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人的酒和诗中的名酒
中国人爱喝酒,中国古代的文人墨客更爱喝酒,其中诗人又占了多数。唐代大诗人李白就对酒情有独钟,只要有酒,什么“五花马”、“千金裘”都可以送到当铺换酒钱。酒,在李白这样的诗人们眼中,绝对是世界上最好的东西。
“酒为欢伯,除忧来乐”,诗人饮酒,总是奔着个目的喝的。要么消磨时光,要么排忧解愁,要么激发灵感,历史上的“竹林七贤”在竹林之下干什么呢,就是喝酒。从古至今,流传下来的诗句有很多,其中与酒相关的诗句更是数不胜数。那么,到底哪些诗人是出了名的好酒?甚至嗜酒?又有哪些名酒经常出现在诗人的作品当中呢?
关于古酒,你需要知道这些
在回答这些问题之前,我们首先讲一讲关于古酒,你应该知道的几件事。
古代诗人酒量真的很大?
翻看古代诗人们的著作,若是写到喝酒往往都是豪饮,动不动就是升、斗、斛、石,好像每个爱酒的诗人大口喝酒之前都练过段誉和乔峰喝酒时使的六脉神剑似的。比如李白,他在《江夏赠韦南陵冰》一诗中写“愁来饮酒二千石,寒灰重暖生阳春”,一发愁就喝个两千石,一石差不多等于一百公斤,二千石喝下去估计六脉神剑的指头都会废了。不仅是李白,恐怕神仙也喝不下去这么多。
其实,这样的说法只是文人的夸张而已,同类型的比如宋末元初诗人黄庚写的“一饮一千石,一醉三千秋”,他比李白谦虚,只道喝了他的一半。有人说,就算李白是吹牛,但陈后主“与其子弟日饮一石。”总归真实些,酒量想必也是很好的。其实也不完全对,如果你能喝个十瓶啤酒,穿越回古代,你也是好酒量。这主要是由于古代酿酒技术不过关,古代酿出的酒相对都比较薄,度数不高。翻看诗人作品,能饮一石以上的诗人基本都是唐朝之前的,唐朝之后大都只能以“斗”计量这和酿酒技术有着很大的关系。北宋科学家沈括在其著作《梦溪笔谈》中做出了解释,大意是都说汉人喝一石酒都不会醉,他自己用酿酒法考证了下,以汉代那种酿酒技术,酿出来的酒只能有点酒味,因此喝得再多也不会喝醉。除了度数低,汉代的一升酒其实也只有如今的两百毫升左右,唐代也仅六百毫升,度数又低,往往喝的时间又长,所以说李白“逾斗不乱”根本不足为奇。
古代的美酒一斤才十块?
古代的酒贵吗?不贵。根本笔者计算,古代的美酒,换成现代的货币一斤也就十块左右,当然不贵。这并不是笔者无中生有,杜甫在《逼仄行》中说“速宜相沽一斗酒,恰有三百青铜钱。”照他的意思,在他那个时代,一斗酒差不多就是三百钱。有人要说了,李白不也写了句“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吗?李白与杜甫同一时代,为什么在
李白这儿,一斗又是十千钱呢?
李白的“斗十千”实际上是夸张,同样的字眼王维也用过,王维《少年行》中写“新丰美酒斗十千, 咸阳游侠多少年。”“斗十千”实为用典,这个典故便是三国诗人曹植在《名都篇》中曾描写洛阳饮宴时说的:“归来宴平乐,美酒斗十千。 ”“斗十千”是说美酒价格昂贵,而不是说真的一斗十千。那么杜甫“一斗三百钱”的说法是不是靠谱呢?靠谱。唐书《食货志》载,“德宗建中三年,禁民酤,置市酿酒,斛收值三千。”按照唐朝的计量,一斛为十斗,一斗即为三百钱,换算下来,一斤也就十块钱。而杜甫、李白等人本就是爱酒之人,喝得一定不是普通的酒,所以说古代的好酒便宜,也是有理有据的。
中国早在周代便开始禁酒?
中国是最早发明酒的国家,同时也是最早开始禁酒的国家。早在夏代,古人便开始用刑法惩治那些因为纵酒而失职的官员。到了周代的时候,周公特意令自己的弟弟康叔在其管辖之地向全体臣民宣布禁酒令,这就是现存于《尚书》中的《酒诰》,也是中国第一部专门禁酒的法律。《酒诰》主要包括几个方面:第一,只有祭祀才可以饮酒;第二,饮酒不要喝醉;第三,要减少酿酒,爱护粮食。最后,《酒诰》还对商朝遗老和百姓作了告诫,让他们爱护粮食不要饮酒,对于随便聚众饮酒者,一旦抓到就要杀掉。
周代的禁酒令起初确实起到了一些作用,但很快又宽松起来。尤其在周穆王之后,历代帝王都纵情酒色。到了汉初,萧何也曾颁布过法令“禁群饮”,“三人以上无故群饮酒,罚金四两”。到了三国时,刘备、曹操等人均实行过禁酒。三国名将吕布竟也因为禁酒令而成为阶下囚。据说吕布攻得邳城之后遭到曹操包围,为了防止下属饮酒误事,他特地颁布了“禁酒令”。吕布手下有一员大将,名叫侯成。他由于带头找到了战乱中丢失的马匹,为了庆祝,私自酿酒进献给吕布。谁知,吕布非但不领情,反而将侯成暴打了一顿,责备其触犯了禁酒令。侯成等人因此心怀怨念,于是趁吕布睡觉的时候将其捆绑,然后献城投降,吕布也因为禁酒令而成为了阶下囚。
古代贵族的日常用酒竟是黄酒?
黄酒与啤酒、葡萄酒并称世界三大古酒,源于中国,并且只有中国才有。我们常常听到的花雕酒、状元红、女儿红等酒,其实都是黄酒。在古代贵族的日常生活中,黄酒是主要的日常用酒,这一点从《红楼梦》中可见一二。
《红楼梦》第三十八回《林潇湘魁夺菊花诗 薛蘅芜讽和螃蟹咏》写到了一次贾府的日常聚会,文中有这么一段“黛玉放下钓竿,走至座间,拿起那乌银梅花自斟壶来,拣了一个小小的海棠冻石蕉叶杯。丫鬟看见,知他要饮酒,忙着走上来斟。黛玉道:“你们只管吃去,让我自斟,这才有趣儿。”说着便斟了半盏,看时却是黄酒”。第四十一回《栊翠庵茶品梅花雪 怡红院劫遇母蝗虫》又写道“那刘姥姥因喝了些酒,他脾气不与黄酒相宜,且吃了许多油腻饮食,发渴多喝了几碗茶,不免通泻起来,蹲了半日方完。”再次说明,在贾府的日常生活中,黄酒是主要用酒。
而在民间,黄酒则是交杯用酒。黄国柱《漫话交杯酒与黄酒》中列举了“ 彩陶双联杯”——交杯酒的原型,并总结说“从考古资料研究,我国大约在新石器时代的仰韶文化之前有了谷物酒,这就是最早的黄酒。如果以上双联壶、杯是原始的合卺杯,则杯中之物当为黄酒的原始类型。”这些小知识你知道了吗?
