茜根汁简介
目录 1 拼音 2 《痘治理辨》 21 方名 22 组成 23 主治 24 茜根汁的用法用量 附: 1 古籍中的茜根汁 1 拼音
qiàn gēn zhī
2 《痘治理辨》 21 方名茜根汁
22 组成茜根汁。
23 主治时行瘟毒痘疮。
24 茜根汁的用法用量煎汁,入酒,正发预服。
古籍中的茜根汁 《奇效良方》:[疮诊论卷之六十五论疮痘初出证第一]论疮诊
∶时行暄暖,便服油剂。又疮疹盛行,恐相传染,煎茜根汁与服,以解利之,此皆防微杜渐,见其未兆,间以疏
《古今医鉴》:[卷之七]虚劳如血不止,咳嗽,加侧柏叶捣汁一钟,韭白汁半钟,茜根汁半钟,俱去渣,入前汁内,煎成膏服之。清火永真膏
《古今医统大全》:[卷之九十一痘疹泄秘]药方每服一二钱,水一盏煎五分温服,加竹叶同煎更妙。茜根汁治时行痘疹正作,预煎汁入酒饮之则不患痘,屡用有
《万病回春》:[卷之四]虚劳不止,咳嗽,加侧柏叶(捣)汁一钟,韭白汁半钟,茜根汁半钟(俱去滓),入前汁内煎成膏服之。阴虚火动而
《简明医彀》:[卷之四]劳瘵现代人多将侧柏作为绿化观赏植物,而对它的养生价值却鲜有了解。在古代,因为其含有很多功效和作用,所以侧柏的嫩枝嫩叶是备受道家推崇的延年上品。以下是我为你整理有关于侧柏叶的功效与作用,希望能帮到你。
侧柏叶的功效与作用
生发乌发。
侧柏叶苦寒,入肝经,肝主风,主藏血,发为血之余,故能凉血乌发。常用于血热脱发或须发早白等。《新医学》报道:“以鲜侧柏叶浸泡60%的乙醇中7天,取药液涂搽毛发脱落部位,每日3次,治疗各处脱发,多在20一30天后新发开始长出,黑色有光泽,个别生长较稀。”
肺热咳嗽。
本品苦能泄降,寒能清热,长于清肺热,化痰止咳。适用于肺热咳喘,痰稠难咯者,可单味运用,或配伍贝母、制半夏等同用。
凉血止血。
侧柏叶苦涩微寒,入肺、肝、大肠经,涩能收敛,苦寒则清热凉血,故为收敛、凉血止血药,用于血分热盛的吐血、咳血、便血、尿血、崩漏诸症。
清热止咳。
侧柏叶苦寒,寒能清热,又入肺经,故能清热止咳。现代常用于肺热咳,干燥或痰稠难出者,有清肺热,止咳喘之效。
祛风利湿。
侧柏叶苦寒,《岭南采药录》载:侧柏叶“祛风”,《本草汇言》亦载:“侧柏叶,止流血,去风湿之药也”。故本品有祛风利湿之功效。《本草正》亦言:“去湿热痹痛,骨节疼痛”。《本草纲目》选侧柏叶,“治风痹关节作痛”。若感受风热之邪,与湿相并,而致风湿热合邪为患,风湿热邪壅于经络关节,气血郁滞不通而致, 为风湿热痹,症见关节疼痛,灼热红肿,发热,口渴,烦闷不安,汗出,恶风,舌红,苔黄燥,脉滑数。可用侧柏 叶,苦寒清热,祛风降湿而通络止痛。
散肿毒。
侧柏叶苦寒,苦能泻闭,质轻能行散,寒 能清热,入肝脾二经,故能散肿毒。
侧柏叶的配伍应用
配白芍:侧柏叶凉血止血,入血分既能凉血,又去血分之湿热;生白芍凉血清热。二药合用,凉血育阴而止血,治热迫血行之月经过多,胎热腹痛。《得配本草》:“配白芍,治月水不断”。
配干姜炭:侧柏叶苦涩微寒,凉血止血;于姜炒炭,辛苦热,能温中止血,守而不走。二药配伍,取侧柏叶之清降,折其上逆之势,用干姜炭温守中阳,使脾能统血,气能摄血。二药合用,清降温中并行,寒热同用,相行而不悖。仍属温阳摄血法范畴。《金匮要略》柏叶汤,即用柏叶和姜,治吐血不止。
