对误字、时间、病名、药名、剂量、讹脱、异说考证校正。古籍注释是加注说明古医籍中字词、音义训诂,有关人物情况及背景典故等。由于医学的特殊性,校勘、注释在古医籍整理工作中作用更大。古医书不经校勘而出版为害甚多,比如古今度量衡差异很大,而用药剂量是医疗实践中最重要的环节,若不加说明校勘,今人“照本宣科”地使用可能会导致严重的恶果。但现在出版的一些中医古籍书,有的根本没有校勘,有的虽然校过,但校而不精,该校的不校,以致错误百出,谬种流传。有的底本选择不佳,未用多种版本互校,不该删减的附图等。点校方面的失误则表现在:断句不当割裂词语,不明语词所属文句错乱,当属上而属下,当属下而属上等。据此可以看出,古医籍点、校、注并非一蹴而就之事,需要深厚的功力和科学的态度,并且慎之又慎。

1月11日,2015年全国中医药工作会议在京召开。会议总结了2014年中医药工作,部署了2015年中医药改革发展的重点任务,将稳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推动构建中医药协同创新新体系。

国家卫生计生委副主任、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局长王国强强调,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也是驱动中医药发展的必由之路,2015年要以实现创新驱动发展为目标,全力构建中医药协同创新体系。

王国强透露,构建中医药协同创新体系包括几个方面,一是构建中医药传承创新体系。推进中医药科研管理改革,制定落实加强和改进中央财政科研项目管理的办法;出台加强中医药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推动建立政产学研用有机结合的协同创新机制。二是深化国家中医临牀研究基地建设。加强重点病种研究,拓展研究病种范围;2015年将启动第二批基地科研专项,加强研究型门诊、研究型病房建设,完善基地机制和中医临牀研究模式,推进基地二期业务和伦理审查、诊疗评价等重点研究平台建设。三是加强中药资源保护、开发和合理利用研究。开展全国第四次中药资源普查,加强中药资源动态监测信息和技术服务体系建设,加强种子种苗基地建设,启动中药标准化行动计划。四是加强中医药传承。加强中医药传统知识保护,完成中医药传统知识调查,2015年将发布第一批保护名录;做好中医药古籍文献整理研究,制定加强中医理论基础研究的意见;加强名老中医传承研究成果的开放共享与推广应用;组织实施中药炮制技术传承创新建设项目。五是做好中医理论、慢病、传染病及重大疾病防治研究,及时总结推广成果,做好应急科研平台建设。六是加强中医药科技成果管理。2015年将继续开展中医药科技成果登记,完善成果数据库并进一步开放公共服务功能平台。

王国强认为,要实现创新驱动发展,全力构建中医药协同创新体系,不仅需要转变 科技管理职能,加快科技规划、项目和规划的统筹,着力解决“碎片化”问题,将 投入更多用于基础前沿研究、共性关键技术研究和科研平台建设,而且还要坚持制度创新与技术创新双轮驱动,通过制度创新把中医药创新潜能和创造活力激发出来,通过技术创新促进产品创新、产业组织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

此外,还要加快构建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的协同创新机制,优化中医药各类创新基地和研究力量布局,鼓励高校、科研院所、医疗机构、企业、金融机构等不同主体之间开展深度合作,建立技术创新联盟以及区域特色产业创新集羣;推动企业成为创新主体,促进建立主要由市场决定技术创新项目、研发方向和路线选择、成果评价和传导扩散的新机制,鼓励企业设立技术研发机构,引导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加快中医药科研成果转移转化;围绕解决中药资源可持续发展、中药生产关键技术等重大问题,促进中药健康产品开发,着力推动中医中药协调发展。

中医学运用天人合一、整体观念和辨证论证思想认识人的生命现象,对现 代医学分析思维模式中出现的困惑开辟了崭新的思路。这种思想的前瞻性,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其理论内涵与未来发展潜力将被展现出来。而存世的大量古代中医药医史文献,记录了中医学数千年来积累的丰富理论知识和临床经验,一直维系和促进中医药学的不断发展。

当今社会,由于疾病谱的变化、健康观念的改变以及老龄化的问题的出现,人们开始注意从中医学中寻找解决方法。当学者把目光转向博大精深的文献时,感到难以实现对大量信息的完整把握。在中医药学的科研、教育、临床中,一些有价值的东西均取材于中医药古代文献。如一类新药青蒿素的制作技术就是从近代葛洪《肘后方》一书中发现的。但由于文献的博大精深,其中很多信息尚未被认识和发现,尤其是其中蕴藏的大量防病治病经验,亟待研究开发。因此,对于不断认识生命与自然的关系、疾病与健康的关系而言,中医药古代文献是赋予人们智慧的源泉。

