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籍中的水肿病简介
中医·水肿水肿(edema)为病名。出《黄帝内经素问·水热穴论》。又称水气。古代称水、水气,水病、水胀。是以肌肤浮肿为主要表现的疾病的统称。患者体内水液潴留,泛滥肌肤,引起眼睑、头面、四肢、腹背甚至全身浮肿,严重者还可伴有胸水、腹水等。水肿一证,是全身气化功能障碍的一种表现,主要病变在肺、脾、肾三脏功能失调,膀胱气化不利,发生水肿。根据临床表现可分为阳水、阴水两类。感受外邪而发,发病较急,多从头面部先肿,肿势以腰部以上为著,病位多在肺脾,多属实证,为阳水;内虚者发病较缓,多从足跗先肿,肿势以腰部以下为剧,病位在脾肾,多为虚证,为阴水。水肿的治疗方法有发汗、利尿、攻逐、健脾、温肾、降浊、化瘀等。如经一般常法治疗不应,或有瘀血征象者,可参合应用活血化瘀法。以上诸法,或单用,或合用,均视病情需要而选择。针灸治疗本证有一定效果,在改善症状、增强体质、减少反复发作等方面有较好的疗效。中医内科的水肿可见于西医学的心源性(如充血性心力衰竭)水肿、肾病性(如急慢性肾小球肾炎)水肿、肝病性(如肝硬化)水肿、内分泌失调、以及营养不良性水肿等疾患。水肿的定义《中医药学名词》(2004):水肿是以水肿为主要表现的疾病的统称。《中医药学名词》(2010):水肿是以肌肤浮肿为主要表现的疾病的统称。古人论述水肿在《黄帝内经素问》中称为“水”。并根据不同症状分为风水、石水、涌水。《黄帝内经灵枢·水胀》篇对其症状作了详细的描述,如“水始起也,目窠上微肿,如新卧起之状,其颈脉动,时咳,阴股间寒,足胫肿,腹乃大,其水已成矣。以手按其腹,随手而起,如裹水之状,此其候也”。至其发病原因,《黄帝内经素问·水热穴论篇》指出:“故其本在肾,其末在肺,”《黄帝内经素问·至真要大论篇》又指出“诸湿肿满,皆属于脾”。可见在《黄帝内经素问》时代,对水肿病已有了明确的认识。《金匮要略方论》对水肿称为“水气”。以表里上下为纲,分为风
详见百科词条:水肿病 [ 最后修订于2018/9/4 12:01:26 共16068字 ] 以下结果自动匹配而成,不排除出现与主题不相关的内容,请自行区分。
1、艾灸的历史
灸的起源非常神奇。研究表明,原始人用火时,某一部位的病痛受到火的烘烤而感到舒适,便主动用火烧灼治疗更多的病痛,这就是最早的灸。艾草在古时候又叫冰台。古人在占卦之前,制冰取火,以艾为引。就在这种引天火的仪式氛围中,巫者从龟甲兆纹与人体的血脉中取得模拟想象,思索中医的火论与气论,进而产生了艾灸这种神奇的治疗方法。
俗话说,“家有艾火不求医”。艾灸,这种利用艾绒熏灼体表穴位,来固护阳气、调节气血的保健方法,起源于上古时期,古书云:“凡病,药之不及,针之不到,必灸之”,为什么艾灸在针药不到时能发挥效果呢?于振中介绍道:“大家都知道,是药三分毒,古人崇尚用针灸。而灸跟针相比,更具有优势。这里的‘针之不到’有两种解释,一是有些病用针效果不好,二是有些部位不能用针深扎。中医方法各自都有适用范围和局限,要互相弥补、互相帮衬,才能达到治病救人的效果。”
2、举例解析艾灸原理
于振中说,中医讲“风、寒、暑、温、燥、火”六大邪气,集中表现在秋季的有燥、风、寒。最典型的秋燥,人容易头晕上火,咽干口燥。比如鼻干症状,就是由于夏天湿润舒适,转为秋冬环境干燥,人体虚热引起。“鼻为肺之窍”,秋天容易肺阴不足,应注重养阴清肺。饮食上,可用百合、麦冬、藕等清热润燥的食物。而艾灸,灸涌泉穴则是关键,中医讲金水相生,肺属金肾属水,互相依存。涌泉在脚心,是人体最低的位置,为足少阴肾经的井穴,可滋阴降火安眠,也就能缓解鼻干症状。
灸法温热,常治虚性寒性的病,因此灸完也讲求饮食上的配合。患者忌讳吃凉的食物、吹风、洗凉水浴、衣着单薄。根据具体病症下人体肌理的状态,患者还应忌吃辛辣、腥臊等引热的食物,避免产生一些不必要的热邪。
现代人生活工作压力大,艾灸也能够用来治疗“未病”。于振中说道:“未病不是没有病,而是我们常说的亚健康状态,比如入睡困难、多梦、心烦易怒、睡醒依旧全身疲劳、腰酸腿没劲、口干舌燥。这些都是苗头。这时候就得交由医生判断,开穴位的处方来防未病。艾灸容易操作,往往是隔日每个穴位灸10到15分钟,就能逐渐消除不适。”于振中就常给自己灸三个穴位:脚底的涌泉穴、掌心的劳宫穴和脐下三寸的关元穴。涌泉灸宁神安眠,劳宫灸开窍醒神,关元灸补气回阳,如此即便正值秋燥,也能宁心安神,清风自来。
3、深度解析艾灸的神奇疗效的本质
不打针不吃药,却能治疗百病,艾灸的神奇疗效,到底源自于哪里?