寻找酒鬼,他们已声名在外
言归正传,中国古代诗人是出了名的爱酒,杜甫诗文 1400多首 ,说到饮酒的共有300首 ; 李白诗文1050首, 说到饮酒的有170首; 白居易现存诗 3000多首,其中咏酒的诗就有900多首, 占总数的四分之一以上,其他写酒的诗人更是比比就是,不过,我们首先要说到的这三位诗人可以说名声在外,名副其实。
诗酒人生陶渊明
魏晋时期比较好酒的诗人当属陶渊明,他本人喜欢喝酒,自己的作品中几乎篇篇有酒,并且还作《饮酒》诗、《止酒》诗以及《述酒》诗,阐述自己对饮酒的看法。陶渊明可以称得上是“酒鬼”,他曾在《五柳先生传》中这么自我介绍“性嗜酒,而家贫不能恒得。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酒辙饮,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整个自传全文125字,讲到好酒的就有39字,占了三分之一。陶渊明一生确实贫穷,但即使是家里没东西吃,他也要喝点酒。朋友们救济他的钱,他也总是会拿去买酒。即使公家分田,他也意在全部种高粱,在妻子的再三恳请之下,才同意一半高粱一半稻米。
除了爱酒,陶渊明的饮酒风格和饮酒的意境都比较特别。《宋书·陶潜传》记载说,陶渊明酷爱喝酒,有一年重阳节没有酒了,就在家里的菊花丛中发呆,恰巧江州刺史王弘送酒过来,陶渊明二话没说,拿着酒当即对着菊花痛饮起来,直到喝醉了才回去。陶渊明不懂音律,但却收藏了一张没有琴弦的素琴,每当喝到高兴的时候就抚弄一番。有人前来一起喝酒,如果陶渊明先喝醉,就跟客人说“我醉欲眠,卿可去。”真性情也。难怪李白要把他的这句话写到《山中与幽人对酌》一诗中,改为“我醉欲眠卿且去,明朝有意抱琴来”。
醉酒落井贺知章
唐代著名诗人贺知章同样好酒,而且只有喝醉了才能写出好诗句。贺知章喜欢喝酒,在历史上还喝出了一件有趣的事。说有一次,贺知章又喝醉了酒,骑在马上,摇摇晃晃地往回走。由于头昏眼花,竟然跌落到路面的井中。幸亏这口井是一口枯井,积土很厚。贺知章掉下去之后竟然毫无知觉,还在枯井里睡了半天,直到后来发现后才被众人拉了上来。这就是那句“知章骑马似乘船,眼花落井水底眠”的故事。
提到贺知章爱酒,那也不得不提贺知章为李白“金龟换酒”的故事。贺知章很早便读过李白的诗句,但是一直未曾见过李白本人。有一次,李白来到都城的消息传到了贺知章的耳朵里,他十分兴奋,迫不及待地要去目睹李白的风采。李白一身白衣出现在贺知章眼前,他不禁夸了句“好一个诗仙”便主动提出来要为李白接风洗尘。由于遇到知己,这顿饭吃了很久,直到贺知章摸了摸口袋发现自己没带钱。共同参加宴席的朋友都表示愿意替他付,但贺知章灵机一动,想到了自己的佩戴的小金龟,便打算用金龟付酒钱,李白赶忙劝阻,说这小金龟是皇家按品级给的饰品,怎可以换酒的。贺知章大笑说,酒逢知己千杯少,今天能够与你结为好友,一个金龟算得了什么,于是便用金龟顶了酒钱,这就是著名的“金龟换酒”的故事。
诗中醉圣李太白
李白爱酒可比贺知章厉害得多,对他来说,有酒才能写出好诗,他常常在街边的酒馆里喝着喝着就醉了。他酒后还特别狂傲,即便是皇上要见他也不理睬。“李白一斗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这是杜甫《饮中八仙歌》中对李白的评价。郭沫若在《李白与杜甫》一文中说,当李白醉了的时候,是他最清醒的时候,当他没醉的时候,是他最糊涂的时候,因而他的好诗,多半是在醉后做的。
有一次,李白和朋友一起在长安的酒肆里喝醉酒了,恰逢唐玄宗作曲,想要李白作词写几首歌词为杨贵妃赏花助兴,于是急召李白。李白醉得一塌糊涂,被迫用冷水洒面。稍有意识后便立即执笔,挥洒自如,不一会儿便写了十几章,便是《清平调词》。唐玄宗十分赞许,看李白衣服破烂,就要赐李白衣服。李白因为酒醉无法更换,竟然伸脚使唤权倾一时的高力士为他脱靴。高力士一时无奈便为他脱靴,此后怀恨在心,导致李白的贬谪,这就是成语“力士脱靴”的典故。
对于李白来说,饮酒是他生命的全部,无论是在当官还是隐居,有钱没钱,他都要喝酒。在一封写给他妻子的书信中,李白说自己,“三百六十日,日日醉如泥,曾为李白妇,何异太常妻。”李白一生爱酒,最终也因酒“水中捉月而死”。
别无他求,这三位嗜酒如命
上述这三位诗人,不仅喜欢喝酒,也喜欢写酒。不过,历史上还有不少大诗人,真的是嗜酒如命,他们爱酒爱到一种境界,有些举动真让人匪夷所思。
阮籍,为好酒甘当芝麻官
比如,同样是魏晋名士的阮籍,他是著名的“竹林七贤”之一,曾任步兵校尉,世称阮步兵。而他之所以会去当步兵校尉,据说是因为步兵校尉藏了很多好酒。阮籍爱酒世人皆知,有一次,司马昭想叫阮籍去帮他儿子求婚,由于政治上与司马氏不对,阮籍真心不想去。但由于司马氏掌权,直接拒绝恐怕小命不保,于是就醉卧60天,这才让司马昭死心。唐代大诗人杜牧也喜欢喝酒,据说他饮酒大醉之后,常常一睡十几天,甚至有时“吊庆参请 , 多亦废除“。阮籍可一卧60天,也是多能喝啊!