配生地:侧柏叶苦涩微寒,为凉血止血之佳品;生地甘苦而寒,既能清热生津,又可凉血止血。二药协同,增强凉血止血之效。且有益阴清热之功。可治疗各种热证出血,诸如咯血、衄血、吐血、尿血、便血、崩漏等,效果颇佳。因生地味厚滋腻,侧柏叶味苦性寒,有伤中碍运之弊,只取暂用,不宜久服。临床应用中也常以侧柏炭和生地炭合用,此凉血作用已弱,收敛止血力较强,对于势不著或脾胃虚弱之人,用之较为适宜。
配蒲黄:侧柏叶清血分湿热而止血;蒲黄止血行血。二药相配,凉血止血行血,可治崩漏属热者。
配白芍:侧柏叶凉血止血;白芍敛阳养血。二药配伍,则敛阴凉血止血。如《圣济总录》即用侧柏叶配白芍,治“妇人月水久不断。”
侧柏叶的附方
治吐血不止:柏叶、干姜各三两,艾三把。上三味,以水五升,取马通汁一升,合煮,取一升,分温再服。(《金匮要略》柏叶汤)
治忧恚呕血,烦满少气,胸中疼痛:柏叶捣罗为散,不计时侯,以粥饮调下二钱。(《圣惠方》)
治鼻衄出血数升,不知人事:石榴花、柏叶等分。为末,吹鼻中。(《普济方》)
治小便尿血:柏叶,黄连(焙研)。酒服三钱。(《济急仙方》)
治蛊痢,大腹下黑血,茶脚色,或脓血如靛色:柏叶(焙干为末)、黄连。二味同煎为汁服之。(《本草图经》)
治小儿洞痢:柏叶煮汁,代茶饮之。(《经验方》)
治痔、肠风、脏毒、下血不止:柏叶烧灰调服。(《百一选方》)
猜你喜欢:
1 中药厚朴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
2 中药远志的功效与作用及食用方法
3 常见中药的药性及功效和作用
4 中药薄荷的功效与作用
5 中药苍术的功效与作用
《辞典》:棉花子出处《百草镜》拼音名MiánHuāZǐ别名木棉子(《本草经疏》),棉花核(《兰台轨范》)。来源为锦葵科植物草棉等的种子。药理作用参见"棉花根"条。性味《本草经疏》:"辛,热,有毒。"功能主治温肾,补虚,止血。治阳痿,睾丸偏坠,遗尿。痔血,脱肛,崩漏,带下。①《本经逢原》:"烧存性,解梅疮毒,痔漏,脱肛,下血,每服半两,黑豆淋酒服之。"②《药性考》:"补虚,暖腰,治损。"③《现代实用中药》:"有促进母乳分泌之效。"④《民间常用草药汇编》:"温肾,止痛。治白带,并治小儿遗尿。"用法用量内服:煎汤,2~4钱;或入丸、散。外用:煎水熏洗。注意阴虚火旺者忌服。附方①治阳痿不超:棉花子(水浸,晒干,烧酒拌炒,去壳用仁)半斤,破故纸(盐水炒)、韭菜子(炒)各二两。为末,葱汁为丸,梧子大。每服二钱,空心酒下。(《祝穆试效方》)②治肾子大小偏坠:棉子煮汤入瓮,将肾囊坐入瓮口,俟汤冷止。一二次散其冷气自愈。(《回生集》)③治虚怯劳瘵,久嗽吐血不止:棉花子不拘多少,童便浸一宿,为末。每服一钱,侧柏叶汤下。(《集效方》)④治盗汗不止:棉子仁三、四钱,每日煎汤一碗,空心服三、四日。(《纲目拾遗》)⑤治乳汁缺少:棉花子三钱,打碎,加黄酒二匙,水适量,煎服。(《上海常用中草药》)⑥治胃寒作痛:新棉花子炒黄黑色,研末,每天服一至二次,每次二钱,用淡姜汤或温开水调服。(《上海常用中草药》)⑦治肠风、肠红下血:淮棉花核一升,槐米七钱。用天目芽茶四两,泡汁,将二味炒燥,入茶汁内,复泡又炒,如此数次,汁干为度,磨末。每服三钱,空心酒调下。(《德胜堂经验方》)⑧治肠风下血:生柿子二个,竹刀切去蒂核,以棉花子塞入柿内,仍盖好,瓦上煅存性,研细末,米饮热调服,重者三服。(王