最为简单、实用且经济的艾灸疗法,经常体现出它不可思议的神奇效果。
经常接受艾灸的人可能都会有这样的感受:初次尝试艾灸时觉得它不会有什么太大作用,只不过是温热舒服一些而已,但随着灸治时间不断延长,你会惊奇发现,看似不起眼的艾灸,不但把相关主治病症治愈,且身体的其他不适也会伴随艾灸而消失了……
中医所说“三分治,七分养”,是指病人在康复过程中,药物的治疗作用只占百分之三十,而疾病的康复更多依赖于自身调节,也即自我修复过程。这是中医的根本宗旨,也是医疗的至高层次。
无论你现在受困于何种疑难杂症,只要机体的自愈力存在就可重获健康。自愈力既是天生的,也是可以被激发提高的。就跟人的某些潜质一样,需要被激发,自愈力才能充分发挥它的神奇,有效抵抗疾病;反之,弃它于不顾,一味寻医问药追着疾病跑,它就会越来越弱,被放逐于身体的角落……
有没有一种方法能够增强和复原人体原本的自愈能力呢?
答案是肯定的。宋朝太医窦材在《扁鹊心书》中明确指出:“夫人之真元乃一身之主宰,真气壮则人强,真气弱则人病,真气脱则人亡,保命之法,艾灼第一”。中医几千年的实践经验告诉我们,唯有艾灸这种方法具有增强、提高和复原人体自愈力的能力。
艾草是纯阳之物,艾灸时通过皮肤、经络的能量传递与渗透,可驱散寒气,温通经脉,气血痹阻不通的各种疾病症状得到缓解和消除。但其本质在于艾灸从内部为身体补充阳气,滋补脾肾,健肾助脾,培元固本,提高人体自我修复和防御的自愈力。大量的临床实践也佐证了这一点。
简而言之,艾灸的实质功用在于其激活人体原本就固有的自愈能力,是其它任何药物和疗法所不具有的作用。
如需关注更多专业辟谷知识及养生之道,
可关注公众号:羲皇宗道;订阅号:羲皇养生
神经性皮炎为病症名。是以阵发性皮肤瘙痒和皮肤苔癣化为主症的慢性皮肤炎症。属祖国医学“顽癣”范畴。本病的病因目前尚未完全明了,一般认为与神经系统功能障碍,大脑皮层兴奋和抑制过程平衡失调有关。
神经性皮炎(neurodermatitis)是一种局限性皮肤神经功能障碍性皮肤病,又叫慢性单纯苔藓。中医学称之为“牛皮藓”、“摄领疮”,因其好发于颈部,状如牛领之皮,厚而且坚而得名。如《外科正宗》说:“牛皮癣,如牛领之皮,顽硬须坚,抓之如朽木。”临床特点为皮肤苔藓化,肥厚粗糙,瘙痒剧烈,病程缓慢,反复发作,常数年不愈,愈后易复发。多发生于颈、肘、骶等部位,以皮肤瘙痒、苔藓化为特征。根据皮损范围大小,临床上可分为局限型和泛发型两种类型。本病常呈慢性,易于反复发作,多见于青壮年。其病因可能与神经系统功能障碍,大脑皮质兴奋和抑制平衡失调有关。现代西医学治疗一般采用镇静或抗组织胺药、x线照射及封闭疗法等,但多不能根治。
神经性皮炎在中医学中称为“干癣”、“牛皮癣”、“摄领疮”等,又因其顽固易发而称之为“顽癣”。《诸病源候论》曰:“摄领疮,如癣之类,生于颈上,痒痛,衣领拂著即剧,云是衣领揩所作,故名摄领疮。”《外科正宗·顽癣》也说:“牛皮癣如牛项之皮,顽硬且坚,抓之如朽木。”“皆属风湿凝聚生疮,久则瘙痒如癣,不治则沿漫项背。”历代医家临床上多用凉血清热疏风、养血润燥、健脾渗湿等法为主,并配合外治。一些医籍,如《儒门事亲》、《本草纲目拾遗》等还有用针灸方法治疗顽癣的记载。