阮籍还有个邻居是卖酒的,店里的女人姿色艳美,阮籍常常和别人去喝酒,喝着喝着就醉了,史载他醉后就直接睡在那个女人的身边。更有一次,阮籍的母亲去世了,别人和他说的时候,他正跟别人下棋,听了之后就像没听到似的,直到决出胜负,饮酒二斗,才嚎嚎大哭。爱酒爱到这个程度,也是够够的了。
刘伶,为喝酒对天发假誓
与阮籍同列为“竹林七贤”的刘伶,曾写过古体诗《北芒客舍》,人称“醉侯”,单看这称号,便知道此人与酒是分不开了。而事实也是如此,刘伶嗜酒甚至达到了舍命纵酒的地步。据说,刘伶乘车外出,不仅常常带着酒,还要让一个人带把铁锹跟在后面,并说,如果自己醉死了,就地掩埋算了。这个典故后来一直为文人所使用。
正因为刘伶在酒上面太费钱了,他妻子便将家里的酒壶和酒杯全都摔碎了。既然饮酒的器具都没了,刘伶无奈只好骗他妻子说想要戒酒,并说自己喝酒的时间比较长了,自己是没办法通过意志节制,得用向祖先起誓的方式来约束自己。他妻子一听,还蛮有道理,于是便兴高采烈地为他准备祭祀的酒肉香案。等到一切都准备妥当之后,刘伶却对先祖说自己嗜酒如命,一生离不开酒,一天不喝就觉得像生病了似的。不仅丝毫没有提到戒酒的事情,反而将香案上的酒肉一扫而光,然后继续不省人事了。这件事在《晋书·刘伶传》有记载。
除此之外,刘伶喝酒之后还常有疯狂的举动。据说,刘伶酒喝高兴了就喜欢扒了自己的衣服赤裸地躺在家里的床上,或者蹦蹦跳跳。这对于现代人来说可能没有什么,但在古代,一切都要礼数。有一次,有人突然造访,看到他没穿衣服自己在嗨,刘伶不仅没觉得羞辱,反而对来访者说,这天是我的上衣,房间是我的下裤,你这人怎么跑到我的裤裆里来了?直教人哭笑不得。
孔融,反曹操禁酒遭杀害
东汉末年文学家,“建安七子”之一,四岁让过梨,能诗善文的孔融,也是个酒鬼。他喜欢喝酒,家里经常是宾客满座。《后汉书·孔融传》写道“坐上客恒满,樽中饮不空。”对他来说,人生在世,有酒,有朋友,基本就算圆满了。孔融与曹操同一个时代,他们之间的过节繁多,最终导致被曹所害。曹操为了防患酒害,节约粮食,于建安十二年颁布了禁酒令。这简直就像是要了孔融的命,于是他两次写信给曹操阐明喝酒的好处,禁酒的坏处。曹操也给孔融回了封信,主张自己的禁酒决定,并且列举了古人因为喝酒而导致国破家亡的故事。孔融爱酒,又是大文豪,于是收信之后又给曹操写信,称“自古不能无酒,大汉江山靠的就是酒”,甚至列举了纣王因宠爱妲己而亡天下对标曹操所言纣王以酒亡天下的例子,并对曹操发问,如果禁酒是对的,那么是不是也要禁止天下人结婚呢?
孔融和曹操对着干,曹操便去汉献帝那儿打报告,导致孔融被弃。后来曹操担心孔融的言论会威胁到自己的统治,于是便决定置孔融于死地。他暗中指使他人上书弹劾孔融,说孔融"招合徒众,欲规不轨","大逆不道,宜极重诛"。于是孔融被杀害,也算是名副其实的爱酒了。
古代名酒,孰香孰醇诗中有
说了这么多诗人爱酒嗜酒的故事,那么在他们的笔下,到底有哪些名酒
经常出现?什么美酒才值得我们穿越回去尝试一番?
腊酒,恐怕是古代诗句中提到最多的名酒了。腊酒是指腊月酿制的酒,腊月酿制,开春饮用,酒的外表虽然有点浑浊,但味道醇美。陆游《游山西村》中写“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岑参在《送魏四落第还乡》写“腊酒饮未尽,春衫缝已成。”杜牧《惜春》“即此醉残花,便同尝腊酒。”好似,饮了腊酒,倒要惜春了。
明·高濂撰写的《遵生八笺》详细地记载了腊酒的酿造之法“用糯米二石,水与酵共二百斤足秤,白曲四十斤足秤,酸饭二斗,或用米二斗起酵,其味浓而辣。正腊中造煮时,大眼篮二个,轮置酒瓶在汤内,与汤齐滚取出。”《酒经》上载:“抱瓮冬醪。言冬月酿酒,令人抱瓮速成而味好”。相传,陶渊明于某年腊月来武陵觅仙探源,渔人便以桃源琼液款待。不曾想到,陶渊明饮后,灵感顿发,提笔写下了家喻户晓的《桃花源记》。
桑落酒在古代诗句中的名气也不亚于腊酒。杜甫“坐开桑落酒,来把菊花枝。”,刘禹锡“不知桑落酒,今岁与谁倾。”桑落本是一个时间的概念,通常是指农历九、十月份。后来逐渐成为一类酒的名称,《齐民要术》中谈到黍米造酒法时说,“十月桑落,初冻则收水,酿者为上。”意思是在桑叶凋落的时候,取井里的水酿酒,所酿出来的酒风味独特。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河水四》:“(河东郡)民有姓刘堕者,宿擅工酿,采挹河流,酿成芳酎,悬食同枯枝之年,排于桑落之辰,故酒得其名矣。”
桑落酒很早就是权贵心中的好酒,《魏书·汝南王悦传》说,在北魏时,“清河王怿为元叉所害,悦了无仇恨之意,乃以桑落酒候伺之,尽其私佞。”到了唐代,桑落酒成为了宫廷用酒,《旧唐书·职官志》记载道:“若应进者,则供春暴、秋清、酴醾、桑落等酒。”唐代诗人郎士元《寄李袁州桑落酒》诗中说:“(桑落酒)色比琼浆犹嫩,香同甘露仍春。十千提携一斗, 远送潇湘故人。”可见桑落酒的名贵。
新丰酒是唐代长安新丰所出的一种名酒,经常出现在古代诗句中,李白、王维、王昌龄等人都在诗句中提到过。号称酒仙的李白更是酷爱新丰酒,他在《杨叛儿》中写道“君歌杨叛儿,妾劝新丰酒。何许最关人,乌啼白门柳。”后又在《出妓金陵子呈卢六四首》写道“南国新丰酒,东山小妓歌。对君君不乐,花月奈愁何。”王维更是写出了千古名句“新丰美酒斗十千,咸阳游侠多少年,相逢义气为君饮,系马高楼垂柳边。”