详见百科词条:棉花子 [ 最后修订于2009/12/8 0:35:12 共1337字 ] 以下结果自动匹配而成,不排除出现与主题不相关的内容,请自行区分。
目录 1 拼音 2 拼音名 3 来源 4 性味 5 功能主治 6 松针的用法用量 7 摘录 附: 1 用到中药松针的方剂 2 古籍中的松针 1 拼音
sōng zhēn
2 拼音名Sōnɡ Zhēn
3 来源为松科松属植物中的西伯利亚红松、黑松、油松、红松、华山松、云南松、思茅松、马尾松等的针叶。
4 性味苦、涩,温。
5 功能主治祛风活血,明目,安神,解毒,止痒。用于流行性感冒,风湿关节痛,跌打肿痛,夜盲症,高血压病,神经衰弱;外用治冻疮。
6 松针的用法用量
鲜品1~2两;外用适量,煎水洗患处。
7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用到中药松针的方剂 愈风酒
风酒组成:陈海蜇12两,马料豆4两,嫩桑枝4两,松针(杵烂)4两。主治:诸风。制备方法:醇酒7斤,封
风痹瘫痪药酒:嫩桑枝4两(切片),陈海蜇12两,野料豆4两,松针4两(捣烂)。功能主治:半身不遂,手足麻木,瘫痪
镇痛膏ònggāo《中药制剂汇编》:方名:镇痛膏组成:松针500g,樟脑75g,山栀子500g,黄丹100
何首乌酒,生地黄1两,熟地黄1两,虾蟆1两,侧柏叶4钱,松针4钱,五加皮4钱,川乌(汤泡,去皮)4钱,草乌(
黄丹五倍子水用法用量:使用前先用西杉木或杉木叶,或松木片,或松针,选其中一种置火上烧烟,以手掌烤熏之,然后取药液
更多用到中药松针的方剂古籍中的松针 《秘传外科方》:[李世安治疔法]当归散
之证也。可急于患处尖上,用艾炷灸三五状,仍于灸穴松针截法,针断红丝路。如疮于两胯间毒瓦斯欲奔肾者,用
《证治准绳·疡医》:[卷之二]疔疮疮起吉,无凶。若疔在虚软不便处,不可用针,只可用松针法,针断红丝路。若生两胯间,毒瓦斯欲奔肾者,用松
《证治准绳·疡医》:[卷之二疔疮]外治围四畔,灸痛为度。调末敷上,急裹,经宿连根自出。松针法取向北松枝上叶极硬者,顿齐作一束,扎令极紧。缓
《医宗金鉴》:[外科卷下发无定处]大麻风归尾穿山甲(炙)生地黄熟地黄虾蟆(各一两)侧柏叶松针五加皮川乌(汤泡,去皮)草乌(汤泡,去皮,各四钱
《外科心法要诀》:[卷十三发无定处(中)]大麻风处方辛夷仁细辛(洗去土、叶)藁本(去芦)升麻川芎木通(去节)防风(去芦)羌活(去芦)甘草(炙)白芷各等分制法上为细末。功能主治治肺虚,风寒湿邪外袭,鼻内壅塞,涕出不已,气息不通,或不闻香臭。用法用量每服6克,食后用茶清调服。摘录《重订严氏济生方》《片玉心书》卷五组成辛夷仁5钱,苍耳子(炒)2钱半,香白芷1钱,薄荷叶5分,雅黄连1钱。主治小儿胆移热于脑而成鼻渊,又名脑崩,流下唾涕,极其腥臭。用法用量每服1钱,葱汤调下。制备方法上晒干为末。《济生》卷五组成辛夷仁、细辛(洗去土叶)、藁本(去芦)、升麻、川芎、木通、防风(去芦)、羌活(去芦)、甘草(炙)、白芷各等分。主治肺虚,风寒湿热之气加之,鼻内壅塞,涕出不已。或气息不通,或不闻香臭。用法用量每服2钱,食后茶清调服。制备方法上为细末。附注《得效》有苍耳子。