现代中医治疗神经性皮炎的报道,始见于50年代中期,最初的文献多是用针灸疗法和外治法960年代,在辨证论治的基础上,采用内服配合外治的方法比较普遍;针灸治疗则以皮肤针的应用报道较多。70年代,一些新的穴位 疗法,如头针、穴位注射、水灌疗法等,中药局部注射也用于治疗本病,使临床疗效有所提高。自80年代以来,除了在临床上获得较大进展外,还开展了有关神经性皮炎防治的实验研究。如对神经性皮炎患者的脑电图检查显示,此类患者大多数表现为界限性异常和轻度异常脑电图,异常率为622%,远高于正常人对照组的异常率(274%)。有人通过对神经性皮炎的病因学疗法进行探索,认为精神因素在发病原因中占主导地位,因此对此病患者做说服教育以及避免再 ,可能是治疗本病的关键之一。对一组神经性皮炎病人进行针灸治疗前后的血浆亮氨酸脑啡呔样物质(LEKIS)含量测定,发现针灸治疗后血浆中LEKIS比针灸前有明显增高(P<001),而用药物治疗的患者血浆中LEKIS无明显变化。据统计,目前用中医中药方法治疗神经性皮炎的临床疗效一般在90%左右。
详见百科词条:神经性皮炎 [ 最后修订于2015/6/24 14:49:28 共9009字 ] 以下结果自动匹配而成,不排除出现与主题不相关的内容,请自行区分。
我国火药发明以后,在东亚、东南亚、南亚等亚洲国家广泛传播,其中包括朝鲜、日本、印度、南洋、越南、缅甸、柬埔寨、泰国、菲律宾等。
火药作为中华传统科学技术的优秀成果之一,之所以在亚洲得到广泛传播,表明它具有兼容汇通等特质,并将中华文化潜移默化地向外渗透流传。
1368年明代王朝建立后,非常重视与朝鲜的关系。1392年,高丽大将李成桂自立为王,改国号为朝鲜,与明代朝廷关系日益亲密。
明代朝廷对朝鲜以儒家经典授之,以互市利之,以兵力震之,双方一直保持友好关系。其中重要内容就是继续大量供应朝鲜火药和火器。
由于广泛吸取我国的技术,使朝鲜成为仅次于我国的火药、火器最发达的古代亚洲国家之一。
朝鲜沿海屡屡遭受日本海盗的侵略,明代朝廷则给予朝鲜大量的军援,调拨大量的火药和火器。仅1374年明代朝廷一次就向朝鲜调拨硝石25万千克、硫黄50000千克及各种火器,作为抗击倭寇的准备。
1380年,配备火器的朝鲜军队以罗世为海军元帅,崔茂宜为副帅,与500艘来犯的倭寇战船展开激战,一举消灭敌人,取得大捷。
崔茂宜是朝鲜火药、火器技术的奠基人。他曾经担任军器监判事,深知火器在战争中的作用,极力主张自行制造火器。他曾邀请中国火器专家李元去朝鲜传授火药、火铳和火箭制造技术。
1377年崔茂宜奏设火桶都监,主制造火药火器,造大将军、二将军、三将军火炮及火铳、火箭、蒺藜炮等,皆模仿明代制式。并仿照明代军队中的神机营,成立掌管火器的特种部队。
我国和日本隔海相望。明正统以后,东南沿海地区深受倭寇之害。当时日本国内南北朝期间,战争频仍,北朝统一后,南朝失败的政客、武士、浪人结成海盗,剽掠于日本、朝鲜和我国沿海。
长期以来,日本倭寇在侵扰我国和朝鲜沿海的时候,受到火器的痛击而败北,日本倭刀毕竟敌不过铳炮。从此以后,日本想方设法通过朝鲜了解和掌握火药技术,引起朝鲜政府的警惕,下令沿海各道严禁“将火药秘术教习倭人”。
明代朝廷也实行了严厉的海禁政策,这种技术上的封锁在一段时间里取得成效。
随我国与日本贸易的恢复和发展,双方物资交流增加,日本出口货物中以硫黄和铜为大宗商品,1403年一次就卸下硫黄5000千克,无疑,这些“倭硫黄”成为我国制造火药的原料。
由于我国海盗与日本倭寇勾结在一起,使得日本有机会接触到火药、火器技术并进一步掌握,在这方面,海盗充当了重要角色。
自嘉靖年间开始,倭寇大举入寇,连艘数百,蔽海而来。如徽州海盗首领汪直,曾在广东沿海造巨船,运载硝黄、丝绵等违禁物抵日本、南洋各国,往来互市,积累致富。