新丰酒并不是只在唐代出名,实际上早在南北朝时期,新丰酒便名满天下。梁元帝曾写“试酌新丰酒,遥劝阳台人”自述饮过新丰酒之后如登阳台仙境。唐代之后的宋元明清依然有不少诗词大家写到新丰酒。南宋陆游《入蜀记》说:“长安新丰出名酒。”元代宋远《意难忘》下阙道:“年易老,世无穷,春事苦匆匆。更与难,题诗药市,沽酒新丰。”新丰酒何味何色?唐代诗人储光羲的《新丰主人》说它是“满酌香含北彻花,盈尊色泛南轩竹。”意思就是酒味香到“含北砌花”,色泽如同“南轩青竹”。更有趣的是,历史上有名的杨贵妃醉酒,可能就是因为饮用了李白推荐的新丰酒而成为传奇佳话。
“他乡共酌金菊酒,万里同悲鸿雁天。今日登高樽酒里,金菊清香满手传。”腊月有腊酒,桑落有桑落酒,秋天则有菊花酒。菊花酒,古称长寿酒,其味清凉甜美。早在春秋战国时期,人们已经了解到菊花的药用和食用价值。晋代葛洪在《抱朴子》中记载了一个河南南阳山中人家,因饮了遍生菊花的甘谷水而延年益寿的事。苏轼认为菊花的花、叶、根等“皆长生药也”。唐代名将郭震在《子夜四时歌六首》中便提到“辟恶茱萸囊,延年菊花酒。”也是说明了菊花酒的延年益寿功能。
菊花酒,一般均在重阳节饮。苏辙在《次韵子瞻和渊明饮酒二十首》中提到“清秋九日近,菊酒皆可得。”重阳节饮菊花酒逐渐成了中国民间的一种风俗习惯。酿造菊花酒,需在重阳节这一天,采下初开的菊花和一点青翠的枝叶,掺入准备酿酒的粮食中,然后一齐用来酿酒,放至第二年九月九日方可饮用。
与菊花酒功能类似的还有一种名酒叫做菖蒲酒,这种酒是用石菖蒲煎汁或酿或浸而成。由于原料菖蒲十分名贵,因此此酒被列为历代御膳用酒。南宋诗人韩淲在《浣溪沙(徐倅生朝)》中便点出了此酒的功效“留得菖蒲酒一杯。与公今日寿筵开。”据说,在明代,每逢“端阳节”这一天,皇帝除自己饮用外,还赐给宫眷内臣一起品尝,并要穿上“五毒艾补子蟒衣”,举行隆重的饮酒仪式。欧阳修在《渔家傲·五月榴花妖艳烘》写道“正是浴兰时节动。菖蒲酒美清尊共。叶里黄骊时一弄。犹瞢忪。等闲惊破纱窗梦。”
乌程酒,约始于秦代,据明代翻洲人宋雷《西吴里语》裁,秦时今湖州地区有酿酒名家乌氏、程氏,“各善酿酒,合其姓为乌程县。”此酒在两晋、南北朝直至唐代均负有盛名。唐初诗人李贺《拂舞歌词》中有“蹲有乌程酒, 劝君千万寿”之句。罗隐《乌程》“一瓶犹是乌程酒,须对霜风度泫然”。羊士谔的《忆江南旧游二首》:“ 金罍几醉乌程酒,鹤舫闲吟把蟹螯。”宋秦少游诗曰:“薄茶便当乌程酒,短艇聊充下泽车。”意在没有酒就拿茶来当酒来喝,口中喝着茶,心里却是感觉尝到酒的味道,此酒便是乌程酒,可见其久负盛名。
箬下酒产于长兴县下箬乡之箬溪北岸,南朝梁代顾野王《舆地记》中说,长兴县南有一溪,两岸盛产箭箬而闻名 , 故名箬溪 , “南岸曰上箬, 北岸日下箬 ; 二箬 , 村名。村人取下箬水酿酒 , 醇美胜于云阳,俗称下箬酒。”下箬酒,又名箬下酒,三国时已闻名东吴。
诗人刘禹锡有诗句云:“ 骆驼桥畔苹风起 , 鹦鹉杯中箬下春。”可见此酒在当时颇有名气。诗人白居易比较喜欢此酒,在《湖上招客送春泛舟》“两瓶箬下新开得,一曲霓裳初教成。”以及《钱湖州以箬下酒,李苏州以五(酉殳)酒,相次》“劳将箬下忘忧物,寄与江城爱酒翁。”均有提到,并且曾在宴席上赋诗说:“萍酪箬溪酒,水鲙松江鲈 。”把箬下酒和松江鲈并称旨酒佳肴。
诗人饮酒,但求买醉。扶头酒便是古人在诗句中经常提到的,容易使人醉倒的名酒。
扶头酒,光看这名字便让人不禁大呼“厉害”。杜牧《醉题五绝》中写“醉头扶不起,三丈日还高。”贺铸《南乡子》中道“易醉扶头酒,难逢敌手棋。”李清照《念奴娇·萧条庭院》更是说“险韵诗成,扶头酒醒,别是闲滋味。”
饮用扶头酒的时间一般是在早晨,因此饮用扶头酒这件事又叫“早饮”、“朝饮”,白居易在《卯饮》诗中曾以“卯饮一杯眠一觉,世间何事不悠悠”的诗句抒发他饮用扶头酒的感受。他在《醉吟》诗中又写道:“耳底斋钟初过后,心头卯酒未醒时。临风朗咏从人听,看雪闲行任马迟。”他饮用扶头卯酒后,“临风朗咏”,“看雪闲行”,悠闲自得,而李清照则是借着饮用扶头酒的酒兴写成了“险韵诗”。
除了上面提到的酒之外,实际上还有很多很多的名酒,比如松醪酒、青田酒、东阳酒、红曲酒等等。诗人与酒,即使再过千年,依旧相互依存。(完)
酒的发明传说是仪狄最早发明的以糯米酿制而成的一种酒,而杜康则有人称其为酿酒始祖,相传他用高粱酿酒。但是这只是传说,认为酒的发明应该是古代人民群众共同智慧的产物。相传夏禹时期的仪狄发明了酿酒。史籍中有多处提到仪狄“作酒而美”、“始作酒醪”的记载,似乎仪狄乃制酒之始祖。公元前二世纪史书《吕氏春秋》云:仪狄作酒。汉代刘向编辑的《战国策》则进一步说明:昔者,帝女令仪狄作酒而美,进之禹,禹饮而甘之,日:`后世必有饮酒而亡国者。'遂疏仪狄而绝旨酒(禹乃夏朝帝王)。
仪狄作酒醪,杜康作秫酒 这句话的意思就是仪狄做出了酒醪,而杜康做出了秫酒。 酒醪是指汁液和滓子混合的酒。秫酒就是高粱做的酒。宝丰酒业最新招商政策好酒选择宝丰酒。宝丰酒业始建于1948年,位于中原腹地著名的中国曲艺、魔术之乡、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河南省宝丰县,是河南省建厂最早的白酒生产厂家,也是豫鲁皖苏四省中唯一一个清香型规模化白酒企业。