《寿世保元》卷六组成辛夷花1钱,黄耆1钱,人参1钱5分,当归1钱,白芍2钱,川芎1钱,白芷1钱,细辛8分,黄苹(酒炒)1钱,甘草6分。主治脑漏,鼻中流出臭脓水。用法用量加灯心30根,水煎,食远服。制备方法上锉1剂。《白喉全生集》组成辛夷2粒,桔梗3钱,防风(去芦)3钱,茯苓3钱,僵蚕3钱,前胡1钱5分,法夏(姜汁炒)、蝉退9只(去头翅足),白芷2钱,川芎2钱,黄粟芽8分,薄荷5分,陈茶5钱,苍耳4分,木通1钱,陈皮1钱,粉草1钱,生姜1片。主治白喉。用法用量水煎服。加减头面浮肿,去白芷,加白附;结胸痰鸣气促,去白芷,加旋覆花;小便赤涩,加茵陈、瞿麦、扁蓄;鼻孔出血或吐血,加白茅根、藕节、侧柏叶炭。各家论述此方辛夷一派,皆驱风开窍以宣发于上,合二陈、生姜除痰去湿,以调和脾胃于中,陈茶能清头面之热,木通能平心肺之火,以降于下,黄粟芽尤解燥热之瘴气。《名家方选》组成辛夷2钱,大黄2钱,川芎2钱,荆芥3钱,防风3钱,甘草2钱。功效清热祛风,通鼻窍,止头痛。主治诸毒气攻上部者;过敏性鼻炎
详见百科词条:辛夷散 [ 最后修订于2009/12/11 1:02:39 共1295字 ] 以下结果自动匹配而成,不排除出现与主题不相关的内容,请自行区分。
目录 1 拼音 2 处方 3 功能主治 4 生发饮的用法用量 5 摘录 附: 1 古籍中的生发饮 1 拼音
shēng fā yǐn
2 处方熟地12克,首乌15克,当归10克,白芍12克,川芎9克,桃仁10克,红花10克,赤芍9克,丹皮9克,香附6克,柴胡6克,白芷6克,葱白3寸。
3 功能主治养血活血,祛瘀通络。主血虚失荣,瘀血阻滞。
4 生发饮的用法用量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3次。
5 摘录常建林方
古籍中的生发饮 《幼幼新书》:[卷第六]发不生第七
沐已涂之甚验。《本草》甑气水,主长毛发。以物于炊饮饭时承取沐头,令发长密黑润。不能多得,朝朝梳。小
《本草纲目》:[主治第四卷百病主治药]须发夷松叶(并浸油、水涂头,生毛发。)侧柏叶(浸油,生发;烧汁,黑发;和猪脂,沐发长黑;根皮,生发。)皂
《本草纲目拾遗》:[卷九兽部]油獾油火烤擦三、四次,即愈。如年久者,恐不生发,以枸杞子煎汤饮痔疮刘怡轩云∶一切内外痔,油涂上,立效。
《医宗金鉴》:[卷五编辑幼科种痘心法要旨]调摄,致增烦热,亦不可轻易著单露体,使寒邪外侵,阻遏生发之气,此寒热所以贵得其平也,人之气血,必藉饮食生
《幼科种痘心法要旨》:[正文]调摄目录 1 拼音 2 处方 3 功能主治 4 加味活血化瘤丸的用法用量 5 摘录 附: 1 古籍中的加味活血化瘤丸 1 拼音
jiā wèi huó xuè huà liú wán
2 处方生地81克,丹皮45克,茜草根18克,丹参15克,羚羊角3克,川连135克,甘草15克,山慈菇27克,侧柏叶45克,荆芥炭18克。
3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凉血活血,化瘤散结。主血郁脉络,热毒结聚。
4 加味活血化瘤丸的用法用量共为细末,以米饭适量为丸,如绿豆大,每日服3次,每次15克(儿童量)。
5 摘录钏新渊方
古籍中的加味活血化瘤丸 《医学入门》:[外集·卷六]杂病用药赋