根据日本南浦玄昌在《南浦文集》中的《铁炮记》记载,1543年,有艘装载百余人的船只在日本登陆,船上有配备火器的我国徽州海盗首领汪直和葡萄牙人,日本人将火器购买并向船上人学会了火药、火器之法。日本史家称此为“日本铁炮之始”。
从1543年起,火药和火器便在日本发展起来。而日本的烟火也是在17世纪的初期由我国传入,技术和设备均与我国相同。
火药在南亚的传播,基本上是沿着蒙古大军征讨的路线而在13世纪至14世纪传播的。蒙古伊利汗国在陆路与印度接壤,我国的火药就是在这一阶段传入印度的。
印度境内最初出现火药,是在成吉思汗的第一次西征,因为花剌子模杀害了蒙古使节和商队人员。
1218年至1223年,成吉思汗率领大军进行了蒙古汗国的第一次西征,使用了汉族和西辽先进的军事技术和装备,采用弩炮、火箭和飞火枪等威力强大的攻城武器,发动了灭亡花剌子模,讨伐钦察和斡罗思和征服康里的战争。
花剌子模灭亡后,蒙古军队乘胜抵达印度河。在这次战争中,印度军民第一次领略了火药的威力。
这一时期,我国与印度来往密切,当时从印度进口的主要商品是珠宝、棉布、香料、药材和皮货等,而出口的货物主要有金属和金属制品、瓷器、纺织品、漆器、茶叶、日用百货和硝石等。这样,火药传入印度后再传入巴基斯坦等南亚国家。
位于印度南部的印度教国家维查耶纳加尔,明代初期与我国关系密切,郑和出使西洋时,多次在此登陆,并有政治和贸易往来。
1443年波斯使者到达维查耶纳加尔时写道:“不能不详述所有各种烟火、爆竹以及各种娱乐表演。”“各种烟火或在维查耶纳加尔制造,或从外国进口。总之,在1443年已经使用,可能还在更早的时候就用于节日娱乐。”
16世纪以后,印度出现了军用火箭。18世纪的印度军用火箭给英法侵略军很大的打击。在发展火箭的同时,印度军队也发展了诸如铳炮等其他火器。
东南亚地区指亚洲东南部地区。在我国历史地理书中通成“南洋”,意指位于我国南方的大洋之中。在我国古籍中又称为“南海”。
蒙古军队在对越南和缅甸等国发动军事行动的过程中,将火药、火器的技术传入这些地区。火药技术就是在这一阶段传入越南的。越南正当时被称为“安南”。
安南陈朝的创建者本是我国福建的长乐人,移居安南以渔为业,后创立陈朝。故安南贵族多汉姓如陈、丁、李、黎等,安南知识分子也多通汉字,成为中华文化圈的组成部分。陈朝的后期,安南已经学会制造火药和火器。
明代建立,安南遣使朝贡,1369年封陈氏为安南国王。后来在征讨安南的战争中,明代派遣朱能、沐晟、张辅为征南将军,率领80万大军,携带火铳神机箭,以对付当地的象阵。
这种神机箭为金属筒,筒内装置发射火药,将箭或铅弹激发出去,其构造类似火枪。这是明代初期研制的火器,大规模使用在安南战场。
中南半岛上的柬埔寨古代时称“扶南”、“真腊”,明代时始称柬埔寨。我国与柬埔寨在元代时的海上交通十分活跃,使者、商人和游客往来不绝,留下许多记载,其中《真腊风土记》是最重要的一种,其中有真腊京城吴哥宫中观看烟火的记载,这里在新年点放烟火爆竹的习惯与我国一样。
据记载,为制造火药,柬埔寨还从我国进口硝石和硫黄,“其地向不出金银,以唐人金银为第一。五色轻缣帛次之,其次如真州之锡蜡、温州之漆盘、泉州之青瓷器,及水银、银珠、纸张、硫黄、焰硝……”
这说明13世纪时我国的硝石和硫黄作为重要的出口物质而远销外国。
东南亚地区我国火药和火器的传入,主要是通过我国古代的海外移民以不同途径传播的。