宝丰酒是我国清香型白酒的典型代表,位列“中国十七大名酒”。企业拥有285万平方米的国家3A级景区园林式生态酿酒基地,设有省级企业技术中心、省级清香白酒酿造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拥有中国白酒大师卢振营、中国白酒工艺大师葛少华2位白酒行业国家大师,7位国家白酒评委,中高级以上技术人员400余人。
中国十大名酒,是指贵州茅台、五粮液、洋河大曲、泸州老窖 、汾酒 、郎酒、古井贡酒、西凤酒、贵州董酒、剑南春在过去上贡的酒有许多。在这里我说两种:有汾酒,大家还记得那首有名的诗“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中国十大名酒,目前采用的是60年代评选的名酒贵州茅台、五粮液、洋河大曲、泸州老窖 、汾酒 、郎酒、古井贡酒、西凤酒、贵州董酒、剑南春。等十大白酒品牌。中国名酒为国家评定的质量最高的酒。
龙头白酒第一个贵州茅台、四川五粮液、四川剑南春、四川泸州老窖特曲、陕西西凤酒、山西汾酒、安徽古井贡酒、贵州董酒、江苏洋河大曲、四川郎酒。对比一下。我们的安徽古井酒也能在前十,也是蛮骄傲的。剑南春、古井贡、泸州老窖、贵州茅台、五粮液、汾酒、杜康、董酒、小糊涂仙、蒙古王。沱牌舍得,智慧舍得的酒质一直被酒友们认可,现在更多打出了“舍得,每一瓶都是老酒”的豪言,错过了白酒的黄金发展期,留下了这些宝贵的陈年老基酒。
剑南春产于四川省绵竹市,因绵竹在唐代属于剑南道,故称“剑南春”。剑南春酒的前身剑南烧春,是正史记载的大唐御酒。盛唐开放包容,万国来朝,丝绸之路繁荣无比,御酒剑南烧春借此良机,名扬四海。
中国白酒品牌数量很多,像郎酒就非常受欢迎,包括酱香型、浓香型、兼香型三种香型的白酒,我比较喜欢浓香型的郎牌特曲,芳香浓郁,爽口度舒适白酒: 明代的“白酒”并不是现在的蒸馏烧酒,如明代有“三白酒”,是用绍兴花雕是从我国古代女儿酒演变而来。
01
中国八大名酒是茅台酒、五粮液、剑南春、泸州老窖特曲、汾酒、西凤酒、董酒、古井贡酒。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对白酒共进行过五次的国际级评比,茅台酒、汾酒、泸州老窖在历次国家评酒会上都被评为名酒,五粮液、西凤酒、董酒、古井贡酒在其中四次被评为名酒。
1、茅台酒,贵州省遵义市仁怀市茅台镇特产,与苏格兰威士忌、法国科涅克白兰地齐名的世界三大蒸馏名酒之一。
2、五粮液,四川省宜宾市特产,有着3000多年的酿造历史,堪称世界最古老、最具神秘特色的食品制造产业之一。
3、剑南春是中国传统名酒,产于四川省绵竹市,因绵竹在唐代属剑南道,故称“剑南春”。
4、泸州老窖特曲酒,作为浓香型大曲酒的典型代表,以"醇香浓郁,清洌甘爽,饮后尤香,回味悠长"的独特风格闻名于世。
5、汾酒,中国传统名酒,属于清香型白酒的典型代表。因产于山西省汾阳市杏花村,又称“杏花村酒”。
6、西凤酒古称秦酒、柳林酒,是产于凤酒之乡的陕西省宝鸡市凤翔县柳林镇的地方传统名酒。
7、董酒产于贵州省遵义市汇川区董公寺镇,其生产工艺和配方在当今世界上独一无二,在蒸馏酒行业中独树一帜。
8、古井贡,古井贡酒是亳州传统名酒。产自安徽省亳州市,属于亳州地区特产的大曲浓香型白酒,有“酒中牡丹”之称。
1、长安酒会
冠军酒局让政治走开,让杀伐走开,让一切不痛快消失,让所有快乐降临。这就是大路为什么评选盛唐饮中八仙长安酒会为第一名的原因。
当年读杜甫的诗,最喜欢的一首就是《饮中八仙歌》。为什么在杜甫那么多的诗里独独最喜欢这一首?原因只有两个字:热闹。这首诗十分热闹而有趣,把“饮中八仙”描绘的姿态各异,活灵活现。古人说“二士共谈,必说妙法”,这“饮中八仙”齐聚,会是怎样的一种盛况?我们只能从杜甫的诗里来揣摩体会了。这“饮中八仙”分别是诗人贺知章、汝阳王李琎、左相李适之、美少年崔宗之、素食主义者苏晋、诗仙李白、书法家张旭、辩论高手焦遂等八人。
虽然历史上没有这“饮中八仙”齐聚一堂的明确记载,但盛唐时各种酒会盛行一时,参与者甚众。这“饮中八仙”,都是当时的名人,或同朝为官,或诗文相交,或意气相投,我们知道,名人一向喜欢扎堆,他们八个聚在一次酒局的可能性就非常大。所以,大路坚信他们必聚在一起饮过酒,而且还不只一次,当然参与者可能还有些其他人。这种聚会,可能在白天,也可能在夜晚;可能在秋雨绵绵中举杯把盏,也可能在春雷阵阵里开怀痛饮。总之,如果你不能证明他们没在一起过,那你就要相信大路的说法,曾经有过这么一次潇洒快活的神仙酒局,杜甫用诗把这种场面记录下来并传于后世。
这一日,酒神酒仙,高朋满座;你来我往,举杯豪饮;觥筹交错,满座尽欢;酒色齐聚,且饮且赏;坐而论道,醉而忘忧;以文会友,以诗下酒;惟酒是务,焉知其余;豁然而醒,兀然再醉;醉里挑灯,灯下寻酒;酒中乾坤,杯中日月;酒清为圣,酒浊为贤;酒乱汝性,酒壮我胆;酒林高手,饮坛新秀;感情深厚,一口便蒙;感情不深,舌尖一添;海吃海喝,牛饮驴饮;酒逢知己,千杯恨少;三巡已过,还有六圈;六圈结束,再来十坛…… (以下省去三千六百字酒况描述)
这么喝下去就是神仙也会醉倒啊,于是乎,于是乎,就有了:
一仙贺知章:知章骑马似乘船,眼花落井水底眠。
二仙汝阳王:汝阳三斗始朝天,道逢曲车口流涎,恨不移封向酒泉。
三仙李适之:左相日兴费万钱,饮如长鲸吸百川,衔杯乐圣称避贤。