建国以来,在党和政府的重视下,我国整理出版了一大批中医药古籍,培养了一批专门人才,建立了一批专门机构,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如整理出版的500余种古籍中,包括《神农本草经辑注》、《黄帝内经素问校注》、《针灸甲乙经校注》等;编撰的大型中医药工具书中,有《中华本草》、《中国医籍通考》、《中医大辞典》等;编撰的数十种专科类书籍中,有《中风专辑》、《妇科专辑》等;研制的电子图书中,有《黄帝内经》、《伤寒论》、《本草纲目》等。但这些毕竟局限在个人、单品种以及局部方面,远远不能满足社会发展对中医药学继承创新的需要。

运用现代化的计算机与信息技术改变文献存储与传播方式,使中医药古代文献所蕴藏的巨大能量得到充分发挥,成为中医药学继承发展的动力与源泉。

中医学在各个历史时期也不断地吸收其他国家和民族的学术成就。早在秦汉时期,汉族就通过陆上丝绸之路得到西域各民族大量常用的药材。汉代张骞出使西域,从西域各民族那里学会种植诸如胡桃、葡萄等既是果蔬又是药物的植物。闻名世界的唐代药王孙思邈在《千金要方》中,就汲取了亚洲等一些民族的医药经验。明代李时珍《本草纲目》所载的民族药物就更多了。各个国家医学在临床技术上、理论上也是相互渗透的,中医眼科的金针拨白内障是唐代僧人由印度传入的,经过吸收丰富以后,赓续创新,灿然丰富,延传至今,已经成为中医眼科的一项绝技。历史上,中国各民族都对医学做出了贡献,如元代蒙古人忽思慧的《饮膳正要》是蒙古族的医学杰作。正是民族间广泛的文化交流,使中国各民族医学具有了一定的共性。学术交流是双向的。在中国近邻之中,中医学传入越南、朝鲜和日本,至少已有千年以上的历史。而经陆上丝绸之路,中医学在中世纪便已远传西亚和欧洲。阿维森纳的《医典》是当时西方医学的经典著作,其中便吸收了中国脉诊的内容。《本草纲目》在17世纪就曾被翻译成多国文字。20世纪70年代以来,中国针灸更为广泛地传播到世界各国,世界卫生组织正式承认其作为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加以推广,并制定了统一规范的经穴标准。综上所述,中医学是一个不断发展的开放体系,其精深的理论、丰富的实践、对异域文化的择优吸收和不断的自我更新,使它永葆青春。在世界几大传统医学中,中医学至今仍显示着旺盛的生命力。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政府重视继承发扬中医药学文化遗产,1982年将发展传统医药载入《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其后成立专司传统医学管理的政府机构,大力发展中医学。50年代,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就提出中西医结合的方针,中医医院、中医院校和科研机构相继建立。1978年,中医教育开始招收研究生,并实施学士、硕士、博士学位制,近年来在一些中医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中还设立了博士后流动站。中医药学术著作和刊物大量出版。在对医史、古籍文献的发掘、整理方面,以现代科学方法进行中医理论、中药和临床研究方面等,均取得了有价值的成果。

中医药科学研究,主要是从中医药学的理论和实践出发,探索人体生命和疾病过程的规律,提高中医药防治疾病的疗效。一方面要对传统的中医药学理论和实践进行系统整理,另一方面要在研究探索中获得创新和突破。目前,它已从古代散在的、自发的研究,发展为设有众多专门研究机构,集中大批科研人员,采用多种研究方法进行研究的科研体系。当代中医药科学研究具有以下特征:一是以中医药学体系为对象,例如临床研究以探讨辨证论治规律为主,从理、法、方、药的不同层面或单独、或综合地进行;药物研究则着重于药性、功效、机理、炮制、配伍等。二是研究模式多元化,大致包括传统内容的挖掘和深化、中医现代化研究、中西医结合三种类型。三是采用多学科、多途径的方法,既用传统研究方法,也应用现代科学方法;常用的研究方法有临床观察方法、流行病学调查方法、动物模型及实验方法、细胞学方法、病理学方法、免疫学方法、生物化学及分子生物学方法、超微结构及影像学技术、文献学方法、逻辑学方法、数理统计学方法、电子计算机方法以及科学抽象和建立假说方法等。四是新兴的中医药学科相继萌生,如中医实验动物学、中医科研方法学、中医护理学、中医康复医学、中医急症学、中药药理学、中医文献学、中医心理学、中医脑病学以及中医药管理学等。