元代和明代时称泰国为“暹罗”,是我国与印度和阿拉伯进行海上贸易的必经之地。泰国由于华侨众多,在每年的除夕和新年有燃放焰火和爆竹的习惯,曼谷的皇宫每年除夕也燃放爆竹,以驱邪迎新。
泰国在速可台王朝时每年5月都在王宫前燃放烟花和爆竹,说明泰国从13世纪以后也掌握了火药技术,无疑这些技术来自我国。
在泰国北部靠近老挝的地区,每年除新年燃放焰火外,还在春秋之交的火把节时还点放火箭,人们载歌载舞,以期望稻米丰收。
而同老挝接壤的我国云南境内的少数民族,也有同样的风俗,这说明了火药技术从我国西南通向泰国的陆路传播的路线。
明清时期,海外华人中不乏海盗之辈,在未开发的地区、在自然环境极为恶劣的地区进行贸易,商队的武装也是必要的。部分海盗集团在海外的活动,客观上带有将先进的火药火器传播于海外的内容。
潮州海盗首领林道乾,嘉靖年间在闽粤两省海面从事海上走私,然后到台湾、越南等地贸易,活动足迹几乎遍及东南亚。后为明代军队所打击,在大陆无法立足,辗转于台湾和东南亚各地。
林道乾最后在泰国定居,建道乾港,继续扩展海外贸易。至今泰国尚有许多林道乾的传说,其中重点是帮助当地政府掌握火炮的铸造技术。
泰国在1593年的柬埔寨战争时,双方都使用了火箭。缅甸与云南接壤,起火药技术也是从中国传入的,并在19世纪抵抗英国侵略军的战争中使用了火器。
菲律宾是南洋群岛中距离我国最近的国家,北隔巴士海峡与我国台湾省相望,距离仅60海里,帆船往来福建和吕宋,遇季风期3日就可到达,因此成为我国海外华侨华人移居或活动的便利地区,自然也成为我国海上武装力量优先考虑的地方。
1574年,潮州海盗首领林凤,为福建总兵胡守仁击败,退至台湾澎湖。虽然林凤的行动最后失败,但是林凤军中携带大量的火药火器,对火药火器的传播会起到一定作用的。
我国与印度尼西亚之间的交往历史悠久,宋代史中的“釺婆”就是印度尼西亚的爪哇,南宋灭亡前后有许多宋代的遗民渡海来到印度尼西亚,将先进的生产和科学技术传入,对印度尼西亚的社会发展作出了贡献。
从南宋以后,定居在印度尼西亚的华侨华人就将中国在新年燃放烟花爆竹的风俗带到那里,1443年时印度尼西亚的苏门答腊岛的烟花已经处于兴盛阶段。
17世纪法国旅行家塔弗尼耶1676年著有《印度游记》,谈到爪哇燃放烟花,并且记载:“有五六名船长围坐在屋内,观看一些中国人带来的烟花,有手雷、引线和其他能在水面上跑的东西。中国人在这方面超过世界上一切民族。”
元代的初期,因为印度尼西亚爪哇当局将元代的使节孟琪处以鲸面之刑,1292年忽必烈派遣船千艘、军队20000人征讨爪哇,占领爪哇一年之久,因此,在13世纪时我国的火药和火器技术已经传入当地。
明代初期的郑和七下西洋,每一次都要经过印度尼西亚并且登陆进行经济政治活动,进一步促进了我国科技文化包括火药在内的传播。
不是。
介绍下中医气的由来吧:《黄帝内经》记述,人死后经解剖尸体,发现体内有几根粗大而贯穿全身的白色大管子,作者没有叙述原因,可能是因为人有呼吸、放屁、打嗝等,由此联想这些白色大管子是运输气体的,就把这几根白色的大管子称为经脉;还发现尸体中有无数的细小的管子,管子里边有血液,作者断定这些数不过来的细小的管子是运输血液的,遂称为洛脉,这就是经络的由来(和现在中医说的经络完全不是一回事)。
《黄帝内经》作者所说的运输气体的管子,也就是经脉对不对呢?不对。原因是,古代时人死后不能马上尸解,需要停放几天甚至更长时间,以便死者的灵魂飞升或者转世投胎。而等到可以解剖尸体时,尸体内的动脉大静脉血液就会自动排空,管子就会呈白色,所以古人看见尸体内的大管子其实和气体运输没有任何关系,就是动脉和大静脉。