四仙崔宗之:宗之潇洒美少年,举觞白眼望青天,皎如玉树临风前。
五仙苏晋:苏晋长斋绣佛前,醉中往往爱逃禅。
六仙李白:李白一斗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自言臣是酒中仙。
七仙张旭:张旭三杯草圣传,脱帽露顶王公前,挥毫落纸如云烟。
八仙焦遂:焦遂五斗方卓然,高谈阔论惊四筵。
2、鸿门宴
话说项羽不喜刘邦先占关中,又听说刘邦欲在关中称王后,更是大怒。谋士范增识见不凡,他对项羽说,刘邦早年在山东一带时,“贪于财货,好美姬”,活脱脱一暴发户的形象,不足为虑。而目前在关中,刘邦“财物无所取,妇女无所幸,此其志不在小”。范增认为刘邦已有“天子气”,宜早下手把他除掉,否则后患无穷。
在张良和项庄的暗地斡旋下,项羽没有立即攻打刘邦,而是摆下了一桌酒席宴请刘邦。这便是历史上著名的鸿门宴。这是另一场双龙会,但参与者却比煮酒论英雄那场酒局要多,发生的年代也要早三百年。鸿门宴是项羽和刘邦之间的强强对话,一时风云际会,楚汉群雄龙骧虎步,聚于新丰鸿门。
这鸿门宴简直是一部高潮迭起、扣人心弦的现代**。太史公就是这部**的编剧。他的《史记》在细节方面的描述十分精彩,从项羽和刘邦的出场、退场,到席间各种人物的对话、神情、动作,甚至坐位的朝向,都交代得一清二楚。整个鸿门宴的过程,跌宕起伏,险象环生,刘邦屡屡处于危局,却次次能化险为夷。历史上对鸿门宴向有三起三落之说。
第一起,是“范增数目项王,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接连暗示项羽下令杀刘邦,气氛极为紧张。结果“项王默然不应”。二起是范增见原定计划无法执行,于是叫项庄舞剑助兴,伺机刺杀刘邦,空气再一次紧张起来。三起是樊哙撞倒守门卫士而入帐,“披帷西向立,瞋目视项王,头发上指,目眦尽裂”。这樊哙简直就是一巨灵神模样,樊哙闯帐要比戏里的春草闯堂可要生猛太多。樊哙后来说了番慷慨激昂的话,对项羽予以斥责,说的项羽“未有以应”。这时情节发展到高潮,气氛紧张到了极点。
有三起,必有三落。刘邦的绝处逢生,全在这三落之中。一落是项庄舞剑,本来意在沛公,不想项伯出面与之对舞,救了刘邦。二落是项羽对樊哙闯帐,不仅不怒,反而称为“壮士”,这个时候项羽还“英雄识英雄,猛将爱猛将”呢。项羽让樊哙喝酒、赐生彘肩,被他斥责一顿之后心里惭愧,还给樊哙赐了坐。三落是刘邦以“如厕”为名而逃席而远遁。
如果历史真是一场戏,如果大路是这场戏的导演,大路宁愿在这场酒局的结尾处安排虞姬和戚夫人二人表演双姝对舞,必然美不胜收。然而,成王败寇这种政治博弈向来凶险无比,再美的歌舞升平也不过是假象而已。
3、煮酒论英雄
青梅煮酒论英雄是《三国演义》里最为精彩的内容之一,曹操刘备二人此次双龙会,自然也足以在古代十大酒局中名列三甲。
刘备归附曹操后,每日在许昌的府邸里种菜,以为韬晦。用张飞这个粗人的话讲,就是“行小人事”。刘备乃当时豪杰,虽手下将不过关张,兵不过三千(当时大都已被遣返),但一向“信义著于四海”。《三国志》里说刘备“盖有高祖之风,英雄之器焉!”,意思是他与刘邦类似,天生就有领袖气概。刘备和刘邦一样,都不是屈居人下的将兵之才,而是领袖群伦的将将之才。曹操何等人物,遍识天下英雄,当然对刘备有很透彻的了解。他自然也知道,一旦羽翼丰满,刘备将是一位非常可怕的对手。
这场酒局,远不是那种你好我好大家都好的欢聚,分明是一场政治试探和政治表态的会面。一见面曹操就问刘备:“你在家做的好事!” 刘备当时已经暗受衣带诏,当即吓得面如土色。接着曹操拉着着刘备的手走到后院,说:“玄德学圃不易。”刘备才放下心来。曹操的耳目遍布朝野,刘备每天做些什么他当然清清楚楚。这两位,一个暗地里参加了反曹地下组织,另一个则派人每天监视对方行踪,都是权谋机变之辈。
二人以青梅下酒,酒正酣时,天边黑云压城,忽卷忽舒,有若龙隐龙现。曹操说:“龙能大能小,能升能隐;大则兴云吐雾,小则隐介藏形;升则飞腾于宇宙之间,隐则潜伏于波涛之内。方今春深,龙乘时变化,犹人得志而纵横四海。龙之为物,可比世之英雄。玄德久历四方,必知当世英雄。”曹操实乃不世出的绝顶人物,这一番话,看似描述龙之变化,目的是说“人得志而纵横四海”。显然,这是他的一番自我剖白,借物咏志。当然他也下了一个套,试探在刘备眼里,什么人能纵横四海,比得上我曹操。刘备接连指出袁术、袁绍、刘表、孙策和刘璋等地方豪强,都被曹操一一否决。刘备这个回答应该给满分,因为当时是个人都会如此回答。这样曹操也就认为刘备见识一般,和常人无异。接着曹操给出了当世英雄的标准,他说,“夫英雄者,胸怀大志,腹有良谋,有包藏宇宙之机,吞吐天地之志者也。”刘备继续装傻,问:“谁能当之?” 曹操指了指刘备,后指了下自己,说:“今天下英雄,惟使君与操耳!” 当时天雨将至,雷声大作。刘备装作受了惊吓的样子,筷子掉到了地上:“一震之威,乃至于此。”曹操笑着说:“丈夫亦畏雷乎?”刘备说:“圣人迅雷风烈必变,安得不畏?”将内心的惊惶,巧妙的掩饰过去了。
此次酒局堪称双龙聚会。从曹操的“说破英雄惊杀人”到刘备“随机应变信如神”,可谓步步玄机。曹操的睥睨群雄之态,雄霸天下之志表露无疑。而刘备随机应变,进退自如,也表现出了一世豪杰所应有的技巧和城府。这一场政治交心,双方都是赢家。
4、群英会
朋友们还记得中学课本里学的“三江口曹操折兵,群英会蒋干中计”一文吧?