用自己小便洗过,井水调敷,薄纸贴住,外又敷之;丹瘤,井水调敷二三次;灸疮不发及风犬、蜈蚣咬伤,口噙
《医学入门》:[外集·卷七]妇人小儿外科用药赋弹子大。每一丸,食后含化。治痰核瘿气经久不消。瘿瘤开结舐掌散,或南星膏以外敷泻。神效开结散沉香二钱
《古今医统大全》:[卷之八十一外科理例(下)]外科附方三钱)白砒(一两零五分)中品去五痔、五漏,及翻花瘤、气饮。白矾(二两)白砒(一两三钱)乳香没药(各
《张氏医通》:[卷十妇人门上]经候也。按东垣云。李和叔中年得一子。至一岁。身生红丝瘤而死。后三四子。至三岁。皆病瘤而死。乃肾中伏火。
《证治准绳·疡医》:[卷之三项部(五)]瘰马刀《太平圣惠方》卷十八:茜根散处方茜根30克黄芩22克栀子仁75克阿胶15克(捣碎,炒令黄燥)制法上药捣筛为散。功能主治治热病,下痢脓血不止。用法用量每服12克,以水250毫升,煎至150毫升,去滓,不计时候温服。摘录《太平圣惠方》卷十八《圣惠》卷十八方名茜根散组成茜根1两,黄芩3分,栀子仁1分,阿胶半两(捣碎,炒令黄燥)。主治热病,下痢脓血不止。用法用量每服4钱,以水1中盏,煎至6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制备方法上为散。《圣惠》卷五十九方名茜根散别名茜根汤组成茜根1两,黄连2两(去须,微炒),地榆1两(锉),栀子仁半两,生干地黄1两,当归1两(锉,微炒),犀角屑1两,黄芩1两。主治血痢,心神烦热,腹中痛,不纳饮食。用法用量每服4钱,以水1中盏,入豉50粒,韭白7寸,煎至6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制备方法上为散。附注茜根汤(《治痢捷要新书》)。《圣惠》卷三十七方名茜根散组成茜根草1两,黄芩1两,侧柏叶1两,阿胶(杵碎,炒令黄燥)1两,甘草(锉,生用)1两。主治鼻衄,终日不止,心神烦闷。用法用量每服3钱,以水1中盏,入生地黄半两,煎至6分,去滓,温服之。制备方法上为粗散。《圣惠》卷七十二方名茜根散组成茜根1两,当归(锉,微炒)1两,甘草(炙微赤,锉)1两,贝母(煨,微黄)1两,牡丹1两,瓜蒂1两,羚羊角屑1两,柏叶(微炙)1两,红蓝花2两,生干地黄3两。主治妇人小便出血,心神烦闷。用法用量每服3钱,以水1中盏,煎至5分,去滓,食前温服。制备方法上为粗散。《圣惠》卷四十六方名茜根散组成茜根3分,百合1两,桑根白皮1两(锉),款冬花3分,贝母半两(煨微黄),鸡苏茎叶1两,阿胶1两(捣碎,炒令黄燥),麦门冬1两(去心),川升麻半两,熟干地黄2两,黄芩1两,甘草半两(炙微赤,锉),杏仁3分(汤浸,去皮尖双仁,麸炒微黄)。主治久咳嗽不愈,气喘欲绝,肺伤唾脓血。用法用量每服4钱,以水1中
详见百科词条:茜根散 [ 最后修订于2009/12/11 5:54:10 共2227字 ] 以下结果自动匹配而成,不排除出现与主题不相关的内容,请自行区分。
茜根汁简介
本文2023-10-13 03:43:33发表“古籍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yizhai.net/article/1263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