刚才说到古代的经络说和现在中医的经络说不同,这又是为什么呢?这是因为西医(实际是现代医学)传到中国后,尤其是西方解剖学传到中国后,中国的中医界很震惊,震惊之余果断的抛弃了解剖学(《黄帝内经》及其他中医古籍中多少还有点粗浅的解剖观察记述),把人体所有器官都虚化、都定为功能器官而不再是血肉器官(就是摸不着看不见的器官)。
现代科学已经能够发现DNA、基因、质子等微小物质,但没有发现现在中医说的经络、气血、穴位等。
血压就是血压,和气没有半点关系。人体内有气,但人体内的气基本就是呼吸进入人体的空气(进入呼吸道、肺部再呼出来),以及饮食中进入体内的空气(进入胃、肠道、随后放屁排出),和中医说的气也没有半点关系。
补充:早年日本人看到西方解剖学后,也很震惊。震惊之余,日本人果断抛弃了中医,改学、改用现代医学,明治维新开始。
目录 1 拼音 2 处方 3 制法 4 功能主治 5 康复丸的用法用量 6 摘录 附: 1 古籍中的康复丸 康复丸药品说明书 1 拼音
kāng fù wán
2 处方地黄200g,女贞子(酒蒸)60g,当归60g,太子参60g,续断60g,菟丝子(饼)60g,山药100g,五味子(醋蒸)60g,首乌藤100g,地骨皮100g,珍珠母100g,滑石粉适量。
3 制法将山药、当归、太子参、五味子。珍珠母研细,过筛。余药置锅中煎2次,合并,滤过,取上清液,浓缩成稠膏,与药粉混匀,干燥,再研细,冷开水泛小丸,干燥,用滑石粉打光,每10粒重1g。
4 功能主治滋肾,养血安神。主头昏,耳鸣,失眠,健忘,遗精盗汗,腰酸乏力。
5 康复丸的用法用量每服30粒,1日3次。
6 摘录
《山东省药品标准》
古籍中的康复丸 《回春录》:[一、内科]黄疸
大剂滋填潜摄之药,兼吞五味子、磁朱丸数十帖,乃得康复。此证误治即败,少谬亦必成损。茍非诚信于平日,焉
《回春录》:[一、内科]不寐)、(小)麦、大枣缓其急;地黄、麦冬养其阴。渐次康复。邵竹鱼给谏,起居饮食如常,唯仅能侧眠,略难仰卧
《回春录》:[四、外科]脓窠疮?众议始息。恪守其方,服至仲冬,天癸至而肌肉充,康复如常矣。附∶王氏云∶莲子最补胃气而镇虚逆。若反胃
《回春录》:[一、内科]痹证佐以凉苦泄热清肝,厥果渐止,而各恙递蠲,两月后,康复如常。某,劳力人,阴分素亏,骤感风湿,两膝刺痛酸
《脉诀汇辨》:卷九
康复曾被认为是疾病的对立的一个词,康复主要定义是人体由疾病恢复到健康的一个过程。但国际对康复的定义为康复不仅针对疾病,更注重的是个体,包括生理、心理、社会上以及经济能力等全面的康复。这也是WHO对人体健康重新定义的区别所在。
康复在现代社会不单纯是追求疾病的治愈,而是强调了个体的生存、适应。康复是要求个体能在疾病治愈后还能最大限度地回到社会中去。康复在现代医学中不单纯是利用医疗机构进行疾病治疗,而是综合、协调应用医学、教育、社会、职业等方法对“非健康”人群进行功能恢复和重建,最后能在体格上、精神上、社会上和经济上的能力得到恢复,可以重新走向生活、回到工作岗位。
康复医学是目前大力发展的学科,是临床医学的延续,可以缓解临床的床位紧张问题,另一方面也为病人提供了更全面、综合、针对性的后期治疗。
古籍中的水肿病简介
本文2023-10-13 04:28:31发表“古籍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yizhai.net/article/126425.html