却说周瑜在帐中正与众将议事,闻蒋干来访。当即命众将依计行事。蒋干打扮得象个世外高人,“引一青衣小童,昂然而来”。一见面,蒋干问道:“公瑾别来无恙!”这一句既是问候,又道出蒋干与周瑜原有一番旧谊。周瑜直接了当:“子翼辛苦,难道是为曹操做说客吗?”蒋干立刻装作很“愕然”的样子,说:“你我分别那么久,我特来和你来叙旧,怎么能说是当说客呢?”周瑜笑着说:“虽然比不上师旷那么聪慧,但闻弦歌而知雅意啊。”蒋干装作很恼怒的样子,说:“阁下待故人若此,我当告退!”蒋干心说,老同学了你还跟我来这一套,于是他装作很有性格的样子,转身就要走,被周瑜拦住。
之后周瑜大摆筵席,并禁止在席间谈论曹操与东吴军旅之事。周瑜曰:“吾自领军以来,滴酒不饮;今日见了故人,又无疑忌,当饮一醉。”说罢,大笑畅饮。座上觥筹交错。接着周瑜领蒋干参观了东吴军营的精兵强将。周瑜装醉大笑道:“想周瑜与子翼同学业时,不曾望有今日。”蒋干说:“以老兄高才,实不为过。”瑜拉着蒋干的手说:“大丈夫处世,遇知己之主,外托君臣之义,内结骨肉之恩,言必行,计必从,祸福共之。假使苏秦、张仪、陆贾、郦生复出,口似悬河,舌如利刃,安能动我心哉!”言罢大笑。蒋干面如土色。饮至天晚,点上灯烛,周瑜舞剑作歌:“丈夫处世兮立功名;立功名兮慰平生。慰平生兮吾将醉;吾将醉兮发狂吟!”歇罢,满座欢笑。
蒋干被老同学今日的NB哄哄和功成名就刺激的够呛,倒也丝毫不敢提及游说周瑜投降曹操的事。这时他忽然担心起来,责备自己当时怎么在曹丞相面前把话说的那么满,现在回去怎么也得有个交代呀。管不了那么多了,总得有点收获回去。于是他剑走偏锋,就有了晚上偷听、盗书等宵小行为。后来曹操果然中计,斩了水军首领蔡瑁、张允。
说到底蒋干原本想拉老同学下水,想踩着老同学的肩膀在曹操麾下步步高升,没想到反过来让老同学周瑜给自己放了把鸽子。商场里还有个说法就是“杀熟”,你总是老同学长老同学短的挂在嘴上,OK,看在多年的情份上,今天我不灭你一道也说不过去。于是乎,一个劝降不成,便试图以鸡鸣狗盗之术**敌方机密。另一个则将计就计请君入瓮。这赤壁之战,蒋干也算为东吴立了件大功。
本来长相有点仙风道骨的蒋干,后来在戏里成了鼻梁上贴了块白膏药的角色,人也变得鼠里鼠气的。这一切,都是让他那个老同学害的。反过来,他的老同学周瑜,在酒局中表现出非凡的气魄、风度和智谋,这次群英会酒局,也就成为千古佳话。
5、千叟宴
千叟宴始于康熙,盛于乾隆时期,是清宫中规模最大,与宴者最多的盛大御宴,其影响力比现在的春节团拜会要大的多。按照清廷惯例,每五十年才举办一次千叟宴。1722年康熙帝在阳春园宴请全国七十岁以上老人两千四百一十七人。后来雍正、乾隆两朝也举办过类似的“千叟宴”
乾隆五十年(1785),四海承平,天下富足。适逢清朝庆典,乾隆帝为表示其皇恩浩荡,在乾清宫举行了千叟宴。宴会场面之大,实为空前。被邀请的老人约有三千名,这些人中有皇亲国戚,有前朝老臣,也有的是从民间奉诏进京的老人。在座老人中有不少是饱学鸿儒,当众吟诗联句,即席用柏梁体选百联句被史官记录入史。乾隆皇帝还亲自为90岁以上的寿星一一斟酒。当时推为上座的是一位最长寿的老人,据说已有141岁。当时乾隆和纪晓岚还为这位老人做了一个对子,“花甲重开,外加三七岁月;古稀双庆,内多一个春秋。”根据上联的意思,两个甲子年120岁再加三七二十一,正好141岁。下联是古稀双庆,两个七十,再加一,正好141岁。堪称绝对。
这场酒局体现出来的皇家气派自与民间大不相同。不但有御厨精心制作的免费满汉全席,所有皇家贡品酒水也都全免。在这五十年一遇的豪宴上,老人们争先恐后,一边说着“多亏了朝廷的政策好”,一边大快朵颐,狼吞虎饮。据说晕倒、乐倒、饱倒、醉倒的老人不在少数。千叟宴这场浩大酒局,被当时的文人称作“恩隆礼洽,为万古未有之举”。
洋河乾隆酒
6、杯酒释兵权
“杯酒释兵权”是一个著名的酒局,也是历史上一个重要事件。话说宋代第一个皇帝赵匡胤自从陈桥兵变后黄袍加身,荣登大宝,从昔日重臣摇身一变成为今天的皇帝。自打坐上龙椅之后,赵匡胤却一直惴惴不安。他非常担心历史会重演这一幕,以后若是手握重兵的部下也效仿他当年的做为,自己的江山也就易主了。
赵匡胤想解除手下一些大将的兵权。于是在961年,安排一次酒局,召集禁军将领石守信、王审琦等武将饮酒。酒席上赵匡胤效小儿女情状,象失恋了一般唉声叹气个不停。众人问明白了才得知皇帝担心他们手握重兵日后会造反。他们只好告老还乡以享天年,并多积金帛田宅以遗子孙,他们的兵权从此被彻底解除了。在969年,又召集节度使王彦超等宴饮,解除了他们的藩镇兵权。这也开启了宋朝数百年重文轻武的国家体制。
7、东晋新亭会
西晋末年,中原经过八王之乱和永嘉之祸后,北方大片土地落入胡人之手。北方士家大族纷纷举家南遣,渡江而南的占十之六七,史称“衣冠渡江”。
南渡后的北方士人,虽一时安定下来却经常心怀故国。每逢闲暇他们便相约到城外长江边的新亭饮宴。名士周顗叹道:“风景不殊,举目有江河之异。”在座众人感怀中原落入夷手,一时家国无望,纷纷落泪。为首的大名士王导立时变色,厉声道:“当共戮力王室,克服神州,何至作楚囚相对泣邪!”众人听王导这么说,十分惭愧,立即振作起来。
这里的江河之异,是指长江和洛河的区别。当年在洛水边,名士高门定期聚众举办酒会,清谈阔论,极兴而归,形成了一个极其风雅的传统。此时众人遥想当年盛况,不由悲从中来,唏嘘一片。王导及时打消了北方士人们的消极情绪。这便是史上非常著名的新亭会。后世咏叹国破家亡的诗词歌赋里常常见到的“风景殊异”、 “新亭会”、“江河”,就是来自此次新亭会。
这次新亭酒会对东晋政权的建立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北方士人是组成东晋司马睿政权的重要力量,此次酒会上王导打消了众士人的萎靡颓废之态。后来,众士人团结起来,使东晋政权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很快建立起来。名相王导也被时人称为“江左自有管夷吾(管仲)”。
8、醉刘伶