50年来,在医史文献、基础理论、临床、中药等方面的科学研究,都取得了较大的成绩。1963年在内蒙古多伦头道洼石器时代遗址出土了磨制石针,为确定砭石起源时代提供了有力证据;以后,又相继在河南郑州和新郑、山东日照、江苏徐州高皇庙等地出土6枚砭石,验证了《汉书·艺文志》等书中关于砭石的记载。1978年在内蒙古达拉特旗出土青铜针。骨针和竹针的发现也屡见不鲜。1978年河北满城汉墓还曾出土了九针。1973年在湖南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了多种早于《黄帝内经》的古医书——《脉法》、《五十二病方》、《足臂十一脉灸经》、《阴阳十一脉灸经》等,这些都为中医理论的起源、经络学说的演变提供了新认识。在文献研究方面,40年来完成1万余种中医文献编目整理,出版了《全国中医图书联合目录》,并对《黄帝内经》、《神农本草经》、《伤寒论》、《针灸甲乙经》、《脉经》、《诸病源候论》、《千金方》、《外台秘要》、《针灸大成》等名著进行校勘评注,大型医史专著《中国医学通史》的撰著也已经完成。在基础理论方面,藏象学说与“证”是中医学理论的重要内容,也是研究的重点,50年代以来从对肾阴虚、肾阳虚、脾气虚、心气虚、肺气虚、肝郁症、瘀血症等证发生机理和证候特征的研究,获得了很多有价值的实验资料。60年代开始了治则治法研究,在对活血化瘀、通里攻下、清热解毒、扶正培本等的研究中,不仅通过实验阐明了机理,还把理论用于临床,扩大了治疗适应症。在经络研究方面,肯定了循经感传现象的存在,总结出了感传规律。1958年发现针刺麻醉,针刺用于抗休克、抗炎症都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并从神经和内分泌等方面探索针刺镇痛的原理,得到了有力的科学论证。在舌诊和脉诊研究方面,除进行机理探讨外,还研制了多种舌象仪、脉诊仪等,向定量化、客观化发展。辨证分型的方法较普遍地应用于临床。1991年中国国家技术监督局颁布了《经穴部位》的国家标准,这一规范,使针灸学的学习、研究、临床使用有了依据。1994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颁布了临床常见病、多发病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1997年国家技术监督局颁布了《中医临床诊疗术语》的国家标准。在临床治疗方面,中医药治疗急重症和难治病的能力不断提高,并总结出一些新的治疗方法和经验,如用中药治疗白血病、再生障碍性贫血、心脑血管病、脉管炎、糖尿病、肝炎等都取得较好的疗效。根据“动静结合”的原则,运用手法复位和小夹板固定配合中药治疗某些骨折,使骨折愈合时间较单纯西医疗法缩短三分之一,全疗程缩短二分之一。运用“六腑以通为用”的理论,以通里攻下方法治疗急性阑尾炎、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和异位妊娠等,提高了非手术率,降低了复发率;并可以调整过度的炎症反应和异常免疫反应,治疗急腹症中的多器官功能不全综合征。在中药和方剂研究方面,从药物资源调查到炮制、制剂、药理、药化等全面展开。1997年出版了载药12 807种的中药学巨著《中华本草》。在制剂方面,除丸、散、膏、丹、酒、露、茶等传统剂型外,新发展了胶囊剂、口服液剂、袋泡剂、气雾剂、注射剂、含服剂、药膜、滴丸、栓剂等40余种剂型。中药新药的开发研制取得了可喜的成就,从1985年至1996年间,获得国家批准生产的中药新药近800种,如青蒿素、白血宁、醒脑静、消痔灵等,为中医药走向世界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中药、针灸和气功现已远传海外120多个国家和地区,日益受到国际医学界的重视。

中医学既是一个伟大的科学宝库,又是在历史和现实社会中以其特质和活力不断发展的医学体系,它将继续为人类健康做出贡献。

1996年,有了现代中医基础理论的革命:如分形经络,三元气,数理阴阳,分形藏象五系统,中医三个哲学观,中医分形集等。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