像杨贵妃一样,西晋刘伶在酒后也经常失态,但与杨贵妃不同的是,刘伶的酒后失态不是酒后乱性,似乎是刻意而为,以示其雅致高格,与众不同。刘伶每次大醉后,喜欢在大道上裸奔,还自称以天为衣被,以地为床第。他是当时的名士,名气太大了,一举一动都备受瞩目,时人不但不斥责他这种有违传统的做法,反而称赞他这种行为是名士风流,是“率真”,“潇洒”,“有个性”的表现。
刘伶是“竹林七贤”之一,酒量好,诗文更好。他经常“借杯中之醇醪,浇胸中之块垒”,可谓意气风发。他的《酒德颂》曾说“无思无虑,其乐陶陶。兀然而醉,豁然而醒。静听不闻雷霆之声,熟视不睹太行之形,不觉寒暑之切肌,利欲之感情。”酒醉后浑然忘我之情呼之欲出。
9、贵妃醉酒
贵妃醉酒历来被公推为中国传统四大美人图之一。在此次酒局中,杨贵妃美中见醉,醉中见美,与太监宫女们演了一出好戏。这是十大酒局中唯一的美人酒局,而且是唯一以女子为主角的酒局,所以不可不选。
却说这天傍晚,皇宫院内凉风习习,皓月当空。唐玄宗与杨贵妃本来相约在百花亭品酒赏花,届时玄宗却没有赴约,而是移驾到西宫与梅妃共度良宵。良辰美景奈何天,虽然景色撩人欲醉,杨贵妃也只好在花前月下闷闷独饮,喝了一会不觉沉醉,边饮边舞,嘴里念叨着“李二郎你枉为人君,说话不算数……” 万般春情,此时竟难自排遣,加以酒入愁肠,立时便醉。一时春情萌动不能自持,竟至忘乎所以,面对高力士等一干太监宫女,杨贵妃频频作出种种求欢猥亵状,倦极才怏怏回宫。
《贵妃醉酒》是出著名的京戏。据说《贵妃醉酒》最早的版本是昆曲。原曲目中杨贵妃大醉后自赏怀春,轻解罗衣,春光乍泻。当然高力士们不解这种风情,倒也无伤大雅。后来梅兰芳同志亲自出手,以霹雳手段对这部作品做了“去污化处理”,所有少儿不宜内容统统被切掉了。于是,《贵妃醉酒》也就从当初的变成了今日8岁以上孩童也可观赏的正剧。
10、醉打金枝
醉打金枝是“酒壮怂人胆”的典型例子。与醉打金枝相关的酒局实际上是一次家宴。醉打金枝的故事讲的是唐朝名将郭子仪的儿子郭暧在家宴后,借酒壮胆而痛打老婆升平公主的故事。
且说升平公主嫁到郭家后,不改往日金枝玉叶的做派,动不动对丈夫和公婆发脾气。一般说来,中国传统社会里媳妇见了公婆是要行大礼的,但公主是皇帝女儿,是君,公婆虽是长辈也是臣,所以那时郭子仪夫妇反过来要向公主下跪。
郭暧对此十分不满,公婆尚且向公主行礼,自己岂非矮了两辈下去?平日在颐指气使的公主面前他倒也不敢有所造次。这天,郭暧心里不爽,在家宴上多喝了几杯。当即要求升平公主应该遵守妇道,给郭子仪夫妇行下跪礼,结果被升平公主严词拒绝并遭到当面训斥。此时,这酒是壮胆药,这酒是忘情水,喝高了的郭暧借着酒劲,也不顾昔日情分,把公主拖回卧室饱以一顿老拳,打的公主满脸开桃花。这可不得了,公主立即回到娘家皇宫大院里找自己的爹爹代宗皇帝去哭诉。郭子仪连忙把儿子捆起来送到皇宫请罪。最后,在皇帝和郭子仪的调停下,小夫妻才和好如初。
这个郭暧为天下所有惧内男人出了口恶气。俗话说,小夫妻打架不记仇。尽管这场家庭纠纷闹腾的动静儿挺大,结果却皆大欢喜,郭暧和升平公主的感情从此反而加深不少,天天共效于飞。这升平公主从此变得贤淑无比,有不少世人称赞的事迹流传下来。仔细思量,要不是那场家庭酒局,要不是那顿老拳,怎会有这样欢天喜地的大结局?我们要坚决反对家庭暴力,但有时也不得不承认拳头的教育作用啊。所以建议衮衮诸公,家中若有河东狮吼,不妨领贵夫人去老舍茶馆看场京戏《打金枝》,当然,不要忘了掂瓶二锅头壮行。
因为是戏说,大路谈及的上述酒局,未必都在历史上真实发生过。其实历史上的著名酒局还有很多,如秦赵渑池之会、东晋兰亭会、韩熙载夜宴、关云长的单刀会、初唐腾王阁寿筵、明朝五女拜寿家宴、座山雕的百鸡宴等等等等,这篇文字尚不及万一。酒后涂鸦,各位原不必当真。自古以来,不可因酒废事,才是正途。
《惠直堂方》卷三方名药酒组成白梅花肉(泡淡)5钱,红花2两,苍术2两,生地1两5钱,当归2两,核桃白肉1斤。主治痔漏脓血淋漓。用法用量入老酒1斗,浸7日。早、晚送服斑龙灵龟化痔丸,亦可独饮。《解围元薮》卷四方名药酒组成石六轴子4两,乌蛇1条,当归4两,甘草8两。主治36种危恶大风。用法用量每早饮1杯。制备方法先以水6碗,煮甘草汁3碗,方入烧酒1斤,并3味药,隔汤煮3炷香,埋地7日。《墨宝斋集验方》卷上引茅鹿门方方名药酒组成*羊藿1斤(去根梗,用叶,将麻布揩去背上毛,用酥油涂炙黄透,斤半取8两),当归8两(酒洗,去须头),仙茅4两(米泔水浸,去赤汁,用黑豆拌,蒸烂,去豆不用),鹿茸2两(酥炙3两5钱,取2两)。功效固精壮阳,固筋健骨,补精髓,广嗣延年。主治气血不足。用法用量每服2030丸,清晨将原酒送下。半月以后见效。或加人参1两。制备方法上药各咀片,并入绢袋盛,悬坛内,用陈煮老酒5060斤,打面封头并口,煮3炷香取起,埋地下7日夜,将药晒干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用药禁忌忌房事1个月。《外科大成》卷二方名药酒组成松节2两,青风藤1两,虎胫骨1两,草乌(姜汁浸,炒)1两,威灵仙1两,薏苡仁1两,杜仲1两,五加皮(黄连洗)1两,当归1两,牛膝1两,川芎1两,金银花1两,红花1两,木瓜8钱,白芷5钱,川山甲5钱,独活5钱,没药5钱,乳香5钱,肥皂子仁4两,核桃仁4两(杵如泥)。主治鹤膝风。用法用量烧酒20斤,黄蜡4两,入坛内,封口,重汤煮3炷香,取出埋土内3日,空心、食前任服,核桃肉过口。《良朋汇集》卷三方名药酒组成桑椹子(晒干)4两,龙眼肉4两。功效补益。用法用量烧酒10斤,昼晒夜露,10日开坛饮之。《奇方类编》卷上方名药酒组成生地2两,熟地2两,枸杞2两,木通2两,牛膝2两,川芎2两,薏苡仁2两,当归2两,金银花2两,五加皮1两,苍术1两,川乌5钱,草乌5钱,甘草5钱
详见百科词条:药酒 [ 最后修订于2009/12/11 6:12:44 共1758字 ] 以下结果自动匹配而成,不排除出现与主题不相关的内容,请自行区分。
诗人的酒和诗中的名酒
本文2023-10-13 03:46:22发表“古籍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yizhai.net/article/1263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